原本没对这部小成本电影抱有期望,毕竟很长时间打着小成本旗号的电影招摇撞骗的例子太多了,可不抱希望往往会收到意外的礼物。
《悬赏》这部小成本小格局的香港电影,竟让人眼前一亮,颇有香港电影鼎盛时期市井喜剧回火的神采。
《悬赏》的格局很小,前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一间旅店中,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展开剧情,后半部分场景有所扩展,但依然逃不出那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纠葛。
这种格局其实在香港电影中并不多见,因为格局小并不意味着内容少,相反本片将主要场景设定在旅店内,正是利用了旅店这个人流量大,三教九流鱼龙混杂这个特点,将片中的几个各异的人物拧在一起,比如武侠电影《新龙门客栈》。
而《悬赏》开场提到的各个房间的自杀情节应该是对旅店特点的一个夸大处理。
其实这种电影很难拍,需要在不大的空间内阐述不同人物的交错的关系和剧情冲突,让人想起了根据舞台剧改编的《撞板风流》和王晶的《提防老千》。
而本片利用“悬赏”这个噱头,将片中几位主要人物联系在一起,赏金猎手阿曹、胆小的椰子佬、神经兮兮的老板和他女儿等等,其中有的是猎手有的是猎物,这几个人物之间互通有无,关系复杂,看似凌乱,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才发现他们之间被“悬赏”二字牢牢的拴在一起,包括万梓良饰演的老板对夭亡大女儿的失踪“悬赏”,杜汶泽与椰子佬之间猎人与猎物的关系,又在其中融入与薛凯琪的纠结,到最后才发现,无论赏金多少,终归逃不出一个“情理”的羁绊。
从本片的效果来看,电影有点像70年代嘉禾出品的喜剧电影,比如以许冠文的《鬼马双星》和《摩登保镖》这些,将镜头对准那些小人物,通过喜剧化的处理和艺术夸张来突出大众身边的那些琐事。
《悬赏》的主旨在于本着嬉皮笑脸的一本正经,让观众细细品味片中当中金钱与良心的对弈关系,通过这些小事来放大至整个社会,而无处不在的笑料与令人意味深长的对白更能烘托这种主题。
其实《悬赏》明摆着是向许氏喜剧致敬,本片有着许氏喜剧一贯的鲜明人物,就像《天才与白痴》中对于拜金主义的疯狂讽刺,片中各个人物在赏金的面前也暴露出了人生百态。
比如主人公,时常将“人生宗旨”挂在嘴边,在被枪指着还在满不在乎的高呼“没事”的老油条,而通缉犯也并非像很多电影那样脸谱化,而其中左右剧情的正是薛凯琪这个角色。
不过本片并没有像许氏喜剧那样讽刺到底,而是通过情感的烘托将故事笔锋一转,设置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使得杜汶泽这个角色完成了开场铁公鸡形象到活雷锋的转变,却并未显得突兀,关键之处在于万梓良对女儿的情感成为剧情的转折点。
因此而言,《悬赏》并没有许氏喜剧的那种反讽深度,有些遗憾,结尾对主要人物采取了积极的处理,而将讽刺力度转移到侧面,比如那二位为了100万赏金而自相残杀的笨贼和葛民辉饰演的警察。
另外本片的台词与小情节也是一大亮点,充分发挥了许氏喜剧“妙句生辉”的风格,大量爆笑的笑料夸张而又无厘头,导演冯志强是周星驰的御用编剧,充满笑料的台词是早已训练出的本领,到本片恰好发扬光大。
而很多情节也是颇有意思,很多致敬经典的段落也拍出了新意,比如“咬蔗帮”在黑暗中的对峙,就是取材于《摩登保镖》中的段落,而在此处则成为本片中最为精彩的一个段落。
老前辈许冠文结尾处的出场更是令人捧腹。
我个人很喜欢的一部电影。
个人很喜欢的意思,就是说它是我的菜,无关好坏。
呵呵。
胖嘟嘟的杜汶泽,总觉着很温暖。
搭配神经质的小疯癫薛凯琪。
其实这款讨喜不容易,一过了就惹人厌。
但是,小薛同学她不会呀,还蛮喜欢的。
而且人家还是个清丽的神经质。
可以理解为什么是逃犯李见辉的暗恋对象。
.hoho
其实我是想写短评的,而且也没什么好话写。
可是居然这部垃圾片不让我写短评(好吧,也许是电脑的问题),我怒而写影评。
这是一部很生硬,说教意味很浓,又很牵强的电影。
我一直以为朗清是喜欢椰子佬的,而且椰子佬很好啊,他们很配啊!
为什么男一号就非要配女一号啊?
椰子佬死得莫名其妙,为了让他死而死,为了杜汶泽和薛凯琪发展而死。
真是没意思透了!
真心不好看!
我还是喜欢看杜汶泽演配角。
以前他跟女神范冰冰演了个《回家的路》,也是没什么意思。
说教痕迹太明显,费力不讨好。
时下银幕上的喜剧片犹如过江之鲫,但能叫人开怀大笑的则寥若星辰。
《悬赏》真正地点中了观众的笑穴。
这部金牌编剧冯志强首执导筒的喜剧片,较好地展现了港式草根喜剧的魅力。
影片有着性格鲜明的滑稽角色、巧妙非常的诙谐斗智、天生幽默的喜感,可以说是无所不搞、无所不笑,于爆笑中彰显人性、于荒诞中寓意现实,使观者在看完之后笑口大开。
影片展示的一笔巨额抓匪奖金所引发的搞笑奇遇。
幻想守株待兔抓获通缉犯,赢得巨额奖金的“赏金猎人”阿曹入住“星座萝莉”朗晴父女所开的旅店,连番误会导致他们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乌龙闹剧,最终掉进钱眼里的阿曹与好奇心过度的朗晴不是冤家不聚头,终成一对搞笑情侣。
整部影片节奏异常紧凑,笑料层出不穷,剧情张弛有力,看起来绝对是妙趣横生,想不乐都困难。
更为可贵的是,并在喜剧的基础之上,融入了奇趣爱情和精彩动作这两个商业元素,让故事显得更具视觉观赏性。
尤其是片中的那些武打戏将功夫幽默化,化惊险为滑稽,很多招式皆成笑点。
与大多数喜剧片一味地耍嘴皮来逗乐不同,《悬赏》之所以让人提起兴趣看下去,除了搞笑功夫十足之外,还胜在构思巧妙、情节精致。
具体说来,影片的容量很多,剧情包含三方面内容。
其一是围绕追捕和保护“甘蔗佬”李见辉 ,阿曹与朗晴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二是孙老板不信大女儿的落水死亡,花费巨资请求阿曹帮其寻找,和朗晴父女间有着情感裂痕;第三就是阿曹与沦为走私悍匪的同门师兄弟的生死较量。
这三方面内容分别用以显示弱者要同情、亲情诚可贵和正邪不两立,让影片“金钱非万能、情感价更高”的思想主题三位一体地表现出来。
而影片很多桥段都好玩的简直让人喷饭,像那奇特的“耳烛疗法”把阿曹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段落,实在是形式独特而别有笑果。
作为周星驰的御用编剧,冯志强所导演的《悬赏》无疑对星爷作品的有所借鉴,像阿曹吃着棒棒糖(《功夫》)、借吃朗晴唇膏与后者亲吻(《喜剧之王》)等细节的出现都是这种佐证。
但在笔者看来,本片从结构的松散性段落叙事,以及人员安排方面,更多地是取经风光一时的许氏喜剧,再现了市井平民的搞笑本色。
从退隐多年的许冠文在片中客串有白内障的愤怒的小牛一角,就足以看出影片的风格很多他的胃口,要知道擅长鬼马搞笑的他,一向对无厘头喜剧是敬而远之的。
说到演员方面,不得不承认杜汶泽是个喜剧高手,现在身卧病态的他在片中插科打诨、嬉皮笑脸,极尽搞笑之能事,把贪财“赏金猎人”阿曹的形象很好地树立了起来。
而唱而优则演的薛凯琪,愈来愈多地显现出喜剧天赋,她饰演的朗晴“星座萝莉”机灵鬼怪惹人爱。
久不见江湖的万梓良耍宝功夫也堪称一流,饰演的孙老板很有神经质般的喜感。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葛民辉,他演的警察虽只有几个镜头,却足以笑翻很多人。
而在港式喜剧之式微的今日,能看到《悬赏》这部带有原汁原味港式喜剧, 不能不说是影迷的幸事。
真心不知道是说什么的纯粹在说个故事或者有些从小到大的烂道理用很烂的方式说出来被我忽略反正远没有期待那么好看感觉什么元素也有点但是那么多点显然是凑不成一个点的墙裂提示许冠文跟葛民辉纯粹友情客串!!!
《悬赏》:谁说无厘头电影已死?
文:郎启波作为周星驰的御用编剧,冯志强编剧导演的这部《悬赏》和周星驰的电影总有一衣带水般的关系,以及无厘头的气质深植于其中。
不看主创名字,你只看片,你或许会有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久违,像是你多年未见的老友一瞬间你甚至想不起他的名字,他姓甚名谁,也许又在某一个瞬间,你清晰去记住了他的名字,然后想起了少年时期的各种囧事,于是你会心一笑,阳光在那一瞬间就灿烂起来。
尽管当年香港电影泡沫破灭之后再难寻回当日之辉煌,随着香港的回归好两地合拍片的兴起并成为一种惯性,原本定义的香港电影已几乎宣告终结。
一来原来纯粹的香港电影已经完成了她在中国电影发展过程里的历史使命,再则再去用狭隘的地理范围命名已显得很不合时宜。
但现实中国电影市场里的主力消费者和观众中,几乎是当年在录像厅里长大的一代人,他们整体对于香港电影也有一种很难言表的情绪和难以切割掉的情结。
无厘头的电影并非周星驰的专利,但确确实实是周星驰将之发扬光大的,直到某一天,当周星驰的电影“深刻”和“若有所思”之后,无厘头文化开始走下坡路,互联网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更是诞生了许多新潮文化的齐头并进,任何一种单一的文化都很难独占鳌头。
《悬赏》无疑还是具有典型香港电影性格的无厘头喜剧,导演在其中加入的佐料和元素可谓精彩纷纭,爱情着,悬疑着,还有冒险并欧足够的笑点,所幸的是导演能把这足够多的信息顺理成章地捏巴在一起,而不显得突兀或杂乱。
既汲取了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的优点,而又能够与周星驰区别开来,这点也是最想强调的本片特质。
尽管导演对影片做了很多精心处理,但还是可以看得出他对于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怀念,他试图让本片能够更多些“港片”的原汁原味,而又不至于老套。
我能理解这样的创作,那曾经的香港电影人无比的荣光,又有谁能够轻易忘记或遗弃?
我们常说情怀,常说接地气,其实便是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回味,而无论这样的经历发生在何时何地,只要你愿意而且诚恳去表达或讲述,就总会打动人。
看罢《悬赏》,特别要说一句的是,以往看了很多部杜汶泽主演或参演的电话,除《无间道》之外,个人觉得杜汶泽还是适合演喜剧。
而我同时还想起现如今还活跃“葡萄”刘镇伟,这也是香港无厘头电影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尽管近年来连续推出的如《东成西就2011》等电影被人认为没有进步,但又有多少人仔细去看到刘镇伟在影片中表达的与当下息息相关之处?
那些对于当下的关注及反思其实正好隐藏在笑料里。
事实上,无厘头电影从不曾死去。
我覺得,粵語片可能真系玩完!
入面很多粵語對話,冇曬廣東式語調!
開頭字幕都用簡體字幕。。。
香港人!
唔系連你地都放棄用繁體字嚇哇???
现实如此,随着《功夫》的渐行渐远,《长江七号》的“血统”不够纯正,近年来香港制造的无厘头喜剧,已然在看似愈发兴旺的华语影坛没了香火。
尤其是,当年正式接下老一代诙谐巨星许冠文之无厘头喜剧衣钵的“周星星”,如今也已然在作品量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变作了独臂难挡一面的老“星爷”。
而事实证明,眼下并非人杰辈出的新一代香港演员中,杜汶泽也未能至少是暂时如前辈大哥、大叔们那般撑起无厘头类型喜剧的一小片天。
不过从整体而言,无论从故事与情节的打造,还是演员的整体表演方面,《悬赏》皆让人们看到了香港无厘头喜剧的新希望,可谓“(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确,《悬赏》给了我们不大不小的惊喜。
冯志强虽初次执导筒,却因作为多部周星驰电影作品的御用编剧,而深得星爷的赏识和影响。
星爷的喜剧风格或者说是纯正的港产无厘头喜剧之风范,也在本片中得以风光再现。
社会底层与边缘人物的困苦与坚持的故事,在一派嬉笑怒骂、无厘搞怪之间真情传递。
很容易让人怀念起周星驰的那部巅峰之作《喜剧之王》。
惟利是图的退役警探,亲情中迷失的偏执女侍者,坚信女儿还在人世的旅店老板,潜逃多年的杀人犯……都汇聚在一座面积不大的小岛上。
而岛上行事怪异的居民、警察以及本地帮派,更让这一场“悬赏缉凶”的悬疑故事充满了荒诞、欢闹与无厘头的强烈效果。
在这个过程搞笑,节点处悬疑四起,基调时而阳光时而阴暗,甚至关乎性命的故事里,更始终贯穿着一个随着故事发展而愈发浓郁的亲情主线在其中。
其中的每一个人,也都在这场惊心动魄的逃与追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并逐渐解脱和成长,小岛和小屋可以困住人的脚步,却困不住人的思想和情感。
这一点编剧出身的冯志强显然要略高出星爷那么一点点。
演员方面,杜汶泽虽难一手独擎,冯导却极为巧妙地为其营造了一个超强且配置得当的无厘头阵容。
先说,老戏骨万梓良的老而弥坚,甚至让我们看到了他早年时少有的喜剧天赋。
港产喜剧片全盛时期的优秀一分子葛民辉,虽未能如星爷般独闯一潭,却也为人们留下了足以回味多年的嬉笑记忆。
此番的客串加盟,短短的几句台词和几个照面,就足以笑料尽出,让观者笑翻一片了。
而老谐星许冠文的结尾处惊鸿一瞥,再次让人们领略了什么是大师级的演出。
最值得一提的是,薛凯琪的改头换面,不做玉女做谐星,与杜汶泽碰撞出的不仅仅是火花,还有让人动容的真情。
正可谓,“当玉女也会搞笑,谐星也会传情,这样的喜剧才有看头儿!
”
《悬赏》还是要比很多华语电影稍好,至少它并没有像很多电影才上映就刻意醒目地标注上威尼斯的黒底白狮子一般,将诸如”经典港片“之冕拿出来得瑟。
一些桥段上,港产电影无剧情限制、无精密计算的意识流也回来了,如郎清和椰子佬打牌脱衣那段,处处都在考验着观众的反应和期待。
近日看到《悬赏》一片,甚为惊喜。
港圈在新千年之后居然难得地出了一部品质上佳的喜剧片。
油画般的光影设计、高对比度的画面调色以及个人风格强烈的构图,隐隐有种后现代王家卫的感觉。
(我特意去查了一下执导本片的冯志强导演,简历吓人一跳。
)而且在故事上能不落俗套,多条人物线都可堪挖掘并高度地交融,在一向视喜剧为喧哗打闹的港圈来说尤为难得。
本片最佳的地方在于它无时无刻透出的高级感,一种黑色冷幽默的高级感。
刚先提到的冯志强导演,无疑是本片的最大功臣。
简历中看到,此前他曾高度参与多部港产片的创作,电视剧有《创世纪》电影方面有《少林足球》《长江七号》等等。
那么《悬赏》作为他第一部自编自导的喜剧片,呈现出这么好的喜剧效果也就不出为奇了。
从摄影风格与叙事上看得出他野心很大,且受到过强烈的周氏喜剧风格的影响,周氏喜剧对后来的港圈喜剧创作者影响很大,他们纷纷将其作为参考渴望能得其一二,但这也反而往往会成为他们的桎梏,毕竟画虎画皮难画骨,百年难出一个周星星。
《悬赏》在汲取周氏喜剧里的精髓之一黑色幽默的同时又能跳出这个桎梏,可见冯志强导演对喜剧的理解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还有本片主演杜汶泽。
在我看来,阿泽是港圈中难得的喜剧人才。
他虽然也常有恶俗的无厘头表演,但偶尔也能在他的喜剧表演中发现罕有的高级感,也就是从周身上能常见的黑色幽默,这种冷感的幽默在周之后就变得极为罕见了。
其实港圈在九十年代末就一直在找寻周的接班人。
曾赋予厚望的郑中基同学便是其中之一,但从今日他交出的成绩单来看,郑中基的喜剧水准还远达不及预期,从当年港陆台三地众星齐聚来衬托他(有黄渤、孙俪等)、为他做配,闹闹哄哄地拍出一部《越光宝盒》便能看出,郑中基只学到了周的皮毛,流于表面。
后面还有葛民辉、张卫健,以及王晶欲强推出来的张家辉等周氏接班人,都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也都犯了同样的错误。
(张家辉最后才发现,拍警匪正剧而非喜剧才适合他hhh)哪怕是后来周星星同学亲自带出来的、希望能替代自己的邓超、文章等人,也远不足够。
如在邓超的《美人鱼》中,你能感受他其实已经很用力了,但就是不好笑。
那么聊回杜汶泽,为什么他能汲取到周的一二呢?
大概与他前段生涯中长期做配有关,那些或穷困潦倒、或卑躬屈膝的小人物,不多不少地给了他一种属于底层的、小人物的自嘲式幽默(如头文字D中的阿木),而这正正是周氏喜剧的精髓之一。
这种幽默一直伴随到他后来能担任主角,并充分地发挥到喜剧中。
私以为,阿泽在喜剧造诣上比他的好友郑中基要高,且他的演技不仅限于喜剧,警匪文艺都能拍。
(《无间道》里他饰演的“傻强”,从开头呈现的幽默到结尾临死前与梁朝伟感人至深的那场诀别的戏,杜汶泽诠释得极为精彩)。
终于在2012年凭借《低俗喜剧》入选金像影帝,可算得上熬出头了。
但遗憾的是,从前些年他与大陆网友的骂战开始,杜汶泽的电影生涯便由此结冰。
前段时间我在网络上看到他在外网上做的脱口秀节目,其中包含大量的侮辱党和国家的无耻言辞以作逗乐。
阿泽,应该是凉透了。
1分给杜汶泽的演技和无厘头的剧情,整部电影的笑点主要集中在前半段,后半段有点像温情片了,喜欢低血糖润唇膏那桥段,好好笑。故事内容没有周星驰那年头的无厘头来得整体感强
为啥豆瓣评分这么低呢。。。我还挺喜欢的。可能是太喜欢杜汶泽的关系吧。总有一天他会是影帝的!!!还有,看出星爷的风格了,独白还有点王家卫。总之是挺喜欢的。
啥玩意儿
好多年后再看到港片呐~
一切都很好 可惜编剧出身的导演却在编剧上出了问题
本以为是打发时间的烂片,却看出个中滋味,只要有葛明辉,就好笑
演戏还得看万梓良和葛民辉这样的老戏骨,一部电话,一个锅盖头,满脸胡须3分钟的戏,比从头到尾的事业线和肱二头肌都出彩。忆女成狂的老父亲,泪水在眼中就是没有滴落,比泪水滴个不停的飞机场要更让人知道什么叫悲伤。香港电影如果还是杜汶泽和薛凯琪来扛鼎,还魂是没戏了。
警匪、文艺、搞笑、偶像、爱情、亲情、武打……什么都有一点,但杂在一起就什么都不好看……反英雄反的又不彻底,所有的梗都老得可以进坟墓。看完了好累……
头重脚轻的电影~
无厘头 or not?
一星杜汶泽一星薛凯琪,就因为我喜欢他们俩。
我满喜欢的
和 低俗喜剧没法比啊 ps 杜汶泽和薛凯琪是不是有一腿啊
港味浓,略带惊喜。场景布置、电影元素运用不错,节奏稍欠。
气氛都变得轻松起来
还挺搞笑 剧情好弱 硬堆砌的笑点
在成都到北京的飞机上看的,很好
非常好
杜汶泽还是那么又痞又傻,薛凯琪还是那么又野又辣
杜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