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四岁时,母亲因癌症去世,很不幸,她得的是最痛苦的那种癌症——骨癌,我看到影片里晓珞通过广播说她想代替妈妈的疼,不想妈妈那么痛,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坐在病床前,看着妈妈因为剧烈的疼痛无法控制的流泪,我能做的也只是流泪,我很恨自己为什么能做的只是流泪,我也想替她痛。
我很爱我的妈妈,14岁,正是女孩开始怀揣心事的年纪,我和妈妈感情很好,我什么事情都爱跟她说,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她能记得我从小学到中学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她会在老师批评错我的时候和我站在统一战线,她把我也当成朋友,她也会跟我说心事。
那时我特不理解“叛逆”这个词,我真搞不懂怎么会有人反感自己的妈妈,妈妈是这世界上和我最亲密的人。
我很少看亲情电影流泪,可能是经历过最刻骨铭心的失去,所以很多事情就看得淡了,觉得影片中的悲剧远没有生活中真实的悲剧来的惨烈。
所以《婚纱》的一开始我看得很平静,直到晓珞哭着跟妈妈说:我不要游戏机、不要自行车,我要给我买这些的你。
如果你不在了,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是啊,如果人不在了,东西还有什么意义。
电影中的晓珞可能只有7岁,所以妈妈对她隐瞒了病情。
当年我的母亲并未对我隐瞒,而是在确诊的第一时间告诉了我,可我还是太小了,我还不知道癌症真正意味着什么,我仍旧盼望着住院的母亲能在一个月后回家,我知道她痊愈的可能性很小,但我天真的以为她虽然不能像别的母亲陪伴她们的子女到七老八十,至少能一直在我身边看到我大学毕业,结婚生子。
我记得第一次让我认识到现实的是妈妈的主治医生找我谈话,她告诉我母亲的病很重,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她说要我好好陪陪妈妈,她一边说我一边哭,哭泣不只是因为悲伤更是绝望。
而真正意识到母亲不能陪我太久了,是妈妈在一次散步时跟我说:妈妈可能不能陪你太久了,生病这事我一直也没瞒你,我也想好,可是咱们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我跟你爸也谈过了,他不给你找后妈,以后你们俩人好好过。
我第一次体会到揪心的痛,我不想哭,我那时最不想在妈妈面前哭,可是眼泪就是控制不住。
我觉得电影中的晓珞还是幸运的,因为7岁的她和14岁的我感受到的母爱还是不同的,我因为体会的深所以失去时才会更痛。
电影让我流泪的画面是最后,母亲在病床上去世,第二天早晨当晓珞醒来,她已经知道了,但她不愿意承认,所以她死守着病房的门,不让医生进去,她撕心裂肺的哭,用尽她全身力气守住那扇门,那扇宣告妈妈真的再也不会回来的门。
我没有她的经历,但我能够理解,以前我总以为电视里演的那些抱住尸体失声痛哭,不让他人接近是最大的悲痛。
真正发生了我才知道,原来不承认那个人已经离开才是悲伤到了极致。
母亲走时,我没有看家人和医生为她料理,而是一个人坐在医院的花园一边想她和我在一块的点点滴滴,一边流泪,每一个小细节,每一个小动作,都能让我想好久,想到让我忘记她已经不在了的事实。
影片的最后又是雨天,我私心的盼望母亲的灵魂能够出现,就像之前的每一次那样帮晓珞撑伞,因为妈妈的灵魂出现,是在母亲去世后我梦想过无数次的事情,我多么盼望楼道里响起的脚步声是妈妈下班回家的声音,多么盼望下一秒她就能像每天一样用钥匙打开家门,我的母亲在确诊后的三个月就去世了,太快了,快的她甚至等不到我初二结束,快得我根本来不及适应生活再也没有她了。
当然导演不能让灵魂出现,她得让晓珞自己学会照顾自己,所以晓珞自己撑起了伞。
最爱的那个人走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
母亲刚走的那会儿,我最怕自己忘了她的样子,忘了她对我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最怕忘了自己曾经那么深的爱她。
但现在七年过去了,我知道不论在过几个七年,她都是我最爱的人,我都会记得她抚摸我的手是世界上最温柔的手,她对我的笑是最美的笑。
电影中的母亲给晓珞留下了婚纱,我的母亲没有留给我实物,但留给了我一切。
偶然在电影杂志上看到小篇幅的介绍.难得那么快就有清晰资源.下载到MP4里躲在宿舍被窝里看.结果彻夜无眠.典型的韩国催泪情节.而你最无可奈何的就是自己仍然无法拒绝掉泪.还是一贯来的简单画面真挚对白.那些单一的场景反复堆积新的情节.人们感动是因为那都是心灵共同的契合点.或许因为相信自己的生命中也会发生这样不可扭转的结局.所以才觉得心酸.影片中有三次类似的下雨场景.完全是贯穿整个剧情的关键点.第一次是刚开始.晓珞打电话给妈妈让她到学校来接自己.因为她像所有9岁的小女生一样依赖自己的母亲.第二次是当晓珞意识到离别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之后.企图用小小的手遮挡头上的雨水.就这样冲回家.但是妈妈突然撑着伞出现.然后手拉手度过她们在一起的每一天.第三次是影片的结尾.晓珞站在学校的门口打开自己的黄色小雨伞.因为妈妈再也不会出现了.晓珞就这样.小小地一个人.回去没有妈妈的家.这是一种剧情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情感的更迭处理非常好.在我看来.影片一直都像是一种倒计时.每个情节的衔接都意味着撕心裂肺的再进一步.但到结尾却淡淡用一个远远的小背影来结束.无论是爱还是痛苦的离别.都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没有一个地方显得多余.这原本就是一个角度很好的题材.再加上韩国电影专业化的情感熏陶.眼泪自然不能吝啬.唯一的不自然就在于.并不是每个人对于自己身边的人的死亡的反应都非好即坏.总要有复杂的中间地带.但是对于一个故事来说.我们也的确愿意相信它给我们带来的温度.眼泪.对这一小时四十分钟来说.还是最重要.
《婚纱》是想叙述罹患绝症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开篇即是她画给自己女孩的婚纱,她抿着嘴瓣满足的笑容,一点都不似绝症中的模样。
她准备郊游的吃食,教女孩骑脚踏车,告诉她妈妈一直都在身后不会远离。
然而这并不惊奇,我们可以设想这些事情发生的理所当然。
母亲想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陪孩子做完一切,她努力的想改正孩子的坏习惯,希望她在自己离开之后能够融于人群,不会孤独寂寞,安安全全和和美美的成长,然后结婚生子。
真正吸引我的是母亲的坚强以及延伸的对女孩微笑的模样。
我曾经在某段时间里担忧自己需要反复复诊的一个病情,虽然当时心里亦是明白很大的可能是杞人忧天,但仍是迈不过自己的那道坎,脾气暴戾,无端的对父母置气。
然而片中这样的患者却让人心生折意,当时想了最多的最糟糕的无非是顺水,心平气和的过完余下的日子,尽力做完想做的事。
恢复之后发现也只不过是想象而已。
事实落实到个人的时候,便不是三言两语的无病呻吟能够解决的事了。
然而在整部剧中,出彩的是女孩儿,女孩是早熟的小小姑娘,眼眸沉静如水,淡定又执着,她从蛛丝马迹中明白妈妈患了病,然后在夜晚的路上询问舅母母亲的病情,尖锐的涉及到是否会死去。
她开始尝试长大,并在母亲的面前保留孩子的纯真,她说现在就开始想念妈妈,她在梦中发现丢了妈妈,她在孤单的走道里抿嘴无声的哭泣。
这是过程,而结局是她让妈妈安心的离去,她是个勇敢的小姑娘,会自我安慰,会照顾自己还会照顾妈妈,她是妈妈的天使。
故事的最后,她撑起了黄色的小雨伞走在泥泞的路上笑容满满。
这是最好的结局了,我们不能奢望生命中出现奇迹。
奇迹的发生需要那么多的契机与努力,所能做的只是让他人离开的效应缩减到最小。
我有个朋友,母亲心脏病突发猝然死亡,彼时我们都还在学校里,她与我谈及的时候已然是一个月后,课堂上我无意消遣她的消减是否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她谈及这些悲伤的时候我讶异的发出惊呼声,反观倒是自己迅速的溢出泪水。
因为母亲对于我们的意义过于深厚,有一个无法触及的底限,至少在我们为人妻为人母之前的时候是这样,无法失去的,失去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存在。
人生太无常,我们所能做的是让生者继续生存,死者从速死去。
顺水而过,坚强并且珍惜身边的人和物事。
而记忆也会存留。
深知身在情常在,这是或许适合爱情,但不该用在这里。
看第一遍的时候,是在阶梯教室上一百多号人的大课。
为了忍着不哭,喉咙涨得像烧灼一样的疼。
看第二遍是当天晚上,爬上舍友的上铺和她靠在一起看。
晓珞说,:妈妈,对不起。
在变成老婆婆前,都和妈妈一起过。
之后,我们同时伸出手对对方说,给我抽一张纸。
这本是一个脉络非常简单的故事。
就像简介里轻描淡写的那样,身患绝症的妈妈决心重新照顾前些年疏于照顾的女儿,女儿在得知妈妈的病情之后,也同样尽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妈妈所有的梦想。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
她们只不过是,把每天都当成末日来相爱了。
繁忙过头的婚纱设计师,在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终于决定停下来好好善待女儿。
晓珞却因为太久的忽视已经习惯独立了。
春游的话,只要早上去外带紫菜包饭和水果就好了。
跟一个同学吵架的话,那就跟所有同学绝交就好了。
饿了的话,只要去舅母家吃饭就好了。
困了就一个人睡觉好了。
至于怕不怕黑要不要听故事,这些都不重要了。
却还是在得知妈妈病情的隔天早晨,在自己梳好头发背书包关上门之后,坚强地哭了。
而我记得更为深刻的是,妈妈关上门后捂着嘴说:应该再对她好一点的。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眉间的皱褶和颈部的骨脉,都清晰可见。
那些觉得这一幕毫无情感起伏的人,我不知道你们在看这里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在你和自己的妈妈大声争吵,妈妈盛怒之下摔门走进自己的房间后,原来她不是再也不想看见你,她只是自责了。
原来她在一气之下动手扇了你一巴掌,原来她高声说要打断你的腿,原来在她凶狠无比的表情后面,早就已经千千万万遍地,向你低声认错了。
:我不该动手打你的。
:我不该大声责骂你的。
:我本应该,对你再好一点的。
原来,她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可我们在那扇门外面,却千方百计地想象着长大的自己要如何恨她。
熬了一夜做好的紫菜包饭,下了雨也一定要去天晴的海边郊游。
晓珞生日那天晚上,她们一起去学踩单车。
:这么疼你的人是谁阿。
:妈妈。
:张晓珞是谁的女儿阿。
:妈妈。
零零总总,也都是我们母亲为我们做过的事。
我们的妈妈还健在,依然每天在容忍我们那些旁人不能容忍的坏脾气。
晓珞在病床上醒来的那天早上,一直到字幕出现片尾曲响起。
我终于回过神来,觉得特别庆幸。
子欲养而亲不在。
别等到这样才后悔。
平凡却不简单,小女孩的演技绝了,内心的情感表现的很充分很到位,是表达母女情的好电影!
另外,表达父子情的好电影《I am Sam》,亦如此精彩催泪。
建议大家都看。
还有一篇写给80后的小短文,外地打拼的你,这辈子还能和父母见几面?
粘贴如下。
我妈妈26岁生下我,24年以前的24年,妈妈每天都能看到我,现在我24岁了,已经四个月没有回家看妈妈。
而妈妈50岁了。
我想,妈妈如果可以活100岁,那么,妈妈还可以活50岁,那我如果再这样四个月回家看她一次,我这一生,妈妈这一生,就只有150次机会见面了。
这道数学题的答案,我永远不会敢和妈妈讲的。
如果她知道的话,她会多么伤心啊!
她会多么伤心啊!!
每次数学考试前,我总会总祈祷我不要算错,只有这道题,我希望我是算错的。
我希望我是算错的。
真的。。
每次到了法定节假日,我总是会以各种理由请假回家,同事们告诉我加班每天会有80块钱,我来回3天还要搭上200多的路费,不划算,可是,我热衷于做这种不公平的交易,因为家里我还有个爸爸和妈妈。
朋友,如果你爸爸对你很温和,请珍惜。
如果你爸爸对你很凶,没有关系,因为我的爸爸就是很凶的,可是, 随着我的长大,父亲会日渐温顺的。
我爷爷非常和蔼但我妈妈说我爷爷以前是很凶的,然后我又亲眼看着很凶的外公老年遭了病后变得和蔼了,很凶的爸爸日渐年衰日渐温和,我明白了一个很痛心的事实。
人越老就越没有力气,也不想要再发脾气了。
所以只有老人才用和蔼这个词。
这就是和蔼的意思。
我怀念着那些梦中般发亮的光芒,梦见爸爸用汽车载着我,驰过工厂,大片楼房厂房发着温柔的光芒,汽车声惊起了一群人的差异,爸爸温柔地笑着对我说:他们在羡慕你。
爸爸温柔地对我笑着,我突然看到爸爸的黑发中,白发越长越多,越长越多,我刚要伸手去拔,已经是满头白发了。
我又哭了。
此刻我想起了我的父母......
“没有妈妈我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年仅六七岁的晓女主人公——晓珞,由于妈妈设计婚纱的工作过于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她,从而导致了对妈妈没有感情。
晓珞从小没有父亲,不幸的是,晓珞的妈妈高芸不幸患上了绝症,她知道自己以前没有好好疼孩子,所以想用自己的余生让晓珞感觉到爱。
她努力地为晓珞付出:她每天挤出时间来陪晓珞玩;教晓珞骑单车;为晓珞做紫菜包饭;还陪晓珞过生日……这一切的一切,终于让一开始并不领情的晓珞感动了。
偶然的一次,晓珞得知妈妈在世上的时间不久了,但晓珞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每天依旧笑着面对妈妈,为了完成妈妈生前最后一个愿望——看自己表演一场芭蕾,本来放弃了学习芭蕾的晓珞在短时间内努力练习芭蕾,为妈妈表演了一场精彩的芭蕾。
而高芸也用自己的余生为女儿做了一件独一无二的婚纱 电影中不仅弥漫着浓浓的母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小主人公晓珞的坚强。
总之片中感人的地方太多了,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看电影的时候唯一要带的道具就是纸巾。
想想自己身边那些简单的事情吧,也许只是那么平常,没有惊奇,没有意外,波澜不惊的很符合常理,但...之前的一部《忠犬八公》故事也很简单,一只名叫八公的狗狗,跟了主人公一年多,条件反射的习惯每天送主人公去火车站,每天在火车站等,但是一年半后主角去世,八公依旧每天在火车站前等,一等就是8年...《梦里花落知多少》里林岚说:有个词语叫做物是人非,这是我见过的最狠毒的词语。
看完《婚纱》我明白,也许最感人的,恰恰是物非人是...八公用了全环境的变化,而狗狗的不变,消费掉我半包纸巾,而《婚纱》却用最残酷的面对物是人非的无奈和亲情报销掉笔者一碗泪水...后天是五一了,再希望更多人可以享受到亲情的呵护...正文开始:《婚纱》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单亲母亲,一个刚上小学的胖嘟嘟女儿;单身母亲很辛苦,天天很忙,很爱女儿,对女儿要求也有点苛刻,女儿很独立,有洁癖而有些孤僻。
被母亲溺爱着...母亲查出有绝症...........省略掉最简单,最感人的情节,后面慢慢说。
不间断的小故事不断验证着这些结论。
妈妈在婚纱店工作,偶然同事的失误为客人拿错了婚纱,很焦急的赶着为客人送婚纱过去,女儿电话过来。
放学了,大雨天。
没有带伞。
妈妈很急的到学校接女儿,多简单的故事,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回忆。
当然还要加上是因为女儿不听话没有带伞。
妈妈为女儿买游戏机、女儿不知道哪个系列的好,于是全套的游戏机搬回家,笔者开始羡慕这样虽然单亲,却被宠爱的女儿。
电视机小,再换掉电视机。
为女儿设计的婚纱,因为雨天为带女儿出去玩而驱车到不下雨的远方去...一幕幕幸福的亲情画展开以后,女主的病重噩耗传来。
再说一下女儿:金香奇,又一个新的童星。
远没有林妙可的清新外表,却有着像是天生而来,内心生出的演技。
粉嘟嘟的小女孩倔强而有着知性的善良。
妈妈病重后女儿的那个生日,一场两个人的幸福patty,吹蜡烛、抹奶油、彩花、两个人的K歌、单车。
再次由幸福拉回感动。
女儿:"我不骑了"妈妈:“为什么”“单车太大了”“要用到4年级左右的嘛”"那4年级的时候再学嘛"还是简单的对白,镜头特写由半米拉动妈妈很近的面前,是无奈,心痛或者是纠结?
很真很伤的表情,妈妈是等不到女儿4年级了,而这又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笔者眼泪开始忍不住...“好好的生日这算什么嘛,就知道笑话我”感觉妈妈眼圈也已经红了,再忍者泪水,改掉之前的脾气,很耐心的把女儿劝的重新上路,当女儿骑好,骑远以后,妈妈已经不支...落在后面很远...准备好一包纸巾吧,看《婚纱》。
作为一个婚纱零售业者,小袁对此片100分评价像您推荐...这是一部诉说亲情、关心、呵护与珍惜的好片可以想想自己身边简单的那些事情吧,在这个5.1前,也想下是不是可以回去看看父母了...
起初看到题目 以为又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爱情片 看到第十几分钟的时候 我整理了我的思路身患绝症的母亲用仅剩的时间 陪伴 洁癖 性格冷漠的女儿 老套的情节 却赚走了我的眼泪;感动的情节有两处:一妈妈在晓露生日那天 却偏偏要她学习骑一个大她好多的自行车当她一步一步推着孩子向前,而自己却喘着粗气,一步一步慢下来知道跪倒在地二“谁能容忍你这些啊,谁?!
”“妈妈!
妈妈活久一点。
容忍我这一切不就好了。
单车、游戏机这些有什么用,全都不要了,没了给我买这些的妈妈,不要,我不要!
....我就只有妈妈了。
现在就开始想妈妈了....妈妈拜托不要死...” 晓露再得知妈妈“有可能”会死之后 慢慢的懂事 长大,学习芭蕾舞、学习和别人交往、学习自己梳头又让我想起了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如果晓露能够早点、再早点父母生我们养我们,在生命和生活的延续上,他们慢慢推着我们一步一步成长,前进,但自己却在一步步老去,电影的最后。
又是一样的雨天 晓露惊慌失措的眼神从来都不记得带伞的女孩 这次带上了雨伞 自己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当你出门望向天空的时候 是否是在思念你的妈妈?
-“我自己一个人过。
”-“自己一个人怎么过啊?
你长大以后也要开始社会生活,那就得一起吃饭啊,妈妈不能照顾你到你变老婆婆嘛。
”-“没妈妈的照顾我也能一个人过。
”-“你知道什么叫一个人过吗?
”-“我怎么不知道了。
等不到妈妈我就一个人睡,全都是我一个人做的。
”-“那是因为妈妈一直很忙。
”-“那你就继续忙啊。
你不用伤脑筋。
那跟舅母说就好,比起妈妈,舅母对我更好。
”。。。。
-对不起,变老婆婆前都跟妈妈一起过。
今天看了这部电影。
《结婚礼服》。
原本不是很想看,看到简介上又是癌症什么的,就算在口碑榜我也不怎么想看。
后来三三说她想看,我就下了。
情节很简单,讲单身母亲和小女儿之间的故事。
年轻母亲对女儿总是那么好,宠溺到看不下去。
就像我们小时候,爸爸妈妈的好,从来都会觉得厌烦。
妈妈总是会问,谁这么疼你啊,说是谁这么疼你啊。
女儿不讨人喜欢的任性洁癖不带伞不喜欢跳舞等等小脾气,妈妈问,你这样你说你说还有谁能够忍受你?
以后要谁能够忍受你?
如果没有你,谁能够忍受我呢?
很多爱,细微而简单,存在生活的罅隙中。
太常见太习惯以至于发现不了,没有办法带着感恩的心,仿佛这些宠爱从来都不会消失一般。
倘若明白,这些会在未来不确定的某一天里我们而去,无法控制,现在会不会更加珍惜呢?
会不会终于也克制了洁癖,认真的和有矛盾的孩子道歉,让妈妈看到自己的一群朋友。
会不会进入了自己从来就不喜欢的芭蕾舞课堂认真做动作,在胸前戴显眼的花只为了完成妈妈的心愿。
会不会在每一夜像宝贝那样拥着妈妈睡觉就像害怕她随时会离开一样。
会不会学会自己梳头,一笔一划地写了明信片寄到电台让妈妈在最后一个夜晚还能够感动。
有女儿真好。
什么都可以没有,那些单车那些游戏机都可以不要。
就是不能没有妈妈。
可不可以,重新来过。
让我以前懂事地说话懂事地做事情。
为妈妈扮可爱,再穿上妈妈的婚纱。
什么都不要等到失去。
任何感情都一样。
情节很老套,依然很赚眼泪。
哭得稀里哗啦。
脑子里总想起初中的时候妈妈从来不开电视陪我做习题到凌晨。
总想起午间去妈妈车间吃饭聊天打羽毛球。
想到曾经从妈妈的抽屉里偷偷拿纪念币花掉晚上妈妈在床头没有责怪我我却哭个不停。
妈妈说,要是我以后跟你外婆一样不认识你了,你一定要一遍一遍地告诉我。
==========================================如果没有你。
看婚纱,我真的是哭了。。。
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交际圈很大很大,打开qq一群群的“好友”,但你真正能牵肠挂肚的又有那几个呢?
多的是无聊时得闲聊、有难时的呼救、失意后的求安。
每当有事需要帮忙时,他人的“与我何干”的表情真是让人痛彻心扉,直至麻木,我只能笑脸自嘲道“确实,我也就是随便说说。。。
”而此刻亲人总是让人残存温馨。
突然觉得女娲好恐怖,如果真如神话所说人是由女娲大神一个个捏出来的,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无亲无故,岂不是每个人都注定是孤独的?
幸亏自然法则让我们代代繁衍,有了那痛苦的十月怀胎,也就有了那根牢不可断的血缘纽带时时围绕你抵御孤独。
母亲,对于这个称呼我不知道该加一个何样的定语。
少时是“严厉的”“古板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而此时的我却是“慈爱的”“伟大的”“无可比拟不可替代的”而且有一点点“可怜的”,,,她在老去,这是我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她渐渐不能弯曲的腿,她愈来愈苍白的头发。。。
我不忍心再陈述这些残酷的事实。
当医生推开堵着病房门的晓珞时,她的痛苦,她的眼泪让身为人子的我再也把持不在了。
幼小的心灵也许还不谙世事,但人性的根髓是没有年龄之分的,看着她红肿的双眼,颤耸的双肩,我突然想象着我在未来某一天母亲离去时自己会是怎么样。
舍不得的是你,离不开的是你,但抓不住的也是你,,,年龄的催促让我无能为力。
有的时候突然觉得我离开您的身边,远在他乡奋斗到底是为了什么!
看着现在愈来愈年老的您,我都觉得自己好残忍,,,是您给了我生命,是您给我双腿,但我相信您给我们双腿不是为了让我们远走他乡,离您而去,而是想让我们围着您绕,,,妈,我想你了。。。
撞车同类题材,只是博同情,并无新意
里面小姑娘真好看
四星给金香奇小朋友
总觉得韩国电影剧情狗血,尤其是爱情片,这部亲情片真是意外的惊喜
狗血
很感人,韩国演员真的很敬业,都奔着演技派发展,值得国产的"明星大腕儿"们学学!
好一笔流水账,开篇30分钟的矫情劲我就没法坚持下去了。没法认同本片的所有,还有,片名和实际故事相差十万八千里,这跟结婚礼服有毛关系啊
癌症,催泪韩剧,新鲜感无,还是飙泪了。~囧 李俊基侄女的形象太强大啦!
那小孩子演的不错,有点像恩彩...只是个人对棒子的电影无感....感觉她对女儿的爱只是体现在物质上...给她买个玩具 带她出去玩就这是爱了? 太表面了...
K302
婚纱啊婚纱!~
结局处理得很好,小女孩演得太好了,母女情很感人!
心疼那些不得不过早成熟的孩子。。。。
韩国制造,绝症是王道!
看完后给老佛爷打了个电话。。。泪点低的不行
开年看的第一部电影,还想借此挤一下眼泪的,硬生生哭不出来。可能是妈妈太漂亮了。
你妹的,能不能再狗血一点啊!不得绝症你会死啊!!!
洒狗血
好感人
催泪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