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蛮喜欢看日本电影的,不像美国大片看完就草草结束,不会有太多深刻的回味,日本的文艺片对于爱与死的阐述看似轻描淡写的,但是你总忍不住回想。
每部电影里大家都在寻找自己的影子,确实是这样《樱花乱》,《燕尾蝶》,《花与爱丽丝》,《扶桑花女孩》很不错的日本电影。
樱花乱,当男女主角在樱花树下那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等足够积攒力量了,再走。
虽然已经伤痕累累,华丽的锦缎衣服下,是张半遮住脸的人。
影评说江户时代有一本《浮世物语》,开篇是这样的,“万事不挂心头,随风飘去,流水浮萍一般,即叫做浮世”。
说的可真好。
似水的光景,像那浮萍,波光粼粼,刹那间耀眼万分。。。
妓女也可以因为爱情,变的如此美好爱,你就输了。
哭,你也就输了。
话到此处,把刚刚撩起的星星之火扑灭在滂沱雨之下。
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没了爱情还可以有别的,至少缸里的鱼儿会等着你去喂它。
金鱼缸里鱼,因为有了鱼缸,所以才叫金鱼。
随波逐流的那只是一条普通的鱼。
这缸像是社会,他给予你地位,权利,甚至你爱她,而她不爱你的女人。
你还是在这个圈圈里,走不出去,只因你放不下。
十里长街,大红灯笼摇曳在风尘中,刹那芳华,那年你16岁。
豆蔻的年纪。
记得妈妈的妈妈,就是我外婆,和当年和我岁数一样的妈妈。
说过,花该开的时候,就得开。
花谢的时候,就得谢。
懵懵懂懂,一摇一晃,连树枝上正在绽放的樱花也不敢洋洋洒洒落了地,只为多看看这16岁的鲜花游街的你。
头上的银钗闪闪照耀,见证着朵朵花魁,朵朵开了又落。
只见银钗的光芒,只是这么好看的银钗,却有根那么纤长的刺,刺痛了初夜,刺痛了爱情。
就像那《布达佩斯之恋》里天使佩戴的银钗,看见的只有天使的丝丝白发,却未见衰老的容颜。
我们不是天使,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女孩。
有一天,大家都会老。
只是不变的是物,是那建筑的格局,只是偶尔隔着楼板,依稀能听见那袅袅如翠烟的歌声,唱着悲欢离别,爱恨情仇。
青春是汪桃花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还记得有首俄语歌唱的,在能爱的时候大胆的去爱,在能哭的时候,就尽量去哭吧。
就像你的名字日暮,中午的时候就像团火,傍晚了,鸡蛋黄被树稍戳破了,只要你愿意那就该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吧。
流浪的青春,只因在路上,所以才变的美好。
以上纯属个人感受。
从一个单纯的观众角度来的。
之前看过花魁道中之类的场景。
自认为相关的书籍也是看过的。
以下感想。
一个女性导演拍出来如此不细腻,如此没头没尾,如此波澜尽毁的片子,我真是瞠目结舌。
优点,布景不错。
(最不满意一点,日本的游廊之类的应该是有爱的呀!!
就算是露水夫妻,枕上誓言也都是当时的真心呀!
日本人连这个都拍不出来??
古典文学的那种感情来个人体会呀,这么一演,你特么主旨是什么鬼??
对,有谁告诉我这货主旨是啥??
再低下的行业也是有怀着希望艰难生存的人的!!
这片浪费我2小时.....)让我觉得别扭的地方,开头土屋人物塑造欠缺,性格还有风情的表现失败。
土屋嗓音果然出戏,就算是和客人在一起的时候,也没能体现出高等妓女的优雅。
身段颦笑直接没有。
动感情那段,我擦,真特么弱。
女主的真心我特么还没能感受出来,就结束了。
一个恶女,就那么信了高尾??
高尾太夫恋情及故去那段,本可以和女主的感情结合更好。
然而,四分五裂。
成为太夫其前后,我擦,跪了,你倒是给点内容呀。
花魁道中!!!
瞎了我眼!!!
排场也是弱,土屋我只在担心别摔了别摔了.....美感呢???
还是雅人老婆美!!
(全剧就雅人老婆靠谱)孩子那段感情不很够,但是比前边好。
最好的!!
是常客死去那一段!!
泪水那个好评!!!!!
和清次的那个突兀到吓死我,此前那些小出场你倒是用起来呀!
泪。
结局尴尬死我了。
还有!!!!!
滥用情色场面!!
美感又被吃了......应该是美丽的!!!
色而不淫呀!!
这个突然就来,让我急着找耳机.....美感呀被吃了????
算了,小点太多,吐槽好累。
总之,美感全给了布景。
人物本身,恋这一事物本身,挣扎的女子这一美丽的事物!
都被一个应该可以细腻的女性导演(不是歧视,但是女性一般来说总是会细腻的吧?)给略过了.....无美。
毁。
给四颗星完全是拜一拜椎名林檎,这个电影的配乐做得太漂亮了。
至于类似风格的下妻、松子,这部片子根本没法比,画面想象力上蜷川実花跟中岛哲也不是一个档次的。
另外,脚本不算差,但太平了。
其实下妻和松子的题材,剧本也不好写的,都是容易狗血的故事,但写成什么样,大家都看到了。
这部嘛,只能说无功无过。
不过有点可惜了这么豪华的卡司……
女导演,女原作(漫画),女编剧,女作曲,一部全是女人做的电影,只有女人才能把女人们拍的这么美,也只有女人才懂女人。
2006年我初二,单纯喜欢土屋安娜,看这个电影,好看,布景,扮相美极了,不过说实话,虽然觉得好看,知道是讲妓女的,然后好看的小白脸不能要之外,我真没看懂,真的。
2011年,我马上20了,今年我看了两遍,还是美得极致的扮相和布景,我看懂了,泪流满面。
看了一些多影评,大多是在评述这个多么霸气又与众不同的妓女。
不不不,我看懂的不是妓女,其实点本身的主题我想并非想单指妓女而已。
一个女人,10岁开始懂事,讨厌当时的生活,坚信不会实现的梦想,然后,遇到另一个女人教会自己适应生活,也许你并不喜欢她的方式。
17岁初夜,世界观开始改变,之后遇到第一个爱人,可第一个爱人往往是真心的骗子,美好的小白脸,无论多么爱你都没办法承担责任,然后女人看了见微笑的恶魔,懂了其实哪里都是一样的,然后她开始长大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大了到顶点,正华正茂,遇见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男人,过客也好,熟人也好,喜欢也好,讨厌也好,狐媚也好,打架也好。
真心的回应自己的追求者,即便无法爱他们,也真心的痛揍自己讨厌的假男人。
终于后来遇见一个不骑白马的白马王子,多金帅气,有权有势,真心爱她想娶她,满足她所有的愿望,即使移来樱花树,也要让樱花遍地开,即使她坚持想生下不知道父亲的孩子,也还是要娶她。
不在乎她做了什么,或者做过什么,多珍贵的男人啊。
这是的女人以长大,嫁吗?
大多数女人到这就嫁了。
结婚前夕,有长者提醒女人她过去的梦想,她说儿时而已,早就放弃了,如今的生活就是不把真说成假,不把假说成真就生存不下去的啊,“你真的这么想吗?
就这样放弃希望是件好事吗?
” “有一件事你不了解,天底下没有一棵樱花树,不会开花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
然后她变成熟了。
成熟并非欺骗自己活下去,而是坦诚的面对并且接受自己的心意,于是女人明白很多事情就是没办法的,于是女人看见自己等待的樱花树开花了,于是明白了即使之前爱自己的男人让樱花遍地,但可惜的是那不是她得樱花,所以始终不够对拍。
看见樱花开,等来了值得的人,毫不犹豫的一起逃走了,而这个人呢,也许远在天边,又或一直就在她身边,怎样都无所谓了。
而这个人呢,即使这个人身无分文,一无所有,即便如此,在她看来也比什么都有有趣多了,因为这次,外面的世界也因此变得不一样了。
每次转变前都是巨大的痛苦,可每次转变后,你会更爱这个世界。
而你梦想的,也总有一天会实现,但在这之前,请给予它足够的信任。
没有一棵樱花树,不会开花的,哪怕只有一朵,只要足够美,那漫长的等待,折磨,和巨大的放弃,种种的痛苦全都会是值得的,所以就这么放弃希望真的好吗?
这个坦诚的,野蛮的,充满兽气的,不可理喻的妓女,真是个好女人啊。
好女人们都在以相同的形式做着不同的事呢吧。
日本江户时代,从事性服务工作的女性被称为游女,而颠倒众生的花魁则是游女中的佼佼者。
因为培养一位花魁的代价极高,从小便要教其学习茶道、文学、舞蹈、音律、棋艺,所以嫖客若要一睹芳容,便需一掷千金。
风月场里多有风流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魁自古就颇受文人墨客的偏爱,他们笔下的花魁,无一不身姿婀娜,动人非常。
而《恶女花魁》正是一部关于一个女孩怎样走上花魁之路的电影。
在樱花纷飞的时节,年仅八岁的小女孩被同行的女人呵斥着赶路,她脚步轻快,对女人恶劣的语气充耳不闻,对未卜的命运毫无忧虑,只是好奇地看着在头顶飞舞的樱花,几乎忘记了自己被亲妈卖到吉原的悲惨事实。
吉原是江户时代最大的花柳街,400年前由当时的日本幕府允许公开设立。
它像是一个城中城,四四方方,只有一个大门向西北方向敞开,为防止妓女逃跑,周围竖起高墙,墙外有三米多宽的壕沟。
吉原大道旁有大店,小巷中有小店,店铺不论大小,养着妓女的便是“妓楼”,也常称为“游女屋”,小女孩儿要去的地方,正是当时吉原数一数二的游女屋——玉菊屋。
玉菊屋的妈妈桑仔细检查了小女孩的口齿、脸庞和双手,拍拍她的脸,得出了一个结论:长得不错!
之后把她带到当时的花魁妆日(菅野美穗 饰)身边服侍训练,并给她取了新名字——“清叶”。
普通的女孩子可能会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最多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但清叶却是个例外。
她从一开始就亮出了自己并不锋利的爪子,用一双桀骜不驯的眼睛冷漠地看着游女屋的一切。
全是女人笑声的世界,刺激了清叶的神经,她趁人不备跑了出去,想要逃离这一切。
一个叫清次(安藤政信 饰)的打手追了出来,把她堵在一棵光秃秃的不会开花的樱花树下。
这是两个人第一次接触,一个高高瘦瘦,一个矮矮小小,站在一起,同样脆弱。
清次告诉清叶,外面的世界和这里没什么不同,并许下诺言,在这棵樱花树开花的那一天,就带她离开吉原。
被抓回去,挨打,训练,干活,再逃跑,又被抓回去,挨打……再一次被抓回来后,妆日狠狠训斥了清叶一番。
她讥讽清叶只能做苦工,连妓女都当不了,清叶一气之下当场立誓以后要成为一名花魁。
没多久,妆日被客人赎身娶走,这是妓女离开吉原的唯一办法。
临走前,她拿下头上的一根花簪送给清叶,这位刀子嘴豆腐心的花魁告诫她,成为花魁,会被更多的人记恨和嫉妒。
十年后,清叶(土屋安娜 饰)十七岁,出落得十分貌美。
当时坐镇玉菊屋的高尾花魁(木村佳乃 饰)风光不再,因为自己唯一倾慕的落魄画家格外喜爱清叶,高尾便把清叶看作眼中钉、肉中刺,二人势如水火。
这个时候,初尝禁果的清叶,犯下了一个少女常犯的错误,爱上了一个渣男。
这个名叫宗次郎(成官宽贵 饰)的年轻客人眉清目秀,即便梳着月代头也难掩其俊朗,他待清叶十分温柔,二人同榻缠绵之后,一向高傲的清叶芳心暗许,郎有情妾有意,在勾栏院里滋生出了甜蜜的爱情。
高尾发现了清叶的秘密,便设计让两人的事情败露。
被捉奸在床的清叶,挨了几巴掌,面对质问坦坦荡荡,不想宗次郎却抛下她转身慌张离开。
清叶看着情郎决然离去的背影,顿时说不出话来,傻愣住了。
清叶遭到一顿毒打,周围一片冷嘲热讽,清叶不相信宗次郎真的是个负心汉,和高尾撕破脸后,她收拾包袱,冒雨再次从玉菊屋逃走,去寻找宗次郎。
一路上,清叶猜想宗次郎会怎样看待自己,结果,在一阵阵雷声里,她看到的,是站在屋檐下的“微笑的恶魔”。
无论是懊悔软弱的流泪,还是想要一刀两断的憎恶,这些情绪都没有出现在宗次郎的脸上,他只是笑,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仿佛爱过清叶的人不是他,仿佛丢下清叶的人不是他,他就这样一笑了之了。
清叶默默转过身,跑开,到河边大哭了一场。
清次又一次找到了她,二人重新回到玉菊屋。
清叶终于明白了,当年清次说过“到哪里都是一样的”这句话的含义,风月场和外面的世界,谁都不比谁美好。
而同样在玉菊屋煎熬着的高尾,求之不得,痴心成魔,对画家痛下杀手,却被画家反杀,凄惨地死在卧室里。
清叶在18岁这一年,终于成为了花魁,更名为“日暮”。
花魁接待客人与游女不同,需要名为“扬屋”的茶店作牵引。
老板先与客人见面,探其底细,再给花魁递“扬屋差纸”,使其走到扬屋侍奉,这一段路程被称为“花魁道中”。
日暮在人群的簇拥下,走在前往扬屋的路上,脚踩厚重的木屐,如游鱼一般摇曳在吉原红色的夜晚里。
在这里,她见到了名叫仓之助(椎名吉平 饰)的武士。
仓之助对日暮一见钟情,决定要娶她为妻。
得知日暮要樱花全部盛开,才会从吉原离开后,仓之助便一掷千金,将吉原的樱花全部挪到玉菊屋。
日暮看着窗外烂漫的樱花,渐渐红了眼眶。
此时她突然发现自己怀孕,她决定拒绝仓之助的求婚,把这个有自己血脉的孩子生下来,可惜命运弄人,孩子流产没有保住。
得知此事的仓之助并不介意,坚持要娶日暮,无论在谁看来对她来说这都是最好的归宿。
与此同时,膝下无子的玉菊屋的老板夫妻二人,也决定将自己的侄女嫁给清次,让他成为下一代老板,婚礼与日暮在同一天举行。
然而,在出嫁的当天清晨,日暮和清次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吉原不会开花的樱花树下。
在樱花烂漫的季节,这棵树仍是光秃秃的样子,两个人想起了当年的约定,心里满是苦涩。
这时,他们突然发现,在一个不起眼的枝桠上,有两朵洁白的樱花,在风中颤巍巍地相互依偎着。
少年时的三次逃离,清次都找到了她,而这一次,两个人一起携手逃离了吉原,去外面的世界寻找真正的樱花。
“樱花盛开”像是一个隐喻,这棵不会开花的樱花树,就像是被束缚在吉原的女人们没有结果的爱情。
但就像老嫖客高野先生说的那样,世界上没有不会开花的樱花树,清叶和清次,终于等到了他们的花开。
《恶女花魁》是日本著名摄影师蜷川实花执导的第一部电影,这部颜色绚烂非常的影片,在2007年于日本上映后,迅速引发了“蜷川热”。
蜷川实花常为日本版《VOGUE》《ELLE》《SPUR》《Marie Claire》等时尚杂志拍摄大片,同时在CD装帧、广告设计等方面也颇有成就。
她的个人风格极为强烈,深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作品多以“花”“金鱼”和“女性”为主题。
早年以黑白起家,后常常用色繁复艳丽,作品辨识度极高,是少数能将主流与非主流、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摄影师。
影片《恶女花魁》(原名《Sakuran》又译为《烟花梦》)改编自同名漫画,豆瓣得分8.0,观众们绝大部分的赞美都给了如梦如幻的画面和直击心灵的台词,反倒是不明朗的感情线拖了影片的后腿。
蜷川实花不是个会讲故事的人,片子里男女的矛盾冲突十分老套,金钱与美色的交换,爱与不爱的挣扎,痴男怨女在吉原的纠缠被人反复咀嚼了千百遍。
最后男女主角的感情戏爆发的更是突兀,110分钟的影片,有近100分钟和男主角没什么关系,两人的感情线铺得十分晦涩。
但不得不说,蜷川实花是最会用镜头画面表达故事的人。
浓烈妖异的色彩一笔一画勾勒出吉原游女的生活,在缱绻的情欲包裹下的躯壳里,填满了悲剧色彩。
她不仅亲自设计了影片中的场景和服饰,还为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被设定了自己的主题色彩,张狂的红色、阴郁的蓝色、天真的黄色等等,每一个人物形象在浓烈的色彩衬托下,愈发鲜明。
虽然影片的年代设定在江户时期,但蜷川实花向来不按常理出牌。
她和日本著名音乐人椎名林檎一起,把摇滚电音巧妙地融入到浮世之美里, 柔中带刚,有一种独特的女权味道。
清叶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拥有的是强大的美丽,又不乏凄婉的悲剧色彩,一颦一笑,放肆又张狂,却有少女清纯可爱的情愫悄悄在眼底流转。
影片在她与清次的笑容中戛然而止,但她的悲惨命运却早有暗示。
《恶女花魁》中到处都有“金鱼”的存在,因谐音与“妓女”相似,“金鱼”常用来指代日本的游女。
在片子里,周围人都在提醒清叶一个事实:美丽的金鱼只有呆在鱼缸里才能生存,才有价值。
与清次私奔的清叶,就像是跳出鱼缸的金鱼,短暂刹那的快乐过后,可能是无力的呼吸与垂死挣扎。
她要面对老板和武士的追杀,要面对一贫如洗的生活,要面对坑坑洼洼的命运。
但这正是清叶自己的选择。
《恶女花魁》与其说是描述烟花场的风流韵事,倒不如说是解剖了两个小人物在吉原的十年挣扎,吉原对他们来说,是肮脏的牢笼,也是避风的港湾。
清叶,这个风尘轻佻的烟花女子,这个张扬肆意的头牌花魁,看似混沌不堪的人生中,留着一汪清澈的水,飘散着零星的烟灰。
关于这片子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1.小栗旬同学的友情客串,傻乎乎的羞涩卖花郎是我唯一笑出来的地方。
2、据说原作者是庵野秀明的老婆。
老公的《彼氏彼女》摆在那里不知道对老婆有没有产生过影响。
在那里面,樱花满开,温柔而且美丽,在这里,樱花一样美丽,而且绚烂繁华。
3、音乐是交给椎名林檎了。
冲着这一点我也要看这片子。
脑子里其实一直想的是《歌舞伎町的女王》那首歌,可是片子里没用。
4、这片名和大奥的特别篇重了,所以其实我是下错了片子,阴差阳错来着orn。
5、色彩没有话说,像一袭华美的袍子,可是上面爬满了虱子。
也就是说,画面虽然绚丽,但总觉得哪里脏脏的,也许为了映衬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而故意的也说不定,我只是单纯地觉得满眼的大红金黄,金钗银钏,很漂亮。
6、故事本身不觉得多惊艳,还多少有些色情,人物,都是浅浅的,留不下什么深刻印象。
7、风格是美丽而颓废的,我一边看一边总在想:这片子让岩井俊二来拍,也许更能拍出美丽绝望和伤感的东西来。
一开始,任谁都是被它的颜色迷住的。
最在意的是那些金鱼,三三两两游荡在鱼缸中的,大片大片仿佛悬浮在空中的。
导演自己承认对金鱼很迷恋,于是我们得以看到这样华盛的场景。
有许多的特写镜头直达那些红色的金鱼,在透明澄澈的水中,飘飘荡荡,尾巴像穿着的纱裙般漂亮。
电影有些镜头很赞,像拿金鱼当前景早晨的街道当背景俯拍的那幕,金鱼游在空中,那时眼睛愉悦地笑了。
妆日花魁说,把金鱼放回河里,三代后就会变成普通的鲤鱼,漂亮的金鱼,是只能养在鱼缸里的。
这道箴语萦绕许多人的一生。
那个院子,八岁的女孩觉得它大得无边,十多年后再看,却又觉得它小得拥挤。
十多年的日日月月,无声无息就像透明的水,流走了,就什么也没有。
人和事物在身边走走停停,一代一代的花魁,走了的,死了的,其实每个人都是可怜的,用妆和笑颜掩饰心中的种种,维护可怜的骄傲。
她却还是没变,倔强的,任性的,时而想要逃走。
玉菊院的樱花始终没有开。
“等到那株樱花开了,我就带你走。
”不管评论如何或褒或贬,我总无端端觉得土屋安娜适合这个角色。
她那张混血儿的脸让她绝不会淹没在一群浓妆艳抹的女人之间,她那把略带沙哑的嗓音,也透露出她的放肆的性格。
我得承认我一直喜欢安藤政信,从《kids return》开始。
他在里面一直闷骚着,十几年也不变,叫人好生奇怪。
然而那句:“花魁。
拜托你了,花魁。
”实在太帅,女主角也因着它改了主意。
他的眼神,淡淡扫过来的眼神,实在是很不错的。
“愿意和我去看真正的樱花么?
”他淡淡地说,然后她笑了。
他们实在是没有什么交情的人,一个妓女,一个打手。
从她八岁进了那个院子起他们就一直保持着不咸不淡的交往,乱世中的知交似的,每次她逃跑都是他捉到,然后说,里面外面有什么区别呢。
姑且不论这样的情节有多少真实性。
一切都只是一场烟花梦不是么?
一直想要飞的金鱼真的飞了起来,做梦一样,那就让它飞吧,鲤鱼也好,死亡也好,谁知道呢。
要说 sakuran 没有日本传统的《艺妓回忆录》般的素雅古典,可不是,但谁说一定要有呢。
樱花乱,樱花乱,像是一支狂想曲似的,电影在浓丽不羁中奏响而愈发浓丽不羁。
让章法什么的见鬼去吧。
今朝有酒便今朝醉了,谁还管它明日是何朝呢?
私奔去看场樱花雨,不是很有趣的事情么。
所以便说是场梦了,梦里色彩华丽,金鱼飞在天空,大红大蓝煞是好看。
烟花了一场,梦了一场。
而人生又何尝不需要梦呢?
不顾一切地私奔去做个梦,梦里繁花似锦,相视而笑,樱花乱天飞。
开得如此烂漫,视网膜上盛开的那场樱花。
说完了《Becoming Jane》之后回过头来说昨天看过的《さくらん》,大多数被译为《恶女花魁》,很容易误导群众的译法,当时我也是被名字误导才下载下来的,嗯,我很诚实,这不是情色片,所有镜头的尺度都很适当。
相当华丽的一部电影,华丽的是画面,大面积的红色,金鱼、枫叶、樱花、和服以及血液和女人,都很美很美,当你看完之后才知道原来我们都被《艺妓回忆录》给忽悠了,日本人拍出来的艺妓才像艺妓,日本人穿日本人设计出来的和服才有那种繁复的韵味,原来那里三层外三层的粽子装可以装点出那么奇特的曲线。
其实故事非常简单,一个性格异于其他妓女的小花魁舍弃权利和金钱与妓院里长大的穷小子私奔的老掉牙故事,但我们看的就是演技、是画面、是对白、是那老掉牙的故事,反正一切都顺理成章,就连里面非常fashion的配乐都觉得和剧情的发展配合的恰到好处,而且电影配乐也是非常出彩的一环。
我们就是应该看看老掉牙的故事,别总拿灰姑娘新传说事,其实有谁在乎公主和王子结婚之后会不会性生活不协调,日子长了会不会有第三者插足,我们只要听到他们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好了,至于是怎么幸福的,又是怎么由幸福变得不幸的,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那不是睡前的童话,那是茶余饭后的闲言碎语。
我又想起来前天或大前天重温苏联老片《丑八怪》,真是超超超超级赞,推荐推荐大家去看一下,虽然是孩子们的故事,但却扣人心门,可惜的是那个小演员一生只拍了这一部电影,苏联已经不存在了,这样的电影也再也不会出现了。
樱花在日本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江户时代,赏樱才成为日本的民间风俗。
作为日本的国花,樱花很受日本人的喜爱,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的“樱花祭”。
此时的日本,无论是公园还是街道,都充满着樱花的味道。
樱花美却易凋落,从怒放到凋零,不过七日,所以有“樱花七日”之说。
樱花总是在开得绝美的时候顷刻间凋零,不污不染,很干脆,,那份绝决就有了令人震撼的力量,这就是樱花精神,也就是日本人所说的“樱花情结”。
清叶(日暮),也就是本片的女主角,正好体现了樱花的这种精神。
出身贫寒、家境清苦,从小被卖到妓馆,目睹烟花浮世的种种堕落奢靡,起初有过挣扎,最后却归顺了命运的安排,但始终有自己的坚持和决绝,而且最难得是她享受自己的生活,即使这里是泥潭,但她仍然能在这里像孩子一样玩泥泼水自得其乐,这是我对她最为欣赏的地方。
片子以三代花魁的兴衰作为故事主线,一代花魁妆日是清叶的启蒙老师,她的话“金鱼只有在鱼缸里才能漂漂亮亮地生存,离开这里在哪里都无法存活。
”诠释了当时妓女在被压迫和洗脑状态下的思想,清叶始终不认同这句话,这也就是她为什么可以活得自由的原因;二代花魁高尾一直视清叶为竞争对手,“如果你真的爱上了她,那我还不如杀了你,再杀了我自己”,不仅事业上快要输掉,爱情战场上也将要败给这个妖媚美丽的后起之秀。
于是她一手扼杀了清叶的初恋,是为了恨还是不想让她步自己的后尘,谁也不知道,因为爱情最终杀死了她,碧血洒满雪白的屏风,美人一缕香魂最终却不知飘向了何处。
“不要声张,赶紧洒上点香”妈妈桑这样嘱咐下人,当初风华绝代不可一世的一代花魁,死去却落得如此下场,欲望和爱情开启的地狱之门居然是这样的可怕;三代花魁就是本片的女主角清叶,她美艳、嚣张、烟视媚行、玩世不恭,永远都不会在意什么,却反而得到了所有。
当清叶终于成为了花魁日暮,在开心和繁华背后,她却在问自己,真正的爱情到底在哪里。
当初海誓山盟的翩翩佳公子在权势面前弃她而去,她冒着被抓回后被捆绑和毒打的危险在大雨中找到他,而他露出一个微笑后,她却毅然转身离去,“原来不过是个笑面虎”。
她聪明、坚忍,明白自己该得到什么,可以失去什么,守得住自己的原则,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却始终寂寞。
导演蜷川实花做得讨喜的地方就是,最后她给了清叶一个完满的结局。
多年前一个男人给过她一个承诺,如果那棵不开樱花的树开出了樱花,我就带你离开这里。
他守住了这个承诺,她也接受了他的承诺。
“跟着我的话,可是什么都得不到哦”“什么都得到了的话,不是也很没意思么?
”得到一些,剩下一些得不到的当做念想,心中永远都有期盼和朝前走去的动力,难道不是最幸福的事情么?
《樱花乱》让我想到《艺妓回忆录》,让我想起陈圆圆,让我想起杜十娘,让我想起同为古装题材的《霜花店》、《美人图》。
在强权压制下的男人和女人,谁不曾想反抗,谁又不曾想逃离桎楛找寻自由,可最后都默默归顺了命运的安排。
你可以说历史无情,也可以说那些片子的导演都是冷酷的现实主义者,还可以说你在看了那些悲剧之后虽然难过但还是享受到了悲剧的美。
但在看过了那么多悲剧之后,这部带点黑色幽默和艺术美感的《樱花乱》却让我眼前一亮并且心情愉悦。
另外,导演蜷川实花是摄影师出身,对色彩的敏感度很高,片子以红色为主色调,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金鱼、樱花、屏风上的红鹤,除了代表各种隐喻外,还给人打来了强大的视觉美感。
插曲全部收录在椎名林檎《平成风俗》这张专辑中,椎名略带强势的嗓音和古风的曲调为片子做了恰到好处的诠释。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片尾童声合唱的那首歌“这世界有尽头吗?
如果能看到天涯海角,会如何愉悦,如何欢笑。
已经尽力了,就再也不会忘记。
” 仿佛就是清叶的心声。
看到这里,脑子里不禁又想起她妩媚慵懒却又时常坚毅的眼神……最后感谢帮我寻找下载资源的几位同志,没有你们的帮助的话我现在应该还在寻求种子的路上苦苦探索。
感谢你们帮我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也把这部片推荐给你们。
艺术是没有国界限制的,美也一样。
从艳丽的色调,华丽的场景,花纹繁复的服装和配色,到古装剧搭配现代爵士乐和摇滚、电音的冲突美,甚至女主角先清纯后性感小野猫一样的眼神都是像足十成十。
看完这两部不由得再次感叹,女人最诱惑的果然不是三点尽露丰乳肥臀,而是刻意包裹在重重锦缎之下点到为止的纤巧手腕、脚踝、粉颈、耳垂。
你们巧目盼兮嫣然一笑,任我是个女人都在一边狼血沸腾啊沸腾我就不信哪个男人会没冲动啊土屋安娜是个好苗子,当年傻呵呵的看着下妻物语的时候就盯上了她,最后一身洛丽塔装扮甩臭脸海扁摄影师的邪恶美感差点把我电晕了。
想之前看到BABY—G的广告总把她误看成德鲁巴里摩尔,时装扮相也确实是欧到不能再欧。
完全符合张爱玲笔下对混血女孩子的描写:“她那皮肤的白,与中国人的白,又自不同,是一种沉重的,不透明的白。
雪白的脸上,淡绿的鬼阴阴的大眼睛,稀朗朗的漆黑的睫毛,墨黑的眉峰,油润的猩红的厚嘴唇,美得带些肃杀之气。
”而这种颠覆性的美貌,掺和进同样颠覆性的《樱花乱》中,不知怎么的就琴瑟和鸣产生了无法言喻的美妙化学反应。
情节不算弱智(在当今日本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但也属于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
不过,有谁在看电影的时候真的注意情节了咩反正我是完全陷入不可自拔的颜色控了啊啊啊啊啊椎名林檎配乐一流。
除了小小地方对不上气氛之外其他堪称杰作。
专辑《平成风俗》也是一举打破了我从来不听日文歌的习惯,霸占MP3一个月之久。
最后,不知怎么的想到这首诗,就瞎敲上来凑个数好了——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没什么故事。画面好看而已。
服装道具很精致,结局还是没什么新意,就是放弃功名利禄和爱人私奔
爱她的摄影作品
看老大爷在那儿做爱真的是恶心到我了。去他妈的。再说女王的音乐也跟这完全不搭啊<(`^´)>
监 督是蜷川实花,画面超华丽
三流の寄り集まり
冲击力
厄。。。。女权主义么。。。。
龙套阵容强大。。。听着英文歌ost觉得有点那啥
忙死我了,眼都快瞎了
配乐(古装片配什么电子乐啊!糟心!)、剧情(狗血!)、剪辑都很糟糕,能看的只有美术设计。整个是一组艳俗、空洞、毫无灵魂的PPT,根本不配称之为电影。白白糟蹋了一个本该冷、幽、艳的好题材。
我怎么会喜欢这么肤浅的东东啊我喜欢土屋安娜的男孩子气
画面好美!可是这剧情实在是,抱歉我比较没品位。
前70分钟,到初恋结束,有几颗星给几颗,NND笑脸男,孬种,没有配林檎《初恋娼女》这歌,我却边看边想起这歌,眼睛共鸣了;日暮后,剧情扯淡,我快进了。哪门子来的爱情,还一起看樱花呢。RINGO的音乐满分,蜷川实花画面90分。
冲着蜷川实花看的,并没觉得比 狼狈 更好,清叶的形象更适合老鸨,声线样貌不喜。
颜色真好看
喜欢椎名林檎在这里的音乐
很混搭
让人眼花缭乱的电影。不过土屋长的太洋气了总觉得很违和-v-嘛,也许正是其魅力所在。
清叶是个疯子, 椎名林檎也是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