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悬疑的氛围来说,堪称神作。。。
真是看一部少一部的好片啊。
其实我并不喜欢真相,只因为已然和主角一样,把凶手从嫌疑人名单里面排除掉了。
说是很好的动画,除了剧情本身很抓人,还有各个方面引发的思考,近期唯一一部有这种效果的动画。
先说案件本身,凶手的存在只是硬币的一面,每一个被凶手盯上的小孩以及所在的家庭,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从而构成了硬币的另一面。
加代被虐待,广美也提到父母长期不在家,除了家庭,因为个性或者小学生社交失败而导致的孤立,也一样会成为凶手的目标。
男主以防止事件发生为目标,拼了命的团结小学生,达成自救,令人动容!
而男主妈妈的超强信任、洞察力和包容心简直是超越主角的存在,也让人想要和她并肩作战。
突然就觉得,支持和保护小孩就应该是成年人的天职。
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成年人!
日本动画里面一直都不缺少对友情的热爱,但是在这部动画里面还让人体会到友情对朋友家人的衍生,主要就是妈妈的同事对男主的保护和信任,想到自己的朋友们未来也可能成为自己孩子可以依靠的叔叔阿姨,就有一点小激动。
果然年纪大了,就算是看动画,视角也会发生改变,变得复杂多样。。。
整片虽然是紧张凝重,但也有男主吐槽29岁的内心和妈妈的妖孽洞察力这些搞笑的小细节。
今年年初就给人最大惊喜的动画片,五星大赞!
(该评论主要针对漫画,建议看了番的朋友也去看一下漫画)笔者在看完这部番之后,觉得整体节奏还不错,但又莫名觉得结尾似乎过于仓促,逻辑有些强行,且八代学这一人物并没有被塑造得很丰满,这些地方无疑都让笔者感到有些可惜,于是带着疑惑去补了漫画,发现漫画在这些地方都做得很好,这也是笔者回来动画这里补评的原因——希望大家能去看看漫画里没有被资金和篇幅限制的、完整的故事。
关于信任在我看完番和漫画后,我认为“信任”可以说是这个故事的最大的主题之一了。
首先这个故事的起点就是佐知子对悟的“不信任”开始的:她没有选择相信他对勇气哥哥的信任——虽然她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而爱梨对悟的信任无疑也是推动故事进展的重要因素。
“不是‘相信’,是‘想去相信’,是想让别人也相信自己。
”我不知道她的话给了悟多少力量,但从结果来看悟第一次重演时并没有寻求如何人帮助,而是想着想“英雄”一样一个人完成拯救;但在第二次重演时,他借助了朋友的力量,选择了去信任他们,可以说这才是他成功拯救几位“受害者”的主要原因。
贤也对悟的“信任”是源自他“也想成为英雄”,更是源自他作为律师儿子的正义感,而他的信任在最后更是支撑着他多年对真凶的苦苦追寻。
关于空洞“填补自己的某些不足才叫人生。
”当八代在毕业典礼上说出这句话时,这部作品对于“空洞”的探讨便开始了。
悟一次一次重演回到过去实际上就是他填补自己空洞的一种方式,而八代看着他人为自己而死亦是填补空洞的一种方式。
“善行和恶行的本质都是人们填补自身缺陷的行为。
”然而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两者的动机是完全相反的,一个是保护,一个是毁灭。
其实悟自己也做了一些越轨行为——砸窗户、绑架甚至试图杀了加代妈妈,但他的行为整体上何以成为“善行”?
就是因为心中的“英雄”在驱使着他去伸张“无人知晓的正义”。
当然幸而他有理性的贤也在旁引导,不然他也可能因此犯下大错。
那么八代呢?
他的缺陷实际上是对于“生存”的不再执着,而是执着于打破死亡的“弥补行为”。
但他做的很多事情又完全都是为了他自己,所以动机上就是病态的。
他的悲剧在于没有认识到日常生活的美丽,而过分地追求刺激与疯狂,最终失其所有。
就人物塑造来说,漫画中的八代学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他的行为逻辑是自洽的,他的故事是他病态行为和心理的诱因,他关于“空洞”有他自己的看法和自其衍生出来的人生观,那么这样一个角色就活了。
关于结局先谈谈动画的结局吧。
可以说这部动画最减分的就是其被迫删改的结局,导致本来不错的节奏感瞬间被打破,悟和八代精彩的对手戏变成了使他们人物行为方式自相矛盾的尴尬对白。
“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了”是什么基情场面啊!
我理解动画可能需要照顾受众,故加入了一点“腐”的元素,但是这样还不如把前面加快把最后的对手戏做好,因为结尾(高潮)往往是一个故事的精华,若在这里扑街可以说会使口碑大打折扣(不过我们可以看到最后的评分还是挺高的)。
顺便吐槽动画中对男主对爱梨的感情太过轻描淡写,让一部分的观众觉得有点“NTR”的感觉,但这个问题在原作中是不存在的。
再聊聊漫画的结尾。
漫画结尾的对手戏不停用转折去刺激读者的肾上腺,在最后的高潮引爆冲突,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经典又精彩的结尾了。
而作者利用“叙事者诡计”的方法一次次欺骗读者也让作品确实可以被称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推理故事了,而动画改编时只取一小部分反倒让结局变得很奇怪了。
最后,漫画的外传也对几个人物的性格、行为的做了非常好的补充(尤其是对所谓“NTR”的部分),强烈建议喜欢这部番的朋友去看看漫画。
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要是长大之后,能一个人到其他地方去的话,我想去遥远的国度看看。
想去远方的小岛看看,想去没有任何人在的小岛看看,想去那既没有苦痛,也没有悲伤的小岛看看。
岛上既没有小孩,也没有大人,更没有老师和同学,妈妈也不在。
在那小岛上,我可以在想爬树的时候就爬树,想下海游泳的时候就下海游泳,想休息的时候就休息。
在岛上我会想着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
小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的上学,大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上班,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吃饭。
每当想到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的时候,心情就会很轻松。
我好想去那遥远的地方。
——雏月加代
我看过最好看的推理番,12集没有一秒钟是多余的。
可能是因为主角是演员配音,非常有日剧的感觉,节奏很舒服,表达的主题很简单但其实很难做到不俗套。
看完给我一种一口气看完一本短篇推理小说的感觉,我还去查了下原著是小说吗,看见是漫画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惊讶。
我先入为主地认为漫画和轻小说会带点日常、搞笑的元素;而小说会更严肃,从塑造人物和营造氛围出发,真的,这部漫画/动漫让我对它们的印象完全改观。
不想剧透,我就从这部番给我的小说感开始夸。
每当我以为案件可以告一段落了,可以开始描述动漫中的日常了的时候,作者总能带给我不一样的剧情。
动漫的台词设计的很好,我看这部番更重视它的台词,画面和音乐的合拍更像是我看小说时脑补出的画面,真的,他们都很好。
很棒很棒很好的一部番,谢谢作者,谢谢制作人员,我太久没看到让我再次想成为正义的伙伴的作品了。
一开始觉得是爱梨吐槽悟“你是死神么”,然后悟的妈妈一张嘴就是“死神小学生”。
然后剧情就是小学生大战死神。
今天恰好听说和我同一所高中的一位少女,在美国疑似因为被黑鬼强奸,无法处置情绪而自杀身亡。
什么时候开始,日本也好,西方也好,遇到不好的事情,就编造各种谎言糊弄小孩子。
总是在强调罪犯也应该被宽恕什么的鬼话。
还装模作作样地要废除死刑。
日本泡沫经济之后的年轻人,也早就抛弃了鬼子那套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武士道,而全盘变成装模作样其实漠不关心的町人道了。
民工漫怎么打都不会死人,主角永远都会赢。
坏人变队友的什么已经够了。
幸好本作是青年漫,而且动画更是按全年龄制作的。
可是,小孩子一样是人,有时候感觉比大人还要敏感。
只是不知道怎么处理,没有力量。
人生下来就是愚蠢、固执、无知的,直到经历各种事情,才能获得力量,和正确使用力量的方法。
我们都不是超人。
即使我这个受过最好教育,别人看来事业顺利,生活开心的家伙,我也很多次遇到极强的无力感。
可是这个时候,站出来做能做的事情,负起责任来,就是英雄,就是真正的勇气。
我很喜欢这个剧情,因为现实里英雄就是要付出代价的。
可能是损失,可能是埋没,可能是污名,就看你觉得值不值。
封面来源:只有我不在的城市作者:mjn前段日子,在《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官网上公开了动画监督伊藤智彦和三部敬的对谈。
因为本作是动画和漫画原作同步完结,动画决定制作时,漫画家的三部敬老师还没决定结局。
不过最后在动画方忠实漫画原作的情况下,顺利完工,同时三部敬老师的结局也受到了动画方的影响。
非常特殊的情况。
对谈除了相互影响的内容之外,还有很多改编动画的细节和注意点。
原文地址:http://bokumachi-anime.com/special/interview/首先问伊藤监督当初第一次读到原作时的感想,伊藤认为原作最好的地方就是意料之外的剧情,故事的发展总是出乎自己的预想,这点肯定是能让读者感到有趣的。
三部也说的确在这方面是花了心思,想了很多。
三部敬老师小学生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江户川乱步的《少年侦探团》系列,受影响很多,认为这类悬疑作品布置伏线是很重要,尤其日常对话的处理,既要简洁表现得不引人注目,而且还能为伏线服务,以后必能派上用场。
伊藤监督在做动画时也是考虑到这点的,关于改台词方面除了第九集雏月分别的时候和第四卷最后悟的回想基本都没怎么动,不过老老实实按照原作台词写分镜是很怪的,因为原作是漫画,写台词的时候偏书面语,而动画的台词是需要声优说出来的,而且几个重要人物都是小学生,现实中小学生不会这样说话,于是在这方面需要一定的口语化。
这点三部老师在看动画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不过这样处理反而没有违和感,称赞了伊藤监督。
他之前是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会变成动画,开始是很不安的,不过和伊藤监督交流之后就放心了,看得出伊藤监督对原作还是理解很深的,甚至他觉得能做得比原作还要好。
当然讨论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这部动画如何结尾,其实动画决定开始做的时候三部老师并没有决定结局,因为怕结局写得不能让观众满意,结果动画制作组也在不知道结局的情况下开始做了,只能相信三部老师了,这种情况还是挺搞笑的。
然后问到伊藤监督喜不喜欢类似悬疑类作品,监督说自己动画看得不多,不过他觉得成功的是《死亡笔记》还有《冰菓》,动画的成功例子不多,所以着手的时候还是非常担心的。
因为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北海道苫小牧市,所以参考了美剧《THE KILLING》,因为故事发生地点也是有北国风格的哥本哈根。
地方虽然小而偏僻,但是画面不能显得太土气,于是是参考北欧风格。
动画staff们也去了当地取材,最后出来的效果三部老师还是非常满意的。
OP的分镜是伊藤监督亲自上的,他也是根据先前决定的歌曲来找灵感构建画面的类型(和之前的梅津泰臣一样)。
其实开始部分和结尾是对应,想做出悟逐渐消失的感觉,来体现寂寞感。
<图片3>三部老师则是非常喜欢OP中突然出现洪水的场景,觉得有《闪灵》的感觉。
<图片4>另外很有趣的是这部作品是动画和漫画相互影响的,这次对谈进行的时候就是原作最终回之前,伊藤监督还是忠实原作的,都在强调无论动画和原作力气还是往一处使。
三部老师直言是受到了动画脚本很大影响,结局参考了很多动画的要素,最后的结局是争取了更多的页数,追加了场景,学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故事的点子方面,人物行动动机的刻画也是受益匪浅。
最后三部老师还表示会作动画版粉丝的身份看到最后的,那么好的动画很久没看到过了。
先上漫画:
小loli嫁做他人妻<图片2>先不提人设问题...反正男主救loli昏迷了15年...醒来发现人家孩子都生出来了,还是和他救的人一起...哎,这泪流的啊。
这里引用一下贴吧网友的一段话:“好作品就是往往因为奇怪的爱情观而变味,男主为了加代都被沉湖底了,昏迷10几年正是最困难时期,加代倒是另找一个男人好上了,还带着孩子去男主那强行秀一波,我不知道男主和他母亲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的心情就犹如当年看AZ第二季的最后一集一样。
”总之我给各位扫扫雷了,不然抱着期待神作的心态来追这番,最后却因为NTR一类的地雷被恶心的几天睡不好,那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漫画画风就这样了,反正我是受不了。
别老想在新番里找什么神作,按目前业界的状况来看,能突然出个小圆脸这种级别的话题作的几率都很小,命运石之门级别的那更是渺茫,要达到Clannad级别的那估计就是不可能了。
所以新番里还要找到以EVA为代表的神作级,洗洗睡吧。
我这断论是一点一点的推过来的,推理合情合理,你不信走着瞧。
啊?????
我看是悬疑标签评分还这么高期待值拉满来着现在看完我就想这是什么!
🤷🤷🤷🤷!!
完全很快就猜到真凶了所以后面老师黑化我就只觉得中二,也没能理解蛛丝有关的行为逻辑,就,挺扯的,说是蛛丝什么的但他只杀小孩子啊??
而且蛛丝也没能跟他嫁祸给别人的手法关联上吧(个人觉得有的话会比较圆满??
而且最后是什么,他跟男主难舍难分,是要我嗑cp吗!!!
我看到这里真是满头问号啊!
不是,就,你想想,“15年前,他将他沉入冰河,没顶前一句话,让他疯魔般跳入水中将他救起。
他昏迷的15年,他每日守在病床前,用水果刀描摹着他的下颌线。
15年对他只是一瞬间,对他,却漫长得看不到尽头。
15年,他终于让他说出这告白:没有他,他已无法活下去。。。。
”
我是犯了什么罪 要在情人节看这个艹,这还不是真爱?
🤦♀️🤦♀️🤦♀️🤦♀️还有女主最后没有跟男主在一起这一点本身没有问题,但之前玩太多两小无猜了吧?
之前给这个角色那么多女主光环结果最后她变成路人一样的角色,观众心理落差会很大的吧常考!
妈妈的记者同事本来在这种番里应该是很重要的功能性角色,但都没出场几次。
角色作用上失败了。
说到这个,妈妈怎么推出的凶手也没讲清楚,妈妈和同事在当年对案件有什么调查进展那么不得了没告诉男主也没讲(或者讲了,但我觉得“就这?
”)。
说实在的本身情节也完全不复杂,很一般,跟石门完全比不了,这个分数实在虚高。
以及最后我还发现一个没回收的疑点:前几集老师至少两次把黄毛叫到办公室去,某集末尾还给过一个两个人在办公室里的远景镜头所以我才老师是凶手是有点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难道黄毛也有一脚(结果还真只是卞泰戏精老师而已,就很失望)
我又回去看了一眼,是第三集
甚至是一个配了很诡异的背景音乐的拉近镜头,黄毛还阴沉着脸,这一看就是有阴谋啊结果挖坑不填吗??
所以这几个情节和镜头到底有什么意义,是我自己的问题没明白吗?
如果有人看到还求解答。
关于时间旅行的电影、电视剧、动画都是我的菜。
原因很简单,时间这个人类发明出来的概念像恶魔一样存在着,控制着我们的生命。
我们无力改变过去,其实也就是无力拯救自己的一种表现。
改变过去和创造未来,某种意义上都是对于自我的拯救,只是前者于我们而言似乎更具诱惑:因为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是我们所知道的,我们认为自己可以改变它(虽然事实也许并非如此)。
而未来于我们而言是未知的,我们潜意识中会认为它是美好的(尽管事实上也并不一定如此),而我们手握实现的可能,它永远在我们前面,实现起来似乎容易多了。
那么,它不那么具有诱惑力也就合情合理了。
那么,过去真的就这样容易改变了吗?
或者说,如果我们改变了过去,一切真的就会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吗?
这依然是要打上问号的。
动画里,藤沼悟确实成功拯救了同学雏田加代等人和挚爱的母亲。
但是,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合理性,所谓“存在即合理”。
强行改变未来的结果,就是自己本身受到了损害——真正的凶手,班主任八代老师发现了藤沼悟的奇怪之处,因而下了杀心。
虽然藤沼悟没有死掉,但也为此昏迷了整整十五年——十五年的时间,到底有多宝贵,真的可能不是我们用脑子能够想象出来的。
但是这个结局,对于藤沼悟而言可能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毕竟他成功拯救了所有自己想要拯救的人,搭上十五年的岁月,已经是可以忍受的代价了吧!
当他看到未来原本死掉的加代能够拥有幸福的生活时,他是高兴的。
所以他对感到不安的加代说,这个结果是他自己的选择,加代不需要内疚。
这些并肩作战的朋友们,就是他的宝物——他永远存在了他的记忆里,早已成为永恒。
所以,失去的十五年时光,对于他来说已不是最重要的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这个故事的核心,依然是爱。
最虚无缥缈又最能激发人类力量的东西。
所有能够打动人的故事,始终是关于爱的,无论是积极的抑或消极的。
毕竟我们是人类,是永远在学习如何去爱和需要爱的关怀的人类。
没有爱的世界,是寂寞的。
关联到了约定的梦幻岛+日漫里不那么常见的悬疑推理题材+豆瓣和b站评分在同类题材算极高+剧名很能吸引我。
我兴致勃勃地打开笔记本开刷。
开头一两集确实比较引人入胜,而越看到后面我对它的印象和评价直线下降,最后看完只感觉被喂了一块巧克力味的💩只想说,悬疑推理番能不能讲点逻辑少点bug?
隔壁约定的梦幻岛比这个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随便举几个第一次看就觉得极不合理的地方。
一:男主回家看到妈妈倒在血泊中,第一反应居然不是赶紧报警?
而是等警察来了拔腿就跑??
WTF???
这是编剧在侮辱我们智商还是男主在侮辱我们智商?
人不是你杀的为啥要跑?
生怕自己嫌疑小了?
尸体有法医检查来判断死亡时间,男主刚从外面回来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杀人的罪名也要杀人动机还有一连串完整的证据链才能定罪。
为啥要跑?
为啥要跑?
为啥要跑?
有的人可能会说之前的案件不是证明好人有可能被冤枉吗?
对,好人是可能被冤枉,那难道所有凶杀案的目击者看到警察都得跑了,因为自己有可能被冤枉。
什么逻辑??
你回家看到一具尸体难道不是赶紧报警而是神色慌张匆匆忙忙地跑掉??
二:爱梨为什么要帮男主?
你要说爱梨和男主关系很好有很深的羁绊所以帮他我能接受,可是动画有展示有铺垫吗?
动画给我们展示的就是爱梨每天和男主说一句话,到他家吃过一顿饭,有可能还有点喜欢男主。
你会为了这样一个普通的同事冒着犯罪的风险藏匿一个重大杀人嫌疑通缉犯?
女主对男主的信任到底从哪来?
如果女主真的很信任男主与男主有很深的羁绊,那编剧就在之前的剧情多铺垫铺垫OK?
在看到男主跑路神操作之后又看到爱梨拼死保他,只感觉自己在被持续喂💩三:男主第二次回到过去,也就是加代3.3死的那次,男主已经明确知道凶杀的经过和加代的死法,那完完全全可以叫上妈妈和一批大人甚至警察,在加代受到虐待进入杂物间后把她救出来,然后守株待兔等犯人来?
真的不知道男主怎么想的,从来没想过找出凶手是谁或者抓住凶手,只知道保护这个保护那个,让别人避免落单。
你不抓住凶手有什么用?
你今天帮他度过危机,那如果罪犯明天搞事呢?
你能天天守着她?
你今天和这三个人走防止落单,那罪犯难道不会去找其他人下手?
你能让一个学校的人每天全都不落单?
四:男主他们已经明确知道了罪犯藏匿作案工具的地点,那罪犯肯定要回来拿啊,这难道不是抓住罪犯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男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就这么走了???
你就算不这次一次把他抓住至少认出他的身份也可以吧?
还是那句话,为什么不把找出凶手作为第一任务??
五:动画几乎给了各种明示说老师就是凶手,老师的嫌疑是最大最大的。
然后想到评分这么高,弹幕也在说很难猜到凶手是谁,我就想着应该不至于这么简单。
结果最后的结局老师就是凶手👍编剧可真有你的,我确实也没料到老师就是凶手。
这让我又想起了看《轮到你了》揭露真凶的时候被喂的那口💩六:最后一局天台对决,编剧为了剧情给老师急剧降智。
老师确实想到了男主可能提前回忆起之前的事,但你就从他口袋里摸出了一部手机扔了就啥也没干?
不怕他带两个手机?
不怕有人提前埋伏然后套路他?
老师你前几集那么聪明最后一集的智商难道是被狗吃了?
男主的声优也是拉垮的一批最后,虽然悬疑和各种漏洞多,被持续喂💩也不好受,但至少也算不上很烂,给个及格分3星吧
AI超分4K画质。又一个时间回溯的故事,但不同的是,设定的作用并不强,正本回溯仅2次。因为母亲发现了男主小学时一个案件的凶手而被杀,男主为救母而回溯到小学时。为何只想着救人而非抓凶,这三人护住了凶手还不能换人杀吗?老师的戏份有很多的暗示,猜出不难,可动机是什么?通过《蜘蛛之丝》可以揣测一些,可依旧不明朗,为何后面不杀了?以及从一开始来看八代学是一直在杀的?乃至为何男主沉水还救活了?是犍陀多与蜘蛛的关系?综合来说,可能是受限于篇幅,很多事情并不明朗,结局很仓促,在一众看过的同设定中算中流。
穿越,蝴蝶效应,作为动画片已经很不错了。
不是重点的剧情就不要安排太多戏份,最后1/3转折人物变化转折交待得严重不足,剧情节奏乱七八糟的,白瞎了浦尾由纪的配乐。
用30年的人生追回逝去的初恋。
知道凶手是谁以后就没有之前那么紧凑和紧张的感觉了 稍微有点提不起劲 最后结局『没你在就活不下去』什么的怎么突然基了起来…… 除此之外都挺好的!……凹酱是我女神!!OP和ED都很好听~
太假了,男主见到自己死去的妈不配合调查反而做贼心虚拔腿就跑,披萨妹明知男主被通缉还硬要把男主约出来讲废话果然令男主成功落网,为了塑造反派强行把雏妈塑造成莫名的女疯子,破绽多的一批这么高分,你日的新番是有多烂让这种玩意脱颖而出
像那个世界奇妙物语的那集什么公园的,回到过去救朋友
没有悬疑,没有推理。然后完结了。可惜了精彩的开头,让我看了十一集白开水似的剧情。
明明自己不是嫌疑人,非要逃跑,越跑越洗刷不清楚。明明知道凶手是谁,就是不说,因为觉得没人相信。我越来越不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话说看见老师第一个镜头就觉得有问题,咳。
有点虎头蛇尾。而且妈妈照顾了男主15年牺牲了15年时间还算什么好结局啊
这个结尾未免有点太草率了。
心悸特效做得挺好的,喜欢!没给高分是因为设定太俗了。a. 刑警永远在阻碍案件的侦破。b. 最可疑的人是真凶。c. 反派犯罪动机是源于纯粹的恶。不是迫不得已更不是亦正亦邪,就单纯是没有一个正常人的脑回路。d. 烂俗爱情结尾。整体质量也很一般。a.逻辑弱且交代不明。男主为什么拥有“再上映”的技能?触发回到过去的条件是什么?如果吼一声就能穿越也太中二了。b.表现手段低级。靠丑化形象(狰狞扭曲的脸)来表现反派的恶;滥用且只用瞳孔地震来表现恐怖场面。c.人设单薄,形象也单薄。所有角色长大之后造型都没有变,15年了发型是焊在头上了吗!d.处理不好强烈冲突的对手戏。特指女主被带离她的家暴妈妈身边,还有结局那场天台戏😐😑😑
闷+絮叨
所有的光芒都在男主妈妈的身上,她太棒了。男主这智商即便放到小学生里也差不多属于洼地了吧。
一口气12集…… 先让我找张被单哭一会儿… 很邻家风,干净漂亮的画风,把悬疑、校园、友谊、时间旅行的元素交叉混合得太棒了。 “我 一直坚信着。”
仅·开篇男主超能力挺好,仅·中途坏淫挺震撼,结局真·孽恋。看完我真·最·喜欢本番的番名。
概念大于内容
e08弃
相比较故事更加喜欢这部的演出部分。回到过去的画幅呈现完全是真人剧的演出形式,经常让人忘了这是动画…质感超强。两位演员声优的表演也超精彩。北海道的色彩设计也很有记忆点。故事的话是真的喜欢贤也小天使,以及最终集中的点题部分,只有我不存在的时间,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但这恰好是我希望的。
建议不要看了,并不好看,剧情逻辑就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