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戏首先是被演员吸引的,一看到何冰跟郝蕾搭档,第一反应就觉得这片不会差。
喜欢何冰是从高中时期看《大宋提刑官》开始的。
当时还不懂什么叫演技,就是喜欢看破案的电视剧在我心里就把他的形象定位成了正义的化身。
直到《白鹿原》上映,他真是把鹿子霖给演活了。
从最初印象里严肃的宋慈,到后来的爱算计人的鹿子霖,我才知道什么叫演技,称他为大师都不为过。
说到这部戏里的何雨柱,别人都叫他傻柱,在别人看来他是傻,但他心里比谁都明白,他这是装傻,大智若愚吧。
再说郝蕾,就是觉得她真好看。
看她演的戏不多,从早期的yhy到前几年的《浮城谜事》《亲爱的》《黄金时代》,喜欢她这个人也喜欢戏中塑造的人物,也喜欢她演过的电影。
第一次看她演电视剧,一样游刃有余。
把秦淮茹这个人物拉扯孩子的不容易表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有人觉得她是自私的,但我觉得这正是生活赋予一个女人的本能。
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加上一个不知体谅自己的婆婆,一家五口,指望一个女人养活,她的不容易是很少人能体会的。
她一次又一次缠着何雨柱,倔强的外表下也隐隐约约透出了她的娇羞。
生活使她变得坚强,但她骨子里还是希望有个人能够懂她疼她,这就是这个人物吸引我的地方。
戏里不得不说的就是许大茂,对演员海一天不太了解,但从这部戏开始,我记住他了。
真想说一句,许大茂太坏了,真想上去抽他。
虽然这么说有点不太客观,毕竟我才看了十几集。
至少到目前为止认为这个人物太讨厌,太花心,太小人。
真如聋老太太所说,如果放在日本侵略中国那会儿,许大茂就是个汉奸。
这么遭人厌,他家里人知道吗?
话说回来,这也正是演员演技好的体现吧。
另外还有,为人老实忠厚的一大爷,官儿迷二大爷,扣扣搜搜过日子的阎老师,精明但很傻的秦京茹,心直口快的娄晓娥,比谁都明白的聋老太太。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每个演员都把各自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
剧本也很好,而且是在这么一个敏感的时期,题材也很吸引人,总之,很喜欢这部戏。
名字是《情满四合院》,看到的是这些市井小民的打打闹闹,尽管不会伤筋动骨,但目前还没看到“情满”二字。
我想总有一天,这个大院的小人和爱算计都会弃恶从善吧,慢慢看吧。
其实,我觉得何雨柱跟秦淮茹在一起挺好。
情满四合院简直看不下去了,以往我们都是同情弱者。
怎么都觉得娄晓娥才是弱者,这个秦怀如也太懒了,要么靠傻柱饭馆蹭便宜,要么从外面买。
难道就不会自己做吗?靠捞别人的油水来换取自己的好名声。
傻柱就一混蛋,对自己孩子和娄没有一点愧疚,当现成的爸。
而去为一群自私的吸血鬼无私的奉献。
从这个剧情来看,什么才是情,娄晓娥才是有情有义的。
最伟大宽容的女性才是娄晓娥。
编剧编的太不合符現实了。
最近,二老在追看一部劣质国产剧《傻柱》,看得义愤填膺牢骚满腹,因为,这是一部宣扬好人吃亏坏人得逞的充满了负能量的作品,狗血和弱智的程度早已突破了天际。
傻柱的大名叫何雨柱,其貌不扬,但他是个厨师,在那个人人吃不饱的年代,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高富帅了。
所以,他被院子里的小寡妇秦淮茹给盯上了。
秦淮茹带着三个娃,还有一个拖油瓶性质的婆婆,生存都成了问题,忠厚老实的傻柱就成了她最好的猎物。
定好了目标,下一步就是行动。
她是怎么做的呢?
但凡有个女人对傻柱稍感兴趣,她就跳出来迫不及待的宣示主权:傻柱是老娘的禁脔,闲人退散!
清清白白的女儿家,哪里斗得过不要脸皮的泼妇?
最终,傻柱还是落在了这恶女人的手里。
秦淮茹拖了八年才和傻柱结婚,一开始,她还扮成含辛茹苦的小白花,时间一长渐渐的原形毕露。
婚前,她就提前接收了傻柱的财产;婚后,她做的当然变本加厉。
大姐,知道你卖肉养孤儿,也知道你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吃相能不能不要这么难看?
能不能大发慈悲,好歹也装出点关心傻柱的样子?
恶人做坏事是没有心理负担的,也没有底线。
秦淮茹和她的婆婆(哦,现在已升格成前婆婆,一个老寡妇),两个恶女人,有事没事地凑在一起密谋,算计着傻柱的那点辛苦钱。
比如,千万不能帮傻柱生娃,生了,他就不爱咱家的孩子了——看吧,她就没把傻柱当成老公,而是当成了冤大头、取款机和不平等性交易对象的三位一体。
(按照因果循环的理论,傻柱上辈子一定欠了她的钱,很多很多的钱,这辈子才遭此报应)上梁不正下梁歪,秦淮茹的儿子同样不是好东西,在不要脸的程度上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方面,他反对老娘再嫁,另一方面,他一点也不反对全家人愉快地花那个野男人的钱。
见过不要脸的,但全家人都这么不要脸的,还真是少见。
啰里啰嗦的说了这么多,你以为我在同情傻柱?
才不是!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恶女人这么嚣张,完全是傻柱长年累月纵容的结果,对恶的纵容,也就意味着是恶的帮凶。
这种恶,充分暴露了人类的劣根性,自私自利掩盖在温情脉脉和家长里短之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甚至,还会造成一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错觉。
按照国产剧的尿性,恶女人最后的结局应该不错,成了人生的赢家。
总的来说,她就是一个廉价穷酸版的马蓉,马蓉和傻根的婚姻眼见是保不住了,如果她再找一个,我建议她去找傻根的弟弟——傻柱。
(剧情根据二老在餐桌上的口述整理,如有出入,本人概不负责)
一个导演,假如没有深刻的人生体会,没有过硬的审美情趣,是拍不出什么好作品的。
这部剧败笔之处就在于情节太烂,节奏太肉,各个助演太假。
感觉导演,编剧和几位年轻助演都集体没长大,幼儿园似的表演配合烂俗的剧情,也就产生这么一种四不像似的产物————垃圾剧集。
可惜了何冰,可惜了方子哥,可惜了那个聋老太太的精湛演技!
这部电视剧才看了十集,并不知后续如何,演员们的演技都很好,老北京的四合院让人倍感亲切,文革中众人的人性也表现的比较到位。
但我觉得秦淮茹太自私了,傻柱接济她只是因为她困难,并没有喜欢她的意思,至少十集以前是的,连她的是非婆婆都对傻柱放心的很。
可她倒好,但凡人家有个相亲对象,她都要插一杠子,虽然几个对象没成直接原因不是她造成的,但她也有一定的责任,她如果真爱傻柱,怎么就不能替他想想,在那个年代,她那种条件对傻柱来说是多大的负担,凭什么让人家无怨无悔的照顾你一家五口,这对傻柱来说太不公平了!
她就是习惯了傻柱对她的接济和保护,想一直占有这个不竭的资源,喜欢也有一点,但绝不是爱,不喜欢这个人设。
顺便说一句,那个聋奶奶演的太好了,真是活成了人精,啥都看的透透的,她撮合的傻柱跟娄小娥应该没成,如果成了一定是幸福的一对!
一句话,根本不是北京四合院的生活,从生活习惯到说话方式都不像,演员服装也经常让人出戏看不出是什么年代的,或者大茂那媳妇改革开放后天天就那一身都不带换的,而且一大院子人不是天天费尽心机活给邻居看,就是把别人家事当自己家事管,换到真实生活里即便是一院子人都是亲兄弟姐妹也不会这样过日子的。
另外,我觉得贫嘴张大民才是真正的北京四合院的生活,这部剧演员演的是真好,但也就是这点好了。
前面十几集还行,打傻柱跟秦淮如好了后就没法看了。
本来刚开始演着整个四合院吵吵闹闹挺好的,但是后来几个大爷变老了,就有点道德绑架了,娄小娥回来后,更显现。
每当看到一大院子人围着一空桌子挨着饿等傻柱饭盒的时候,真的有种一桌吸血鬼的感觉,老中青三代人有手有脚的,都在那等着。
过日子不能自己做饭吗?
是,有傻柱饭盒多好啊,跟天天下馆子一样,谁不乐意?
有人替傻柱考虑过吗?
他把秦淮如三个子女拉扯大,随是寡妇家,从小孩子们不缺嘴,长大安排工作,儿子结婚,把房子贡献出来,整个半辈子就为秦寡妇奉献了,他得到什么了?
还要养着一院子的大爷,况且这些大爷们都有儿有女。
人傻柱唯一的一个亲儿子能有机会团聚,这个时候一院子的人都又为秦寡妇站台,对傻柱三番五次劝降,道德绑架。
是啊,这一院子离开傻柱活不了啊,起码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所以这些人算计也好,道德也罢,肯定都不会也不愿意傻柱远赴香港与儿子相聚,这就叫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这些个人得多自私啊!
况且娄晓娥也是间接养着一院子的人,不然那个年代,谁家能享受天天下馆子的待遇,这院人吃着八个菜碟的时候,也没想怎么吃到的,吃的谁的,傻柱一跟娄晓娥走近点,秦寡妇就开始不吃不喝不睡觉的,你有没想过在傻柱的帮衬下,自己子女一个个成家立业,傻柱的责任也算尽到,完事又接上大爷们变老,傻柱又要开始为养老送终尽责任,合着傻柱这辈子就为你们活着了。
有自己儿子不能养去养别人子女,也挺替傻柱不值的。
其实许大茂虽说有些事做的不地道,但他还是能分辨是非的,他是典型的旁观者,也最真实,每当他说大实话的时候,也是最臊几位大爷和院里人的时候,所以整个院子里人都不喜欢他。
一直与院里人斗争,心里的有多抗压,但是也算凭自己本事一步步小日子过的也算红火,谁都不靠,自食其力的典范。
偶然地通过《情满四合院》(又名《傻柱》)的评分才发现,豆瓣网也不全是喷子,最起码较好的电视剧他们还能看得出来;最起码《情满四合院》还被他们评了个8.9分。
傻柱和秦淮茹看来还是识货的人多啊。
小编也是因为这部剧好看,才去到网上印证的。
说心里话,这可不是一部脑残剧。
在人设搭建、情节铺陈等环节上,《情满四合院》绝对堪称一部文学性较强的人文剧。
也正因为如此,小编才在标题中说“在剧里寻找单纯好人,是一种脑残行为”。
一、文学性审美的魅力:灰色演绎,黑白判断在写这篇文章时,小编最先想到的是何冰的一段话。
这句话是他在接受窦文涛的一次访谈(在《圆桌派》里)时说的。
他说:“我小的时候就特别关心剧评。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说好人、坏蛋。
好像对于戏剧的观赏只停留在这个阶段了。
好人和坏蛋就是咱们客观欣赏之后想聊他,没办法下嘴而给他们插的小旗(标签——小编注),这是好人、这是坏蛋。
比如你去演戏。
让你演好人,你会了;让你演坏蛋,你也会了。
而让你演个人,你却不会了。
其实他就是一个人。
”
秦淮茹在跟表妹争论其实,通过何冰的这句话,小编得出一个不成熟的结论。
即,影视欣赏是一个“灰色演绎,黑白判断”的过程。
咱们以《情满四合院》为例,其中的演员在诠释人物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在演绎一个单纯的好人或坏蛋。
他们是在演绎一个优、缺点混合的正常人。
也正是因为《情满四合院》的这种做法,才招来更多审美不成熟的网友的大量诟病。
更有网友评论该剧说“三观不正精神扭曲满院白眼狼”,同时还有人大骂编导人员脑残。
这是指演员在诠释人物上的灰色演绎所带来反应。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在判断阶段又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呢?
肯定会经过一番思考而做出自己的黑白判断。
比如对于秦淮茹的判断,肯定要费一番心思。
傻柱在给工人兄弟们演讲“灰色演绎,黑白判断”,其实这才是影视剧中文学性的魅力所在。
作为观众,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审美放在“舒适区”或“安全区”,比如说,我一眨眼就知道秦淮茹是好人,又一眨眼就知道许大茂是坏人。
这种脸谱化的黑白判断是没有任何审美价值的。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说过,只要戏里有一个明显的反派或正派,它就是一个通俗剧。
相反,在剧中找不到一个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它就是纯文学。
显然,《情满四合院》属于后者。
二、在《情满四合院》中,没一个好人在《情满四合院》中,我们可以分别把这些主要人物盘点一下,比如傻柱、秦淮茹、贾张氏、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许大茂、娄晓娥、聋老太等人物,把其中的任何一人拉出来,判断一下,他是单纯的好人还是坏人呢?
你能够不做任何分析就立马做出好和坏的判断吗?。
从此秦淮茹总算有了保护神了傻柱:职工食堂的一个厨子。
表面上看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看到秦淮茹家的大儿子棒梗去食堂偷酱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待院里的聋老太太比对待自己的亲妈还好,对待寡妇秦淮茹更是倾其所有。
可是,因为三大爷的收礼不办事,而把三大爷的自型车前轮给偷走卖掉。
还有他明明知道棒梗偷了许大茂家的鸡,却还要刻意隐瞒。
其中最大的缘由是秦淮茹要给他介绍自己的表妹当媳妇。
这件事你很难说他办得好还是坏。
还有,他在愤怒时,蹬倒一大爷的凳子,踢翻三大爷的花盆。
其实,一大爷和三大爷根本就没得罪他。
娄晓娥是最先和傻柱谈上的秦淮茹:看似一个无辜的寡妇,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为三个孩子的吃食,不惜舍皮舍脸,而去巴结车间主任或职工食堂厨子。
初看,这是一个相当苦命的人设了。
但是,她却暗暗破坏了傻柱的好几次相亲。
特别是在傻柱和冉老师相亲那事儿上,秦淮茹没少使坏。
最后,她以爱的名义,携着自己那三个孩子像蚂蟥一样死死地吸附在傻柱身上。
最终傻柱的家产和钱财都被他们娘儿几个给死死地攥在手里。
最后导致傻柱连个零花钱都没有。
总算当上保卫科长的二大爷一大爷:表面上是一个非常正值的人,在傻柱和秦淮茹闹别扭时,他没少出手帮忙调解,可是,谁成想他最终的目的,却是担心傻柱一旦离去,自己会被秦淮茹的婆婆和孩子们给赶出家门。
谁会想到他那么一个正当行为的背后却隐藏着这么一个自私的动机。
二大爷:这个人物就更不用多说了。
在剧中一露脸就是一个官迷形象。
在大院里他在不断地维护着自己大院守护者二把手的形象,同时在厂里还不断地巴结李副主任。
最后,终于如愿地当上厂保安处处长。
接着便开始在大院里整治那些看着不顺眼的人。
更在抄娄晓娥家的时候,把抄来的金条据为己有。
一向正直的一大爷也有自己的私心三大爷:天生一个能算计的主儿,要不是因为能算计就不会在后来反被儿女们算计了。
收了傻柱的礼却不给人家办事。
在过年给大家写对联的同时还忘不了向大家索要润笔(花生瓜子)。
许大茂:一出场就不是个好人,这是剧中唯一脸谱化的人物。
但这是一个特别会伪装的人,不然,那个嘴馋X浪的秦京茹也就不会被他哄骗上钩了。
娄晓娥带着儿子来看傻柱了娄晓娥:许大茂的前老婆,一个在文革中被迫害的右派子弟。
受迫害的父母要人前低头,已经成家的自己还要在丈夫面前处处受气。
最后,终于被许大茂一脚踢开,而一头扎入傻柱的怀抱。
在香港生活了十几年之后,性情出现大变,进而变得更加自私。
以亲生儿子何晓要挟傻柱,以逼迫他离开相守多年的秦淮茹。
这期间她可谓不择手段。
多年后从香港归来的娄晓娥变得自私了例子就先举这么多吧。
可以说每一人设都是按照正常的人性去设置的。
在人物性格方面,没有提纯,更没有脸谱化。
就像何冰说的那样,在《情满四合院》中,没有单纯的好人和坏人。
所有人物都是你我身边这样的正常人。
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
他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也更不是玛丽苏的。
如果一心想要在剧中找一个单纯正能量的好人,真的会让你很失望的。
我对这剧无语的狠。
特别是30多级开始,围绕着养老展开的一系列情节。
三大爷捡破烂的情节真是让我恶心。
我不是恶心捡破烂这种行为。
我是恶心编剧,知道很多很多老人因为退休工资太少去捡破烂,三大爷也是因为在退休工资不够用又根本不可能还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不得已去捡破烂来补贴照顾他们的傻柱夫妻,编剧轻描淡写的把三个老人推上善心堂。
还能更不要脸没底线一点的,这些主旋律的WALKDOG。
为了最后能绕到非血亲也可以在多年相处之后以我给你房你给我养老的目的,生生把剧写的让我作呕。
秦淮茹这个角色是不是可以刻画的更细致一点?
她的挣扎,痛苦,纠结,不得不算计,她的善良,温柔,体贴,给观众一个立体真实的女性角色是太勉强编剧功力了吧。
也不会给这个角色招这么多黑。
一个在后期有钱不愁温饱的情况下,如此大度善良,与人为善不计较个人得失,伤害过自己的人也尽力去照拂的人,她本性肯定不坏,可是前期刻画的太单薄了,经常让人忘记她是有善良温厚一面的;所以编剧自己不觉得有钱没钱变化这么彻底的角色立不住吗嘛?
看徐大茂,就是坏,捂不热就是坏,二大爷三大爷的孩子也是,为了推动剧情,反正就一条道坏到底。
不过有个点我记得很深。
棒梗下乡回来在院里打架的时候,也是和傻柱一样,一脚踹人心窝子。
是没白疼。
照顾细节我喜欢。
啥破玩意啊,为了一个傻柱,让俩女人闹了几波?
写不出后来的日常生活了?
真不知道怎么骂编剧了。
真的,没想到后面拐个弯就成主旋律夕阳红,不是血亲胜似血亲,你对我好个几十年,我就把房给你,后面这时间线编剧能不能好好写了,慢到拖影了都。
咋不写为拆迁打破头?
哦,嘿嘿嘿,编剧鸡贼哟,老早就给过镜头特写,这是南通锣鼓巷嘿,拆迁别想喽。
越写越想越因为这个以房养老,非血亲养老,80多岁人最好还是自力更生就恶心。
还让秦淮茹婆婆在44集结尾滑滑梯,真TM够够的,为了主旋律再老的演员也不放过啊,。。
先是告诉你,只生一个好,再跟你说,养老不能靠国家,再成天说养老金入不敷出,收多少你们TMD没算过?
不够了跟老百姓哭得着嘛?
跟点蜡烛煤油灯的人说你省点用电?
你TM不是傻,你TM坏透了。
你们这些编剧能不能来过过普通人的日子?
老百姓的日子,别世界全装在您脑子里成么。
要冲着编剧,我得打负分。
但是演员都太好了,我想给他们100分还不够多。
卡尔·马克思说过:“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这剧啊,真是最近在听的蒸汽波。
又复古怀旧,又有现代刺激。
根本没法说!
顶这句话:说三观有问题的,为什么一定要影视剧符合你所谓的三观正?
在文化大革命的荒唐年代,剧中各种任务所谓的三观不正是剧情使然,更是时代使然(此处引自李霁琛,深表赞同)。
看到自己喜欢的电视剧被某些网友说三观不正,久不打字的我实在忍不住了,居然啰嗦了这些字出来了。
三观是什么?
百度告诉我们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个人认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那这部剧的世界观是什么,我得出的结论是宣扬尊老爱幼邻里和谐传统美德,是为大爱,在未来都是独身子女的年代里,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心有所依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人生观普遍指我们对自己一生的生存目的、价值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这部剧的人生观就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让院子里的老人们老有所依,让自己能够按内心的梦想和爱人一起相伴余生,不是说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吗?
主题是爱与陪伴;价值观是什么?
也就是做某件事情的意义和目的。
这块就看到区别了,许大茂为了离婚举报了小娥家,傻柱经常偷带公家食堂饭菜回来,秦淮茹因为儿子的反对一直不敢和傻柱结婚还为了避免后顾之忧结婚后没及时给傻柱生孩子,小娥想用金钱和隐瞒好久的儿子来维系和恢复她与傻柱之间的情感。
人都是自私的,但要看是否破坏到他人的利益,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就是在于他自私的时候对他人的伤害有多大。
因为大茂是真正伤害了小娥及院里二爷三爷,所以在剧中他是反面人物,其余人对别人并没有造成多大伤害,所以都是正面角色。
这部剧的价值观就在这里。
这部电视剧我是最近看老公每天吃饭都跑去看电视才发现的,很多年没有追什么剧了,一看就完全停不下来了,现在开始在网上从头看起。
看到秦淮茹一大清早起来就习惯性地出去给全院子的老小买回了热乎乎的大包子还送到每家门口,就这一个举动,我就认为秦淮茹是个心地善良尊老爱幼的女人,这样的人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品德高尚的了。
至于那个小娥,开始她是大茂的妻子,被迫离婚跟傻柱一夜情分开后怀着傻柱的儿子嫁给了香港富商,直到她独身带着大笔分手费和经商理念回国后才告知傻柱还有个儿子。
那么她的目的也不过是再圆一个三口之家在一起的梦。
问题是,她回来晚了,傻柱跟秦淮茹已经相濡以沫度过了半生了。
所以不能因为这些说这两个女人谁好谁坏。
其实在我看来,她们都是美好的女子,一个为了三个孩子一个婆婆努力地生活,爱一个成为她们生活支柱的男人并希望和他白头到老。
没有孩子不代表是不愿意生,而是过了那个恰当的时间。
一个是为了实现改变自己的人生远嫁香港成为一个女强人,回国后希望能和孩子生父组成一家携手走完余生,这个想法也是对的。
所以2个女人本质上都没什么道德上的缺陷。
完全谈不上什么三观不正。
虽然还没到剧终的时候,但是看到大家都知道结果了,我认为结局是美好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做大家都觉得幸福的事情,就是美满的人生。。。
对那些不断辱骂秦淮茹的人我要说一句:请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秦淮茹,你会怎么做。
在那个独自一个人养一个孩子都困难的时代。。。
一个寡妇拖着三个孩子一个婆婆,只有她一个劳动力用窝窝头用婆婆省下的半碗稀粥养活孩子时,身边有个老实善良工资高福利好的独身男人,你不会动心?
真不明白,一个温柔善良拖儿带女的寡妇怎么就不能找个老公了?
难道世界上只要是寡妇都不能再嫁了?
那李清照蔡文姬怎么嫁了又嫁,你们简直是比刘兰芝的婆婆还穷凶极恶啊。。。
如果你是秦淮茹,你老公十多年前的一夜情人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说就那一夜给他生了个儿子,你会想到什么,你会做些什么。
我敢保证你们这些指责孤儿寡母的人一定不如秦淮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不懂?
要我说那小娥就是秦淮茹傻柱夫妻俩的第三者,第三者不被祝福的电视剧三观简直正得不能再正了。。。
还有看这个剧名也不是什么爱情剧,干嘛什么事情都跟爱不爱扯上关系。
在那个年代,怎么安稳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情呀爱呀在那个年代都属于无病呻吟。
大时代的背景下,人人都是弱者,连陈凯歌都曾站出来批判攻击过自己的父亲。。。
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没有谁能像现在这样主宰自己的情感和命运,整部剧我看到的是人艺老戏骨们超强的演技,大茂与傻柱之间的火花真是精彩之极,就是小孩子躲水泥柱后面偷鸡吃的细节都格外真实,何况还有秦淮茹悄悄看着傻柱上小娥的车(说去学驾照)那一低头一弓背的悲戚。。。
真是看得我眼泪都出来了。
演员们个个都素颜出镜,所有的景像都让我回到了儿时,路边的供销社,时不时传来的红卫兵的口号,男女作风一有问题就毁了整个人生,有个电视机全院子都欢腾,那个年代虽然物资贫乏,信息不够流通,但是上公汽绝对都是自主排队,晚上忘记关门绝对不担心会有小偷光顾,更没有逼父母拿血汗钱买一个与明星相关的产品的孩子。
看了这部剧,看到围在一起吃饭没有血缘关系的邻里,感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真的很怀念很怀念我们丢沙包跳皮筋,杂志只有儿童时代和读者,在操场上自带小板凳看电影,吃饭时东家一筷子西家一勺子,停电后左邻右舍聚在一起点着蜡烛吹拉弹唱的童年。。。。
那种温情,只在梦里了。。。
就这女方一家子能活活把人气死
四星给演技,捎带表扬布景。前几集很惊喜,后面慢慢跑偏,是的,又慢又跑偏,这锅应该是编剧和导演背。其实吧,没那么多故事就短小精悍些,强行冲突又强行HE很难受啊。要不是大部分演员的演技自然,这么个狗血故事估计没人看。现实中如果真有傻柱这种人,真正和他亲近的人应该很痛苦,何冰演技神了。
太喜欢何冰了
片子是不错,演员演的好。但是秦淮如太讨厌了,怎么会有这么讨人厌还幸福生活的女主,真是好男人身边总有个濑女人。😔
2.8 过年假期看完。浓浓京片子味儿。饶人不是痴汉。
前半部分5星,后半部分2星,还全是给演员的,越到后边越三观不合,看得烦死了。
忍着看到最后,越看越恐怖,编剧骨子里还是煽情加大棒,最后四合院对许大茂的批判让人脊骨发凉——还是文革思维大批判的那一套。这个剧的三观最可怕,展现人性的自私的电视剧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强行制造善良空洞高大全的圣人。多一星送给一众演技派
没一个正常人,剧本垃圾,但是演员是好演员
何冰本色演出啊。
看的人能气死,还情满四合院,根本看不出一点温情,只有道德绑架和吸血利用 这剧真的挺丑恶的
何冰演技确实很好,看他耍贫嘴能看三十分钟。
四合院里是无情
5星,给满分实在是觉得这片子很符合我小时候自己的生活环境,前院后院大杂院,叔叔大爷一大推,记不住名字,全叫数字轮排辈。勾起了我无数的童年回忆,剧情也是很接地气的,很亲切,我倒不觉得看着生气,老话讲沉默是金,忍让是银,吃亏是福,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虽说日子紧,但并没有觉得谁占了谁的便宜。相反人们之间互存感激。 而现在这种情怀已经没有了。
四合院人物搭的还行,可是不喜欢女主一家,自私的很。占人物质占人青春八年不结婚,也不合理
情满四合院,满院坑一人,何冰演得真好!
为什么叫傻柱,你应该叫傻逼。两星给演技,演得我真生气!!!
充满算计的四合院
何冰的演技是好,但是话剧腔实在是太重了。或许是近些年专注话剧舞台的缘故吧,感觉电视剧上显得有些假。看看当年演电视剧版《我这一辈子》时候的自然,再看看现在梗着脖子拿腔拿调的刻意……因为他是好演员,所以不希望看到他有退步。另外,这部剧里挺喜欢演过郑西坡的那个老爷爷的。
何冰演小人物是一绝,其他演员也都不错,就是不喜欢这片子的布景。
演技都好,但是秦淮如一家寄生虫一样吸干傻柱真的是太恶心了,吃人家喝人家住人家的,拿着人家的工资当自己的用,霸着人家不让人结婚,反过来一会儿老的出洋相骂人,一会儿是小的磕碜人家,也不知道傻柱上辈子到底是造了什么孽才能得来这么糟心的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