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The Ordinary World

主演:佟丽娅,袁弘,王雷,李小萌,刘威,尤勇智,张浩天,吕一,尹智玄,戴墨,康爱石,辛凯,汪芦云,鲁诺,夏凡,陈卫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平凡的世界》剧照

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1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2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3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4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5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6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13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14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15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16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17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18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19平凡的世界 剧照 NO.20

《平凡的世界》剧情介绍

平凡的世界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文革的余波仍在社会各个角落震荡,无情摧毁着每个人的生活。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孙少平(袁弘 饰)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即使在好友田润生(尹智玄饰)面前也不愿展露寒酸的一面。他和地主家的女儿郝红梅(汪芦云 饰)虽然身份有着天壤之别,类似的心境则让他 们彼此相知。哥哥孙少安(王雷 饰)是家里的脊梁骨,他与润生的姐姐田润叶(佟丽娅 饰)青梅竹马,互有好感,怎奈那时的爱情身不由己,有情人儿往往无法走到一起。两兄弟以各自的方式闯荡生活,经历着爱情、人生的嬗变…… 本剧根据路遥的同名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十英寸的英雄两情一路双全OSS117之开罗谍影飞天大盗第四季江湖正道教室的那一间第二季零的焦点盖世武生欢迎光临妈妈的餐厅大师兄黑帮老妈龙门镇客栈老幸运噬灵者尚衣院我心蔚蓝艾玛好色极黑的布伦希尔特塔科马消防队第一季主厨的餐桌:烧烤我们都有一个家为何我的世界被遗忘了?突袭无职转生Ⅱ到了异世界就拿出真本事Part2圣诞家族2亲爱的,看招海猫鸣泣之时正义

《平凡的世界》长篇影评

 1 ) 平凡的世界

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

你会被淹没吗?

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

——《平凡的世界》这是书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可以说描绘了书中人物孙少平心中一直想要追寻的答案。

书去年就看完了,一直想着在读第二遍或第三遍的时候才写书评,这样写的立体全面。

可惜按耐不住想与大家分享的心情,因为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听说读完这本书的人,很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然不乏当今中国的某几位大佬。

我读这本书的初衷也是想改变命运。

现在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也已经在热播,这也是我想起写书评的原因之一。

我个人觉得还是书写的好,要是懒得翻书可以下载有声小说带着耳机听,相信你会上瘾的!!!

我很喜欢书中的孙少平,在书里孙少平的身上我看到了我自己上学时的影子,我也是从小地方一路上学到了大地方,心里面的那股冲劲和孙少平如出一辙,不甘于小地方,心里揣着对大城市和外面世界的美好向往。

这种向往与不甘心,也许只有同样的生活处境才能感受的到吧。

早上看到推着架子车的一个30岁左右的保安,我心里想:我的一生要像他那样么?

当然我并不是瞧不起这样的行业,而是对内心的一次发问,以前看到摆摊做生意的人或者其他行业的人我也会问自己。

我每一次问自己都会得到相同的答案:不想。

我虽然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或者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我至少知道我不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或者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想我甘于平庸,但面对现实的生活处境我不得不脚踏实地,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不甘和向往在内心沉淀,我曾经以为它们都已经走了,这些年的沉淀和锻炼让我能够耐心并客观的用时间来度量它们,直到今天我依然觉得它们还在,不然我不会一直还是这样南来北往的漂着。

至少这样的生活我还不排斥它。

第一本里,孙少安和田润叶的感情纠葛随着故事的发展让我大吃一惊,我在那一刻开始体会为什么要起名为《平凡的世界》写的很贴切生活,很接地气。

故事的发展总是让我不禁感叹。

“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

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这是书中的一句话,很好的概括了少安和润叶的命运。

书中也有很多篇幅来描述当时的政治形态,就是因为有了这一点使得整个故事有了一个大的背景,从立体的角度展示人物和当时政治形态息息相关。

也从侧面描述了每一个人物因社会发生改变而随之命运的改变。

第二部书中孙少平写给妹妹的一封信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

这句话触动了我,我思考得出:我们活着就要去理解苦难存在的意义,我们要利用苦难磨砺自己的意志,锻造自己。

而不是被它打趴下,屈服于苦难。

我们要利用苦难存在的意义走向我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独立思考也是孙少平提出的一个人生观点,我第一次重视独立思考。

第三部里读到田晓霞死去的那一部分时,我难过极了。

后来,全书读完我心情低沉、有种失恋的感觉,2天多提不起神来,还思量着书中的人物的不同命运。

我想认真读完这本书的人会理解我的感受的,现在看自己写的读后感也不禁觉得矫情。

既然是当时的真实感受也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写出来。

总体来看这本书,它以立体的形式展示了当时中国在10年间的发展变化。

从各个行业人物变化里透露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好处。

书中语句优美,情景结合,细细品来更有味道。

尤其是细节之处,描写人物内心世界极其丰富,从细节展现了人物的性格。

读来总能让人眼前浮现描述的画面,那个双水村、原西、黄原、大牙湾,书中那些人物各有特点栩栩如生。

因缘分牵绊在一起,却走向了不同的路。

每一个人物演绎的不同人生路都是值得细细思考的。

这本书没有结局,至少我认为作者没有写结局,这正好让读者们去自己思考,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揣摩。

想着自己的一生,将要趋于平凡。

会内心不甘,又想想自己和上千万人一样再普通不过了,又有什么不甘呢?

24岁正是人生黄金年龄的初段,不管怎样还是要努力着,也做好接受平凡的准备。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尾: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平凡的世界》

 2 ) 平凡的世界终于开映:致敬超越年代的奋斗与爱情

刚看了两集。

说说初步感觉。

整体比原著多了份现代感,从佟丽娅饰演的润叶服装中,从少安去原西见了润叶后的感慨中,从润叶的那句“你闻,空气里有泥土和花香的味道,春天到了的“当下文艺中,可以看出。

再说演员的演技。

年轻演员王雷、袁弘、佟丽娅、李小萌的陕西话都很生硬,只是把很典型的”我“和说一下的”下“,用”e“二声和”ha"轻声发了下(多看了几集,更多了份宽容,觉得他们把陕西话说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这些演员没有一个是陕西人,个别语调也照陕西话说了,我在西安念书几年也没学会几句,演员这个行当真不容易哒)。

刘威(饰演孙玉厚)的陕西话相对好一些,也演出了陕北黄土高原的气质。

原本以为佟丽娅是饰演晓霞的,演润叶这个角色也挺好,演出了润叶的好看和专情;李小萌饰演的晓霞前两集戏份还不多,出场的瞬间并不太出彩,期待李小萌后面剧集的表现吧,希望能把晓霞这个角色演好。

看到王雷饰演的的少安说陕西话就想笑场,像是卯足了劲要说好一样,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呢,原来是《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里的金亮啊;袁弘饰演的少平还好吧,刚开始觉得和原著中的少平差了点什么,后来在麦秸垛上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废寝忘食的那一幕觉得把少平演活了。

(日后列个少平书单吧,有经典的《红与黑》,第三集《创业史》、第五集《战争与和平》等等)再来说一下和原著改动比较的人物。

原著中田润生这个角色是木讷的,而电视剧中的田润生话多也灵活,看起来电视剧里的田润生是原著中润生和金波两个人物的总和。

不明白为什么是裁掉金波这个角色,他是个性格非常鲜明的人呵!

——少平非常好的好朋友,可以为了少平打架,经常接济少平的生活,服兵役期间因为《在那遥远的地方》和藏族女子恋爱。

原著中描述中金波的外貌也是非常漂亮精神且灵气的,估计很多金波粉会放弃剧而去啊。

关于剧情。

那个年代的爱情真好。

连告白都那么纯真美好。

”少安哥,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咱们慢慢再说这事。

润叶。

“润叶给少安的这个告白纸条,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直白最真挚的告白了,胜过那句经典的文艺表白”余生请你指教“。

少安看完纸条,感觉天转地砖的眩晕,幸福,以及觉得两人差异太大的理智感。

少安吃了这张纸条,最丰盛的精神食粮和最美好的恋爱,意犹未尽。

其实,我心里倒希望他们俩走到一起,向前也能找到更合适的爱人来结婚。

另外。

少平去润叶二爸家吃饭时,润叶给他拿的冰峰汽水,很好的广告植入啊。

这种陕西特色的汽水,对于在西安念书的我,是个极大的诱惑哈。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我看的第一本长篇小说。

我对其饱含着很深的情感,中学的时候,理不清人物,一个人物一个人物的看,再一代人物一代人物的看,总算理清了。

其中的很多细节在我脑海中显示了很多的画面,那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不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终于拍成电视剧,我会一直追下去,直到56集。

可以撇开原著来单纯看看电视,也可以结合原著来看电视,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给我们别样的感动。

因为敬爱的路遥。

果断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0看完24集后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看了前两集的评分,是因为路遥的情分而给5星,那么时到今日,已看了二十几集,发现确实是值得5星的,给编剧的改编和演员的努力。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里面增加了不少幽默元素,看的时候,会忍不住笑。

比如少安去山西相亲时给他喝醋解渴,少安在田福军车上去揭发双水村为接待领导造假时说让妇女主任假扮他妈,少平要活埋他二爸,以及关键时候只会头疼的支书田福堂和口口不离感谢党的孙玉亭等原本很凄苦的桥段,都增添了幽默色彩。

原本沉重的,也因为正是这活生生的生活,而让我们可以身临其中而感受那个特殊的年代。

这是一个时代的史诗,虽然取景无法还原四十年前黄土地的境况,但也让我们看到了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那里人们的苦难,人们的理想,我不知道70年代的天空是否湛蓝,但是在剧中我看到了生动的生活,虽然苦难但真实,虽然多少有点愚昧但很善良。

一 、致敬奋斗的黄土人田福军的理想是让黄原人从吃黑馍馍到黄面馍再到白面馍。

多么现实的理想,这是真正的好干部,人大的高材生不求仕途顺利,只求人民生计。

为此,可以放弃省城工作机会,去当农机站站长;他反对虚妄的抓农民劳教,而是让农民踏实种地;他拒绝呈现光景好的假象,直面贫穷;他反复努力,寻求农业出路。

孙少安是个踏实的有远见的农民,也是孙家的顶梁柱和英雄少年。

面对干旱面对丧失理智的村民依然保持理智只身去上游村庄谈判开坝放水,哪怕头破血流,哪怕以酒当水;面对地少水少的境况,可以有远见的选择炸山建坝;他照顾二爸一家、年迈的奶奶、年幼的弟弟妹妹、以及为家奔波一生的爸爸,甚至二爸相亲中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二爸结婚也是他要给二爸箍新窑。

13年开始扛家,18岁开始支撑家,兰香说不念书时他把兰香抱过来坐他腿上温柔的说“我妹大了,知道想事了。

有哥呢。

”那是何等的温暖。

如果生在稍微富裕的家庭,可以想象,他会成为和田福军一样的干部,甚至成就更高。

少平是个理想主义青年。

读书多知道双水村外有世界而不甘心做农民。

上个世纪70年代的青年有着很纯粹的理想主义色彩,就是要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

晓霞知道少平有其独特的气质,会在平凡的世界里做不平凡的自己。

我看原著时,对少平的关注是最多的,可能是因为那时我也正在念高中,并且和他一样喜欢看书,有点同感。

剧至今时少平经历了毕业、双水村的老师生涯,正在不甘心中矛盾的生活着,因为没有了金波,更多了几分寂寞,痛苦只有年龄小几岁的妹妹和金秀似懂非懂。

孙玉厚坚韧朴实,心系大家,他承载的苦难最厚重,刘威演绎的很朴实很黄土。

他为二弟操心,为孩子们操心,理解孩子们的苦,理解少安爱情上的不得已,理解少平理想上的不得已,理解兰香懂事的不得已。

…………还有很多人,很多事,生活着,丰富着黄土高原的乡土风貌。

再说。

二、致敬不平凡的爱情少安和润叶。

朴实的两小无猜,真挚的黄土高原爱情。

因为贫富、城乡工作身份的差异,而终究分道扬镳。

当少安彻底对润叶的感情不抱希望时,少安说:“爸,你给我找个婆姨吧。

”那是一种撕心裂肺又不漏声色的苦痛。

当润叶在少安婚礼上,提出结拜兄妹时,那是对爱情沉重的无声的哭泣,是他不愿告别少安哥的一种方式。

少安在婚礼上哭,润叶在没人的地方哭,看的我心都碎了。

润叶默念:少安哥,你结婚了,忘了你的润叶妹子吧,和你的山西婆姨好好过光景。

那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是一种深刻到骨髓的爱,是一种无私而痛苦的告别。

少安和秀莲。

秀莲说:以后你笑,我跟着你笑,你流啥泪,我都替你抹。

这是他对少安朴实的爱。

可以不要彩礼,可以扎根贫困照顾一家老小,可以给少安续命,可以温暖少安的心。

秀莲是能干的,秀莲的温暖的,秀莲是坚韧的,秀莲是心疼少安的,少安的心再秀莲这里有所安放是我们的欣慰。

少安是多好的少年,少安又是多么温柔的少年(会给少平兰香做鞋),少安又是多么踏实胸怀民生大计的少年。

好的爱情才配上他。

我们祝福他。

少平的爱情。

少平和郝红梅同病相怜的爱情在叶赛宁的诗”不惋惜,不呼唤 ,我也不啼……金黄色的落叶堆满我的心间我的心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中失去,尚未开始就枯萎。

少平和晓霞的爱情在萌芽中。

我们看到两个热血的少年,讨论书,讨论国家大事,我们看到晓霞和少平告别时依依不舍,我们看到两个少年心灵相通。

期待接下来的剧情他们的相遇吧。

期待外面的世界的少年心中的植入的阳光吧。

 3 )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生

孙少安一家都是最普通的农民,在那个年代,农民经常吃不饱,却没有人有勇气反抗。

少安代表的是想要努力尝试改变贫困不能自主的生活的农民,少平则代表着想要改变自己,勇敢尝试新鲜事物的时代青年,故事由两兄弟的不同体验展开,融合了润叶,晓霞,秀田等不同性格的人,像我们展示了七八十年代人的挣扎和努力。

看了平凡的世界,让我感触很深。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青年,青年!

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绊脚石,而绝不会置人于死命。

什么是人生?

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

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多少美好的东西消失和毁灭了,世界还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是的,生活在继续着。

可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在不断地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

永远都应该乐观的面对生活!

 4 ) 原著改编是个技术活儿

几年前,用电子书的形式读过《平凡的世界》,依稀记得当时是受到不小震撼的,但若回忆起内容,大概只剩下孙氏两兄弟的名字,其他情节一概无印象。

此番完整看了一遍这部剧,并重读了一遍原著,源起于26天前,即将又一次离开家,回到省会城市,面临着一个新工作,一切又是一片茫然未知,事关前途的诸多思绪又一起在心头环绕。

就在打包好了拎包,准备出发时,没什么目的地翻看电视,某台正播《平凡的世界》,正演到润叶在原西县城的饭馆宴请少安吃饭,少安当着屏风后的田福堂跟润叶划清界限。

此中的无奈、辛酸、不甘,令我感同身受。

看了大概一集,我出发了。

临走前找出买来很久却一直没看的《平凡的世界》,一共三本,硬是塞进了已经满满当当的行李箱,也许一切都是机缘,我想。

就这样离开家,上路了。

倒了两次车,到了省城新公司附近几站地的地方,找了家旅店,时间已经下午两点多。

在附近仓买买了泡面、面包、火腿、纯净水、香烟,准备午饭晚饭就在旅店里解决了。

吃完了泡面,躺在这间狭窄无窗开门只能上床地上放不下一个行李箱的房间里。

顿时感觉这城市好大,而我又如此渺小,前途未卜。

这时我想起了刚才看的那一集《平凡的世界》,少安面对的生活、所处的境地,让我产生了极强的代入感,所以马上用手机缓存了十集,就这样一路用手机看完了56集。

在看的过程中一直想读一遍原著,一方面喜欢这个故事,想全面温习一下,另一方面又好奇电视剧和原著会有多大区别,如果这个时候立刻读一遍原著,也许能了解一下编剧这件事。

所以马上拿出原著开始读。

由于刚刚入职就被派到另一个区驻场,在旅店仅住了两天就必须搬到城市的另一边,期间几经辗转,琐事繁多,待读完这三本书,已经到了11月。

不断想象、不断比对,在原著和电视剧之间,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也许这些细节就是剧本改编的门道。

今天决定在这把我的一些想法记录一下,如果有缘,也和同样喜欢这部剧和原著的朋友一起分享。

首先,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不是一回事。

二者发行渠道不一样,说穿了影视剧和书籍都是媒体,但如何传达给受众,区别很大。

原著是作者的一手创作,按照作者原本的创作思路和写作手法完成,并把作品呈现给作者面前。

而文学改编的影视剧,是二手创作,它不是按照原著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成画面,也不是由作家操刀拍摄,又限于时代环境、作品审查、市场、审美水准等因素,更重要的一点,影视剧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产品,是要赚钱的,这些因素都要求影视剧本必须要对原著作出改编。

这改编有增减,有腾挪,有嫁接,甚至有合理想象。

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对影视作品、对主创人员有所理解,不至于草率地认为:作品篡改了原著、是对原著的不忠。

原著是鸡蛋,影视剧是炒鸡蛋。

具体到《平凡的世界》这部剧,从剧本精神内涵来看,是符合这个时代的,传达的东西不止是苦大仇深,不是痛苦和遗憾,而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改革进取的精神,对生活本质的深刻展示。

从文学作品的本身最重要的要素——人物说起。

影视剧中,绝对的主角是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

少安与润叶、秀莲的感情线,他本人从人民公社时代到农村改革初期的事业线是主线;少平作为农村知识青年追寻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找自我的过程,是辅线;而作为与少安这个民间开拓者对应的官方开拓者,田福军的政治生涯又是剧中另一条分量很重的线。

一、原著中的几个人物怎么消失了原著中的人物设置,重点与影视剧基本无差异。

我要说的是一些不同。

而不同里面最容易发现的,是人物的不同:首先,原著中少安的母亲还在,剧中没有。

这个不难理解,还要从剧中孙玉厚的扮演者刘威老师说起,剧中孙玉厚老爷子的标志性场景就是抽他的烟锅。

站着抽、坐着抽、蹲着抽、走着抽,可以说是烟不离手。

把黄土高原上老一代农民的深重苦难,淋漓尽致地传达了出来,抽烟时不需要语言,但这沉默,来自现实的折磨、生活的重压,是无力、无奈和无助。

剧中拿掉少安母亲,让孙玉厚老爷子独自把三个儿女拉扯大,供一个不争气的弟弟读书并为他娶一房媳妇,赡养瘫痪的老母亲,可以说是重压到了一个极点。

没有妻子协助,能让这个苦难深重的农民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深刻,更深入人心。

第二,原著中孙少平的好朋友是金波,和润生不熟。

而剧中把金波的戏份和学生时代的所作所为几乎全部转给润生。

呈现在剧中就是压根儿没金波什么事儿。

我想,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情节更集中了。

就像把弹药集中起来,分配给主要兵力使用,让角色更饱满。

另外,少安和润叶、和田福堂的剧中纠葛,少平和润生的要好,能让孙田两家的主要角色们更密集更频繁地发生碰撞,让矛盾更集中,拍摄出来自然是更好看。

拿下金波,扶正润生,还是为了塑造角色。

第三,原著中孙玉亭与贺凤英的女儿孙卫红,拿掉了。

连带拿掉的自然还有她和金强的感情纠葛。

剧中这两口子就是两个一心闹革命、眷恋集体化、毫无责任心、甚至没有荣辱观的没正事儿的夫妻。

既然不靠谱,你们俩就不靠谱儿到底。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塑造孙玉亭。

综上三点,少安妈、金波、卫红这三个原著中的主要人物在剧中消失,都是一个目的,扶正或强化几位主要人物,让戏剧冲突更剧烈,让人物性格更鲜明。

此外,跳大神的刘玉升、田福军的大儿子田晓晨、王财娥后老公胡德禄,田福军岳父,吴仲平父亲、以及包括杜丽丽与诗人出轨在内的黄原城的几位文化界人士戏份,整体砍掉。

除了原著改编必然的人物删减、去除枝枝蔓蔓以外,让情节精粹集中之外,一些与电视剧主题诉求、价值观不符、甚至不容易过审,抑或拍摄难度大、造价高的人物、情节,很自然就砍掉了。

二、几位主角的性格为什么与原著有出入?

孙少安,剧中当之无愧的主角,男一号。

集光明磊落正直勇猛善良孝顺于一身,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开拓进取改革精神发挥得一塌糊涂,酒量大、饭量大、力气大,个子高身体壮能打架。

用现在的话说,这是妥妥的男神。

在这里插一句孙少安扮演者王雷。

看得出来为了这部作品他是剧中几位花大力气的演员之一。

台词这一点就说明一切,与少平、润叶等几位想起来就说几句黄原话想不起来就算了的主角不同,他从头至尾都操着一口地道的黄原口音,那种黄土高坡汉子的神态、动作,都相当到位。

好,就是这么突出塑造的一个角色,应该怎么做?

答案是继续给他添砖加瓦。

最明显的一点,原著里炸山拦坝的主意可是田福堂想出来的。

剧中给了孙少平,而剧中这部分情节着墨不少,其中劝说金俊武搬家,也是少安三顾茅庐、深明大义,才感化了俊武受其感化自动搬家,就连劝说钉子户金老太太,剧中也硬是在原著田福堂一个人跪求金老太太的基础上,让少安也上了炕。

而原著里炸山拦坝计划的彻底失败,在剧中也并未提及。

简单说,原著里造福乡里的好主意给了孙少安,而行动失败的锅,剧中的少安留给了原著里的田福堂。

此外,带领一队社员分饲料地、为保全社员饲料地被田福堂胁迫离开润叶、率先搞成包责任制、单刀赴罐头村石圪节村拍砖摔牛拼酒协商放水、独自加固扒梁、上房生接王彩娥亲戚两板砖,一再重复“不相信日子一直烂包”,等等,这些塑造他形象的关键事件和言论,有的是添笔加墨,有的是直接想象。

这么耀眼的主角光环,却因为穷必须和润叶分手,拍成电视剧是很能抓人心的。

正面上看,孙少安这形象是塑造起来了。

有盈就有亏,原著中田福堂确实顽固、守旧,是改革的障碍。

但是也没有腐朽到剧中那样,他也有理想,有主意,他可恶、但还没到无可救药的荒唐可笑。

剧中开会讨论豁坝时他佯装头疼,但原著中他可是当机立断说干就干。

的确这个行为还是冲动和愚蠢的,但是终究是没有如鼠辈般退缩。

那么,为什么这么做?

答案还是明显的,电视剧就是要立孙少安。

这就是新时期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智勇双全、深明大义、开拓进取,为了家庭,为了父老乡亲,为了美好的明天,什么苦都吃什么罪都能受,跟乔峰似的。

那么相对应的、作为反面的人物,谁来当?

就辛苦田老爷子了。

所有的腐朽、顽固、阴险、狡猾、卑鄙、狭隘,都给您了。

老实说,这一正一反的处理,是我最难接受的。

原著中少安确实代表着进步的力量,做了很多事。

但没到剧中那么完美,田福堂在原著中的局限性肯定是有,但也要考虑到他生活的年代,他的现实处境。

如果人物非黑即白,和《地道战》有何区别?

我想路遥先生也并没有打压田福堂的意思,他所呈现的,是生活在黄土地上的每个人,是他们平凡的生活。

三、原著中的政治生活线为什么变少了?

剧中的政治线没有人物故事线精彩,却是交代时代背景的关键线索。

在时代巨变时期,受到冲击的不止是普通人,“大人物”们也在思想上、官场生涯上发生剧烈变动。

甚至,农村的一系列变化,中间带和策源地,正是这些当官的。

而剧中政治线的人物,主要都交给田福军了,他就像孙少安的影子,同样的伟大光明正确,围绕着他的升迁,牵出了黄原地区官场的部分画面。

然而背后的一些关键情节,还是做了删减的。

比如由于开挖水库被迫离乡的农民返回原址造成的骚乱,以及形成骚乱的社会深层原因,电视剧是不能拍的。

身居中央高位的“高老”,巧妙地安排为田福军的老相识,田福军带着高老机智地甩开冯世宽等人慰问困难户等情节,以及在提倡农村土地责任制上付出的巨大努力,都让田福军理所应当地升到市委书记的高位,巧妙地把原著中的真实原因绕道了。

这部分是最好理解的了——政治敏感。

这部剧要的是正面的、积极的、正能量的。

而不是深究历史。

四、能从这部剧中学到哪些改编剧本的门道?

其实这部分体会才是最有价值的。

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称之为比较学。

剧本和原著的差别,就是改编工作,也是尺度。

首先,在编剧面前,原著是原材料。

如果把编剧比喻为根雕艺术家,那么原著就是埋在地下的树根。

树根挖出来后,要先把泥洗净,把根须砍掉,形状上也要进行修整。

拿《平凡的世界》来说,原著里涉及到的政治敏感情节,砍掉。

次要再次要的内容、人物,砍掉;不利于情节展开、矛盾激化的内容,砍掉;原著素材集中再分配,包括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的行为,进行跨时空调配;不同人物的行为,进行戏剧角度嫁接;人物性格的再塑造;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塑造人物进行艺术创作,等等。

原著中最后的结局是深沉、绵长、值得长时间回味的。

黄土高原的子孙们,经历了社会的剧烈变革、时代的快速发展、个人生活经历的不断丰富,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思想性格,都产生深刻变化。

孙少安就像盗火的普罗米休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改变家族、周围人的命运,把烂包的日子翻转成乡镇企业家,甚至出资修缮小学,已经上升到慈善家的高度。

在个人生活上,从最初与润叶爱情的苦闷,到迎娶一心和他过日子艰苦奋斗直到罹癌的秀莲,生活带给他的心灵成长,比任何人都深刻。

孙少平,不甘心仅仅做一个农民,不甘心做父兄的附庸,历尽辛苦也执着追求自己的生活,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煤炭工人,和田晓霞的凄美爱情、对师娘母子二人的照料,也最终让他认识了生活、认识了人生,像哥哥少安一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润叶,如此痴心、如此凄苦,一心想跟少安过光景,却因为那么多客观因素与李向前结为夫妻,最终等丈夫双腿截肢才终于接受了属于他的人生。

田晓霞,一个美好的灵魂,可爱的精灵,超越一切世俗,敢爱敢恨敢追逐,最终走入永恒。

润生,他的戏份变动最大,从借金波到改结局,意在把他这个“男五号”也塑造成一个战斗英雄,勇敢追爱的他最终和郝红梅一起,面对生活。

贺秀莲,一个坚韧可爱的女人,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她不狭隘,为了心爱的人,她可以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这个人物的塑造,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相比原著的结局,电视剧的结局就黯淡了些。

孙家一家人、整个双水村都在迎接新年,省去了兰香和吴仲平的校园生活、恋爱情节,二人直接携手回了双水村,把吴仲平显赫的家世也一并略过不表,对兰香这个角色来说,其实是不完整的。

逛鬼王满银回来了,在上海小旅馆照镜子发现白发和皱纹这一触发他回家的情节,也直接略过了,就算他突然浪子回头吧。

礼花齐放、华灯闪烁,村口的秀莲却是弥留之际,关于秀莲最终的结局,原著也并没有交代,倒是剧中的处理,添了不少悲凉。

剧中妻子犯错误入狱,又失去女儿的田福军也回来了,回到他的家乡黄原双水村,在除夕夜,面对灯火辉煌的村庄,说了句“这片土地醒了”,又上升到了家国高度。

我想,这一句才是这部剧想要表达的主题,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吧。

在今天的中国,要的是讴歌、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要展现出这个国家当代半个多世纪的宏大转折。

要展现农民改革进去开拓创新的面貌。

在这些基础上,是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故事。

所以,就像我开头说的,评价一部改编自文学著作的作品,首先要把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区分开。

即使心里冒出“不尊重原著”甚至“篡改原著”的想法,也试着站在影视作品的角度进行一番思考。

退一步讲,如果观众通过一部改编影视剧而了解并产生读一读原著的冲动,并最终真的付诸于行动,那么电视剧在完成一部文化产品使命的同时,也为传承和普及文学、传播文化,做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站在评价的角度说了这么多,要感谢这两部作品带给我的震撼、感动和启示。

其实归根到底,和少安、少平们一样,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

最后,就用原著中最后一段,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如果沉醉满足于自己以往的历史就无异于生命大限的终临,人生旅程时刻处于“零公里”处。

那么,要旨仍然应该是首先战胜自己,并将精神提升到不断发展着的生活所要求的那种高度,才有可能使自己重新走出洼地,亦步亦趋跟着生活进入新的境界。

不管实际结果如何,这个起码的觉悟应当具备。

结论一目了然: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

 5 ) 抛开原著,仍是好作品!

大家似乎都看过书,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所以对这部剧也有了不同的极高的期待。

单从电视剧来看,绝对是大陆近几年的良心大作了。

结合当时的时代特点,里面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自己未曾亲历也是感触良多。

虽然时代在变很多思想都转变了,但是奋斗、拼搏这些品质是根植于人们的骨髓中的。

现在看来仍然励志。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选择,这些选择无关好坏,只是不同的活法罢了。

每一种人生都可以是精彩的。

在奋斗路上尝到的酸甜苦辣,都记录着一段不凡的路程。

回首往事时的个中滋味虽只有自己知晓,但自书的快感恰恰也只有个人才能体会。

 6 ) 一个不平凡的时代

其实对我们的电视剧可以分为几类,虽然90后大多喜欢青春偶像剧,但像闯关东之类的也看了不少,对平凡的世界首先被吸引时因为它是路遥的矛盾文学奖同名作品改编,因为自己实在不喜欢看书,几次都没有完全看完,所以拍成了电视剧,正好是对书的进一步了解的机会,所以去看了!

它的厚重感是这部剧的良心之处,年代感刻画的真是自然,让看的人不知不觉融入自己的真实体会,许多情节都会让父母产生共鸣,“对对对,那时候就是这样的”,看着看着就会跟你感慨起来,所以这部剧的价值之一就是它让同一年代的长辈们产生共鸣,也让我们年轻一辈更了解了那个年代,同时也更加了解了这本文学著作!

对于主演,有的人不认同,但我想说我确实忘记了他们的光鲜亮丽,他们穿着最朴素的衣服,演绎着不属于他们的人生,他们没有让我出戏,他们得到了那个时代的长辈们的认同,所以他们是合格的,也是勇于挑战的!

 7 ) 平凡的世界中少年时代

2012年接触到了《平凡的世界》,至今已经读过五遍。

满怀期待的等着电视剧开播,结果发现很是失望!

枕边的书已经泛黄,每当生活困顿时总能在其中找到平静的力量,无论是原著还是李野默老师的有声小说都是饱含深情的,而电视剧版显然最缺乏的就是深情,历史的细节不可能在电视剧中完全再现,因此看到豆油深挖细节觉得有些吹毛求疵,因为当电视剧没有魂的时候就更谈不上精细化制作了。

总体说来是剧中演员的代入感过差,袁弘饰演的孙少平过于现代,对于孙少平的塑造缺乏不卑不亢的神韵,同时袁弘的眼神中已经有了不少生活的阅历,所以只能用语言苍白的表现少平心中所想,弱化了少平的“精神斗士”的形象。

王雷饰演的少安少了一份隐忍,他曾经也是如同少安一样有着自己的理想的男子,如今的生活状态是他无奈但又积极投入其中的。

至于田晓霞古灵精怪有余,少了份聪慧。

佟丽娅饰演的田润叶身上有种莫名的喜感,缺乏恬静的气质,让我最失望的整部电视剧演员的情绪问题,类似于“霍桑实验”演员们举止之间充满了“演”的气息,如同蓄满力的弓一般绷着,看不出哀愁和无奈,更多的是卖力演出哀伤!

看了4集,到处是乱七八糟的方言(陕西方言本来是很好听的好么)以及机配的旁白(尼玛,李野默的声音都比这好听好么),唯一觉得符合原著的就是田福军角色的塑造。

回到标题,今年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就是《少年时代》,细细想来平凡的世界和少年时代在某些地方是共通的:茫茫历史下的个人成长。

娓娓道来的《少年时代》适合一个人在静夜细细品味,《平凡的世界》也是写给个人的书,书中的人物命运虽然有起伏,生活有悲有喜,但放置历史烟尘中都不值得将个人情绪过于放大,只需要坚强的成长下去生活一定会美好。

我想电视剧中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够在起伏悲欢交替中展现的一种深深的平凡。

反而处处牟足了劲提醒观众:快看过来啊,我真的不平凡啊!

 8 ) 电视剧改编有感,及演技制作吐槽

一直觉得平凡的世界是个好书。

趁昨天偷懒终于把电视剧看完了。

书中人不断努力奋斗从农村的限制中慢慢走出来的感觉就像自己父辈的生活一样熟悉。

那些生活的艰辛美好的品质感觉那么真实。

但仔细想,却又和今日我们这代人遇到的场景完全不同。

现在再不是那个只要努力干活用勤劳的双手就可以让生活翻天覆地,也不是读几本国外小说就可以让人成了鹤立鸡群的理想主义者。

眼界和努力的方向变的越来越重要。

这点电视剧倒是比小说改编的更贴合现在的情况一些。

增强了农民企业家少安的戏份,压缩了如今看来有些不合时宜的少平和金波。

另外看的国产片多了,对于演技上粗糙的处理也越来越不能忍了,按道理这戏拍的也算认真的。

比如高贵豪华的两人享用的标间和满桌的菜,装修和菜风都很现代,看到了松鼠鳜鱼,还喝上了红酒,80年代的陕西高干子弟可以随便享用这个?

比如出现了美国大片式的外星人,雷到爆,80年代哎这想象力也太超前了,如果想到观音娘娘扮相的外星人感觉还正常点…比如秀莲都不行了,但是脸上的妆还满脸红润,前一刻晕过去了一拨人围着哭,后一刻醒来后一阵,人可以嗖的一下从平板车上爬起来,拜托演垂死的病人,敬业点…

 9 ) 消失的金波

看了四集《平凡的世界》,口音什么的就算了,是否真的还原率95%也先搁在一边,关键是把金波的角色去掉了,由润生分担了两个角色的戏份,这是多么无理、多么糟糕、多无聊的事情啊,这一改很多矛盾就出来了。

金波在原书中可是一个主线人物,是伴着少平一直走的好基友,剧中少平好像是和田福堂家挺近的(不知是不是住他家),要知道那个时候田福堂和孙玉厚家关系很不好(他看不起孙老头),少平怎么可能住他家里,所以书中的安排多好,少平跟金波天天一起,他俩也不分彼此,毫不见外,睡在他家偶尔也吃他家的,放学和金波共骑一辆自行车,于是有了润生和金波自行车对比。

书中的金波可以说是招很多读者都特别喜欢的,我尤是喜欢,而且书中金波是个主线人物,少平很多思想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都是在他这里转达给读者的,金波就像一个侠客一样的,虽然他也有很多无奈的妥协的情况,但他是那种敢爱敢恨,有血有肉,性格活泼,行侠仗义,内心浪漫又热爱生活的热血青年,可以说他是少平精神上的一个依靠,你说孙少平的世界能没有他?少平在挖煤的时候回到石原县可都是先去找金波的,两人见面就彼此肆无顾忌,侃侃而谈,毫无保留的诉说各自的世界,他在少平心中就是亲兄弟,也以至于在书中极少出现的金秀对少平表白时,少平很吃惊不能接受,虽然见得不多,亲兄弟的妹妹就是亲妹妹,所以他才决然的拒绝金秀(当然这只是很小的原因了),少平因为郝红梅的情感纠结问题,是他带头出面在宿舍把顾养民揍了一顿,金波参军那段故事多么耐人回味,他在大草原(好像是草原吧)上与那藏族姑娘对唱的情景多么美好美妙,两个语言不通的人,纯粹的心灵的对唱,在那寂寥的天空下、空旷的群山间是多么纯洁美好,他和少平谈及这段故事,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时候,多少读者动容,他后来放弃工作去找那位姑娘又是多么率真而勇敢,又是多么的为他祝福,虽然最终也没能找到,他是少平最知心的朋友,是真正和少平在精神上相照应的基友,也是他给了少平很多启示,也让少平了解了很多外面的世界,他们两个在爱情上相似的命运更是书中的一个小高空,而且他们俩从思想上是看不上同村的田润生的,所以平时很少和他有交接,事实上田润生也确实是那种性格平平的人,直到他勇敢地娶了郝红梅的时候才让我觉得他是个成人了,在书中他的作用并不大,也就是个跑跑龙套,衬托一下人物,相当于田润叶和李向前之间的一个桥梁吧。

可以说金波是路遥先生花了很大心思塑造的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那么鲜明那么可爱,在书中对于主线故事的发展又那么重要, 怎么就给删了呢。

剧组请个演员不行吗吗?

这点资金都没有吗?

难道所谓的95%就是把其中95%的角色都有了,删掉5%的重要角色吗?

真受不了再说说没有他之后的一些不合理性,书中说少平家里太穷,所以他和兰香都是住在金波家里,没有金波之后呢,第二集中他去把润叶给他的钱还给田福堂老婆,顺便借了柴油灯要看《钢铁》,看得出两家很融洽的样子,而事实上那时候两家矛盾挺大的,主要是田福堂当上村支书后就看不起孙玉厚了,年轻时候的亲切关系不在,像孙少安和田润叶两个还没穿开裆裤的小娃娃挤在一起睡的情景在少平和润生之间不会发生了,他们家离得也远了,关系也疏远了,直到最后孙玉厚帮田福堂锄地 他们的关系才和好。

所以润生做不了少平的基友。

少平也不可能去润生家里睡,更不合适跟润生公用一辆自行车,所以基友的角色让金波来担是最合适的,金波爸爸和孙玉厚关系非常好,都是憨厚朴实的农民,又开车经常不在家,为人也热情,不热当官,所以金波和少平从小就想润叶跟少安一样的关系也就顺理成章了。

还有一点是我的推测,剧中既然让润生替代了金波,那么润生后来冲破思想枷锁娶郝红梅那一段就是很不合理的了,因为以金波的性格,兄弟爱过的女人他是绝不会去动情的(这点可能我有点偏激了),而且他也没有什么机会遇到郝红梅的,更何况他这种敢爱敢恨的人,浪漫而专一的人,是不容易放弃那个藏族姑娘的,这也是最后他依然孑身一人的原因吧。

很多好的作品虽然会给人以希望,却往往悲剧结尾,少安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秀莲却换上了癌症,少平不断努力内心精神有晓霞作伴,晓霞却死于激流,金波有情有义,却爱人难觅......可怜路遥塑造这么一个形象活生生的就被这一剧组扼杀了,多么无知的一个人啊。

一个演员都请不起,演什么电视剧啊?

ps:《平凡的世界》是我很早以前看的了,去年趁特价又买了一套,还没来得及看,书中很多具体情境记不清了,所以举例较少,但对金波印象深刻,也特喜欢,包括我个人也喜欢交这样的朋友。

所以对于他的戏份被删,我觉得这剧组真的做的很差劲

 10 ) 《平凡的世界》之一哭王满银、二哭田晓霞、三哭贺秀莲

《平凡的世界》我用三天时间看完,从来没有一部电视剧像这样让我动情。

现在,我清楚自己还在哭着,也不知道已经哭过多少次了。

但是,我完全能记得,自己大哭过三次,我要为他们写一篇悼词来平静自己……也算是我人生第一篇影评。

【《平凡的世界》之 一哭王满银】不清楚,王满银是我?

还是,我是王满银?

虽说我决心认为自己不算是“逛鬼”,但我也曾像他那样满嘴“小生意”、大上海大北京的跑天下。

他卖老鼠药的时候,嘴皮子那个叫溜,我当时天真地认为他是一个搞销售的天才,未来必将非常富有甚至会成为这一帮人的“首富”——我一直是这样想的,也一直等待着……可是,当他在大上海小招待所的破镜子里,看到里面那个鬼一样的自己——“这是我?

这是我?

我咋老成这个了?

我咋老成这个了?

”我同样拿起镜子,看着里面同样破碎的自己,哭得不知所以……他回家了,依然没人瞧得起他,在媳妇及亲戚面前可怜得像一个需要母亲去呵护的孩子……他的归宿是什么呢?

——种地!

蒸馒头!

我怕,我真的好怕好怕,怕自己有一天会觉悟得像王满银那样!

因为,今天的我,一样梦想着自己的“大生意”,一样为走遍三分之二个大中国而“虚荣”,一样老得不成样子了……可是,我最终的归宿又会是什么呢?

难道,今天的我,是依然走在“逛鬼”的路上没有醒吗?

(51集)【《平凡的世界》之 二哭田晓霞】35岁了,我害怕甚至拒绝去直面婚姻;因为,我在等待,等待一个“田晓霞”的出现——漂亮,浪漫、执着、有文化、不嫌贫、眼界开阔、是自己的知己更是心灵上的导师,可以一起闯天下……《穿越经典》中说,路遥写田晓霞被洪水淹没那一段后,打电话给外地的朋友,要他回来陪自己三天——“我真的希望他们能成为一对,永远,但我知道这么美好的爱情太过理想,所以不得不安排晓霞离开,可是痛苦已经让我无法再写下去……”就像前几年看印度电影《未知死亡》那样,一个圣洁得像天神一样的女孩,我怎么舍得让她离开:也像三年前我的父亲离世后的一段时间,睡梦中我总觉得他还在,在某个地方叫我的名字……我在痛哭,我像路遥一样认为“田晓霞”这辈子都不可能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

为了平释痛苦,路遥甚至要借助外星人之口告诉自己“以你们世界的标准,她可能已经活不回来了;可是在另一个世界了,她还活着。

”是的,还活着。

路遥虽然让她彻底消失的连遗体都没剩下,却为她安排了另一个世界,让她继续活着!

——我为自己而哭泣,或许现在应该承认自己一直要等待的那个人“是不存在的”。

目前,活在这个世界的我,还会继续等待和寻找哪个非现实的她吗?

(52集)【《平凡的世界》之 三哭贺秀莲】从一开始,我就很不喜欢贺秀莲,觉得少安简直是混蛋,那么轻易地放弃一段感情和随意地找一个婆姨凑活。

因为,虽然我也肯定会像他一样的自卑,但如果自己爱的她都肯不放弃,我又有什么资格放弃?

环境的压力算是什么鬼?

少安这种在自卑隐藏下的所谓善意,简直懦弱得让人恶心……然而,秀莲的勤劳、善良、那种在生活中真真切切的爱似乎比虚幻的浪漫更让人感到真实而幸福,慢慢地,我开始不讨厌秀莲了,而且发现她原来还是蛮漂亮的。

孙家的日子好了,又是大过年,路遥却安排她患上肺癌,分明是要给大结局添加一分悲剧色彩——她要从医院回到双水村,奄奄一息地躺在回家的架子车上,伴着大年晚上的烟火,慢慢闭上眼睛,我认为她应该就这样去了……可惊奇的是她醒了“少安,你笑我跟着你笑,你流啥眼泪,我都替你抹……”我眼泪突然放肆地奔涌出来,本早已打算平淡接受秀莲离开的心,却在这一刻要叩拜路遥没有让我亲眼看到秀莲逝去——她吃了太多的苦,她的爱真切而伟大的让人舍不得离开她哪怕有一公分的距离。

突然,我发觉,自己或许不应该期待一个“田晓霞”,而要去寻找自己的“贺秀莲”。

(56集)

《平凡的世界》短评

秀莲真是个好妹子。太稀罕了。最喜欢的角色确实田晓霞。

4分钟前
  • 法兰克
  • 力荐

过去的感情就像牙齿,掉了就没了,再装上的也是假的。——平凡的世界

8分钟前
  • 海德文
  • 推荐

挺平凡的

9分钟前
  • dac
  • 还行

原著已经读完两边啦,返回过头来看改编的电视剧。真的失望透顶,我不知道大多数人是不是和我一样看完原著再来看改编电视剧。其他的改编我就不说了,最扯淡的是路遥先生没把人们期待的大圆满结局写出来,这电视剧满足了大众的愿望,但是在我看来却是多余的!再有就是对个别人物的改编!少平被袁弘演成一个刚愎自用的凤凰男一样。。王雷的少安还是蛮符合想象中的那个大哥孙少安!其他的角色就不要说了,有点偶像剧的感觉,这那一个有农民的意思。

10分钟前
  • 詡同學
  • 很差

演得最好的是王雷,佟丽娅和袁弘满满的违和感,另外旁白太羞耻了

15分钟前
  • 淇思妙想
  • 还行

为了重温大学时光

20分钟前
  • Gallagher
  • 还行

故事不错,对白生硬,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平凡的悲惨命运。

25分钟前
  • 随意
  • 推荐

整体一般吧,最喜欢的小说,拍的不咋样,王雷的孙少安是演的最好的,给一星,秀莲和润叶也还行,再给一星,孙玉婷两口子简直就是神还原,给一星。袁弘演的太差了,毁了孙少平,还有田晓霞也不出彩。

26分钟前
  • 解剖学crystal
  • 还行

人生就是这样平淡,无常而夹杂着命中注定。

27分钟前
  • Hachiko
  • 推荐

虽没看过原著, 但是这部剧也算是国产剧的良心作品了,还不错,原声音乐和主题歌也挺棒的

28分钟前
  • 浅笑ソ安然
  • 推荐

明明也不是很好看的剧,却迷上了,恨不能马上刷完,刷完又在内心骂自己浪费时间,所以说还是讨厌国产剧,太长节奏太慢。

30分钟前
  • rayliao
  • 还行

看到20集实在受不了了,自毁童年……

33分钟前
  • 遥远
  • 很差

38分钟前
  • 赫尔佐格博士
  • 很差

这能8.8?吃口好的吧。。。

42分钟前
  • 巴西小野驴
  • 很差

黄河之水总有清澈的一天

46分钟前
  • 云想衣裳花想容
  • 力荐

外星人...?

48分钟前
  • lotte
  • 很差

时代的文学,影像转化最好是那个时代。时代逝去了,再有敬意和神功,也鼓捣不出味道来。

51分钟前
  • bird
  • 较差

觉得少安喜欢却并不爱润叶,或者说不够爱,要是爱就不舍得让润叶失望,可惜了润叶,一个不争取的男人,一个更在乎自己自尊心的男人,因为她爹的嫌弃,刺激了他的自尊心甚至报复心,马上放弃润叶甚至和别人结婚

52分钟前
  • Miss 媛
  • 推荐

百分之八十的选角都很符合了,尤其是王雷,绝对是少安本人了,有原著的质感在,自然不会差,但我心中的少平和晓霞,真的想象不出来娱乐圈谁能演出来,是个遗憾。

56分钟前
  • 燕尾蝶
  • 推荐

拍的真是好啊,56集至少哽咽过十次。三十年的奋斗记录了一段国家的情怀,一个家族的兴衰,以及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酸和执着。最好的青春是奋斗的青春,最好的世界便是平凡的世界。

1小时前
  • ☀ediso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