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职员:古惑仔系列班底,曾志伟(阿爸)、郑伊健(狮王)、陈小春(火山)、钱嘉乐(淡定)、林晓峰(老鼠)、Bill(谢天华),导演钱嘉乐二、时间:2017年拍摄,2018年上映三、剧情:阿爸收养了5个孤儿,从小教导做对事,做对人。
一直以来,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不是父子胜似父子。
对金钱的贪欲让Bill迷失人生,最终以阿爸和Bill的死结束故事。
四、音乐:友情岁月(郑伊健)五、海报:
六、标记:1、人生如酒,有怨恨,酿出来就会苦;有愤怒,酿出来就会辣。
2、做兄弟,不仅有今生,还要有来世。
3、一生悬命(注释:日本短语,拼命、拼死之意)。
4、责善(注释:劝勉从善)5、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注释:出自论语,孔子教导子贡交友之道。
尽心劝告朋友向善,若不接受,停罢,毋自取其辱。
)6、拍摄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日本福冈,黑山共和国的圣斯特凡岛
古惑仔之狙擊無敵奬門人作為一齣聚焦香港黃金時代情懷的作品,《古惑仔之狙擊無敵奬門人》應該會勾起一眾大叔的回憶。
相信看過馬來西亞經典電影《新警察故事之人在江湖》*的觀眾都知道陳浩南其實是臥底,而山雞等一眾兄弟則被捕下獄。
後來我們發現原來大天二(原名梁笑棠,又名梁二)原來也是臥底,並以「Laughing哥」之名繼續執行任務。
到這一集,終極真相揭露,原來不單連山雞、包皮和大頭仔都是臥底,連他們在社團中的奬門人韓琛也是臥底。
韓琛於另一臥底佈局中任務失敗,於是詐死並改名換姓,另選人材繼續臥底任務 (例如潛入電視台當藝員)。
韓琛從前任手下劉健明身上得到啟發,相信本來是黑社會的臥底加入警隊之後都會變得「我想做好人」,所以再培育陳浩南一伙。
怎料當中的Laughing經歷反覆多重的臥底經歷後出現身份危機,有時也有「我想做壞人」的意念。
有些人看他很貪錢,其實是誤解;看他在這齣戲最後搶了整箱黃金也只是用來收藏而非套現便知道。
為甚麼一眾兄弟會反目成仇呢?
其中一個主因是十隻手指有長短,但奬門人為免傷和氣,兄弟之間有甚麼爭端,到最後永遠也只是「打和」,於是認為自己最有計謀和貢獻的Laughing深深不忿,希望幹一單「大茶飯」叫他們刮目相看。
另一種爭端則源於人物性格的缺點:看過漫畫原著《古惑仔》的朋友都知道陳浩南最擅長的就是Chok樣扮型,而且累事頻頻;而這裡的山雞則和原著的趙山河相反,完全沒有主見,絕對沒有能力成為毒蛇幫幫主。
為了配合陳小春的本色演出,山雞的角色被改為魯莽衝動的行動派,其實只是一直欠缺自信而受人(i.e.陳浩南)擺佈。
若不是陳浩南隨手一撥,山雞早已一槍了結了Laughing,他們也不會有之後的麻煩;但陳浩南一出手,犯下了極低級的careless mistake,使山雞幾乎打死了奬門人。
明明犯錯的是陳浩南,但內疚自暴自棄的卻山雞。
山雞不是不知道這真相,但他自慣了當「受」,唯有繼續自責。
當「攻」的陳浩南為了安慰他,唯有自首進警局,因為他知道山雞 (陳小春)腦袋不靈光,不會想到陳浩南本來就是警察,回警局也只是報到並接受新任務。
戲裡所說的「今生來世」其實不是陳套之言:陳浩南和山雞前生就是大俠霍元甲與陳真**,生生世世攻受之關係是不會變的。
五年之後,山雞仍未學精,當他再次見到坐在輪椅上的韓琛時,自責得跪了下來。
但他沒有想一下:當日韓琛是肚子中槍,為甚麼會變了下身癱瘓呢?
是不是只是年紀老又肥胖而導致的其他病症所致呢?
不要緊,奬門人知道,只要說一聲「打和」,甚麼也可以解決。
這時候的韓琛仍然相信Laughing和劉健明一樣,內心裡其實都仍然想「做返個好人」,所以要陳浩南他們把Laughing請回家吃團年飯。
但他忘記了Laughing和劉健明一樣陷入了身份危機當中,不能自拔。
當陳浩南他們去找Laughing時,Laughing卻自己去了找奬門人,看看他是不是又只用一句「打和」了事。
怎料奬門人的鄰居、空手道宗師愚地獨步***誤闖進來,更因為語言不通而跟Laughing的手下——「秦國八大金蒙空」之一的拳王周比利打了起來。
人們都以為這齣戲的導演錢嘉樂只懂搞笑和飛車,其實他還是個悲劇大師,在《古惑仔之狙擊無敵奬門人》中安排的幾場槍擊事件,全都是誤會或失誤所致,令劇情發展至無法逆轉的血流成河,但全都屬於「本來可以唔使咁」的事件。
總之奬門人就死了,Laughing想不當壞人也不行。
陳浩南、山雞、包皮和大頭仔硬闖Laughing在長洲東堤小築的大本營;若他們不是殺紅了眼,應該會察覺到一些細節,知道其實Laughing仍然「有得救」,仍有「打和」的機會。
但因為錢嘉樂一心創作悲劇,擺脫奬門人的「打和」魔咒,所以注定結局是因誤會而致命。
有甚麼細節是陳浩南他們忽略了的呢?
當他們看見成噸金放在大廳中間,只想到Laughing貪財,卻沒想到他沒有把黃金套現,是睹物思人念舊情的表現。
然後Laughing躲進收納黃金的透明金庫中;這金庫表面上是用防彈玻璃製成,其實只要你細心看看陳浩南和Laughing隔著「玻璃」對質一幕,「玻璃」不單無法隔音,也可以清楚見到陳浩南每次用手㪣一下那塊「玻璃」,「玻璃」都會震動。
所以那塊最多是經過強化的亞架力膠片,只是陳浩南他們用的槍彈品質太差勁(不排除有承判商偷工減料)。
結局看似是Laughing引山雞一槍打死了自己,但因為不是一槍爆頭,他們不知道Laughing穿著了避彈衣,詐死而已。
Laughing選擇山雞來下手,也是看中後者不夠聰明、易於受騙。
後來傳說Laughing以另一身份繼續尋找真我,不過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新警察故事之人在江湖》之香港上映版本被改名為《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並因電檢而刪走男主角陳浩南真正警察身份的情節。
**霍元甲及陳真前生則為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與洪順堂紅旗香主吳六奇,所以轉世兩次後之陳浩南奇與山雞歸入洪門實在順理成章。
***愚地獨步和韓琛不打不相識,三十多年前當韓琛以「羅漢果」之名為警隊裡的曹Sir當臥底時便曾經交手。
年輕時的愚地獨步是「暗黑之門」旗下殺手,敗於臥底「 鷓鴣菜」手下後改邪歸正。
「 鷓鴣菜」其實也是大頭仔武學上的師父。
詳情請參考《古惑仔前傳之夏日福星》;另外成龍飾演的警員陳家駒,即「 鷓鴣菜」的師弟、《舊警察故事之A計劃》的主角,其實是陳浩南生父,不過陳家駒不認他也不養他(原因未明),所以陳浩南幾乎學壞,幸好有「羅漢果」韓琛不忍心而讓陳浩南歸入門下。
1、狮王推掉火山的枪,误打伤阿爸。
道歉的应该是狮王,你他妈推他干嘛!
要不是你自作聪明,也不会坐牢,阿爸后来也不会死,连带隔壁好邻居也被杀了!
火山和 Bill,原本就是约定好的,如果他变坏,就让火山亲手打死他。
所以火山当时举枪的行为是履行兄弟契约,最后还不是,他补了致命一枪?
2、狮王坐牢连头发都不用剪?
感觉他好像上午进去,下午就出来了。
也不知道是坐了三个月,三年还是三十年。
火山在贫民窟干什么?
感同身受,同甘共苦?
几个小时不见,你黑板画那么多,是根据分针计算的吗?
3、干掉老爸,掳走干妹妹以后,妹子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Bill 就买了一座岛和一个排的雇佣兵?
那个被烫伤半张脸的咖,熬着不死就是为了让狮王多打他几枪?
4、精武门大咖比利哥你作为格斗担当,一个照面就被枪打死了?
5、一伙人刀山火海地闯进去,连阿爸的仇也不报,只为说一句:我们再也不做兄弟了?
6、最后还要逼着反派自己举枪来完成自我牺牲,成全兄弟义气,你们不杀我,我自杀行不行?
7、最后那批定期寄过来的疫苗,暗示就算杀了老爸,背叛兄弟,也并没有丧失人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砖家电影”,欢迎关注!
《黄金兄弟》上映了。
1996年,《古惑仔》横空出世。
22年后,义气兄弟首度重聚,更有成龙大哥作为出品人幕后鼎力支持。
因此,此次“回归”虽说不上万众期待,但至少也勾起了不少七零八零后们对昔日青葱岁月的无限回忆。
只可惜导演钱嘉乐和他们的小伙伴们演砸了这场回归演出。
当然,拿《黄金兄弟》和《古惑仔》去做对比,无疑是强人所难:《古惑仔》的成功有其独到之处:首先便是其极具煽动性的题材,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香港相对宽松的电影审查制度。
骏马轻裘正少年,《古惑仔》里拜把子、跟老大、泡马子、逞威风、打架甚至砍人的故事,最易激发懵懂少年的肾上腺素(当然,这也是《古惑仔》系列电影最为家长和评论家们所诟病的地方)。
《古惑仔》对青少年的确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有了原版漫画打底,再加上导演刘伟强和编剧文隽整体把控得当,尤其是牢牢把握住了帮派斗争这条主线,从故事上来说,前几部《古惑仔》系列电影的可看性还是很强的。
帮派斗争是《古惑仔》的主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彼时的几位主演,和影片角色的气质还是相当契合的。
无论是陈小春的“山鸡”、谢天华的“大天二”、林晓峰的“包皮”,还是黎姿的“小结巴”,都堪称各自大银幕的代表作。
更何况,还有一票同样出彩的黄金配角:万梓良的蒋天养、吴镇宇的“靓坤”、林尚义的“牧师”、邱淑贞的丁瑶、张耀扬的“乌鸦”、黄秋生的“大飞”……最令人扼腕叹息的莫过于饰演陈浩南的郑伊健了,这个角色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令郑伊健当年红遍大江南北,风头之盛一时无两,只可惜一代巨星终因“双琪夺面”事件一蹶不振。
好色的山鸡
冲动的大天二
懦弱的包皮
乖巧的小结巴回到《黄金兄弟》,虽然失去了古惑仔这个最大的故事背景(内地不可能过审),几位主创业已星光黯淡,但手握这么一部重量级的IP,还有一干痴心的拥趸,相信只要用心打磨,拍出一部合格之作应该还是不成问题。
说到这里,最令我不满意的就是影片整体的制作态度和水准,看看现在的内地影坛:时代变了,现在已经不是港台影视战无不胜的那个年代了,仅靠着以前积攒下来的那一点点名气和怀旧的情怀,已经无法忽悠内地的观众了。
马虎的态度首先体现在剧本上:整个故事太过简单,几乎没什么波澜;而最应该浓墨重彩的“兄弟情义”也没有拍出什么戏味,只有干巴巴的对白,连煽情的镜头都很少;昔日传唱不衰的主题曲,在本片中也显得有气无力。
人老了,只要精神还在,那就依然还能迸发出动人的力量,最可怕的是心也老了;表演层面亦无亮点。
或许,只有从陈小春偶尔的几个眼神里,能够稍微领略到他们昔日的风采。
唯一值得肯定和表扬的地方,恐怕就是仓库的枪战戏和街头的飞车戏,尤其是后者,拍得颇具水准。
作为动作和特技指导,钱嘉乐同学还是有些干货的,这一点没得黑。
仓库的动作还过得去
飞车戏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对于《黄金兄弟》,或许我是太过严苛了。
但失望越大,自是因为希望越大。
《无间道3》里说: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却改变不了事情。
香港电影的衰退,恐怕是已经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
正如尔东升所言:以后,我们恐怕再也看不到纯粹的香港电影了。
或许,只有在那些泛黄的胶片里,我们才能找到那些青春记忆的痕迹吧!
砖家电影
#电光幻影# 《黄金兄弟》,黄金依旧,兄弟不再。
人生的变幻,就在抹杀与被抹杀之间,角逐生死之念。
对于古惑仔完全没有执念的我,大概想要遇见的就只是那一点兄弟情吧。
去看这部影片的时候,以为这是古惑仔系列的一个延续,可惜影片从一开始就是无动于衷的新篇章,而到了以后,我所期盼的兄弟感情变得异常残忍,四分五裂的过程中掺杂了很多痛苦和心碎,以至于观看者如我,都觉得悲伤。
有些苦,不是因为没有获得,而是人心变了,从一开始就赤裸裸的祭出自己的欲望,而到了后来,欲望成了唯一的结局。
没经历过追捧郑伊健的年代,因为我一直喜欢的是邵美琪。
年少时的《饮马江湖》,朦胧间的《我本善良》,最爱的《第三类法庭》,那时候邵姑娘的美,媲美我心中的翁美玲,削瘦的身材里,满满的都是力量。
于是这些愉快的古惑仔故事都离我很远,很远。
多年以后看见的郑伊健,已经没有了我异常讨厌的梁咏琪,这些个人的情绪不再左右,毕竟蒙嘉慧在TVB的日子,我也是认真去欣赏过的。
说回影片,大概佘诗曼算是一点安慰,张宇许久不见一般的出现,造型和角色都有惊喜,但是惊喜之余,觉得也没太合适他,不过尝试就是好的。
影片故事情节被各种碎碎念,我个人觉得只是薄弱了,但是薄弱也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为了看人的电影,这也不是问题。
影片中,曾志伟的表现大概是亮点,曾先生这几年的影片几乎从来没让人失望过,不管好坏都是到位的,虽然很多影片角色雷同,但是他开心就好,反正演的也不错。
能够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仓田保昭才是惊喜。
老爷子身手帅呀,秒杀一众年轻人。
虽然角色是日本邻居,但是人设太讨好了,关键时刻,看见邻居出事,拔刀相助那段真让人热血沸腾。
没想到一个黄金兄弟里,最感动的部分居然是老先生的仗义出手。
但是被灭的时候,我在电影院里还是哭了一阵子。
这部影片离预期其实差不多,因为各路口碑一般,我有底线了,所以还比较满意。
可能因为粤语版帮助会很大,如果看国语版,会失落吧。
作者:小佛搞特
在小城录像厅看着粗砺画面的港片度过青春期的贾樟柯携新片《江湖儿女》做循环宣传时,那些曾经凝聚了一代人热血与向往的『古惑仔』也重出江湖了。
《黄金兄弟》里变化最大的是郑伊健,剪去长发拍了几部文艺片的他,最近几年颇为沉寂,忽然,长发飘飘的铜锣湾扛把子浩南又回来了,《黄金兄弟》里他是狮王,几个兄弟的老大,仍然是扛把子,机智,勇猛,同时又热心,成熟,有担当。
虽然岁月无情,他胖了一圈儿,但仍然轮廓分明,一笑露出洁白的门牙。
陈小春天生老相,几乎没什么变化,还是做一个沉默内敛的小弟。
谢天华演一个内心挣扎的悲剧人物。
当年的人马全都归位之外还有录像厅时代我们都熟悉的周比利。
仍然演一个反派。
《黄金兄弟》一度被认为新版《古惑仔》,但和《古惑仔》关系不大,更像是《通天骑兵》的香港版:几个退伍军人组成的团体,行走江湖,爱恨情仇。
故事刻意抹去了地理上,时间上的特征,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中国,香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但时间地点背景的交代被导演可以模糊了,使大家专注于故事和特技,不要想太多,享受过瘾的一百分钟男人的游戏。
男人的游戏是什么?
车,枪火,以及肝胆相照的义气,像动物世界一样同类相争的天性斗争。
这几乎就是本片的一切,全部一百分钟,耳畔回响着赛车的声音,大车小车,赛车,几场车技出神入化,是真人版的极速赛车游戏,城堡枪战干净利索,长枪短枪手雷烟雾弹,是真人的CS(counter-strike),子弹击中目标的声音,飞洒的鲜血。
远景也非常专业:俯拍的布达佩斯,熊本,黑山共和国,黑夜和白天。
镜头特技之外,声音效果也非常专业,本片最后特别鸣谢刘伟强,想必在车技和声效上,拍过《头文字D》的刘伟强肯定贡献良多。
如果说本片和《古惑仔》仍有关系,那就是它的情节,黑白之间的灰色,兄弟之间的义气和背叛,嫉妒和钦敬。
以及更高势力背后的阴谋,那许多错综复杂的引而不发,难言之苦。
女人在戏里是点缀,是花瓶,无论是佘诗曼还是雅玫都是非常完美的花瓶。
男人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
兄弟比自己强或者抢了自己的女人,比这还难面对的是兄弟阋墙,不得不亲手终结兄弟情意甚至摧毁曾经最信任的人。
《古惑仔》系列,大多着墨于此。
这部也不例外。
钱嘉乐是个非常不错的演员,但他的表演成熟的甚至有些程式化,从《烈火战车》起,他就是那个阳光帅气的邻家男孩,玩世不恭但胸无城府,他大部分角色设定也都是如此,在这部戏里,作为演员,他的角色并没有特别突出(甚至不如陈小春的戏份多),但作为导演,这部戏可说是他做业余赛车手这么多年,做专业动作导演这么多年的集大成者,100分钟紧凑,利索,如风行水上般流畅的特技剪辑,令人屏气凝神,非常过瘾。
我说这是部给男孩儿的电影,因为在男孩儿的世界里,最刺激的就是飚车和玩枪,还有什么比引擎嗡嗡作响,高山绿水疏忽眼前过而你一骑绝尘更让男孩儿向往呢?
城堡里,断墙上,停车上,腾挪飞闪,双枪齐发,敌人应声倒地,然后,大功告成,兄弟们在未散的硝烟中举杯畅饮。
这是每个男孩儿梦过一千次的浪漫吧。
然而,当你长大成人背起生活的重担,在压力之下身体日渐发福,头发日渐稀少,发现这一切是多么的不切实际,像梦幻泡影。
现在,你只需要买张票坐进影院,暂时关掉电话等着灯光变暗,一切的梦幻都在就在一百分钟里变成现实。
大家中秋快乐!
关于这部电影,今天来说点不一样,主要是八卦,借此机会咱们中秋节“考古”,因为围绕《黄金兄弟》的,通篇都是古惑仔啊,情怀啊,却很少有人关注这部电影的形式。
这种“一看就知道是港片”的形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更重要的是,这类片究竟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会拍成特工片?
简单说,这部《黄金兄弟》的目的性很明显,这是明摆的。
说好的就是走情怀,不好听的就是动机不纯,否则你干嘛找这五个人?
玩情怀的话,为什么他们不接着拍“古惑仔”?
拍不成了呗,一方面演员本人不想演这类角色了(郑伊健在访谈里说过,自己曾因为形象问题上过香港ZF的黑名单,还有家长跑来跟他说求他不要再演了,孩子会学坏,对他打击也很大)。
另一方面也不让拍了,97之后那几年方向一直在收紧,不信各位看2000年的完结篇《胜者为王》就能感觉到腔调的变化(这部名义上的完结篇,片名并没有带“古惑仔”的字样,直接胜者为王)。
郑伊健和陈小春,二位后来分别拍了《九龙冰室》和《黑道风云》,两部作品的主题高度一致,一部是退隐江湖,一部是洗心革面,曾经两位古惑仔代言人出演这样的作品目的很明:其一否定过去,以便拓宽自己的演艺事业;其二告诉各位,香港回归之后,“古惑仔”是玩不转的。
这两部电影,两位大佬,几乎是亲自为《古惑仔》系列电影画上了句号。
所以《黄金兄弟》这几位,再拍古惑仔是不可能,这辈子也不能再拍!
电影就是用“古惑仔”的阵容拍了一部《五虎将之决裂》,几位兄弟不再拿刀,开始玩枪,这个是可以滴,毕竟如今的环境,刀可以搞得到,枪你可就玩不转喽,也不担心有人模仿了。
但总是感觉这样的巧立名目,是有点“动机不纯”。
况且电影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并不是太令人满意,因为故事太水了,且部分情节承接有欠逻辑。
尽管从电影的台前幕后我们能看到不错的诚意,从头打到尾,武术指导出身的钱嘉乐最起码保证了场面戏的效果,枪火场面和爆炸都可以。
不过对于被好莱坞惯坏的新观众来说,还是不能服众。
所以也不难理解电影口碑迄今不太行。
对于老观众来说,尤其是港片粉丝,《黄金兄弟》所呈现的形式,倒是有些久违的感觉,因为这是一种非常过时的题材模式,叫做“时装动作片”。
知道这五个字朋友,基本都是老港片粉丝,且大部分已经奔中年了。
(如下内容,跟《黄金兄弟》关系不大了)“动作”为什么要“时装”有人问了,“时装动作片”这个名字好奇怪啊,我们都知道警匪片、枪战片甚至黑帮片,都可以算动作片,结果还给你来一个“时装动作片”,买衣服的吗。
这个名字是香港电影对一类题材的称谓,“时装”和“动作”两个词,其实是用来区别香港最流行两个片种——古装片与功夫片而诞生的。
甄子丹曾经说过:“全世界都有动作片,动作片是一种国际语言。
但功夫片是中国特有的,是民族文化最宝贵的一部分。
”
(上为《直击证人》,下为《杀破狼》)简单来讲,我们可以把时装动作片归结为功夫片的一个分支,是香港电影的地域化片种。
二者最典型的分类如下:▲时装动作片多以当代甚至未来为背景,人物穿着更贴近现代观众,也更有代入感,动作除了拳脚功夫之外还常常借助威力巨大的现代武器;★而功夫片则多以古装扮相出现在观众面前,打斗也以拳脚和冷兵器为主,就算背景是现代,比如李小龙的《猛龙过江》,也是单纯的追求功夫格斗为主。
★功夫片的演员一般都要具备一定的武功底子,通过表演将民族的文化表达出来。
▲而动作片由于是一些动作的分解,不会打的可以找替身或者依靠大量的后期特技,因此对演员的要求比功夫片要小的多。
香港当年引领潮流的,就是1981年洪金宝和陈勋奇的《提防小手》(82年初公映),大体上就是穿上时装的功夫片,两位主角就是义侠般的角色,但电影并没有一味的强调功夫技击,反而在动作场面上,出现了在场面上特技镜头,和摄影的上突破,与天马行空的武侠风格和特立独行的技巧风格不同,电影中洪金宝表现的是硬朗明快的搏击效果。
PS,洪金宝80年代动作片的另一特色便是动作的数量有所减少,然而这丝毫没有妨碍其质量和创新,这就是“时装动作片”的诞生之由,也是洪金宝这位大佬在80年代对香港电影做出的贡献之一。
(另一个贡献就是开创了灵幻功夫片。
《鬼打鬼》《僵尸先生》这些,说80年代香港电影是洪金宝的天下一点也不为过)当时看惯古装功夫片的观众觉得这种形式好新颖啊,一方面很符合80年代观众审美,另一方面其实就是与“国际接轨”,搭上当时火爆全球的动作片潮流。
所以香港时装动作片一时间如雨后春笋,新艺城的《最佳拍档》系列,嘉禾的《五福星》系列,乃至三兄弟后来合作的《快餐车》《飞龙猛将》都是如此,更不说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也是诞生在这个风潮之下。
你不能管这些片叫“功夫片”,因为功夫技击虽然还是一锤定音,在呈现方式上不同。
动作特技成为了主流,就算功夫打斗,要么是在飞驰的车上,要么是在楼顶边缘,看的技击套招拆招与特技镜头二合一的场面。
但终究那个时代的港片中,时装动作片是一种审美和类型赶时髦的产物,这些片子骨子里面还是香港电影最擅长的那一套。
说白了,还是古装片里最擅长的“江湖”、“兄弟情”这些,这些电影中的主角,就是穿着西装拿着枪的大侠,个个是孤胆英雄,城市是绿林江湖,他们所经历的都是浪漫化的故事。
所以香港时装动作片完全有别于当时的西方动作片的,这是自己的特色。
在当时香港时装动作片的体系之下,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诞生了,那就是《英雄本色》。
这部电影跟洪金宝、成龙那种诙谐式的大英雄不是一个次元的,上述那些张彻式武侠片中阳刚、热血、浪漫的元素被格外放大(吴宇森本来就是张彻的徒弟,昔日张彻御用大侠男主角狄龙,也是电影的主角之一),甚至完全没有了功夫打斗,拿枪解决问题。
而且这类作品也有了自己的专属名号——英雄片。
所以,在80年代时装动作片兴起的那一阵,洪金宝成龙式的动作片,与吴宇森周润发式的英雄片,各自引领潮流,到了一定阶段两种风格甚至融会贯通。
城头变幻大王旗除了当时当红的动作明星外,一时期的许多功夫影星和导演纷纷投身该类型:★邵氏的功夫红星狄龙也在沉寂多年之后凭借《英雄本色》东山再起;★陈观泰、刘家荣等从古代绿林中的草莽英雄摇身一变成了黑帮大哥;★同为邵氏“五虎将”的李修贤则成为“警察专业户”;★袁和平以携爱徒甄子丹拍摄了《洗黑钱》、《直击证人》等影片。
更重要的是,期间诞生了大量以女性为主的时装动作片,这在曾经以男性为主的香港电影中非常少见。
以前古装片、功夫片为什么不主打女性?
已故功夫大师刘家良一句话点破:“女演员就算打得好,观众亦不会接受,只觉得她在做戏。
武打片失去逼真感,还有什么气氛?
何况,大部分女演员拿起刀枪来,总是姐手姐脚不像样,还是用男的俐落。
”(所以当时出了一个能打惠英红有多么稀有,直接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但时装动作片可就不一样了,可以依靠特技变得很逼真啊,就算打得不好也可以找替身啊。
而且时装动作片的阳刚气质比古装功夫片减弱了很多,女打星的不仅外形美丽,而且动作轻盈敏捷,较之功夫男星们的僵硬动作,她们在这种追求时髦的动作电影里姿势潇洒,轻重缓急,错落有致,给动作片的世界画出了一道别样的靓丽风景。
所以一时间杨紫琼、李赛凤、杨丽菁、罗芙洛、大岛由加利等或学过真功夫、或从舞蹈演员转型的“女打星”横空出世,也拍摄了《霸王花》《皇家师姐》《天使行动》等等作品,也火爆了一阵。
所以,现代都市中发生的激烈争斗,少不了枪支、飞机、汽车、轮船的参与,场面和动作也都比功夫片精彩许多。
功夫片里做不出来的动作,通过特技也可以在动作片里面做出来。
因此,时装动作片要比功夫片具有更多的看点和更富有时代气息,它成为主流也是必然的事情。
PS,时装动作片的危险系数是很高的,成龙的玩命系列就是代表。
据元彪回忆,嘉禾公司以前都会在敞篷门口摆一部救护车,随时准备送人进医院。
中二化的表征“皆尽过火,皆是癫狂”这八个字代表了香港电影对表面极致娱乐化追求,也暗示了港片无节制跟风的特征。
时装动作片。
从1981年兴起,到《英雄本色》之后起势,80年代末期达到巅峰,一直火到了90年代中期。
当时是港片最火的时候,一年100-200部,其中徐克的新武侠电影和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带走了一部分跟风流量之后,剩下题材基本都是时装动作片。
如果有过租碟或者买简装DVD经历的朋友,应该会比较了解,很多碟店卖不出去处理的老港片,名字都叫不上来,多数是打打杀杀的时装动作片,其中故事乱七八糟、情节雷同、演员也不成气候,单靠动作戏撑着,比比皆是。
(这些PS水准的海报就是代表)这些作品,对时装动作片模式的剥削已经达到了“如火纯情”的地步,各种跟风+过火,甚至形成了一种cult派的风格,比如:★开枪/开打前后必须来个pose亮相,各种耍帅,越夸张越好,中枪之后恨不得翻个720度在摔倒。
★打斗跟情节脱节,为打而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双方就打起来了,一顿枪战和搏击。
★子弹似乎永远打不完,可到了关键时刻双方子弹却能同时用光,然后大家开始拳脚伺候,功夫对决。
★男主角多是浪漫的大英雄,女主角多是打女,二者碰到一块的时候,男的是别想打过妹子。
★飞车特技、爆炸比比皆是。
★没有什么当红明星,多是当时二线级别,比如高飞、大岛由加利,这二位的片子最多,甚至还有当时方中信、任达华这些什么片都演的名人。
这些模式化而且特征鲜明的时装动作片,在90年代前半段多如牛毛,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就是典型的“中二风格”电影,太夸张太过火,反而越来越没意思。
PS,俺当年大学时在碟店打工,最后处理影碟,剩下的全是这类片子,半价都没有人要,最后我都拿回家了,现在还没看完,没动力。
PPS,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时装动作片时代后期90年代,重心开始朝着东南亚转移,演员五花八门,鬼佬洋妞应有尽有,但场面真的很大。
比如《猎魔群英》《猎豹行动 》《金三角群英会》这些,也不知道是南洋那边场地和烟火便宜,还是有了外埠资本注入,这些题材动不动就是跨国毒品、公海大案这些的,异常火爆,但故事越来越雷同,也没能挽救时装动作片的没落。
时装动作片后来为什么没有了?
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不叫这个名字了。
大概是96、97年之后,一直到新世纪初期,香港的时装动作片不再“中二”。
以陈木胜的《冲锋队怒火街头》、从好莱坞归来的林岭东的《极度重犯》《高度戒备》,还有林超贤的《G4特工》《重装警察》、陈德森的《神偷谍影》《紫雨风暴》、乃至杜琪峰的《非常突然》《暗战》等等,又带了一波节奏。
很明显,英雄主义不再,江湖不再浪漫,这些依旧打打杀杀的电影,不再追求大英雄的风光表面,更加关注小人物的一举一动,大家都是普通人,开枪/开打前哪儿TM有工夫摆pose,说白了,这些电影更加接地气、更加现实,角色就像我们身边的人一样。
直到那部带有总结形式的《无间道》的出炉,正式终结了昔日的“中二”,将香港“时装动作片”带向了另一个次元。
对了,这时候的同类电影已经不叫这个名字,我们正式称之为“动作片”或“警匪片”,因为这些电影,不再有那些标新立异的特色了,尽管骨子里面还是香港电影那一套规则,但形式和风格上完全变了,做到跟“国际接轨”。
所以,“时装动作片”这个中二的名字,跟着电影中那些中二的噱头一起成为历史。
耍帅、热血、摆pose这些玩意,交给年轻人去折腾吧,所以就有了《古惑仔》,继承了“时装动作片”那一套特色,江湖变成了铜锣湾,不拿枪改玩刀了。
结果《黄金兄弟》又轮回了回来。
所以,各位也就明白,都21世纪,《黄金兄弟》这种中二风很浓厚的动作片,为什么会显得过时了。
过期了,还有情怀吗?
这部电影,几乎是当年“时装动作片”的模板啊。
导演钱嘉乐动作指导出身,而且他可以洪金宝的徒弟啊,在洪家班,这类片子没少搞,自然轻车熟路。
说白了,电影中这些特色,“一看就是港片”。
故事就是一坨,情节跟打斗脱节,单纯的为打而打。
比如劫车之后的火并,本来就是被人暗算短兵相接的过程,结果打着打着双方都变出了冲锋枪,火并变成了战争,有这军火,直接抢劫车不得了,还玩什么暗算啊。
而且打斗前各种摆pose也是应有尽有,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来一场真正的搏击PK,最后变成了施瓦辛格的《独闯龙潭》。
仓田保昭跟周比利没打几下也是令人遗憾,最期待的船越文夫与藤田刚之战,后面没有了。
所以,新观众对这样的作品,不买账也是情理之中。
而老观众,对于该片的情怀,除了古惑仔之外,还有这方面“时装动作片”的特色,过来人自然明白。
但话又说回来,这部《黄金兄弟》尽管很过时,但场面戏很有料,能看出认真拍了,比上个月的《欧洲攻略》强太多了,后者明显是糊弄事,同是“时装动作片”,连特技场面都注水,糊弄谁呢?
这片才应该叫《欧洲攻略》。
首发于公号:电影文酷dreamcrowflim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对谢天华抢了多少黄金带着大大的疑问?
不是只抢了一车吗,中间花了那么多,后面又是买岛买人(一整支雇佣军),怎么感觉黄金不见少,反正越来越多?
难道时间放久了,黄金生黄金了???
不好意思,豆瓣不让发短评,上面的字数又不够,只好复制来凑数了,请见谅…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对谢天华抢了多少黄金带着大大的疑问?
不是只抢了一车吗,中间花了那么多,后面又是买岛买人(一整支雇佣军),怎么感觉黄金不见少,反正越来越多?
难道时间放久了,黄金生黄金了???
分五次看完的。
看之前抱着期待看的,一种期待看完之后能感慨又欠古惑仔们一张电影票的期待。
结果是失望的。
从片名说起。
黄金兄弟,黄金般的兄弟,那么内容不该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吗?
怎么就讲成了背叛的故事了?
而且严重到你死我活了?
再说演员,不是表演,表演没问题,热血、暴力,他们太驾轻就熟了,问题是他们老了,一群五旬中年人还在江湖靠荷尔蒙混饭实在让人看着不忍心,一不忍心就得别扭,一别扭观感就完了。
导演没问题,年纪大了也没问题,更娴熟,无论摔人还是摔车,爆头还是爆破。
编剧就问题大了。
前面说了,内容不贴题,就算起个贴内容的题,内容本身也还是有问题。
生硬的喜剧叫咯吱你笑,生硬的情怀剧就是给你上眼药。
该片聚集古惑仔五大原班人马并与古惑仔同卖热血暴力显然就是走情怀路线,可惜走的是上眼药这一种。
比如为了安排陈小春在监狱外贫民窟与监狱内郑伊健同坐牢以体现兄弟情莫名安排郑开车冲进一家店铺,明明可以有路走的好吗,那种飙车小case都搞不定还谈什么老江湖的人设。
谢天华身上也诸多矫情甚至矛盾。
比如都体现了阿爸之死既非他之意也非经他之手,怎么就非以死谢罪不可呢,还有死就死吧死之前还闪回谢跟陈关于生死之私语来体现......兄弟情?
人性复杂?
另外,谢跟陈的私语闪回有两次。
别人之间却没有。
二人为何特殊着笔?
编剧没有交代......编剧bug太多,不胜枚举。
总之,该片不值一看,要看的话,就当做反面教材吧。
唯一的一点正面意义是一群五旬中年人还摔人摔车爆头爆破拼出一部动作片,着实不容易。
Bill哥真的错到让兄弟无法原谅吗,错到没办法允诺下辈子做兄弟吗。
Bill哥是大部分社会人的缩写.一直活在带有闪光点的人身边,工作时埋头干活,吃饭时默默无语,跟朋友逛街时走在最后帮忙提东西,
推广海报
片尾曲(一起来,一起走)和朋友们聊天时插不上话没有一点幽默天分,在家中不是最受宠也不是最让人操心的存在······ 诸如此类存在感真的太多了,当情绪积到他的濒临爆发点时,他的某些言语或者行动有点偏激,给身边人造成不便和议论。
但是这不是他的本意,他也想处理好每一件事,活得更体面一点,他更希望自己是家里人的骄傲,领导喜欢的下属,能让女朋友更有面子的男朋友。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请体谅他好好对待他。
当年的几首歌是真好听啊
如果不是古惑仔原版人马出演真的要打一星啦!剧情空洞,很拖拉,反派弱爆了,一点港剧的那种斗智斗勇的感觉都没有。可是他们是青春呀,配乐真的满分,一个人从头哭到尾,如果对剧情有追求的小伙伴不建议去看,如果对古惑仔还有情怀的小伙伴完全推荐去看,看完后不要吐槽剧情,因为我们就是冲着这几个人,和他们之间的兄弟情去看的。据说为了拍这部电影,钱嘉乐的钱家班一直没有接其他的戏,所以整部电影的打戏还是很有保障的。还想看古惑仔一眼的,就去看吧。
居然有泪弹…
古惑仔教你打cs系列。除去转场风景,一无是处。还不如看曾志伟自己的掌门人系列。
一个民间组织大街上肆无忌惮的飙车开枪真的大丈夫?
纵有情怀,然而已不是当年的少年了。
消磨时间去看的,原来现在风光片这样拍。这种片子剧情不重要,戳小镇青年的情怀而已。
古惑仔人马 陈小春 曾志伟 主角光环太重了 剧情比较俗套 演技可以
除了卖情怀,真的很一般。周比利,久违了,金牌坏蛋之一。
四个人举枪帅的不要不要的
古惑仔兄弟还是当年一般的酷帅有型,只是走过了这么多年,最终大家都明白了还是家和家人最重要,有些人不是兄弟那路就不用一起走下去
用古惑仔的班底拍了部乡村暴发户式质感的电影。
其实,看到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钱嘉乐、林晓峰这几个人齐刷刷聚在一起,大家的内心期待也许并不是想要一部《黑社会》、《放逐》这样标准意义上的“后江湖时代”的黑帮片,也许我们也并不想从陈浩南、山鸡的身上看到这个时代更为复杂的黑帮生态和文化景观,我们只是想重温一种味道和腔调。如果一定要给这种味道和腔调做一个描述,也许就是一段这样的话吧:虽然在后江湖时代已经不时兴“做兄弟有今生,还要有来世”,但对不起,即使你是大势所趋,我们也不和你玩儿了,我们还是更愿意做回铜锣湾的那群热血的古惑仔。
依旧还是当年古惑仔的味道 勾人回忆满满 影片剧情节奏紧凑 故事清晰明朗 够热血又十足细腻 尤其突出兄弟义与父子情 真心不错的一部良心电影 并且明智地抛弃陈词滥调 设计了一个有所不同但又令人欣慰感觉熟悉的讲述兄弟情谊的故事 怀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同时 利用这些情绪深刻传达了忠义的价值和意义
古惑天团向国际队伍转型 然而除了那首友情岁月以外基本带不起大水花 顺带宣传了一波旅游景点 IMAX2D 26
跟古惑仔没有关系。但是完成度还可以啊,也不烂,只是打情怀牌、炒噱头有点无耻而已……
没办法 看到他们几个人站在一起我就无比激动[好爱哦]剧情还是很完整的 画面也很精彩 特别是飙车镜头 仿佛在看头文字D 遗憾的是上映的是中文配音版 其实挺想听他们原声的。。。对了 张宇的出演其实挺出彩的。。。有人说是情怀电影 情怀就情怀嘛 我喜欢歌曲我也喜欢 私以为五个人里面 还是陈小春唱歌🎤最好听
最后的小岛交战想到“铁血联盟”。至于几位中年古惑仔……大叔,你们开心就好……
真不懂喷子们要黑什么?你们有情怀吗?别人十几年后聚首才拍一部电影,被说成消费情怀,你们在电脑前,在录像厅看古惑仔的时候给过给过电影票钱吗?港片是不如以前了,这片子从制作来说已经算良心了,取景,枪战,赛车,还真小看了钱嘉乐。
真的很差 就5个人意淫 再影片里爽了一把 结束 这个年代情怀真的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