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也是你们中的一员,我也一直都忘记了。
说到跳楼就想起了birdy,还在一直期待Tom最终如birdy般地回眸一笑,所以到最后都是深深地深深地失落,因为我很喜欢这个TomTom。
很喜欢这部片子,很喜欢Jeremy Davies旁白的唇音,很喜欢U2的配乐,很喜欢其中的种种纯粹。
有一天我踩着滑板来到百万美元酒店穿过Elosie迟疑着有些躲闪的腿真闹不懂爱是什么,“也许去南非……永远不会实现……听过最美的事。
”那种迷茫的天真使我酸楚和我关于她身体的所有记忆仿佛赤裸着,后退着穿过早晨所有人死一般沉睡着的脸当他们告诉我她不是Elosie爱是不能描述的,不能像树或海圣人眼中的罪——坠落在丧失了未来的天堂某处在我再一次见到Elosie之前我必须长出翅膀,在我给她的第六本书里,她的脚将在冬天变白,轻轻踩着白雪
“百万美元酒店”是Wim Wenders 较近期的作品(2000年)。
好像没得什么重要的奖项,之所以一定要找来看,是因为听说这里面的音乐是U2操刀制作的。
Million Dollar Hotel也好,百万美元酒店也好,不管在哪种语言里,都是个挺浪漫的词。
Wim Wenders的“百万美元酒店”却不是你想象中的百万美元酒店,这个百万美元酒店是一个很破旧、很邋遢的廉价公寓,充满衰败腐朽堕落的气息,住满了社会底层和边缘的人物:智障者、妓女、流浪汉、失败的艺术家、神经病等等。
你仍然可以把“百万美元酒店”叫做一部很浪漫的片子,取决于“浪漫”的定义。
曾经买过一本叫做《浪漫主义》的书,让我很受启发,原来西方艺术中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完全不是中文中的风花雪月,而是指“强烈的情感体验”,它是“在艺术领域和知识领域对人类心灵的极端的探索、体验和表现”,怪不得他们把法国大革命也叫做是“浪漫主义”的,还记得从前历史教科书那幅讲法国大革命的插图吗?
德拉克瓦克的《革命领导人民》,那就是绘画中的“浪漫主义”。
回到百万美元酒店,在这里发生了一件命案,梅尔-吉布森演的警官来调查(其实这个角色在这个片子里并不重要,因为这个片子探索的并不是命案的真相),于是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一个年轻的智障者和一个年轻的妓女之间一段浪漫纯美绝对的爱情,让人想起《新桥恋人》中那一对也是社会边缘的恋人。
“百万美元酒店”和“德州巴黎”一样,都是一个地名,不同的是,Wim Wenders这回没有在路上流浪追寻迷失,这一次,我们只在“百万美元酒店”里待着,然而这里并不是Wim Wenders电影里流浪的终点,而在这幢房子里的流浪追寻迷失又怎会少过横跨德州的千里之旅?
又:跳楼的镜头电影里看过很多,没有拍得这么美的。
又:摇滚是浪漫主义吗?
绝对是。
开篇的长镜头很唯美,一个自杀的小伙陈述着自己对世界最后的认知和感受。
但之后,从男主和FBI出现开始,我只能用混乱来形容了。
在一座充斥着三教九流的酒店里,一个虽然是从华盛顿过来,但是明显不正常的FBI。
先是展示FBI的暴力执法,再是说明他为什么来查案,同期体现楼里明显不太正常的群体。
电影从这里开始就垫定了一个混乱的氛围和环境。
尤其是刚刚看完白钻石之后再看,真的是看的我直犯恶心。
简单的自杀案件,因为涉及富豪引发了世间的关注,也因为他试图制造一个本不存在的凶手产生了后续的故事。
本片点评仅代表个人观感,只能说我真的不能接受这样文艺不文艺,悬疑不悬疑的闹剧。
这次在文德斯回顾展上看的是4k修复版。
看电影之前还看了文德斯的一篇讲电影修复的访谈,很多技术用语,没看懂,大体是如何既改善品质又保留原影片的质地和风味。
看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修复的效果如何,新旧比较才知道。
而看老版的当时,和看修复版的当下,是不一样的眼睛。
清楚记得第一次在电脑上用VCD光盘放出电影来时的激动,哪里会觉得画质音质有什么不好。
所以除非现在把老版和修复版同时对比着看,修复得如何,怕是体会不出来的。
也许不是文德斯最好的电影,但恰巧是我最爱的那种: 文德斯风格化的电影语汇和Bono同样风格化的配乐。
雷蒙·钱德勒式的冷硬侦探故事,“吉屋出租”一样冰冷的环境和绝望的人,内核却是法式浪漫,“两小无猜”一样残酷的浪漫。
爱伊斯,一切都是因为爱伊斯,米拉·乔沃维奇的美丽对得起TomTom的痴情。
剧本是Bono的点子,一个都市童话。
没有米拉,故事难以让人认同,没有文德斯,片子就会流于俗套。
幸好他们都在。
2024.11.8 “直到世界尽头”文德斯回顾展
首先说出我看完时的自然反应:愤怒狂哭电影描述:令类人专署的超出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爱情,,,,(要描写事物,越简单越有力)特点:过滤掉所有平凡爱情电影中的干净与平淡,用混杂与神经质取而代之,,,,主角评论:这部电影绝对是jemery出生就驻定要给他演的,从气质到声音,完全就是那个角色,你会感觉得到世上会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使人难以触摸但真实呈现.(我就是这样的人,大家相信么?,,,,,)故事清洁评述:和"重庆森林"貌似表面上含有很多类似人与事物的这部电影里,它的结局却是比"重庆森林"超越了许多.最后我还想问一声,你们都想信在世界上的某一个城市里也会有像我像他一样的人存在么?
我一直在等待.可我毫不在乎.--在生活的角落,总有让我感动的东西.有人说,爱是一种很难形容的东西.有时候,它只是一个字.有时候,它是一生.在生命的尽头,我们往往会像tt一样,吟诵出那些自然而然的诗句."爱不能像树或海一样被描述.那是人们观察的眼睛,是圣徒眼中的罪恶,是黑暗最底处的光明"我知道,就像tom tom一样,这些诗句终有一天会为我信手拈来.因为我们经历的生活,除了恨,还有爱.有的人在尽头,有的人在起点.时间总是包含一切的载体.亦或仅仅成为一个载体.当时针一圈一圈的划过,我们什么都看不见.那些笑容那些眼泪那些喜悦那些悲哀那些愤怒那些踟蹰.但分明我们感觉得到.在欲望的最底层透视着绝望的光明.时间承载了一切,唯有一个人的历程,它无法左右.所以我说时间是无力的,因为它的承载它的流动都是有我们左右一个人的生命有多长?如果你能看得清那颗击穿生命的子弹身后的轨迹.我可以告诉你那就是永远.-其实无论结局还是开头.我们都错了.错在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其实海边还是很小,我丝毫不觉得海有多辽阔.反而是途中天边一朵云.给了我一种很广阔的感觉.这云那么大块不重阿!?
2002年我就受到朋友推荐看这片子。
直到2010年的11月在看了这片子,8年了。
发生了那么多事情。
我又改变了多少?
片子开始的时候还是颠覆了我看很多片子的习惯。
哪些打乱的敏感细碎的对话,象一个个哲理或者一首首诗。
特别中间穿插了很多美妙的音乐。
整片电影节奏基本是比较缓慢的进行着。
到汤汤面对摄影机说那些话的时候,念那首诗的时候,就逐渐将我的情绪加温,血液渐温起来。
片头跳楼的的镜头和片尾跳楼和伊兹的对话以及跳楼,还有女主角最终坐在窗台看相片,镜头拉远,百万美元酒店的远景以及城市的高楼,这样的画面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从片子里我更读懂了一些密码,一些周围朋友的密码,一些人和人关系的密码,城市社会阶层的密码,一些美的解读。
大话西游里紫霞说过:我的英雄是乘七彩祥云而来。
这意思是她心目中需要一个英雄出现。
而有些人心中需要的是一段感动。
最好是彻底悲剧性的结束,才能让她一辈子感动快乐。
这样的情绪是扭曲和变态的,但是却真实存在。
另外总有很多人计划这样那样,女主角说他们要到一个地方去,鱼从门里进来从窗外出去。
男主角对这些话的理解是,这些计划是美好的,但是她是不会去实现的。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朋友总是在计划什么,一逞语言之快感。
因为除了我看这部片子感动之外,在若干年后我已经是看过无数文艺片,看过无数感人肺腑的书籍之后,我觉得这样的影片至少会让部分感性的(不一样的感性,带有神经质的)人深受迷惑和影响,中毒到影响人的一生。
所以这片子力量还是很强大的,看不懂的朋友,是没有读懂那些密码。
今天翻出了很久以前写的旧字,贴上来,做个纪念吧--------------------------起动,奔跑,挥动双臂,大步向前……向右偏头,他在向谁笑,他在对谁挥手,谁是他目光中的最后一次眷恋和怀念……当他笑着跃起,张开双臂就像张开翅膀,在这个城市晨曦的薄霭中,他选择了一次向下的飞翔……没有血腥的坠地,这是多么唯美极致的一跳!
而街道上,一个赤裸着双脚的女孩,就轻飘飘地踩过这一地碎玻璃,一路款款前行,带我们走进了这里——百万美元大酒店。
多么纸醉金迷,让人充满臆想的一个名字。
可这里没有有钱人,这只是一个被医疗机构放弃的精神病患者的聚集地。
富翁之子的死引来了外界对此地的关注,否则没有人会愿意踏入这个不是疯子就是白痴的地方,这本是被社会遗弃的一个角落。
Tom tom是个有些智障的年轻人,他们都叫他白痴,他不生气,他会说:你猜的很对!
他爱上了Louis,一个有些神经质,爱赤着脚走路,仿若影子一样不存在的女孩。
在这样一个本就充斥着疯狂气氛的地方,他们身上却洋溢着无比的单纯和善良。
Tom第一次在走廊中鼓起勇气对她说话时,像个孩子一样的手足无措。
他探过头低低的说一句话,再马上缩回来,想与她亲近却又怕亵渎了她。
她仿佛受惊的鸟,神经质的叼着烟摆着头,努力回避他的目光。
“你还记得我吗?
”“我记得一切一切。
”“一切一切?
”“对。
一切。
”……从这一刹那开始,我爱上了Tom tom和Louis之间的对话。
昏暗的走廊中,Tom tom明亮的眼睛让人心悸,闪闪而动的是他对眼前女孩子单纯的爱。
他们的对话低低沉沉,含混不清,像是梦中人仍未醒来的低语,却糜烂而美丽的让人晕眩…而我更愿意称这让我着迷的声音为——“呢喃,呢喃”……伴随着Tom tom的低语,影片平静而忧伤的展开。
酒店内正在上演的闹剧似乎与他们并不相关,贪婪,欲望,掩饰,出卖,一帮疯子在做着发财梦,一帮自诩为正人君子的人在无耻的进驻这里,满足自己的偷窥欲望。
在这些肮脏与复杂的事情正在发生时,一份属于Tom tom和Louis的爱情,一份低低说出的爱情,象是阴暗角落中一株柔韧的藤,竟在静静生长,向上,向上……在Tom tom的房间中,Tom tom和Louis坐在窗口下,Louis问Tom:“你干嘛那么喜欢我?
……总要有个理由吧……” Tom闭上眼沉思了一会,突然转过头来认真的看着Louis,用梦呓般的声音说:“爱不能被描述,像树,或海,或神秘的事情…爱是我们的双眼,是圣者内心的罪人,是油画深处的光明……”疯子?
白痴?
谁是?
他们还是我们?
…看看Tom tom明亮的眼睛,Louis天真的笑容,他们单纯的拥抱与依偎,像孩子一样的亲吻嘴唇,静静听着他们无序又飘忽的呢喃,你的心中会油然而生一股悲哀和怜悯吗?
不是对Tom tom和Louis,而是对我们,对这个世界,为这个沉重、复杂、脏乱、空虚的世界,为生活于此的无助迷茫、自以为是的我们…当Tom带着自己的爱腾空而飞,一瞬间天近了,在肉体的坠落与灵魂的解脱中,天堂离他有多远??
如果可以暂停时间,我愿意一直看着他们抱在一起,对深爱的对方轻声低语,我愿意看他们眼神交错的刹那,迷乱也甜蜜…就让我这么摇摇晃晃地沉醉于这快乐和忧伤交织的单纯之中吧,让我听着Tom tom和Louis的呢喃沉沉睡去,平静死去……兰桡2003/6/15
又一次很奇怪,怎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好评。
我喜欢的只是音乐而已。
对抗这个污浊的世界,以毒攻毒是个方法,以纯净诗意对抗也是个方法,却那么无力。
梅尔吉普森的表演也与片子的调性脱离掉,拿一个弱智,拿媒体的强势捏造,这么事实的东西,好像绕的弯子太大。
总之总之,俺不喜欢。
完全找不到任何形式的影片逻辑,无论是戏剧式的,还是诗化的,也没看懂深入探讨了什么议题……
#苏州文德斯回顾展 之前说这个片子难得一见,看完还是觉得别拿出来好…… 又疯又无聊浪费一个展映名额。不如放咫尺天涯
谢谢你文老师,他明明可以只给U2拍一部mv却塞了一部电影。下次咱还是拍mv吧。 btw电影50分50秒Bono入镜,我永远热爱U2,这两颗星一颗给U2,另一颗也给U2。
与德州巴黎比起来,更像是还不成熟的习作一样~
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看了评论都说后半段好,可是我实在看不到后半段..
这片子太文艺了,而且开头就能猜到结局,实在欣赏不了
不知道是因为没有字幕,还是描述的手段太过另类,这真的是一部压抑的电影。分两次看完,最终才明白了原来是围绕谋杀案而写的酒店中形形色色的人的存在状态。所有人的形态都被夸大了,以达到一种荒诞但刺心的效果。可还是对美的幻想和为爱疯狂的举动让这个带点奇异色彩的电影回归到了平常的样子。突破的不是内在,但那些独白让人心动。
评分怎么这么高?
跳楼案件不是重点,酒店里唯利是图的三教九流也不是重点,甚至弱智和妓女的爱情也不是重点,重点是文德斯惯用的诗意旁白与音乐,以及意味深长的镜头等所展现的形式美。内核的缺位,再诗意也不美。用音乐家当编剧简直是旁门左道,不着调。
文德斯所有的电影都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迷人,实在太迷人了,其中又以《公路之王》《直到世界尽头》和这部最迷人。。。因为这部电影,U2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还有米拉·乔沃维奇啊,要一直走这个路线该有多好啊,何必要去演什么生化危机啊。。
音乐很感人。老外的哲学体系太强大?还是这片本来逻辑即使如此?徘徊在似懂与非懂之间。电影那句台词很牛x:“。。。华贵、抑郁、垃圾。。。”
I knew her plan could never work,it will never work.But it was the sweetest thing I ever heared,the sweetest thing I ever heared.
U2的原声不错
但又有某些部份喜歡
英文字幕看起来比较吃力
再看遍后再说
这哪里是文德斯,简直是卡拉克斯。bono的剧本很普通,但拍得好美。最感动的一句话:who cares? i care...for you.
···
处于悬疑类型与作者表达之间的尴尬境地,Tom奔跑轻快,可惜他没有天使的翅膀。
Jeremy Davies 8 October 1969, Saugus, Califor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