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The Heavenly Kings

主演:吴彦祖,尹子维,连凯,陈子聪,谷祖琳,张学友,黄贯中,恭硕良,杨千嬅,谢霆锋,莫文蔚,卢巧音,房祖名,冯德伦,成龙,何超仪,李尚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英语年份:2006

《四大天王》剧照

四大天王 剧照 NO.1四大天王 剧照 NO.2四大天王 剧照 NO.3四大天王 剧照 NO.4四大天王 剧照 NO.5四大天王 剧照 NO.6四大天王 剧照 NO.13四大天王 剧照 NO.14四大天王 剧照 NO.15四大天王 剧照 NO.16四大天王 剧照 NO.17四大天王 剧照 NO.18四大天王 剧照 NO.19四大天王 剧照 NO.20

《四大天王》剧情介绍

四大天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吴彦祖、连凯、尹子维、陈子聪成立了一个名叫Alive的乐团,准备在乐坛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他们在访谈中收获了前辈极为尖锐的真知灼见:张学友坦言,技术包装害了唱片业,很多资质差的歌手也在浑水摸鱼;黄贯中表示,踏实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谢霆锋直言,唱片公司并不尊重歌手的意见;卢巧音暗讽狗仔队总是无理取闹……总之,很多人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乐坛的症结所在。事实也证明alive乐队的成长之路荆棘密布,先是主打歌曲被盗,在网上免费下载,其次是媒体总是挖空心思找他们的绯闻炒作,第三是公司对他们的包装越来越一厢情愿,第四是学舞不精,彩排偷懒,演唱会忘词等糗事,显然这支乐队距离他们的梦想越来越远…… 吴彦祖凭借此片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撕票风云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第九突击队你的传奇之危机四伏性敢中环捉鬼记国王的选择社区主任女子无畏第二季哈林四女子第二季你已藏在我心底纸钞屋第三季七个会议神鬼妙计素描簿欢迎入柜绿地黄花猫与月亮父子雄兵小王国的爱情美少女特攻队中层管理录利根川书道女孩!我们的甲子园蝴蝶行动第一次牵手情之债干支魂:猫客万来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第二季渴望完美的人

《四大天王》长篇影评

 1 ) 阿祖野心与实力。

喜欢阿祖的一定要看哦!

不得不说,阿祖休闲打扮也非常好看非常好看!

电影整体的氛围也很好,阿祖剪辑得不错哦。

大家的本色表演也很好,而且看完了,不禁想,那里面关于大家感情的部分几分真几分假?

连凯组这个boy band是不是真是有私心,找阿祖为了他的名气,找尹子维为了他会唱歌,找陈子聪为了垫底?

阿祖又是不是恃名自傲?

不过有一点绝对是真的,即使阿祖歌唱得很烂,也会是乐队中最受欢迎的那一个,毕竟歌唱得好得很多,脸长得像阿祖的可不多。

 2 ) 冲着Daniel Wu的美少女战士造型去的。。。

坦白说看之前就不报什么期望完全是冲着封面上Daniel Wu穿的那套水兵服,扮美少女战士造型才去看的,这样子实在太雷了!

可是看了片子都没有看到他穿这套衣服。。。

(可能我看漏了)有点遗憾。。。

 3 ) 几真实又几戏剧

现实中的唱片界只有更混乱更无艺术良心毕竟在法律框架内违背道德并不会需要坐监。

然而这情节的的确确戏剧性十足:就四个人搞组合,管理起来也这么困难,演出前还能失踪一个,又不是5个6个人的小型室内乐队或者几十个人的小乐团;谈起音乐竟然缘起KTV,难道不是音乐爱好者俱乐部;四个人各有各的不靠谱,极其专制的队长,极不敬业的队员,这样竟然能成团(好似花瓶主唱+因练不好吉他SOLO吉他行业内卷转战根音的贝斯手+懒癌患者吉他手+泡妞大师鼓手,不过目前好像这样的乐队也是存在的,且还能持续运作),按理说这样的乐队早玩完。

最后只能说这几个唱歌不行(除了跟着椰树牌性感女嘉宾混的那位),但是演技还是抗打的:无论几个说台词像是普通人接受采访自我暴露的团员(从最开始讲述“初心”,在组合运行期间的怨言和争议,以及最后的崩溃爆发);还是编舞师,经纪人,服装设计师,助理等(不确定有哪几个是真的从事他演的职业)。。

是所谓的生活化演法吗?

毕竟是职业演员,这专业素质还是在线的。

没什么艺术理想,艺术天赋,艺术技能,艺术良心的四个演员只凭颜值突然搞起音乐组合却广受听众追捧,没有比这更讽刺的了。

反而这里面出现的真实的摇滚乐队(秋红)并没有这般受欢迎,主题不言而喻吧。

在这造神的世界里,产品质量并不重要。

 4 ) 娱乐圈本来就是场戏

  如果作电影“纪录片”去看,那么这部片只有前半部是合格的。

确确实实揭开了一些娱乐圈的内幕,而且对其他艺人的访问也增加左真实感。

但后半部分,在演出途中闹出的事就显得好突兀了。

  本来就电影本身只能给三个星,但为了拍这部电影,闹了两年,而且花这么多心血。

真的被大帅哥感动了,情感上加多一颗!

 5 ) 这个5星,给吴彦祖的野望

为什么要给5星?坦白就一部电影来讲,各方面都不能达到5星的标准,但若不力荐实在是难以表达我看到这部电影时的欢喜.暑假的时候看到这电影的海报,并未打算去看,原以为又只是一部流水线上的喜剧片(我相信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如此以为并因此错过了这部电影)。

倘若不是因为片中有个吴彦祖,我也定是连剧情介绍都不会看。

剧情介绍一看,确实是给惊到……ALIVE组合,并不是个有什么名气的组合,但恰不巧的,如我这样连电视都不看的人,也曾刚刚好在某地方台的娱乐新闻上看到过关于他们的报道,当时是很鄙夷的:大帅哥吴彦祖协同3个我完全没听说过的人组成了一个男孩团体,蹩脚的唱着口水歌,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搞组合这种纯商业兼玩票的行为让我对吴彦祖很失望……但《四大天王》一出,又让人备感欣慰。

原来这一切是一场精心的组团忽悠。

一路看他走过来,从一开始被发掘演美少年之恋,带、到后来被王晶找去当花瓶,到旺角黑夜真正开窍,中间经历紫雨,妖夜回廊,三叉口等电影,其成长之路昭示着他对电影的态度,绝不是扮偶像捞钱那么简单一回事。

诚如他自己所说“我很庆幸,如我的第一部电影是王晶拍的,我也许就不会在这一行待那么久了”。

可见他他真是在电影之中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吴彦祖实在是让人羡慕而嫉妒,同时又欣慰,对他充满期待。

他有着绝对偶像的外型,但却也不缺乏对电影真诚而坚持的理想。

他几乎就代表了一种男人的梦想,他可以坚持自己的个性,而又因偶像的外型而永远不缺乏市场。

说回这部电影,电影本身的表达方式很直白,他们要说什么观众是轻易就能看到了,娱乐圈的东西无甚探讨的意义。

值得提起的,当是他们无法复制的拍摄手法。

其实更早的时候,有一部揭露摇滚节的内幕的电影,便是以类似的仿记录片说法拍摄,“真实度”也很高,片中的演员后来还在90年代初期照着电影里的乐队真的组团举行过巡回演唱会。

但是吴导他们玩得更彻底,真刀真枪的上。

这样的谎言,一生之来得一次,但也足以让ALIVE的名字被香港娱乐界和电影界永远记住了一边照公司安排参加活动,一边在活动背后公开(或秘密)的进行表演,这简直是一种跟社会玩牌的华丽冒险,想想都人兴奋。

还值得一提的,片中为四位男角各自特别准备的展现心理世界矛盾的动画及配乐,或色情诙谐或血腥黑暗……也算是这近来流行的玩法,与《童梦奇缘》和《雷蒙》的片头片尾相似

 6 ) 有趣的电影《四大天王》

http://mach.yculblog.com/post.1230449.html事情从连凯开始。

这个长得很忠厚型的帅哥,某天突然想拍一部反映娱乐圈生态的电影,把娱乐圈里面那些有的没的统统放到台面上给大家审视。

他跑去和别人商量,这个别人就是从小在鬼佬那边长大,作派诡异的吴彦祖。

吴彦祖把老连的想法推进了一大步,说不如我们真的来组一个组合,进军乐坛,然后把背后的点滴拍到电影里面去。

于是他们又拉来了两个半红不黑的家伙,一个是尹子维,好像是过去明星的第二代,类似于没那么红版谢霆峰,另一个是陈子聪,他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娶了一个老婆叫何超仪,这位何姐姐是赌王的女儿,还曾经拿过金像奖最佳女配,算是赌王众多女儿中比较另类的一个。

他们于是就组成了“ALIVE”,开始唱歌,也开始拍这部《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并不是纯粹的纪录片,看片尾就知道有不少东西是编出来的情节,但是当中的内容,穿插了太多这几年相关的娱乐新闻,让人看来有真实的感觉。

加上拍摄手法的关系,纪录片的调调很浓。

也因为这个,里面的那些欺骗记者博版面的东西在电影里面大白天下的时候,引起了香港传媒很大的反弹,据说当年被骗的女记者泪洒当场,一时间也传出ALIVE要引咎解散的消息。

但好在这四个家伙还比较能挺住,刚上去他们的主页,他们发了公告承认弄这个组合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拍这部电影,但也否认说要解散,因为从中发现了音乐的乐趣。

花了两三年的时间,灌录唱片、记者会、商业演出、八卦绯闻……所有戏份都做足,现在才发现这原来都是这四个演员在做戏,看到这部电影,再想想过往的娱乐新闻,真的是很有趣的回味。

 7 ) 玩转娱乐圈

1995年,香港唱片业收入16亿8千万;2005年,香港唱片业收入7亿;2005年,超过40新人涌现乐坛;2005年,演员吴彦祖,陈子聪,尹子维及连凯组成ALIVE进军乐坛……最早是在“春田花花同学会”的字幕里发现ALIVE这个组合的,还仔细研究过其成员,当时便感觉有点无厘头,4人中也就吴彦祖有点市场,其他全是半红不黑的,而且从未涉足歌坛,就这4个人居然也能出来唱歌。

想不到,现在居然还拍了这部记录片式的电影。

看到最后才明白,这是吴彦祖给香港娱乐圈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他们组这个ALIVE纯粹是为了拍这部电影而已。

穿插全片的卡通和对歌手的采访,使得全片真假难辨,不由的佩服吴彦祖的创意。

假作真时真亦假,说的是香港乐坛。

本片可以说是一部进军乐坛的教科书,让圈内人震惊,让圈外人瞠目结舌。

原来,明星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先发布网络单曲,然后找记者炒作,然后开记者招待会,然后上通告,然后发片,然后就是不断的通告……歌是假的,用软件调的;新闻是假的,狗仔炒作的;甚至连歌迷都是假的,500元一个。

这就是光鲜亮丽的乐坛。

真作假时假亦真,说的是ALIVE。

为了拍电影真的组了个乐队,而且通过记录片式的镜头将乐队的发展过程暴露在公众面前。

如果是表现乐队如何努力也就算了,可是,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炒作方法和欺骗的手段。

吴彦祖果然是ABC,没什么不敢拍的,拿娱乐圈EG了一把。

可苦了香港乐坛的新人了,这部片子过后,还有多少人相信他们?

至少我不会再相信CD里的声音了,除非他能唱现场;而那些在台下大叫“我爱你”的歌迷,我也会认为是买来的而已;至于娱乐新闻,早就没人相信了。

在香港唱片业如此萧条的情况下拍这样一部片子,无异于雪上加霜。

不由的担心他们4个的前途,至少歌坛他们是别想混了,ALIVE这两年可是把香港的娱乐圈耍了个遍啊。

看了这片子,你就会明白时下那些选秀节目为什么会这么火了,只要有人捧,不怕你不红。

造星,已经成为一种工厂化的生产了。

 8 ) 《四大天王》——吴彦祖的一次行为艺术

《四大天王》是吴彦祖拍摄的一部伪纪录片,记录了他在2005年成立的Alive乐队种种。

所谓伪纪录片,就是指用纪录片的形式拍的电影,意在增强真实感,而《四大天王》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是电影却不像电影,不是纪录片又处处透露着真实。

我更愿意称之为一场本质上的行为艺术。

乐队由吴彦祖、连凯、陈子聪、尹子维组成,除了吴彦祖我全都不认识,陈子聪在片子里说他有名字,不叫【何超仪的老公】(赌王何鸿燊的女儿),好的,原来他在我眼里只是组合里有点胖的那一位,现在他是何超仪的老公了🌚🌚。

组合在成立时即不顺利,唱片公司在合同上提出苛刻条款,乐队因此搁置,于是几位大哥自己录了一首歌并上传到网上假装被盗,然后联系记者写头版,召开记者发布会。

一通操作猛如虎硬生生把自己推出道了。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是太标准不过的炒作了,电影只是电影却过于真实,正是因为时至今日“包装炒作”已经太过完善,唱歌不好听没关系,有Autotune修音,长得不好看没关系,可以去整容,甚至于暂时没人气都没关系,线上有水军,线下还可以雇职业歌迷举灯牌,一台赚钱机器就此诞生。

片中连凯就在第一次演出前给自己雇了职业歌迷举灯牌,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一个彩蛋,就是从第一次演出到最后,观众席中都只能见到连凯的灯牌。

形而上的包装之外还有形而下的包装,乐队请了David给他们设计服装,这位哥真的太好笑了,捧条狗拿杯红酒指点江山,三言两语说不清,请务必观看电影欣赏。

好笑程度从他设计的前卫服装可以看出一点:

除此之外,电影还做了一些动画,风格各异,都相当精彩,只是这些2006年的艺术对于当前的人类来说或许还是有点超前了......比如带有拼贴艺术风格的“长枪大炮”追逐战

美漫风格的动画(动画里是陈子聪)

精神污染型

Happy Tree Friends风格型,看完晚上做噩梦

《四大天王》邀请了很多明星做采访,包括情节在内涉及了许多命题,比如炒作、偶像产业、版权、经纪公司对艺人的压榨及组合之间的勾心斗角等,但都有浅尝辄止的嫌疑,如果单纯从电影角度来评判它的话只是一部有点意思又有点无聊,有点无聊又有点意思的电影。

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在于,正如一开始所说,与其说它是电影,我更愿意称之为一次行为艺术,试想一下,在2005年,几个人为了发出自己嘲笑的声音,用几年时间,像模像样地组建了一个乐队,灌录唱片,在各地巡回演出,把一切都拍下来,欺骗了整个娱乐圈,曝光后遭到港媒封杀,最后又拿到了金像奖。

太朋克了。

此外,电影中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也非常模糊,出道是真的,乐队却是假的,新闻是真的,内容却是假的,那么,演出是真的,职业歌迷是真的吗?

练舞是真的,透露出的性格是真的吗?

内讧是真的吗?

非常迷人地不知道。

而如果这个人是吴彦祖的话,那就更朋克了,不是吗?

—END—神秘代码:白日观星可以在这里找到我;)

 9 ) 娱乐圈就是这么回事

alive。

不是甚么新电影了。

挺真实的。

呵呵,理论上来说不是演的。

本来就是真实的。

娱乐圈就是这么回事。

然而,还有那么多孩子想趟这滩浑水。

想不通。

 10 ) 《四大天王》:金像奖里期盼的花絮电影

《四大天王》:金像奖里期盼的花絮电影               □文/火神纪   寻找;尝试;挣扎;前行。

  可是往往到了最后,我们才发现;  自己并不知道我们所要的以及所追寻的,  到底是什么。

           ——火神纪。

题记。

  这是一部比较适合在电视上播放的电影,而不是大屏幕。

或者说,这应该是某个电视台上的八卦节目而不应该是一部电影。

至少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是这么固执地认为。

  是不是任何的影像经过了剪辑处理之后,都可以被称之为电影呢。

在看这部《四大天王》的时候,我突然有了这样的一个疑问。

这也许是我所看过的电影里最不像电影的一种电影形式,整部电影都用那种跟踪访谈的形式剪辑而成,有的镜头甚至用了一种针眼镜头的那种偷拍的拍摄方法。

于是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有这样的一种错觉,我并不是在看一部电影,而仅仅只是在看某场show的制作花絮或者某个DV爱好者和朋友间的游戏。

  在整体上来说,把这部时长83分钟的电影当成一个整体的时候,我们应该是感觉到惊喜的。

并不是因为我们不曾见过这样的电影方式,而是没有见过一部从头到尾都在不停地用跟踪访谈和动画这两种方式相互切换而剪辑成的电影,跟踪访谈代表了现实里所发生的一切,而几段动画代表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这两种简单的方式是合成了这部电影最基础的两种电影方式。

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要在这样的方式里讲述一个有构架的故事,也许就显得有些困难了。

  因为有着若隐若现的故事构架,因为有发展着的情节,因为有些地方是作者自己杜撰出来的,所以,加入了代表人物内心的动画进入了后期的剪接制作之后,这部作品被堂而皇之地定义为电影。

  也许吧;这就是电影了。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方式,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它本身有着很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最终合成了电影艺术。

所以我不该去质疑这部作品的定义,就算我看的时候很是郁闷。

加上前阵子吴彦祖也因为这部电影而被香港金像奖授予了最佳新晋导演的奖项,为这部作品定性,似乎已经是被公认了的。

看过吴彦祖主演的很多电影,其实我很想知道当吴彦祖转换了角色当了导演之后,将给我们奉献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出来。

可以说,这部电影给我的期待值是很高的。

  这部电影在望穿了秋水之后终于在今年的3月底抵达了大陆并且公映。

然而,如此泛滥的跟踪访谈镜头,实在让我犯困并且大打呵欠。

  用一种如此直白的叙述方式来告知我们剧情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吴彦祖也许仅仅只是在尝试用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电影方式来给我们描绘出他所想表达的一切,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的话,那么也许应该说,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因为整部电影都像这样采用这种电影形式来表达的并不多见,金像奖在最佳新晋导演上的选择意味着对新的电影形式的鼓励和支持,而无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在形式上的推陈出新让我吃惊,而我所吃惊的并不是这部电影,而是吴彦祖对于尝试的勇气。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这种用跟踪访谈和动画做出来的电影形式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曾经看过了,只是似乎没有一部电影像《四大天王》这样占了如此大的比例,基本上可以用泛滥来形容了。

  印象最深刻的以及对这种方式用得最恰到好处的是1994年昆汀·塔伦蒂诺和奥利弗·斯通合作的那部《天生杀人狂》。

跟踪访谈、动画、黑白镜头、舞台剧等等多种电影形式的交错,以及大量快速的而且次数惊人的剪接让我看到了一场最华丽的电影艺术表演。

我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总会不时地想起《天生杀人狂》,就算在题材上、基调上都相差甚远无甚关联。

可是这种电影手法上的靠近,总会让我无来由地迷乱。

  金像奖对这部电影的肯定以及对吴彦祖的期待给了我对这部电影过高的期待。

然而,总体看下来,这部电影在那种高期待值下带给我的,是另一种更可怕的失望。

  漫漫长的制作花絮。

这也许是我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一感觉。

可以是一场演唱会或者一部电影的制作花絮,于是看完这部电影,我开始对这花絮背后那场演唱会或者那部电影产生浓厚的期待。

然而看完的时候我被告知这并不是花絮而就是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严重失望。

  创意有余,可是出来的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

用跟踪访谈和纪实的形式记录了一个叫Alive的乐队从组队到找唱片公司,再到自我炒作以及接拍广告到MV再到接演大型演出到最后解散的全过程。

中间加入了比如张学友、黄贯中、莫文蔚的采访让这部电影看起来亦真亦假难以辨别。

这是电影的功效,或者是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以经录片之名杜撰一个不真不假的娱乐圈。

也许,因为金像奖对最佳新晋导演所寻找的是一个更好的创意以及一部更容易引起共鸣的电影,于是,这部电影的电影手法以及其描绘的圈乐圈也就更容易得到青睐了。

  用琐碎的谈话和纪实的跟踪拍摄的方式来支撑起一整个故事,这样的做法实在有些冒险。

金像奖所津津乐道的,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部DV作品或者是一个乐队成长的记录花絮,而不能被称之为电影。

只是因为有很多的明星在片子中露了脸,因为得到了金像奖的肯定以及用一个比较正规的电影途径来传播,也就成就了这部也许谈不上是电影的电影。

  我佩服吴彦祖对尝试新概念的勇气,可是也许是因为过高的期待值,等到我终于看到了这部电影并且硬着头皮把这部电影看完了之后,我很失望。

  金像奖对吴彦祖的肯定是一种对电影形式尝试的鼓励,这也许也是近年来香港电影总是固守在原有的种种电影形式里,业内人士对于前景的担忧以及一种导向性的期盼。

然而在一般影迷看来,这部电影似乎更像是一部花絮电影,或者说,是电视的一个跟踪访谈节目,扯不上电影。

  我一开始从看到的海报上去猜测,我曾以为这会是一部无厘头的搞笑电影,从这点来说,这部电影依旧让我惊喜;电影里的造型也应该值得惊艳。

男色时代里的一部男色电影,好吧,就且宽容些吧。

2007-04-30;丁亥年甲辰月甲午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四大天王》  ■译名:《The Heavenly Kings》  ■导演:吴彦祖(Daniel Wu)  ■主演:吴彦祖(Daniel Wu)、陈子聪(Convoy Chan)、连凯(Hoi Lin)、尹子维(Terence Yin)  ■类型:喜剧、音乐  ■片长:83分钟  ■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英语  ■发行:Golden Scene  ■上映:2007年3月29日

《四大天王》短评

2009-9-25 13:37:39 8/6.8(128) 敢玩就值得鼓励,但似乎还是没有那种彻底豁出去的劲,毕竟还是要吃这口饭,能玩多大……真打算去非洲唔捞咩

7分钟前
  • 德拉库拉拉
  • 推荐

做什么都是错

8分钟前
  • 是Queen妮呀
  • 还行

到现在也还是有CD 有专辑 不过听歌习惯改变了 网络听数字版 但是实体版还是一种消费品 可以是对作品的肯定 可以是对偶像的付出。换了种形式而已。(专辑买了不拆成了常态。)

10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吴彦祖

14分钟前
  • with
  • 推荐

吴彦祖是控制狂吧,没准是最有心计的那个。

16分钟前
  • AndylayRoy
  • 还行

吳彥祖用這一部偽紀錄片證明了他的導演才華,好似一個預謀已久的惡作劇,吳彥祖領頭的四個人涮了樂壇一把,尖銳的嘲諷,又有恰到好處的放鬆點。對於影片中設定的角色性格,四個人都完成得很好,尤其是連凱,很多細節豐滿。本以為結局會是四個人分崩離析,但影片給出的比我想得更反諷。

19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好玩!

23分钟前
  • Chaall
  • 力荐

真的是又有皮相又有才华的男生

24分钟前
  • 马甲
  • 力荐

这片子的创意真的是无敌,吴彦祖让我刮目相看。娱乐圈的复杂众所皆知,但是敢于将它玩弄于股掌的吴彦祖其勇气与聪明可嘉。片中的动画太过冗长,结尾太过无厘头。除此以外,我真的只是觉得,行为艺术的去拍一部电影,这种创作方式太有突破性了。

28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光怪陆离的世界……

32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推荐

假做真时假亦真

35分钟前
  • 慈悲鞋底
  • 较差

真假都傻傻分不清楚了 有你的

38分钟前
  • FFan
  • 力荐

幾好睇D窩...唔知點解睇完更fancy daniel lor..

41分钟前
  • 黯然销魂饭
  • 力荐

这配音。。。。

42分钟前
  • forfaen
  • 还行

知道多一些了

46分钟前
  • 爱吃萝卜的酸菜
  • 还行

这部电影缺乏深度、主题、情节!

49分钟前
  • 飞翔心灵之家
  • 较差

David (stylist ) : 好有africa typical forest嘅感觉。What do you think?Terence: Africa 有rainforest 嘅吗?

50分钟前
  • 🥂
  • 力荐

电影实在乏善可陈,不过主题曲听起来倒还过得去。

53分钟前
  • 坚持猪
  • 较差

五分给聪明

54分钟前
  • kamifly
  • 力荐

剧情:7;摄影:7;台词:8;演员:8;配乐:5;特效:6。综合:6.8

58分钟前
  • nicol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