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看过一部动漫,里面有人吐槽法国电影的总是无尽的浪漫场景和台词,像我这样在美剧和日漫的浸润里长大的人就几乎没接触过法国电影,所以猎物算是启蒙么!
哈哈正因为好莱坞电影给我的影响太大,所以会不由自主地进行两者的对比,从整体看来这部警匪片都具备了好莱坞电影的因素,比如说孤胆英雄在黑白两道的夹击之下在枪林弹雨中妻离子散中奋起如同小强一般玩命,最终达到了坏人终受惩罚的结局XD我就吐槽几句权当介绍吧1, 激动之小哥穿越记。
最近穿越剧那个火爆啊,晴川怜儿等我是被知道的有木有!
主角阿里安越狱之后那一身深蓝卫衣蓝色牛仔简直是盗墓笔记张起灵的穿越啊!!
盗墓迷当时就激动了,而且那身手,在车水马龙里前有追兵后有堵截然而飞身一跃利用火车脱身,孤身奋战在第一线总是能原地满血复活,真男人啊!
2, 戴眼镜的果然都是腹黑。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有种印象,只要是腹黑的角色都会有一副金边或者半框眼镜作为标志,莫莱尔当之无愧,据说眼镜可以掩饰一个人的眼神,而眼神会揭露出人的心理活动,所以说,大家要保护视力,少戴眼镜,哈哈。
另外在妻子的帮助下进行犯罪活动,而且瞄准萝莉下手,和美国某段时期的一个案件非常相似,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情节,以后女孩子出门都要加强警惕咯!
3, 堂吉诃德需要有桑吉的理解。
我们都记得那个把风车当做敌人的浪漫骑士堂吉诃德,然而在小说里能真正理解他的只有桑吉。
堂吉诃德式的前警察把阿德里安当做了知己,不惜性命来保护他帮助他,在剧情紧凑常有血腥情节的片子里,这位警察带给了我感动,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然而需要和理解总是个悖论。
4, 最亲的人感受最深。
阿德里安的女儿是这部片子的泪点——前提是有人会哭的话,她的出现直击人内心的柔软之处。
自闭的她默默地生活在杀害自己母亲的凶手家中,看到父亲的通缉令也只是安静地看着,温顺地听从着这对夫妻,安静地看着他们骗人害人害人,这是当她的爸爸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伸出胳膊挽住爸爸的脖子微笑起来。
她知道最亲的人是爸爸,所以我相信,在看到通缉令的那一刻她仍然相信爸爸会来救她——然后就真的来救她了。
5, 美女警察才没有和越狱逃匪玩暧昧呢!
这是一个意外一个惊喜有木有!
多么具有创意和新意啊,当然我觉着有那么一点办公室恋情的苗头,嗯,有待进一步考证。
6,法语不能算一种一见钟情的语言。
从一开始我就想说法语其实不怎么好听,果然是因为听英语听得太多了,但是听着听着就觉得还是挺好听的,就像有种美女,第一眼看着不算惊艳,然而越看越耐看。
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写到这里回头看下标题才发现似乎光记着吐槽就离开主题了,那么我就稍稍点下题吧,对于拆散这样美好的家庭的强势,以暴制暴才是最好办法。
不过幸好,幸好阿德里安还活着。
只要活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是么?
谁是猎人 ?
谁是猎物?
一开始看的时候 就被以监狱为题材的电影吸引 ,总能让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
然后就坚持看下去了 ,虽然剧情简单,很容易推测,但是男主角从越狱开始的那一刻就不再简单了,这一路上的奔波,曲折,中弹,警察们凶狠不留余地的追捕猎物(男主角)...而男主角却一直都在跑,一直在跑,他不能倒,前方就是猎物(让.路易 真正的凶手),他要向前,他还要救自己的女儿,他就这样一直奔跑,到最后的被水流带走...........这一路上,是多么让我感动啊!
看到78分钟处,实在忍不住对不堪剧情来吐口水。
一问:离职警察,探监时为何不拿出证据说服男主告知马里奥可能去处?
二问:男主你为嘛不宁可信其有,不打电话通知妻子有危险?
三问:男主和警察一起从将近三层楼高摔到车顶,警察昏迷,你没事一般,甚至后面中枪后,还是一路狂奔。
四问:离职警察,你为嘛不把调查的资料匿名送到警局,总有一个稍微聪明点的,比如那个女警察。
五问:法国的编导,以后再拍警察戏份时,能不能别再为了一个罪犯就大动干戈?
也显得咱有能力。
看《你丫闭嘴》也是,一个抢劫犯,你敢安排几十号荷枪实弹警察,追到电影院。
六问:男主你为嘛不相信妻子?
七问:男主你为嘛生出洋娃娃似的女儿?
太可爱漂亮了。
结尾看信时尤其如此。
八问:男主你为啥要打抱不平,你不是说泛泛之交?
当信不信。
露财虽非故意,让陌生人捎口信打电话给妻子可大错特错。
九问:法国政府,你为嘛把监狱修的如此舒适和容易《越狱》?
迈克该申请从狐狸河监狱转到这,当然,前提是林肯也在这,或就不费那么大周折,以致脚大拇指都弄没了。
(待续)继续发掘不合理处。
凌晨1:39,耐着性子完成了。
白胡子老头一露脸,我猜测他会“误杀”男主。
结果就是他射出了关键一枪。
还好结尾,摩洛哥来信证明男主也是超级无敌打不死小强,而白胡子老头不至于因故意杀人入狱。
不死小强,最初被女警射中小腹,不见取出弹头,三番五次狂奔加爬山爬楼都没失血过多而死,尽管做了简单处理但还是伤口破裂;被强奸犯双管散弹枪打中跌下悬崖,竟还能抱住一棵树;好在,白胡子老头那发狙击子弹把他打了下来。
告密的警察,你也好意思说:我们抓住了马里奥。
还有胡子警察头头,一窝子笨蛋。
总之,比较不久前看过的《触不可及》,尽管不是同类型片,真是天上地下。
头一次打一颗星给一部片。
导演:Eric Valette,执导过奇幻血浆监狱片《圣歌》以及《鬼来电》,恐怖片粉丝应该熟悉他。
男主角(Franck):Albert Dupontel 《不可撤销》《巴黎》《漫长的两天》《九月怀胎》。
作为父亲演出了飓风营救的范儿,作为老公延续了不可撤销的悲催戏份。
女警察(Claire):Alice Taglioni 《曲奇》《粉红豹》《巴黎曼哈顿》《空中决战》。
狮子座的女英雄,有范儿不需要演技。
男主的老婆(Anna):Caterina Murino 《我的一生》《杀手十三》《007:大战皇家赌场》。
意大利女星的血液,有贝托鲁奇的影子。
男主的小女儿(Amelie):Jaïa Caltagirone(2003年6月18日生,拍摄本片时7-8岁),之后还拍了《科努瓦耶》《知性纽约》及一些电视电影。
无敌的萝莉,前途无量。
反派变态男(Maurel):Stéphane Debac在《权力的迷醉》《双面娇娃》等片中演过小配角。
编剧帮了他,坏到了一定的境界不容易啊。
变态男最后一个猎物16岁女孩(Melissa):Claire bouanich(1994年7月12日生,拍摄本片时16岁)《蝴蝶》。
还记得那个《蝴蝶》里的萝莉么?
她长大了,没长残。
警官boss(Lucciani):Zinedine Soualem《情寻猫脚印》《鸦片天使》《潜水钟与蝴蝶》。
我总以为他是球星齐达内的亲戚。
取景地:法国阿尔卑斯滨海省,巴黎,土伦,布拉格。
片子卡斯阵容强大,剧本好,节奏好,各个包袱噱头无缝衔接,扣人心弦,感情线火候把握恰当,不矫情。
对于商业片,不管黑包白猫,能抓观众的就是好猫。
弗兰克是一名抢劫犯。
他从监狱越狱,只为追捕从前同监的狱友,因为他的妻女遭到该狱友陷害,并将连环杀手的罪名嫁祸于弗兰克。
一名叫做克莱尔的女警察开始追踪弗兰克,使得她也成为头号公敌。
当他们追逐别人的时候,也有人跟在他们背后,究竟谁是猎物,谁又是猎人?
刚刚被《逆战》的香港硬派警匪动作提了神,接着是阿汤哥的力作《碟中谍4》,又看了法国商业动作片《猎物》,觉得三者之间有挺多相似之处,原因就是动作风格非常相近,《逆战》虽然有很多用枪的镜头,《碟中谍4》虽然有很多高科技和特效支持,但最精彩的场面大多都出现在街头打斗、追击等传统型动作戏中,《猎物》也是如此,不停的街头追击,迅猛有力能听得见肌肉与骨头的碰撞声的对打,紧张的气氛加上彪悍的打戏,让观者始终把心提在胸腔的上半部份,直到全片结束才落回原位,由此可见,欧、美、华语地区的动作片风格已经趋向大同,而且水准和品质也越来越接近。
说起国内先后上映的这几部来自不同产地的警匪动作片,又不能不提到《猎物》中的主演艾尔伯特·杜邦迪,这位曾主演《漫长的婚约》、《总统》、《乌龙差佬》等影片的法国大明星以往一直是以演技和气质见长的,此次却在《猎物》中变身动作悍将,着实令人刮目相看,一身雄壮的肌肉,接连不断的搏命演出,不仅打得头破血流挨枪子受酷虐,还多次跳高楼、跳火车、跳大桥,不停的玩命演出和《逆战》里面的谢霆锋有得一拼。
不得不说,如此接近“高龄”的演技明星在功成名就时还能如此玩命,着实令人敬佩。
从故事看,《猎物》其实有点像《监狱风云》加《飓风营救》,前半段是杜邦迪饰演的男主角在狱中勇斗狱警和黑帮,干净利落又狠劲十足的打斗,加上极有技术含量的巧妙越狱桥段,同时用变态杀手狂在狱外的一条隐线作为呼应,营造出极强的悬念感,充分展示了法国电影人掌控场面和调整节奏的功力。
而当男主角越狱成功以后,影片又很快的进入到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追逐中,警察、逃犯与变态杀手的三角游戏,演绎出一场惊魂动魄的猎杀游戏。
影片的主题非常鲜明,主人公既是罪犯、逃犯,被警察追逐,另一方面又要挽救家人,不惜一切代价追杀变态杀手,而变态杀手在多次行凶玩弄受害者和警察于股掌之间后,又反过头来和主人公进行较量,猎手和猎物之间的身份转换,让影片变得不再是单纯的打斗,而是变成了一种复杂的争斗,从而也使影片脱离了普通警匪动作片的常规套路。
国内观众应该可以很容易的接受《猎物》,动作片原本就无国界的限制,再者影片的剧情线索非常简洁有力,一气呵成,既符合商业片的标准,又有可以深层思考的人类的互相信任、社会层面的问题,变态杀人狂的精神层面的探寻,在雅俗共赏的角度上看,或许要比前几部吕克贝松作品要更具能量,当然,法兰西式的异域风情也发挥了极大的养眼功效,总是能够适时的冲淡影片的血腥味。
以前法国商业片给人最多的感觉是浪漫和快乐,像《猎物》这样直接表现暴力和犯罪的警匪动作片比较稀缺。
影片通过一个越狱抢劫犯面对黑白两道的双重夹击最终绝对反击战胜变态杀手的故事,演绎了一个以暴制暴的个人英雄主义故事,凭着劲爆的动作和扎实的剧情,向世界展示了法国电影的另一种能量。
影片的主演艾尔伯特•杜邦迪实力不俗,此前在政治惊悚片《总统》与喜剧片《乌龙差佬》中的传神演绎和搞笑功夫都给影迷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一次在《猎物》中,杜邦迪变身为纯粹的银幕硬汉,在法国的监狱、都市和田园等别致场景中,一路横冲直撞,上演单挑黑帮、警匪、杀手的勇猛之举,一举成为法国影坛的孤胆英雄代言人。
故事并不复杂,从杜邦迪饰演的抢劫犯弗兰克的狱中生活开始,不断被黑帮和狱警折磨,再熬不多久便可重获自由享受富贵生活的时候,却因误信损友不仅被加刑期,还险被黑帮致残,为了保护处于危险之中的妻女,弗兰克只好铤而走险、越狱而出,与警察和危险的变态杀手展开了一场生死竞逐。
在弗兰克的亡命之旅中,影片上演了无数场惊心动魄的动场,和好莱坞同类型影片讲究的大阵仗不同,《猎物》延续了《不明身份》、《暴力13街区》等法国类型片的优良传统,不靠爆破、飞车夺人眼球,而是充分发挥硬碰硬的拳脚肉搏,迅猛、刚烈的写实风格动作产生惊心动魄的暴力美感,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
片中多场动作戏的设计都是非常彪悍并新颖的,其中弗兰克在狱中把对头的脑袋挤在墙上刮得鲜血直流,还有另一场在公路上迎着飞驰的车流狂奔的场景,都非常惊险,而弗兰克在追逐中不停的跳汽车、跳火车,拿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机器的硬朗打法,自成一派的动作风格与法国独有的优雅场景相得益彰,堪称是一部法国乡村版的《虎胆龙威》。
除了男主角野性凶猛,影片中其他几个重要角色也有出色发挥,身材修长的熟女警察一路对弗兰克穷追猛打,又屡次在关键时刻有意无意的助其逃脱,英雄美女之间似乎已惺惺相惜,只可惜导演为了追求简单粗暴的快感,没有玩出007式的风流戏码,两大主演得以保持清白,始终是你追我逐的单纯警匪关系。
不得不钦佩法国影人在商业电影领域的掌控能力,《猎物》的动作场面营造得虎虎生威,叙事节奏和人物塑造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就像是一部精密的钟表,影片的故事线索始终保持着紧张却稳定的节奏,每一个重要角色似乎都有秘密,每一个故事细节似乎都含着恰到好处的悬念,影片最后,弗兰克和死敌马里奥先后坠下悬崖,也是近几年来同类影片中最有气质的一个结尾。
埃里克•瓦利特执导的惊险悬疑片《猎物》最特别的地方并非情节,也不是惊险动作场面,因为作为一部法国电影,文艺气质是必然的,哪怕吕克•贝松也会拍出《天使A》,抑或在《第五元素》里让一个外星人展示天籁嗓音。
所以一部普通的类似《喋血双血》的警匪片,才会有了特殊的悲情意义,这便是男主角没有选择肌肉硬汉或超级帅哥,却是法国中年戏骨艾尔伯特•杜邦迪,为《猎物》注入了丰厚的情感基础与忧郁气质。
《猎物》虽然有紧张刺激的追车场面、血腥格斗及变态凶杀,但归根结底却是讲了一个关于“信任”的故事。
男主角弗兰克因私藏一笔赃款而入狱,因为是被同伙出卖,所以他不信任何人,包括自己可怜的妻子。
这种不信任,在弗兰克入狱后遭到俄罗斯囚犯与狱警对他的共同陷害后更加深了。
可惜弗兰克所托非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他将最大的秘密告诉了同室的一个强奸犯马里奥,而这位号称是“被冤枉”的强奸犯才是真正的冷血连环杀手,他出狱之后给弗兰克留下了永恒的创痛。
弗兰克被迫逃狱之后,也受到女警官克莱儿的追踪。
这一黜“三岔口”于是演绎得惊心动魄,这三个人都在“信任”的迷沼中徘徊游走。
弗兰克因信任而闯下大祸,同时自己也遭受陷害,所以他必须在复仇、赎罪的同时,取得警方的信任;连环杀手与妻子之间扭曲变态的信任使他有恃无恐,可以肆意释放心中的兽欲,所以他曾经所向披靡;而女警克莱儿是凭作为侦探的敏锐直觉判断是否该信任弗兰克,她甚至能一眼看穿伪装得很巧妙的连环杀手。
这三路人马在兜转追逃之间,真相亦扑朔亦明晰,而最残酷的地方并非弗兰克如何绝处逢生,却是他给自己设计的人生赌局,建立在“信任”之上的悲剧,终究还要他亲手来收拾干净。
当然,全片最精彩的依然是艾尔伯特•杜邦迪的表演,他敏感坚韧的眼神,瘦若枯柴的身躯,以及过人的抗打击能力,仿佛有一团火在体内熊熊燃烧,即脆弱又强大。
一个背负了太多苦难的男人,能否在错信于人的同时再次赢得他人的信任,成了一个大问题。
《猎物》虽然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狩猎”过程,但说到底还是建立了一个稳固的“铁三角”,这亦是剧本最绝妙的地方。
所以无论追捕戏是否能与好莱坞类型电影相提并论,那种暴力以外的丰厚内含与凝重格调,却赋予《猎物》异样的神彩。
可见,将《猎物》要的不是“爆米花”电影的效果,却是在此基础之上探索更深层的东西,更犀利的反省。
Frank因抢劫银行200万欧元被关入监狱,就在他即将出狱的时候因为为看似窝囊的狱友Malio出头打架而被迫刑期延长。
此时因为担心狱外的妻子和赃款出现危险,他被迫让无罪释放的Malio给妻子带话。
没想到,一个前警察的出现让他意识到Malio是个真正的罪犯,自己的妻子和赃款处于极度危险中。
他奋不顾身越狱,而他最终却发现妻子已死、女儿不见踪影、赃款也不翼而飞。
于是他开始顺着蛛丝马迹寻找Malio,与此同时干练的女警也在率领同事追捕Frank。
三方展开了相互躲避、追逐,并在一个小镇相遇。
最终,Frank抢回了女儿并成功从警察手中逃脱。
法国式的警匪片,虽然没有好莱坞的影片那么花哨,但是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流畅、同时所表现出父爱的执著、加上对打、追车,给观众呈现了不同美式风格的硬派动作片。
结尾设置虽然并不新奇,但是也足以出人意料。
另外,片中小女孩儿非常可爱。
如今再看法国人的警匪动作片,脑海里似乎总萦绕着或《暗流》或《暴力街区》、《企业战士》等堪称经典的桥段。
或昏暗雨夜里的线索隐现,或街头狂奔的玩命追逐,法国式警匪动作片已然在故事性和可欣赏性两方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国际口碑。
的确,一直努力秉承法国电影传统高卢人,无论在艺术片还是商业片中,都能很好地展现其完整而流畅的故事性。
并能在其中做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暗涌,让观众在欣赏主人公或缉凶追逃的惊险,或血洒逃亡路上的刺激的同时,心绪随着故事情节的走势而跌宕起伏、欲罢不能。
但影片《猎物》,至少在开篇,表现得极为低调和朴实,丝毫没有紧张气氛的堆积和渲染,让事前对其毫无了解、乍看影片的观众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状态。
渐渐地,主人公弗兰克劫匪的身份和境遇才慢慢被前来探监缠绵痴嗔的爱妻,和几欲“黑吃黑”的俄罗斯同伙所侧面展现出来。
而狱中室友的“友好”相助,让影片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复杂起来。
而弗兰克一路杀出监狱,不但要为惨死的妻子复仇,救出自己唯一的亲人,爱女。
还要极力躲避警方的追踪。
电影编导的精心布局可见一斑。
看似有勇无谋的男一号弗兰克,狡诈变态的狱友,正义干练的女警探,构成了这一场猫鼠对战的追逐游戏。
而对于每个人,导演也分别用了足够的笔墨将他们各自的人物背景和性格做了必要的交待和烘托。
并很好地融入到片长并不充裕的整个故事当中:银行劫匪弗兰克为了自己生活窘困的三口之家才铤而走险,与爱妻的痴嗔缠绵让他永生难忘,患有语言障碍的小女儿更能时刻激起他足以对抗全世界的勇气和毅力;表面上被诬陷的狱友竟是个高智商的变态杀人狂,邪恶的内心在药物的驱使下几番对小姑娘下手竟都逃过了法律的制裁逍遥法外;机智的女警心存正义,在弗兰克危难之时出手相助。
显然,为了更好地突出弗兰克的勇猛和执着,以及狱友的狡猾和诡变,法国警方不惜以女性出山,彻底做好绿叶的工作。
反倒是,这一对风格和遭遇截然迥异的狱友间的对决,逐渐成为影片着重突出的主题。
一方面,身负枪伤的弗兰克用看似鲁莽的行动,一路穿山越岭拼命寻找着女儿的下落;另一方面,变态的狱友则四处设下圈套,引警方追杀弗兰克,并继续凶残作案。
两者在斗智斗勇中将故事逐渐推向高潮。
主演杜邦迪的表现也堪称朴实无华,他的外形虽比不上《杀手里昂》让•雷诺的味道十足,动作方面也不如《暴力街区》里跑酷小子们来得炫,但无论是拳拳到肉的监狱群殴,还是马路上车流里的玩命奔逃,再或是悬崖峭壁旁的勇敢一搏,皆充分展现出角色与影片本身所特有的质朴之感。
而影片结尾处,渐渐走出语言障碍困扰的小女儿抬头微笑的那一瞬,“铁汉柔情”之美喷涌而出,颇有吕克•贝松的成名作之风范。
小萝莉太可爱了!!!
不死的主角遇陷记。
看看法国硬汉
开篇不错,后面怎么胡编去啦,主演不错~小女孩很可爱~
背景设定太小了,不过也可能是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原因,总觉得这部动作拍得再复杂也只是小电影。但主角不死真心光环大亮。小萝莉真可爱。
这片子剧情太好莱坞了。变态杀手加小萝莉就是一台好戏啊。这哥们是真能作,没有好身体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啊
在法国动作片中算是上乘了……
小萝莉啊!
一颗星加给那个小女孩的。。。
法国监狱真舒服……小女孩很可爱
当演员也得有个好身体啊。。。
再卑劣惨痛的人生也总要相信一些什么!
完全的好莱坞剧情....╮(╯▽╰)╭
感叹:男主的身体素质太好了,女孩子不要随便上陌生人的车,变态杀手的老婆更变态!
相信任何人,没有人可相信。
剧情太欠缺了
平淡无味的一部电影,警察的敏感度太低了。
拍得不错,情节太虐
一部让人惊喜的法国商业动作片,本应很雷的情节显得异常真实,人物丰满。另:《猎物》再次证明,在时下成功的精良法式动作片中,演员的体能实在实在重要,不是健将级的体魄真容易累死。
情节编排不错,但法片总是拍得过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