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民日报发文后,总感觉打分要小心翼翼的。
思前想后,还是战战兢兢的打了2星。
毕竟,我不是水军。。。
感觉好像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次事件以后,影评人被推上风口浪尖。
影评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一个主观产物。
我觉得这部电影好看,就打个高分,把出彩的片段拿出来共赏。
我觉得不好看,就打个低分,把败笔讲出来讨论。
诚然,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与影评人个人的鉴赏水平,欣赏角度,甚至个人喜好等诸多方面有直接关系。
一家之言,岂能反应电影的真实水准。
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影评人,这其中有专业的行业从业者,有资深的影迷,也有普通观众,如阿北所言这些人“可能包括你、你的亲戚、你的小学同学、早晨卖你油条的那个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个人。
”。
因此构成了一部电影的口碑。
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但事实却是,你说这部电影好,值得一看,立刻有人跳出来问你拿了多少钱,是不是写软文公关稿的。
你说这部电影烂,更不得了,各路人马杀出来恨不得把你撕碎,各种诋毁谩骂,懂不懂的欣赏电影,这么黑你是收了多少钱,有本事你去拍啊?
总之,感觉不管你写什么都是收了钱的。
真是无奈了,麻婆倒是想收钱呢,哈哈哈。。。
说回冒牌卧底,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几乎没多少人知道,宣发工作很不到位啊。
据百度百科,导演唐旭,中国80后创作型新锐导演,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2009年完成处女作《青春日记》,2014年拍摄院线电影《换爱七日》、《爱情不等式》。
很抱歉,这几部作品都没看过,对导演不是很了解,不多评论。
这次冠以中国式昆汀的大名,来完成这部黑色幽默喜剧。
稍显吃力。
能看得出来,电影一开始,拟塑造七位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高圣远的“凶”、金士杰的“神”、谭凯的“恶”、林鹏的“煞”、常远的“蠢”、吴樾的“狠”、潘粤明的“搓”,每个人物背后有一条单独的故事线,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来讲述这个因误会被陷入黑帮的市井小民是怎样为保全生命而被迫犯罪的故事。
然而很遗憾,剧情推进太牵强,从一开始,韦宝宝被误认成薛先生,黑帮老大真的这么好骗?
富二代扮演假冒警察,在酒吧门口寻找线人,线人这么容易被买通?
亦或是阿杰知道这俩警察是冒牌的,闲得无聊陪他们玩?
为什么土狗莫名其妙被怀疑,还敢拿枪朝脑袋蹦一下?
类似于这样的疑问,全剧太多。
本意应为多条故事线的串联,但事实除了韦宝宝阿杰和狼哥之外,剩下的人几乎都是跟着打酱油,特别是最后反转的重点土狗也没有多少戏份。
叙事基本都是顺着韦宝宝往下走。
前期的铺垫,几乎没有成功之处。
到收尾的时候,要我说,就四个字:强行反转!
而且连续反转!
分分钟大家每个人都能反转,警察不是警察,卧底不是卧底,狼哥不是狼哥,狼哥悲惨的大叫: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我突然想起来贾玲的一档喜剧节目,旁边的导演喊一声:反转!
然后敌人立刻变成队友,再喊再反转,不停的喊,就不停的反转。
第一个反转是爷识破狼哥要吞货的把戏,爷当然会识破啊,不然爷还是爷吗?
第二个反转是土狗原来是真正的卧底,要不是他穿上一身警服出来,我几乎忘了土狗这个人。
第三个反转是原来杰哥才是真正的狼哥,要不是韦宝宝一字一句站在那里讲出来,我还真猜不到这个反转呢。
我实在看电影啊,又不是脱口秀,故事难道不应该是用镜头呈现的么?
昆汀大师这种看似毫无瓜葛的人物,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情节,在剧终,总是能浑然天成的结合在一起。
之前的疑惑的矛盾也能瞬间让人茅塞顿开,前后呼应不得不拍手叫绝。
相比之下冒牌卧底的反转,来的太猛太突然。
最后借用昆汀大师的话:“其实我每部戏都是这儿抄点,那儿抄点,然后把它们混在一起。
如果不喜欢的话,观众大可不看,我就是到处抄袭桥段的。
伟大的艺术家总要偷桥段,是偷,不是什么他妈的致敬。
"
故事也没什么新鲜。
说那个导游段子的时候,前面那些铺垫本来为了后面“导游”两字,可是导演脑残早早就亮出了相关画面,这个段子就完全没了意义。
而且这段子也是咸丰年代的了。
就这一段子已经注定了这是个大烂片。
说说潘粤明吧,最经典的角色是电视电影《情不自禁》里的痞子卧底,这次的冒牌卧底演的就是类似的角色,当年的影子还在,但味已经变了。
比电影有趣的是,潘粤明的前妻董洁的电影《爸爸的3次婚礼》也在同期上映(迟一天),就看谁的票房高(目前为止,《冒》的票房是1112万,《爸》只 有48万,看来前夫赢定了),真的是离了婚还要斗,斗一辈子,看谁活得幸福。
再提提吴樾,可惜了我的哥,演过孙悟空的,还被力捧为CCTV6的台柱,奈何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没能真正大红大紫,按说他应该是可以到达吴京张晋级别的,差一部大戏啊,要么是爆款的电视剧,要么是爆款的电影。
王家卫式的文艺范在《摆渡人》中遭遇滑铁卢,而周星驰式的恶搞喜剧却在《冒牌卧底》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作为今日上映的元旦档唯一犯罪喜剧电影,《冒牌卧底》用一个精彩的故事,独特的类型,黑色幽默的寓意构造了一部“笑里逃生”的电影佳作。
看来国产电影未死,我们可以再看500年。
《冒牌卧底》由德丰影业出品,潘粤明、林鹏、吴樾、高圣远、常远、谭凯主演,金士杰友情出演,于今日正式全国公映。
讲述了潘粤明饰演的导游“韦宝宝”阴差阳错开始黑帮卧底之旅,遭遇一系列奇葩经历的故事。
韦宝宝是电影中最常见的人设——社会底层小人物。
别说去黑帮卧底,就是在路上看到黑社会也会退避三舍的屌丝,就如同周星驰早期电影中的人物设置一样。
然而以往的电影剧情告诉我们,偏偏是这般如同蚂蚁的平凡人,往往是撬动幕后真相的关键。
《冒牌卧底》也不例外,它演绎的仍旧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小人物变英雄的经典套路。
虽然是套路,但玩出新意,玩出诚意却实属难得。
周星驰港式的恶搞百分之八十用浮夸来增大喜剧效果,而《冒牌卧底》中的潘粤明却一路用真实惨痛的“悲催经历”来引发“笑果”,他最大的特点是拥有都市宅男显著的共性,胆小、爱耍滑、又贱又挫又怂。
面对引诱,巨额财产他不为所动,然而一句“免费介绍警花交往”,二话不说立刻就范。
尊严是他的盔甲,女神是他的软肋。
正是“韦宝宝”这都市屌丝男士形象极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看着他的卧底经历,我们一边啼笑皆非,一边代入自己,幻想自己遭遇卧底黑帮的窘境将如何化险为夷。
潘粤明一改以往影视作品中或温文尔雅或深沉内敛的形象,非常放松生动的诠释了油滑机敏关键时刻正义感爆棚的“韦宝宝”。
观众跟随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经历了重重波折,遇见了形形色色,善良或邪恶、虚伪或真实的人,见证了他从拿枪都走火到出场就起范儿的黑社会大哥伪装之路。
这条被虐、被误解、被伤害,最终却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卧底之路,沉浸其中,最后真相大白的一刻,是何等的热血泉涌和痛快。
是的,电影的最终释放着热血漫画一样的畅快淋漓之感,因为它的主题并单单是搞笑,有黑色幽默,有对而现实生活的讽刺,还有诸多烧脑的安排,一环扣一环,观众会在笑声中渐渐得到启示。
电影中还有几个意外的亮点,比如周迅老公高圣远的首次大银幕亮相,演绎了一个个性十足的黑帮头目。
还有喜剧界的泰斗金世杰在片中也有出色发挥。
总之,无论是从电影的剧本创作到节奏掌控还有演员的表演,《冒牌卧底》都是元旦档期不可多得的喜剧盛宴。
朋友拉着我又看了一遍冒牌卧底,而这次看却有了全新的感受,这在我所看的电影中少有的。
第一次看只是注意了故事的情节,而这次看则让我感到了影片的寓意。
冒牌卧底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确是部好影片,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别具风格,诙谐幽默轻松,是中国电影的一道闪光,对于这点应有客观的认识。
下面是我对影片的一些感受。
他只是一个小小导游,淹没在游客的人群里。
他没有生活的奢侈,只有性格的顽皮。
可能永远不为他人所知,即便遇害成为街头尸体。
面对金钱他也心动,面对尖刀也会畏惧。
遇到困难也曾经畏缩,遇到危险也想过逃避。
但做人良知让他坚持,母亲的教诲从未忘记。
只有忍者才能成为仁者,只有仁者才能无敌。
人的命运固然不能选择,会被卷入危险的漩涡,也无法预计。
但能从容面对困境的,是忍者坚强的耐力。
遇到重重艰难险阻,仁者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真正的是“仁者”就是“忍着”有耐力的人,才能成为“仁者”。
《冒牌卧底》小制作大用心,独僻风格。
说到卧底,可能很多人便是想到港式警匪片里的众多形象,林岭东的《龙虎风云》中的周润发,刘伟强的《无间道》里的梁朝伟、刘德华等,日前还有内地出品制作的网络剧《无间道》延续着卧底们的“无间”轮回、人性拷问等,相比之下,由年轻导演唐旭编导的大电影《冒牌卧底》则是走的黑色幽默的路线,演绎出一番的让人啼笑皆非的卧底风云。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的已经扬名世界影坛的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影史上最伟大的悬疑惊悚片大师,并为后人的类型片创作留下了很丰富的遗产。
而唐旭的《冒牌卧底》与其说是学习借鉴了港式警匪卧底片,还不如说是从希区柯克的《西北偏北》等作品里吸收营养,影片讲述的是平日时只是一个小导游的小青年韦宝宝,一次看见美女而自作多情的心动后,在某酒店门口假冒“薛先生”之名与美女共餐,但刚出酒店门口便遭遇了数名陌生的黑衣人的绑架,他也被卷入了一起黑帮斗争之中,为了保命,他只有假戏真做,并遵从“卧底”阿杰的安排,冒充神秘莫测的“薛先生”,不过幕后的真相也越来越超过了韦宝宝的想象……一个平凡的小人物被无意中卷入到一起大事件中,他也遇到了导师/朋友/敌人等,这是一个比较标准化的“英雄之旅”的叙事模式,《星球大战》系列、《指环王》系列等,也都是通过这个模式讲述激动人心的英雄成长的时刻。
对于《冒牌卧底》来说也有所类似,“薛先生”相当于《西北偏北》里的“凯普林”,由此带来的经历、磨难,使得韦宝宝这个有点好色、有点爱财的市井小人物,逐渐的展现出他的聪明、才智、勇气等,直至最后在有机会离开之际他又勇敢的回来直面幕后的真凶……而导演选择了由潘粤明扮演韦宝宝这个小人物也带来了些许的惊喜。
记忆中的潘粤明是在路学长的《长大成人》中的他,年少时的一次懦弱的经历带给他深深的内心伤痛,直至后来他陪伴着受害人一起寻找凶手……潘粤明比较适合这种小人物的角色,贴近于现实,让人有所共鸣,而《冒牌卧底》里的韦宝宝也会让人看到某个时候的自我。
风格上,编导唐旭则采取了黑色幽默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也让影片的故事更为扑朔迷离,但又不失幽默而做到了张弛有度。
更何况影片还有金士杰老师的精彩表演,戏份不多但亮点不少。
尽管《冒牌卧底》是一部80后年轻导演的作品,但影片也借鉴了希区柯克的经典影片,及一些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模式,以黑色幽默的手法包装一个并不鲜见的卧底题材故事,全程充满着笑点,而几个演员的表演也给人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有时候勇敢的人往往难胜,仁者才是无敌,忍着才能活命,电影《冒牌卧底》就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成为冒牌特工帮警方破案的故事。
关于卧底题材的电影,香港警匪片中有很多经典,但自《无间道》之后也再无盖世佳作,这让不少人认为这种类型片已是穷途末路。
其实不然,卧底类型电影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它有很多种玩法,除了香港卧底题材电影具有的那种严肃烧脑兄弟情,还可以有喜剧、荒诞风格的打开方式,而这部《冒牌卧底》就是这样一部极具喜剧风格,荒诞气质的走心之作。
影片开篇以两派黑帮进行毒品交易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耍诈,致使以狼哥为首的黑帮团伙失财又失货。
狼哥老大命其限时找回货物,一场关于黑吃黑的火爆故事就此上演。
一个非常有风格的片头,既突出了影片的黑帮气质又将时间进行限定来增强故事的紧迫性和精彩度,暗色调的画风设计为整部影片增添了不少质感,货车爆炸的场面又让人对接下来的剧情充满期待。
这样的一个充满剧情反转及火爆场面的开篇,绝对撑得起《冒牌卧底》这个充满好莱坞范儿的片名了。
之后,镜头拉回到光线明亮的现实生活,故事以韦宝宝搭讪一位姑娘开始。
在与姑娘约会的过程中,他不幸被错认成黑帮对手薛先生,好在通过一番巧舌如簧后韦宝宝成功脱险,并成了黑帮的一份子,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卧底生涯……整部影片极具喜剧风格,并且将喜剧和犯罪这两种元素很好的进行了融合。
在近乎荒诞的喜剧中透着严肃的犯罪风格,在残酷的犯罪过程中又加入了喜剧色彩,这两种元素在影片中形成了非常好的化学反应。
加上影片中大量的剧情反转,人物反转,绝对让人猜不出下一秒的剧情,这种风格及情节的设计让人看得非常过瘾。
在人设上,男主韦宝宝这个人物从名字来看,显然是有致敬韦小宝的意味。
天性花心、鬼灵精怪又口才了得,正是由于他这种机灵劲儿才在黑帮与警察间游走自如,绝对是一个让观众既羡慕又想学习的成功人士典范。
潘粤明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很出彩,时而是接地气的屌丝男,时而又成为气场强大的黑帮大哥,两种性格与气质被他演绎得非常鲜活。
与他对戏的是谭凯饰演的狼哥,不得不说狼哥这个人物绝对整部影片中最为惊艳的人物,那种霸气、狡猾与狠毒分分钟会让人联想起那些年电影中经典的黑帮老大,这次谭凯无疑贡献了一次影帝级别的表演。
影片将于12月29日上映,相较于往年,今年贺岁档中的大片在口碑上大多遭遇了滑铁卢,杀伤力大减,这也为《冒牌卧底》这种优秀的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市场空间。
相信凭借《冒牌卧底》中极具风格的喜剧元素,劲爆的枪战场面、烧脑的故事情节以及几位演员的号召力,这部《冒牌卧底》完全有潜力成为这个贺岁档一匹票房黑马,拭目以待。
破案中搞笑,搞笑中逆袭开场非常紧张,缉毒、卧底、交易、爆破、黑吃黑、狼哥中计,大毒枭毒财两失。
一下子就把电影的节奏给带动起来,悬念感也陡然提升。
接下来潘粤明饰演的怂挫屌丝粉韦宝宝墨登场,又快速将影片拉回到喜剧模式。
于是在破案中搞笑,在搞笑中卧底,就成了本片的鲜明特色。
电影紧紧围绕“薛先生”这个神秘角色展开,韦宝宝一会儿被误认为黑社会头目,一会儿又被“警方”利用,双重卧底、双重冒牌的戏码令人拍案叫绝。
在剧情推进过程中,剧中重点人物的身份也在历经各种变化。
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故事上存在BUG,但耐心看到最后就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有合理的解释,导演藏了这么多的“惊天大秘密”!
尤其是结尾的揭秘时刻,反转和逆袭一层接一层,高潮一浪盖过一浪。
最终让人恍然顿悟、茅塞顿开,原来是骗中骗啊?!
总结一句话就是:“大哥不是大哥,小弟不是小弟;坏人不是坏人,卧底也不是卧底,警察更不是警察”。
是不是有点晕了,这就是本片的奥妙之处,需要观众自己去参透!
除了剧情上的悬疑和反转,导演赋予主角“忍者无敌”的励志正能量也值得称赞!
尤其欣赏这句台词“仁做到了就忍了,忍做到了也就仁了”,真乃至理名言!
演员各具特色,潘粤明突破自我话说,近些年来,曾经的相公“许仙”,昔日的文艺男神潘粤明,越来越接地气,不仅上综艺节目大玩摇滚、挑战“跨界歌王”;而且在电影中饰演的角色也偏向于逗比、无厘头。
本片中,潘粤明就是一个爱喷嘴、没正型的小导游,自称“南都吴彦祖”。
一次偶然的巧合卷入贩毒集团,成为了一个非专业的冒牌卧底。
他为了保命不得已假扮黑帮大哥,又被两个自称警察的“富二代”拉下水,成为警方卧底。
如此多重的身份,虽让“宝宝”苦不堪言,却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的人生信条——“忍者无敌”,什么事只要忍着,就能化险为夷、柳暗花明!
其他演员也各具特色,饰演狼哥得力助手阿杰的是著名的武打明星吴樾,此次他的动作戏份不多,但文戏颇为精彩。
虽然拥有正义凛然的高颜值,但演起杀手啊、坏人啊、小混混啊也是得心应手,此前《寒战2》、《王牌斗王牌》中已有出色发挥,如今在《冒牌卧底》中,身穿西装、花衬衫,两撇性感撩人的小胡子,匪气、流气、煞气集于一身!
饰演狼哥贴身女保镖的是此前在成龙多部电影中有惊艳表现的林鹏,在本片中她既是狼哥的情人,也是杀人不眨眼的狠辣杀手,被阿杰戏称“双卡双待”。
观影结束后,很多粉丝表示特别喜欢林鹏在本片中的造型,一头利落短发,黑色皮衣皮裤,烈焰红唇,冷若冰霜,像一株妖艳的罂粟,美艳却剧毒,散发着迷人且危险的气息。
男性荷尔蒙爆棚的谭凯饰演狼哥,心思缜密,手段残忍,多场戏份均展现出良好的爆发力和控制力。
尤其是最后一句台词,真是逗死个人儿!
周迅的帅老公高圣远则是本片的一大亮点,酷酷的发型、高挺的身姿,是狼哥最为忠心的“土狗”,但是在结尾处他的身份也有超级大逆转呦!
当然,最大惊喜还是来自于老戏骨金士杰,他在本片中饰演幕后大BOSS,台词不多却气场强悍,寥寥数语就让狼哥俯首帖耳!
在网络语境中,“屌丝”一词是一种常见语,没有特殊针对的人群,可以是富人的自嘲,也可以是穷人的自称。
通常,人们都喜欢把小人物逆袭的故事,以屌丝励志成功的语境进行表述,也就有了现实诸多屌丝逆袭的故事。
无疑,在这一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成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借鉴,总能在某些方面激励着自己勇往直前。
正在热映电影《冒牌卧底》就讲述了一位“三无认证”的野导游韦宝宝(潘粤明饰)阴差阳错间被卷入一场毒品交易的案件中,与反派斗智斗勇的较量后,最终成长为神探子的故事。
说来奇怪,也并非新鲜事。
屌丝逆袭一直都是存在于现实中的神话,而电影的改编则是将这种神话加以放大,呈现出更加富有戏剧性的效果。
一开始,导游韦宝宝只是想通过微信约女神吃个饭,顺便消遣消遣寂寞,结果约来是个人妖,机灵地他只好将目标锁定旁边的单身美女,这场尴尬的约会才算终止。
为了彰显诚意,报答姑娘的及时解救,冒名顶替薛先生的名号去高档餐馆就餐,结果被黑道误以为是正牌薛先生绑了回去。
在经历了剁手、枪毙的死亡威胁之后,韦宝宝不得已做起了冒牌薛先生,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是凭借自己“忍者无敌”的信条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一次次化险为夷。
作为线人,薛先生不仅是黑道交易毒品的关键人物,也是警方侦破特大毒品交易案的关键人物。
韦宝宝虽然不是真正的薛先生,但是冒名顶替也需要一定的气魄,不是说谁都能冒名一个连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人,智慧和运气也相当重要。
个人觉得,潘粤明是一位很有喜剧功底的演员,集“怂、挫、贱、贫嘴、屌丝、大龄剩男”于一身的人物塑造,他都表演的很是到位,也让这个人物在正反派之间玩的很转,使得这个角色呈现的不僵硬,很符合影片主打的喜剧犯罪类型片。
正是他的成功塑造,鲜活了人物,丰满了人物性格,才有了这段搞笑的传奇经历。
在错综复杂的故事线索中,除了潘粤明的精彩表现外,还有很多大牌演员奉献了精彩演技。
全能武术演员吴樾,打女林鹏,华裔美男神高圣远,开心麻花常远,魅力男神谭凯,老牌戏骨金士杰等等,都是整个故事的关键人物所在,而说起潘粤明的角色,则更像是几位演员的“皮球”,被人踢来踢去,甚至连小狗狗都没有放过他,虐人又虐心的桥段设置,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禁让人对他又有了更多的怜悯之心。
都说每个人在一个行业呆久了都可以成为专家,像韦宝宝正是靠着“忍者无敌”的信条和机智灵敏的处事方法,最终成长为一个堪比侦探还牛掰的一个人物。
正是他的不死到最后,我们才真真看清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原来这是一盘很大的局,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反派编造出的弥天大谎,不见得局中人都能清楚的局中局,在韦宝宝多年来的卧底下得以成功揭示。
之于现实而言,故事在用喜剧表达犯罪题材的同时,还揭露出了人性之丑恶。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某个迷局中的一颗棋子,只是没有人去发现并知道,也更无从去揭示事实真相,导致很多事情一错再错。
但愿看过电影的人们,都能看清事实真相,也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份真诚,少点欺骗。
总之,若不是韦宝宝,别说罪犯多猖狂,甚至警察都要为此连累很多人。
之于这个小人物的成长,正是有这样一位机智灵敏的屌丝经常游走于正反派之间,悟得这一绝学,才有了故事伸张正义式的圆满大结局。
不得不说,屌丝也有春天。
本片自诩“黑色幽默电影”,着实是某些主创人员一厢情愿/自作多情/自视甚高,您啊,根本就不够格儿高中时代语文简答常听见这样一句话:“欧亨利时结尾。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荒诞却不失合理,这叫黑色幽默。
这种合理性是根植于现实生活,因而顺理成章。
而本片却处处充斥着脱离现实的荒诞,像是创作者们自慰时精神错乱的梦呓,让人看见了创作者们抓耳挠腮想不出idea的窘迫和自娱自乐、圈地自萌的可悲。
1.0分52秒,笔记本电脑的无声键盘,却敲打出了机械键盘清脆响亮的啪啪声。
啪啪作响2.1分31秒,既然摄像头拍摄得清清楚楚,为什么不通知出口最近的哨卡,就地拦截目标车辆?
3.1分46秒,隧道里背景噪音很大,薛先生说话不紧不慢声音还小。
这不合理。
真实的情况:两方扯着嗓子对喊。
(或许是为了体现人物高深莫测的特点,而选择忽略事件的真实性吧)
4.2分52秒起,这个汽车爆炸场面,0分特效,假到不能更假。
动画专业狂喜,感觉自己又行了5.5分18秒,陶瓷杯子砸头,伤口和出血量竟如此文雅。
真实的情况:一道或多道划破形伤口,出血呈喷涌状,在皮肤上留下大面积散射形血痕。
啪!
(注意左一的鬓角)这出血量,你搓澡呢?
6.是不是黑道从业人员,行内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根本不会有,普通人被误会成行内人的可能性。
动不动上刑吓唬人就更扯了;用水果刀割断手指,更离谱得没边儿。
7.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全身真皮套装+短发+露脐=女保镖,这种设定的始作俑者理应遗臭万年罪该万死。
咱们能正常一点儿吗?
8.1小时12分40秒起,帮派内斗场面,看着像闹着玩儿似的。
拿着刀片的小弟们和空气斗智斗勇,脸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注意右二)开心开心,仿佛找到了童年的快乐
这一幕我挺喜欢的,别人拿刀越哥拿棒棒糖,笑点get到啦~9.非法持有枪支是重罪。
既然警察找上门了,说明贩毒事宜败露,难逃一死,况且数罪并罚。
那为什么不直接开枪杀了男主呢?
求求宁了给男主一个痛快吧本来应该打2星的。
潘粤明和吴越大哥演技加分。
写在前面:我并不爱看电影,因为看不懂。
经常羡慕别人又看了哪哪电影,心中也有个小小的期盼,培养看电影的兴趣。
正巧,看到合肥趁早的公众号的一篇文章《用影评换影票》,原来是合肥趁早与百晓生观影团合作,用影评换影票,若写出500字以上影评就可以免费看电影。
既看了电影,又能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感觉特棒!
《冒牌卧底》所谓冒牌,就是以你想象不到的卧底呈现其中。
既有冒牌,就有真实,所谓真真假假,最后自己也欺骗了自己。
结束后细细想来,若你看的认真,若你是个对电影情节敏感的人,应该很容易猜到谁是真正的卧底。
每一个关键的细节,就有略微缓慢的特写。
韦宝宝是一名导游,因想搭讪美女,以薛先生的名义进入一家高档酒店就餐。
晚餐结束后,被盯上,他冒充的薛先生正是黑社会中狼哥所要寻找的人。
他不承认自己是薛先生,但是在生死面前,他不得不被迫相信自己就是薛先生,杰哥成了薛先生的保护伞,杰哥说他是卧底,只是单纯帮他。
偏巧,两个警察找到薛先生,以现金和介绍警花的好处让薛先生当卧底。
事实证明,这两个警察是富二代冒充的警察。
薛先生开始走上不寻常之路。
但是善良之人终是无法冷血,在“真”“假”薛先生的较量中,他仍是不会开枪的那个人。
但是善良并不代表愚蠢,看到杰哥的项链戴在艾达的脖子上时,他开始产生怀疑,没有想到杰哥才是狼哥。
那谁是真正的卧底呢?
真正的卧底是能屈能伸的铁血汉子,当他受到怀疑的时候,假狼哥将枪拿出来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将枪口对准额头,扣下扳机。
还好只是一种信任的试探。
从电影中看到,没有立场与底线的人会被环境所干扰,假的狼哥是个傀儡,却越来陶醉于狼哥的角色,最后自己也相信了狼哥的角色。
一个人从心底开始相信“环境”赋予的角色,是很难认清自己的。
两个富二代的警察亦是如此,他们陶醉于做警察的快感中,最终都没有醒来,在监狱中还不亦乐乎的玩着警察与坏人的游戏。
虽说环境,但是这件事情的导因却是由信任引发的,杰哥让假狼哥冒充自己的身份还不满足,还把可怜的韦宝宝牵扯其中,让这摊子浑水更混乱。
看完后才理顺真假狼哥、真假卧底的状态。
真真假假,或许有时候他们也分不清各自的角色。
但是韦宝宝却一直记着自己的身份——导游,所以他仍是他。
我始终觉得《冒牌卧底》指的并不是韦宝宝,而是狼哥,因为韦宝宝一直做的都是正义之事。
最后韦宝宝的身份由薛先生回归到导游,却不曾想真正的薛先生出现了。。。。。。
故事依然精彩,期待继续。。。。。。
无聊
较为糟糕的作品,故事搞得很碎片,却又装B意淫的玩高智商,如果不是下午打扫卫生,我绝对不会边听边把它看完
感觉片子还行啊,我家人还看得挺欢快的。感觉大家演技一般但够用啦,配乐??听了让人想扭腰。
小潘,你真搞笑!
有些剧情呼应的不错。比如最后的亭子 和开始的亭子相遇 ,最后那个薛先生的梗 蛮好的。剧情上有些破绽,有时候太想让观众明白,对话太直接。比如最后一场,假的狼哥和别的对话中说了: 杰哥不去交易。另外 别人不认识 狼哥 作为 龙爷 爷级别的人 不知道那是假狼?结尾的十字架教堂镜头也多余
剧情是啥玩意…看得很无语
没事看着玩还行。
22.07.16_1st_1*_TV好热的天,电影频道消遣一看
幼稚
坚持着看完,全程被侮辱智商。
潘粤明的演技是本剧的亮点,不愧是实力演员。期待他以后能接到好的喜剧剧本。
我是为了潘老师而看,还不错吧
故事的内容以及潘粤明卖力的表演都无法挽回被混乱包围着的剪辑与叙事,之后揭露真相的反转设置除了令人感到尴尬也就没有其他作用了。导演对于犯罪类的喜剧电影把控,在风格上有摇摆之嫌,之前的铺垫尚属正常,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令人吐槽的桥段就逐渐显露出来。前后呼应的设置算是小小的优点。
其实潘粤明演的不错。太多人只给一星了。平衡一下。
没啥可说的,日常国产片而已。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
还行。emmm
这个剧情啊还真的是够瞎的……不过韦宝宝发狠的时候还是帅的啊 怂怂的时候又很可爱哈哈 潘粤明你演卧底的时候怎么总有条狗狗在你旁边2333
潘粤明
可怕
小人物卷入毒品交易与黑帮乱战,冒牌卧底化身热血英雄,创意是好的,可惜从剧本到剪辑制作都是一团混乱,在剧本混乱的情况下,编剧和导演居然还想强行反转,并且不止反转一次,导致所有角色的行为动机看起来非常脑残,潘粤明倒是很卖力,可惜在这样的作品中,实在难有发挥,至于吴樾,越混越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