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的小说,这部是唯一先看书后观剧的。
角色选的太失败!
十一郎明明是深沉的大汉结果找了个白面小生;朱茵太黑演不了大家闺秀;马雅舒的角色市侩劲儿太明显了,没有一点江湖儿女的感觉;冰儿愣是没看出一点冰雪聪明的感觉。
总之,导演一般选角差劲,剧情加入无厘头元素,傻爆了!
强烈要求翻拍。
从未想过自己会为小学时代不屑一顾的偶像剧写影评……电视剧出品时我小学三年级,当时还可算是 抱着大家闺秀的心态——犹如《红楼梦》中众小姐不可听所谓淫词艳曲。
如今阴差阳错从古龙的武侠世界路过,竟放弃赶Due,对着分集剧情简介凑着跳刷完了此剧。
所以四星评分建立在我跳过大量秀恩爱和雷剧情的基础上,如果整本看完可能会更低一些。
现在重翻十年前的电视剧,我觉得小时候看的放到现在的古装剧市场上许多都可以被捧为良心之作、一股清流了,难怪有人说以前是古装剧的黄金时代。
有两个小场景“鞭策”我刷此剧。
一个是沈璧君成亲时,虽路遇歹徒但平安到达连家堡。
二锅头大叔紧追着连城璧的跟班打听徐姥姥怎么样了。
小跟班不乐意:“人家看天下第一美人都来不及,谁会去看你的徐姥姥啊!
自己看,自己看……”然后大叔真的不看沈璧君,直奔姥姥去了。
姥姥对他爱理不理,觉得这样担心她也让她没面子。
有两个侍女搀着姥姥,左边的一个说:“二锅头大叔虽然老,但是有一颗火热的心……”。
大叔乐了:“是!
” 右边的侍女紧接道:“尤其是对咱们姥姥……”姥姥马上凶:“胡说八道!
” 大叔继续乐呵呵地跟在她们跑。
这段对白中大叔重逢的喜悦、羞涩,姥姥的“正经”,小侍女们八卦调侃的腔调都那么真实,令人忍俊不禁。
而那两个跑龙套的侍女连名字都没有。
二是萧十一郎回住处翻箱倒柜,找无字天书。
风四娘做了一桌菜正一个人吃,看到十一郎回来没有好气,不理他。
十一郎自己找不到,想让四娘帮忙,就靠在柱子上喊背疼(之前受过伤没好,正好借题发挥,十一郎这种硬汉喊疼是来卖萌的吧)。
四娘马上就扔下碗筷,跑去把熬好的药端出来,骂十一郎自找麻烦又不忘嘱咐小心烫。
十一郎喝了药直接来用手拈菜吃,又被四娘打手,说有筷子不用。
然后他就端起四娘的碗筷开吃(姐弟两亲密无间啊),四娘满腹牢骚,拌着嘴走向里屋帮他找东西。
刚要迈进里屋,四娘回头一指桌上:“你多吃点那个。
”然后进去专心找东西。
我就为了那个回头心惊、心疼。
明知道他的心在另一个女孩身上,他现在为了她遍体鳞伤,以后还要为了她往火坑里跳,你一边骂着他一边还要与他分担,还忍不住关心他、体贴他。
问世间情为何物呵。
编剧这般细腻,我百度之下发现是女生也不意外了。
她写剧本时45岁左右——经历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中年人和涉世未深的小女生写人、写情果然是不同的。
一部剧若要我称为好剧,它的人物和剧情设定都应当多元的,一枝独放不是春。
主角们选角都很成功,配角们许多也演活了,哪怕是非主线人物。
电视剧与小说对比下,我更喜欢电视剧有几点原因。
一、电视剧更加干净。
古龙自己就是个浪子,小说中有不少香艳场景,暧昧纠葛,身为女权主义者的我并不感冒。
二、电视剧对人物进行了重塑、美化。
小说中的沈璧君没有剧中的那么可爱,受礼教束缚更重,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信任十一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且结识十一郎之前已有身孕(纯情观众对有妇之夫出轨应该更难以接受)。
小说中的风四娘更加狠辣、放荡,剧中的虽然偶尔卖弄风骚,不过算是俏皮。
小说中的十一郎更加残酷,也更加寂寞,是匹独狼。
三、电视剧降低了悲剧性(对喜欢看悲剧的这就成了缺点) 这点和第二条互为表里,毕竟性格决定命运——大家不再那般自虐兼虐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才可以讲得合情合理。
十一郎在小说中注定孤独,四娘懂他他不动心(两个人太相像以至于当亲人看吧),他爱的沈璧君并不真正懂他、信他,所以反复互相伤害。
按小说的性格走,他们等不到海枯石烂就该劳燕分飞了。
电视剧最终十一郎最重要的三个女人都找到真爱。
虽然冰冰红颜薄命,也算是大团圆结局。
剧中插入的不少插科打诨,也添加了喜剧色彩。
悲剧性降低连带的就是批判性降低。
古龙在小说中一再地塑造虚伪的众江湖大侠,和声名狼藉的侠盗对比,讽刺世间颠倒黑白。
电视剧中削减了大量反面人物,节奏紧凑了,也淡化了这一主题(个人意见,并没细读原著)。
编剧对小说的改编整体是比较成功的(避开雷剧情不看)。
十年前的剧感觉演员们真是本色出演,服装、道具虽然简陋,挡不住他们底子好、演技好。
里面的美人们没有今天泛滥荧幕的整形脸、浓妆、美瞳,没有堆砌的华服美饰,却都美得别具一格。
剧组可以穷,但是不能穷得没品位。
买不起绫罗绸缎,粗布衣服也可以讲究配色和谐;没有金钗玉钏,简单得体的发型也不会有损风姿。
有几分能耐拍几分戏,虽然不能高估为传世之作,导演和编剧等人也可以自谓无愧于心。
P.S.: 我看剧时更爱风四娘,结果发现十一郎和四娘的扮演者后来真的结婚了(离婚了是后话)。
艺术作品往往是人们的理想寄托,但反过来有时候想象中缺憾的,现实中却給它圆满。
可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想我是爱金庸甚于古龙的。
古龙自己重友而轻家庭,婚姻不幸,也难怪写得出李寻欢将林诗音拱手相让。
这样的男人,还有原著中的风四娘,当个朋友极好,若想再走近只怕要伤了自己。
看过原著,但私以为剧比书好,而且改编很合理。
转弯真乃神曲,这首歌至今还在我的歌单里,吴奇隆唱的很好。
这部剧总有人说喜欢连城璧,觉得连城璧帅,主角女主对不起他之类,我只觉得说这话的人三观有问题。
连城璧和女主越来越远明明是他自己作的,是他把女主一点点推给萧十一郎的,最后居然说“我努力过”?
努力在哪里?
杀了女主全家还是逼死女主奶奶?
甚至是杀死自己的妹妹?
吴奇隆年轻时真是帅啊,萧十一郎一直是我心里的白月光之一,潇洒随性的少侠,那么耀眼。
小公子听上去偏偏像个风流年少,倚马斜桥的翩翩公子,实则却是个娇柔多情,妩媚袭人的女人,而且是个危险的女人。
萧十一个郎只是被她轻轻一抓就已经快吃不消了。
若遇上的是别人,那些倒霉蛋自不消说,可她遇上的是萧十一个郎!
被猫轻轻一抓会有什么大不了?
小公子的百般花样在萧十一郎面前突然什么都玩不起来了。
要逃,逃得过萧十一郎的轻功吗?
要打,她更没有任何机会。
除了沈璧君,这世上绝没有人能伤得了萧十一郎。
猎狗若是追不上猎物,猎人一定不会让它好过的。
小公子把掳来的沈璧君抛给了萧十一郎,那真是给他按了一颗定时炸弹。
就算不爆炸,也不知道会引起多少连锁反应。
最危险的是小公子,再听她是如何说的:如果我以后要嫁人,就一定要嫁给你。
她是缠上萧十一郎了!
此言非虚。
要想让一个人喜欢你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若想让人不喜欢你,也是件令人没有办法的事。
何况是萧十一郎这样的并不难看的男人。
沈璧君是萧十一郎梦想中的女人。
她虽聪明,却不狡黠;虽温柔,却又很坚强,就算有再委屈的事情,也绝不会向别人诉苦。
小公子既聪明,又狡黠,既温柔,又有的是力气和手段,就算有再委屈的事情,也绝没有人可以诉苦。
说到小公子的手段,能想出那么多,那么绝,那么让人哭笑不得的鬼主意来,这世上绝找不出第二个。
当然这都归功于古龙大师的奇思妙想,创造出如此鲜明生活的典型人物。
那场要命的婚事的确让人哭不得,笑不得。
萧十一郎用彼之道,还之彼身,亦令人拍案叫绝。
然而小公子却是非常了解萧十一郎的一个人。
这世上了解萧十一郎的人能有几个?
连沈璧君都不能。
他们之间不知有多少次不信任、猜忌、误解……小公子却道:只有菊花是男性化的,它的清高如同诗人隐士,它不在春天和百百花争艳,表示它的不同流俗,它不畏秋风,正象征着它的倔强……她知道萧十一郎一定喜欢菊花的,因为他的脾气也正和菊花一样。
无论萧十一郎做什么都和别人完全不同的,世上也许会有第二个李白,第二个项羽,但不会有第二个萧十一郎,像他这样的男人,若还有女孩子不喜欢他,那女孩子就一定是个白痴。
被小公子喜欢上的人绝不会比被小公子讨厌的人好过多少。
她居然能把萧十一郎逼到跳崖!
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 ,有时不只是因为爱,也或许只是因为得不到他的青睐,得不到他的注意,征服不了他而已。
萧十一郎和沈璧君双双跳崖,小公子所做的只不过是扔一块石头,试一试山谷够不够深,能不能摔得死萧十一郎,其为人用心可鉴。
小公子只是逍遥侯的一个玩物,一件利器,她的生死从来不在他的心上。
一个从不被人关心,从不被人需要,也没有人会喜欢他的人,他的确已够悲哀的了。
当烂醉如泥的连城璧突然闪出袖剑刺进她的身体,她却向连城璧谢道,我真该谢谢你,原来‘死’竟是件这么容易的事,早知如此,我又何必辛辛苦苦地活着呢?她从未想到自己也和别人一样,也死得如此简单。
她也不过是个人而已,需要被关心,需要被爱,她也一样有痛苦,一样会悲哀。
她是坏,她却也令人同情。
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人天生就是坏人的,小公子也不是。
可以不服从逍遥侯的人,只有死人。
可是一个人人生的路该怎么样走,无论多么无奈,每一个人都是有选择的机会的。
我们都该是无怨无悔的。
又翻出来看了,每次看都会让我揪心得想哭,心疼萧十一郎。
以前的打戏真的是干净利落,没有那么多唯美慢镜头也没有大头和半身特写,骑马也是骑真马,而不是道具马,诠释纯爱也不需要那么多亲密镜头,镜头、台词、肢体动作足矣。
不管看几遍,我还是会意难平。
真的喜欢武侠剧,喜欢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
好庆幸我们之前有这么多好看的武侠剧啊。
近期剧慌,拣起老剧回顾,被朱茵版萧十一郎再次吸引了。
编剧的情节设置巧妙绝伦,这部剧值得经典二字。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记得最早看到这部剧是上小学,为萧十一郎和连城璧的站队问题跟同学吵很久🤣。
当时我是坚决支持萧十一郎的,对于怎么会有人喜欢连城璧简直无比费解。
儿时的印象里,连城壁就是一猥琐男,做尽坏事,一直阻拦男女主角在一起,是极其恶心的大反派。
许多年以后再看发现已经不能再用当时小孩子单纯的世界观去认知。
原来喜欢连城璧的观众还是很多的,而且连粉一些观点现在看来确实能打动我。
比如,连城璧的成长环境造成了他在性格上的一些狭隘,的确如此。
很多连粉认为连城璧之所以会有最后悲惨的结局皆是由于受到男女主的刺激造成的,并且由此感到连城璧十分可怜,连城璧才是受害者。
这种观点不敢完全赞同。
其实,连城璧确实可怜,但是没有必要完全洗白他。
时隔许多年再看剧,我反倒觉得连城璧这个人物蛮有魅力的,他的魅力点就在于他其实渣的明明白白。
从最开始为了得到割鹿刀,常年在财务上接济沈家。
他可以为了做成一件事提前许多年就开始铺垫,这样的连城璧无疑是城府极深的。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电视剧刚出场的连城璧就是外儒内法。
他的外表看起来风度翩翩,气度高华,翩翩君子,十分具有迷惑性。
实际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的人。
可以看到剧里连城璧做很多事,他更关注结果,而不管这个过程手段是不是漂亮,只要稳准狠,效果好,直达目的即可。
这样的人他的内核甚至有一点马基雅维利主义,也就是如果一件事被他认定为是出于政治目的,那么他在做事的方式方法上是毫无底线的。
兵之鬼道,不管对错,只管成败。
他的政治道德和私人道德是分开的。
而拿到割鹿刀无疑是他一个政治目的,后面耍弄司马相也一样。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他的政治道德和私人道德越来越分不开了,最后连自己的爱人、亲人也进行迫害,这个时候的连城璧开始走偏了。
其实,编剧想表达也是这一点,连城璧后期越来越迷失自我,也受到萧十一郎和沈璧君的刺激,把政治手腕也用在私人情感里,这时连城璧完全黑透了,连儒家的外皮这层遮羞布也不要了,注定了他走向悲惨的结局。
再次看剧,惊叹于编剧给连城璧人物设定的心机之缜密。
比如,蚀心草、时辰到、假割鹿刀。
他的很多计策并不花哨,也不漂亮,但是很实用,可以精准达到目的。
除了智商爆表,他的反应能力也十分敏捷,比如他看到萧十一郎运功立即在他面前秀恩爱,这一操作不着痕迹,四两拨千斤,零成本达到目的。
第三,做事谨慎周全,多方铺垫,以确保万无一失。
比如,最后和萧十一郎决战,此时连城璧已练得西域邪功,他还是不放心,提前把萧十一郎搞成重伤,再和他决战。
这样的人做什么事能够不成功?
无奈他不是男主,而真正的男主萧十一郎有金手指,连城璧只能领盒饭。
其实,连城璧这个人物形象,往好听了说是外儒内法,往难听了说是伪君子,失败了是咎由自取,成功了还能混个枭雄名号。
他总是会让我忍不住跟另一个顶级白切黑做对比,就是吴秀波版的司马懿,同样的胸有城府,外表完全是儒家的一套遮羞布,内核为达目的怎么阴狠怎么来,不讲什么人伦道德,当然司马懿是有具体时代背景的,那个时代里,尔虞我诈,机关算尽,太讲人伦道德的都走不长远。
参考看看电视剧里吴秀波版的司马懿是怎么处理他的张春华的关系的。
在前期,他是尽可能让张春华什么也不知道,完全宠着哄着来,怎么卑微都行,只要把媳妇瞒的滴水不漏就可以。
而连城璧的失败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他就不该在沈璧君面前露出本相,而要彻头彻尾的装,时间久了,沈璧君能摸透他是什么人了,孩子也一堆了。
在剧里,连城璧不断在沈璧君面前暴露,他后来发觉两人越走越远了,也后悔了,一直再强调想要重来一次的机会,但是已经晚了。
他以为沈璧君也是世家教养出来的,会习惯了大家族里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其实不然,恰巧沈璧君是被宠大的,连城璧的世界观是她没有接触过的,也是非常抵触的。
对于这样一位还对爱情有着美好向往没有经历过江湖尔虞我诈的小姑娘,他必须循序渐进,徐徐图之,敞开心扉直接让她看黑璧简直是自杀行为,是核爆。
借用网友一句评论,沈璧君并没有经历成为一位大家族祖母的预科培训。
何况沈璧君在外面有萧十一郎这样的高品质备胎,连就更悲剧了。
我也有站在连城璧的角度考虑过,在编剧这个设定里,连城璧究竟应该怎样挽回败局,或者是哪一步是他注定了不能挽回沈璧君的关键点。
考虑很久我发现这个分割点原来是“用时辰到杀害老太君”。
其实,在整个故事故事构架里,连城璧是有绝对优势赢萧十一郎的,因为他和沈璧君的身份地位相匹配,这是关键。
沈璧君再怎样想和萧十一郎私奔,只要最后搬出家族声誉,她都必须老老实实回来,因为她毕竟是大家族的女儿。
不管是如何被宠到大,她的家族意识是根深蒂固最难以动摇的。
连城璧只要做通老太君工作,以家族荣誉威胁沈璧君,她就只能回来做连家媳妇,和江洋大盗身份的萧十一郎一点戏也没有。
反之,老太君一死,沈家败了,直接把沈璧君推到了萧十一郎手里,家族声望不用再考虑了,沈璧君的唯一顾忌也没有了,萧沈直接站到了同等地位,连城璧自己把自己踢出局了。
山头一点光明起,遨游坦荡红尘里。
萧十一郎是我儿时便喜欢喜欢的人物,时隔许多年再看,更加佩服了小时候的鉴赏能力。
萧十一郎为人坦坦荡荡,处事洒脱磊落。
他并不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只求无愧于心。
不拘小节,也不在意名声,却在大是大非上面十分拎得清。
这样的男主人设在言情小说审美被腹黑男统治以后就不多见了。
😭连城璧的人设其实放在现在来讲是非常吸引人也是非常有魅力的,但萧十一郎人设的存在就在处处和连城璧形成对比。
连城璧从小长在豪门世家,萧十一郎则浪荡江湖靠自己打拼长大。
连城璧工于心计,骄傲孤冷。
萧十一郎则坦诚待人,热情厚道。
所以连城璧越来越孤单,到最后一个朋友也没有。
而愿意追随萧十一郎的人越来越多,包括白样绿柳。
最后连城璧众叛亲离,其实他失去的何止一个沈璧君。
有人说是萧十一郎的出现导致了连沈的破裂。
一点也没错。
沈璧君见识过最赤诚无暇的爱,叫她以后的生命里怎么再虚与委蛇。
像萧十一郎这样的人设再也没有了,稍微有些相似的是《曾许诺》的蚩尤,但蚩尤对女主有过猜忌,而萧十一郎从没来没有,痴心守护着璧君,从头到尾。
很多连粉说萧十一郎是小三,没错,他是婚姻里的第三者,他承认的。
虽然他和沈璧君有感情在先,但在古人的婚姻约定里,他就是第三者,这个锅他必须背好,怎样骂他都要担着,正如他杀老太君的锅他要背好一样,破坏他人婚姻的锅他也一样要背好,但他不后悔,因为他拯救了沈璧君的人生,其他的任由人们去骂吧。
其实,他最开始的身份就是江洋大盗,盗宝物,也盗人。
他不在意世人怎样看他,怎样评价他,这点也和极困于声誉苦于颜面的连城璧形成对比。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 端然正己。
这就是萧十一郎。
终夜不眠谁与共,坐忘唯有一颜回。
小时候看剧觉得沈璧君好美。
如今翻看更觉朱茵魅力加倍。
朱茵把沈璧君的人设演绎的太精彩了。
她的每一处举手一个抬眸都展示了这位大家闺秀的温婉矜持、冷静聪慧。
编剧把这个人设写的太好了,虽然设定在古代,不过是在相对更自由的武侠世界里。
我最佩服她的一点就是她的聪慧和明智,她能够极其敏锐地去分辨伪善和真诚,当她陷入困境时她勇敢挣脱,又果断又洒脱,没有丝毫的哀怨和消沉。
而大多数的姑娘没有她这样心思灵透耳聪目明,所以她们最后活成了张春华、宁中则、曲小枫、甚至岳灵珊。
看了这么多女主,能从渣男手上勇敢挣脱出来的,还毫发无伤的,真的不多。
我能想到的,只有沈璧君和白流苏了。
很多人都说沈璧君出轨了,这是事实,就是婚内出轨,但骂她是荡妇,我有话说。
如果没有萧十一郎,你以为沈璧君就能和连城璧过一辈子吗?
连粉经常说连城璧多么多么骄傲,沈璧君何尝不是?
世家宠出来的唯一的小公主,沈浪之后,她该有多骄傲?
如果说连城璧注定失去的沈璧君的点是毒害老太君。
那么沈璧君决心离开连城璧的点就是连城璧那一巴掌。
朱茵在这场戏里表现的太好了,她的眼睛里所有情绪瞬间冻结成冰,所有对连城璧的感情希望信任都在那一瞬间熄灭了。
沈璧君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种侮辱,别说是一巴掌,真的一个手指头都不行。
小时候看剧我带入的就是沈璧君的视角,真的好佩服她,家暴零容忍。
在我看来,每一个动手打媳妇被戴绿帽子的男人都是活该,虽然被家暴了也不是说女人就可以理直气壮出轨了,还是应该先离婚才能再找他人。
但是,如果一个男人家暴媳妇,然后媳妇精神出轨了,我丝毫不会指责这个女人,也完全不会同情这个男人。
因为你动手打人了,就不要怪对方对你心死。
什么都不是连城璧动手的理由,何况他事后始终没能给沈璧君一个像样的道歉。
没记错的话沈璧君翻脸也是又快又狠,下场戏她就用处子之血救萧十一郎了,我甚至觉得这时的沈璧君是腹黑的,因为她已经不想和连城璧过下去了。
她是有意让连城璧难堪,和连城璧这种世家公子最在意的是什么,是名誉,是脸面,如何能和连城璧一次性彻底撕破脸,只有兵行险招。
处子之血就萧十一郎,真是干得太漂亮了,直接昭告天下她和连城璧没有性关系,哈哈哈。
连城璧真的气得脸都绿了,所以这就是打老婆的后果,分分钟绿你没商量。
而接下来沈璧君一连串做派更是教科书级别,回到连家之后她已经预测到连城璧接下来只有写休书一条路可以选,她直接吩咐姥姥说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回沈家,很明显她这是她准备跟连城壁彻底脱离关系。
有人会说此时她是有萧十一郎这个备胎才敢这样。
你太小看沈璧君了,就是没有萧十一郎,她照样会回娘家,这是连城璧动手打她的时候就注定的了。
不得不说,连城璧这个巴掌对两人感情的摧毁力太大了。
如果没有萧十一郎,不排除沈璧君会在连城璧三请四让登门道歉之后又回到连家这种可能性,但是下次再有摩擦呢?
连城璧还是那样多疑,沈璧君还是那样不肯低头,寸步不让,会是什么结果?
她还是会逃离连城璧的。
因为她本质就是骄傲的,丝毫不被驯化的。
就算是连城璧自己也承认他就是喜欢她的聪慧,如果她傻一点、笨一点,他或许就不喜欢了。
她越是聪明他越想驯服她,而剧里的沈璧君可谓是反pua达人。
无论连城璧设下怎样天衣无缝的计谋,她都能逃脱,有时她也会被欺骗,毕竟连城璧手段太高,但她总会很快反应过来,并立刻斩断内心的痛苦为自己破局。
她总是能够很快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不做情绪的奴隶。
而沈璧君这样的人设无形中给连城璧也平添了一分魅力。
因为他喜欢的女人不是无脑的傻白甜,不是容易情绪化容易冲动的恋爱脑,而是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人格独立边界感强大、为坚守自己的内心的良善与真诚甚至可以无视世俗眼光的高段位女人。
一位大家闺秀到底要经历怎样的痛苦、拥有怎样坚强的人格,才会让她舍弃她赖以立身处世的名誉和地位去跟连城璧决裂,她的胆识、魄力、勇气,无一不让人佩服。
到最后反而是连城璧把自己折进去了,自己的情绪完全被沈璧君左右了,变成了看沈璧君的脸色,得到她的虚寒温暖他会满足的像个孩子,见她冷若冰霜他就心乱如麻,直到最后为了摆脱沈璧君对他的牵制甚至把她关进铁模里……连沈两个骄傲的人,本质就没有办法在一起。
沈璧君这种耳聪目明脑子转的贼快的傲娇公主,能打动她的只有真诚相待、只有实心实意,而连城璧要背负的太多,注定不能给她不掺杂质的爱。
沈璧君这样的女人,能与之类比的唯有白流苏。
同样是在家族落魄的时候嫁给唐一元,你以为她会对失望的婚姻妥协?
她不会。
就算此时没有遇到范柳原,就算她手上没有备胎,她仍然有勇气去赌去撕毁婚姻。
只不过,沈璧君的运气好一点,她早早便遇到了愿意真心守护她的萧十一郎。
这样一个冰雪聪明,通透果决的大美女,她值得拥有这份幸运。
就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吧。
去努力争取吧,这世间所有聪慧的女孩都值得幸福。
既然无缘,何必结怨——记《萧十一郎》连城璧
现在电视剧流行翻拍,新版《萧十一郎》的播出引起怀旧,让人们对吴奇隆朱茵那版的《萧十一郎》又重新开始温故一遍。
也许,当年在懵懂之际,只知看男主与女主如何历经艰险最终仍在一起的纠葛,而今再回首,连城璧,却令人又爱又恨。
连城璧,于波饰。
刚出场的连城璧一袭白衣,以大家公子明门之后的身份待人接物,谦让有礼(不管真心假意,起码还没变坏)那年他年少英勇,娶门当户对的沈家小姐当世第一美人沈碧君为妻。
婚礼前,碧君遭劫,后来披着一件男人的衣服回到沈家。
婚礼进行中,萧十一郎到连家堡“大闹”婚礼。
连城璧虽然嘴上说相信碧君,却将所有事情记在了心里。
他怀疑并进而试探,他喜欢碧君的善良温柔,却怀疑她的忠诚。
因为怀疑,因为试探,因为故意装作的冷漠,他的温柔也时有时无,看似的真情也如同假意,自己终于将自己的妻子推向了萧十一郎的那一边。
当得知碧君为萧十一郎殉情跳崖时,他满心懊悔。
那一刻,他有泪,有真情。
“一片花瓣,是一声道歉”,片片花瓣撒向了崖底,那一刻,高傲的他终于学会了说声抱歉,虽然为时已晚。
他从碧君跳崖的地方扔下割鹿刀,那是碧君陪嫁之物,正如连城璧自己所说,留着割鹿刀,只会让人想到身为人夫的痛苦和难堪。
世人所争抢的割鹿刀在连城璧心里,远不如沈璧君重要。
那些年,连城璧用卑劣的手段学到了逍遥侯的武功,想要与萧十一郎一决高低,重夺美人心,可是,他用尽了计谋,费劲了心计,却人心尽失,连身边随他多年的白杨绿柳也不愿与他为伍。
“一块千年不化的冰,封锁着自己,也隔绝着别人”,有时连城璧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懂他的,也许只有沈碧君。
别人是进入不了连城璧的内心的,即使是他深爱的沈碧君 。
萧连决战之后,两人元气大伤。
沈碧君关切地问萧十一郎,而那一刻,连城璧拥有的,只是两个家仆,他费劲心力,却什么都没得到。
红色的战袍,鲜艳夺目,却染上了众多血迹他望着对面的碧君,是沧桑与懊悔,是无奈与深情
“至少你曾经,试过爱我”,最后的凝望,却是一场爱过之后的告别。
只是应了一句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还是里面司马相看的清楚,“既然你我无缘,又何必结怨”,爱恨两字,其实最难。
从一开始我就很喜欢雪鹰、灵鹫俩兄弟,他们之间的兄弟情很让人感动,只是雪鹰的命运比灵鹫更让人感伤。
雪鹰命中犯克,别人都讨厌他,唾弃他,只有灵鹫愿意陪伴他,所以他珍惜他们之间的情谊,不愿让任何人抢走灵鹫。
当逍遥侯告诉他,连城瑾抢走了他的大哥,对他而言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亲人,那是他的整个世界,唯一会关心他的人。
他痛恨连城瑾,伤害连城瑾。
当他知道这一切是逍遥侯的诡计时已经太迟了,所以编剧安排他以死谢罪,借割鹿刀结束他的生命。
灵鹫把对连城瑾的感情埋藏的很深很深,在他心里从不敢妄想连城瑾会嫁给他。
连城瑾被逼嫁而关入密室的时候,他唯一做的是守在外面片刻不离,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看到他的用情之深。
连城璧对他说“以她那样的性子,即使让你娶到她,也不是你的福气。
”灵鹫回答说“心甘情愿就是一种福气。
”虽然他并没有为连城瑾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但他的深情,连城瑾一定懂。
雪鹰是灵鹫心中另一个牵挂的人,为了保护雪鹰,他离开逍遥窟,隐瞒真相,接受了雪鹰无情的指责。
然而他的这种保护却导致雪鹰伤害了他最爱的人。
当雪鹰明白真相,痛悔所做的一切时,也死在了割鹿刀下。
于是灵鹫逃了,带着他至爱的弟弟离去,或许这样对于连城瑾太过无情,但在那样沉重的打击下,也只有远离伤心之地,让时间抚平伤痛……或许在原著中他们的形象是丑陋的,让人厌恶的,毕竟他们都伤害了别人,但在此剧中他们却让人心疼。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邪恶的一面,只是在很多时候都被埋藏于礼教之下,而在受伤之后为了保护自己,为了报复,邪恶的一面就战胜了善良的那一面,人性就逐渐泯灭了,面对这些就请给他们多一些包容吧。
终于还是绕不开这部剧。
这部我反反复复看过无数次,甚至对我影响至深的一部剧。
这部剧之所以能成为一部经典好剧,不仅仅是两位主演的功劳,这里的配角各个出彩,性格分明,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辛酸。
泥鳅的过往,与杨开泰的主仆情义。
二锅头的深藏不露,与萧十一郎的父子深情。
小公子的狡黠残忍与求而不得,雪鹰与灵鹫的兄弟情,连城瑾笑料百出的感情路,风四娘与杨开泰的纠缠不清。
连城璧的悲催童年。
风四娘的快意人生。
每一段都能真切的打动人。
不过,最让我感慨的,还是几位主角的情感纠葛。
男女主历尽千难万险最终修成正果,感情路实在坎坷。
而男二对女主的感情,实在是让人唏嘘。
本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得到你”的地步。
对比男主对女主的无怨无悔,也许可见端倪。
借用灵鹫的一句话,“心甘情愿,就是福气。
”连城璧太骄傲了,世家公子,武林马首,他的妻子,必须是这世上最貌美最聪慧最温柔的女子。
“即使你再美貌,我连城璧也不要别的男人碰过的女人。
”终于,他娶到了武林第一美人。
可是,他用一次次的怀疑和试探,把自己的妻子,努力想向他靠拢的心,越推越远,越推越远。
然而他却在一次次的试探后,越发深爱他的妻子。
这真是造化弄人,如今,连城璧倒更希望自己的妻子,没那么漂亮,没那么聪明,也许他就能留住她一辈子。
他也曾对妻子温言软语,他也曾想向妻子道歉,可是事到临头,反而用更尖锐的语言刺向妻子。
这样一个矛盾纠结的人,是不是跟你我很像很像。
也许,一段感情里最要不得的是第三人存在。
一开始也许对连成璧并不公平,但萧十一郎并无胜算,他除了被璧君已自我放弃的倾心以外,一无所有。
如果夫妻一体,相互信任,这第三个人就无缝可入。
而连城璧用猜疑和算计,生生把自己变成了第三人。
说到底,感情最忌讳猜疑和算计。
人心是算不到的,若有人想算计人心,终有一日会被人心反噬。
感情只需真诚以待,少一点算计,少一些计较。
“心甘情愿,就是福气。
”人生处处是选择,一步错步步错。
愿我们都以连城璧为鉴,莫落入得失的牛角尖。
一直揪着的人生伴随着电视剧也是一直揪着我的那颗脆弱的小心脏,总是不让你平平安安安安稳稳的过着你的小日子。
人生总是不尽完美,完美就意味着结束了,结束了。
而我们想看到的就是皆大欢喜,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就是合家欢乐,就是大团圆的那一幕,就是男女主角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永远不分开,而现实确实不能在一起,我们就在这种揪着的过程中一直挺着挺着挺到结束。
🤧
得儿。
真的是童年。吴奇隆一脸胶原蛋白啊!!小时候讨厌死连城璧了!!可是他和沈璧君的感情里,没做错什么啊……唉……世间缘分尽皆如此。
呕,吴奇隆藕
朱茵除了紫霞仙子 黄蓉这两个角色,其他的古装造型都令人堪忧,演武林第一美人太没有说服力了。我喜欢小公子。
固然吴奇隆是我多年偶像,剧中于波的连城璧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人,是如何渐渐扭曲,断了回头的路。真是难以忘记的人物刻画。
特技好假
啊……原来还有朱茵啊。。只记得马雅舒了。。想了半天连城瑾咋这么熟悉,原来是……
小学时候看的啊。什么都不知道。就觉得好玩啊。
这剧也是神奇,明明那么多大牌,就是不爱看。
朱茵扮相好憔悴,那坨黑流泥也是令人印象深刻,天下还有这种逆天武功,大开眼界!
原著中蕭十一郎這個人物,我覺得寫得很有魅力,一個被描繪成萬惡不赦的大盜,有著野獸般敏銳度的男人,竟然有顆柔軟的心,一再地以性命來守護有夫之婦沈璧君。可惜的是電視或電影的幾個版本,無論是內容或主角,通通與原著差異過大。吳奇隆的造型也沒有表現出蕭十一郎那種如野狼般敏銳與些許孤獨的特質
雪鹰灵鹫两兄弟相爱相杀可虐
看了N遍 竟然没腻 喜欢朱茵 虽然在这戏里面不好看吧
吴奇隆当时的电视剧好多好看
给五星是昧着良心的,古龙叔的书没人可以拍出其十分之一的精髓。但如果跳出古龙原著改编的范畴,我还是会理直气壮地说它是一部好剧。天茫茫路漫漫,人在人海里流着浪。
小时候看的,不得不说以前的人演技就是实打实的,剧情也好,比现在的脑残狗血不知道好多少倍,虐了我不少眼泪。
暮春三月,羊欢草长,天寒地冻,问谁饲狼?人心怜羊,狼心独怆,天心难测,世情如霜。——虽然把原著小说改的大变脸,但真是拍出特色,每个人物个性鲜明,演技更是实打实。
这部剧真的日小时候看的,当时觉得女主特别美,男主也挺帅的,以前的电视剧,演技都挺好的!
冲着朱茵……不过,这片儿仍然囧爆,尤其那一群男生们身着的薄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