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一片从故事创意、逻辑自洽、烧脑程度和情感力量几个方面来看,都只能说“还行”,达不到优秀。
比起《看不见》,逊色多了。
对于时空旅行、平行宇宙这一套,我个人向来表示隔阂,因为不信服,所以没法喜欢,更没法感动。
(除非是《忌日快乐》这种小品之作,明确是来搞笑、搞怪的借题发挥,对它的宽容度可以高很多,不需要逻辑强大到哪儿去。
)不信服文艺作品里的时空穿梭、改变历史,是因为我认为历史事件是无穷个因素综合造成的,任意某个因素的改变,都会新造出一条不同的路径,环环相扣,则从设定的起点A时刻到设定的终点B时刻之间就会存在着无穷多条发展路径。
那么当你回到过去,你怎么可能保证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而其他所有影响因素都绝对不发生变化?
那么最终你怎么能保证从那无穷种可能路径中选择到你想要的那一条?
【《忌日快乐2》里倒是给出一种解决方法:穷举试错。
好歹说得过去。
但理论上,从A时刻到B时刻应该是存在无穷条路径的,试错也试不完。
】我个人最不信服的一点在于,女主为什么执意要找回这个女儿?
1、从逻辑上看女主一心一意要找回她的Gloria,可是,她就算再跟David相识相爱,怎么能保证他们这一次就会生出exactly一模一样的Gloria呢?
男性一次射精数量几千万、上亿,她怎么保证恰恰仍然是那一粒精子赢得赛跑、再次基因组合出一模一样的Gloria呢?
这是多么多么低的概率啊?
更大更大的可能是,她会生出另外一个女儿,或者还是个儿子。
反正不是Gloria。
那她到底执念个啥呀?
她与尼柯那么相爱不也能生他个一二三四个吗?
为啥非跟花心不忠的David生一个?
显然她也没有爱David爱到如此偏执的地步。
——因此,作为整个片子的核心矛盾,“找回女儿”的逻辑基础就不怎么扎实、不让人信服。
2、从情感上看好吧,文艺作品不欢迎杠精。
我愿意退让一步,那么请你在情感上说服我也行。
为什么Gloria这个女儿是女主必须以死相争的呢?
为什么Gloria对女主来说是不可替代的?
——编剧导演没有对此给出足够有力的说明。
光光喊一句“母爱大过天”的口号是不足以感人的,即使是以母爱为核心的感人故事也必须要充填以丰富的细节才能散发出血肉饱满的温度。
编导必须把这个女儿的不可替代性解读出来,必须把母女情感的深厚浓烈呈现出来,才能扎扎实实地打动观众。
【譬如《灵异孤儿院》(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里的女主为什么找儿子,就很令人信服:因为儿子是绝症患者、因为儿子像她一样是孤儿、因为她有心灵创伤、因为她一直怀抱着关怀照料孤儿群体的理想……影片中把母子心连心肝连肝表现得非常充分完整,并把女主易感脆弱偏执的个性也刻画得很清楚。
】此外,剧本比较刻意,人工痕迹重,烧脑程度不高,体现在:1、警官出现不久,我就猜出他是尼柯;2、共进晚餐时,艾托妈妈失态,我就猜出当年她是凶手;3、第一条时间线里,老头莫名其妙地招认自己将要埋尸于屠宰场,这纯粹就是为了推动第二条时间线的故事发展而设置的;4、第二条时间线里,女主一觉醒来发现世界变化而不可置信,从而表现出癫狂状态,甚至到警察局报案,这一段剧情拖沓、重复,更不符合女主高智高能的人设,没必要。
不过,总体而言,作为娱乐片,还算好看。
小小补充:豆友质疑说:没有必要强调Gloria不可替代,因为有哪位母亲愿意回到过去、重新生一个和现在不一样的孩子?
我觉得,豆友这个观点本身、不带任何附加情境设定的话,可能基本上人人都会点头同意,但是本片对这个命题是有附加设定的,本片就是要让女主在真爱与孩子之间做出选择。
因为按本片设定,她回到有女儿的时空就必须不与尼柯相识相爱。
真爱or孩子,这个选择不艰难吗?
显然在这两者之间,女主选了孩子,那作为观众我就希望看到更令人信服的理由。
狗血一点说,比如女主很难怀孕,好不容易才生了这个娃;或者这个娃有先天疾病,女主如何如何照顾、移植骨髓之类女儿才恢复健康,母女同甘共苦患难的情份……我是瞎说喷点狗血,但我的意思就是导演你得把女主选择女儿的理由交代得更充分更扎实一点。
按设定,女主这就是个二选一的一锤子买卖,她和男主谁都不知道大结局能保证一场鱼+熊掌双丰收啊,如果知道,那他们就高高兴兴一起改变历史,没什么好痛苦的,女主也不需要以死相逼的。
对不对?
真爱or孩子,这个选择甚至可以上升到女性主义的层面来讨论。
选真爱是为自己活,选孩子是为孩子活。
21世纪的今天,难道女性还必须被传统的母性角色所束缚、必须母性至上血脉至上吗?
——当然,这个扯得远了,娱乐片就没必要这么讨论了。
我曾经救过你一命,现在换你来救我了。
何其浪漫。
长相思,在新居。
女儿瑟瑟敛冬裾。
精庖馔玉驱寒气,呼朋引客飨邻闾。
黑云怒卷冬雷震,竟将旧户接新庐。
拨弦髫子色踌躇。
隔空欲救灵识除。
长相思,在驿台。
双鱼消得无妄灾。
活命仙姝音容杳,见罔疯魔慈母哀。
周折访得站牌记,长候伊人伊不来。
车马如流万人过,须眉八尺代童孩。
廿载春秋对青苔。
长相思,在警所。
冬雷复震穿逆旅。
昔年恩人今爱侣。
还魂尽忘今世情,苦乞新人寻旧女。
相逢不识泣如雨。
竭思奉事子不语。
长相思,在高楼。
新恨未解叠旧忧。
空对天阶月如钩。
欲回前世追前人,铿然一跃卿命休。
奔号惶惶应汝求。
来世不见甘陌路,愿以吾生销尔愁。
长相思,在新居。
凭凭雷吼作烟散,一枕惊梦醒如初。
泪眼横波闺榻侧,女儿酣卧影徐徐。
负心之婿何足惜,情知彼子言无虚。
殷勤觅迹候故人,怜君为我易亲疏。
前情覆水成追忆,死生还报意欷歔。
良辰与共话焉如。
=以下涉及剧透=女主明知道老公出轨还要用死来逼男主改历史,就是为了女儿,因为不改就再也见不到女儿了。
那试问如果女主和男主在一起后也有孩子了呢?
这时她还会跳楼吗?
所以这是什么有趣的设定?
和渣男在一起就能放弃学医去生子,和男主在一起却能坚定成为医生?
男主难道不是为了她放弃了摇滚梦吗?!!
包含剧透。
多年以后,面对陌生的老婆,尼克将会回想起自己独自练歌的那个遥远的夜晚。
这片子最恐怖的地方,就是给你看最好的那一面,而藏在海面下的90%才是该片恐怖之处。
过一遍片子基本可以理解片子里的平行宇宙逻辑,花开两朵表一枝,故事就先不提,我先婊一婊女主吧。
所以最后A宇宙(尼克死亡,老公出轨)的女主(知道事情始末)路过B宇宙(和尼克结婚),最终到达C宇宙(尼克没死,老公出轨),C宇宙的女儿告诉她前几天不正常,说明两次穿越之间,C宇宙的女主可能是换成了B宇宙又或是DEF的女主,所以ABCD宇宙都是存在的,ABCD女主也都是存在的,只是女主作为位面之子会因为录像带影响时空,产生分歧,达成条件后自己互换其他宇宙的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B宇宙的女主要求尼克救自己所以去跳了个楼,应该是死透了,但她最后来到了C宇宙,那么C宇宙的B女主最后去了哪里呢?
去了A宇宙的话,因为尼克(B女主老公)早已死亡,自己没接触过录像机,一脸懵逼被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女儿看成不正常,A宇宙的老公又出轨了,最后八成会进疯人院吧。
幸而A宇宙不是最惨的结局,A宇宙还有两成机会重新开始,最惨是去了B宇宙,穿越醒来躺在车顶,眼一睁一闭,小命没了。
最惨的也不是女主,最惨的是B宇宙的尼克。
这个宇宙的尼克从A死亡线中爬出来钻进了精神病院从事被人研究,隐忍到成年,自学成才当上探长,找到机会伸张正义,可歌可泣有血有泪,到这里都能拍一部《黑暗骑士崛起》了。
然后我们逆天改命全知全能的尼克B,有天回到家里,老婆突然被她自己掉包了,其实也没什么不好,这个掉包老婆前几天救过十几年前的他自己,这么有爱心肯定开导一下就好了,所以做个局慢慢引导她了解了所有真相,结果了解完了她还是不愿意留下,不愿意就不愿意,好好说嘛,一言不合就跳楼是干嘛?
很多年以后,尼克和机长一起喝酒,喝着喝着就埋头哭了起来。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老婆被我老婆杀了,还没法说,呜呜呜……我还要打开录像机,给她找个好宇宙,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送我老婆去别的男人怀抱,完了我还可能绿了我自己,呜呜呜……“我误以为自己是到达了幸福彼岸的梨花,没想到不是我老婆的那个我老婆才是,我只是个连接过去和未来的工具人。
“早晓得就哄伊说伊自己脑子瓦特了呜呜呜……“诶,算了算了,不说了,(擦泪),她过的开心就好……“”=====================================
C世界火柴男的这句话,透露出的信号无疑是,“这几天”主导这具身体的不是火柴男原来认识的女主,也不是跳楼而来的女主。
这就是我说的换包!
换包!
换包!
在有人能证明这句话跟单一世界没有冲突前我拒绝回答任何评论,敢发我就敢删,你们做好被伊邪那岐的准备。
片子光从人物台词看像是单一,但是从宏观整体看应该是平行,可以认为是剧中人物的局限性导致认知上的盲点,观众们有自己的观点想表达很好,请,但我也列举我的理由,请。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呶呶不休说着以为是自己的其实是片子里人物灌输给他们的观点,而且还不听别人说话。
这么喜欢表达自己去写影评好啦,何必在评论区里当复读机(还是剧中人物的复读机)。
最后要说,请放弃女主跟尼克贴贴的幻想,认清尼克只是备胎的本质。
开始女主只以为这是个噩梦,此时遑论感情一说。
下个镜头女主深情拥抱火柴男后,问摄像机才意识到一切是真实存在过的,察觉到火柴男出轨,最后跟尼克对望——车胎爆了才轮上你,车胎不爆就只能做梦,这可不就是纯纯的备胎吗。。。
当然你要说是女主看着小伙长大成人,眼里不由流露出慈爱也可以。。。
继经典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之后,西班牙导演保罗又推出了这部最新作品,依旧以悬疑作为底色,以爱情亲情等作为内核,而这次讲述的故事,从影片的叙述层面来看,要比上一部复杂得多,这种方式也更为考验了观众们的脑力和耐心,也同时对导演、编剧和剪辑们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而从影片最终的呈现来看,它明显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尽管跟大多数悬疑片比,它已经足够优秀了。
由于有《看不见的客人》在先, 我曾一度坚信此片必定会是又一神作,而在观影过程中,我就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蝴蝶效应、穿越、平行空间等概念在电影中出现已经有了一定时间,能感觉到,此片的野心其实就是试图将这些元素全部熔于一炉,进而制造复杂而精致的剧情,但可惜的是,它在故事的叙述上过于自我了,忽略了观众的体验感,节奏也出了问题,在悬疑的制造方面显得过犹不及了。
比保罗自己的《看不见的客人》也差一截,就更别跟《前目的地》比脑洞了。
推荐看,但不可太认真,难圆处与牵强处较多,经不起细推敲。
电影中的谋杀案仅是道具,不值得浪费笔墨。
在一场雷暴雨的作用下,女主通过球面电视机+录像机实现了屏幕穿越,与20年前的男孩对话,救了他。
她因改变历史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偏离,一觉醒来身处异境,记忆却停留在旧时间线上。
丈夫成了别人的丈夫,女儿从未降世过。
她没想到当下时间线上的丈夫(警察)就是她昨晚救的男孩。
在明知过去丈夫已出轨的设定下,她执意通过自杀的方式逼现任丈夫与20年前的自己对话,再度改变历史,使她回到原来的时间线。
似乎两段人生的差别仅仅是多了个女儿,并且把她与被救男孩的信息不对称方向对调,由男追女转变为女追男。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好不容易画出的“虫洞”图,请勿转载谢谢!
世界线1:小尼克从未收到来自未来的消息世界线2:小尼克收到1次来自未来的消息(贝拉)时间线3:小尼克收到2次来自未来的消息(贝拉,大尼克)
主要人物:女主:贝拉,第二世界线中死亡男主:尼克,第一世界线中死亡女主丈夫:英俊渣男,专注出轨30年,在3条世界线中都专心致志地劈腿搞外遇
邻居男:与好友男的妈妈有染,第一世界线入狱后不久自杀,第二、第三世界线则逍遥法外邻居女:三条世界线中均死于丈夫和情人刀下,第二、第三世界有被分尸埋骨情节
好友男:贝拉丈夫的好基友,帅气的飞行员,在第一、第三世界线中搭乘列车时偶遇贝拉好友妈:杀死情人的妻子,第一世界线中因情人死郁郁寡欢,,第二、第三世界则风韵犹存
非稳定人物:女主女儿:丽丽,天真可爱的5岁少女,第二世界线中不存在心理医生:将小尼克的故事出版《海市蜃楼》,但该情节仅存在第二世界线中 第一世界线: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之夜,小男孩(尼克)在目睹一次凶杀案后(邻居男偷情败露杀死妻子)遭遇车祸身亡。
25年后,女主(贝拉)通过丈夫的好友知道了小尼克的故事。
贝拉视频小尼克,告诉他千万不要出门到邻居家,避免他车祸身亡
录像机 + 雷暴 + 72小时 = 时光机(虫洞)注:虫洞开启时间为1989年(2014年)11月9日-11日的72小时内世界线第一次改变
第二世界线:小尼克在1989年11月9日一个奇异的雷暴之夜,与一位自称来至未来的漂亮小姐姐(小尼克视角,这里情节更像是“你的名字”的浪漫故事)搭讪,并目睹了凶手邻居毁尸灭迹全过程。
当然这样的天方夜谭自然没人相信(主要是没证据),也是他死死等在录像机前希望进一步跟未来小姐姐沟通。
然而,并没有录像机没有连线过第二次,他被确诊为精神疾病(这里会出现一本很重要的贯穿全文《海市蜃楼》小说,有且仅有第二世界线会出现)小尼克记起与女主不雅视频中流出大量信息,去将来会“偶遇”车站站台苦苦等候
一场苦苦的等候,一段跨越世界的虐恋终于,等到了她:贝拉注:这里当飞行员的好友男(因为男主坐了本该他的位子)错过机遇,所以不认识贝拉(这里产生了连锁反应,因为他不认识贝拉,也就没有世界线1介绍自己好友的剧情,所以原来贝拉的丈夫会与初恋女友结婚,原来世界线1贝拉的女儿丽丽不会降生)当然渣男丈夫会义无反顾的继续劈腿(女友闺蜜) 2014年11月10日(雷暴第二天),女友贝拉失忆了,不认识自己声称自己是其他男人的老婆,还有个女儿注:贝拉的穿越只是继承上个世界线里的记忆(思维)
尼克与贝拉找到小时候诊断心理医生(出版《海市蜃楼》)明白了“虫洞”原理尼克偷走原来自己家里的录像机贝拉抓奸夫淫妇在床尼克与贝拉挖出尸体,惩办真凶,还当年小尼克清白然而对尼克来说,这是美好的爱情故事,对贝拉来说,这却是恐怖的噩梦这个世界,没有女儿尼克希望贝拉留下来(不是自私,是因为这个世界线的尼克信息量有限决定的)贝拉选择死亡她希望尼克能救自己(和原来的世界中的女儿)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尼克选择与“过去的自己”和解(这里导演镜头中省去了500字)。。。
第二次虫洞打开 第三世界线开启,电影结束。
End1、 第三世界线绝对不是女主原来的世界,这个世界中尼克还活着,邻居男没死2、 第二世界线是一条封闭世界线,这个世界中贝拉死了,女儿丽丽不存在,还有一本原本不该存在的旷世奇书《海市蜃楼》 3、三条世界线中唯一不变的,是丈夫坚持不懈的出轨
女主莫名其妙,一遍遍的告诉别人自己原来的生活,私闯民宅还不断强调这是自己家,生怕别人不把自己当疯子,邻居飞行员也是好脾气,我车上要是出现个莫名其妙的人肯定先打一顿再报警,结果他还能跟人坐一起喝咖啡,男主也莫名其妙,我啥都知道但我就是不说,我就喜欢看你着急上火还不得不求我的样子,还有就是人女主急着找到尼克好会去你让人去捉奸,然后嘴炮一通我怎么怎么爱你,我寻思男主这求爱历程莫不是传说中的跟踪狂?
你看,女主都被你气跳楼了(不)跳楼后γ线有了女儿再拿着莫须有的证据撕老公,撕完见情人,奸夫淫妇陷囹圄,女儿情人双丰收,皆大欢喜还有就是所谓的反转,瞎子都看得出警察就是尼克,阅片量得是负数才会猜不到这电影走向吧!
当然,莫名其妙的跳楼除外
2017年,《看不见的客人》成为“年度悬疑片爆款”。
两年之后,这位西班牙导演奥里奥尔·保罗带来了他的新片——《海市蜃楼》。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确是“《看不见的客人》的异卵同胞”,估计上映之后也能成为今年国内最为热门的悬疑片之一。
它们同样有着疑云密布的氛围、绕不尽的反转和许多可供解读的细节。
Tips:如果要具体谈论这部电影,不可避免会涉及剧透,所以最好在看过之后再来刷评论。
另外,由于电影主打“1次蝴蝶效应、2条时间线、3重平行时空”的概念,所以下文也会以A时空-B时空-C时空来展开论述。
影片以A时空的小男孩尼克的视角作为开头。
风暴之夜,他目睹了邻居残忍杀妻的过程,在惊慌失措中逃出,接着被车撞死。
维拉一家搬进了尼克住过的居所,在尼克去世25周年纪念日的那晚,对称风暴再度来临,产生了一个让时空界限得以打开的虫洞。
令人惊奇的是,深夜惊醒的维拉,发现自己竟能与电视机里的尼克跨时空进行实时对话。
维拉透过电视机来劝诫男孩不要出门,挽救了他的性命。
结果却因此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A时空的记忆径直坠入到B时空的肉体中,取代了原先的记忆。
所以,在A时空的维拉看来,B时空的一切都变得陌生——女儿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唯一的痕迹是作为她手术失败后死亡的病患;而曾经的丈夫和身边的人,也全都变得不再认识自己。
《海市蜃楼》所着重呈现的,就是B时空中维拉的人生错位和记忆轮迭:A时空的记忆在B时空究竟被扭转成了什么样子?
风暴中心所扭曲的多重时空,是否如海市蜃楼般虚幻?
贝拉能否在紧迫的时间里找回自我,并拯救他人?
导演通过A时空与B时空中大量对应并错位的细节铺陈,营造了维拉和尼克的双重人生。
首先逆转的是维拉的身份。
在A时空中,维拉因为怀孕、育女,就放弃了继续学医的道路,还和她所辅助的主治医师菲尔说“你很幸运,如果我继续学医,就会是这所医院最好的精神外科医生”。
而在B时空中,维拉并无生育,也没有放弃学医。
因此,原先的手术任务就落到了她的头上。
但此时的她,由于记忆的错位而不明所以,已经无法再为门多萨先生做手术。
其次逆转的是维拉的家庭关系。
曾经的丈夫和维拉已经形同陌路,唯一的交集,就是她曾经为他做过手术。
几次相遇,最终都以不欢而散告终。
但在这个过程里,有一个细节可以注意:酒店里的火柴,成了联结ABC三个时空的道具。
A时空中,戴维一不留神将酒店的火柴带回家,出轨的他反倒机灵地欺骗妻子,“自己只抽了一根烟”。
戴维此刻的神情可以被好好琢磨一番。
他在被问及“你又开始抽烟了吗?
”的时候,突然一脸阴沉地对维拉说:“你想控制我吗?
”这实际上才是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伴随着不安、愧疚的暗色,生怕出轨的事情被妻子发现,甚至还心虚地把这盒火柴扔到院子里。
不过此时的观众却并不知道,还以为他是要和维拉开个玩笑;直到在B时空中,我们才后知后觉。
B时空像一面镜子。
与表面上生活和谐的爱人成为了路人的时候,他的“渣男本色”就迅速暴露了出来。
直到维拉亲眼见到他出轨,这个丈夫再也无法被原谅。
C时空则是对B时空的又一次反观。
维拉在苏醒后,一度以为B时空只是噩梦的幻觉而已。
但当丈夫告诉她“家中从来没有电视”的时候,她才知道B时空是真实存在的。
尼克遵守了和维拉的承诺,靠穿越时空的劝诫为她打开了C时空,把A时空给覆盖了。
在她意识到这点后,就立马下楼去庭院中翻找,果然找到丈夫出轨的关键性证据——火柴。
如果你再看得细致一点,就会发现这一切早有预兆。
A时空里薇拉的同事莫妮卡对她说“我的假期虽然短暂但很刺激”就是在暗指自己是小三,睡了她的出轨丈夫一事;而随后她还问维拉“新房子如何?
”,维拉却一脸疑惑地回答自己从未告诉她这件事。
导演奥里奥尔·保罗沉迷于这种偶然却又笃定的对称性:两次对称的风暴、两段重组的人生,甚至于连两组主要人物的关系(三角恋、出轨)和关键情节点(捉奸),都充满了对称感。
对于这些对称的细节线索的铺陈,其实是导演一直擅长的工作。
与维拉的人生改变所相对称的,是尼克被改变的人生。
导演用效率很高的方式,将这个人物的故事藏在整个B时空的叙述中,作为一条不断暗示并最终闭环的暗线。
此处需要称赞一下奇诺·达林的表演,的确把每个暗示点都传递到位。
(尼可画的AB时空解释图)电影最终落位于爱情和亲情的回归,并暗含了回归背后的主题:在时空漩涡与对称人生中,我们要如何做出选择。
女作家站在客观的角度对维拉说:“我们只知道大脑所相信的事实,是由我们所感受到的经历所形成的。
”B时空的尼克则站在爱人的角度对维拉说:“这段人生中也有关心你的人”、“如果不成功怎么办?
”即便B时空的维拉拥有了这样一位帅气多金又爱她的男友,但她还是选择坚持记忆的真实感受——逆转人生、记忆归位、找回属于自己的女儿。
人生是无限量的多项选择题,到每个节点都是一个岔路口,选择后的结果都是未知的。
这个时候,维拉的选择就是坚信自己所坚信的。
不过实话实说,你如果尝试这样做,事态也许并不一定会变得更好。
但维拉是幸运的,B时空的尼克为她做出牺牲,这让她在C时空中找出了最优解,成为女儿和真爱兼得的终极人生赢家。
🍋 相比于《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在创作构思上与导演的私人经历与情感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
剧本的灵感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五年前,他和女朋友准备要一个小孩,而在聊天的过程中双方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分歧,将两人推向不同的方向,以分手告终。
这段破裂的情感最终演化成了电影中有女儿存在的A时空和女儿消失的B时空。
当然,这部电影也不是没有问题存在。
比如:B时空的尼克是如何知道实时偷情的宾馆房间(具体到房间号)?
另外,尼克还将这个偷情的房间,直接作为维拉后续能找到他家的途径,是不是也有点上帝预知视角?
这些严格意义上虽然不算bug,但却被处理得有些“理想化”了。
不过,导演依旧保持了这一类型对观众情绪点把握的高强度输出——电影给人的观感,是从头到尾都憋住一口气,并如同陷入到时空的漩涡中。
在女主角千丝万缕总相连的“人生切面”和繁复的反转里,我们能收获和《看不见的客人》同样的“烧脑感”。
从这个意义出发,看《海市蜃楼》宛如在一座绮丽的叙述迷宫中寻路。
直到最终,你才会发现它在悬疑外壳之下包裹着的浪漫情愫,并且很难不被打动。
这部电影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和设定:两次雷暴(2014和1989)呼应之时,女主Vera当前时空的记忆会被旧时空的记忆覆盖。
但当前时空并不一定会改写,需要有时空连接操作(和1989年的童年Nico视频通话)才会被改写,否则当前时空会继续。
Vera也是在第2时空雷暴后、第2时空被改写前通过丈夫Nico的帮助和指引下破解了她自己“前世今生”的谜题与困惑,所以才毅然冒险坠楼身亡,她已知道Nico一定会为了她与童年的自己进行视频通话,从而重写历史(时空)复活自己。
下面放图,这张图耗尽了我将近一天的心血,也是几经改写和修复,才达到了这个效果。
我也被海市蜃楼了一把。
电影《海市蜃楼》时空线路流程图(by风中灵药)如果图片看不清,请点击: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link/5ca09416e4b0cfb73422642e 或https://gimg0.baidu.com/gimg/app=2001&n=0&g=0n&fmt=webp&src=img9.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664059.jpg查看大图每次重写历史,都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第一次重写,Nico得以复活,但杀人凶手逍遥法外;第二次重写,Nico仍然复活,而杀人凶手也绳之以法,Vera重新拥有可爱的女儿,甩掉渣男David,收获Nico真爱,可谓一箭5雕!
假如历史可以重演,如果还回到从前,我也想这样不断修复,让自己的人生尽善尽美!
PS:本人仅仅一刷电影,所以难免有错漏之处,欢迎之处,一起讨论。
PS:我在其它影评里看到有人问,为什么时空C没有发生循环?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提一下这部电影的设定:两次雷暴(2014和1989)呼应之时,女主Vera当前时空的记忆会被旧时空的记忆覆盖。
但当前时空并不一定会改写,需要有时空连接操作(和1989年的童年Nico视频通话)才会被改写,否则当前时空会继续。
这是因为,再时空C里Nico被Vera搭救后,天天在电视机前等待Vera出现,只是这次没有等到Vera,而是等到了成年的自己,成年的自己要求他不要去寻找Vera,所以Vera的人生轨迹没有被改变。
而到2014年雷暴呼应的时候,虽然Vera的记忆被重置为时空A和时空B,但并没有视频通话这个时空连接操作(已经没有条件了,蝴蝶效应,因为Nico成为了正常少年,所以也就没有搬家,没有搬家Vera就没有机会住进Nico家,没住进Nico加就没有录像机,没有录像机就不能视频通话……看过武林外传的,请脑补佟湘玉),所以就没有引发新的时空重写,也就停止了循环。
Call me by your name
格局意识不够阔达,全部精力都用在讲一个爱情故事,感觉有点浪费这个跨越年代的科幻题材。
男主太完美了,当年小小年纪就有勇有谋心理素质过硬,二十多年来为了寻找真相锲而不舍,长大后长得帅之余还用情专一痴心不改;整部戏在男主表明身份的那一刻时达到高潮,其实戏到这里可以顺势结束了,不过这世上除了爱情,亲情也是很重要的,结尾证明了痴情帅男友再来一回还是可以找到,但那么可爱的女儿不找就没有了,尽管末段的言情戏份让电影的节奏有点掉,不过此时距离结束也剩下没多久了,加上男主又帅又苏又讨喜,就算是俗套的HE我也要
猜到了……就没戳到我的智商g点
虽然很喜欢这位导演,但这部真拍砸了...灵感来源于《月光宝盒》么?扯得蛋疼……
穿越设定配一个悬疑、犯罪故事,关键点的埋设不高明,好友母亲打断儿子叙述案件,那你就知道此人肯定是真凶了,而通过电视机救了男孩的女主角,也肯定要和长大后的男孩结婚,不过保罗对气氛的把控力还在,虽然场面调度没什么亮眼表现。这片最大的问题在女主,此人没有多媒体时代电影人物的特征,发现自己身处平行世界后,第一任务不是寻找当年的男孩,而是徒劳的反复尝试和原时空的亲友相认,反应极度迟钝。且,她在两个世界里境遇差不多,却要以生命为赌注返回原时空,只因为她在那里有个女儿,这种女性本能膨胀的核心主角,放在一部男性题材类型片里非常别扭,相当于把女性纯爱电影的主角设置成性瘾者,简直是自杀式剧本。近年来欧洲犯罪片确实有增加女性主义元素的尝试,可本片的方式太疯狂了。bug不少,女主在新时空的家庭情况,本应住院时就查清
弃了
导演还真把自己当上帝了,蝴蝶翅膀还真是想怎么煽就怎么煽…
他们生活在一个混乱的系统中,划重点:混乱。平行时空本就是混乱的。
今年第一部五星院线电影,故事缜密,逻辑清晰,每个重要细节,每个人物,每个重要道具都照顾到了,合理,周全,惊悚中有真情,悬疑中有人生密码,很过瘾;你救我一命,让我活下来,等你到天荒地老,等你恍然大悟;我救你一命,让你看清楚人生真相,什么最重要,谁是最爱你的人,等你爱我!最后还是感动了。拉丁裔女主角气质一流,太美丽了,女主角的女儿也非常卡哇伊。值得二刷!!
空间的设置值得探讨。从最初电视大小的盒子到逼仄黑暗的室内空间,到最后开放式结局的室外,因此营造了悬疑——时空混乱——较完美的开放式结局,从而达到情感的递进效果。也将主人公的感情从小家的内化处理进而联系到与整个时间线的交互关系。今天提问导演我也是问到了空间的设置怎样服务影片,可能时间紧迫,导演只是简单阐述了狭小的空间营造悬疑效果,开阔的空间暗示开放式结局。如果仅仅停留在第二条时间线,那只能是两星,但他的影片特点始终是注重感情,今天他也有提到这一点。本片加上与它很像的《蝴蝶效应》,加上最近重温的《星际穿越》和《爱乐之城》,最大的感触是,眼下的生活并不能像科幻作品一样有能力改变时间线,世界上每个地方有那么多人,却无法参与他们的生活,但在每一条时间线的末端,都祝福他
想要的粗暴经营,不想要的强硬忽视,所有扭桥皆建立在践踏持续性逻辑的短视反智基础上,什么“反转王”“烧脑帝”,顶多就是个编地摊小说的,别提拍电影了,连去唱大书都差个周到。
比导演前作差太多(虽然那部结局也非常好猜),这部的悬疑是不及格,全部猜中也是很无趣。故事的主旨可总结为:女性可以不要丈夫但一定要小孩;情节异常玛丽苏。结局时朋友旁边的男生跟他同伴感慨:这女的好可怕,倒是很好笑。
流于形式,警官第二次还是第三次出场就猜到是nico了。比看不见的客人差远了,看得我很气。
男孩成为过失杀人与时空接触的连接点,也是两种类型(犯罪/科幻)与两种对立(恶/善)的结合,立足于亲情+爱情的双情感蝴蝶效应。入年度烧脑榜,剧本复杂交织却清晰,能猜到警长即男孩,却未猜到以反救形式回归。时空部分能看出似曾相识《黑洞频率》的影,主角的人生选择设计还是局限于一开始固定的母性情感根基。
一句话剧透:《黑洞频率》的同款架构,《蝴蝶效应》的蝴蝶效应,《恐怖游轮》的无解轮回,《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平行时空,以及以上几部的相似共通。都看过的自然会心一笑:似曾相识,懂,没看过的惊愕一脸:卧X牛X,懵。
这心路历程的还原程度,赶得上一集加长版《今日说法》了。导演真是实诚,剧本写成什么样都得一比一拍成什么样。女主全程面目狰狞的尬演值得加一根鸡腿。
女主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女儿。
女儿,我所欲也;爱人,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命也要兼得。
本来很想给四星 但事件内核源于俗套的出轨情杀 再次链接交互又基于发现另一个欺骗 婚姻怎么就这么可怕 还是可爱的女儿大于一切 然而来自未来的拯救终究升华为爱 不免又落入另一个俗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