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纸之月

종이달

主演:金瑞亨,柳善,徐英姬,李施优,孔政焕,李天熙,尹熙锡,李佳宁,蔡书安,尹雅真,张项线

类型:电视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3

《纸之月》剧照

纸之月 剧照 NO.1纸之月 剧照 NO.2纸之月 剧照 NO.3纸之月 剧照 NO.4纸之月 剧照 NO.5纸之月 剧照 NO.6纸之月 剧照 NO.13纸之月 剧照 NO.14纸之月 剧照 NO.15纸之月 剧照 NO.16纸之月 剧照 NO.17纸之月 剧照 NO.18纸之月 剧照 NO.19纸之月 剧照 NO.20

《纸之月》长篇影评

 1 ) 没搞懂,为什么南方要脱离联盟,联邦政府就出兵打呢?不是民主自由吗?

北方工业经济不适合奴隶制,北方资本家其实也不是什么雷锋真心为奴隶着想,而是奴隶制不适合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模式,阻碍了经济提升,所以他们率先废除了奴隶制,经济有了更大活力增长速度也更快。。。

但南方种植园经济非常适合蓄奴,所以不想放弃奴隶制,但北方非要逼着南方马上废奴,而宪法规定每个州都有自制权利的,为什么联邦政府要干涉南方各州的权益?

这不是搞集权吗?

并且,南方庄园主在奴隶买卖上都有巨大投入,北方要求南方废奴,直接解放400万奴隶,但不给出赔偿办法?

南方奴隶都自由了跑北方工厂上班了,都跑北方当兵了,对北方扩军和提升经济肯定超级有利,这不是明摆着削弱南方实力抢钱吗?

于是南方不干准备退出联盟独立。

北方竟然直接出兵打?

宪法没有规定加入联盟就不能退出啊,既然民主国家,法无禁止即可为,南方选择退出为什么不让?

这不是违背宪法民主自由搞集权吗?

林肯表面上谈什么人权平等,实际上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南方要退出联盟会削弱美国实力他就出兵打。。。

废奴有利给非法战争当由头,还能提升北方实力削弱南方,一箭双雕,他就搞废奴。。。

西进杀印第安人可以提升西部经济他就推出《宅地法》对印第安人种族灭绝,每10分钟屠杀一名印第安人。。。

Immense power?

无边无际的无上权力??

所以南北战争的历史,这块我没太搞懂。

不是民主自由吗?

不是保护私人财产吗?

不是法治吗?。。。

怎么最后,表面花哨的扒开后到了核心,说白了,还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呢??

还是搞集权独裁权利无限这一套呢??

还是谁拳头大说了算呢??

弄啥咧??

 2 ) 不只是“战胜”

当伊拉克战争十周年时,中国大陆也一片议论,如往常一样,这类话题,通常被打上“五毛”标记的人大谈美国失败,让伊拉克还生灵涂炭,民主TMD的没影,尸体倒是成堆。

而被打上“公知”标记的人大谈伊拉克人民的成就,自由已来,建设成绩斐然,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看罢这些,总是感到失望,这帮人的标签还真不是白打的,都根据需要,立场先行的组织材料,激昂文字。

就美国国内媒体来看,虽然也有争议,但是总体看,大都认为道义上干萨达姆是应该的,但是战争后的政治上却是失败的,是的,民主虽然艰难建设,但是显然这一切本可以做的更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看了电影《林肯》,一部公映前声势很盛,正式上映后倒是实际反响没预想大的电影。

不过,影片的故事背景是值得玩味的,在南北战争尾声,北方的胜利已经看出端倪,然而一场内战如果仅仅是以“战胜”敌人为目的,那么美国绝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美国,是的,仅仅战场的胜利不是真正的胜利,林肯们在当年的抉择值得后人深思。

在《林肯》上映之前,不少媒体就渲染本片将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林肯,实际上,关于林肯的形象,向来就是多样的。

他是一个坚毅的人,敢于坚持一场一度岌岌可危的战争;他是一个高尚的人,尽管处于种种政治目的,但是其推动的法案和政治潮流毕竟促进了种族平等;他是一个说好听些务实说难听些功利的人,为达目的适当的手段和妥协都敢于采纳。

还有杂志专门出过专题介绍林肯的宣传策略,读罢此文,你甚至感觉这家伙有些伪善,善于操纵民意。

所以,在我看来,本片对林肯性格塑造和“真相”揭示上的新意,远不及其切入角度的新意来的印象深刻。

拍一部围绕林肯的电影,显然很容易落入“史诗叙事”的慷慨激昂中,也容易因此无法掌控迷失自我。

根据斯皮尔伯格的访谈来看,大导开始也发愁从哪里切入,带着一帮编剧阅读海量资料后,才发掘了第十三修正案这个点。

而且本片始终确实围绕修正案的前台和背后斗争,南北战争成了真正的背景因素,暗杀事件也不再是高潮而是一个尾声的渲染,斯皮尔伯格整部影片很有分寸,没有迷失方向。

其实,斯皮尔伯格选择一个看起来“小”的切入点来表现真正宏大的精神内涵,在其导演生涯也有迹可循。

比如,诺曼底战争多么宏大的事件,但是与类似《最长的一日》这样的影片不同,他以“拯救大兵瑞恩”这一很私人化又很公众化的事件切入,展现的却是更耐人寻味的主题。

又如,大屠杀该是可以拍的多么悲怆的题材,但是他却以辛德勒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事迹切入,结果众所周知,一种跨越仇恨、历史与种族的人文情怀令人难以忘怀。

所以,第十三修正案看起来是议院上熙熙攘攘的争吵,很无聊,很枯燥,即使些背后的下三滥手段比起今天的政治惊悚片来看,都小儿科一般。

但是恰恰这个过程,各派政治人物百态尽现,有人积极的废奴,誓要彻底根除奴隶制度存在的土壤;有人有所保留的废奴,在他们看来正义之外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要稳重;有人有些犹豫,或者有些恐惧,瞻前顾后中游移不定;有人就是墙头草,利益为上,哪怕心中一番挣扎,也懂得“因势利导”。

影片对这些人物的性格刻画是鲜明的,但是又没有脸谱化,重点还在于几个关键人物的立体呈现。

林肯总统在片中总体还是给我一种挣扎的理想主义形象,他有着自己的志向,但是却显得孤独,一方面同僚显得有些脓包懦弱,另一方面与妻子处于一种爱恨模糊的纠结状态,片中的林肯已经度过了南北战争过程中北方最艰难的时刻,但是片中表现出对于林肯来说,最关键和艰难的时刻才刚刚到来。

这里,不说道德,我们至少看出了一种“政治素质”,即起码几位关键人物的眼界绝不只是在将南方打趴下那么简单。

无论是声线有些怪异的林肯,还是一脸别人欠了他几千美元呈现苦瓜脸的史蒂文森,都试图在战争结局之外,给予美国人民一个更有价值的交代。

这份争斗激烈而有序,过程公正中又有些阴谋诡计,最终,我们看到第十三修正案顺利通过,给南北战争了一个真正的说法,毕竟这场战争除了现实的南北不同经济形态和利益之争,更有价值观念之争,与仅仅战场的胜负只能留下一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暗雷相比,思想上的争鸣和法律上的确认才是铸造社会稳定更牢靠的基石。

事实上,这部影片即使改名叫《第十三修正案》也无妨,林肯只是围绕这一提案和提案精神的一个中心人物。

或许因为如此,这部《林肯》多少与观众预期有些偏差,我们发现即使表现了不少林肯个人的家庭冲突,整部影片的“林肯味”依然不够浓。

在极力表现美国精神的同时,影片的戏剧性多少有些减弱,虽然我很喜欢这种调调,但是我也清楚这种风格让其受众范围多少也受到限制,降低了其本来被预期的声势。

这样一部带着思辨色彩的大片,演员的作用往往更加重要,否则很多抽象的精神很难被栩栩如生的表现。

当丹尼尔•戴•刘易斯出演林肯的消息传出,大家都知道,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又被预定了。

莎莉•菲尔德和汤米•李•琼斯两位老演员的表演也非常精彩,为影片献上了家庭和院内两条重要的戏剧线索。

关于林肯的故事显然还有更多可以延伸和切入的题材,斯皮尔伯格这一次的选择没有走事件大场面,而是走向了精神大场面的另一个纬度,有些风险,却凭借出众的能力依然娴熟掌握,给了今天的人们很大启示:当年,一些美国政治人物不求简单的战胜,以卓绝的努力为后人带来了更加值得铭记的遗产,这种政治视野和风度都值得后人再三寻味。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item/0b043e8098222fc8b071547d

 3 ) 民主政治一瞥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13修正案的科普片了。

可能对于生活在我朝的民众来说,片中为了推行某一法案,驴象两党之间、乃至党内派系之间的争辩、拉拢,可称之为阴谋的拉选票行为是完全不可理解的,甚至觉得这是政治肮脏的表现。

可是,那是真正的民主啊。

DDL以及莎莉·菲尔德的演技无可挑剔,两人表现出强大气场。

几场议会的辩论戏精彩非常,老斯对于这种多角色、多视角快速切换的大场景可谓驾轻就熟,可以用两个三字词组形容:学院派、教科书。

也许拍摄手法没有什么新意,可是如果你熟悉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从《辛德勒名单》开始,他有用过什么标新立异的手法么?

其实这才是斯氏电影的特点:完全正统的手法去演绎并不匪夷所思的故事。

也许有些过于匠气,但并不影响片子本身的优秀:因为斯氏总会用最好的演员来演绎改编的最完美的剧本。

 4 ) 录一段台词,林肯所有的动机都在其中。。。

先录一点台词,这部电影林肯所有的动机都在其中:“我认为,宪法赋予了我战争的权力,但没有人了解这些权力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这些权力并不存在,我也不知道,我认为我需要这些权力实际存在,来让我坚守维护宪法的誓言。

也就是说我认为我有权力把叛军手中的黑奴解放出来,算是战争中没收财产的一部分。

这或许会让人怀疑我和他们是一伙的,他们认为奴隶是个人财产,我坚决反对这一点。

我从未这么认为,我很乐意人人获得自由。

倘若把一个人称为财产,或者称为战争违禁品,或者其他什么,这一切就是我为什么要抓住这次机会的原因。

下面说到关键的部分了。

我要利用法律武器来没收战争财产,我也知道这法律仅仅适用于政府财产,或者交战双方国家居民的,但南方不是一个国家,所以我不能跟他们谈判,所以如果根据法律,黑人确实是个人财产,我是否有权把这些个人财产从盟军手中夺走?

前提是我坚持认为他们仅仅是盟军,而不是交战国的公民。

还有一点,我坚持这次的暴动,并不是来自我们南方各州,而是来自这些州内的盟军,这些州内的法律还是有效的。

这就是说,因为是由州法律来决定黑人是否可以被当做个人财产来进行买卖,联邦政府没有任何规定,至少现在没有,所以黑人在那些州里,就是奴隶、个人财产。

所以我可以使用战时的权力来没收这些财产,救出他们,但如果我要严格遵守州法律,我要如何合法地使用解放宣言来解放他们?

除非我把州法律废除了。

我觉得战争需要我做这些,我的誓言也需要我这样做。

我觉得我是对的,我也希望自己的做法是合法的。

我仍旧这么希望。

两年前我宣布,他们可以翻身做主,并从此以后获得永远的自由。

假设法庭裁定我没有权力这么做,法庭很可能这么裁定,假设这个废除奴隶的修正案从未存在过。

假设现在战争已经过去了。

我就不能再使用战争权力,来无视法庭的裁定。

其实有时候我觉得我必须无视。

这些已经被我解放了的人们,会不会被迫重新做奴隶?

这就是为什么我需要众议院讨论这个第十三修正案。

进一步得到各州的批准,把这整个奴隶制都给取消,永远的取消,只要我还有能力,就是现在,这个月底,我需要你们在背后支持我。

我的内阁一向都支持我。

”以上是台词部分,我看着中文字幕一行行敲下来的,其实翻译的肯定不够精确,希望有更好的翻译版本,下面是我对这段台词传递的信息的理解,我觉得理解这段台词,之后电影中的其他情节就都好理解了。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美国的几项基本国策,第一个是宪法是高于一切的根本大法,第二个是公民的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个是联邦和州之间、州与州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州保留随时退出联邦的权力。

这三点就是横亘在林肯总统面前的三座大山,如果不能在战争结束前通过宪法第十三修正案,林肯总统发动的内战将是非法的,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在历史上,林肯总统并不是一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起码在电影里他也显然远不如史蒂文斯激进。

林肯本质上是一个白人至上主义者。

他发动南北战争的初衷也并非解放黑奴,而是维护国家统一。

然而根据宪法,南方州是有权力脱离联邦另组国家的,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场南北战争对于南方而言,是北方人发动的侵略战争。

这也是为什么,伟大的罗伯特李将军,一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会为南方而战,因为他是在保家卫国。

于是在这场战争中,北方并非占据道德制高点,因为他们的行为是违宪的。

所以林肯总统必须从道德和现实上摆脱这种局面,而最终,用林达的话来说,他“找到了永恒的诉求”——解放黑奴。

为人类解放而战!

这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都是道德的制高点,而现实中,此举也赢得了全体黑人的支持,战争的天平由此倾斜了。

然而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这只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而且是通过战争机器强力推动的,但它是违法的。

如果南北战争不是一场侵略战争,而是一场内战,那么南方州的法律仍然是有效的,黑人就是财产,对黑人的解放就是对个人财产的剥夺,这是宪法所不允许的。

同时州与联邦是平等的,美国总统、国会都没有权力废除州法律,只有当州法律违宪的时候,才能由最高法院宣布废除。

而现实情况是,这些法律并不违宪,恰恰是林肯发动的战争是违宪的。

于是乎林肯总统所要做的,就是让废除奴隶制的主张变成宪法修正案,只有这样,他的战争才被赋予合法性,而那些州法才有可能废除,而这一切,必须在战争结束前完成,否则当南方州回归之后,他很可能失去对议会的控制,同时还可能面临被弹劾的风险。

在这个废除奴隶制的永恒诉求下,林肯竭尽所能,甚至使用了很多不光彩的办法,促成了宪法第十三修正案的通过,让这场战争成为了正义的、为解放黑奴而战的“内战”。

尽管如此,林肯的行为仍然证明了他的伟大之处,这行为把他同一个独裁者区分开来。

首先他仍然坚信通过法律而不是他手中强大的权力来解决问题,我想这是一个民选总统和一个独裁者的本质区别。

同时林肯总统认为只有宪法才能“把整个奴隶制取消,永远取消”。

而独裁者所面临的,往往是人亡政息。

当然,林肯毕竟依靠战争而不是程序正义完成了这一切,所以后遗症也是十分严重的。

可以说,这项修正案是林肯强加到南方各州头上的。

也因此遭到了激烈的反抗,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林肯总统遇刺身亡。

而漫长的后果就是美国南方各州长达数十年的种族隔离——用南方州的话来讲,这叫分离并且平等。

他们承认法律赋予黑人的平等权利,但他们在生活上拒绝和黑人在一起。

我们坐在银幕前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当然可以随心所欲地臧否人物,但如果回到那个年代设身处地的去思考,我们又分明能感受到人类良知的力量——对平等的追求,对个人权利的维护以及对法律的敬仰,这部电影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输出着这样的价值观。

而我也必须回应一句,向伟大的亚伯拉罕·林肯致敬!

 5 ) 听不懂人家讲话就给中差,太掉价了吧?

看完电影,来豆瓣看分数,傻了。

怎么会这么低?

然后就气笑了电影是好电影生气有些人因为听不懂、不了解历史等等原因给中差评。

你可以对这部电影有自己的意见,但是因为语言、文化、历史等等的理解障碍就给中差评是不是有些过分?

我本身的评价是四星(8-9/10),为了平衡整体影片评价给五星* * *我不是说自己就理解全了,有很多历史的东西是我也不懂的。

但是从电影叙述上来看,这部影片整体流畅,厚实,处理恰当。

镜头转换,电影表述都是很舒服的。

导演讲的这个故事,可以让我这个不怎么熟悉美国内战史的人都看得津津有味:它既有趣味性,又有厚重感(看这帮现在被称为伟大的政治家在当时是如何苦逼,以及如何苦逼的讨价还价真的又有趣又沉重),而且画面精致,镜头语言运用得很好。

近年来没见什么这样平易近人的传记片或者历史片了。

我在看之前根本不知道它是斯皮尔伯格的,但我看了就很喜欢,觉得值得反复去看。

我之前还没有真正体会过那种“明明知道某事会发生,却紧张它会不会发生,怎么样发生”以及“明明知道某人会在某时死亡,却希冀他不会真的就在这里死了”的感觉(咦?

有点熟悉?

穿越者常碰到嘛。

)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就有种穿越者的感觉。

我很欣赏导演这种举重若轻的电影表达手法,因为它让我能够潜进这部片子里。

有些地方的处理很巧妙,让我印象深刻印象最深的是片头和片尾 片头战士们的战斗原始而真实。

比如一个人揪住敌人的头,几个同伴用刺刀一起刺死;又比如一个人费劲地将敌人的头踩到泥水里,敌人不断挣扎;又或者无序地缠斗,前一秒你赢了,下一秒你已死亡。

如此简单粗暴的杀人场景,让我受到了某种震撼(和那种俯视千军万马战斗的片子不同的震撼,那种聚焦于平士,不以将军视角看战争的震撼)。

影片从这样的战场直接切割到两位黑人战士与林肯总统的交流中。

我记得有一位黑人战士总看着镜头,就像注视着我一样。

听着那个黑人战士的汇报和他充满希望的预测(台词记不清了,似乎是说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拿到工资了,多少年后我们也可以拿到和白人一样的工资,一百年后我们也可以投票等等——这些预测都是实际上没有发生的)我不禁感到心痛。

而后来了两位白人战士(从神态来讲,其实他们和黑人战士的地位并不平等,也许他们本身并不觉得黑人可以和自己平等),见到总统非常兴奋,还背下来他的葛底斯堡演讲。

我没有料到葛底斯堡演讲居然不是以被林肯总统亲口说出呈献给观众,而是以被战士背诵出来呈现。

这样的表现很成功,也可以看出总统先生在北方军中的声望。

片尾修正法案通过了,战争要结束了,一切似乎都是充满希望的。

总统疲惫不堪地走去陪老婆孩子看戏(当然也是安抚他老婆生气他纵容自己孩子去参军)。

他的小孩兴奋地看戏中一个人杀死另一个人,剧终帘子开始合拢。

但是紧接着一个穿西服的人略显慌张地从帘内出来跟所有人说:“总统先生被枪击了。

”小孩瞬间就哭了,抱住护栏哭了。

这也是出我意料。

枪击居然没有直接拍出来,连枪声都没有。

但这样的处理真的很适当,也将本作与其他作品区别开来这部电影对于人物的描画亦十分成功。

里面的人物各有特色,都有出彩的地方,也比较真实地还原人物的困境、可能有的想法、以及辩论和讨价还价。

人物这么多却不让人眼花,真的挺不容易的。

同时,这部电影也呈现给我历史的复杂性,偶然性和必然性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在当时的人看来理所当然的观点在现在我们的观念中就是荒谬。

那么此时此刻,我们理所当然的事,在未来是否就是荒谬?

当时白人为什么要支持解放黑人?

从利益的角度来看,解放黑人,对白人不利啊?

黑人成自由民了跟白人抢工作;黑人若是会有投票权对白人统治不利。

而且他们本身不信上帝,是白人给了他们信仰(别喷,当时世界观),上帝创造他们是本身就不把他们和白人造成一样的——上帝把他们区分开来的……同样的,男人为什么要支持女权?

统计表明,现在较以前而言失业率高,还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女性从家中出来工作了呢。

另外,为达“高尚”的目的是不是可以不择手段?

欺瞒贿赂威胁,这些“伟人”可都干了。

最终结果是修正法案通过,就算投通过的人各自理解不同、目的不同、信念不同。

电影呈现出来的主要矛盾,第一是北方人民内部的矛盾(下分:民主党与共和党矛盾;共和党内部声音矛盾;民主党内部声音矛盾;群众支持北方不等于支持黑人解放;男人与女人矛盾;黑人与白人矛盾等等),第二是马上停战与支持黑人解放的矛盾(这还真是矛盾),第三是身份及意识矛盾(下分:身为废奴主义总统和身为父亲与丈夫的矛盾;身为民主党和同情黑人但不想让他们有投票权的矛盾;信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却有不同理解等等)这么多矛盾,看的时候却并不觉得累。

这就是电影语言的巧妙,也足见导演的用心。

看看隔壁Life of Pi什么评分,此片什么评分,心里感觉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要说Life of Pi引发你对哲理、人性的思考,Lincoln没有,所以Lincoln比较差。

Lincoln照样引发了我的思考,对于人之初的思考。

同样是思考,哪个高于哪个吗?

 6 ) <林肯>来告诉你怎么骂人不用用F*CK

感觉这是一部完全由演员和台词撑起来的电影所以就摘录了一下台词1、What will you do after the war, Corporal Clark?战争结束后你要做什么 克拉克下士?Work, sir. Hm. - Perhaps you'll hire me.工作 总统先生 -嗯 - 也许你会雇用我的Perhaps I will.也许会的But you should know, sir,that I get sick at the smell of boot black,and I cannot cut hair.可是你要知道 总统先生,我做不了擦鞋的活 受不了鞋油味,我也不会理发.I've yet to find a man could cut mine,so that it'd make any difference.能给我理发的人还没出生呢,所以我们这点还挺相同的You got springy hair for a white man.白人中,您的头发算挺硬挺的Yes, I do.My last barber hanged himself.是的 确实。

我上一个理发师自杀了And the one before that.Left me his scissors in his will.再上一个也是,遗嘱里把他的剪刀送给了我(感觉这一段话,谈笑风生,暗藏杀机)2、The part assigned to me is to raise the flag.我要负责升起这面旗帜,Which, if there be no fault in the machinery, I will do.如果旗杆器械没问题的话我可以办到,And when up,it'll be for the people to keep it up.但升起之后,需要人民来维持它一直飘扬That's my speech.我的演说完了(对于听过无数长篇大论的演讲的我来说,这一段感觉很幽默!!

)3、That's 64 Democrats looking for work come March.就是说这64%的民主党代表需要重新找工作了,- 就在这个三月I know.我知道They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re-election.他们已经不需要担心连任的事They can vote however it suits them.他们可以由着自己的看法来投票了But we can't buy the vote for the amendment.但是我们不能...去买通选票来通过这个修正案,It's too important.会惹大麻烦的I said nothing of buying anything.我从没有说要去买通什么We need twenty votes was all I said.我只是说需要二十票Start of my second term, plenty of positions to fill.我的第二个任期开始以后,会有很多工作职位空缺.(喜欢那一句,我可从没说过要去买通什么哦说得多理所当然,立刻觉得林肯有萌属性了)4、Thunder forth, God of War.雷声隆隆向前,战争之王!

We'll commence our assault on Wilmington from the sea.(斯坦顿)魏明顿的攻击战会从海上开始发起Why is this burnt?这个怎么被烧坏了?

Was the boy playing with it?是令公子拿它来玩了吗?

It got took by a breeze several nights back.几天前的晚上它被风刮跑了This is an official War Department map.没搞错吧 这可是作战部的官方地图啊And the entire Cabinet's waiting to hear what it portends.A bombardment.整个内阁还在等着您说明接下来的安排呢````````(是令公子拿它来玩了吗?感觉这翻译真是萌了,然后林肯就懒懒地说,哦,几天前的晚上它被风刮跑了。

在这么严肃的情况下,总觉得这一段萌到我了)5、Estimable colleagues.尊敬的同僚们Two bloody years ago this month两年前的这个月His Highness,尊贵的国王,King Abraham Africanus the First,亚伯拉罕·非洲佬·一世,our great usurping Caesar,处心积虑的凯撒大帝violator of habeas corpus and freedom of the press,无视人身保护令和媒体自由,abuser of states' rights...侮辱各州的权利...If Lincoln really were a tyrant, Mr. Wood,如果林肯先生真的是个暴君,伍德先生,he'd have had your empty head impaled on a pike!他会拿长矛刺穿你那空空如也的脑袋!

And the country better for it!没有你的国家会更美好!6、Point of order, Mr. Speaker, if you please.请求发言 主席先生 请允许Mr. Speaker, I still have the floor.主席先生 现在发言的是我And the gentleman from Pennsylvania而这位宾州来的先生is out of order!- 违规了!

When will Mr. Wood conclude his interminable gabble?- 伍德先生何时才能总结一下他那没完没了的牢骚呢?

Some of us breathe oxygen我们有些人还是呼吸氧气的and we find the mephitic fumes of his oratory我们觉得他的演说会释放沼气a lethal challenge to our pulmonary capabilities!这是对人肺容量的致命挑战呀(这一段,告诉你,英语骂人不一定来时要用F*CK的,骂人不带脏字就是这样!!

)7、Instruct us,说说看oh, Great Commoner.伟大的平民议员What is unnatural, in your opinion?在您看来 什么才是违反自然法则的?Niggrahs casting ballots?黑人拥有选举权?

Niggrah representatives?黑鬼议员代表?Is that natural, Stevens?这遵循自然法则吗,斯蒂文斯?

Intermarriage?跨人种婚姻?What violates natural law?Slavery and you.违反了自然法则的是,奴隶制,还有你,Pendleton, you insult God!彭德顿,你亵渎了上帝!You unnatural noise.你这违逆自然的噪音(You unnatural noise.,说起来很带感呀,很气势呀!!!

)8、James Ashley, ma'am. We've met several times.詹姆斯·阿什利 女士 我们见过好多次了Praise heavens, praise heavens.天啊 天啊Just when I had abandoned hope of amusement,还好我刚好放弃了开玩笑的想法it's the Chairman of the House Ways你是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

- and Means Committee. - Mrs. Lincoln.林肯夫人Madame President, if you please.不介意的话,叫总统夫人吧Don't convene another subcommittee to investigate me, sir.噢,可别再开什么小组委员会来调查我啊!

I'm teasing. Smile, Senator Wade.我开玩笑呢!

笑一笑吧,韦德参议员I believe I am smiling, Mrs. Lincoln.我想我是在笑的,林肯夫人As long as your household accounts are in order, madam,只要您家中的账目是正确的,夫人we'll have no need to investigate them.我们就没有必要做调查You have always taken such a lively,你总是蠢蠢欲动地even prosecutorial interest in my household accounts.对我们家的账目有检查的欲望Your household accounts have always been so interesting.你们家的账目一直都很让人感兴趣Yes, thank you. It's true.是啊,谢谢你,的确(夫人和韦德这一段谈笑风生才是各种夹着针呀、棍呀直接针锋相对的,可惜是在是太长了,只好截取一段)9、你声称自己信任人民,但你知道人民是什么样的你知道我们内心的指南针会指引灵魂通向公正但白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奴隶制的罪恶这说法已经无用白人就是无法忍受跟黑人共享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指南针,我在勘探中用到过它能在你的所处位置指出正北方向但很多情况就不能给出指示了,比如沼泽、沙漠、峭壁这一切你都会在路上遭遇到在去达目的地的路上你一头扎进,不顾一切阻碍但最终只是深陷沼泽知道正北方向又有什么用呢?

(这一段,算是令我思考最多的一段对话了,知道正北方又有什么用呢)10、你要我如何相信人人生而平等我眼前就站着这么一个人,一个浑身恶臭道德沦丧的,来自俄亥俄州的男士不就是劣等人存在的最好证明么?

创造他们的人一定是昏了头分辨不出被自己创造的这群人的血管中流动的究竟是冰冷的泥浆还是鲜红的热血!

你更像是冷血动物,而非人类,乔治你是那样的渺小而低下,以致于人类都无法用双脚将你摧毁(你渺小到,我都不屑于毁灭你)11、我无法断言我的人民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从没听到有人问起过自由带来的后果,自由是与生俱来的(喜欢这一句自由是与生俱来的)12、Jeff City?杰弗市啊I heard tell once of a Jefferson City lawyer我听说...有一个来自杰弗逊的律师who had a parrot他养了一只鹦鹉,that'd wake him each morning, crying out,每天早上叫醒他"Today is the day the world shall end,它叫道,“今天是世界末日as scripture has foretold."就像经文中预言的那样。

”And, uh, one day然后终于有一天,the lawyer shot him,这个律师开枪打死了它for the sake of peace and quiet, I presume.我猜是为了让自己耳根清净清净吧Thus fulfilling, for the bird at least,his prophecy.但这也终于让它实现了自己的预言(林肯老爱岔开话题,讲些好像没关系又有关系的故事)13、伊桑·艾伦去伦敦帮助我们把新国家和国王之间建立生意往来英国人对我们现在粗陋嗤之以鼻又野蛮又单细胞什么的他去哪里都是这样,直到有一天他被请到一座别墅里一位英国贵族晚饭端了上来,喝了点酒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艾伦觉得需要上个厕所他很感激地被带去如厕应该说是松了一口气然后艾伦就发现了在水箱上唯一有一个装饰物是...乔治·华盛顿的肖像伊桑·艾伦做完自己该做的以后呢回到了会客室主人和其他人都很失望因为他没有提到自己看到了华盛顿肖像终于这位贵族忍不住了就问艾伦他有没有注意到华盛顿的肖像,他说看到了那又问他对它的位置有什么看法,艾伦先生觉得这样放是否妥当呢?

艾伦说,很合适主人震惊了!

很合适?

乔治·华盛顿的照片放在厕所水箱?

艾伦回答说当然,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整个世界现在都知道没有比乔治·华盛顿的眼神更能让英国人屁滚尿流的了(林肯平地里喊了一句“滚出来吧,老鼠们!

”然后说这是那是1776年伊桑·艾伦对提康德罗加堡的指挥官喊的话(伊桑·艾伦,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雄),然后,我就笑了,感觉丹尼尔把这位我几乎没有了解的总统给演得很像猫的一种感觉)14、尼普顿神,震慑你古老的枷锁吧!

(尼普顿,海神)我当年还在伊利诺伊州的巡回法庭时,我为一个来自梅达莫拉的女人辩护她的名字叫梅丽莎·格英斯,77岁他们控告她谋害了自己83岁的丈夫他当时扼住她的脖子,然后她就抓住一根壁炉柴火木打碎了他的头骨,他就死了她丈夫的遗嘱里写道:“我想她已经杀死我了。

如果我能逃过,我会复仇的。

”没有人想看到她被定罪,她丈夫就是这样一个恶劣的人我询问检察官能否让我跟被告简短聊聊然后她和我来到法庭内部的一个小房间内,但最后房里只有我一个人房间内部的窗户被发现大开着大家都认为这位老妇人爬了出去我告诉法警...就在我把她单独留在房间里之前,她问我到哪里可以去喝口水,我告诉她要去田纳西州从此在梅达莫拉没人再见过格英斯夫人司法正义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伸张他们甚至都没有向担保人追要她的保释金(感觉林肯给演得像猫,让别人无法猜透,他貌似什么都很拖延,懒懒的,但内心却是十分坚定,就这么理所当然地跟你说“啊,我要这样”你说,啊不要,很麻烦,很困难,咋滴咋滴,他就轻抬双眸说:我就决定这样,怎么解决,你们烦去)最后,林肯去壁炉旁边抱起小儿子那段戳中内心温暖点重复看了好几遍

 7 ) 林肯与李将军都爱国

作为华盛顿的孙女婿,罗伯特李将军反感南方脱离,但出于对家乡的忠诚,拒绝接受林肯让他作为联邦政府军司令的提议,佩带政府军的上校军衔回到老家弗吉尼亚带领南方联盟军跟政府军干。

本来实力悬殊的战争因为李将军的站队活活耗了四年,南北士兵死伤百万。

准备连任的林肯总统见没法收场,创造性地变国内区域战争为解放黑奴战争,通过贿赂卖官等行径收买保守的民主党成员,通过宪法13修正案,站在道义的高地打败南方统一国家,也就是电影《林肯》中的主要剧情(丹尼尔戴刘易斯演技好赞)。

两个原本对何时废除黑奴都不怎么上心的温和派在一场战争对峙中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轨迹。

最终,李将军归隐,林肯遇刺身亡。

美国人给两个人都塑了雕像,同视为国家精神的象征。

我觉得这是美国人对政治智慧与爱国精神的最佳诠释,非常了不起的思维方式。

 8 ) 现在他属于永世

关于林肯的记录可谓多如牛毛。

在林肯死后,战争部长Edwin Stanton说的到底是“现在他属于永世”还是”现在他属于天使”都足以让今天的《纽约客》杂志撰写长文。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心目中的林肯几乎大多是平面的。

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林肯被大多数人神话,被少数人(尤其是南方人)丑化,这使得林肯的形象基本上已经定型。

在外表上,林肯被定型为高大蓄胡;在性格上,林肯成为了解放努力、维护美国统一的圣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本片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对林肯的刻画恐怕是最符合林肯本人形象的。

Daniel Day Lewis在外表上符合林肯的传统形象,但他演的林肯是根据史实丰富了的林肯。

这个林肯外柔内刚,平时轻声细语,但在关键时刻能够一锤定音。

这个林肯最爱讲故事,有时甚至会出言粗鄙,但就像他热爱引用的《圣经》和莎士比亚一样,他简单的言语和通俗的故事中往往包含着永恒的真理。

由于影片的故事大多集中在1864年末、1865年初,电影无法介绍林肯个人的经历,甚至连对整个内战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也笔墨不多。

然而,影片的细节依然颇具匠心。

通过玛丽·林肯的言语说出之前人们对来自乡村的林肯的鄙视,通过民主党说出人们认为林肯丑陋不堪的暴君形象这样的细节实际上都为观众带来了大量信息,并且让观众可以看到在林肯走上神坛之前的一些境遇。

一个活的林肯自然有自己的毛病。

在奴隶问题上,林肯本人的认知显然是不符合现代的标准的。

他至死都不肯承认白人和黑人是平等的。

这和我们心目中通过《解放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的林肯自然是不同的,但却也是真实的。

林肯本人的种族意识一直是在不断进化的,他的观念虽然比很多人领先,但也有当时的局限性。

《解放奴隶宣言》和林肯的其他所作所为一样,虽然帮助黑人实现了进步,但并不彻底(比如《解放奴隶宣言》并没有解放所有的黑人),而且主要是维护美国统一。

为了衬托林肯的个性,影片中选择的配角也颇具深意。

比如,电影让Thaddeus Stevens来作为主张废除奴隶制的Radicals的领军人物就很有深意。

在史书上,Radicals中最有名的Charles Sumner,但Sumner是一名参议员,而本片的重点则是发生在众议院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Stevens的个人故事更有戏剧张力,而正是这一点形成了电影片尾的高潮之一。

另一个重要的角色是林肯的太太玛丽。

这名富家女即使在下嫁林肯后依然傲气不减当年,但直到林肯最后功成名就之后才证明了玛丽的选择是正确的。

玛丽在剧院数落Stevens都细节都是对玛丽经历的写照,而玛丽的所作所为,包括她的歇斯底里、滥用公费装修白宫等举动不但衬托了林肯的超脱,也让林肯的角色更具复杂性:为什么安静忧郁的林肯,会选择这样一位太太?

无论是Stevens还是玛丽,他们在片中都在和林肯争吵。

他们争吵的主题既有琐事,也有影响美国走向的国家大事,这又是影片的一个妙笔。

在生活中,争吵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在政治层面,吵成一团恐怕是美国政治最真实的写照。

直至今日,美国政治除了争吵就是黑暗,所以才会有各种层出不穷的丑闻。

然而,就是在这般混乱的过程中,民意奇迹般的得到了体现,利益奇迹般的得到了平衡。

正是通过这一机制,美国从伊利诺伊州选举了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律师来领导国家度过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刻。

林肯的名言依然脍炙人口。

但“我们本性中的更为美好的天使”没有阻止内战的发生,内战的结束也没能让美国人“不要以怨恨相对,应以慈悲为怀”。

林肯也很清楚自己从事的职业,甚至包括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不能说得上是光明磊落。

但他坚信,无论过程多么丑陋,只要他能够让“自由和联邦,从现在到永远,不可分离”,那么一个“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一定能够打造“更完美的联邦”。

美国有谚语称:“不要问香肠是怎么做的”。

如果人们得知香肠原料和制作过程的肮脏细节,那么不论香肠看起来多么美味,人都会没胃口。

本片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尽可能的原汁原味呈现了一个原生态的林肯、一个原生态的19世纪中期的美国,而这不仅没有人让人对美国精神幻灭,反而让其变得更闪亮。

电影是一门大众艺术。

对于观众来说,本片的前半部分可能缺乏张力。

对于不了解背景的中国观众来说可能整个电影都索然无味。

但对于相信美国人民的林肯来说,再没有任何作品能够更好的体现他的精神、实现他的夙愿的作品了。

和林肯一样,这部影片也会属于永世。

 9 ) 随便写写

在探索历史的时刻非常准确,直到今天依旧影响着美国社会和政治结构。

然而对我来说,《林肯》没有变成一种享受的电影体验。

因为实在是太索然无味了……经过四年的内战,北方的胜利非常接近,但只有通过将奴隶制定为非法的第13条修正案成为宪法的一部分,结局才会有意义。

时机至关重要,国家疲意不堪,渴望和平与复苏,如果不通过修正案,战争的结束可能意味着妥协,保留奴隶制。

林肯将做出一切可能的政治操纵以便在国会中通过该修正案,而国会没有获得所需的多数席位。

即使用肮脏的政治手段来实现正义的事业,政治阴谋几乎占据了电影的一半。

我很喜欢林肯的妻子,或者可能是所有总统或伟人的妻子,他们为伟大的事业牺牲个人生命,以及 Tommy Lee Jones 作为激进的废除主义政治家Thaddeus Stevens的配角,他一生致力于打击奴隶制,但他知道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政治行动,就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言,付出艰难的个人代价。

在这部电影中,许多角色赋予的名字只不过是修辞符号,这部电影本身赋予给我的教育意义是很宏大深远的。

 10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这部电影之前,我们以为他必是一个高大伟岸正直的标准形象,振臂一挥万千农奴把歌唱;这部电影之后,我们方才明白伟人真正的伟大之处:本可以用一场战争的胜利强行赋予宪法并不认同的自由,本可以用慷慨激昂的宣言得到万千压迫者的拥簇,可他偏偏执拗地选择最艰难的道路——在宪法的框架下还黑奴以永久的自由,并赌上自己万人敬仰的今天和无上辉煌的明天,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坚韧的个人作派完成了所有人口中不可能实现的伟绩。

而他更伟大之处是告诫每一个慷慨陈词喊口号的政客:“在政治的行当里,如果手中只有罗盘指明的方向和目标,路上必定掉进泥淖和深潭。

全片行云流水、不着痕迹,不戏剧不煽情不取巧不说教不特写,只用浩若烟海的庞杂细节和至始至终大段大段的台词对白慢慢勾勒复杂人物的多面。

而名为传记却只截取第十三修正案的片段时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大智慧方为大师所为。

剧本颇有莎翁古风,又难得地融入现代感的诙谐幽默,正统学院派中透着斯式的灵活。

唯一的遗憾在结尾,去掉它就是完美。

而丹尼尔,哦,丹尼尔!

他总是面带温和的微笑,甚至羞涩地躲避着镜头。

但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沉默,都有着不动声色的巨大磁场。

自他出现的那一刻起,你必挪不开眼睛。

你情不自禁而又欣喜若狂地欣赏着他追随着他仰视着他,一如你欣赏着追随着仰视着林肯一般。

若可将表演比为练剑,那他早已人剑合一:忘我、无我、是我!

哦,丹尼尔,求你放下手中的鞋子,回来吧!

《纸之月》短评

静下心来细品这些大段大段的辩驳,会被其中闪耀的理想主义打动;格局工整,用光凝重典雅;只是显得过于中规中矩,也略有平板。

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Bored as hell

9分钟前
  • zonovo
  • 较差

颁奖季来临啦。和大家观点不大一样,两个半小时的大量室内群戏及对话,我倒觉得一点也不闷。三位老戏骨,撑起历史一台戏。学院派的正片,画面正统,节奏行云流水,倒是囧瑟夫在里面是真的囧。而且我觉得有林肯这样会讲故事的爸爸,是件很幸福的事。

12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需要太多的背景资料才能看明白这个电影,也侧面证明这个电影真心是拍给从小学习本国历史的美国人看的。谈不上激赏,不过真心觉得美国这样一步一步走来,真的很伟大,从废奴到黑人权利到现在的同志婚姻,再看看中国,娘的一个官员财产公示都做不到,真是寒心又歇菜。

13分钟前
  • 阿巴厮
  • 推荐

伟大的表演,电影少有地表现出历史事件背后的道德思考/政治张力,从表演以外的电影角度而言稍缺亮点,许多镜头感觉可以做得更具表现力。最亮点当是林肯对内阁解释为何一定要通过修正案与汤米李琼斯饰演的宾州议员史蒂文斯声明自己说支持乃是equality before the law.

15分钟前
  • Rilkelee
  • 推荐

我操,鉴于本人不装比不学术的性格,我真的看不下去这部电影。。。因为我是在电影院看的英文原版。。。。妈的没字幕听得好痛苦好吗。。。。

20分钟前
  • 尤诺
  • 较差

这部电影完美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和语言进行意识形态的植入,作为一个制作者,我佩服斯皮尔伯格在该方面的技巧,但鉴于我的立场,这片子不应该超过二星。

22分钟前
  • HJZ
  • 较差

仅仅取了这么一件事的过程作为传记 实在是很出乎意料,让我想起来才看不久的希区柯克(以拍一部电影的过程作为传记) 片子很长,话很多,林肯喜欢讲故事么?没想象中的精彩,甚至有些乏味

27分钟前
  • 还行

戴·刘易斯和汤米·李·琼斯的演技都很棒。斯皮尔伯格把镜头聚焦辩论通过第13修正案这一事件,以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来展现林肯的魅力,虽然我刚开始由于对美国历史只停留在中学世界史水平而无法深切体会为何会有那个两难的抉择。但是,影片已然使我领略到了斯氏林肯的风采,这已足够。

30分钟前
  • 未卜
  • 推荐

马克思吊唁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着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至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很多部分看的云里雾里,可都因为最后那场投票会,激动充斥胸腔,愿意为它多添一颗星。

35分钟前
  • Augentropfen
  • 推荐

对美国废奴法案相关历史知识要求比较多,否则很难投入剧情吧,伟大的目标常伴随着暗黑的手段,有点讽刺

38分钟前
  • 草絮雨
  • 还行

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现在看电影基本不用字幕了~

43分钟前
  • Grace
  • 还行

真的可以改名叫《宪法第十三修正案是如何通过的》。若对美国历史没有一知半解就等着被催眠吧。斯皮尔伯格现在的电影几乎都是如此:画面工整、原声优秀、表演出色,但故事索然无味。 就像“第十放映室”里评价《战马》的话:“它惟一的缺点就是做得太完美了,以至于缺少了一种让观众铭记它的力量。”

46分钟前
  • Carson
  • 还行

通过此类型片我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真相,那就是大人物大事件拍出来的正剧真的一点也不好看。无关乎是否主旋律

49分钟前
  • ballcool lee
  • 还行

克制的叙述,意味深长的台词,不着痕迹的表演,油画般画面,千头万绪的历史现场不显得零乱主要是因为影片的视角始终很明确,不力求每一件事有一个清楚的交代,不指望再现宏大的历史场景,只是以一个游离于家庭和国家之间的视角呈现一个总统同时也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孤独、坚持以及疲惫的岁月片段

54分钟前
  • skyline
  • 力荐

@Ekffar,你说的准确,就是“重塑神话或去神话化有些犹豫不定”

57分钟前
  • 尖头叉子
  • 还行

美国主旋律电影对我输出失败了反正。。怎么哪儿都特么有特么囧瑟夫。。

59分钟前
  • 马枪枪
  • 较差

司匹堡学院派的功力这几年一直不减,布景用光从来教科书一般,但人物平板化的问题一直存在。所以必须尤其感谢DDL,感谢Sally Field,出神入化的演技整体提升了片子水准,让整部电影丝毫不落乏味。btw,DDL之于此片和史翠普大妈之于iron lady倒是可以做个很好的比较。

1小时前
  • SickDouban
  • 推荐

这种风格是我的菜,看似随意却紧凑异常,是斯皮尔伯格的正统讲法。刘易斯的表演此番非常奇特,带着洞察一切的疏离感,应该是刻意营造出的,仅仅凭借他一人就影响了影片气质。虽然也很中意杰昆,但是参照前几年选择男女主的标准,奥斯卡应该没有问题,导演会有点儿悬

1小时前
  • =。=
  • 推荐

去年一部《War Horse》讓我對現在Steven Spielberg導演給下“匠氣”評語,但同為正劇,本片卻給了我極大的震撼,而這震撼不僅得益于Daniel Day-Lewis、Sally Field、Tommy Lee Jones三位老戲骨,而是本片不再像前者一樣充滿刻意的設計感,而是不著痕跡的行雲流水,這才是大師真正的實力。

1小时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