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我的杀手女友

我的杀手女友

主演:谢苗,房程程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我的杀手女友》剧照

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1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2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3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4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5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6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13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14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15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16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17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18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19我的杀手女友 剧照 NO.20

《我的杀手女友》剧情介绍

我的杀手女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讲述了一个女杀手和一个小摄影师偶然相遇相杀的爱情故事。谢苗颠覆以往冷酷腹黑的高手形象,在此剧中成了一个一心想举办个人影展的普通小摄影师。 在一次外出采风时,他偶然捡到了一串钻石项链。虽然项链价值不菲,但韩晓峰(谢苗饰)并没有对这串项链产生歹念,一心想寻到失主。 一心向善的韩晓峰却不知,这条看似普通的项链里面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这期间,韩晓峰忽然感觉自己身边多了一些不怀好意的陌生人,原来平静的生活无端被搅乱,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他知道,这些不明身份的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接近他。 当他试图揭开真相的时候,一个冷傲妩媚的女人靠近了他…… 原来起因是某公司老板和夫人之间的利益相争,能左右得利者的关键就是那串项链。 为了找回项链,将家族企业的利益掌握自己手中,老板和老板夫人各使出自己的手段明争暗抢。 公司老板高价雇黑帮寻找得到项链的人,而老板夫人不甘示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生理酱丹特丽安的书架天狼生死搭档黑道少林神魂颠倒某一天花之锁荣归王贵与李香香别当欧尼酱了!一个星期三的下午双核时代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大火将至爱的创可贴无畏警官绯色的碎片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枭雄伤城夜半凶铃白色情人节:破碎的结界射星魁拔Ⅲ战神崛起碟中谍8:最终清算偷心贼临时保姆听说人生若如初相见

《我的杀手女友》长篇影评

 1 ) “让人发闷的电影”

上周末无事,又翻出以前看过的那部《辛瑞那》()看了一遍。

第一次看还是在学校那会,南开影视上的资源。

我承认我看影片分两类,一类是看时无所谓气氛的,比如周星驰的喜剧片,比如个人比较偏爱的惊悚系列以及乔治罗梅罗的僵尸片;还有一种是一定要一个人安静的时候看的,比如这部《辛瑞那》。

它确实不适合当时毕业的气氛,宿舍里不断的人声与过往,因为间断,一百二十多分钟的片子看了近三个小时,本来就琐碎的剧情更让我一头雾水。

第二次看,是在周末的下午,外面是北京冬季灰雾的天,合上百叶窗,打开台灯,橙黄的灯光下看完片子,窗外已华灯初上,我承认我被这部片子所触动,或者说,它让我发闷,即使无论是空间还是情节,它都距我相当遥远。

其实,某位拍了魔幻片因馒头而风靡全国的导演先前是拍过几部好片的,除此以外,还说过那么一句不错的话曾被香港的某部电影引用:当你自以为对这个世界已相当重要,而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

在《辛瑞那》中,这句话有别样但却充分的体现——无论是有着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中情局老牌特工;还是作为从事中东地区最热门职业的石油经纪人;抑或是家庭幸福,年轻有为的石油经济分析师。

当他们的工作开始与职业后那庞大的利益集团产生联系的时候,他们的命运与选择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如果仅是从职业所限,三个主角无一例外都让人眼红,特工这职业有与生俱来吸引男孩子的刺激与魅力,而石油经纪人与石油分析师更是顶着白领的光环传说多与经历。

然而除了职业,这部片子还发掘了他们个人的生活:特工有个可以说是离散的家庭和正在青春期的儿子;石油经纪人有着偏执的父亲,马特达蒙扮演的分析师虽说家庭幸福,片中却安排了丧子的变故……不长的片子有着三个主角和不少支线人物,加之小到主角个人生活大到能源背后各利益集团的纠葛总要面面俱到,这不但考较导演的水平,也在考验着观众的耐心。

还好,一个人安静看片的时候,我总还是个耐心充足的人,于是看到了结尾打工者驾驶自杀快艇撞向油轮后的屏幕一片亮白,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另一部片子《天堂此时》(),同样是爆炸袭击,一样的屏幕一片亮白,想起了《天堂此时》中女主角问男主角的一段对话:-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

喜剧?

科幻?

-让人发闷的电影。

-为什么?

-因为是生活。

也许两部片子结尾中屏幕的一片亮白就是自杀殉道者中天堂的颜色, 在石油大亨与经济寡头垄断世界市场,既得利益者分得蛋糕,特工与职业精英被作为廉价工具的年代,我们也只好在片末喃喃自语:也许吧。

 2 ) 人在江湖漂,总是要挨刀

每个人都不过是一个棋子,重要的是明白自己处的位置、自己的分量和该如何制衡。

科鲁尼饰演的老特工虽然被中情局出卖,但关键时刻还是利用自己的关系网找到制衡对象,并几乎成功的破坏掉中情局的阴谋,只不过它的能量太小,而且没有及时得到盟友的信任。

马特戴蒙怀又一腔理想的热血,却不得不黯然收场,有时候,明明看到离光明的前景只有一步之遥,却由于不同利益团体的作祟而颗粒无收。

美国的政客和企业家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制造的这一幕让阿拉伯世界继续在落后中沉寂,纳赛尔王子的弟弟未了自己的利益傍上了美国而让自己的国家继续沉睡在深渊。

阿拉伯的世界也在报复,connex石油公司最后遭受人弹袭击也许又要被美国定位为恐怖袭击。

那么,纳赛尔王子的死呢,应该是扎卡维(?

)所为,当然,幕后的真正主谋是中央情报局。

中国在这部电影隐约出现,是因为高价竞购到的油田开采权。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开始登场,由于清洁本身已经足够复杂,并没有牵涉到中国在里面的制衡,不过,想必每一次较量应该都是多方博弈。

关于公司合并是否违反反腐败法案这条线索,是关于哈萨克斯坦石油的博弈。

美国当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不过,也会找出替死鬼平复司法界的质疑。

这是一部反思美国的电影,包括恐怖主义以及能源战略。

由于里面出场人物错综复杂,节奏、地点转换非常快,开始看起来有点不太适应,还好,整个故事性还不错。

 3 ) 无处不在的政治

不知是哪个盗版商给《Syriana》起了“谍对谍”这么一个名不副实的蹩脚名字,让我一开始就对这部电影抱有了错误的期待。

在我的印象中,与“谍”有关的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类似“007”系列的,描写特工不畏艰险完成任务的电影;另一类是类似《Mission Impossible》和《The Bourne Identity》系列这样描写特工被人诬陷,受到追杀,最后在自己的努力下恢复清白,严惩败类的电影。

都少不了错综复杂的案情、艰难险重的任务、机智勇敢身手矫健的主角、能力强大却处处稍逊主角一筹的敌人,也少不了精彩激烈的打斗或者枪战,少不了世界各地的瑰丽风景。

当我满怀着看一部类似《The Bourne Identity》这样惊险刺激的特工片的期待,坐在电脑面前观看这部颇受好评的新片时,才发现自己被这个蹩脚的中文名字戏弄了。

的确,《Syriana》与间谍有关,但特工和间谍绝对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片中的中情局驻中东地区特工也只是四个主角之一。

扮演该特工的 获得金球奖最佳男配角提名,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除了没有传统的特工主角之外,这部影片也没有上面提到的所有要素。

相反,这部影片充满了政治人物和大型企业集团之间的利益争斗,充满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或明或暗的博弈。

特工不过是为了实现这种目的的工具和手段。

导演真正要向观众传递的信息是,在中东这个世界能源主要产地,在这个受到传统阿拉伯文化影响、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地区,在这些缺乏民主政治的国家里,大国间的利益博弈每天都在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形式进行。

而由巨型跨国公司带动的全球化浪潮损害了社会底层民众的利益,造成了财富的两极分化,使得中东成为了恐怖主义滋长的温床。

让观众看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政治阴暗面,大概才是导演的意图。

为了这个目的,导演设置了四条主线,四个主角分别是:一个执行任务失败的特工、一个因为儿子意外丧生而成为沙特王子经济顾问的石油业务分析员、一个因为怀疑中国公司的并购交易中存在非法行为而受命调查的律师、一个因为公司并购而被解雇最后成为恐怖分子的中东少年。

曾经拍摄过《Ocean's Eleven》的导演 以自己最擅长的多线式叙述手法,交替讲述四个主角的故事,只是到最后他们的命运才汇集到一起。

不过我认为这种叙事手法在《Syriana》中并不算成功,因为在整部电影的前半部分,人物之间基本没有关联,我觉得自己好像在看一本没有剪辑过的、存了四部电影内容的录像带,看得晕头转向,一头雾水。

这样的叙事结构恐怕很难吸引观众。

为了与主题相映衬,影片采用了写实风格的拍摄手法,很多镜头的剪接都不符合传统电影的处理方式,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仿佛是新闻影像的片断一般。

最绝的是最后王子的车队被美国导弹击中时,镜头竟然在爆炸进行到一半时切开,这种剪辑手法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至于演员的表演,只能说中规中矩,却并不觉得有多出色。

因为四条主线同时进行的叙事手法本身就决定了所有演员戏份都有限,不可能有太多出彩的机会。

 4 ) 每个人的Syriana

Syriana...Syriana是什么意思呢?Syriana表示着用自己的意愿来重新塑造一种中东.于是电影中许多个势力想塑造一个新的中东,其中包括中国,更准确的说中国也想从中获取利益.电影中纷纷扰扰的人物,事件,也证明了一个道理,没有永远的有意,只有永远的利益.也正如电影中的JIM说的:"这是一场战争",只是每个人都是失败者.电影不是十分容易看懂,因为人物众多,事件复杂.看完必然有些懵懵懂懂,所以看完故事,看一些背景介绍,别人写的故事解析,再细细品来,会发现故事还是十分的有趣.故事还原了一个真正的中东给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宝贵资源的地区,美国人想完全控制他,有报负的新一代本地领导者希望建立民主独立的新国家.回顾历史,多少围绕着中东的战争,不管打着什么样的名号,其实世人都知道是为了石油.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国家中国也就成为了西方国家忧缓的对象,用石油来打压中国,电影中也体现得十分到位.推荐的一部电影,适合细细品味的电影...

 5 ) 美国的年轻人和怀特们

本评论完全无剧透,因为几乎与电影无关,哈哈。

纯属个人发发牢骚。

如果我们将来会与美国有真正的冲突,我们必须要知道我们和什么人在打交道。

我相信美国是有一小批像怀特这样的人的,他们是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中的精英群体,权利巨大,invisible,可以轻易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他们追求的目标很多时候也让人疑惑,他们往往会是完全的实用主义,可以铁血的命令军人杀死对方成百上千的平民来促成或者毁灭一条输油管道,有时候又是充分的恣意妄为者,因为他们的举止无人监察,很多美国人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自己的好恶夹杂在重要的决策里面。

而美国的年轻人又常常是你能想到的最好的武器,他们年轻,他们有爱国心,他们勇武,作为军人他们有世界上最好的训练,而且他们其实被严重洗脑。

一切为了国家。

旧时代的美国人其实没有太多联邦的概念,大家互称从哪个州来,因为那才是他们的出身,而现在的美国人在常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下已经常常狂热爱国。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时候让你都觉得震撼,几乎每次去NBA赛场看球,中场休息的时候必然有些老兵向全场几千球迷致敬,而全场也致以军礼;有几次去酒吧,DJ偶尔会播放士兵歌曲,挤满了人的场子里全部合唱,有人甚至落泪。

我常常为这种爱国心和拥护军队的热情感动,同时也担心,因为这样的武器是掌握在怀特这样的人手里的。

最近美国人纪念伊拉克战争开战10周年,死亡4000余人,伤残600'000人次(他们尚且如此,何况他国的那些平民)。

而这个国家没有给悲伤多少空间,很少有人纪念他们,也很少有人关注这些受伤的人群,大家群情激昂,准备下一场战斗。

 6 ) 不应仅仅一个民族主义的角度看本片

traffic的编剧  首次执导的作品,没有沿用traffic的招牌多色调影像风格,但同样是多线索交织,人物众多。

本片以广角场景镜头带出一片晨雾笼罩下的塔吉克斯坦某工地,贫困的外籍劳工人群,每个人都紧迫地挤上班车,因为上了班车就意味着今天的生活有了着落。

这非凡的视点最后演化成自杀袭击分子的状况;电影最终在一次自杀爆炸的白色光芒中结束,中情局扶持的傀儡王储和美国的石油大亨举杯言欢。

而克努尼扮演的特工成了炮火。

最重要的是该片所展示了多视点,有被称为恐怖主义自杀者,以个人良心为准则的特工,有金钱内幕, 这是其他美国片没有的进步。

 7 ) 关于毒刺导弹的交易

看了上面许多同学的评论 非常精彩 不过 有个情节没有人明白 就是开头克鲁尼卖毒刺导弹那节。

克鲁尼并没有卖给那俩伊朗情报官毒刺导弹,他卖的是毒刺导弹用的电池。

给大家科普下这个军事知识。

毒刺导弹发射时,要把BCU(电池冷冻模组)插入手把,这将注入一股氩气流进入系统,并使瞄准器和导弹通电,但电池只有有限的气体量,不能滥用,缺乏保养的情况下,经过长时间电池会变得无法使用。

在实战中,都是先放电池,再打开天线这个步骤,然后才是瞄准什么的。

80年代美帝通过我国和巴基斯坦把大量武器提供给阿富汗游击队抗击苏联,其中就有超过500具毒刺。

这些毒刺到苏军撤退时还剩下不少,米帝没有成功全部收回。

其中不少流入伊朗。

这就是影片美国特工跟伊朗人交易军火这一幕。

他不是卖导弹给伊朗人,因为这些导弹本来就是伊朗人的。

影片也细说了,导弹在伊朗人的门市房里面存的。

因为导弹存放时间过长,电池早已不能使用(把电池一直插在导弹中,也就一年的寿命)。

所以俩伊朗情报员找克鲁尼买电池。

影片里面,克鲁尼先是试了试毒刺导弹的开关,没有电,然后他换上了他的电池,通电完成。

克鲁尼的目的是消灭俩伊朗人并且摧毁这俩毒刺导弹。

没想到其中一枚被基地组织搞到了。

这就是军火交易这一幕。

PS:毒刺被我国军工成功仿制,也就是前卫1。

1999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卡吉尔地区的武装冲突中,巴基斯坦陆军用从中国引进的“前卫”1型便携式防空导弹,一举击落印度空军的米格21和米格27战机各1 架。

因为战绩显著,巴基斯坦决定引进技术生产。

中国特许生产的巴基斯坦版“前卫”1被命名为“安扎”MK.2便携式防空导弹,列装巴军。

 8 ) 辛瑞那

我说过不喜欢看严肃题材的片子,太费脑细胞了(本来就没多少)。

但最近刚考完试,比较闲,所以在百般思虑之下,在冯育同学的严重推荐之下,我欣赏了Syriana。

由于分两天看完这部电影,加之这部电影实在是非常的晦涩,当我看到结尾字幕出现的时候真的是一头雾水,之后google了半天才有所了解。

这部电影采取的叙述手法是广角镜头,多线,多主角(也可以说是无主角),交替推进,对故事本身不进行任何废话的解释,旨在引导观众自己思考(太高估我们的思考能力了,寒……)。

拍摄手法竟然是两架手提摄影机,怪不得我看的时候头晕,目的是得到纪录片式的效果。

总的来说,宗旨是表现巨大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小小棋子,每个人能力极其有限,对真正的内幕了解也有限,但会从不同侧面影响世界的局势,然后错综复杂的网络就悄然展现在观众面前。

由于故事复杂,短短几句话想要解释起来很困难,加上我比较懒,所以还是留给大家一个悬念,自己去看看吧,反正这部电影确实满不错的。

乔治克鲁尼为了此片一个月增肥35磅,敬业阿,我看的时候完全认不出来他,看来男人就算再帅,胖个十数斤形象必然大打折扣。

但看必整个电影觉得他牺牲这么大也没什么回报,由于是多主角,所以他的戏份也并不算太多,主题也不是最鲜明的,效果也不是最让人回味的。

由于我暂时对这部电影了解不算太多,所以还是别献丑了,以后再看一遍再发表评论。

 9 ) 电影想说什么

这些文字来自本人在知乎问题 电影辛瑞纳讲了什么 下面的一条评论。

辛瑞纳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并且对我有一些影响。

电影中虚构的王国与美国关系良好,国内有美国的驻军。

皇室十分富有,石油产业的利润吸引了来自巴基斯坦等国的外籍劳工,国家是没有议会制约权利的独裁政府,皇室在政治经济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力,经济方面可见皇室对一些没有开采的油田拥有所有权,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外国公司进行合作从而对这些资源进行开采。

可见这个国家虽然比较富有,但工业不发达,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些特征基本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原型是某个类似沙特的国家。

海湾的这些国家阵营上基本分三个,一个是沙特这种美国的盟友,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逊尼派(当然非阿拉伯国家还有以色列),另一种是伊朗这种美国的对手,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什叶派,还有一种就是类似黎巴嫩和也门这种国内既有什叶派力量又有逊尼派力量,比如电影中出现过的黎巴嫩真主党还有最近新闻上总出现的也门胡塞武装就是什叶派力量,这些力量一般都有伊朗的支持。

伊朗和沙特两大阵营一直试图在中东地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暗中干涉各地选举并且对反政府武装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

伊朗这个国家和西部的海湾国家有些不同,因为经常受到美国的制裁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国内经济并不像其他国家那么好,同时伊朗也不像沙特一样有美国的支持,所以它在军事工业以及民生工业方面更多要借助自身的力量发展,久而久之伊朗国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可谓中东工业化最完善的国家。

电影中的大王子在英国拿了phd,见识了西方那一套后认为自己国家的这种体制、妇女权利等方面是落后的,他和马特·达蒙饰演的顾问说自己想要建立议会,建立石油交易所,给予妇女投票的权力。

可最危险的是——他想摆脱美国对自己国家的控制。

他一开始将国内一块油田的开采权卖给了中国,原因是中国出价更高,这一行为导致美国Connex公司流标。

他还雇了一个能源分析师马特·达蒙做他的经济顾问。

根据马特·达蒙在沙漠上画的地图这个虚构国家的位置应该是在伊朗南部,马特·达蒙给他出主意说向西方运石油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应该取道伊朗而不是绕远走非洲,大王子也试图听取这个建议,但这种意愿一旦付出实施很可能会通过拉近本国与伊朗的关系的方式实现,这肯定也是美国不能接受的。

学经济的马特·达蒙应该是不太懂这些地缘政治的细节。

这无疑极大降低了美国对这个大王子的好感。

要注意全片的重点来了!

要知道美国是这个国家的盟友而且在这个国家驻扎了一万军队。

这个王子在政治方面试图在自己的独裁国家推行民主,议会,妇女权利,投票这些美国推行的普世价值,但同时他也希望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把国内生意的蛋糕分给中国并同时与伊朗合作。

那么剧情中的美国如果更坚持推行普世价值以及自认为先进的政治体制,它应该支持这个大王子,如果剧情中的美国更坚持维护自己在中东的地缘利益它应该反对这个大王子。

那么美国是怎么做的呢?

美国先派乔治克鲁尼暗杀大王子,经过伊朗一搅和失败了,后来直接用无人机把大王子炸死了。

至于剧情中的中国无非就是想在中东赚点钱,并没有意愿因为一点海外经济利益与美国在这里发生正面冲突,何况中国在中东也有很多生意伙伴,所以中国自然不可能出面在政治方面给予大王子多大帮助。

至于伊朗全片看下来都不知道大王子究竟有没有在外交上和伊朗方面取得什么真正的进展。

还有一条线就是律师Bennett Holiday协同美国司法部调查Killen公司在获得哈萨克斯坦一油田开采权这一事件上是否涉及违反海外反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因为Connex公司与中国竞争失利,为了弥补损失试图收购Killen。

但Killen因为有违法嫌疑可能并不是一家干净的公司,他们的合并无法被联邦法院允许通过。

后来律师Bennett和司法部越查越深发现这里面牵扯到了太多大人物很难继续动手,于是Connex和Killen随便交出来了两只替罪羊这件事情就不再查了,合并顺利通过。

就像律师Bennett在电影后半部分说的那样,这个合并有利于美国消费者,所以司法部、联邦法院、所有人都希望他们的合并案通过。

我认为这部电影想表达的就是,美国右翼力量可能根本不管什么民主普世价值是否真的能推行出去,他们在乎的只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而且当腐败有利于国家利益的时候,司法部可能也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分割线————————最后题主问这个电影有什么结论。

其实这部电影叙事时一直站在一个平静的旁观者角度,比如律师Bennett和大王子的两条线带给我们的东西就很不同,所以我认为这个结论是开放性的。

假如你要是一个在被美国制裁的国家中的水深火热中苟延残喘的居民或者是某个因为爸妈和你们的房子被美军燃烧弹炸死的悲惨儿童的话,这部电影或许希望你不要忘记此刻的悲伤和愤怒,并时刻不要忘记将这些情绪同邪恶的美国右翼政府联系起来;假如你是一个混得很好的美国人,这部电影或许希望你你要珍惜你现在的生活,因为它是建立在无数尸骨和某些,呃,“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的血泪之上的;假如你是在某国大学上学,闲着没事翻墙看了一些有趣的自由派言论,自以为发现了什么真相并试图将此时心中油然而生的自由主义情感在社会上发泄从而实现你自以为崇高的某种理想时,这部电影或许想告诉你,那些自由民主普世价值其实都是扯淡,都是邪恶美帝试图和平演变你们的障眼法,他们只是想破坏你们辛苦建立起来的自给自足的军民工业体系,搞乱你们的社会,之后瓜分你们的资源,就像当年对苏联做的那样。

还有这世界一百多个民主国家成功的可能也就三十多个,经济上成功的可能也就十几个?

这世界每个国家都不容易,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所以也别整天骂某国和伊朗了,认认真真建设社会主义吧。

————分割线————本人其实并不是特别懂中东地缘政治,如果哪里说得有问题欢迎指正!

 10 ) 不太好切入的一部电影

真的很不可思议,我自问对电影的悟性还是比较高的,但在看了这部电影的三分之一之后,我仍旧没有搞明白他到底要说什么。

以前看过的电影大部分都是单条线索切入,一路到底;再不就是有那么两三条线索,但仍显得比较简洁,并且很易理解;这部电影则完全部同,n条线索齐头并进,I'm confused,really直到最后看完,我也不敢说已经看懂了是怎么回事,只是感觉,嗯,好像是这样

《我的杀手女友》短评

我看着有点儿闷

6分钟前
  • leslieQ
  • 还行

看的云里雾里,故事说得不好。

7分钟前
  • 楚恻
  • 较差

我看过政治题材里不错的一部

11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四条线索,粗看下来可能有些头昏脑涨,但是确让人回味无穷,想找乐子的人,还是不要看的为好。剧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克鲁尼去找他的老同事那段,那个同事住在典型的中产社区,有三个孩子,有一辆大房车,还有一个全职太太(我猜测的),应该算是中产阶级的典型了吧,克鲁尼要他告诉事实的真相,但是那个同事拒绝了。后来,那个同事亲自指挥,炸死了克鲁尼和一心追求西方民主的阿拉伯王子。这个情节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美国对外不遗余力的推崇自己的西方民主和价值观,但是为了追求地区利益和资源优势,却亲手将好不容易冒出来的民主的萌芽

14分钟前
  • 糖醋小熊
  • 力荐

比起《毒品网络》线索更复杂,指向政府的矛头更明显,人物刻画功力依旧深但稍单薄。剪辑点的把握一贯精准。

16分钟前
  • 怪盗巴金斯
  • 推荐

线索好杂乱,也可能是我智商的原因,反正没看懂。最后半小时实在啃不下去了。

19分钟前
  • 琥子
  • 还行

实在是看不下去

22分钟前
  • wosla
  • 很差

檢討美國的立場是明確(作為另一後911美國電影),但以hyperlink cinema形式所展開的關係圖像是繁複、未簡化、彼此扣連著的:Nasir王子vs Matt Damon飾演的分析師、George Clooney飾演的CIA探員、被吸收成自殺炸彈客的失業巴基斯坦移工、調查石油公司併購案的黑人律師。片中說的是伊朗(真正有想法的國王長子,不願遵從美國政商設下的遊戲規則而被狙殺——不難揣想理由就是給他安上「恐怖份子」罪名,沒想法的次子繼位成為傀儡),但或許影射的更是現在進行式的伊拉克。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競爭者。

25分钟前
  • HurryShit
  • 还行

看着好困!

29分钟前
  • 旧日
  • 较差

斯蒂芬·加汉不愧多线叙事大王,多条线索交织成一张大网,把这个世界容纳其中。叙事并不乱,前因后果,背景说的也很清晰。最后蛮伤感的,而且让人郁结于心。

3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得我迷迷糊糊,磕磕绊绊,导演端上来一堆杂碎,让观众自己品尝。这是谍战片?

33分钟前
  • 不改色
  • 较差

多线路,且各个线路间的关联点到为止。一切都点到为止....

38分钟前
  • 字面意思
  • 推荐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导演铺设的明暗线太多,不过导演处理的很到位,倒没有显的多么混乱,不过没有看过文字介绍还是很难理解电影所表达的东西,我本人是看完两遍电影然后看了一份专门的影评带有辅助介绍,然后再看一遍电影才稍稍看懂的。

43分钟前
  • David Kei
  • 还行

超级好看的政治宗教题材,配乐很巧妙(让我有种在实验室看着解兔子背景乐是肖邦的感觉),摄影也很棒。剧本写得太好了,之前看到说这是一部描写“天才”的电影,看完我才发觉,这是要求观众“天才”的电影。实在太深了不能理解的很透彻,但是总体还是很动容的(在有兴致看完的前提下)。

48分钟前
  • Thè
  • 力荐

胳膊拗不过美国的大腿

52分钟前
  • mr.tall
  • 力荐

2023-01-23未央金茂府电脑🖥️“每个人都要记住,我带着纯净的心死去,在另一个世界才是真正的生命。”Dean Whiting一开始在花园中边做一些Gardening边轻描淡写的向Bennett交代工作,并且说:在我的律师事务所中,有一群自以为是狮子的绵羊,或许你是狮子,别人却把你当绵羊。找个理由要调查老实的Bob,目的是搞定他,就如Whiting后来所说的:在调查你之前你都是清白的,意思就是想让你死,你清白也得死。电影没有特别的表明什么态度,只是淡淡的描述,配乐和剪辑都有种淡淡的压抑,如果是去电影院看这片,估计挺郁闷的,因为这片子都没有任何可以让你休息的空间。。。缺少一个细节就会连环的看不懂,估计票房挺残的,不过这种直白的描述,思考留给大家,却比直言更加有力。

54分钟前
  • weibaigao
  • 推荐

叙事混乱,东一头西一头的。

55分钟前
  • 旗战boy
  • 较差

文明的发展中大部分真相都不见了

60分钟前
  • leonid
  • 推荐

前面实在是太拖沓了,差点没法收敛

1小时前
  • Richard
  • 还行

事件本身头绪太多看不清楚,但是的确道出了目前国际政治的很多东西。看这些人对中国的看法,很有趣。中国终于成功地成了全世界的话题,然而没人看好中国,没人喜欢中国。。

1小时前
  • junepig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