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肖恩·普莱斯·威廉姆斯
主演:塔莉娅·莱德,厄尔·凯夫,西蒙·雷克斯,阿尤·艾德维利,杰里米·O·哈里斯,雅各布·艾洛蒂,里什·沙阿,吉比·海恩斯,杰克·厄夫,艾拉·鲁宾,苔丝·麦克米兰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23
简介:高中生莉莉安在学校旅行时溜走。在每一段行程中,她都会接触到神秘世界:从白人至上主义者到伊斯兰激进分子,从新朋克到清醒的先锋派——他们相互咆哮和狂欢,却对自己的邻居懵然不知。详细 >
美国老男人的意淫之作。很好奇一个男导演为什么要拍一个未成年少女的出逃之路,整个电影的质感呈现出一种混乱之中的温柔,关注的核心主题其实是政治。以一个男性的视角去呈现出女人的世界观,就像是你一边在逛奇幻公园,一边被男人撒出来的尿滋到脸上。女的太美了,舍不得打一星。
美女先享受世界,但照这波剧情发展我觉得会有很多里番才对…女主美爆,复古镜头,能看但很寡淡
美国风情诗,然而风情诗早已不是能够描述一个国家社会面的题材,更别说主视角是“经典”少女视角1.6
2024年3月17日。什么乱七八糟的,除了片头曲非常好。
“一个国家的诞生”,“五月花号的苦旅在路上”,每个美国人都是ADHD,每个信仰都有自己的多重宇宙,一开始就信息量过载到仿佛一分钟看了100个tiktok,后来发生多么纯洁变态,种族话语互换还是建模上天堂都不惊讶了,新的旨意等待所有人的临盆。只能选择一种茧房而无法穿梭其中。给女孩送一张techo以为她也喜欢,大哥你真的好天真,比那摩门nazi还亏
好有趣的电影andTalia Ryder在电影里也太美太美太美了
令人失望。这些像布娃娃一样用来过家家的布景既没有真正的随机感更不存在出逃的破坏力,“大话美国”式的连环画只不过是另一重维度的少女梦,有了恰到好处的可爱,当然也就有了油渍男人的侧目。Talia Ryder的美剩下扁平的二維,而她本值得更多。
观影体验甚是美妙,现实亦能奇幻,意识流般的剧情,仿佛在梦境碎片中跳跃游走,以少女青春蓬勃的脸庞为吸引,串联起同个国度里分歧的信仰与迥异的人群,故事没有开头也无疾而终,可不知何去何从的茫然感与无处寄托的漂泊感,却在故事里浓得化不开了。也许这样偏文艺偏玩谑看起来不痛不痒的电影很快就被遗忘,但那些影调里散开的情绪总有一缕坠入观众的眼底,启发着人生某个似曾相识的时刻,触电般刹那记起。
非常具有电影魅力的一部电影,柔情蜜意又懵懵懂懂,东拉西扯却不觉厌倦。从头到脚从头到尾都很舒适。
爱丽丝漫游美利坚,是借壳少女公路片的美国意识形态总览,也是反过来表现不同意识形态下女性状况的电影。编导野心从MV开场就开始体现,随着少女进入兔子洞,这场时而极左时而极右的怪诞之旅开启。其实出现一部站在上帝视角总窥美国政治光谱的电影并不奇怪,设计上的优点是女主的“无立场”感与少女的性别身份,她在任何意识形态前都游刃有余的同时,也秉持着当下年轻人对一切无所谓的态度,此时此刻的她可以被“捏”成任何形状,更有意味的是女性身份让她在每段奇遇中都处于被动,带出无论哪种意识形态下女性处境的共通性。但这类政治电影很容易陷入把人物简单化为符号的窠臼,混搭一些突兀的类型元素就能看出编导对这个题材驾驭尚不足。喜欢结尾,一切好似青春期女孩的乱想,人被囚禁在名为自由的牢笼。卡司为本片增光太多,新一代詹妮弗康纳利诞生。
Gen Z ig filter movie but in 60s
摄影拾起执导筒,果然能确保画面风格独树一帜;至于参与的演员从Simon Rex到Ayo Edebiri,都似乎大大写满了“INDIE”五个大字母。安排主角上路,有了更多空间来施展自己的本领;她跨过这个国度,体会所有的疯狂、混乱与怪诞,并从中毫不留情地对当下诸多事务提出质疑与调侃。会让人有兴趣跟随这趟路程进行下去,但真正完了之后,却没有留下什么。
火之谜好她六十倍吧
直觉力充沛的人物写作,可能是近几年最难忘的出片头方式。Talia Ryder的美是面魔镜,复杂又不含侵略性,映衬出当代美国的怪奇万象,而她总能在风暴来临的时刻像只野猫弹开,带着善意的嘲笑,徒留怪物们或震怒或自怜地在原地舐伤。
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胶片感的画面,一个现代的故事非要让女主角抛弃手机,似乎想用老方法讲现代故事。确实这一整套太80年代了,跟这个信息化社会有所脱节,如果是个架空社会还说的过去,但如此操作在剧作上是漏洞。
#Cannes2023 ❤
what?
果然,摄影师转型导演的电影,影像风格独特,在这个高清时代坚持高颗粒度质感,可敬可佩。透射着非主流文化的男性角色接力棒式的一个个登场,然后消失,屠杀那场戏的突然立马想到《鬼子来了》。
一種可怕的、後現代的、令人不適的冷漠。混亂、雜糅、刻意、真空,無法得知想表達什麼,只感到深切的虛無。開頭還有幾分獨立電影的沉靜氣質與影像質感,沒想到被好萊塢電影工業浸淫的熟悉臭味越來越濃,逐漸魔幻逐漸放飛,從女主卷錢逃跑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嘉年華式的遊覽、冷眼旁觀、穿行、破壞、出逃,冤大頭工具人悉數登場,東方妲己西方塞壬,父權經典的魅惑妖女敘事下女主毫無正常人類情感與行為動機的反社會人格令人毛骨悚然。台詞將當代美國不同群體的自說自話模仿得很精髓,建議去做脫口秀。
《博很恐惧》、《银湖之底》、《性本恶》、《美国甜心》,我就是对这样的美国独立影像没有任何抵抗力!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美国老男人的意淫之作。很好奇一个男导演为什么要拍一个未成年少女的出逃之路,整个电影的质感呈现出一种混乱之中的温柔,关注的核心主题其实是政治。以一个男性的视角去呈现出女人的世界观,就像是你一边在逛奇幻公园,一边被男人撒出来的尿滋到脸上。女的太美了,舍不得打一星。
美女先享受世界,但照这波剧情发展我觉得会有很多里番才对…女主美爆,复古镜头,能看但很寡淡
美国风情诗,然而风情诗早已不是能够描述一个国家社会面的题材,更别说主视角是“经典”少女视角1.6
2024年3月17日。什么乱七八糟的,除了片头曲非常好。
“一个国家的诞生”,“五月花号的苦旅在路上”,每个美国人都是ADHD,每个信仰都有自己的多重宇宙,一开始就信息量过载到仿佛一分钟看了100个tiktok,后来发生多么纯洁变态,种族话语互换还是建模上天堂都不惊讶了,新的旨意等待所有人的临盆。只能选择一种茧房而无法穿梭其中。给女孩送一张techo以为她也喜欢,大哥你真的好天真,比那摩门nazi还亏
好有趣的电影andTalia Ryder在电影里也太美太美太美了
令人失望。这些像布娃娃一样用来过家家的布景既没有真正的随机感更不存在出逃的破坏力,“大话美国”式的连环画只不过是另一重维度的少女梦,有了恰到好处的可爱,当然也就有了油渍男人的侧目。Talia Ryder的美剩下扁平的二維,而她本值得更多。
观影体验甚是美妙,现实亦能奇幻,意识流般的剧情,仿佛在梦境碎片中跳跃游走,以少女青春蓬勃的脸庞为吸引,串联起同个国度里分歧的信仰与迥异的人群,故事没有开头也无疾而终,可不知何去何从的茫然感与无处寄托的漂泊感,却在故事里浓得化不开了。也许这样偏文艺偏玩谑看起来不痛不痒的电影很快就被遗忘,但那些影调里散开的情绪总有一缕坠入观众的眼底,启发着人生某个似曾相识的时刻,触电般刹那记起。
非常具有电影魅力的一部电影,柔情蜜意又懵懵懂懂,东拉西扯却不觉厌倦。从头到脚从头到尾都很舒适。
爱丽丝漫游美利坚,是借壳少女公路片的美国意识形态总览,也是反过来表现不同意识形态下女性状况的电影。编导野心从MV开场就开始体现,随着少女进入兔子洞,这场时而极左时而极右的怪诞之旅开启。其实出现一部站在上帝视角总窥美国政治光谱的电影并不奇怪,设计上的优点是女主的“无立场”感与少女的性别身份,她在任何意识形态前都游刃有余的同时,也秉持着当下年轻人对一切无所谓的态度,此时此刻的她可以被“捏”成任何形状,更有意味的是女性身份让她在每段奇遇中都处于被动,带出无论哪种意识形态下女性处境的共通性。但这类政治电影很容易陷入把人物简单化为符号的窠臼,混搭一些突兀的类型元素就能看出编导对这个题材驾驭尚不足。喜欢结尾,一切好似青春期女孩的乱想,人被囚禁在名为自由的牢笼。卡司为本片增光太多,新一代詹妮弗康纳利诞生。
Gen Z ig filter movie but in 60s
摄影拾起执导筒,果然能确保画面风格独树一帜;至于参与的演员从Simon Rex到Ayo Edebiri,都似乎大大写满了“INDIE”五个大字母。安排主角上路,有了更多空间来施展自己的本领;她跨过这个国度,体会所有的疯狂、混乱与怪诞,并从中毫不留情地对当下诸多事务提出质疑与调侃。会让人有兴趣跟随这趟路程进行下去,但真正完了之后,却没有留下什么。
火之谜好她六十倍吧
直觉力充沛的人物写作,可能是近几年最难忘的出片头方式。Talia Ryder的美是面魔镜,复杂又不含侵略性,映衬出当代美国的怪奇万象,而她总能在风暴来临的时刻像只野猫弹开,带着善意的嘲笑,徒留怪物们或震怒或自怜地在原地舐伤。
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胶片感的画面,一个现代的故事非要让女主角抛弃手机,似乎想用老方法讲现代故事。确实这一整套太80年代了,跟这个信息化社会有所脱节,如果是个架空社会还说的过去,但如此操作在剧作上是漏洞。
#Cannes2023 ❤
what?
果然,摄影师转型导演的电影,影像风格独特,在这个高清时代坚持高颗粒度质感,可敬可佩。透射着非主流文化的男性角色接力棒式的一个个登场,然后消失,屠杀那场戏的突然立马想到《鬼子来了》。
一種可怕的、後現代的、令人不適的冷漠。混亂、雜糅、刻意、真空,無法得知想表達什麼,只感到深切的虛無。開頭還有幾分獨立電影的沉靜氣質與影像質感,沒想到被好萊塢電影工業浸淫的熟悉臭味越來越濃,逐漸魔幻逐漸放飛,從女主卷錢逃跑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嘉年華式的遊覽、冷眼旁觀、穿行、破壞、出逃,冤大頭工具人悉數登場,東方妲己西方塞壬,父權經典的魅惑妖女敘事下女主毫無正常人類情感與行為動機的反社會人格令人毛骨悚然。台詞將當代美國不同群體的自說自話模仿得很精髓,建議去做脫口秀。
《博很恐惧》、《银湖之底》、《性本恶》、《美国甜心》,我就是对这样的美国独立影像没有任何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