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不错,悲中有喜,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的现实,我觉得所有的喜剧若想有深度,像卓别林的电影一样成为永远的经典,就必然要根植于现实社会,像莎士比亚的喜剧一样,让人能"含着泪地笑",这就像我当年看喜剧之王一样,心里面酸,脸上笑。
顺便说一句,不就是内容与经典有重合么,那也不是抄袭啊,那叫学习和借鉴,那些经典是丰碑,就是让我们学习的。
自从宁浩的“疯狂”系列收获了疯狂的票房后,华人电影圈看到了黑色幽默的力量。
只可惜其后的追随者都未能把握住黑色幽默的精髓,模仿得不伦不类,不仅票房难以再现奇迹,更是成为了烂片的重灾区。
徐峥是个对喜剧有深刻认识的人。
在喜剧片毫无起色的黯淡时光里,只有他主演的几部作品《夜 店》、《人在囧途》和《搞定岳父大人》还算得上是值得一看。
于是乎,他自导自演的《泰囧》爆了。
大家终于再次见识到了优秀喜剧的力量。
他主演的新作《摩登年代》备受关注,就在于我们从中看到了徐峥所坚持的那种喜剧以浓浓的情感做依托,以荒诞的生活际遇出笑点,以实现苦中作乐的坚持为魔法。
好的电影得来源于生活,似乎是所有人都懂得的道理。
我们甚至还为其发明了“接地气”这样一个称谓。
不过由于电影圈现在热钱多,很多人图得也变成了来钱快。
基于生活搞创作这种耗时间的事儿,远不如山寨和模仿来得利落。
徐峥近几年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让观众看得舒服,便在于它们往往更贴近观众的生活状态。
他参与的喜剧段子都不依赖于演员的出丑卖傻,而是让他们在生活中跌入两难之境,或面临未曾想过的巨大落差。
《摩登年代》中徐峥饰演的骗子魔术师既不丑也不傻,却依然在被女儿刁难时萌得可爱。
00后小鬼灵精张子枫饰演的女儿,虽然咄咄逼人的时候有些不给人活路,但是脑筋转动贼快的她总能做出惊人之举,让观众用轻扬起来的嘴角对其表示佩服。
其实《摩登年代》里的这个年代一点儿也不喜剧。
这是我们现在处在的时代,具备非常残酷的现实。
富人往往不具备与其财产相匹配的素质,穷人往往得不到证明自己本领的机会。
已经把一部分人踩在脚下的人一抬头便会发现,自己依然被巨人玩弄着;已经破罐子破摔的Loser一低头竟然发现,自己还被更加弱小的人依赖和信任着。
那些并不心存害人之心的好人,也常常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大发雷霆,以至于伤害到与自己最近的身边人。
然而《摩登年代》告诉我们,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中,依然存在着令一切欢乐起来的魔法。
并且,只有心底最纯净的人,才会相信并看见这个魔法的施展。
喜剧再搞笑,也必须要有情感作为地基。
没有情感的喜剧,就只剩下了闹腾。
《摩登年代》不是疯癫喜剧,而是情感喜剧。
徐峥和张子枫这对儿“大叔+萝莉”,继承了这一经典模式的情感可塑性,在影片的后半段,用细腻的对手戏,把亲情主题做出了厚度。
这一招以柔胜刚,让《摩登时代》的格调精致起来。
观众会看到自己所生活的残酷现实,原来可以被这对儿父女,以这样一种魔法,变得欢乐起来。
首先这不是一部喜剧,而是苦哈哈的煽情片,给四星有很多个人情感在里面。
去看的另一个原因是为片尾曲,看完后才发现是修过歌词的《波涛》,和故事很配,无可厚非。
剧情不算新鲜,表演有些刻意。
KTV的那段挺有感触,有过类似经历,只是在酒吧里:怀买醉心理和不是朋友的朋友喝的烂醉如泥,笑的没心没肺,在笑容面前仿佛整个世界都凋零了,心里却是空荡荡的,很是悲哀。
酒精只是解药,逃离这个悲哀和平庸的世界的短暂出口。
还有现实面前的无力感,很多时候需要将自己麻醉才有继续下去的勇气……
因为《人在囧途》,因为《泰囧》,徐峥的片子不假思索的去捧场,一点不让人失望。
人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这片儿里简直就是这辈子的小情人,从开场没多久起,一部喜剧硬生生让我看出《依莎贝拉》的影子来。
小姑娘的表演很出彩,最爱骗警察那场戏,我先是湿润了双眼,又激烈的笑出了眼泪,小姑娘指着若干美女大叫:“你不给钱我就告诉你老公你屁股上有颗痣!
”的时候,我们真的以为她就是片子的女儿,因为这父女两太合拍了,太相似了。
“我不是一个魔术师,我只是个小丑”当魔术师慢悠悠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我们都是小丑。
只是,别忘记还有一颗善良的心,足以温暖和指引你在深水中逃脱。
ps:喜欢徐铮破帽子+西装+短裤+靴子+圆墨镜的造型,某人说他开始戴着黑圆帽子的样子很猥琐,我说,有点像猥琐大叔,呵呵
《摩登年代》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在大时代里的无奈故事,用感人真挚的亲情来烘托现实中无数的谎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方面用荒诞和幽默的手法来表现徐峥这个倒霉的魔术师所遇到的各种离奇事,一方面又用张子枫扮演的小女孩对父亲的渴望和情感,来反衬亲情的可贵。
徐峥饰演的魔术师内心善良但是却不得不满口谎言,以求得糊口,虽然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徐峥也演出了他的可恨、无奈,让人深深同情。
张子枫的哭戏也让观众看得十分动容。
而两人在电影中的配合默契度也相当之高,搞笑起来可以十分癫狂,煽情起来又能十分投入,成为影片的一大看点,让很多观众看得有笑有泪。
这个片子周末的全国排片量居然能排到第3,让我很是意外。
导演一定要好好感谢一下《泰囧》之后徐峥的票房号召力。
通观全片,看完之后只会有一个感受,“乱七八糟,不知所云”。
徐峥的表演还算到位,但是《火柴人》的剧本完全被改成了一坨屎,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这也根本不是一部喜剧。
这部电影林林总总说了很多,但是总的来看,打不出煽情牌,也没有足够的喜剧性,一些可以深入探讨的社会性的东西又是戛然而止没有去探讨。
电影最怕这样,什么都想说一点,结果什么都说不出来。
最后屌丝逆袭的狗血结尾,尤其让人反感,太过于刻意的为喜剧而喜剧,简直是荒诞。
这部电影对外宣传时打出了“喜剧”的噱头,想必也是想借徐与《泰囧》的余热,来赶紧再圈一把钱。
1000万的投资,只需要一个周末的时间就能把钱圈回来,真是得恭喜一下导演了。
天降女儿+一对骗子+骗中骗。
很明显的这部电影的剧本从《火柴人》而来。
但是导演和编剧把观众都当成了傻逼,以为这是在排春节联欢晚会,前边照搬一点剧本,最后改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不仅算不上抄袭了,观众也都会开开心心。
可是问题在于没那么多傻逼供导演和编剧消遣,真想让他们自己去看看本就空旷的影院一个接一个往外走的人。
其实这部电影可以做得不错,前半部分有悲有喜,徐峥和王宣予把混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一把辛酸泪演绎的逼真传神,谈不上多深刻,也足够让人动容。
但是到了最后,从动容到狗血,转变太快,以至于我都没有做好思想准备。
先是女儿离家出走男主寻找无果悲伤的喝酒,然后之前想打人却被人打的悲情男主直接无压力逆袭了虽然体重是他2倍但却肾虚以致无力反抗的大老板;接着男女主睡起来后吃了个饭就料定了女儿回到了孤儿院,找到女儿后一家三口认为老板肯定被打后肾虚无暇顾及他们仨要去治肾亏不含糖所以他们为了证明女儿没说谎带了一帮小伙伴去变魔术,变着变着另一个黑社会一样的老板带着一帮小弟出现了也跟着变魔术,然后变着变着黑社会头子就穿了个海绵宝宝的内裤出现在了水箱里,他的一帮刚刚还穷凶极恶的小弟看到此景喜极而泣跟着小朋友们一起鼓掌。
然后镜头一转,男女主角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就很想问,导演和编剧你们他妈的见过黑社会吗?
一部本来可以不错的片子,导演和编剧以为观众的欣赏力下三滥,于是在硬生生加进去一个狗血结尾之后把电影变成了下三滥。
很多人看这电影是奔着徐峥来的。
电影这个东西,不必迷信个人。
没人能全拍全演好片。
陈凯歌拍出过《霸王别姬》,照样因为一部《无极》给人黑出了翔。
其实你看看预告片,正片水平多少就能略知一二。
我本无意看这部电影,奈何小伙伴看到“徐峥”二字就直了眼,出来之后却后悔不跌没有去看侏罗纪。
我看好评里不少人都是冲着徐峥来的。
这部片子如果在泰囧之前上映,豆瓣评分绝对过不了5,全国票房稀稀拉拉能过千万就不错了。
真是赶上了圈钱的好时候啊。
本来觉得还不错的,但是看了影评再思考一下之后,觉得确实情感扭转上有些刻意,比如那个胖老板为什么被徐峥打了没有报复他,徐峥之后和他孩子老婆之后又是怎么过上幸福的生活的,虽然说这是电影的留白,但是有些地方就是没有交代清楚,没有去显现社会的现实。
另一方面,也不能把什么都往社会现实里面套,电影没有交代的,也许只是导演想让观众去思考的部分而已。
而且这个电影在底层小人物的刻画上,非常的写实和深入,但是刚开始看这几个人,其实觉得都不好,魔术骗子,夜总会女人,福利院的小骗子,行为都需要虚与委蛇,两面三刀,其实价值观导向不太好。
但是每个人身上的遭遇其实特别让人值得同情,一些奇怪的缘分,这几个人就演绎了一系列生动又奇怪的故事,莫名其妙的结婚领证,莫名其妙的领养凑成的一家人,真的是很无厘头,当然反派也特别反衬出人性,那些仗势欺人者对弱者的欺辱,以及最后的下场,其实挺戏剧化的,一笑了之就好哦
魏娜被逼在KTV玻璃茶几上跳舞,欧大师想帮她摆脱尴尬局面,结果自己被搞得更尴尬,这画面太真实的残酷了。
这个片子是难得之作,不应该所有的片子都拿票房去衡量。
泰囧这类片子大家喜闻乐见,但摩登年代可以去温抚你的内心。
有些人悲伤会嚎啕大哭,有些人悲伤是内心默默流泪,《摩登年代》属于后者,你看不到他流泪,并不代表他不悲伤。
现在还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吗?
电影从头就开始做了铺垫,结局其实是魏和欧演给张看的,为的是得到张的2亿。
欧从小表演水中逃生术,魏说欧的那套骗人的把戏自己17岁就会。
为什么魏说欧的命值两亿,以及整个魔术中为什么会有中场休息这一幕,而且一开始是上锁的,中场休息的时候开了锁而且魏把钥匙丢进水箱,最后魏的手下鼓掌?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欧得罪了张,张同意支助魏的公司2亿条件是要欧的命,而魏其实只是要钱并不是想杀人,中场休息的时候魏给欧开了锁,说欧的命值2个亿,并且没有上锁,欧自然心领神会,把表演继续下去。
其实整个表演只是给演给张的手下看的,魏知道欧的闭气能力很强,所以刚开始上锁的时间长一些,而中场休息以后没多久欧怎么就断气了?把欧丢进水箱的那两个手下是张的人,那是装给张的手下看的,张的手下以为欧已经死了所以走了,所以故事的结尾没有出现那两个手下,鼓掌的是魏的手下,原因是他们得到了张的2亿。
并且最后欧变得富裕很可能是得到魏给的一笔钱原因是让欧从此消失。
欧在水箱中的这段回忆也给故事做了一个解释。
—来自腾讯视频评论
电影节奏有点分裂,以至于我都以为是两个导演合作的作品,前面还挺欢乐,后面直接就莫名煽起情来,我觉得这也许是类型片的通病(擦,这话说的我都有点脸红了),就是一个电影它总得承载个啥东西,不然好像逼格就不够高,在《摩登时代》里这个包袱叫亲情。
在前面的一场戏里,女儿当着准备开罚单的交警的面,声嘶力竭的对父亲徐峥大喊,爸,我都叫你不要做好人了!
(列数徐峥一系列好人事迹),现在妈都死了,我都没书读了,饭都没得吃了,你还要做好事,现在都没钱交罚款了,你满意啦(大意),徐峥会意,抱着女儿哭喊道,是爸不好,爸去卖血!
交警叔叔感动到不行,收起罚单,还从钱包里拿出二百多块(还有零头,这是个有意思的小细节)交给徐峥,说没想到你们这么好。
徐峥一把抢过钱,嘴里却说道,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啊?
在这一场戏里,仿佛看见了90年代港产片里娱乐至死的癫狂。
在另一场充满黑色幽默的戏里,四处寻集资金无果的父女两人经过一台ATM机,女儿对徐峥说,爸你是魔术师,只要你施展魔法咱们就有钱了,于是父女两人装模作样对ATM机作法念了一阵咒语,然后ATM机竟然就真的喷出一张张人民币,父女俩欢天喜地,忙活了大半天把地上的钱收拾好,然后银行工作人员过来说不好意思柜员机坏了,还感谢他们帮助银行保管这些钱,一把将钱拿走将父女二人拉回现实。
影片要是一直保持这样的节奏,倒也不失为一部欢乐轻喜剧,可惜后面的发展过于刻意。
事实上,徐峥对突如其来的女儿的态度,从最初的抗拒,接受到爱护,过渡的并不自然(当然这不是徐峥的问题),细节处不动人,感情戏也做不到举重若轻,后面的整个煽情也就没有了说服力。
这样一部电影,我不想说它好,也不想说它不好。
徐峥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电影人,但在这部影片里并没有表现出来。
毛娜身材棒 张子枫演技可以
这真是骗人的
你是魔术师么?其实我就是个小丑。
徐峥叔叔一张口就是各种喜剧范儿呐~但是情节太庸了…明明是喜剧演员干嘛要跑去演苦情戏呢?!
大叔+萝莉,其实在《泰囧》之前拍的。警察扣车那段最精彩。剧本差,乱七八糟。女二号演得太假,尤其是鼻子。
冲子枫可爱....
三星半
徐峥在喜剧这块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如果他不滥用的话。
我还是比较喜欢徐峥的,但是这部片子这么久没有看果然是因为完全没有亮点吧..既没有徐峥擅长的幽默,也没有真正强烈的感情表达. 也许导演想借着片子本身都有点浮躁的情绪来解说"摩登年代"这个名字?不得而知..感觉徐峥不该接这部戏的- -!
徐峥怎么总是一副人在囧途的吊样!
开篇三分钟觉得这戏还有点意思,然后,没有然后了。又是一部狗血剧加脑残无耻漫天菊花的垃圾,还有那自以为是的剪辑和镜头,草!
前20分钟,我决定给个五星,可是基于后来的狂撒狗血和无逻辑我只能给个三星了。
挺好看的啊
海绵宝宝躺枪。
有笑有泪,故事完整!无雷点!推荐!
看个开始就知道结局。
2星半 看在珠影的份上给半个
徐峥已经尽力了 甚至可以说已经拼命了 但是一点都不好笑 就算主打父女档也不能那么滥情的无来由的和一个陌生女孩那么快有如此强烈的感情。真的不好玩 假大空 拜托不要在消费徐峥了 难得的好的喜剧演员 拜托给他好点的本子。
完全比不上前作的一部电影,看预告片的时候被剪辑出来的笑点吸引到,觉得预告片都这么好玩,正片不知道有多好看,结果正片的笑点全都被剪到预告片里了,笑点非常不足,影院里哄堂大笑好像只有骗交警那么一次,而且父女之间的感情刻画得不是很充分,要我说,直接砍掉大卫和总监的爱情故事可能篇幅更足点
这所谓的魔术也真瞎,就跟片子一样。半路父亲设置就是为了卖卖萌讨喜的,最后再使劲煽煽情,总的来说没亮点,大俗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