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片子,怎么看得我好几次要睡着...难道因为不是球幕? =v=这次回去一定要看球幕去开头的那十几分钟真赞,我立刻停了想去找AVI,可后来又看了一会儿,那个故事让我兴趣缺缺..大概和我本身就不喜欢惨兮兮的正太有关系吧..于是最初的兴奋过后,我象真在火车上一样,意识开始朦胧...=v=虽然我是火车控和光线控,还是无法享受空洞没有想象力的漫长旅程..何况还总是向作者致敬,无数次把我由幻想拉回现实.最后那"意犹未尽的话,就去看原著吧"之类的话让我严重怀疑这是个豪华广告来的...何必呢...喜欢的地方:片子里一个人都没有.不喜欢的地方:那修女,跪拜什么的太扯了...显得思维狭隘不说,烟火气也忒重..无论如何,还是等着去看球幕...=v=
我追寻着星星的脚印,来到寂寞的山岗上。
远处的银河突然变得越来越近,而身旁的高塔,也慢慢变成了闪闪发光的三角坐标。
不,这不是幻象,我正清晰的看着身畔银河的粼粼波光,坐在银河列车上。
在这趟时空交错的列车上,我见过即将去往天堂的年轻教师与孩子,以捕鸟为生的猎人,虔诚的修女和朋友的死亡。
是谁将我带到这里目睹这一切?
如果真有感应,我希望将我所看见的一切美丽幻象凝聚。
这是银河节的晚上,恍惚间我觉得自己从来不曾存在过,又仿佛存在了数千年。
是对幸福的憧憬将我们聚在一起,这围绕着光环的世界上。
然而幸福又是否真正存在?understrange.yculblog.com
KAGAYA 出品。
本片为日本CG大师加贺谷穰(KAGAYA)2006年的穹幕CG动画,改编自日本文学大师宫泽贤治的同名童话原作《银河铁道之夜》。
“故事叙述一个贫苦而孤独的少年在梦中和好友乘坐火车畅游银河的故事,作者以其神妙之笔建构了一个繁华似锦的银河世界,美不胜收的景致下又隐含了一个悲哀孤独的情感世界。
”——佚名网上的资料显示,宫泽贤治先生(1896年8月27日-1933年9月21日)的作品很多被改编成动画片或电影,极大影响了日本战后成长起来的几代人。
包括他们的各种艺术创作,如松本零士的《银河铁道999》,藤子不二雄的《哆啦A梦》之《银河铁道之夜》,以及1996年,为纪念宫泽贤治诞辰100年,著名作曲家久石让(宫崎骏御用配乐大师)根据原著,创作了《银河铁道之夜》印象专辑。
宫泽贤治,在世间仅活了短暂的37年,生前默默不得志,死后却名声大噪,这种境遇,让我总是想到荷兰的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如果说《小王子》是属于温情的成人童话,那么,《银行铁道之夜》必然是属于伤感而肃穆的成人童话,其中借星象寄托的那份厚重与悲悯,即使是通过翻译过之后的中文,或者是KAGAYA笔下的色彩,都会被一波又一波的震撼。
我在朋友圈儿里写过这么一句——“那些站在时代巅峰的人永远仰望着更为璀璨的星空,而徘徊不前的人或许还在假装从容。
”星空永远是很神奇的东西,它可以将过去、现在、未来三者,在同一瞬间杂糅在一起。
无论是电影还是书,真的不是十几岁的年纪就能看明白的,没有对世界一定的认知,没有亲历过虚伪与真实,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舍与得,永远都无法体会一种叫“奢叹”的感觉。
我也曾和某个人说好有一天要在大草原上去看看头顶漫天的繁星,然而,有些人,一旦错过,就再也不在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曾在那一刻爱得深沉。
”
前一阵下了久石让的銀河鉄道の夜。
非常喜欢这个名字,也非常喜欢这张碟。
昨天看了CG电影,才知道原来看到的如梦如幻的星空、星座插画就是出自KAGAYA之手。
这是日本著名画家、CG作家加贺昭先生花了三年的时间制作的全CG作品。
作品的内容采用了日本著名童话作家宫泽贤治的童话《银河铁道之夜》中的一部分进行画面制作,在天文馆专映。
久石让的同名碟是96年为纪念宫泽先生百年诞辰而作。
若是一般时 教我去看个貌似通片炫耀CG的半科教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 但是在天文馆的球顶剧场看就完完全全的不同!
太华丽了……镜头感超赞……音乐也很华丽……好完美的一次体验……
这真的是部让人难以一次就耐心看完的“伪电影”。
我当然没有机会看到球幕,只能在每天中午吃外卖时,对着电脑一段接一段的看。
这些时日以来,纠结的工作与思绪让人窒息,我总想起在丽江大研古镇里那些逆游而上的鱼。
我一直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如此执着的溯溪而生,就像它们也一定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如此执着于生计与名利。
《銀河鉄道の夜》没有严谨的情节,却有着柔软得难以置信的天真。
对那些曾在年少夜行的火车上巴望窗外的小男孩(如今都是老男人了吧)而言,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触动。
汽笛声,窗外神秘的灯火,莫名的辽阔感,微凉的记忆。
这都是我曾深爱过的感觉。
只是《銀河鉄道の夜》,比我们的记忆,美得太多。
我每每会惊讶于日本人的细腻情感,和他们愚蠢的军国形象这样的不般配。
是在怎样的一种简单干净的心情里,作者才会想起在夏天的银河里乘一列火车夜游?
庄严的南北十字,辉煌的天蝎,遍地银色花朵,流淌着的由晶莹颗粒融汇成的河水,诸如此类。
你能时刻意识到这些都是偏执的幻想,却偏偏不得不为那些眩目画面和单纯情怀而吸引。
他们说对了,一切本来就可以极美。
而我们,活在这片极美的星空下,如此幸运,却又如此忙碌着去错过。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北京天文馆看的穹幕电影,也是我第一次看穹幕电影,电影是根据宫泽贤治的童话改编的,宫泽贤治的画在电脑刚普及的时候十分流行,被好多人用来当做电脑桌面,现在我的电脑里还有那时候下的这位大师的图。
图本身就非常美,加上穹幕电影的震撼效果,当一片黑暗中,头顶的星空图突然变成了真的星星时,当如同一盏小灯的龙胆花就在你身边飘过时,当你跟着这辆咣当当的小火车一起向前,看着银河两岸的风景徐徐后退时,那种震撼非我的语言可以表达,只能像个土老帽一样跟人说,贼美!
老美老美啦!
我说不出来你自己去看吧!
由于看的电影有删节,今天在电脑上重新看了一遍,只能说,电脑上的效果不如穹幕电影的百分之一。
电影的原声音乐也很好听,那种在静夜里的,吟唱一般的调子。
天鹅在飞翔间凝成天鹅星座,飞散的星团幻化成行驶在银河里的火车的蒸汽。
所有原著的画面美和忧伤的意蕴,透过电影里的光影变幻、音乐、色彩等的选择和叙述节奏的把握,以及画面转换,被渐次呈现,把我在阅读时眼前浮现的镜像和所体验的心理感受更生动更立体的还原出来。
不得不感叹一句,比想象的还精彩。
这一段被银河上芒草吹拂,被星星和龙胆花的淡蓝幽光照耀的,散发着淡淡哀愁的故事,邂逅了这一场还原,真正堪称完美。
只有在穹庐影院去看才能领会那种梦幻和飞翔的感觉。
那种柔缓的节奏也非要静下心来享受。
虽然说不如欧美3d动画中把动作做的真实感超强,但已经足够为观众奉上一次奇幻的旅行了。
儿时看过的一部童话,没想到日本还是把它拍成了动画,画面美的不可思议,第一人称为视角,美丽的风景,动听的音乐,悠扬的对白。
在我的印象中把这样一个日本童话画的如此之美,已经够了。
不知是中间昏睡过去的缘故,还是导演有意隐去了原本作者想要表达的故事,或者正是导演说的,想要看到更美的风景,请去看作者的原著吧。
因为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有着残忍的结局,很多故事中的元素直指一个比浩瀚银河更深邃的主题——死亡。
银河与铁道,大自然与人类文明,在那个时代碰撞在一起,既诗意又全速前进,就像那句对白,“他想要跳下车去摘这美丽的花朵,但是跳下去就会被列车远远的甩在后面”
……
因为先看了imax版的哈勃望远镜,美轮美奂的太空无可比拟,这部只能悲剧的比下去了。一方面CG技术比较老旧画面停留在“FF7”的水平,另一方面故事压缩太厉害了剧情严重缩水。
动画风光片?视觉效果还不及2004年的极地快车,玩游戏都比看这个片子的视效好。星空还是要看真的!
看着看着睡着了
不知道怎么评价这玩意,时而是做工精美的PPT,时而是MV,时而是走近科学,时而感觉像在玩RPG游戏。看了看,貌似还真的是科教片。画面不错,不过配色一股浓浓的国产山寨游戏风,喷了。
6.5/10。作为在天文馆播放的影片,制作真的精良。画面和BGM如果和85版的剧情相结合的话会非常好。两作的天蝎之火都没到我的预期。(希望有国配,可以给孩子观看作科普)
本来以为动画超赞如海报,开篇的大鹅就看傻我了。。。文字游戏般动画水平渣动画,当然情节和原著应该是不错的。希望新海诚可以再动画一次。
很美,配音太2了
和想象的不一样。科普片一样。
在天文馆看的。不一样的体验。
很绚丽,特别提到天蝎之火,应该去天文馆看~
音乐很棒,画面也美到不行但就是不喜欢CG作画的感觉。星空和海洋对我来说总有种莫名的未知恐惧感。
20110618,科学中心球幕版。除却配音,一切都很完美。第一次看球幕版的电影,实在是享受。
细节处的贴图还是能看出不足,比同时期的游戏应该是更精细,但想想那时候已经有《指环王》了,便觉得又差了些什么。叙事有点怪,感觉没有好好下工夫。片尾曲好美。
宫泽贤治
风光动画吧,音乐和画面配合的不错,电视机看可能真没有球面版震撼
原作很感人,电影太蛋疼
纯画面没意思啊
画面好看。配音巨正。主要是表扬了天蝎,我很欣慰。虽然是在线看的,虽然我没有流下预期的眼泪。我估计我还得琢磨琢磨这个玩意儿到底是啥?
放了五十分钟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