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部戏真的很好看,非常治愈啊!
评分太低了,我感觉评价不好的可能都因为当初是电视台上断断续续的等着播放看的,而不是如我们现在有网络资源后连续追着看完……我这几天才追的,三天看完,真的真的觉得非常好,很好很好……剧中有笑有泪有感动,浓浓的京味,暖暖的情谊,男一各种一地鸡毛的失败然后阿Q精神的乐观面对,男二精致利己主义者虚伪、做作、出卖…但是依然有发自内心的重情重义……这就是现实啊!
今天适逢秋分时节,12集看完了,有种不舍,很不想回到现实当中,真的……
很真实的一部电视剧,轻松,令人发笑,难得的好题材电视剧,没有很多狗血剧情,节奏紧凑,逻辑合理,没有把观众当傻子。
张卫国的夏天经历了许多事情,父亲去世、传家宝被摔碎、被人诈骗、孩子离家出走等等等等。
张卫国老实,心眼好,总是一股呆头呆脑的样,爱逗些乐子,是一个鲜活的人物。
他没本事,说的难听点,是有些窝囊。
父亲去世了,唯一的遗愿也办不好,整天买点彩票,幻想自己的瓷马赚大钱。
这个人物很真实,像是身边的你我他。
刘奕君老师演的林宏年演的很好,林宏年自私、只为自己着想,不真诚,将别人的真心都浪费。
这种人实在是太讨厌,但被刘奕君老师演出来还带有一些小可爱,真是演什么都演的很好。
再说说顾林和张安安这两个角色吧,看到有一些人说觉得讨厌,不喜欢。
相反我很喜欢。
青春期的小孩不就是容易冲动、叛逆吗?
我觉得很真实。
两个家庭在这个夏天都遭遇了变故,家里的小孩也需要时间去消化和成长的,我们应该多一些包容。
看到有人说顾林不够孝顺,白眼狼,我认为大可不必。
一个细节:顾林的父母离婚,父亲林宏年想要争取顾林的抚养权,就约她在奶茶店见面。
林宏年提前到了奶茶店问旁边的顾客在喝什么,得到回答甜甜芝士。
等顾林来了跟顾林套近乎,说自己经常来奶茶店,很了解年轻人的生活,知道这家店的爆品奶茶。
结果买单的时候大喊“服务员,两杯甜甜芝士”。
我们都知道,现在奶茶店都是线上点单或者自助到柜台点单,但凡来过一次都知道不会是这样的方式。
顾林当即就感到很尴尬,对父亲也心灰意冷。
其实林宏年何必这样呢?
对自己的女儿,自己最亲的人,仍然有一种人设,这种不真诚不会换来任何人的真心的。
更别说其他的一些很明显的事情了,女儿受伤,第一时间来不了就算了,结果到场后开口就是赔偿问题,关于女儿的伤是一句也不过问。
女儿想去北京学画画,作为父亲,从来不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一味的阻止只是为了讨好丈母娘。
这样的人太虚伪,身边的人最后都会离他远去的。
我觉得两位小演员演的都很灵动,很自然,挺讨喜的。
片中一些小细节也做的不错,开头第一集就“老息,你不用回答”,很真实,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小巷子里也总是有个类似的身体残障者摆个小摊修自行车。
每每与老息对话,让人会心一笑。
有时候厄运总是接二连三地得来,但生活总是要向前走的。
我喜欢这部剧,虽然演了很多困境,但总让人感觉到积极的力量。
过完这个夏天,张卫国还会继续在小院里过着他的平淡生活。
看点多于槽点,值得一看。
《张卫国的夏天》最大的槽点就是:黄磊一个中年油腻男,还能演上大男主;我其实单纯是不太喜欢黄磊这个演员而已,但是刘奕君还是比较喜欢的,因为他们两人的CP我追完了这部电视剧。
这部剧最搞笑的就是:张卫国把骨灰洒在了大师哥老婆的脸上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这个事件就像蝴蝶效应,导致了大师哥一家人都从南京到了北京。
或许大家都在逃离南京的生活,想要去北京有一个新的开始新的生活把。
这部剧最感人的就是:大师哥因为做错事害怕承担责任离开张卫国,但是又一直被内疚折磨的常年失眠;为了弥补,来到北京,帮助张卫国,和干爹忏悔;后来张卫国知道真相对大师哥无比的恨,最后两人的重归于好。
这部剧最发人深思的就是: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就导致了很多大事的走向;一个小小的恶意,对一个人的一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里面一些小事对他们造成大的影响,归根结底是他们一直在自欺欺人;直到事情的真相出来,一切才云归云,路归路。
如果他们各自都早一点去面对和接受真实的事实,或许放下的东西并不会对他的人生造成大的影响的。
张卫国接受自己的腰伤这个事实,就不至于什么事情不顺就是腰伤害的;大师哥接受自己的错误并承担错误,就不至于一直被这个事情折磨坏了工作,又坏了婚姻;想到一句至理名言,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学会认错。
你接受了自己的错误,才会去改正这个错误;而不是一直忽视这个错误,或者为了掩盖这个错误去错上加错。
人物的动机不足,在生活中很难见到顾佳怡母亲这样如此强势的人,女儿都那么大了还要管外孙女的事,而就是一个如此强势的人,和女儿吵了一架之后就改变看法了,呵呵,我就想问问你们俩之前没吵过吗?
顾佳怡看着也不像那种压抑自己的人啊。
也不知道顾佳怡和林宏年为什么要离婚,也许后面会交代,林宏年对丈母娘的好也不是真心的,从开始找理由不鼓励丈母娘去北京就能看出来,张卫国的腰伤多半也是他害的,顾佳怡还说他想要自己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把这个人物塑造成这样,过于自私了,顾林也不必多说,并不讨喜。
张卫国的善良老实,体现在相信专家结果被骗,对师兄也很仗义等等,但我还是觉得编剧对善良老实的理解并不深刻,很多老实人并不傻,他们只是按规矩办事,在当今社会,善良老实的人面临的困境是更深层次的困境,而不是被诈骗。
而且吧,张卫国干的活好像也不多,普通老百姓还是很苦的,他准备怎么过生活呢?
由离谱的人物塑造推动剧情发展,所以,在我眼里,剧情有点雷,看着并不接地气,比较出圈的撒骨灰,其实我之前也看过类似的。
整体也没有那么好笑,亏这部剧还是个轻喜剧,也有可能是我笑点比较高。
还是想告诉一下现在的编剧,制造戏剧冲突可不要依赖抓马的人物,没这个能力可以不写,换个工作。
演员的表演方面,黄磊一如既往,个人觉得可能有点往喜剧方向靠,比如预告片里被退休的时候抖了两下眉毛(哎……),嘴碎,不知道大家怎么想,我觉得一次两次可以,一整部剧甚至几部剧都这样,听着就有点烦了,我寻思我们家讲话也不这样……而且吧,演戏不一定和生活一模一样,还是要高于生活的(个人理解个人理解,我学经济学的,不学表演)刘奕君在往轻喜剧方向演,该生活化的时候也挺生活化的,而且林宏年这个极度自私的人居然被他演的还有点可爱,挺惊喜的,海清目前没看到她怎么发挥。
总之吧,还是希望编剧多了解一下普通人,我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是,没那么多离谱的人,只是在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有的人会损人利己,大多数人有各自的可爱之处,并没有那么极端。
喜剧看上去门槛不高,某音上段子也很多,但写好很难,像这部剧,依靠极端的人物推动情节,生硬的制造戏剧化冲突,从而产生喜剧效果,证明编剧还是功力不够,体会不深。
个人觉得喜剧如果写好,可以很深层次的反映普通人的困境,让人笑中带泪。
也希望以后的国产剧能够拍出让人感动的亲情友情爱情,别悬浮了。
(个人观点,接受讨论)
昨晚在看芒果季风刚上档的《张卫国的夏天》。
刚刚开了个头,高分低分,不予置评,且先再看。
更让我有想分享观点的,是剧场本身。
前阵子因为做「1号新国剧系列」,跟很多片方同行在聊,大家普遍反映的是,现在平台约束创新,过分依赖所谓的「对标」、所谓的「模型」,总会在提案时这么说一句创作者们无力反驳的话:「所以,你这个对标的是哪个作品?
」你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东西,没有对标的东西,对方就会质疑你凭什么可以信任这个项目就会火。
但是反过来说,凭什么按照所谓评估体系的就会火呢?
于是在这种「经验派」与「创新派」的激辩中,往往以创新派放弃创新而告终,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稳稳的,不怎么新但也不怎么输的S级项目。
「芒果季风」给我的感受是,它是提供给创新派一个创新场的,相对而言,创新的力度,创新的能量,是最高的。
比如《猎狼者》《我在他乡挺好的》《没有工作的一年》以及也包括昨晚刚看的《张卫国的夏天》,芒果季风的很多剧,它当然有类型,但是又不那么严丝合缝地装在类型里,比如《张卫国的夏天》,你看它有那么一点《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京味剧的影子,但是又不全是,它又跳出了那个套子,又有点传统文化,又有点救赎,又有点喜剧——而不好概括,恰恰是我认为现在电视剧创新最稀缺的定义。
现在太多剧,就是太好概括了,甚至从这部剧到那部剧,都没太大本质区别。
客观来说,虽然湖南卫视很牛,但是芒果TV在视频网站中,还是一个「冲击者」的身份,能够形成冲击力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要靠它能团结什么样的人。
一定有那么一波的创作者们,他们看中作品的创新大于看中作品的收益,如果芒果季风能给这群人一个自留地,让他们在大环境下创新受到挤压之时,张开怀抱,拥抱创新,那么,长线来看,一定能形成真正的剧场文化——文化,是以人而化的。
所以,非常希望,芒果季风,不管走得多难,多孤勇,请坚持给创作者们,更多的信任,更大的创作空间,让观众们在芒果季风中,总能看到「不按常理出牌」的新题材、新类型。
首先题材少见,难得的展现了普通中年男人的酸甜苦辣咸。
他逍遥又快活,干着一份清闲又稳定的工作,日子悠哉悠哉,没事做做杂酱面,撸撸串有着底层人民的幸福感。
他又窝囊而无奈,儿子活的像自己爹,出去聚餐骑自行车还被保安拦着不让进。
其次,他内嵌了关于赎罪与原谅的桥段。
年轻时学戏,因为师哥的嫉妒,在他表演的椅子上做了手脚,导致他摔伤了腰,毁了前程。
当他最终知道这个秘密后,怎么才能释怀呢?
我觉得,这是这部剧的点睛之笔,就是最后,在和师哥闹掰以后,再次重逢,师哥起身吃面,他贱贱的把板凳撤了,让师哥也摔了一跤。
一报还一报,最终两个人释怀。
第一次看芒果的季风剧,总体还是不错的,但也有进步的空间。
很难得看到这么温情现实主义的剧。
看的内心既感动又温暖。
看大家都在说黄磊把张卫国演成了黄磊本人,但是至少我在剧本故事里,我觉得他演的是很符合角色的,一个中年蹉跎,亲情,爱情,友情都遇到危机的男人,失业又被骗,而这个人物最出彩的就是那份踏实感,他自己也说过不想要多好的生活,只是想守着那一方四合院过日子而已,黄磊演出了中年人的那种无力感,接地气,这个人物我个人很喜欢。
而对于略显精明算计的林宏年,刘奕君老师把这个人物演出了可爱搞笑的感觉,让人讨厌不起来,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人物逻辑就是,这个人从小是一个孤儿,没有人为他遮风挡雨,没有人永远会站在他身后,所以我也能理解他为什么年轻时会因为嫉妒而做出害国国的事,他后来一直因为这件事后悔,折磨自己,也能说明他这个人本性不坏,他内心始终有一份温情在。
整部剧最让我温暖的地方,就是两个中年落魄的男人,在一起喝酒,说我们要挣钱,在配合毛不易“平凡的雕琢”,让人非常感动。
这是一部非常温暖的治愈系的作品,至少我还没有看过类似的题材,而黄磊和刘奕君也演出了人物,我应该会刷很多遍。
文〡璐璐日译情看到《张卫国的夏天》里林宏年这个复杂多变的人物,我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们同情可怜人,帮助可怜人,但却未必了解可怜人。
因为不了解,所以我们会被可怜这种情绪所带动;因为不了解,所以我们会本能地向对方释放各种善意,这应该就是人类所谓的恻隐之心。
普通人对于可怜人的大致感官都是同情与怜悯,是帮扶与帮衬。
当年孤身一人的林宏年,得到了张卫国父亲的帮扶本是爱的一种传承,因为张卫国的父亲也曾被帮扶过。
可张卫国的父亲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曾经真心帮助过的可怜人林宏年,竟然是害张卫国一生无法登台唱戏成角的罪魁祸首。
林宏年这个当年被帮扶的可怜人,不仅有他的可恨之处,还有他的可耻之处,更有他的可恶之处。
他空洞的灵魂与无良知底线的人品,注定无法过上常人应有的幸福与快乐生活。
▌离婚前的一顿饭,道尽了林宏年的现实与无知!
顾佳怡终于答应林宏年离婚了,两人在离婚前的饭桌上有了一次深刻且交心交底的畅谈。
顾佳怡问林宏年当初和她结婚,是图她的家庭条件,还是图她这个人?
林宏年隐晦且坦诚地回答说:“你的家庭背景是你人自身条件的一部分,如果当初你没有那样优厚的家庭条件,我是一定不会和你结婚的。
因为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会随风而逝。
当初的你是八十分一百分,而我刚刚及格,与其说是你嫁给了我,不如说是我嫁给了你。
”简而言之就是林宏年当初和顾佳怡结婚,不是因为顾佳怡这个人,而是因为顾佳怡的家室背景。
他这个凤凰男倒插门女婿和拜金女一样,就是奔着各种实惠而去,而非奔着爱而去。
所以,结婚多年林宏年始终摸不准顾佳怡的脉,却把岳母的脉摸得一清二楚;林宏年从不尝试去了解顾佳怡内心的真正需求,却把满足岳母的需求放在首位。
这样错位且迷糊的婚姻注定不会收获幸福与快乐,林宏年的这种言行也更加突显出了他原本的现实与自私。
他嘴上说他曾爱过顾佳怡,可现实却是他从未真正了解过顾佳怡,也从未真心爱过顾佳怡。
他所说的爱,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私欲,满足自己光鲜亮丽外表的借口而已。
顾佳怡看着眼前现实无比的林宏年,感慨地说:“你现在有钱了,有点名气了,你觉得你自己涨分了是吧,你是八十分,我是六十分了,你的人生啊处处打分啊。
林宏年,我们两个真的不一样,我们不是一路人,我跟你在一起什么都不图。
你当时要离婚,我跟你闹跟你吵不想跟你离,控制你的钱,让你净身出户,其实我还想做一丝挽留,一个人能有几个十年二十年啊,但现在我看明白了,我觉得你不值得,余生不想跟你有任何瓜葛。
当然,也希望你幸福。
”顾佳怡离婚前的这段话,决绝中带着一丝暖意,正好和林宏年绝情中带着凉薄的话语,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是懂得珍惜值得守护的好女人,一个是只顾自己无情无义的伪君子。
既现实又自私的伪君子都精于算计,善于牟利,短期看他们是盆满钵满,长期看他们却是损失惨重;表面看他们聪明过人,实则看他们无知愚蠢。
因为东西没了可以再买,人心丢了却无法挽回。
毕竟人生万事皆看人,守住了值得的人,就守住了人生应该有的所有财富!
▌林宏年的隐痛!
人性的丑陋之处在于,习惯了接受,就忘记了感恩!
顾佳怡和林宏年领了离婚证后,顾佳怡告诉林宏年她们俩人多年没有孩子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精子活力是零,还告诉他如果真的想要孩子就去大医院好好看看,她会替他保密。
顾佳怡在离婚后的最后一刻,还依然顾及着林宏年的情绪与感受。
林宏年也依然惯性式地接受了前妻对她释放的所有好意,但却并未曾有过一丁点的感恩。
因为他又沉浸在了自己的伤痛与需求中不能自拔,因为对于孤儿的他来说“不能生育”就是他人生最大的隐痛。
如果说不能生育是林宏年人生最大的隐痛,那么他对干爹和张卫国的恩将仇报就是他人生第二大隐痛。
他不仅设计伤害了师弟张卫国,还让真心帮衬他的干爹忧心了后半生。
林宏年不仅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张卫国父子的帮衬,还明目张胆地恩将仇报了张卫国父子,他的言行再一次印证了人性的丑陋之处“习惯了接受,就忘记了感恩”。
缘分让林宏年遇到了干爹,遇到了师弟,遇到了顾佳怡,也让他拥有了唾手可得的一切。
可贪婪与恐惧的人性,又让他抛下了干爹师弟,抛下了自己的糟糠之妻。
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与妻子无法正常相处,和女儿没有真正的亲子之情,和岳母是带有目的地曲意逢迎,看得出来林宏年对待生活中的人与事很少是发自真心,自带真诚的。
他总是幸运地遇上,惯性地接受,然后再毫无感恩地抛下放下,这其实就是他人生空洞,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活不明白的根源所在。
隐痛让林宏年只关注到了自己的痛,却从未反省过自己的言行。
其实,对于他而言,那些靠运气得来的种种财富,早晚有一天会靠实力输得精光,只是他还不自知而已。
因为在林宏年眼中,他所得来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实力而来,和其他人无关,所以他才会一次又一次地抛下自己身边最大的幸运之神。
其实,像林宏年这种凤凰男式的伪君子,很难活得舒心快乐。
因为他们的过度精明,过度专营,过度自私,让他们丢了为人的根本。
人一旦丢了“坚守良知底线,常怀感恩之心”这一根本后,对于眼前什么该珍惜,什么值得珍惜,往往是迷茫的不知所措的。
所以,就算幸运摆在他们眼前,他们也会视而不见。
这其实就是活得不明白的人,就算得偿所愿,也依然迷茫的关键所在。
但愿林宏年这类人在身边人的影响下会有所反省,有所醒悟,有所改变,过上可以躺下就睡且舒心畅快的生活。
2016年,随着《小别离》,黄磊海清成功变身,一个从文艺帅哥变成了油腻嘴碎中年男,一个从干练姐姐变成了更加干练狂躁的中年女,“虎妈猫爸”这种带感的家庭伦理剧类型再次流行。
2019年,《小欢喜》爆红,我的妈妈、姥姥对昔日的荧屏帅哥挤眉弄眼、油腻邋遢连连称赞,一遍遍说他“贴近生活”。
去年,黄磊的《小敏家》播了,他依旧扮演一个平庸老实的中年男人,今年《新居》播了,海清依旧是一个不上不下脾气暴躁的中年女人。
如今,《张卫国的夏天》播了,又是黄磊海清老师主演的,虽然这次没再扮演夫妻,但两个人的角色依旧是憋憋屈屈的憨厚嘴碎的大肚男人和整日烦躁沾火就着的爆竹女人。
剧情也是又老套又狗血,两个带孩子的中年家庭,一个妻子去世且身无分文居无定所;一个妈妈叨扰且中年失业婚姻破裂。
甚至黄磊老师和刘奕君老师间还有些超出兄弟情的特殊情感(腐眼看人基,别管我了🤤)
一个昔日的翩翩公子如今变成了便便大爷;一个当过导演编剧充满理想的演员如今一头扎在舒适圈里,今天在真人秀里做饭闲扯,明天在电视剧里做饭闲扯;一个北电的老师如今不思进取,如何给学生们做好表率?
是老师呆在舒适圈里赚nkw,学生呆在体制内日薪208w吗?
(举个例子,勿喷)
纯属娱乐拿贴近生活做噱头的《张卫国的夏天》只贴近黄磊的生活,不贴近我们的生活。
屏幕上嘴碎的婆婆妈妈的中年男人叫黄磊,不叫张卫国。
有个词叫“剧抛脸”,就是说一个演员可以做到演几个个性截然不同的角色;而黄老师这五六年的角色可以汇集成一个人,一个油油腻腻的中年男人黄磊。
黄磊已经完完全全被匡在了油腻中年男的铁框子里。
昨天我告诉我妈《张卫国的夏天》播了,那个昔日的黄磊迷妹摇头说不看了不看了我问为什么,她说 没劲对了,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在70后的“演员”黄磊本色出演时,60后的老戏骨们还在尝试各种角色,这可能就是人与人的差距…
看完更新的剧集,心里只有一个字,堵。
本来以为看这剧名,又有这么多演技派演员,想来会围绕着张卫国展开。
没想到,开局的确是围着张卫国展开,但是迎来的不是中年人的春天,而是夏天。
夏天是什么,就如现在的天气一般,酷暑炎热。
站在太阳底下,水泥路上,等着炙烤。
所以,看完几集后的感受,就跟人站在太阳底下的一样的感觉。
剧里也是有搞笑的成份,比如江边撒骨灰,结果撒到顾佳怡脸上。
两人的闹剧让林宏年想到了直播道歉,可惜被林宏年的女儿顾林,发现了张卫国和林宏年的关系。
顾佳怡很生气,觉得这都是林宏年搞的鬼。
看到她像个泼妇一样,要求林宏年给她一个说法,之后又又直播现场离开,导致林宏年被劝辞职。
心里就只有觉得难受,就如我的题目说的一样,林宏年和张卫国这对难兄难弟,还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看得很压抑。
借钱50万,凑够保证金张卫国把屋子里的瓷马拿去做鉴定,对方说这要是能拿去拍卖,起码能值得个2亿。
但张卫国说需要回家问下自己的老爷子再做决定,结果老爷子突然嗝屁了。
把这瓷马摔了,还说了你奶奶不是奶奶,而是你爷爷,你爷爷曾是个太监后,直接撒手人寰。
目前没有说到老爷子这段话,与后面的剧情有何联系。
如果有联系,或许张卫国还可能来个逆转。
就像《欢迎光临》里的王哥一样,把老北京胡同的房子给卖了,拿了80万,选择跟着老婆到国外去工作。
如果没有联系,这句话说与不说又有何意义?
难道就是为了告诉张卫国,他是个没根的人?
故意让张卫国和林宏年这难兄难弟凑到一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算成功了吧。
老爷子把瓷马摔了,张卫国还粘起来,拿去给董老板鉴定。
当对方提出要100万保证金时,立马就想到了这一定是个骗子。
而作为一部2022年的剧,又是一个在北京长大,按理说也经常听到过类似的诈骗手段。
但奇怪的是,张卫国就像一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憨憨,直接信了。
自己卡上有20万,还想办法借了50万。
但在老爷子的墓地时,只愿意选择出8000块。
最后更奇葩的是,直接选择江葬,连钱也省了。
看到这里,真心觉得荒诞。
看过外国影片的,知道这里的桥断是模仿别人的。
但中国人以死为大,既然讲究落叶归根。
张卫国也回到了南京,找个便宜些的墓地,总还是能解决问题的吧?
而且这里的时间线也特别有意思,老爷子出殡后,本该第一时间去解决身后事。
张卫国却是在去了董老板那,才在林宏年的推荐下,去约见了墓地的销售人员。
所以,他没钱了,预算也只能在1万以内。
看到这里只觉得讽刺吧,就算要江葬,也不该出现剧情上吹到别人脸上这样的剧情。
或许看的时候觉得蛮搞笑,我也不得不承认,看到这里是我也笑了。
但笑过后,无比的难受。
顾佳怡带女上北京顾佳怡和林宏年是夫妻,顾林是他们的女儿,却不是两人亲生的。
不知道是不是顾佳怡不能生,还是不愿意生。
从顾佳怡和林宏年的对话,猜测顾林是领养的。
林宏年虽然觉得顾佳怡不肯给生孩子,觉得她不好。
但也没有因此对顾林不好。
顾林想学画画,顾佳怡没和自己的母亲说,是因为她知道对方强势,一直想要人按她安排的路子走。
自己不愿意女儿再跟自己当初一样,所以,她故意不让母亲知道,也不告诉林宏年知道。
这都没毛病。
但去了北京,让温志远来接自己。
顾林看出来,对方对顾佳怡有意思。
为了撮合这两人,故意留在房间里。
林宏年过来找她,她见了人,二话不说就跑。
张安安来找她,她说不想让对方叫她顾林,要叫她女王,还主动加对方微信。
看到这,对顾林挺无语的。
要是林宏年对她不好,她甩脸色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自己父母还没离婚,她就暗戳戳地想搞事情。
话说,就算父母离婚,对她来说没有影响,这也不是如此对待父亲的原因?
另外,顾佳怡要是觉得自己和林宏年过不下去,早早提出离婚不更好。
何必要在顾林面前,也跟没长大的孩子一样。
就感觉挺拎不清的。
剧里觉得拎得清的就数张安安吧,张卫国要他帮忙找出顾林学校的地址。
他先叫了外卖,等对方送到酒店楼下时,再给钱给外卖小哥,穿着对方的衣服,假装外卖小哥。
假装说送外卖打不通电话,让酒吧前台通过房间内线电话叫人下来。
见到顾林,开门见山直接说了自己过来的目的。
如果顾林的表现能更好些,这段就很有意思。
两只小的,互相安慰劝解,解开顾林对林宏年的态度。
两人像兄妹样,互相鼓励,这比犯花痴好多了。
这类剧的天花板,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但不论是黄磊的口条,还是编剧的水准,都差了不少。再加之刻意设置的强设定,总有一种慢综艺嘉宾配上闯关综艺规则的别扭感。
中国没有拍得正常的商业剧,生活剧里面的商业部分也是尴尬地要死
你是谁?你最好想想,你的根在哪里?没有根的人,做什么都不会顺的。好巧不巧,继《掮客》之后,我们又在火爆的「虚拟现实」直播间里看到一个为「洋」奶粉卖力宣传的「网红」明星。幸而看过明星在《爱之谷》那里「签/约」直播的过程,不然真的很难看清《假面》道具之下,这个「吃里扒外」擅长双簧的群体。被粉丝喜欢看似是一个长脸「有面子」的美差,然而,对于道德有亏「心里有鬼」之人来说,那实则是一个令人惊慌恐惧的恶梦。你是谁?说白了,这是一个关于「道路」选择的问题,是一个关于吃啥饭,上啥车的问题。是南京呢?还是北京?是刺身呢?还是烤鸭?是自行呢?还是代驾?都行是吧?在《张卫国的夏天》中,在书法「去伪存真」语境下,在他中年危机「与妻分居」时期,在《妻子的选择》之后,他要回大清朝尽孝:吃水饺,买彩票。祝你好运,张卫国。
看到黄磊代驾我秒回极限挑战。好好参加综艺吧,忘记演员这个身份。
制作有种塑料感,hl真的需要在表演上重新沉淀一下,怎么演都是自己,弃
黄磊刘奕君海清也救不了
很少看芒果剧,天气太热在家吹空调,随便看了一集也就追下去了。前几集作为荒诞轻喜剧还能看,轻松图一乐呗。半程过后开始感觉不对劲,剧情不流畅行为没逻辑,总之各种别扭。
黄磊演戏都一个模式。
如果不是在综艺里看多了黄磊,可能还真会觉得这人是张卫国。
还不错诶,当过轻松生活剧看,林宏年和顾佳怡演得真好
在现今鱼龙混杂(鱼占多数)的内娱电视剧里…这部算一个下饭剧,笑点顺滑不尬,BUG虽有但不多,6点几感觉低了些
玩保卫萝卜4的背景音乐 黄磊演什么都一个样
故事进展不清不楚,不过演员都还挺好,挺生活感一剧
希望演员 ……算了
咱就说,这是不是马大帅的故事。
陪女朋友连续看了四个一线城市的白领职场精英剧,分别是《欢乐颂2》《她们的名字》《玫瑰之战》《简言的夏冬》,一方面审美疲劳,一方面感到这些精英剧真是脱离了民众,中层领导动不动年薪几百万,普通工作人员都住海景豪宅,这类脱离百姓的剧真是比例太高了,所以这部轻喜剧电视剧,整体个人觉得还不错,至少没有了浮夸的资本风。
一个热得超过40℃的夏天也结束了。
没啥意思
弃了
看前两集还以为是一部8分剧,以为黄磊搭上刘奕君就摆脱了中年家庭剧的套路,再看下去就慢慢又变回了黄磊所有剧的基本套路。最后两集更是烂尾,完全开始不切实际了,林宏年那么自私骄傲的一个人我宁愿相信他会去跳湖,也不相信他愿意给曾经的仇人做助理,何况他在这个行业混了这么久,不可能走投无路到这个地步。还有顾林,家里花那么多钱去北京学画画,就因为别人说了一句她画的不好,她就不想学了,重新高考复读。顾佳怡也就是个普通的小中医工资能有多少可以这么造?和张安安一样,说退学就退学,但之后也完全没有看到他学习怎么复读,感觉两个小年轻就是工具人为了制造矛盾和困难存在的。到最后没有一个人的人物形象是可以撑起他的人设的,希望黄磊少拍点假大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