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里有我喜欢的林保怡、蒙嘉慧、陈慧珊,其他演员也都喜欢,演技都很好。
隔了那么多年再看,那时的他们好青涩。
喜欢唐uncle,虽然老年痴呆,但是又可爱又有爱心,总给人带来欢乐;喜欢Annie,这一部她的感情还是挺专一的;喜欢Tracy,虽是千金小姐,但善良有爱心,喜欢Paul之后人设也更接地气;喜欢Chris,这个角色总觉得挺可爱;喜欢院长和莫小姐,黄昏恋也这么有趣;喜欢仔仔,这条狗丑萌丑萌的,很乖……我个人感觉不好的地方就是里面的感情线太乱了,太容易爱上一个人,三角恋、一夜情也多。
而且还不止一两个人设的感情这么乱,这点看的比较头疼。
另外不知道编剧是怎么一个想法,程至美的女友们都要死吗?
太惨了。
我还是喜欢大团圆结局。
剧中, 医生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敬佩!
整部下来死了、伤了不少人,这就是生命的脆弱吧,希望每一个人都要好好把握每一天。
在我人生特别丧的时候,想来写一点东西。
昨晚我在B站看妙手仁心的主题曲串烧视频,有个弹幕说,我长大了,却没成为想成为的人。
我又何尝不是。
我小时候先看的第二部,虽然大部分人都评价第一部更好,但我后来看第一部,还是更喜欢第二部,我最喜欢第二部里的程至美,也是我至今最喜欢的TVB剧男角色(最喜欢的女角色是流金岁月里的程天蓝,巧了,都姓程)。
这部剧小时候给我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向往那种专业的工作态度,自由的生活态度,我对家里有个吧台似的设计十分迷恋,我对咖啡的钟爱应该也是受这部剧影响。
这部里我很喜欢Dorothy,阮朗平,或者她就是我想成为依然没有成为的那种人(不包括她的感情观,咳咳)我希望我现在努力还为时不晚。
这么多年前看的,如今重新翻看,其中的观念居然不感觉落伍。
重看任何一本书或一部影视的有趣之处就是,有些地方会有恍然大悟的感受。
比如很多台词,以前只觉得很酷,现在才完全听懂了。
原来不喜欢paul得了肝癌最后死去的前女友的故事,现在却发现是这个精英故事中难得的小人物的唏嘘,无奈和坚持,十分感人。
妙手一和二都是三观极正的影视,不过其中的精英情节也很明显。
除了生老病死,精英们的问题最终都是交流问题,或者说是EQ问题。
交流的好了,无论感情还是事业,最终都有得解决(这个解决是指的找到对得起自己的答案)。
而且精英们都是好人,主角嘴上很自我其实极其善良。
现在看来,无论是其中描写的友情,爱情还是事业,都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世界(不仅仅是每个角色都有几条出路或是退路的理想化,也是所有人高情商的理想化)。
充满了好人的平行世界是存在的,可是我觉得他们交流和前进的效率也太高了(也可能是我的节奏太慢)。
不过不失为一个刻画的很好的理想世界,年轻的时候的确对正确的三观很有帮助。
成人后也不失为一部看的很舒服让人向往的世界,可是这里面的主角的EQ实在太高了,以至于让人有些累。
I中还有一个阿Sir(张家辉)缓解一下,II中人人高EQ。
嗯,不知道到了III中的精神问题是否根源于此。
不是说人性一定本恶,也不是说EQ高就错,而是想象一个摩擦为零的世界,有点可怕,只可能存在于少数处得来的精英中。
稍微反思一下,是不是只因为我变得不理想化了呢?
如果问我希不希望我的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嗯,如果真的能保证这样一个“真空泡泡”当然可以,但是成本太高,而且精神洁癖的人很容易精神痛苦,我还是不希望吧。
比较了一下香港1998(妙手I),2000(妙手II)和2005(妙手III)的时间线,最明显的是III中的SARS和II中的火灾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不知道从I的积极向上,到II的世事无常,再到III的抑郁(III我其实几乎没看),不知道能否代表现代香港人的一些变化。
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是,从II中就开始关注精神健康,到了III,好像医生们的重心都转向了精神健康(细节上III中的瑜伽)。
身体健康可以通过科技的发展,高超的技术解决,而精神上的健康却很复杂(比如III中Tracy的自杀)。
中间看的到一点时代的变迁,还是很有意思的。
妙手2远远比不上妙手1,这是肯定的。
所以当我前两年刚看完1就打开2时,没看一会就关了,落差太大了。。
当现在七七八八的老剧都看差不多,没有可看时,再打开2发现也是可以看下去的,也是可以忍受那些瑕疵的。
因为跟1这种天花板级别的老剧比标准确实太高了。
和其他tvb剧比,2其实是合格的,特别是跟后来那些新剧比,那它依然是很优秀的,毕竟那会的老剧都太用心了,现在看都是经典的。
所以别把2当做1的续集看,就当一部2000左右的tvb老剧看,完全值得回看。
2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制作拉胯,首先是服化道,太太太粗糙了,所有人的造型都非常不适合甚至有时候觉得廉价。
林保怡那个贴头皮挡着额头的留海还带点棕黄色,太难看了,都让人无法信服这是一个人见人爱的情场杀手。。
邵美琪全靠颜值那张脸支撑,实际那个短发太硬汉了,短没问题,但那个短完全就是个男装头啊。
蒙嘉慧那个直发剪的也毫无层次,偶尔去酒会的发型反而更适合她。
陈洁仪真的是个古灵精怪的高级脸啊,可是那个造型把她搞的像个猴子,还是个公猴子。
弹幕都是吐槽她丑,人家其实真不丑,而且歌坛小天后啊,如果能拍好看点,她这个角色就很像范晓萱或者郭采洁,可惜了。
林保怡前妻那个假发套更是不忍直视,反正每个人造型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整体拉胯。
然后就是制作,医院整个场景都特别廉价,主要是和1对比,1的医院就像个乌托邦,虽然是医院,但能感觉出来设计很用心,让人觉得特别温暖,桌子板凳都是很认真配色过。
2从第一集一开场就觉得,这就是个医院,朴实无华那种医院,完全就是纪录片了。
然后片头片中像ppt抠图做出来的蓝色大头背景图,本来那几个人的发型都很丑,再抠出大头摆一起,那个廉价感简直无力吐槽。
然后就是背景音乐,弹幕几乎每一集都在吐槽,配的什么鬼,就感觉完全是弄了几段特别有特色的萨克斯旋律或者有点鼓点风的节奏乐,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上放,不单不会烘托气氛,还经常打破情绪,让人无法入戏。
最后就是整个剧的节奏问题,摊子铺的太太太大了,感觉导演想拍出一种医院众生相的恢宏主题,想借医院浓缩世界去映射人生百态,几乎是拍一部《人间世》了。
但是野心太大,抓不住重点,特别是前半部分,老太太裹脚布又臭又长。
每个人都有着墨,每个人都有故事,但是有的角色真的不起眼啊,演员也不出名,角色也没个性,观众可能真的不想关心她的生活啊。
然后这个人的故事讲一会,那个人的讲一会,恨不得把医院每个人都提到,我不想看医院纪实片啊。
好不容易看到30多集,对所有角色都熟悉了,才勉强能感兴趣些。
好了,缺点基本说完了,是什么支持我还是看完了40集??
是演员!!
是每一个演员,首先,林保怡吴启华邵美琪等等等高配置,不再来。
然后演员们都演的很用心,各种奇奇怪怪原因进来的病人,被他们一个个救过来,那种正向的能量特别给人力量。
虽然里面的感情线混乱到每个人配对都合理,但大家的感情也都是真挚的,爱情亲情友情都是美好的。
不过还得吐槽一下虽然有独立女性们,但这部剧内核还是男性向,一个个女人们都为剧里的男人们神魂颠倒恋爱脑,还在渲染盲目爱情的伟大,大家都是爱来爱去,你到底爱不爱我,都为了结婚生子烦恼,美女们就不能真的独美吗?!
特别印象深刻的竟然是院长,这个演员太贴合这个角色了,完全就是完美版的上司啊,也同样是个很温暖的男朋友啊。
Dorothy阮郎平。
她终于说出口,“问我有没有爱过你,其实,你到底有没有喜欢过我?
” 他站在那里,却仿佛只是另一个世界。
他问,孩子是不是我的?
那一刻,结局已经昭然若揭。
留下钥匙离开,她仍旧是那个会对咖啡机说“thank you,coffee man”的Dorothy。
从此,这个孩子与他无关,她的所有,她的一切都再与他无关。
不知有多少人爱着这个女人。
她抽烟,买醉,流连夜店,一脸无所谓。
只消将手插在白大褂的口袋,往门边懒懒一靠,便仿佛已天下无敌。
她散漫,孤傲,目中无人,面对上司的刁难,云淡风轻,她从来就不希冀所有人都喜欢她。
然而那一刻,偏偏是争锋相对的她握着他的手说,“看着我啊,不要睡……”有人说,Dorothy,是女版的Herny。
她洒脱的太特别,终于让他沉溺,吻上他唇际的时候,她顿一顿,带着挑衅说,“你喜欢我”,于是一语中的。
One night stand过后,她一人走上天桥,在雨中默然饮泣。
也许,他只是从未发现在她眼中,看到的是,另一个自己。
骄傲如斯,寂寞如斯。
用孩子赢来的感情,哪怕再多温柔,都不是她的。
那不是她阮郎平要的。
她从来不用人怜悯,不用他负疚的体贴。
尽管要放开那温暖的拥抱,真的真的太过艰难……她Dorothy,一向敢作敢为,爱过痛过,毅然放手,选择一个人继续走下去。
所谓相遇,经过了再无须刻意的守候。
妙手仁心3部里,我没看过3,先看的是2,再看1。
说起来还是喜欢2,为什么呢,后面会展开。
没看3,一部分原因是正片不如巡礼,一部分原因是一开头用了不少篇幅交代了Tracy的死,好累哦,不就是演员没档期吗?
还有唐文龙这个角色,先是自己肌肉萎缩,后是宁生死,再来就是自己也死了。
当然更悲催的还有何德广。
真的,苦不苦?
问问妙3何德广。
所以我更愿意把妙手仁心的3部看做是3个平行世界,彼此独立成篇,毫无关联。
这样的话,程至美在第一平行世界里还在床边期盼Jackey的苏醒;在第二平行世界里和Tracy履行他们的永远永远;在第三平行世界里和Frances终成眷属,会不会这样想后,Paul看起来天煞孤星的体质没那么明显?
当然如果你喜欢的是Henry,也可以这想。
言归正传,既然说到Paul就先来说说他和Tracy的感情线。
老实说,在我看过的港剧里,几乎找不到像Tracy这样的女主,穿了新裙子回头就把旧的扔了,上班总迟到,喜好开快车,动不动耍大小姐脾气。
可以说和MC分手之前的她处处都显得和周围人格格不入。
第7集Jackey醒来后,大家一起在sunshine,Tracy看到Jackey盘子里的星星,就很惊讶地问这是什么。
程至美趁机叫住MC问:“你知道Tracy一出生她爸爸送的是什么礼物?
”MC说是一架小型飞机。
众人听后马上露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表情。
(这里也挺奇怪的,Paul哥不是只关心病人的吗?
怎么Tracy出生,长辈送什么礼物都知道?
什么时候?
是上次Tracy爸爸请他们到家里来吃饭的时候?
那次大家不都因为坐立拘束都没吃饱吗?
)这之前,还有一出Tracy邀请Annie、Dorothy和Henry一起打网球(这出也是挺突兀的)三个女人谈起恋爱的事,Tracy说“男人伺候我还差不多,我伺候男人不可能。
”Annie立马抢过她的电吹风把她挤到一边,Dorothy则说崇拜MC,这样的女人也能搞得定。
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品女竟然最后和Paul好了,Paul因此成了豪门女婿,我甚至都觉得这简直是Paul的一段奇遇,编剧的脑洞要多大才能想到他这样一个人会遇到这种事?
还是那出去Tracy家吃饭的戏,后来Paul和Henry因为没吃饱,Annie特地放下工作来给他们煮面,足见Paul身处豪门的违和。
顺便提一下,这里一对情侣三个老朋友坐在一起怼来怼去也好有意思,同时也从侧面再次提醒我们,Paul和Tracy出于生活背景的差距,是存在明显代沟的,两个人之后的情感发展就变得很是玩味。
Tracy第一次在医院出场就是与Paul在路上擦肩而过,然后俩人搭同一班电梯。
接着Tracy听说Paul为了昏迷不醒的女友两年没放过假,就跑到Jackey病房外看她。
我想从那刻起程至美在Tracy心目中就有了一个位置。
后来就是和程至美为一个病人是否做手术从院长办公室一直吵到Jackey病房(这里不得不说,整部妙手仁心,Tracy可能是和Paul吵架吵得最多,且被程至美骂得最厉害的女人。
出了名的万人嫌Rebecca都没有过)然后我们就看到Jackey醒了。
Paul不必说,自然全都在Jackey身上,但有次两人在康复室时,Tracy则在外面静静看着,她又在看什么呢?
后来Jackey死,Pual伤心出走,Jackey爸爸将她错认成自己的女儿,她不但没有不开心,反而还有那么一点尴尬,之后还和MC打赌Paul会不会和安生是一对?
结果被莫姑娘看出了别样意思。
Paul在Tracy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什么呢?
我想大约是因为感念于Paul的深情,和MC在一起并非不喜欢他,仅仅是对另一个男人感到了好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大家都看出她喜欢Paul。
然后就是Paul的初恋女友要打官司,她爱屋及乌,非常起劲地帮忙,催哥哥打电话,研究大陆法律,人家做手术,她晚上因此睡不着,还跟Paul说,自己睡得很浅,嘉咏醒了随时和她说。
这里的Tracy真可爱,也不想想人家遭逢巨变,心中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哪是你这个集万千宠爱一身的千金小姐所体会的?
但自此Tracy就栽了进去,因为停车和是否批准病人出院的事被Pual驳斥了几句就不开心了,骂完实习医生跟Paul谈了一会儿又开心了。
得知强仔的父母复合,准备怀孕救强仔,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告诉Paul,结果被Henry用来打趣Paul。
两人的转折点是Tracy遭遇MC的强行分手,让Tracy产生了自我怀疑,认为自己就是个靠父荫。
于是她爸爸出手了,把Paul请回家,自此两人算是正式有了交集。
她喜欢他,喜欢什么呢?
老实说不是很明确,可能一开始是专一,也可能是他的三观,但Tracy因为这段暗恋,会主动一个人去逛商场,去吃大碗面,坐公交,这些平凡得再不能平凡的事她从未经历过的,却让她从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其实这里我也深有体会,不知道为什么爱他,但自从爱上他,因为他,开始注意到这世上许多不曾察觉的美好,这样的爱是幸福的。
哪怕自己爱他超过了他爱自己。
Tracy和Pual的关系有意思就在这里,Tracy没有为接近Paul而拼命改造自己,反而通过爱他,爱上了自己所处的周遭,哪怕无人知道的,只是一些平常的琐碎都觉得很开心。
就好像她会把Paul留给她的口信录下来时不时放来听,去买Paul提到的河马玩具,在不开心的时候给自己打气,最后还把玩具送给Paul,为他准备晚饭。
看见他睡着了,替他盖了衣服,自己很满足地睡在不远处的沙发里。
一切都很细微,但让人觉得温暖。
可能就是在这点上,我排斥3吧,我不太能接受最后会绝望到要自残的Tracy。
不过也许编剧另有自己的用意,SARS带给香港人的伤痛太大了,以至于再幸福的人也承受不了。
也有可能我很肤浅,那样的幸福看似美好但是不牢靠,一开始会觉得很新鲜,很有趣,但是时间久了,周遭还是周遭?
毕竟在家弄伤了还是希望爱人能立刻来到身边嘘寒问暖,至于为喜欢的人开脑,抛开了当下的不知所措和彷徨,当一切回归正规,这句话还有多少分量那真是考验一个人的心智和她的人生态度了,也许Tracy会扛过,也许就像3里那样,流产、SARS、精神病,出走,意外去世。
最后来说说Tracy的家,印象最深的是Tracy又一次挨Paul的骂,在雨里淋了一夜,回到家拼命找Paul跟她说过的一首歌。
爸爸,大伯和哥哥看到后,一声不问也合力帮她找。
她找不到,还发脾气。
这个时候觉得Tracy真的很幸福,家里三个男人都围着她转,难怪她会单纯地觉得男人就该伺候她,而当MC说甩了她就好像切除肿瘤一样,她的天的确塌了。
其次来说最喜欢的Dorothy,不错,正因为有Dorothy,我才喜欢2。
有人说1里的Annie也是这样的性格,好吧,就权当我不喜欢陈慧珊。
Dorothy是我小时候第一次看的时候就很喜欢的角色。
很多人说她不漂亮,还插足Henry和Annie,但老实说,她和Annie谁更适合Henry见仁见智。
最喜欢她的场景就是好友gigi自杀后,她看似平静的悲伤和自责。
事实上,这件事她可以怪Henry,要不是他指责她经常讲电话,她不会轻易挂了gigi的电话。
Dorothy喜欢上Henry是从什么时候呢?
不知道。
可能是从和咖啡机对话?
两个人在咖啡机面前这段看似认真实则魔幻的对话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你怎么老在这附近出现?
你住在这里?
”“我是咖啡转世。
”“咖啡因有毒的。
”“那你还喝?
”“我准备同归于尽。
”“和你一起死岂不是很不值得?
”是说咖啡呢?
还是在说你们自己?
不知道,我表示不懂。
(笑)然后就是 Henry替她换轮胎,两人坐在汽车后备箱喝着酒抽着烟,谈Annie,谈一夜情,谈男人的面子,时不时互掐一下,但都明白对方与自己的兮兮相惜,以致Paul开车经过看到他俩如此和谐的这一幕,也是一脸“哎,怎么,怎么?
什么情况什么情况?
”体内的八卦魂真是在熊熊燃烧啊。
所以当Dorothy怀孕,Henry意识到孩子可能是自己的,两个人开始正常情侣那样约会吃饭,有对方家的钥匙,彼此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直到Dorothy在Henry的卧室里看到一大盒Annie送的各种礼物,告诉Henry自己怀的是个试管婴儿,两人的气氛好像才轻松下来。
可能那一刻起,他们终于找到了彼此最舒适的相处方式。
我小时候一直为Dorothy感到遗憾,为什么要说谎,但这次看,才发现有个片段——Dorothy在餐厅遇险需要卧床保胎,Henry来看她,说起宝宝的事,暗示Dorothy自己愿意负责。
但Dorothy拒绝了。
为了尊重彼此,两人心照不宣地将这件事埋在心底,成为普通的同事。
有人说Dorothy既然得不到Henry为什么还要生孩子?
难道想生下他,当做Henry的影子?
我想并不是。
只是爱过,正好有了,那就是生下来,从此有了新的角色、新的希望、新的使命,仅此而已。
不愧是最喜欢的角色,虽然恋爱的次数和失恋一样多。
来说说剧中最喜欢的一出戏——两个人的关系曝光后,Dorothy在餐厅独自吞咽着一桌子食物,另一边Henry陪母亲和院长一家,还有JACKEY爸爸一起吃饭跳舞。
这边Dorothy将食物塞满嘴巴默默流泪,那边Henry看着母亲神采飞扬地在舞池中旋转,Dorothy的落寞和Henry母子的温馨两边镜头不断交相切换,是不是预示着一种轮回?
Henry父亲也是急症室医生,也有个很要好的女朋友,Henry母亲有了Henry,但父亲依然选择了他的女朋友,像不像如今的Dorothy?
最后来说说Henry和Paul,我觉得他们两个前者身为超级花心汉,后者是克妻狂魔,可能老天都看好他们在一起,更何况Paul和Rebecca的房子,Henry是半个业主。
虽然两个人在2里还因为Annie冷战了一段时间,但当Henry辞了电视台的工作重新回到医院,笑眯眯地向Paul慢慢走来,那副贼贼的,贱贱的,有些得意有些挑衅,又有些安耐不住的样子真让人讨厌(笑),也难怪Paul会摆出一副我就静静看你装逼的表情,重复了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你的笑容很暧昧。
真的,仅仅是一个笑,一句不明所以的话,一切都在不言中。
所以很建议,如果还有4(最好不要),请你们,千万带上3里苦逼的何德广,还有MC,四个人众筹过日子吧,不要再祸害女主了,其实你们找到彼此就够了。
我知道这些文字是在《妙3》里出现的,但是何国柱是在《妙2》开始以清风为笔名写专栏,而我又正好看完《2》,所以先整理出来,有时间再为《妙》3部曲写一篇总评。
我是清风,一个以医生为正职,平时喜欢写点文字的男人。
人家喜欢把我称为作家,可是我觉得我还配不上这个称呼。
因为我所记录的只是一些身边的人和事,所抒发的也只是一些个人的情感,这与“作家”二字相去甚远。
有人也许会问我,作为一个医生,而且是工作负荷最重的A&E的高级医生,平时工作压力已经很大了,为什么还会想到出来写一些东西?
的确,A&E可以说是医院里随时候命的一个部门,而且我也是真真切切地热爱这个职业,并不是说因为正职干得不开心,才想到来写作的。
曾经有个小医生问过我为什么会做医生,我给她的答案只有简单的五个字“给病人希望”。
在A&E的十多年里,我经历了太多的生生死死,这其中包括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身边挚爱的亲人,平时一起工作的好同事,甚至是有深仇大恨的冤家。
生的喜悦和死的悲伤往往会在我每天的工作中反复出现。
每当我说那句“certify”,然后报出死者的死亡时间时,我脸上的冷静也许会被一些人看成是冷酷。
可实际上我又何尝不为生命的逝去而感伤,毕竟那鲜活的生命曾经一度掌握在我的手上,所以我会偷偷跑到医院外面的椅子上喝上一杯咖啡,在心中默默悼念逝者。
但是我们是否应该更重视还在我们手中的?
有更多生命需要我们去挽救,有更多病人需要我们给予希望。
正是因为整天在生死边缘徘徊,眼里见得太多重生与死亡,所以那些感慨自然也比一般人来得多。
我的正职是给“病人”希望,可是我觉得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有更多所谓的健康人其实更需要“希望”,也许我写文章的目的也正在于此,给更多人希望。
来到医院需要医生诊治的自然是病人,可那些貌似身体健康的难道就真正健康吗?
别的不说,就说我最好的朋友Paul,他都因为接二连三的打击,而心郁成疾。
尽管最终因为朋友的鼓励(更多的是Frances而非我)和Paul自己的努力,Paul走出了心里的阴影。
可是这难道还不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吗?
我身边太多的医生朋友能医而不自医,这难道也不也是一种悲哀?
在病人身上,我看到了坚强,看到了相濡以沫的真情,这些都给了我感动,同时也给了我力量。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很多被我们辛辛苦苦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人,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再度选择了死亡。
聪仔如此,那个从楼上坠下的未婚妈妈亦如此。
这不得不让我反思。
我一直所信仰的“给病人希望”,我真正做到了吗?
没错,我们把病人从死神那边拉了回来,重新给了他们生的机会,可是我们给了他们生的希望吗?
我曾经一度说过该放手时就放手,有些时候不要太执着,可是对于生命,对于我们自己的生命,绝对是应该能抓住就抓住,就算抓不住也要想方设法让它在手中多留一会儿。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爱着自己,如果一个人死了,会有太多太多的人伤心。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你活得失败到一个人都不关心你的死活,你也应该为自己而活着。
有多少人想挽留生命却无能为力,既然有了这个机会,为什么不好好把握呢?
一、记得最开始写专栏的时候,很多身边的朋友会很好奇的问我,作为一个医生,懂得的只是救人治病的学问,要是写文章,试问能有多少趣味可以和别人分享呢?
其实到了今天,我仍然不懂得回答这个问题,我只是相信,在医学界里面同样可以见到医学以外的人性善恶和喜怒哀乐,正如我见过刚刚出生的婴儿,拥有一副白璧无瑕的躯体,再见到成年人因为种种原因在皮肤上留下一个又一个伤痕,往往总会令我不期联想到这些成长中越来越多的疮疤,正好对照人生经历中越来越多的遗憾。
有人会因为拥有疤痕而自豪,但有更多的人会因为疤痕而自卑,他们会掩饰它、清除它,最终只是希望忘记它。
但在医学角度上看,疤痕本来就是我们身体对创伤所作的一种记忆,目的就是要我们记住它,从中学会警惕、学会教训。
所以最终就算你想忘记它,亦先要有勇气去面对它…二、不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天平都可以清清楚楚的分辨轻重有时你会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多姿多彩但完全没有安全感而另一位尽管有安全感但偏偏擦不出火花结果很多人只能象在十字路口 迷途下一步不知道应走斜坡还是上楼梯可以做的就只有站着,一直站着......三、“树木结疤的地方,也是树干最坚强的地方。
在大自然中,树木会受风吹雨打,树干、树枝会倾倒、折断,但同样有机会会愈合,有机会生长下去。
而当中,曾折断的地方,虽然会长得比其他的树难看,但这些部分亦同时会是这棵树最坚强、最有力的地方,可靠的支撑着整棵树继续成长,向高空发展。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饱受风吹雨打的故事。
不管你是因为至爱离开人世,还是只是简简单单工作、事业上的不如意。
我无意去比较每一个人心目中的挫折、遗憾会是哪一种较重要。
在这一刻,我只相信在万物之灵主宰这地球之前,大自然早已赋予我们一种生存的本领。
而这种本领,会是帮助我们成长,就算在挫折过后同样可以迎风而立!
人生于世,虽然会受到许多外来的事情影响,但这些事情,该如何面对呢?
是迷失?
还是由自己决定呢?
并不存在对与错,好或是不好。
只要像满身疤痕的老树一样,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和方向,逆境中亦能够活出自己理想的人生四某一日,有一位同事突然之间约我同他赛跑,我当然不会单单因为他笑我有中年危机而上当,反而因为他的另一句话,令我不禁反问自己,究竟在我们平凡又安定的生活里面,我们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勇气,去挑战一些自以为不需要做,又或者做不到的事?
其实勇气同承担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如果你觉得自己早已经失去了勇气,又或者是你早已经忘记了什么叫承担,否则勇气它不会白白在你心目中消失。
正如有人以为够胆去了结自己的生命,这样就叫做有勇气,但我相信,最后他们总会明白,面对生命,坦然接受亲人、朋友的关怀,这一份承担本身就是一种好大的勇气的表现。
在我们的世界,不一定事事都需要一个漫画英雄来拯救世人,因为我们每每都可以在我们自己生命中,某年某月某件事里面,做自己的英雄……五、记得最初学医的时候,曾经有一位老前辈教我们,要学会怎么样同病人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距离。
结果不知是不是成为了职业病,我对我身边的伴侣也在不知不觉间保持住这一种距离。
老前辈的一番用心良苦,无非是想我们明白,医生并不是上帝,生老病死是必然的,所以如果对病人投放太多的个人情绪化,关心同期望,最终只会失望,只会影响到我们对其他病人的专业判断。
而我也都已经忘记,不知是由几时开始,我对于感情生活也只可以这样看,不要奢望,不抱希望,自然 不会失望,结果也就是不去开始,不去发展,最终自然不用承受分开的痛苦。
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有几多种选择?
六、 我记得我妈妈说过,她说1963年是一个很苦的日子,所以她会开玩笑的说,很担心我的命会不会同样是那么苦。
可以这样说,作为一个急症室医生,痛苦的事我见过许多亦经历过许多。
有为我放弃生命的挚爱,有无奈重病辞世的至亲,有很想大家共同生活的伴侣,亦有大家很想坦白分开的情人,有亏欠过的,有谅解过的,最终就算说不上是什么美满人生,亦总算经历过做人是什么滋味,不单是‘苦’这一种味道。
七、当Jackie死后,我以为她爸爸唐永权接受不了打击,没有把Jackie的死记下来,选择故意用自己的老年痴呆症忘记这件事,然后把我们医院的另一个医生当做自己的女儿,叫她Jackie永远这么自欺欺人下去。
人通常都会因为害怕面对现实,而选择逃避和遗忘,可是谁也不忍心拆穿他,不忍心让唐Uncle记起,那段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的往事,我以为真Jackie就这样“消失”在唐Uncle的心里。
直到后来,心研跟我说,唐Uncle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女儿,他选择把她放在心里,把笑容挂在脸上,因为他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一定要在一起才能感受到她的那份爱“。
只是为了证明另一个人有多重要。
为了蔡少芬看HH,她对感情执着的样子很萌,也让人望尘莫及,看到后面annie和henry之间的感情可能更加适合我。
看到第二部,被新出现的人dorothy吸引。
henry被她吸引,在我看来是因为她有很大一部分特质和annie很像,她更加随意,随手插插口袋嚼嚼口香糖就会让人感觉她已经轻易忘记一个人。
被伤害之前先伤害人,这一点annie 一样,先天安全感匮乏者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嚼口香糖和抽烟。
dorothy始终不是annie,她的出现让Henry明白有多爱annie。
她和henry 419之后持续无所谓,但在天桥失落而泣的样子说不定才是真实的她。
爱过,痛过,放手,一个人过,这是完整的dorothy。
看完《白色强人》,重温《妙手仁心》,发现还是老剧经典。
《白色强人》是医院版的宫心计,但医疗和手术场面拍不出生死一线、惊心动魄的感觉。
而《妙手仁心》通过急诊室的“急”,呈现了患者的众生态,又通过脑外科、妇产科、肿瘤科等科室的配合,演绎病人身后的故事。
港真,吴启华“斯文败类”的形象,很适合演专业、内敛又略带点沉闷的程至美医生,即Paul。
被奇葩前妻Rebecca不断骚扰,却频频退让,一副不懂拒绝的样子。
即使被误会,也不解释。
“我和你很熟吗,没必要向你解释。
”而蔡少芬饰演的Jackie一开始挺讨人厌的,不分青红皂白直接上前把人指责一通。
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有意思的呢,从林保怡和苏永康搬去和吴启华合住后,三人夜晚吃泡面,八卦感情生活,故意挖苦其中一个人,但又点到为止,不会让对方难堪,看起来友情比爱情更赏心悦目。
林保怡用今天的话,是个“丑帅”的男人,他演风流花心的Henry一点也不讨厌。
看上去很爱泡夜店的Annie ,最是痴情,她因为爱而不得,才用Henry 处理感情的方式游戏人间。
他玩,她也玩,假装满不在乎的样子。
她当众怼他,在他转身离开时斜眼一瞥,眼神复杂。
他不记得她是谁,而她十年来对他念念不忘。
当她知道他因为前女友自杀而负疚多年,马上在心里原谅了他的不认真,并且希望成为他最后一个女朋友。
虽说陈慧珊的齐刘海一直被弹幕吐槽,但不可否认,她和林保怡很适合组CP,我从鉴证实录开始粉他们。
剧中Annie和Jackie的友情也演绎得可圈可点,两个女人互吐心事,互相支持,但又不越界,不对对方的生活指手画脚。
那时候还没有“塑料姐妹花”一词,她们之间的友情也真挚得令人羡慕。
这部剧的缺点是感情线混乱,吴启华的奇葩前妻就不说了,蔡少芬等男友出狱等了很多年,结果男友出狱后,两人渐行渐远。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让蔡少芬和吴启华组CP,男友阿广和蔡少芬分手后,爱上了一个患艾滋病的失足少女,失足少女还不爱他,而是爱上了因为救她而染上艾滋病的苏永康。
苏永康本来是个Gay,被蔡少芬掰直后,从没跟女生好好谈恋爱,就像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本日记就感动得爱上了传染他艾滋的失足女。
失足女表白后,居然还自杀了。
然后苏永康也因为艾滋病死掉了。
蔡少芬喜欢吴启华喜欢得有点莫名其妙,好像是因为吴启华不会系鞋带,她因怜生爱。
但看在这组CP比较甜的份上,我就原谅编剧的生硬了。
他俩终于在一起了,吴启华为蔡少芬做了开颅手术,蔡少芬昏迷了两年。
不知道是不是蔡少芬档期不够,但第二部的时候,蔡少芬短暂醒来,两人都快结婚了,编剧居然把Jackie写死了。
港剧就是比婆婆妈妈的台剧节奏快,Paul流了几滴眼泪,Jackie就翻篇了。
他后续和蒙嘉慧谈念爱也显得例行公事,没看出有多少火花,蒙嘉慧得了癫痫,继Jackie 之后,程至美医生再度为心爱的女人开颅手术,这次他技艺高超很多,没有压力大到失眠,蒙嘉慧也没有术后昏迷不醒。
而到第三部,蒙嘉慧干脆没有出场,直接和paul分了手。
如果第一部的感情戏太多太混乱,那么,第二部的感情戏则乏善可陈。
蒙嘉慧饰演的富家女和程至美医生怎么看都不登对,而陈慧珊和林保怡从第一次露面开始,就一副老夫老妻七年之痒的样子,完全靠习惯维系两人的关系。
由于林保怡和吴启华是《妙手仁心》的钉子户,两个男主,没有感情戏编剧好像手痒,要多加佐料。
作为行走的荷尔蒙,Henry即使不撩人,也会有妹子扑上来。
我对陈洁仪没有意见,不过她演的阮郎平从头到尾低头佝偻着背,眼睛斜斜地飘向Henry,为了阻止自己不该发生的感情,还刻意和Annie 成为朋友。
只可惜是塑料花友情,Jackie不在,所谓的合拍,也不过是别有用心。
但分开Annie和Henry 的倒不完全是因为郎平,Henry有个妻子,他注册完就跑了,自己压根忘记自己结过婚,也是渣到了极点。
反倒是郎平,肚子里的胎儿,不知道是Henry 的,还是试管,编剧也没交代。
反正第三部陈洁仪也不演了,爱去哪里生孩子就去哪里生吧。
看到后面,你会觉得,幸好Annie和郎平跑得快。
铁打的Paul和Henry,流水的医护人员,干脆他俩原地结婚算了。
程至美是属于医院的,医院就是他的家,病人和手术对他最重要,至于女朋友,最好别烦他。
连鸽子都是他的病人 第二部最好的角色是胡枫演的唐永全,Jackie 的爸爸。
他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每天穿西装打领结,笔挺得像个老克腊,因为记忆力问题,需要用小本本记下很多事,生活可以自理,还去医院做社工,给病人带来很多欢乐。
他时而清醒,看透医院里的各种男欢女爱,时而糊涂,不记得女儿已经死去,经常把Tracy 叫做Jackie。
看到第二部,你会觉得,这里面的爱情写得好差,还不如看一个老人家耍宝有意思。
第三部更狠,Henry 的新女友Jan刚出场,就一副昙花一现的长相。
跟Annie分手好歹还诸多铺垫,跟新女友分手两句话搞定,两人打了一架。
不用问,女配就是给女主腾地儿的。
为了引出paul的法医新女友,干脆让蒙嘉慧煤气中毒死掉。
程至美的女友,跑不快的全都死掉了。
如果paul第一部还有那么一点腼腆可爱,让女人产生保护欲,后期的paul简直是铁石心肠,在剧中谈恋爱只是为了应付观众。
可惜当年不流行寄刀片,否则,我给编剧寄一打。
这么儿戏的感情戏,真让人怀念第一部的旧时光。
那会儿的爱情还走心,友情也不是塑料花。
从第一部到第三部,可以看出价值观的变迁,90年代,不管是编剧还是演员,还都相信爱,相信情义。
到了2000年以后,编剧和演员演绎情义,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浮皮潦草地表演着爱情,一副自己都演烦了的样子。
这是最早看的一部,也是一直以为最好看的一部。
最近回顾了这三部,发现这果然确实是最好看的一部。
看他们工作这么忙、帮到这么多人,好羡慕他们。
他们当中可能有的人一直单身、可能不大懂得跟人打交道,但是他们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帮到好多人,这样子生活好有存在感的吧。
不像我,花一年时间、花爸爸妈妈的钱,来这里只为学法语,这个月没有课,也不能努力专心学习,空虚地罪恶着。
我继续学习想学到有用的东西拿到有用的文凭,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么?
昨晚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对以后的各种事情迷茫。
然后就想到他们,然后就想开了一些事,做了一些决定。
里面的人物,最欣赏的是阮朗平,最喜欢的是黎国柱,最后再说他们。
最主角的Paul。
看到快最后,发现在感情上,自己跟他很像哪,被动、不懂得表达自己,但是就算一开始不是因为对一个人很有feel而在一起的,一旦开始了一段感情就会很投入很认真、坚持到最后。
女主角是何心妍。
一直觉得蒙嘉慧很漂亮。
这个人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tracy跟MC分手的时候,她觉得自己除了是有钱人的女儿之外,什么都不是。
一,要带眼识人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是要怎么才能做到,有几个人知道。
二,她至少还是何守仁的女儿,我真的什么都不是。
但是我还是爸爸妈妈的女儿,就算再不开心以后有再多困难,为了爸爸妈妈,我都要很努力很坚强地好好生活下去。
她得病的时候,我试图去想,如果是我在她的位置上,我会是什么反应我会怎么做。
但是没有处在那个情况里,永远也不可能知道。
大多数时候人不是高估自己就是低估自己,通常都是高估自己。
至于MC,看完第三部他的改变,再看第二部里他的自以为是。
他那种的生活,就看他的运气吧,运气好的话,就做有钱人的女婿一辈子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生活方式,只要那是他觉得好的,没有必要用什么道理或者道德去衡量对或者不对。
当然,这是电视剧,剧本总要写的比较有教育意义。
在宁生和emmond身上,回想起来很多两个人拍拖时候的样子。
对啊,男人有事情的时候就喜欢自己躲起来,让女人不要找他们。
女人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但是那种时候等电话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宁生她姐,那个女人太强悍了。
她的思维就是,闲的话就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培养点有意义的兴趣,并且把这些话挂在嘴边。
我可以知道宁生听那些话的时候的感觉,就跟我听老妈不停唠叨同样的我不喜欢听的话一样。
但是,人总有软弱的时候,人的心里总有柔软的地方,尤其是女人。
Chris介个人物,有多真实我就不知道了,生活在女人堆里的男人,八卦、不遇到一些事情是很难长大的。
但是遇到一些事情,悟性会很高的。
安妮的话,一直很喜欢陈慧珊啊,从鉴证实录开始。
印象很深她在鉴证实录里面的一段,她家人说她,其它事情都可以很理智很冷静去处理,但是遇到感情问题就傻了。
当时就觉得,对啊。
看到剧里面的女人各种郁闷各种不开心,心情要随人家起伏,这样的事情是感同身受过的,觉得真的还是一个人好。
里面人物太多,说不完了,说回最欣赏和喜欢的两个人。
一直都很喜欢林保怡,不知道为什么。
喜不喜欢一个演员、喜不喜欢一个朋友,都是凭感觉的,说不上原因。
里面三个喜欢他的女人,都是我欣赏的类型。
安妮直接走人是对的,这样的男人就应该被甩一甩。
跟这样的男人交往过,其实是一段很有意思的经历啊,不会后悔的一段经历。
陈洁仪,好像是这个演员的名字,阮朗平。
特别特别欣赏她,我想我这么走下去,那大概就是七八年以后的我。
很独立,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搞定,有几个很好的朋友,不开心的时候自己去酒吧坐坐,不介意一个人,说“我没有绝症没有病痛,跟那些病人比起来,失恋有什么大不了”……她的结局我也很喜欢,知道不可能跟喜欢的人在一起,但是生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的孩子,然后自己去养大他,跟Henry说那不是他的孩子。
曾经想过,做单身妈妈是我的理想。
看上去是很不靠谱的话,但是仍然觉得单身妈妈是一个很美好的身份,尤其孩子的爸爸是自己喜欢的男人。
在剧里面看到朗平和tracy或者和宁生,两个人女人在一起的时候,一起开心一起分担不开心,觉得那样的情景好美好。
想起来大学的时候,跟tracy和anke去麦当劳刷夜然后直奔钱柜唱歌,跟tracy去南锣的酒吧,跟彭琳一起疯疯癫癫。
在这里,跟雪微去过金头和宜家那里,两个女人,完全凭兴致,想到去哪就去哪,想吃什么就去找,好自在,好舒服。
Henry说,没有开始的爱情是最美好的。
不要去细抠里面的字,大家都能明白大概的意思。
朗平跟tracy分析说tracy已经不喜欢MC时候,说如果还喜欢的话,回想起来怎么认识怎么开始的话,是会嘴角带着笑意的。
对啊,分手以后,想的最多的是确定关系之前,多让人怀念多美好。
但是,那段时间能有多长,所以经历过、有的去怀念,就已经是幸运的了。
边听妙手仁心II最后几集边写这篇,顺便吃完了一大包的薯片,舌尖已经有感觉,明早起来要长多少痘痘啊。
o(>﹏<)o
换了监制之后,和第一部的风格确实不一样了。
金牛男+处女女+狮子女+白羊男,处女男+双子女+处女女,双鱼女+天平男
哎呀第二部剧本写的跟屎一样,比I差太远了吧?演员也是。马浚伟苏永康张家辉多课可爱呀
大乱炖。林保怡都救不了Henry。第一部的Annie鲜活深情又独立有分寸,第二部的Annie唯一让我动容的一幕是遛完崽崽到家门口没带钥匙忍不住爆发的眼泪,其他时候几乎软弱地没有自我,这不该是她。剧情就是啥都想要又要上高度又要狗血的连连看感情线,整体来说不差,只是让我失望
童年。。。实在无聊看的
我真是超级爱Docothy啊!!!而且也很喜欢Tracy。总觉得第二比第一要好的,虽然第一木有看……
很多人看到Jackie死的时候很难过,那么到底谁是杀死Jackie的凶手呢?简单来分析一下。首先,Jackie为了带她老爸去看牙医,所以才去了美美大厦,而她老爸因为记性不好,所以要把每一件事都记在小本子上。Jackie在电话里嘱咐老爸记着去看牙医,但她老爸还没来得及记在小本子上,护士蓝田出现了,一句话打乱了Jackie老爸的思绪,一下子就忘记记在小本子上了。从而忘记了和Jackie去看牙医,在牙医叫号的时候,已经叫到了Jackie,如果此时她老爸在的话,一定看完了。从而离开了美美大厦,也就避免了火灾现场。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蓝田才是间接杀死Jackie的凶手。当然编剧为了给孟佳慧让位,无论如何也会杀死Jackie,所以编剧是主谋
当一部电视剧的续集换了编剧导演监制的时候 他的续集就不是真正的续集了
时隔十几年才看了妙2,居然从头看到尾。小时候喜欢第一部,而第二部可能才是人生的现实。有最爱,仍然忍不住乱搞,仍然敌不过新鲜感,仍然对抗不了宿命。失恋过,但仍不可自拔的喜欢同一类型的人。深爱过,死磕了好几年还是无法有结果。这就是人生。
喜欢第一部的感觉,771的其他剧还是很不错的为什么这部会如此拉垮
如果林保怡和陈慧珊,吴启华和蔡少芬在一起就好了。蒙嘉慧命真不好~~~那么漂亮,但是为什么演什么剧都像路人。
当时的新闻综合好像还叫14频道 每个礼拜六日下午都有四五集连播的 当年我家的那台电视机还总是花屏 我要提着那个电视机天线 站在五斗橱前面看的 啧啧啧
真可惜电视剧后半段flora不得不因病辞演
TVB最经典的系列之一。可惜不如第一部。
jackie死了只能三星了
整个第二部给人的感觉都是很低沉,所以温暖的片段真的好难得。
就凭他们如此对待Jakie和Ane……哼!
到了第二部突然不习惯771这个套路了
小时候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妙2 看到Jackie醒翻真的特别开心 结果一个莫名其妙的失火让她死了 再也不想看妙2
为啥旧酒装新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