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戏,在硬盘里躺了足足三年,现在再看,还是觉得,好累。
阎家铺的女人,与天斗,与族人斗,与清规戒律斗,与所有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的男人斗,斗得惊心动魄,斗得劳累沧桑,斗得我这个观者在看的越来越觉得心累的同时,仍要继续挣扎。
在它之前,我始终认为《金枝欲孽》最使我深刻感受到女人的辛苦与隐忍,如今,我必须要说,这部《火舞黄沙》,没有华丽的道具服饰,没有冠冕的说辞,却在漫天飞扬的黄沙下,更进一步的笼络我的心,更加赤裸而不留情面的刻画出旧社会女人的悲哀与痛苦。
一座牌坊,毁人一生。
以前旅游时在某古镇看到许多贞节牌坊,对于旧时女人因之而导致的凄惨命运,只有着想象中肤浅的认识。
而今,在这电视剧里,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感受到了,这所谓贞节牌坊道貌岸然之下沉重的血泪。
最后一集,交代焦玉、计明凤、家春分各自的归宿,我哭的很厉害。
不单单是因为这最后一集中太多或悲或喜的结局,还有之前31集里积攒已久的情绪。
纵然再艰难、再痛苦,也要咬牙走下去。
相比阎家铺上的男人,宋东阳懦弱而优柔寡断,宋东升鲁莽而极度自私,阎万曦独断专行且多情,阎家铺里的女人,焦玉、计明凤、家春分、朗月……她们个个都不简单,个个都用行动诠释了旧社会女人对命运的抗争!
这真的是一部太好的戏,可惜,它放映错了时候,紧接着《金枝欲孽》,同是人性争斗、机关算尽,且是愈演愈烈,观众又怎能喘得了气。
我从来不纠结阎万曦最爱的是谁,在我看来万曦与明凤的爱情就是延续了至尊宝和紫霞的寓言内核。
我想,没有人会怀疑至尊宝究竟最爱白晶晶还是紫霞仙子一样。
巧的是,《火舞》和《大话》取景地都是宁夏镇北堡影视城,秉承了自古黄沙出好剧的一贯传统。
阎万曦就是那个还没有投胎转世的至尊宝,以为自己最爱晶晶,穿越时空就是为了拯救这段爱情,始终忽略身边最值得珍惜的人。
阎万曦也一样,之前一直想着那个亏欠的芷君,之后满眼都是因他丧子的焦玉,他根本没时间停下来看清楚自己的内心,看看心里留下的究竟是谁的眼泪。
但感情根本不由自己控制,就像那首一开始代表万曦和原配妻子的歌曲,不知不觉中,在最后竟然慢慢转变成了他和明凤的主题曲。
至尊宝要看清自己的感情,需要出刀快,部位准,在临死之前看看是谁留了东西在他心里面。
而阎万曦则需要耳聋眼瞎整整六年,向死而生,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嘈杂,去彻底梳理了解自己的情感,回忆他们的点点滴滴。
梦境是不会撒谎的,就像至尊宝叫了紫霞784次,这6年来,阎万曦梦到的无法忘记的,是无法对焦玉坦白的。
紫霞知道至尊宝不爱她,她说,骗就骗吧,也一样飞蛾扑火去爱他。
计明凤也觉得阎万曦不爱她,那就装焦玉吧,至少让他活下去才是她最大的心愿。
寓言毕竟是寓言,至尊宝在看清那滴眼泪之后,还能投胎转世。
可是阎万曦却无法重见光明。
但现实有时又比童话来得幸运,至少明凤一直陪在他身边,他只需要一张嘴一伸手,便能触摸到属于他们的天长地久。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时,才感到后悔莫及,如果老天能够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回对那个女孩说:“我爱你!
”如果非要在这个爱上加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 一万年……”我想,在这六年中,阎万曦应该每时每刻都深有感触,但以阎老板的性格,万万讲不出这番话。
“我是聋子是瞎子,但我不是哑巴,在我的心里,其实一直很想念,很想念明凤,这是事实我不想骗你,我曾今跟自己说之所以要珍惜,只不过是因为,我失去了她,这对你来说很不公平,我曾经试过一觉醒来以为明凤正走进来,可我不可以让你知道,不可以服你说,我不可以在梦里也亏欠你,我曾经想说服自己,此生此世,就当你是她,她是你,我相信,如杲我服你这么说,你能做到,明凤也可以做到,但没想到最后做不到的居然是我自己。
我知道,我阎万曦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唯一我真的很想把明凤找回来,就算她是死是活都好,我也布望,离开家家寨,为她走一趟。
”而这段表白已是霸气侧漏大男子主义根深蒂固的阎老板的极限,至此,我再无怀疑。
看了那么多部TVB电视剧,像《火舞黄沙》这样远赴黄土高坡拍戏的还是头一回,什么叫做风尘仆仆,这回总算见识到了。
看着熟悉的演员们个个灰头土脸、皮肤粗糙,在黄沙中走路、奔跑、骑马、摔倒、呼喊,想必此剧的拍摄十分辛苦,而这种恶劣环境下拍戏的经历也会令剧组所有人难忘吧。
我们在谈论TVB拍的金庸剧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主要演员选取得当的亮点,但同时也总是痛恨拍摄点千篇一律、背景太假的诟病,于是当看完这部戏,你就会感叹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身处真实环境拍摄收获的效果十分显著,每次镜头拉到空旷无垠、人迹罕至的黄土,就充满了无奈、无力和无望感。
人物的命运与环境的恶劣形成共鸣,茫茫天地,看似有许多方向任人走,又似看不到任何希望,不管是明路还是暗道,路途都是那么遥远而艰苦,要想走出去,只有靠执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生存的意志。
除此之外,在大气的环境背景之下,这个发生在阎家铺的故事并未跳出TVB最擅长的编剧,新鲜感有限,但为权力、利益勾心斗角只是陪衬,情义与命运的权衡对抗才是重头戏,其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和深邃内涵仍然令我心动。
在阎家铺,阎万曦要稳坐当家的位子,不可能靠以德服人,他只有在别人面前扮演心狠手辣的冷血角色,才能树立威望,唯他独尊。
其中固然有责任的驱使,耳聋造成的不安全感也不可忽略,太了解人心难测的他,除了自己的眼睛和判断不相信任何人。
明凤在准备嫁之前,她大哥曾对她说,山上的人很纯朴,阎老板一定是个好人,他能把烟花炮仗的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定是个有本事的人,明凤不以为然,嫁过去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嫁给了一个这么厉害的男人,但最令她意外的是,她最终被阎万曦那冷酷外表下有情有义、孤独脆弱的内心深深的打动了,令她爱得死心踏地、费尽心机。
阎万曦是感情用事的,这点他爸最清楚,所以他总是制造困局窘境,让万曦明白成大事就不能为别人设想太多,否则到头来救了别人,反而害了自己。
万曦的心肠始终硬不起来,却又总是硬撑着,他可以因为愧疚不顾他人眼光偏袒照顾焦玉,却处处防着明凤、怀疑明凤,要不是瞎了,失去明凤的消息了,恐怕到死都不会承认最爱的是她。
宋东升是个极其矛盾而又极其极端的人。
他把复仇当作首要任务,是因为放不下小卓,但与其说他放不下的是小卓,不如说放不下的是对小卓的内疚。
先前他对害了春分也很自责,但还是为了好兄弟作出了不该做的事,显然在他心里东阳的分量远超春分,后来他与春分两情相悦,又一次次的令她失望伤心,实际上他对春分的伤害远胜小卓,小卓好歹也是心甘情愿赴死,死的心安理得,春分活着却比死更难受,他倒是情愿辜负春分,难道真是死人比活人更有价值么?
就算阎万曦死,小卓也不可能活过来,但春分却能用一生的爱补偿。
最后也算迷途知返吧,可惜晚了点,他要是清醒,不那么偏激,就会发现自己的计划是个悖论,如果阎万曦真的色迷心窍,奸人在先灭口在后,就一定不会坐怀不乱,需要用到迷魂药,更不会为了救焦玉以身犯险,如果阎万曦中了他的圈套,那恰恰说明阎万曦是个重情义的人,又怎会对小卓作出那种事?
可惜,他就是这么个自以为洞察他人却实际上以偏概全的人。
阎家铺的女人是不值钱的物品,是传宗接代的工具,也是贞节牌坊的牺牲品,剧中的三个女人恰恰是三类女人。
焦玉算是传统女人的另类代表,她的狠是时势逼出来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儿子是她的命根、命门,为了儿子忍辱负重、仰人鼻息根本不算什么,牺牲别人的婚姻幸福根本不算什么,因而当东晓被杀,她甚至不惜用自己的贞节把阎万曦送上天灯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焦玉的确是个伟大的母亲,却不是一个有自主独立意识的女人。
在她的思想里,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她的命运好坏与否完全仰仗男人命运的好坏,只不过她所依附的男人不是丈夫而是儿子。
儿子的死使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崩塌了,她散开头发将万曦引到自己身边的时候说“我已经没有能力照顾别人了”,实际上,她是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
明凤正好相反。
由始至终她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开始是自由,而后是报仇,最后是爱情。
她也很清楚既然选择了路就要坚持下去,为了自由不管被休还是失贞都要离开,不管逃多少次也是拼了命的逃,为了报仇低声下气照顾仇人也可以忍,就算曾经喜欢的男人回头想带她走也绝不心软,为了爱情只要是对爱人不利的因素都会想办法解决,就算爱人不再信任她甚至爱上别的女人。
爱上万曦后,明凤总是为他担心,很多时候的自作聪明并没有帮到谁,却使万曦为难,为阎老爷不容,也令自己与万曦的关系紧张,但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万曦,这点不容置疑,况且她作为旁观者看人还真挺准的,最看走眼的大概就是阎老爷。
或许明凤不比春分更招人待见,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付出却令人动容,尤其她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为了照顾万曦洗尽铅华吃苦受委屈也毫无怨言,心甘情愿假装焦玉陪伴万曦足足六年之久,试问天下间有几个女人做得到呢。
把春分放在最后说,是因为一直以来不喜欢这个唯唯诺诺、摇摆不定的角色,但遇到马贼时她没有跳下悬崖反而扯开衣服情愿被污辱也要活下去的行为却令我意外之余对她大大改观。
比起焦玉,她是个更传统的女人,她的愿望就是嫁户好人家,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在她的思想里,把丈夫和贞节看的比其他更重要,一旦有了喜欢别的男人的想法,就算伤害自己也要压抑感情,恪守妇道。
春分不像明凤,受过良好教育,见识广,追求男女平等,也不像焦玉工于心计,为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不择手段争取,她虽然不甘心成为别人口中的不祥人,却还是难免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安排,因此当她最终不顾所谓的规矩和世俗的眼光,不仅离开了阎家铺,还为了自己和孩子艰难生存,承受了难以言喻的痛苦,积极主动地去追求幸福,就更显弥足珍贵。
春分的女权意识在非常时期彻底觉醒,并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她冲破命运枷锁的勇敢和坚强实在令所有人汗颜。
女人们是如此出色,更衬托出阎家铺的男人们是多么见识浅薄,庸碌无为,除了争权夺利和压迫女人什么都不会。
阎万天没用,还可以看成是对万曦的兄弟情深过对明凤的爱,宋东阳就窝囊懦弱的多。
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有忧患意识固然是好事,但坏就坏在宋东阳是很傻很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没本事保护自己的女人和朋友,又总是不顾大局,好强出头,结果破坏焦玉一番心思之余,还害了本想保护的人,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更没出息的就是他不面对现实,整天以酒浇愁,朗月性格上的巨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朗月的死他得负上最大责任。
他曾经面带恐惧的叫喊“这是个什么家?
都是些什么人啊?
”,却从未想过自己做过些什么,同意瞒着春分借种的时候怎么不见他责骂自己不是人,他又为这个家做过些什么呢,当家这个头衔是焦玉争取回来的,保住这个头衔还要靠老婆借种。
最后呢,当家做不好,老婆也死了,这个口口声声要为宋氏族人谋利益的当家、宋族长房唯一的男丁,居然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人了,把两个无依无靠的女人留在阎家铺受人欺负,这时候他的责任感哪里去了,根本就是沙子堆的城堡经不起风浪考验。
做男人做到这个份上,说他是男人还真太抬举他了,爱上这样的男人,朗月也真是悲剧一桩。
本剧的演员敬业之余演技也得到了发挥,但陈豪和佘诗曼的突破不大,黎姿有点用力过猛。
最印象深刻的还是林保怡和蔡少芬,当然复杂的角色性格也是一大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二人到位而富有张力的表演赋予了角色鲜亮的生命,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最后一集出人意料的煽情,不仅感人肺腑,也颇具震撼力。
这部剧打着“金枝欲孽原班人马打造”的旗帜,好像是抢着要从收视高潮里分一勺羹而匆匆粗制滥造的,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冲着我喜欢的黎姿和ada,勉强看了第一集,结果没几分钟就被满屏幕黄沙的丑陋背景给吓跑了。
时隔四年,实在没有好剧看得我,又翻出这部评价还不错的剧,就冲着他的女主角们,耐着性子看了……今天2010大年夜,终于看完了实在是神作的大结局,不得不感叹,为什么评分会比金枝欲孽差那么多?
金枝欲孽是女人戏,火舞黄沙是人性戏。
金枝欲孽更像一部明显讨好观众的白领高级甜品,而这部火舞黄沙却是一部真诚的认真的一段历史一段回忆。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部没有上8分?
甚至在电视上放时观众缘也不是很好。
金枝欲孽的勾心斗角其实是很小家子气的,在火舞黄沙里有更多的丑陋的人也有更多的希望,最重要是更真实。
而且,火舞黄沙里的女人比金枝欲孽里的女人更有个性也更有血有肉!
那个年代,女人的命就像蝼蚁,依附于男人,也很轻易的被男人嫌弃,那些愚昧的男人和苦命的女人我不想再说,我想说的那三个女主角,三个“断掌”的女人:焦玉,明凤,春分。
这三个女人和“苦命的女人”最不同的,就是她们有她们的执着,焦玉为了自己的儿子、明凤春分为了自己爱的男人。
她们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把自己的命运性命希望无理由的完全交付于男人的眼光和所谓的“贞节”。
我以为洛神是ada最完美的角色了,没想到还有一个焦玉。
焦玉实在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是最有血有肉的,她的智慧也是很适合我们现在的女人们学习的。
她的命运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剧,她本是一个和朗月春分一样的弱女子(ada把老爷死前的那段单纯的焦玉演的真好),为了自己唯一的希望——儿子,她担起族长的重任,处处设下陷阱处处都有绸缪,她不但聪明冷静(除了碰到她儿子的事),最重要的是她非常懂得人情世故,非常懂得利用人心,这在现在也一样是一个女人要做大事的手腕。
明凤最缺的也是这一点,作为一个大小姐出生的知识女性,她的嘴完全不给人留余地,不会迂回,纵使她很聪明但她的振振有词总会造成很多误会。
但是,焦玉的心计是非常费神费心的,只是当时的年代她没有别的选择,她的儿子就是她的希望她活下去的理由。
而现在的那些迷恋于勾心斗角的女人们,你们又是为了什么呢?
无非是金钱权利和欲望,那焦玉实在活得比你们高尚多了,也有希望多了。
可惜她的希望最终被上帝夺走了,又是一个太真实的玩笑,越是你苦心经营,越是被这你无法经营的“上天”夺走。
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焦玉儿子死后,ada的演绎太让人心痛了。
其实,焦玉也不应该这么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她可以走出那里,去找新的天地。
去找自己爱的男人,拥有自己的骨肉。
当然,最后她后悔了,最后的最后,她也解脱了。
在坚强这点上,谁也比不过家春分,而坚强,恰恰是一个女人最需要拥有的品质之一。
一开始她只是个恪守本分的女人,但她最后愿意为了自己的幸福去争取,甚至在遇到马贼时做出牺牲,然后勇敢的活下去,我实在是很佩服她的!
可她爱的男人实在是不值得爱啊……明凤这种女人现在也很多,有小姐的个性和脾气,读过书聪明有想法,但是为了爱情却义无反顾甚至一厢情愿。
这种女人很多结局都不怎么好,一是因为好男人实在不多,二是因为她们只是自持聪明,其实傻得可以……而明凤无疑是幸运的,她选择追随的男人也对她真心一片,最终还能有团圆的结局,纵使耳聋眼瞎又怎么样,值!
但现在如果是明凤这样的女人,还是应该向焦玉学习下,明凤太强势了,嘴上不饶人,说话都瞪大眼睛振振有词的,谁心中会服,即使和相爱的男人也平添许多误会;但焦玉说话时温温婉婉的,却针针见血,同时很会迂回,安抚,装愚,我喜欢这样的女人……
把以前写的日志发上来吧嗯,看了两遍的片子最近每到周末晚上熄灯以后悦就放电视剧给我们看《火舞黄沙》一部从头到尾充满这黄沙的片子整个色彩都是黄黄的从一开始就描绘出了黄土高原上的两个家族闭塞,封闭,保守封建的钩心斗角里面的女人似乎都成了工具没有地位,一直到后来死了很多人以后,还是觉得不能理解一个一辈子想有孩子的女人最后到自杀也没有孩子可是却宁可被人当成荡妇也要说自己有孩子可能这就是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下女人的悲哀吧如果放在现代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感觉整部片子都是在围绕点天灯来说还有两集,觉得最后会是一个悲剧,里面的人好好坏坏难分真假每个人都话里有话的样子昨天宿舍里还有人说我们这些人在他们眼里也许就像是傻子一样的吧我们都很佩服编剧,怎么样的人可以做到如此不过里面的一个论断我看了倒是还很震撼黎姿演的那个女人做了很多事情甚至让她的丈夫不能够相信她了可是她还是在为他付出着她说为了爱的人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女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呢?
在那个地方应该就是为了她的丈夫而活的吧春分刚开始的保守,单纯一心的认为父母之命的嫁给了谁那这一辈子就要爱谁黎姿演的那个读过洋书的女人知道一生不应该就是父母之命没说之言所以她抗争但是到了最后保守的春分爱上了另外的人抗争的鸣凤爱上了自己的丈夫甚至包括那个为了持家变得很过分的朗月致死都要维护自己爱的人相比较下伤她们最深的却是那个她们最爱的人看着这些我也在想现在的世界女人是很聪明的可以为了保护爱的人不择手段也很可怕,但是更傻有时候明明知道些什么却还是一头陷进去而也许原因只是那么男人不经意间给的一点点希望是的,就是这一点点的希望让很多聪明的女人变傻明知道事情的真相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想借此骗人骗己几千年来中国可怜可悲的女人啊!!!
可是就是在现在还有人在利用希望这样的女人我不知道叫她们什么同样是希望二字现在有很多女人喜欢很多男人追捧簇拥的感觉就到处挑逗,用言语的肢体的。。。
给别人希望然后装作无辜的样子就好像别人对她穷追不舍的样子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真是无聊的要死难道这样的人就这样以此为乐吗?
她们的生活真是没有其它事情可做了作男人附庸品的女人更可怜!!
長房奶奶--焦玉她是個可憐的女人。
雖然在閻家舖的女人沒有幸福的。
但她仍然是主角中讓我最覺得可憐的人。
她的人生從嫁到閻家舖那天起就是個悲劇。
從來都沒有過幸福。
只有當她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儘管是跟不喜歡的人所生。
那也是她人生僅有的最大的幸福。
她努力培養他,不讓他跟別的孩子一樣貪玩嬉戲。
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爲了這個孩子。
她一個女人,在這樣一個落後的地方,掌管著一個家族。
被閻家的人欺負,同族的人也不放過她。
可是她從沒有妥協。
她甚至做的比男人還多,還好。
每一次遇到棘手事件,她總是能夠妥善處理。
兇起來,句句話都鏗鏘有力,讓人不由折服。
一開始我就是被她這種氣給震撼了。
而決定看下去。
這樣一個女人,就連曹軍長都不得不佩服她(即使這并不是件好事)。
可是,也許上天并不憐憫她。
竟然剝奪了她人生唯一的希望--她的兒子東曉。
她的人生頓時被徹底摧毀了,她變得仿佛完全沒有了生活目標。
直到後來,又將復仇當做她人生的目標。
可是你一定看得出,她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處處咄咄逼人的長房奶奶。
沒有了東曉,不再需要爭什麽,她沒了動力,原來也是個幾分柔弱的小女人。
會下不了手,會哭。
最後,決定放棄復仇。
可是她的眼神已經是無力,不再有神了。
她說的對,也許她并沒有真的愛上閻老闆,只是她這一生,真的沒有男人像他對她這般。
從前以後,都不會有了。
當萬曦眼睛被打瞎了。
决定最后是谁死谁活的时候。
她眼見萬曦走向明鳳,凄苦的放下了髮髻,任頭髮肆意的飄向萬曦。
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讓萬曦走向了自己。
她笑的凄苦。
可是也是解脫。
她無法像明鳳那樣去照顧萬曦。
她的心早就遍體鱗傷。
怎么再擔當的起一個人的生命。
能在最後找到萬曦。
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很喜欢后半段,矛盾激化之时,苍老沉重的旁白和诡谲的背景音乐,加上死得有些莫名其妙的人,像一部电影一样——虽然我也想不起来是哪种电影,可能要看三遍火舞黄沙的预告片才能治好。
死得莫名其妙的人,也许能特指朗月——不知道和谁的打种,和二少爷万天突然的亲密,每日醉酒胡言的东阳,最后是高粱地里,一把剪刀插在腹中,月事带上染着血。
最终朗月的死因也只停留在了长房奶奶口中的猜测——她要证明她是生得出孩子的女人,于是宁愿承认自己借种,宁愿握着生子石死去。
很不理解那些在弹幕里说春分一来宋家就死人真是扫把星云云的,让我怀疑是不是剧里那些活在一百年前的大叔大婶在发弹幕。
直说吧这就是一个吃人的世界,有没有她又怎么样呢,没有她桂兰就不会在腹中有个死胎吗,没有她东阳就能生出孩子吗,没有她黄土高原就不会旱吗马贼就不会猖獗吗时局就不会乱吗。
照这个道理,有人出生了就有人死,所以不要让人出生,阿门。
明凤本来很硬气很自由,但很不幸她爱上了万曦。
她后来做很多事情都渐渐违背了自己以前的准则,因为她现在的准则里七成是阎万曦,两成是春分,剩下一成是其他不会伤害到他们的人。
她好像没有变,因为她并不是维护父权而是维护自己爱的人,但她也变了,因为她爱的人正是一个男人,一个当家,一个父权制的领头人。
没有骂她的必要,只觉得有点可惜。
智者不入爱河。
焦玉算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因为她最有头脑。
明凤聪明,但她的聪明还未经时日磨砺,在这个封闭封建的阎家铺里不够圆滑,而焦玉在这里十几年,最懂什么方法最适合这个地方。
此处拉踩东阳,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到底学到了什么。
焦玉并不是一个多进步的人,她在父权社会下被塑造成了一个一切为了孩子的母亲,和恋爱脑明凤又有多大区别呢?
只不过进步常常代表着锐利不圆滑,代表着横冲直撞碰南墙,人在看那种压抑的情景下免不了会喜欢上最厉害的人,哪怕她后期筹划算计只是为了仅限一换一为孩子报仇。
焦玉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了希望,她不想去外面的世界,但到底阎家铺不是宫廷,和外面的世界不是千差万别,她一个坚强聪慧的女人自己把自己困死在了山上。
她死的那一幕最美丽,无关什么道理,只是单纯的美感,长发裙衫倒在黄土地上,像轻盈的秋叶。
这剧里的男人大多不如女人,东阳是我最失望的一个角色,我本来以为他断根不断志,但他最后还是变成一个窝囊废,朗月被孩子折磨出了执念他又何尝不是,因为妻子去借种激发了自卑变成那种醉酒误事的人。
阎老爷一死整个局面就滑向了失控的一端,宋五叔和阎国基两拨人为了分掉房地,逮人就点天灯,点灯的人、马贼和茅大叔的火,好像在赛跑一样。
茅土的一把火烧得好。
我本来被弹幕剧透得以为是挖塌整个山,还有点犯嘀咕,心想是不是过于反人类了,后来发现好像是烧断了水源。
最后马贼上山房屋起火阎家铺众人出逃那里看得很爽,这么多年了建立在这贫瘠的土地贫瘠的资源上的封建族群,所争夺的土地资源被铲掉,这个没有了地基的族群,在战争和新思想的冲击下,必定会走向解体,正如民国千千万万个封建家族一样。
好像最后也看不到姑奶奶的结局,难道真的一个人留在了宅子里吗?
到最后,也没有说清楚阎老爷有没有害小卓,说清楚姑奶奶一年前是不是已经在下药,说清楚朗月的死。
还有万曦的枪法,真的就那么烂吗?
我本来以为前大少奶奶和东晓的死怎么都有一个不是他的,没想到到最后都没有反转,两个拿枪的大男人驳火,净打到旁边的妇孺了,靶子一枪没沾。
最后,我支持跟团的老太太是春分。
说到底这还是东昇和春分的爱情故事,就让他们在无人处浪漫重逢吧。
看过《金枝欲孽》,也看完了《珠光宝气》,没想到最让我感动的竟然是这部漫天风沙的《火舞黄沙》。
没有华丽的服饰,也没有名贵的跑车,只是中国西北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的人贫穷、封建,甚至可以说是愚昧,却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动。
《金》中的女人之所以要明争暗斗可以说是无奈,我会同情她们却不会感动;到了《珠》,三姐妹之间的争斗变得让人费解,陌生人也不过如此,TVB用了82集让人明白亲情的重要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也许是以我们普通人的经历无法理解富豪们的价值观,没有同情更没有感动,最多只是松了一口气,闹剧终于落下帷幕;而在看完《火》的结局,我竟然潸然泪下。
有感于计明凤的强势与隐忍,可以义无反顾的为丈夫挡下任何牛鬼蛇神,也可以以另一个女人的身份陪伴丈夫身边六年;有感于焦玉的凄凉与无谓,可以为了儿子殚心竭虑机关算尽,也可以为了万曦死得无怨无悔;有感于家春分的善良与勇敢,可以活得小心翼翼,也可以抛下一切清规戒律获得新生。
记得焦玉拔下头簪长发翻飞,那是我所见过最美丽的长发;记得得知万曦挂念着她时,明凤泪流满面,那是幸福的泪也是受尽委屈的泪;也记得春分扯开衣襟选择受尽凌辱,勇敢地活下去,才明白原来活下去需要更大的勇气;还有那个宁愿让人家说她不守妇道都要证明自己可以生育的朗月。
闫家铺的女人都努力而坚强地活着,感动着每一个人。
一个为爱可以隐忍六年的女人一个选择为人娘亲而不是等待爱情的女人一个由听天由命到我命由我的女人《火舞黄沙》讲述了一个命运多舛的年代里几个女人艰辛的生存故事
我觉得导演好厉害呀,把女性角色刻画得很好。
跟内地完全不一样。
只有在TVB剧里才能看到男女平等的视角。
看似父权实则是写女性主义觉醒的过程。
里面的女人我都挺喜欢的。
她们好厉害呀。
内心强大,善良勇敢,聪敏能干,坚强果断,能言善辩,上的厅堂下得厨房。
完全不是柔弱的形象,导演真的把女性的品质都呈现出来了。
难得看到一部剧把女性角色刻画得这么真实,真是一部好剧,我给满分。
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有自己的成长线。
剧里的角色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敢向命运发起挑战,具有反抗斗争的精神。
真的难能可贵,特别是茅大叔火烧阎家铺那一段,真的太棒了,太精彩了,没想到竟然是一个男人去烧的。
那些封建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那就把它全烧掉,才能改变未来女子的困境。
事实证明黄沙黄土出好剧,东邪西毒,新龙门客栈,这部火舞黄沙也不例外。
金枝原班人马,这次的故事背景选在了十九世纪陕北的黄土高原上,主线剧情换汤不换药,只是格局小了些,变成两大家族的爱恨情仇。
带着“这么强的卡司居然演了这种戏”的疑问我开始追这部剧。
鉴于两大家族明争暗斗,阴谋诡计的戏码虽然也算精彩但毫无新鲜感,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人物塑造和他们的成长变化上,发现本剧的立意高度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这部剧堪称一部女权主义大戏。
十九世纪正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受到不平等对待的时代。
剧中的三位女性代表,分别是明凤,焦玉,和春分,她们又代表着三类女人,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女人受到的不平等遭遇,她们是否反抗??
下场又是什么??
又揭露了什么???
是我觉得需要深思的地方。
先说故事开篇,就是宋族人和阎家寡妇的爱情被撞破,女子受“点天灯”之刑(活活烧死),男子却只用受鞭炮点燃的皮肉之苦,这里就体现了男女的严重不平等。
后来,点天灯就成了情侣必经之仪式。。
明凤明凤是这部剧唯一一个从城里来的女性角色,她家境殷实,受过高等教育,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
因为大哥没钱还债,她像一个物品被嫁给阎家抵债。
她从一开始就在为这种不平等抗争。
从一开始,她就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约自己的心上人见面,要他带她走;也不受所谓的贞节牌坊的束缚,以咬舌头的方式杀了马贼;进了阎家的门,被当做一件物品受尽家暴和凌辱,她就逃跑,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她从不放弃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认准一件事一个人她就坚持到底。
她说话咄咄逼人,聪明但不知收敛,容易得罪人,但却有一般女子没有的冷静和机变,且胆识过人。
她的爱炽热而浓烈,压得人有点喘不过气,才把万曦向焦玉那边推了推。
但是就是这样不懂忍耐,说话做事令人措手不及的女子,最后为了爱却愿意屈身做别人的影子陪在她爱的人身边六年。
因为她一开始太过随性和自我,虽然有不少闪光点,依然让她吃了不少苦头。
她最终学会了为他人隐忍和牺牲,对她来说就是最好的成长。
焦玉身上有多重身份,她即是人妻,人母,也是宋家的当家,她代表着传统女人刚强的一面。
而正是那个看起来最柔弱最普通的角色——母亲 让她开始了对命运的抗争。
她年纪轻轻就嫁给风烛残年的老爷做填房,老爷死前因担心她过分年轻美貌不肯做守节的寡妇要她陪葬,她缓过神来,为了她的孩子伪造遗嘱做了当家,这是她的第一次反抗。
后来她做的所有维护她当家地位的事,全都是为了她的儿子。
在做当家又为人母的日子里,她从一个单纯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工于心计,沉着冷静,做事果断,具有大家风范的宋家女主人。
她一直是说话温婉得体,处事从容睿智,进退有度,外表刚强的人,直到她失去她的儿子。
她万念俱灰,这时她表现出的柔弱吸引了一个男人的保护,但从那以后她只是为了报仇而活着,她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节来陷这个男人于不义。
最后她不是为这个男人而死,她是因为放下了仇恨,了无牵挂才选择去死。
她骨子里还是个旧派女性,依然保持着许多守旧的思想,虽然行为上已经开始反抗,但并不成功。
春分春分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但却是传达本剧思想的核心角色。
她的身世最不好,嫁不出去,被视为不详人,她唯一心愿就是嫁人,然后为家里传宗接代,把女节看得非常重。
最令人鼻酸的是她的两个情节,她和明凤合力杀死马贼之后,她第一反应不是跑,是一定要毁灭证据,哭着说服明凤一起保守秘密;后来她又因为不祥被赶出宋家,晕过去之前说的话竟然是让她死也死在宋家。
她的世界里本来没有爱情,也没有自主权。
她只有出嫁从夫,生儿育女的责任。
她唯唯诺诺,谨守本分,她和明凤完全相反,前期表现得非常柔弱,受再大的委屈都不吭一声。
就是因为这种强大的耐性,她反抗得最晚,却有最强大的力量。
在她意识到被所有人骗打种的事实以后,她终于在巨大的悲愤中开始反抗。
在她好不容易追求到自己的幸福,有了和他的孩子之后,她非常珍惜。
所有人都没想到,春分才是那个最坚强的人。
最后她被马贼逼到山崖边,她摸着腹中的胎儿,想着得来不易的幸福,她做了一个当时的女子都不敢做的决定,与她当年哭着害怕贞洁被夺会毁了她的一生的模样截然不同。
她自己脱去了衣服,她眼角含泪迎着风,衣服在她手上仿佛一面猛烈摇摆的旗帜,她树起了那面向旧思想反抗的旗帜,这个时刻的她比任何时候都美。
结局也是以春分的视角结束的。
很多年后,一个老太太来到大西北的一处被开发的影视城参观,这里多了很多人,导游讲着当年发生的故事,老太太穿过人群,仿佛看到活泼好动的东晓跑着跳进了妈妈的怀里,阎和明凤相拥而笑。
她又走着上了城楼,从口袋里拿出绣着那个人名字的麻袋,掏出里面的骨灰撒向阎家铺的土地,粉尘散去后她看到一个穿着白衣的戴帽小伙,他也看到了她,她莞尔一笑,他快步跑来,她一头扎进他的怀里,像当年一样。。。
tvb难得的实景拍摄的剧,而且还是港剧少见的题材。
771讲起人性来从来都很精彩~
只看到第5集就弃剧了,因为我看了后面的剧透【有点感情洁癖,如果万曦从头到尾喜欢的只有明凤,那我就有勇气看下去了。。。。】 【受不了了,我一定要改掉老是提前看剧透的毛病。。。。】
过于沉闷,剧情也沉闷。
劇本以TVB來說可算超班,可惜觀眾反應不佳
整一幅暗黄的画面。
反复咬牙看到23集。完全没有主线,编剧连个大纲都没有,完全是想到哪拍到哪。无趣至极。
吵得我脑壳疼
tvb真的不适合拍主题宏大的悲情剧,还不如平时的喜剧赚人眼泪。叙事极度不合理,情节推动完全是主角们突发奇想闲得蛋疼导致的,阎家铺绝不可能在这样一个时代成为一座舞台剧似的孤岛。
结尾够煽情~
没看这部剧的不建议看,我被抖音推着看的,虽然剧情还行,但一会出轨一会爱这个一会想那个的气死人,反正我看完后悔了,用这时间看点其它什么不好,整体剧情是靠搅屎棍东升和克周围所有人春分推动。不明白为什么有人看到飙泪,反正我看弹幕看到笑死人哈哈哈
蔡少芬解开长发 为爱牺牲的那段 看了好几遍!真的很震撼!
个人不太喜欢
女性贞操悲歌。前十集是好看的。后面就是常规的tvb套路了,家族矛盾、多角感情、好人变坏人、坏人变好人。最后的结局有些莫名其妙。通篇的黄色滤镜什么鬼。表现西北黄土满天也不必这样吧。难怪几年后会找蔡少芬演皇后,这部剧里的年轻婆婆气场十足。
我以为洛神是ada最完美的角色了,没想到还有一个焦玉
到底是边个话明凤最具反抗精神啊我被你骗得好苦 好难看
也是在香港的时候看的.算是首播的了.
故作深沉的对白,故弄玄虚的剪切。
故事开始时很有看点,越往后越家长里短,冲突火候完全不够,最后似乎是编不下去了,死几个人草草结束,大结局有够狗血的。总的来说,景色是一大看点,演技也够,只是剧本故事性太单了,对观众来讲没什么挑战。
TVB的老套路了,继续上了套。。。消遣消遣,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