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的最大卖点,恐怕确实,是组织支持者和片方以及支持者彼此来一次观影式欢聚。
周二晚上,红星太平洋小厅里,六七成的上座率,目测是24-32岁的青年男女,neither nine nor ninety-two。
三五成群,或者两两成双,或直或弯,时常欢笑低语,终于按捺不住发出“你没说啊”的台词。
最可惜是,观众不能发弹幕。
如果你从第一刻起就关注了十冷那便秘的番剧连载,或者更早,从日和中配就关注了宝木中阳,一路看下来,看到魁拔的腰斩,尸兄的遭批,有妖气啵儿啵儿地走起,B站已经办了两届MacroLink……那么,这个电影,给你的一定不只是电影那么简单。
这个意义上,全片的精华,就在结尾的谢幕片花,至少值得看两遍。
看一遍人员表,看一遍一个个人一群群人的情感凝聚——他们,我们,是时代的希望,要和保守的乃至操蛋的各种力量作斗争,健康地年轻下去。
不过,从观影的高涨情绪中冷静下来,再回想本片,其实(当然)还是很多遗憾。
但从支持者角度考虑,也算能为这些遗憾找到理由。
比如没有了不得的视效,理由当然是首次国产成年向动画试水,创作班底又是极小架子,不敢太过投入,篇幅过长硬度过高的硬广当然也是拉动投资降低风险的策略,没有TVA有趣那是因为xx局is watching you……但尽管能找到这些理由,还是会想,离EVA新那还是差得多远多远呢,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个中国死宅的红樱篇啊。
希望那一天可以慢慢到来。
希望我们这些自干粉的关注、宣传、买票能对这一天的到来做出些许贡献。
也希望这样的火苗不要最终只是被小米、万达这样的资本玩弄于鼓掌,方生方息。
只是在这样一个郭嘉,一切都不符合人类认知地困难。
楼主对该片的主要观点是,如果说2013年的《环太平洋》就是从头看打架爽到尾,那么这部《十万个冷笑话》就是从头看笑话笑到尾。
楼主看这部电影,主要是难得楼主追过的一部国产漫画做成了剧场版。
有妖气还没有那么多限制的时候,一口气追完了十万个冷笑话的漫画,第二天又重新看一遍,那时候还真是感动啊。
寒舞的年纪不会很大,他在童年看过的东西楼主基本都看过,在追这部漫画的时候还是挺感动的。
楼主为什么这部追漫画?
脑洞!
寒舞的脑洞开的特别大,而做了一段时间网络动画版《十万个冷笑话》的L²工作室把脑洞给搬进了这部电影,无处不在。
男主初遇时光鸡的时候,就开始布置槽点,吐槽大面积的围绕装逼失败来进行——而这正是楼主追漫画的原因。
说实话这部电影没什么内涵,就是逗笑,非常干净。
即使强行加了正能量桥段,都能看出来这只是单纯为了添加电影的正能量内涵,原因自不必多说。
看到这些老掉牙的“绝对不要放弃”、“原来你一直在骗我”、“他在凭意志力战斗”、“匹诺曹你快跑啊不要管我(李云龙你开炮啊别让我瞧不起你)”的桥段,我相信会有很多观众和楼主一样,会觉得笑点突然全部消失觉得无聊。
但这并不影响它全程充满笑料——为了塞满一百分钟的笑料,以及时下流行的强行植入广告,L²也是蛮拼的。
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动画片”明显不是给低年龄的小孩子看的,这点来说的确少见。
纵观这几年的动画,能上院线的国产动画依旧大部分以儿童为主要受众,楼主除了为表支持会看《魁拔》和《秦时明月》之外基本没在影院碰过其他国产动画。
其实面对青少年的动画理应讨论一些成长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了,勾心斗角、心理阴影、观念冲突、人身安全、偏激理想、道德悖论等等人性的另一面需要让成长中的人们有所了解,但仅仅是“了解"人性的情节都不会被批准的,上面的大大们依然抱着“少不读三国”这类草木皆兵的心理。
举个例子,我们小时候,班上多多少少都会有整天被欺负的一两名同学,但大家往往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我们不了解人性和人权,甚至没办法从文化产品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到这个世界,谈何尊重。
不许看黑,怎么做白?
《十万个冷笑话》是想做受众年龄比较高的动画没错,但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下,只能做成喜剧片了,仅仅将喜剧理解的年龄段提高了,但这终究是一个进步,我希望将来能看到更多面对青年少年的国产动画片,能讨论更广阔和深入的话题,这点很重要。
但这条路现在来说很不好走,得到上面支持的动画工作室资金相对充裕,但依然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画面质量再好也不过是给12岁以下受众看的动画电影。
而像L²工作室这部电影的诞生,还经历了早期和有妖气合作免费网络放送的艰难时期,通过植入广告站稳脚跟,做大了名气和观众群才敢做电影,并且动画电影的画面、音效质量有目共睹……这样一步一步靠各界支持走上来非常的不容易,更不用说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动画制作工作室了。
可以围观另外一部进度缓慢的动画《纳米核心》,就知道高质量的动画有多烧钱了。
《十万个冷笑话》只是民间动画工作室对青年动画的尝试,往前迈的小小的一步,而这一步踏出去实属不易。
虽然楼主希望将来有更多的青年动画,但说实在依然前景堪忧,说白了就是缺钱来做这件事。
而大陆对文化产业的版权保护正在加速,相信这也会慢慢惠及当下对青年动画有心无力的梦想家们。
另外,这也意味着作为观众的我们看好动画的成本会慢慢增加了,将来或许不会常有免费网络动画看这种好事了,做好心理准备啊。
将来也会有很多键盘侠骂人说黑心制作组看个动画还要收钱了,“你们已经商业化了”,制作组们也要有心理准备……毕竟国内的喷子非常凶。
高质量需要烧钱,楼主也只能希望将来的观众们能多多理解吧。
---下面是小吐槽的时间1、奥特曼出场啦!
有一双脚啊!
2、依旧没见到男主的名字。。。
3、这部片子的物理引擎很随意,牛顿和爱因斯坦甚至贝多芬都经常哭晕在厕所,看完《星际穿越》意犹未尽的童鞋们不要在意细节,笑笑就好。
4、周杰伦忙着结婚,真的没有配太二。
新专辑好赞!
5、这EVA的元素搬的实在是……变身的状态,最后那首歌和《来吧,甜蜜的死亡》同步率极高。
6、钢铁侠有贾维斯,鸟不拉屎大王表示……7、制作组的标志……好在没有像《罗小黑战记》的MTJJ那样疯狂植入。
8、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怎么评价影片内容,因为就是搞笑啊!
有什么好评价的,笑出来就够了啊!
更何况哪有什么丰富的内容啊!
9、新年快乐!
作为万冷的老粉了,看了真是不想吐槽。
老梗还是很逗,比如说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真是百看不厌。
new blash大魔王名字也挺逗的,不过也许是笑点高了,也许是很多梗都看过了,所以没觉得有多好笑。
把万冷所有的主人公们凑到一起演了这么一出。
不过没见到我最爱的福禄娃。。。
也是不开心。
没啥好说的了。
当初得知十冷这么快就出了电影版的时候我最担心的就是画面,结果今天一看,画面果然没有辜负我的预期:路人都是3d直渲的,兼用卡和回忆画面略多,五毛钱的特效,三毛钱的作画……但剧情真的很有趣,配音也很棒,全场笑声就从没停过,而且后期的部分作画还俨然提升到了六毛钱的水准,再加上依然是五毛钱水平的特效,使总画质突破性地达到了一块一的水平!!
……不要笑,我已经尽量认真和客观了。
不过豆瓣评星还是有点尴尬:剧情我愿意打四星,画面真的是勉强只能打三星,但最后还是决定按以往的习惯给值得鼓励的国产原创动画多打一星来鼓励☆总之这片就是这样,相信上面这段话已经充分扼杀了大家对画面的期待所以说不定实际观看时还能有惊喜(?
),那么接下来说说剧情吧,我尽量不剧透:网络版的十冷基本上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小段子汇集,这些小段子要怎么凑成100分钟的电影?
这也是我曾经担心过的问题之一,结果全片看下来整体编剧还不错,主线很清晰,几组主要角色——我们依然不知道那个灭世魔王的名字的主角君和烦死人的时光鸡、超级可爱小哪吒和商朝第一剑客李靖、纯爱故事的男女主匹匹(念作”痞皮“)和雪雪(念作”雪学“)——之间的感情线索也交代得很完整,甚至还有点小泪点。
(啊补充一下,主角君的泪点和他的鸡友没啥关系。
不过他是个好孩子啊)至于细节笑点实在太多就不一一赘述了,每个角色都很好笑(以后如果有机会见到宝木老师我也想当场和他演一下空手接白刃),最后的EVA梗(如标题)出来的时候我已经要笑坏了……不过起初看到匹诺曹和白雪公主时我本来以为主要笑点应该是原作那个黄梗,结果黄梗删掉了,但取而代之的琼瑶言情梗也够烦,这对到底能不能烧呀?
对了,看完之后我还有点萌上了哪吒和雪雪这个(CV意义上的)水仙CP。
那么因为【剧情全是笑点所以不好剧透(……不对,我得剧透一下片尾曲里有萝莉洗澡福利!
不要跳片尾!
)】而且【我要赶稿去了所以不写了(不赶稿的话我明天就去二刷了呀!
)】的缘故,观影感想就写到这里了,最后有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出续集,到底应该叫《十一万个冷笑话》还是《十万零一个冷笑话》?
把2看完了之后就去复习了下前几季剧集,前几天又复习完了1。
看完之后满脑子都是时光鸡的这句话。
第一次看的时候蛮搞笑,很多地方没绷住,但看完之后又觉得这个故事似乎差了点什么,太平淡的样子。
但是再看之后还算是能接受,三星半。
亲情友情爱情都在里面,嗯,就像预告片里说的一样高大上。
回顾了哪吒之死之后果然这对父子之间的一点小感情都很动人。
最激动的是吐槽能量爆发那一刻,不管看几遍都要盯着弹幕仔细认,哈哈。
时光鸡真的是又贱又蠢又萌,整个脑子里都是它的声音,不行不行再说下去要爱上它了。
少年郎,去拯救世界吧~去弥补过错吧~要做一个出色的英雄哦~
我觉得这部动画片还是比较低水准的,不一定指的是制作,而是在立意上,自我标榜跟得上潮流,90后、甚至00后的世界。
但在我看来,其实无所谓xx后,儿童就是儿童,为恶搞而恶搞,打乱童话,制造混乱,剧情营造得特别勉强,既没有日本动画的温情动人,也没有迪斯尼动画的健全世界观,感觉就是特别low,拍几个网络短片就好了,何必搞部电影出来呢。
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看的这部电影。
从搞笑漫画日和到十冷,几乎全部追齐的结果就是对千篇一律的搞笑方式有些疲软。
我及其无聊的时候曾经上B站一个接一个地看元首系列和金坷垃系列,看久了就算是镇站至宝也烦了,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开始对电影版的疑惑是“讲什么能撑那么久?
”没想到竟然是个完整的故事,不可思议。
俗套的拯救世界戏码和爱情剧加了无数“冷笑话”的调味料,就像自己在家炖菜,虽然最后已经快吃不出是什么了,但是味道不坏。
本来是猥琐笑话的皮诺曹和白雪为了上映竟然展开成了真爱,我简直对编剧有点叹服。
日和时期很喜欢宝木中阳的声音,洛天依的本体山新也印象挺好的。
但是整部电影除了时光鸡以外音色全都那么类似,我最后特意看卡斯表猜是不是全剧只有两三个演员,没想到竟然不是。
音色没什么特色也没什么区别,耳朵疲劳。
看见太2真人以为周董会来客串的,果然没有。
自从银魂在国内火了以后“吐槽”也火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比划吐槽用手刀,在句首使用“喂喂”,在句尾使用“XXX啊魂淡!
”,我也干过字幕组,这些直译的东西添在不那么流畅的日译汉字幕里好更烘托搞笑气氛,配上原版听不那么懂的声音一闪而过,感觉还挺好玩。
但是中文有时候真的不适合瞎加这些,还要用播音腔念出来,有点烦。
汉语博大精深明明可以不用加这些外来货纯玩文字游戏达到搞笑效果(当然电影里也这么做了),那种语气有点狗尾续貂。
说起来小金刚那样子就是万事屋和银桑吧。
植入广告的话,感觉片方已经自黑了,算是有诚意的表现?
帧数特效和画质等等牵扯到成本的问题,应该说不能强求吗?
但是在影院大屏幕看这种效果的动画片是不是有些寒酸?
有评论说这不能算电影,我也觉得是。
可是什么样的才能算电影呢?
加长版综艺节目都能进影院了,能不能说掏钱看的人潜在都认为“这是电影”?
这个定义性的问题,能否简化成“值不值得掏钱”“值不值得放在大屏幕”“值不值得花一两个小时”这几个问题?
如果天朝也能在电视上多播一些非乳幼儿看的动画片,可能就不会导致必须放电影来赚钱—被人骂圈钱这种事情。
圣斗士星矢,口袋妖怪,EVA,柯南,哆啦A梦等等等,虽然有的隔了很多年,但都是在有TV版的基础上才放电影院的。
资金基础,观众基础都是电视积累的。
岛国每年很多剧场版动画,数量一多,自然就成了“剧场版动画”一个类型,不用讨论“算不算电影”了吧。
但是国内电视对动画并不很友好,而且动画市场也不发达。
电视剧明明有那么多家庭大战,宫斗,狗血,手撕鬼子,最近激情戏尺度也放大,光电总菊确定不污染到小朋友?
就算在隔壁屋学习也能听见剧情吧。
那为什么动画片只能播喜羊羊?
摆脱动画片=低龄,任重道远。
今年一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研究中日动画产业对比,惊人地见到我国年产动画量是鬼子的6倍,但是产值惨不忍睹。
也许动画产业要真正发展的话还要等一些年,等从小就接触过动画片的80,90后为人父母,才会不单纯把去电影院看动画当成给孩子消费陪孩子开心,自己去睡觉挺尸的一种任务,能真正有选择地看,到那时候动画的普遍质量也许就能顺应市场得到提高了吧。
说起来带05后甚至10后的小孩带来看十冷的家长什么心态,小孩子能理解以及接受这些笑点?
但愿他们别只会学那种吐槽方式,否则将来要产生更多中二。
20150101【千日谈.评】多元与狂欢:《十万个冷笑话》 文/但愿 “我说,你还记得我的名字吗?
” 《十万个冷笑话》的总主角“”在最后一幕落下之前,对我们说了这样的话。
在一丝浅浅的悲伤之后,让人想起《十冷》第二季第三集的ED《写给父亲》。
对任何一个深度网络重度者来说,这首《写给父亲》充斥着在传统影视剧时代里永远相悖的几个元素—— 笑点、泪点、吐槽点。
没有人在看到《写给父亲》这首歌时,不想哭不想笑不想吐槽,整首歌下来,既有那种生离死别的感动、又有那种被金刚芭比哪吒违和感激发的笑点、同时还有“敖丙”变成“獒”的吐槽点。
我们可以说《一步之遥》的做得矫枉过正,可以说《智取威虎山》做得过于生硬,但我们不能说《十万个冷笑话电影版》做得分崩离析,因为这种复杂的感情,不仅仅出现在这首歌里,还出现在“”因为时光鸡变身之后自己的吐槽能量快要失控之时舍己救人的场景中。
它们是“笑点、泪点、吐槽点”的组合体,也是一个深度网络重度者所经历的一切—— 想想我们打开微博的时候,碎片化零散化的消息把不同的感情杂糅在一条条信息中,一会是“上海踩踏事件”的点蜡烛(《十冷》电影版里的类似场景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一会是“武大头传奇”的义愤填膺;一会是新年计划的信誓旦旦;一会又是王思聪留几手的合影吐槽,一个人的感情不断被无数个看似不相干的信息挑动起来,或愤怒、或流泪、或坚强、或狂笑,现实如此(荒诞?
我看未必),《十冷》电影版,也是如此。
这正是《十万个冷笑话电影版》所具有的所有特质。
《十万个冷笑话》从显示屏走到荧屏,从现代走向传统,是后现代文化证明自己存在合理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一次胜利,也是所有网络自制剧,甚至是所有网络影视剧的一次胜利。
其实,能够成为电影走进影城,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十冷》的野心似乎不只在这里—— 借用豆瓣网友“伊谢尔伦的风”的影评《来吧,甜蜜的吐槽!
》“路人都是3d直渲的,兼用卡和回忆画面略多,五毛钱的特效,三毛钱的作画……但剧情真的很有趣,配音也很棒,全场笑声就从没停过,而且后期的部分作画还俨然提升到了六毛钱的水准,再加上依然是五毛钱水平的特效,使总画质突破性地达到了一块一的水平!!
”里的一段话,我们感同身受,虽说搬到了荧屏,但作画质量确实难以恭维,不能说它差劲,确实也是维持了电脑前的水准,但这是电影院啊大哥,左边放着《奇妙博物馆3》,右边放着《智取威虎山3D》啊,这不是坑货么掀桌(╯‵□′)╯︵┻━┻!
尽管作画质量并非优质,但讲故事的水准却非同一般。
《十冷》有很多奇怪的设定,李靖的“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匹诺曹和白雪公主的CP、长相奇怪的金刚芭比哪吒、“”的吐槽能量,它们分散在各自的篇目中,自为奇葩、互不干涉,但这次,被“平行世界”和“时间线”这种老梗串联起来,保留了原始设定,同时还给予了更好的发挥。
就像我们都知道主角会开“不死光环”,却被李靖的“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救了回来;匹诺曹和白雪公主原本不可能是一对,但那琼瑶式的“我只会比你更”体把“”救了回来。
颠覆?
另类?
还是解构?
一个经典范式的出现,是结构主义的胜利。
当打破这种经典范式之后,我们就能说这是解构主义的胜利吗?
不能。
用以打破经典范式的,不过是更全新的范式,而这些全新的范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成为陈旧的范式,这不过是结构主义的自我迭代而已,德鲁高达导演的电影《林中小屋》就是如此,再辛辣的讽刺、再人为的设定,到最后都成为最传统的献祭的一部分。
而《十冷》的出现,才是真正的解构主义: 传统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被奇葩的人为设定“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顺利实现;最应该被记住的实现了个人和世界拯救梦想的总主角“”本来人为设定就是“不知道什么名字”被冠以严肃的“我可以实现你一个愿望,就是让人忘掉你的名字”这种理由;而实现这种设定的小金刚及其儿戏地把前100分钟的“寻宝”主题电影靠几个“是我、好的、肯定会扣”等词解构;而整个环境是小金刚的家,也是众人费劲千辛万苦抵达的时空神殿;这个时空神殿的入口贴着一张很烂的“时空之门”的纸条,旁边是一个非常典雅神秘的无用的大门。
整部电影承担不起那么大的学术意义,因为它只是“笑话”,只要让人好笑就足够了; 但它是“冷笑话”,笑过之后冷静地思考,看到的不只是笑话,还有很多吐槽和自我反省; 而这样的“冷笑话”不止一个,它有“十万个”,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荒诞、颠覆、另类、解构。
—————— 番外: 很多观众看不懂里面的笑点,因为他们没看过之前的《十万个冷笑话》动画版。
我们在很多时候说“精准化营销”,这对《小时代》来说是褒义词也是贬义词,但或许,《十万个冷笑话》才是真正的“精准化营销”,定位的观众不再是处于被隐藏的“预设的读者”,而是被反复“调教”之后的群体,他们能get到《十冷》的每个笑点,能参与吐槽和再创作,一如在正片完结之后,郭敬明大摇大摆地走上舞台秀、张小喵各种走进《后会无期》的台前幕后、红色样板戏《林海雪原》作为《智取威虎山》的原型再出现一样,那些路人们一起大喊“十万个冷笑话”,你可以说他们只是巴赫金所说的“群体性狂欢”,但这种“群体性狂欢”不再是逢年过节人山人海的拥挤式的“节假日狂欢”,而是带有强烈对外排他性、对内认同性的“标签式狂欢”。
观影前提:本片适合看过十万个冷笑话漫画,动画的;不吐槽会死星人;胡建人;弹幕爱好者。
如果是小朋友家长想要元旦假期带小朋友看动画片,千万不要选择此片!!!
因为看完你会发现你看不懂你的小朋友也没看懂。
好了,作为一部每月五分钟的月经动画,今天看了90分钟的电影版,简直是看一次顶三年,都够把鼻屎搓成球,(不,划掉)把哪吒生下来了啊!!!
电影四星!!!!
一星给李靖大大的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而且居然在电影版里发展出了第二式,作为最终成为了拯救世界拯救主角的招式简直不能更棒了!
一星给电影自带的原生弹幕,男主的吐槽都不能用嘴说出来,弹幕字体喷出来的时候,满屏飞快滚动的前方高能,前方高能简直有巨幕看B站的错觉!
一想到这部电影之后上B站都不能分辨原生弹幕和野生弹幕还有点小激动呢!
一星给六娃!
六娃演电影辛苦了!
我爱六娃!
一星给小金刚和女王大人,生在看脸的世界里,小金刚那张金发霸道总裁脸居然在家乖乖给女王大人奶孩子做家务反差感不能再萌了呀!!!
扣除的一星是因为居然没有福禄娃们!
作为十万个冷笑话中最最最喜欢的篇,居然除了六娃都没出演太伤心!!!
电影里新角色白雪公主里的皇后简直可以和女王大人争夺十万个冷笑话第一御姐的称号!
这就是长腿VS大胸的决战!!!
作为男人你先看哪儿???
女王大人:欺负我没有腿啊!!!!!
至于万人爱的金刚芭比哪吒,我想说!!!!
不是说好的男子汉呢!!!!
这满满的少女心又是为何啊!!!!!
电影里的品牌广告根本就不是植入,就是直接插入广告!
但是不管是苏宁,小米,招商银行的广告都不让人讨厌,因为电影里吐槽男主角都帮你吐槽了你还吐槽啥呢XDDDD另外片中有各种欧美电影的影子,但是没有违和感的融入了电影本身剧情。
和漫威电影一样的漫画片头,六人寻找封印的时候怎么看都觉得是指环王,鸟不拉屎大王本体走进人形机甲满脑子都是环太平洋,居然还能掏出黑衣人3的消除记忆神器,他的舰体上屏幕都是老贾的既视感!!!
居然他的AI还叫鸟维斯[挖鼻屎][挖鼻屎][挖鼻屎]@利物爪 吐槽说要是对应贾维斯就应该叫真维斯啊!
我说大概是没有拉到真维斯赞助吧!
至于剧情,就不要在意了,一句话概括这部电影就是世界末日,中二少年拯救世界,至于男主角什么的,随便问问任何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知道他叫啥么???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寒舞居然不是妹子!
寒舞居然不是妹子!
寒舞居然不是妹子!
2014年年底,12月28日。
这一天与平时并没有什么区别,连续抢了两天火车票的本人已经精疲力竭,处于崩溃的边缘。
就在出发去电影资料馆的前十分钟,我还在盯着某款流氓软件的刷票器,把我的希望都寄放在它的身上。
结果还是失败了。
十冷的点映这不是第一场,但几乎是公开度最高的一场。
离正式上映还有3天。
《十万个冷笑话》的网络版按其题材来说并不是非常好的剧场版动画题材,本来泡面式的单元剧就属于那种爆点比较密集的剧种,与电影的节奏完全不一样,相似的题材之前也不是没看过。
《Q版三国之三小强》已经在前边开路了,超级密集的笑点安排让片子到了该进展剧情的时候显得非常的拖沓,加上那天早上走得早,本人根本没吃早饭,看到中后期已经精疲力竭,只想离开。
在看“十冷”的剧场版之前,本人毫不怀疑它将也会是那个样子,于是刻意去了一趟某大王点了一份超大的套餐,吃饱喝足,补充好了完整的吐槽能量,即刻出发。
点映地点在电影资料馆,人山人海,开场毫不拖沓,直接放正片。
接下来本人尽量在不剧透的情况下介绍一下《十万个冷笑话》的剧场版。
从画面上来说,剧场版延续了网络版的质量,背景不会动的人群也让我们深知在吸入了那么多方的投资之后制片方的预算其实并没有多少这个事实。
片子以致敬漫威来做开场,一本正经了能有一两分钟之后,就开启了吐槽模式。
单说说十冷的吐槽吧。
《十万个冷笑话》网络版本身,风格很像“日和”和《银魂》。
一个风格与它们如此相像的作品在改编成电影版的时候能保留多少独立性是一个很让人怀疑的事情,也就是说,应该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抱着去看90分钟的“网络动画”的心情去的。
不过看到正片之后,这个先入为主的想法开始一点一点地被动摇。
首先,全片的笑点不少,但是并不密集。
片子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主线剧情,并且并不会出现为了搞笑而偏离主线剧情的情况,一切故事都围绕着这个主线展开。
然后,这个主线剧情还挺有意思。
有意思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让你看着看着,都忘了片子画面上的缺陷了。
从某种角度将,这种利用剧情来转移观众注意力的手法全部来自于动画演出的天赋。
“十冷”剧场版是那种可以单纯靠剧情和演出手法吸引住你的动画,比起很多喜欢炫那并不成熟的画面技术的国产动画电影,十冷电影表现出来的天赋令人赞叹。
片子放完之后,是一个简短主创人员见面会。
之前一直低调的原作者寒舞也参加了见面会,其人居然是一个高大的男子,真是出人意料。
另外,导演卢恒宇还首次爆料,说时光鸡其实就是他配的,令在场很多人无比惊讶。
之前许多电影安排点映反而给自己的票房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比起他们十冷的点映可以说是相当成功。
电影的质量超出所有人的预料,大家都没有想到比其他网络动画导演都更喜欢抛头露面的卢恒宇和李姝洁居然一边在微博上跑东跑西一边居然做出了一部这么牛X的动画电影。
在8月份的发布会上,卢恒宇曾经承诺票房过亿的话就要带着所有STAFF们跳舞,如果不出意外,看来这个舞就跳定了。
自挂东南枝
有点好奇电影院里面的观众如何能坐满一百分钟,因为确实十万个最适合的载体就是一个十分钟二十分钟的长度。吐槽当然没得说,但是如果一直看吐槽一百分钟我可能还是很难做到
昨天,就陪两位女生和机油装笑而已,空手接白刃都听出黄色耳油来了,妖。
梗密度还是略大的,最大的无名梗很像某本看的国产轻小说。虽然很多画面其实很崩,但不影响气氛。最有趣的是空手接白刃和鼻子的设定,能用到这么淋漓尽致,很拼!另一个比较好的地方是反煽情,在必须煽情的时候插入一些夸张的插科打诨,让人不觉得肉麻,反而变得自然。不过下次作画和投资都再进一步吧!
本来是一部以无节操著名的动画突然因为要上映有了节操,你说你要节操作甚啊?
集体空手接白刃!!!
太勉强了,浪费时间。只适合在电脑上看看那几分钟视频而已。做成内容太空洞了!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要榄这个瓷器活啊!负分送上…
能不能人设美型一点啊?
是因为到了影院才发觉别的都看过了才跟朋友决定看这部的hhhhhhhh 很搞笑~~~~关键男主CV是阿杰,听他吐槽很加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还有时光鸡说工资少加班多但不用交停车费因为没钱买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想知道那CV是谁,配音贱兮兮的太好玩了
哦
我觉得挺好,燃燃的,很完整。制作和配音都有水准。画风多样而和谐,充满影迷漫画迷元素,有的梗真的很好笑诶。(没看过电视版)有妖气加油!
一看到国产高票房烂片就吐槽就抒发电影理想可不是个好习惯,况且这片子挺难得的。
史上最贱的魔镜哈哈哈~
给结尾一塌糊涂的满屏吐槽弹幕,二星转一星。动画效果不差,剧情太无聊了,笑点基本没几个,广告植入一直都挺明显。还是回到短片系列吧。
画风不喜欢。(ー`´ー)
偷师了不少《乐高大电影》/《银河护卫队》。至少算不负期待吧。十冷电影依然是以中二症候亚文化作之前短剧版的传接,同时抓住尺度转小的契机照顾到全年龄段观众。虽然都是老梗,但全场依然从头到尾笑到断气。
元旦蹭地电影O(∩_∩)O~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看的,很欢乐~
女巫团那段比较好笑。。后面就越来越不好玩
新年看的第一场电影,大银幕的确和剧集还是稍有不同,无厘头外内容也算是整合了,这点来说,剧情和逻辑什么的还是值得赞赏的,画面和剧集一样,没有精致上多少,但在一片笑声中还是觉得难道国漫的出路在此么?至少欢乐了,李靖被空手接白刃升级版是个亮点,配音配乐是个亮点,软广不忍目睹,总体不错。
看了这么多年电影,第一次看一部电影睡了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