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观后 余文乐和樊少皇两个人,身受重创还是不停地打呀打,怎么也死不了,那时候已是凌晨,看得人疲惫而腻烦。
可是最后樊乞丐真的流干最后一滴血,余警察也轰然倒地,仰面朝天,气若游丝,用心里的声音对他的女人说,“没事了,你不是想去海滩吗,我们去海滩……”那个植物人女人躺在病床上,眼角缓缓滑下一滴泪。
看到这里终于很难过。
很俗套很港式的一个结局,但这最后一刻终于让我入戏。
谁能来拯救他们,黑暗中,潮湿的,青苔一样卑微的人生。
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
和深入骨髓的绝望。
电影的插曲是第一次听到,歌词却很熟捻,那竟是徐志摩的诗啊,“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混混警察从地摊淘来盗版碟,放给那个对他有情的妓女听,而她被打成植物人躺在床上,怀着他的孩子。
如果一切风浪已都过去,他和她也许会有一个温暖的开始,但电影显然不愿意让结局圆满,更血腥的杀戮和践踏只刚刚开始,小人物的悲哀,就在于像飘零的叶子一样,被纷争的旋涡裹胁,不知要被卷向何处,粉身碎骨还是身首异处。
樊少皇一口刻意的河南音其实很让人出戏,他的妈妈为何离去,他是恋母情结还是精神异常,他和小女孩是惺惺相惜的友情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这些都让人疑惑,剧本没有交代清楚。
总之这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对施舍过他一口饭的小女孩拼了命去护佑,以及被黑帮利用做杀人工具然后被灭口,都是让人唏嘘的,但他发疯一样暴打露露,那个同样花朵一样灿烂,又青苔一样凄惨的女人,让人一阵心寒,憎恶。
小女孩的角色本可以更出彩,但是不够冷漠有力,也许总是有意无意拿她和《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吗帝莲相比,其实她可以将冷漠玩到底,用漠然又童稚的眼神,睥睨这个肮脏的充满杀戮和欺骗的成人社会。
可惜导演没能很好地控制她,让她的表演时常游离在剧情之外。
就算她对樊乞丐说,自己就是要做妓女挣钱,不过之前的情绪没有铺垫好,所以此处台词无法让人有一点震撼,只有莫名其妙。
就连她恐惧的哭骂也是那么正常,正常得没有任何冲击力。
男人们互相杀戮的时候,如果她不要哭,就那样安静地看着,甚至脸上溅满救她的男人的血,还漠然地笑着,那才是真正让人害怕的,那样影片的效果更好(我真是变态,挖哈哈)。
再回到结尾的海滩吧。
活下来的两个女人在海边缅怀,肚子里的孩子给压抑的影片留下唯一一抹亮色。
顺便说句,其实很喜欢冼色丽,从《一米阳光》里那个清纯的民族女孩开始,就记住了她,她的纯美气质也许和妓女的角色毫不搭调,但也正是这样的反差,才更让人难过吧。
那首歌很让人动容,仿佛是蔡琴的声音,“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而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欣,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那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一群低等烂命的人,像城市边缘的青苔,在无人注视的黑暗角落里独自开谢,卑贱地生活。
这该死的生活。
港产片太久没出现过如此令人感动的戏了。
通过一个都市童话的形式来绘画、润饰司徒锦源一贯的黑暗暴力故事,功不可没的是近年渐渐崛起的导演郭子健。
虽然作品不多,之前只有一部《野·良犬》,但是功力和诚意真的不可小觑。
片中不可不提的亮点,除了饰演“花”的新人史雪怡,和终于放弃做正派打星的樊少皇之外,还有当年邵氏的一代艳星邵音音,以及不时穿插片中,由张清芳演绎徐志摩词的《偶然》。
当然,今时今日的余文乐,也终于可以确立自己的定位和地位,不再怕“柠檬”和“爱迪生”的威胁和竞争了。
善哉!
善哉!
至于邵音音,我只能说“有时整容失败,也未必是件坏事”:P尽管戏中某些情节或场景会令人不禁想起《旺角黑夜》《狗咬狗》《这个杀手不太冷》等片,但整部戏看下来,不难发现它的感染力和意境远远超越其他同类型的影片。
片中所描述的世界是压抑、黑暗、凌乱,片外所面对的世界是票房惨淡。。。
而我,也只能借用这里一个小小的角落,来向这部近年来最好看的港产片之一的《青苔》致敬!
2011.08.19续:1.郭子健果然不负我望,凭《打擂台》赢得今年的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以及男女配角奖项。
恭喜恭喜!
2.余文乐、樊少皇和冼色丽在此片之后的多部作品里面都各自有不俗的表现。。。
加油加油!3.由《这个杀手不太冷Léon》(1994)开始时至今日,貌似这种“大叔+萝莉+黑色暴力”的新型片种已逐渐成形,并大有钱景和潜力之势。。。
期待期待!
写在前面:推荐大家去看粤语版,那才是完整版本。
国语版开头几分钟的情SE戏和后面某些片段被删,而这些被删片段正好是故事讲述前因后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广电活脱脱剪成了一部烂片,骂人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这部电影我看了许多遍,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地非常喜欢。
08年的时候,偶然在某视频网站上搜到了这部片子,当时看的是国语版,只看了一半,不是很清楚剧情,却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写实的电影。
当时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觉得余文乐在这部戏里表现十分突出,相比以前有很大的突破,油光满面、邋里邋遢、神情颓废、一副小混混的模样,大大改变了以往奶油小生的形象。
某些细节上的东西也被他很好地诠释了出来。
比如被子弹擦过头部,醒来之后感觉非常疼痛,脸部那个狰狞的表情啊,让人看了都觉得非常疼。
还有最后中枪倒地,那半睁半闭的眼神,看了让人五味杂陈。。。
冼色丽的表演也挺有突破(尤其后来还看到她去演了《囡囡》!
),这次演的是一个妓女。
翻了一下她的资料,没想到《新封神榜》里的哪吒就是她演的!
太让我吃惊了!
扮演小花的那个小女孩,第一次这部片子我之所以能看到一半,就是因为这个小女孩的表演很抢眼,很漂亮、很可爱。
还有樊少皇,虽然一口不流利的徐州话讲得有些蹩脚,但他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这次乞丐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我看了很久才看清乞丐是他演的。
这是我第一次看国语版时,脑海中对那些角色残存的一些印象。
再次看这部片子已经是2010年了,看的粤语版,这次终于知道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了。
给这部电影取名《青苔》是非常准确的。
这是一部非常现实的电影,描写的就是当下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生活状态以及这个社会的现状。
那些底层平民,在残酷的社会中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行业,努力地让自己生存下来,非常渺小、非常贫贱。
故事以一块绿宝石作为导火线,将这些平民联系在一起,串起了整个矛盾事件,也为最后的冲突埋下了一个很深的伏笔。
阿丈和lulu之间的感情比较隐晦,这不是爱情,也不是怜悯,但是当阿丈跟lulu在一起时,总有一种能安心睡一觉的感觉。
也许就是这种感觉让他们俩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相互间产生了情愫。
而小花和乞丐的情感也比较模糊,不过他们之间也存在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同类人,同病相怜。
为了保护小花,乞丐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
这些底层的平民,真的就像青苔,渺小、不起眼,却有自己的生活,努力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树大了会被人砍,而青苔不会,只要有水有光,就能生存。
最后阿丈倒地的时候,他在心里对着躺在病房里昏迷不醒的lulu说:没事了,我们去海滩。
因为lulu曾经对他说过,如果有时间,他们要去海滩,他把他的事告诉她,她也把她的事告诉他,然后再一起生活。
结尾处,缓缓地响起了一曲《偶然》,冼色丽唱的,非常忧伤,这首歌曲放在最后,明显升华了电影的主题,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配合着悲情的画面,让人心中生起一丝伤感,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很辛酸。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 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 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 互放的光亮
《青苔》:底层人物惨烈的现实追求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青苔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总被认为是生命力顽强的代表。
但如果阳光明媚,青苔就再也生存不下去了,那么它将如何体显生命力的顽强呢?
环境不同,生命力也是不一样的,在“高尚”的环境中去评价“卑贱”环境中的生命,这是有背天理的行为!
―――韩兮青苔能否长成一棵大树呢?
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灰姑娘能够遇上王子,这样的故事只能存在于书本上,或者还能够存在于底层人物的白日梦里,因为它仅仅是童话,影片便从一则童话的讲述中开始,但清冷的码头,阴晦的色调已经令观众知道,这是一部反童话的影片。
童话一般都是美好的,但进入了正片之后,现实的残酷与丑陋便扑面而来。
噪杂的人群,湿漉漉的街道以及狭窄的楼层都被一种燥热不安的情绪所笼罩着,每一个人似乎都等待着渲泄的机会。
而影片的导火索,一个蛮横自以为是的胖子出场了,随着他的脚步,影片中最主要的场所出现在观众的眼前,妓院,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多事非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鉴证各色人等的地方,无论它是低等的还是高贵的。
与此同时,另外两个线索也处于进行当中,小女孩来寻亲(其实是准备卖身),余文乐为警察查妓开道。
三条线的人物终于在妓院这个地方得到了有效地爆发,对于戏剧来说,这是很精彩的桥段,其张力不可小觑。
在这个爆发的过程中,导演解决了多个问题,首先是胖子失踪的原因,其次是一帮南亚劫匪的出现,前者是整部影片的导火线,影响着故事的发展,而后者则为影片戏剧性的结尾打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这个开篇更解决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小女孩的命运昭示。
当小女孩与表姐躲在楼上的时候,胖子正在尽情的残暴地发泄着自己的兽欲。
小女孩目睹了这一切,但从她平静的脸上却看不出任何恐惧与惊讶,这是一个已然将自己完全交给命运的女孩。
小女孩的命运是影片最重要的情感线,而改变她命运的人便是乞丐樊少皇。
如果樊少皇仅仅是一个杀手,那么他只是影片主线黑帮火拼中的小角色,但当他为心存良善的小女孩磨刀的那一刻开始,他便成为了女孩童话故事中的那个侠客。
影片的另一条情感线索是余文乐所扮演的卧底混混与小女孩表姐露露之间的感情,坦白地说,这段情感很成人,也很现实,基本讲述了一个男人开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过程,所发生的一切几乎都在预料之中,虽然似乎并不太好看,却与小女孩那条情感线形成了重要的对比,并且也有助于挖掘余文乐的动力。
要知道,余文乐所扮演的人物几乎可以说是导演的视点,摄影机将随着他进行地点的移动,以达到故事的连续性。
余文乐找寻乞丐的动力不但是为了查明真象更是想为女友报仇。
与余文乐相比,樊少皇基本处于静止的状态,尤其是他与小女孩的友谊,整体基调是缓慢地,意味深长的。
善良使两个人相互认识了,这是友谊的开始。
但当小女孩准备开始工作遇到危险时,善良的樊少皇劫持了小女孩,但正是这个行为造成了两个人友谊的破裂。
在这个行为的背后,小女孩挣钱的现实问题其实被樊少皇破坏了,从而人物变得复杂了起来,善良所构筑的友谊是极其脆弱的,是根本经不过现实的考验的,小女孩甚至用毒药想杀死乞丐。
随着两个人的接触,母亲的话题重新拉近了两个人的关系,这是一种亲情,虽然两个人遇到的是不一样的母亲,但亲情很显然已经在两个人心中滋生了。
这本来是一个极其良好的关系,但当现实再一次扑来的时候,他们的友谊便蒙上了一层阴影。
樊少皇决定收帐,于是与小女孩讨论起钱的问题,在现实面前,钱是最重要的,这是小女孩的观点,而乞丐的观点中钱是用来实现梦想的,这两个观点都没有错误,但却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实与梦想都是以钱作为基础的,钱可以主宰一切,没钱的人便失去一切,于是,这种底层的意味便更加浓重了,而小女孩与樊少皇同命相怜的原因却终于从善良,亲情演化成底层。
余文乐以死完成了自己向露露做出的承诺,他的死是改变后的死,,具有悲剧性,而樊少皇这个人物的性格并没有多少改变,但他的死却帮助小女孩完成了心理上的成人礼节,保留梦想,面对现实,即便这梦想与现实都被钱所主宰,即便你只是一个最底层的小人物。
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交叉剪辑手法,主要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讲述着故事发展的同时性,最明显的例子即开篇妓院查房以及后来的乞丐行刺,这样不但加快了影片的节奏,而且富有戏剧性,给观众以紧张感。
另一方面便是情感的交叉剪辑运用,小女孩与乞丐之间的关系递进和余文乐个人的成长行为,虽然的确具有同时性,但显然渲染情感为最主要的目的。
影片极具感染力,将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活渴望表现得令人心酸,当影片最后那个胖子与母亲天台相见的情景出现的时候,仿佛是一则黑色幽默,所有死去的人以及牵涉到这件事中的人都成为被其它人肆意践踏的青苔。
韩兮2008-9-7于山东海阳
谁是青苔,谁是花?
同是天涯沦落人,遇到了就能感觉到彼此的无奈。
影片想法很好,要传达的意思或者是要展现的东西也很明显,无非就是要告诉大家,底层的生活与其的众生相。
可是,影片到后来,节奏是失控的,后面活生生变成一部很八十年代的感觉到犯罪片,小女孩到底是青苔还是花,我不敢妄下定论。
但是,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太多,既有对性工作者的描写,也有对南亚人士的描写,可能力有不递,给人的感觉太流于表面,所以就给人感觉不论不类。
说是文艺片,缺乏深度。
说是犯罪片,力道用过头了。
里面演技最好的是小女孩,余文乐和樊少皇不过不失。
真可惜了班底,邵音音和曾志伟在这里就基本亮个相,对片子毫无推进作用。
而故事性也不强,基本好像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想说,但什么都没说好。
其实我觉得如果把它拍成纯文艺片,删掉那些动作情节,也不失为一部有亮点的片子吧 。
郭子健的片子分数普偏都不高,我觉得他还没找到自己的路子。
但是,在如今港片没落的大环境下,像郭导这样的年青导演,还是要期待他们能扎根香港,为港产片作出贡献。
毕竟,像郭导这样土生土长的年青香港导演身上,还是能找到那一丝丝港味, 这是最珍贵的,因为它缺乏。
真的很讽刺,随着国内电影红红火火,百花齐放,可是最初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却凋零在这资本狂潮里去,不禁令人惋惜不已。
我觉得青苔有更深的一层含义,这或多或少也暗指香港电影现在的生存状态。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的电影,今天中午看了《青苔》。
不得不说余文乐的演技日益成熟,也许趁着陈冠希不在,他有更多机会提升自己。
在命运里我们该是卑微的吧?
看似顽强的生命,任凭你的信念再强悍,也逃不脱浮萍的命运。
我并不是悲观的人,但看了这部电影还是忍不住感到了命运的不可抗力。
但结局里孕育的那个小生命,谁又能说不是向命运的又一次宣战呢?
虽然不是出自同一导演之手,但《青苔》却有着和《狗咬狗》《军鸡》惊人的相似。
生命的力量不可小觑,信念是最好的武器。
我们以为倒下的他们不会再有喘息的可能,但为了心中的信念他们一样用生命捍卫了生命。
为了心中的那份希望和温暖,他们坚持了那么久。
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满面疮痍也毫无退意。
浮萍的生命亦如此,卑微却不懦弱,飘摇又不失顽强。
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是青苔,随处可生,无论几经践踏也一样可以顽强呼吸。
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是浮萍,随处可亡,不管多么艰难都可以留下生的希望。
电影同样把社会最底层的生活大白于天下,把最惨烈的伤疤狠狠地层层揭开。
惨烈,却惨烈得痛快淋漓。
沾满鲜血的双手握住的是生的希望。
故事依旧围绕卑微的生命,用刺目的阳光下最黑暗的喘息展现最真实的生活。
直白,却直白得饱含温情。
布满伤痕的身躯包裹的是爱的力量。
影片开始,我被小女孩带有港台腔的普通话稚嫩的独白所吸引。
影片中间,我被余文乐那完全投入的表演所为之动容,心疼至极。
影片末尾,我被导演的巧妙安排刮目相看。
但是影片节奏没有明显的变化,情节跌宕起伏的不够大。
也许这是港片的通病吧,在警匪片里体现得尤为明显。
当小女孩出现在故事情节中的时候,我联想到了《杀手里昂》这部影片,情节很相似,最后有樊少钢出演的疯子也对花有了别样的感情。
同样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拍摄,让观众更多地投入感情在其中。
这能说,导演很想突破以往观众对警匪片的观念,打破常规。
但是可以看出,很不成熟,模仿的一点也不到位。
暗面童话起初,没抱有什么过高的期望。
尤其是故事开始时小女孩那段Loli无比的旁白。
还以为某个香港新晋导演要开始故作姿态的讲故事了。
直到汗流浃背的胖子出现,眼前的景象一转,观众一下子被拉进了那个闭塞阴仄的城市边缘,暗调色彩,还有闷闷的亚热带气候,往日光鲜亮丽的港人形象换了一套真实面目呈现人前。
在这个摩登城市最阴暗无光的角落,拥挤的阁楼里面各色妓女上演着讨好客人的戏码。
查抄、错杀、小女孩的意外来临、躲避、余文乐的N重身份。
看到这儿不禁灭了最开始的幼稚臆断,的确是个凌厉干净的开头,节奏控制得紧促有节,抓人眼球又埋下不少伏笔。
接下来那股吸人的气场,全然来自镜头下狂飙演技的余文乐和无色自超然的冼色丽。
这么些年,余文乐扮演的角色总体不出穿着警服的气质小生之流。
如今蓄起胡子演绎身份复杂的混混,没有太多作势的雕琢,出镜时候却让人差点认不出来。
再看冼色丽,虽然扮演妓女,身上却透着股女人艳羡,男人渴望的超然气质,再带上一个清瘦苍白的表妹,不需过多表演,这对盛开于腐朽之地却清冷纯真的姐妹花便已被简洁到位地勾勒出来。
直到乞丐(樊少皇)的出现,才蓦然觉得兼导演与编剧于一身的郭子健是下了大力气在情节上的。
几条支线分别进展,隶属理性的悬念剧情与隶属感性情感桥段比例恰当,一边促着观众屏息看下去,一边又撒着不温不火的催泪弹药。
悲剧通常荒唐,剧中的主要人物也没有泾渭分明的好坏之分,只是在逼仄的环境紧凑的时间之下做了一件又一件无法挽回的荒唐事,而荒唐过后短暂的温情便成为闪耀在黑暗之中的人性之光。
不得不陪客的冼色丽在交欢过后独自吞咽那晚余文乐准备的面条,小女孩让乞丐进屋品尝热腾腾的饭菜,还有在色情杂志中翻出来的绿宝石童话簿子。
影片选择在血腥激斗场景的间隙中,把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日常的善意的情感若无其事地表现出来,展现美好的同时亦为进一步的毁灭埋下伏笔。
影片的高潮汇集在结尾那段大厦戏中,受伤的乞丐与小女孩的那段对话无疑是本片中最感人的场面:我媽媽說,我莊得像頭牛我說以後我長大了要像樹一樣高,一樣莊要帶她到樹頂去看風光可是我媽媽說,當樹不好樹長大了會被人砍掉的還不如當河邊石頭上的青苔只要有水,有光,就能生存你和我還不是一樣的嗎?不一樣你不是青苔你是花一切标签在这个刹那被剥落,乞丐愚昧却天真的举动让我想起黑暗中的舞者中那个错手杀人的母亲。
然而残酷的现实并不允许悲悯的救赎。
小女孩声嘶力竭的央求也没有阻止余文乐扣动扳机的动作。
没想到黄雀在后,印巴人闯入战场,奄奄一息的余文乐与乞丐都为了女孩拼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如同旁白中那几个沉沉的字。
残阳如血,血似残阳。
這段的情节个人认为是影片的一处败笔,把原本余文乐与乞丐的冲突转嫁到了面对另外两股势力上。
或许导演原意在引发更加激烈的戏剧冲突,可惜第三方第四方的引入过于生硬,给人一种刻意繁杂之感。
但是总体来说,这确是一部充满诚意的电影,其可贵之处在于能在警匪、黑帮片这些近些年来已经被港片用滥的题材中凸现单纯的力量。
之后在字幕中穿插的隐藏剧情也不禁让人又发笑又唏嘘。
能把这样一段含义深刻的剧情放在完全容易被人忽略的片尾字幕中,奉献给那些细心又有耐性的观众,导演必定是有气节、且耐得住寂寞的。
看错了版本才不小心看的这部,很是失望。
最讨厌的是那小女孩,不晓得说她是麻木好还是弱智好。
跟大只佬的那些对白很恶心,很造作。
我不信真实生活中那些人会说出那些话,造作。
完全就是不懂底层人物心理活动的人玩文字搞出来的东西。
还有就是受不了开头和结尾的独白,想作有感情的读法又没读出那个味。
剧情来说,其实很简单的事情被搞得很复杂,看来看去觉得很无聊。
整部片子里充斥着的只有暴力,可能想做有深度的拍,可是我实在看不出哪里有深度了,哪里值得我深思了。
类似的片子看多了,这部最雷人
画面一直是明暗交织,亮而刺目,黑不见底。
如同电影中的众人,蝼蚁偷生,得过且过,处在最极端的位置浑浑噩噩地生活着。
不太喜欢开头和结尾的海滩,有点刻意而且时间拖很长,但从正片一开始就摆脱了这种缓慢的节奏。
第一个镜头是仰拍,可以看到一个个小小的房间,沉默且压抑,钢筋水泥好像要把天空都戳破。
这是一个发生在深水埗的故事,如影片所言,有各样的烂人聚居于此。
一楼一凤马榄什么都做,多得是像阿丈,露露这样,漫无目的只为活着。
看到有人说怎么可能一个孩子就让阿丈重生了,确实也不会。
我想起素媛奶奶的话,哎哟要死了。
素媛说这是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其实对于阿丈来说也是这样。
堂哥之死,小花被绑架,露露昏迷,这些所有都压在了阿丈身上,不过是突然让他有了作为一个人的觉悟,是生活下去不能再麻木度日的理由。
而麻木几乎是影片中所有人的共性。
经历过第一次被清查,小女孩便学会了波澜不惊。
露露也说,这里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
妓女杀完人可以若无其事,警察可以借职权之便嫖娼,妓女可以和不认账的警察无所畏惧地厮打。。。
大家好像对于这一切习以为常,眼中尽是无动于衷的死寂。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神志不清的拾荒夫妇救出了斩姐的儿子,荒诞又讽刺。
正如结尾处斩姐同儿子的相见的欢乐,与其他人压抑到麻木的感情世界有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
人们只是记得挣钱,活命,反正都是烂命一条。
好像后开阿丈对病床上的露露所讲,我们这样的人,差不多就行了,那么认真干嘛,搞那么多干什么。
就是这么无所谓的一个人,和父母都没什么好说,自己的孩子还需要再三确认,要说他真的只是为了报仇,我也不大相信,毕竟墙头草才是底层人民活命的本性。
报仇只不过是让他找到了一个好好活着的理由。
他们永远不会期待生活有阳光不期而遇,因为有的人,真的得不到。
阿丈和露露,杀手和小花,大概也都不算爱情。
不过是困兽能握住的稻草,彼此能够靠近取暖,但终究,谁也救不了谁。
阿丈和露露在片中有过两次回头对视,第一次是阿丈看着她逃跑,第二次是两个人想一起吃饭,露露却被另一个男人叫走了。
即使是麻木,那一刻阿丈心中想必也是怅然若失的。
后来他给露露和小花做了两碗难吃的面,这也许是他能做到的,也是仅存的温情了。
他不会是露露的救星,就算相遇,是唯一的稻草也是被绊倒的羁绊。
生活如此,谁都逃不掉。
这一点恰恰也对应了贯穿全片的歌【偶然】我们预见不了未来,我们无能为力。
杀手和小花的相遇似乎太浪漫,太过耀眼的东西又往往会消逝地惨烈。
他们彼此不排斥总有了些同病相怜的安全感在里面,孤独又想逃离,而眼下却都只能顺从地生活。
这样的顺从无奈又可怕,是从一个孩子眼中投射出的对生活的屈服。
当笑话呗第一个男人叫走时,露露也只是怔怔地看着,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去生活。
杀手的出现时小花生活中的异数,恰巧他们都是想挣脱牢笼的人,即使互相折磨,也无法分开。
影片中大量出现了摇晃的镜头,粗重的喘息,各式杂声,还有怎么也擦不干的汗,五一不在给人压迫感,烦躁阴郁。
沉重,喘不过气,被生活逼着前行,谁有手段便上位,这已不是当初那个讲道义的江湖,旧派的人终将被牺牲。
人人都是为了生存而生存,焦虑,难耐,仿佛人就只剩下尚未开化的兽性。
片中的伏笔很明显,毒鼠强和阿星的遭遇都是如此。
然而大佬被小弟设计,最后的东南亚藉两方人火拼也无不是极大的讽刺。
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堂哥不明白为什么带好了头盔传好了防弹衣还是会死,就像阿丈也不明白,明明是叫堂哥坐好,为何最后却轧死了他。
人永远都不过命运,就像这里的人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深水埗。
不喜欢杀手最后刻意的说教点题,但对于青苔给出的解释真的恰如其分。
河边石头上的青苔,有水有光就能生存。
虽然个个都不过是烂命一条,却能为一个微弱的希望而振作。
阿丈和露露,杀手和小花,斩姐和她的儿子,彼此都是怀着相惜的情义,却终究被这无情的时代所束。
杀手突然被人从背后砍下一刀时变红的画面,中弹后短暂无声继而阿丈也中弹的剧情足够震慑,希望不要有警察来救场也确实如愿,这样的结局足够出人意料,但是二人被打倒后爬起也确实有些假,刻意也夸张了点。
露露眼角的泪水和阿丈保住小花后躺在地上的样子都太动人,感觉从这里结尾反而更好。
不得不说片子的后半截让我想到了郑保瑞,但是郭子健始终要多一份温情。
这片sense好足,余文乐sense好足,郭子健真是被北上商业片磨平棱角的导演,还是司徒锦源靠谱。
余文乐的形象顿时又高大了许多、只不过他跟露露的爱就不了了之了、倒在血泊中回忆的场景让我想起了“新扎师兄”又泪洒了~
一个混混,指望他做什么胎教?
开着日光灯看电影,我一直把乞丐误当作甄子丹.
一星给主题。一星给女主角的歌声。樊少皇是来搞笑的吧?
剧情有些混乱,主题不清。
事不过三
在床上~~with 赵小媚 孟小红
乱
余文乐演的不错,但后面的剧情有点作
话说余文乐还行
把凶杀片排成童话是很做作的一件事
根本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不错呢
给你一点阳光,给你一点水,你就这样活下来了——青苔。
主流了。
镜中镜都重复使用,小女孩被绑的双手可以看书却不解开绳子跟嘴里的纱布,这影片,它以为它很美丽!最后因为那首很喜欢的《偶然》,感性地再给半星。
和野-良犬的调子类同。。我喜欢,,歌曲真好听,余文乐演痞痞的角色太合适了。。
这个警察当的和黑社会有什么区别。
港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