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里面的两只小鸭子,弟弟笨笨的,很可爱,姐姐聪明又勇敢,还很会照顾弟弟。
里面的两只丹顶鹤就是搞笑担当哈哈哈哈,那只老龟很有智慧,我超级喜欢它。
最后就是我们的大雁男主角啦,影片里,他从 一个不知轻重,爱面子的男孩,一路经历了磕磕绊绊,在姐弟俩的陪伴下,最终得到了成长,也获得了其他人的认可!
小黄鸭大电影《妈妈咪鸭》讲述了雁群往桃源谷迁徙的途中,“最棒飞行家”大鹏桀骜不驯爱捣乱,和他的女友晶晶调情时不慎撞散了一群赶路的小鸭子。
不服管教的大鹏决定单飞,不得已和两只落单的小鸭子淘淘、憇憇组成了“临时‘母子’档”,踏上了一路乌龙的寻亲和南迁之旅。
他们经历了一连串惊险、刺激又有趣的冒险。
划过壮美的梯田,爬过冷峻的山脉,遇上好心收留他们的母鸡和妻管严的公鸡、搭乘春运卡车的猪群、有半中医技能的松鼠。
路途中要时刻抵御想吃掉他们的恶猫,而且还险些成为“盘中烤鸭”。
大鹏与淘淘姐弟俩的命运紧紧关联,中途大鹏和淘淘、憇憇因大鹏帮助两只小鸭的真正目的而分离了一小段时间,但是孤傲的大鹏在和松鼠一起飞的时候,想起了教姐弟俩飞的时候,便决定回去找两只小鸭,也刚好救了马上要变成“盘中烤鸭”的姐弟俩。
最后大鹏也逐渐学会了责任心与耐心。
焕然一新的大鹏不仅得到了女友晶晶的原谅,还得到了晶晶爸爸的同意,于是和两只小鸭子组成了爱意满满的小家庭。
本电影让我知道了独立性行动往往是无法取得成功、获得最终的胜利的;只有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人才会获得梦想中想要的美好结局。
有时骄傲的人也一般不会有想要的结果,而却会得到一种不理想的结局;而跟随集体的脚步往往不会让你失望。
2019.0601,// 四星 //。
作品本身是四星。
温馨幽默的一部,完成度高,小朋友的奶音原配更是挣足好感。
但如果不仅仅讲作品本身,这是一部“丧权辱国”的电影,一部打着国货制造招牌,彻彻底底的美国作品。
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我们能理解。
但是对于剧情、场景里充斥着的美国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和YY,中国的制作方拿出了不愧于合格代工厂的精准执行,分毫不差地呈现出来,这真叫人齿冷。
偶尔的几处强行插梗,你们是不是还觉得特有创意特接地气?
比如虽然接纳了什么三分熟烤鸭子的菜肴设定,好歹给厨房调料瓶贴上了个“变态辣”标签。
真·耻辱啊!
国货竟如此,国将不国。
书好不好,看开头就知道。
像萧红的《呼兰河传》开头描写寒冬: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钱钟书的《围城》描写夕照: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
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曹文轩的《草房子》描写小男孩桑桑: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
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
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
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他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电影也是一样,开场如果不能吸引人,一部电影扑街的概率就太大了第一眼,《妈妈咪鸭》的开场就非常美。
如诗如画的秋日湖边,在夕照中摇曳的芦苇荡,群雁有序的飞行演练。
画面的精细和辨识度甚至于格局,和印象中的国产动画大相径庭。
“数千年来,大雁每年都能翱翔天空,顺利迁徙。
”开场就直接点题,是发生是大雁南北迁徙过程中的一段故事。
突然就想起了司马迁在史记里说“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大概飞翔是所有年龄段的人类都想追求的终极梦想。
壮美的场面从开场就能让孩子入戏。
家中女儿刚3岁,第一次带她看电影,选择《妈妈咪鸭》的时候心里很忐忑,这部动画究竟怎样:画面、制作、价值观的设定,以至会不会有过于成人化的情节。
很担心女儿坐不住,闹着要出去,来一出电影院熊孩子大戏就尴尬了,于是很小心的选了靠边的座位。
结果闺女看得连爆米花都顾不上吃了。
全片的色彩都非常鲜明,画质可以打五分。
故事情节,作为一个大人虽然一秒可以猜到结局,但过程你猜不到啊角色设定也很讨喜,坑娃的奶爸大鹏和淘气的坑爹姐弟鸭,简直说出了所有中年妇女的心声,长不大的老公和操碎心的孩子。
一万个槽点可以吐。
影院里带孩子来看的家长居多,笑点安排很紧凑基本上可以说是从头笑到尾了。
避免剧透笑点就不细说了。
其中也暗含了一些略有深意的台词:当有些耍酷、内心孤傲的大鹏因为不服安排被团队抛弃,慢吞吞又富有哲理的乌龟教育它:“如果你把人生始终当成一场比赛。
你会错过很多人,爱你的人,关心你的人,爱人和亲人,到最后你会只剩一个人。
”大鹏感叹“抚养小孩子最难熬,他们总是缠着你,黏着你,好像你就是他们的全部。
”母鸡春椒说“真担心他什么时候能长大”公鸡志明说“放心吧,他们会长大的”母鸡春椒狠狠瞪他一眼,说“我说的不是小鸭子们。
”有仙风道骨气质却说着一口方言的丹顶鹤兄弟、擅长中医疗伤说着单口相声的松鼠大神,对外雄赳赳气昂昂对内妻管严的公鸡志明,配角都很不错。
反派恶猫差评,对于孩子来说过于惊悚了,建议带宝宝去看的家长们,当猫咪出现的时候抱紧孩子。
喵星人被黑得最惨的一次,虽然成年人一看就是假的,但对小朋友来说阴影还是特别深,以至于我们家小朋友出来说对动画片的第一印象,还是里面有只坏猫,太可怕了。
恶猫有点喧宾夺主过于吸引视线了。
在片中还有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角色:赶鸭人。
汪曾祺写赶鸭:“放鸭是很苦的事。
问放鸭人,顶苦的是什么?
“冷清”。
放鸭和种地不一样。
种地不是一 个人,撒种、车水、薅草、打场,有歌声,有锣鼓,呼吸着人的气息。
养鸭是一种游离, 一种放逐,一种流浪。
一大清早,天才露白,撑一个浅扁小船,仅容一人,叫做“鸭撇子 ”,手里一根竹篙,篙头系着一把稻草或破蒲扇,就离开村庄,到茫茫的水里去了。
一去 一天,到天擦黑了,才回来。
下雨天穿蓑衣,太阳大戴个笠子,天凉了多带一件衣服。
“ 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而影片中也很好得表现出了这种意境,始终没有露正面的赶鸭人,孤独的赶鸭人。
虽然赶鸭人在片中是配角中的配角,没有露脸没有台词,但角色刻画做得也很好。
要大力推荐的还是动画场景,真的把东方美学和特效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融合。
里面出现的场景:巍峨的万里长城
同为阿凡达和西游记取景地的湖南张家界
梯田这一段景我觉得美上天
可以看出,导演不但是个吃货,还是个旅行达人。
各位爸妈们,这绝对是对祖国大好江山进行地理地貌知识讲解的好机会。
除此之外,做好孩子问问题的准备:大雁为什么要南飞?
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大雁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大雁为什么排成人字形飞行?
(我记得小学语文里有一篇讲大雁的科普文,此为考点)人字形飞行可以降低风的阻力,从而在旅途中节省力气大雁南飞的过程中是怎么判断方向的?
大雁可以凭借地磁、太阳和星星辨别方向,也可能依靠风向、温度。
总之,一部很有诚意的国产动画,虽有不足,但仍然值得推荐。
国产动画电影需要推动、鼓励,需要有人把梦想灌注,如果都丢掉梦想,我们就不可能有任何创造。
希望原力动画可以做得更好,做一只大梦想鸭!
(票房彻底垮了,故事情节弱 没有什么价值观。
胜在影院观影的画质。
带孩子看的,有私心和非客观中立体验。
)
动画电影《妈妈咪鸭》很让人惊喜,影片包含很多本土元素,方言配音更是戳中我的笑点。
两个鸭子可爱萌趣,画面效果也真的是国际水准。
很多细节和巧思都值得鼓励。
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们去看,欢笑之余不乏教育意义,暖心又治愈,专治开年各种丧好爸爸成长记。
大雁、小鸭子这对临时“父子档”,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亲人,令人动容。
整部电影更是一场视觉盛宴,风景很美,动物很萌。
影片讲述了大雁大鹏与一只炒鸡萌的小鸭子弟弟淘淘和一只小傲娇憇憇因缘际会而结成“南迁寻亲”小分队,一路经历了一连串惊险、刺激又有趣的冒险,并在其中完成了自我成长以及知道了责任的重大意义的故事。
群雁往南迁徙时,自称“最棒飞行员”大鹏高傲自大,不服管教,喜欢自由,爱捣乱,在与女友金晶调情时,不慎撞散了赶路去桃源谷的鸭群,有两只名叫淘淘和憇憇的小鸭迷路了,两只小鸭误认大鹏当妈妈,就和大鹏成了“临时爸爸档”,开始了南迁之旅。
经过了一连串的遇险、刺激和有趣的冒险,它们划过壮丽的梯田,爬过冷峻的山脉,途中遇到好心的母鸡和公鸡,接着大鹏右翅受伤了,又遇到有点医技的松鼠,帮大鹏治好了伤。
大鹏由开始的不情愿变得有担当和有责任感了。
当两只小鸭遇到恶猫想吃它们时,大鹏本可以独自飞走,可是它选择了救淘淘姐弟俩。
于是,它奋不顾身地与恶猫拼得你死我活,使淘淘姐弟俩化险为夷。
当它看见淘淘和憇憇被带进烤鸭店险些成了盘中烤鸭时,大鹏心急如焚,急忙想出对策进入烤鸭店,舍命救出了它们姐弟俩。
可是大鹏却累得筋疲力尽了,走到雪山不远就晕倒了。
这时,懂事的淘淘姐弟俩就托起大鹏的双翅,拖着走,走到湖边沿,两只小鸭子托起大鹏的翅膀飞起来了,这时遇上了来救大鹏的女友金晶,金晶不计前嫌,和大鹏重归于好,并且带着淘淘姐弟俩和它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首先吐槽角色塑造,第一个问题算是动画的普遍问题,总是喜欢把女/雌/母塑造的很明显…至于是怎么明显的呢?
就是眼线,口红,美三部曲。
这张图真的典中典 有的人可能说这样是为了分清性别,所以我忍了很久了,直到看到这个电影连个出生16天的小母鸭子都要画上眼线我真真真无语了,合着女的生下来眼线都纹好了😒。
再然后这部电影主要角色都是鸟类!
鸟类!
鸟类普遍都是雄美雌丑,这也能把电影里的雌的塑造的更好看,雌性大雁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但是台词镜头更多的母鸡设计成白羽鸡,真的有必要吗,我请问啊?
都鸟类了还美必须是女/母/雌的特征啊。
说到母鸡,我更无语了,母鸡做梦:梦里的她老公公鸡是她男神,公鸡做梦:不能犯错误,对不起老婆…我请问?
这有什么用吗这个情节?
它塑造了个啥样的人物啊?
然后本来还想吐槽一下电影中英文夹杂,我都分不清到底是个国产,还是外国电影中翻了,但看了下职员表,导演中外都有,这就合理了,可爱的角色有雀斑也没那么突兀了。
剧情上,硬伤也不少,憩憩他们不是搬新家吗?
没去过桃园谷是怎么在后面一下子认出到桃园谷附近了呢?
这个还算小bug,后面人鸭之前的矛盾…… 怎么说呢,你如果说《捉妖记》里两个种族,和平共处我还能理解,你这样演,让我对吃鸭子产生负罪感了啊喂,所以我应该和男主一样去解救它们?
遭了,我成素食主义者了,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深,比较难表达,这么轻轻的带过总感觉哪里不对……就像电影中猫吃鸭子,坏鸭,鸭子吃萤火虫,很正常,一样让我感觉哪里怪怪的…除去这些,电影还算可以,还是有点过于套路了,期待以后的作品越做越好
打动人的故事是皮,技术呈现是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经常看到一句烂大街的话叫做“好多国产动画的技术已经可以了,故事不行”。
作为希望国漫越来越好的一名观众,我跟大家有同样的感受,包括在看完《妈妈咪鸭》这部着实令人期待的原力开山大作之后。
而作为一名动画行业从业者,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会养成一个毛病:经常喜欢问“什么意思?
”、“为什么?
”以及“怎么办?
”。
1. 什么意思?
“好多国产动画的技术已经可以了,故事不行”,什么意思。
观众说“技术已经可以了”,并不意味着技术真的可以了。
作为从业者,深知国际顶级动画公司在技术上的产业优势,不论是自有软件和工具的开发,TD和R&D团队的规模,还是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艺术素养等方面,都不是我们目前国产动漫行业的“草台班子”可以比拟的。
观众会说“技术已经可以了”,大概意思是你的技术再往上当然观众的体验会更好,但对观众是否认可你这部片子的影响,已经比较边际了。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件事,那就是不管一部电影的呈现形式是什么,3D也好CG也好4K也VR也好,真正打动人的,让观众买单的,永远是影片的内核,和故事设计。
阿凡达掀起了3D电影的大潮,但之后的千千万万的3D电影并没有超越阿凡达。
很多人盯着3D,觉得加上3D了观众就刺激了,就买单了,然后发现并不是,到现在很多3D电影全片最3D的部分是开场字幕。
有没有人去想,阿凡达就算没有加3D,也是一部好片,也能让观众买单,因为它的故事振奋人心。
正如我相信,寻梦环游就算是部2D无CG动画,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好片,票房一定不会比现在差到哪里去。
我们经常在闲暇之时,去温习一些年代久远的经典老片,而那些老片的画质、效果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我们会在乎吗?
一定是好的故事,好的演技,和一段令人怀念的时光和心境。
一部影片的内核与故事就像一部车子的马达。
不管你的内饰外饰多么奢华精美,你的内置科技多么的狂拽酷炫,没有驱动力,车子不会跑,所谓的豪车只是个摆设,没人会来买的。
2. 为什么?
什么叫故事不行?
为什么明知故事不行了这么久,故事还是不行?
到底是哪里不行?
怎么样叫行?
这看上去是个很傻的问题。
但有时我们看问题不妨可以回归到“白痴状态”。
故事不行到底是立意不够深?
还是不够搞笑?
还是主线支线不够丰富?
还是人物不够丰满?
不论是在产业基础相对夯实的欧美市场,还是异军突起的日韩市场,不可否认在内容行业,“讲故事”一直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专业以及值得敬畏的事情。
正如很多优秀日漫的作者都有极深的文学功底及艺术鉴赏力,在韩国影视行业编剧更是占据着主导地位,更不用说历来把讲故事当做艺术来推崇的欧美国家了。
所以我们会看到,中国的观众会喜欢日漫,喜欢韩剧,喜欢好莱坞电影,喜欢宝莱坞电影,喜欢欧洲艺术片,但那些国家有多少人喜欢中国的内容?
看得懂国产片的故事?
你说有文化差异,那么为什么文化差异成了单边影响了?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借口。
编剧本身,和其他任何一个工种一样,是一份专业度非常高的职业,这种职业素养被称作Know How,直译过来是“知道怎么做”,大白话是“懂套路”。
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废话么,不然为啥会有编剧这个行当?
那么,请问现在国产的影片,有多少老板为了表达自己的某个想法,或“情怀”,实际上等同于编剧?
有多少所谓的编剧在为老板和金主打工?
更有意思的是,到底有多少真正经过系统学习和沉淀,具备专业能力和艺术素养的,编剧?
对此我有很大很大的怀疑。
所以回归主题,为什么故事不行,因为:1)跟影视工业的其他环节一样,我们在讲故事这个环节上,缺真正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专业人才。
2)我们的好多动画公司是某个老板,某个“人”想表达自己心中“某种东西”所组成的杂牌军。
这不仅造成很多国产片看画面想尖叫,看剧情想骂街,并且公司制片流程独裁、混乱,内部管理、氛围一塌糊涂,浪费宝贵的人才资源。
3)我们的行业起得太快,玩家太多,缺乏对电影工业每一个环节的尊重,重“人”(名导、明星、名人)而不重产业基础建设。
这一点日本和韩国做得都比我们好,所以发展后劲十足,足以以小博大。
也许是我们的市场太大,捞钱实在太过于容易,水大鱼大,谁都想搞点事情,也不能怪谁,人性使然。
3.怎么办?
作为企业管理者,我没有资格给出“怎么讲好故事”的建议,因为我不够专业,因为我尊重专业。
好点子不等于好故事,好故事也不等于好剧本。
但是我知道,在一个成熟的行业里,讲好故事有几个必须搞明白的要素:1)你的目标观众同样一句烂大街的评语,很多国产动画电影“小孩看不懂,大人没兴趣”。
我们的动画从业者动不动就“合家欢”,合家欢是最难的,好莱坞做了这么多年,也不是部部合家欢观众都买账。
我们的“小门神”里为什么会出现小孩在夜店里调酒,为什么“妈妈咪鸭”里的大鹏设定是个大龄恐婚青年,为什么“昆塔”里面以小毛孩为主角却“勇气”?
种种作茧自缚的故事设定和常识错误,反映的是我们的决策者误以为“讲故事”就是把他们心里的故事讲出来,却不明白里面的专业性。
2)观众为什么要喜欢你的主人公观众对主人公的接受度、代入度和共鸣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片子是否能打动观众。
如,家喻户晓的孙悟空成为大圣归来的主角无可厚非,片子的泪点和燃点观众也能接受到,因为这背后有这个古老民族对正义的渴望——这一棒,叫你灰飞烟灭;又如昆塔系列,很多观众看到“菠菜”(博采-_-)等几个角色时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这么丑?
头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只有一只脚,看着好不舒服”等,大大减低了观众对主角的接受度;又如小门神里的神荼郁垒,一个因为一己私欲要放出年兽,一个糊里糊涂任由兄弟乱来,结果相比角色,观众更喜欢配音(白客、高晓松);又如“阿唐奇遇”,主角是个茶宠(?
),茶宠想变色而踏上冒险,请问,Who Tama Cares? 再回到妈妈咪鸭,主角大鹏年轻有天赋但缺乏责任感恐婚,请问是给谁看?
小朋友?
还是已经结婚的家长?
主人公的设定、行为逻辑、内心驱动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需要遵循逻辑,研究观众心理的,一招棋错步步皆输。
3)你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故事的主要矛盾点是什么,故事背后的信念是什么?
正如罗伯特·麦基所说,矛盾冲突是故事发展的基础,矛盾之于故事,就如声音之于音乐。
观众被故事的矛盾吸引,被故事传递的信念打动。
如“料理鼠王”,观众被“老鼠也能做料理?
”这个矛盾吸引,被“只要能做出打动人心的美食,老鼠也能是厨神”传递的信念所打动;如“疯狂动物城”,观众被“兔子也能当警察?
”的矛盾吸引,被反歧视、追求正义的信念打动。
回到我们的片子,妈妈咪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想了很久,没有矛盾。
片子是由一个由一个的桥段堆起来的,靠一些表演和段子在吸引观众,而不是故事的核心矛盾点。
大鹏在最后强行收获了责任感,但由于脱离了矛盾性的支撑,没有传递出信念,所以结局显得很平,观众不会被打动。
其他众多国产片同理,不做赘述。
4)没有好的故事,炫技炫团队毫无意义如字面意思等等原力在CG行业的实力和资历有目共睹,这次第一次做原创电影,也煞费苦心地组建了一个中美混血的7人编剧团队,而且令人佩服的是,老板赵锐并没有在编剧名单中。
虽然本片的故事稍显零碎,没有带来太大的共鸣和感动以外,至少是一个看得下去的,合理的并且完整的故事。
像妈妈咪鸭这样没有前期IP铺垫的作品,又没有档期优势,如果没有话题传播性以及自来水的后劲(参见大圣和大护法),要拿到高票房本来就不容易,但原力对于动画电影工业的尊重让人非常期待下一步作品。
反观近期毫无意外扑街的“猫与桃花源”(1700万),还是一句话,用错误的方式是不会产生正确的结果的,错误的人也一样。
让我们为国漫继续努力。
画得还行,国产动画故事算比较完整,讲动物就讲动物,最好不要牵涉到人类的生活,人可以不要过度开发自然,但人类也是自然的一环,烤鸭子和保护自然没有关系,编者对这个主题头脑不清,按照这个主题想下去,大家都吃素好了,讲这个你讲不清楚的。
看动画片孩子居多,希望不要误导了孩子。
另外不明白唱英文歌的用意在哪里?
有些不伦不类。
及格吧!
6.5分
虽然不是首部国产3D动画电影,但是我觉得绝对是里程碑的一部!
看到很多人说故事低龄向的,说实话我认为这个故事并不低龄,里面有很多细节道理都值得许多成年人细细斟酌和反思的,笑点不尴尬(大部分),片头开始还没十分钟就被逗得不停在乐。
电影中加了不少南京的特点(应该是),片中许多口音应该是南京那边的口音吧,我也不太确定,我觉得这个特色很棒。
而且特效、场景、音乐、镜头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比起其他国产3d动画),剧情框架结构我认为不输皮克斯的动画电影。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有些情节节奏太快,台词像是强塞进去的,应当深刻渲染的地方却被匆匆带过(比如片尾大鹏决定去拯救鸭雏的时候),而有些不怎么重要的情节却占据了许多时间,剧情安排方面我觉得应当再斟酌一下,化繁为简。
还有配音方面,我觉得还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大鹏,很多大鹏细节上的情感是可以通过声音演出来的啊!
这一点实在是太可惜了!!
还有片头飞翔的镜头可以看得出借鉴了不少《驯龙高手2》,甚至有一个镜头几乎是一模一样(如果有机会我会单独截出来对比),这一点也需要批评。
虽然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有点平庸,但是看到末尾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在为电影里的角色的感情不停地流眼泪,最后看到职员表全是中文的时候真的狂哭出声!
我真的太!
自!
豪!
了!
昨天看见预告片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完全不敢相信这是国产动画,直到今天看完真的爆哭,完全沉浸在了民族自豪感里。
虽然外国支援占的比例也挺大的,但是我觉得这当之无愧是国产超级优秀的动画电影之一。
我最后以个人名义呼吁一下,都去电影院看!
去贡献票房!
这部电影绝对值得这些褒奖!!!
有点接地气的幼齿向动画片
3.5 挺好玩
风格太混杂了。
国语配音其实还好,就是剧情低龄化,而台词又少儿不宜。对我个人来讲,不太喜欢的一点在于看完以后更觉得小孩子实在太烦了。
剧情无聊不说,台词充斥着网络用语,看一半睡着了。里面化用电影梗,但比起果宝特攻来效果差远了,编剧0分。但技术确实好,整体2星,给技术加一星
台词略尬。形似欧美动画,配音小孩子比大人强。
讲真,国产动画真的是越来越给力了啊
用雄性大雁(男性)替换了母亲的角色,强行让没有血缘关系的男性置换了有血缘关系的母亲。让父=母。利用父的身份来歌颂了母爱。有被恶心到。并且包含了动物(人类)必须要结婚有伴侣有家庭有孩子。全片唯一占主要位置的女性角色是鸭子崽崽淘淘,聪明的崽崽。且配角都为女性。不管是大雁,松鼠,人类坏蛋,猫坏蛋,乌龟,仙鹤都是男性(雄性)性别为主。原来动画片的男权视角居然是最清晰也最多的重灾区。这种潜移默化的“家庭”“爱情”教育果然是从小就开始的。人类的父权性移植到了动物动画片之中,现实中的动物根本不具备人类性。这种土壤里面长出来的动画片也这样……
里面配乐和歌曲还不错,剧情也都在意料之中,很普通。
挺好玩的,角色名字很有喜感,从大鹏带着淘淘、憇憇走上归家之路,就变成了一部标准意义的公路电影,一路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来不及看风景,只有不停赶路,前面方向不明,困难重重,后面有恶猫追逐,危险逼近,大鹏的翅膀受伤不能飞,小鸭子还没长大,柔嫩的翅膀也飞不了,只能一路的跑,跑,跑。
雁雁大国,美国脚本,原力动画,鸭历山大。
很不错的大团圆国产动画电影
六分吧。不愧是一流班底,特效没话说,看的时候一直在数,一根毛两根毛。。这得多少钱。但是剧情真的幼儿向,我还是接受不来。
画面好棒 淘淘好可爱 配音吴磊配那只猫好厉害
虽然淘淘很可爱,可能还是不太适合我
披着美国制造外衣的中国传统观念宣传片!一开始我还在奇怪为啥制作这么精良的片子老是在宣扬一些国人的价值观,看了制作团队才明白怎么回事.动画洋务运动啊简直就是.
未婚直接当妈,少走很多弯路。对猫奴不太友好。国语配音很给力。建议给丁克族多看看,领养也还行。
不要相信什么中国动画崛起的谎言,都只是为了多骗几张电影票
一只掉队的大雁,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动画特效还有人物效果做得都挺好的,就是故事稍微弱一些,没有什么记忆点,就记得不是《丑小鸭》的故事啦,然后结合《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嗯,就还凑合吧。
国产动画片能做到如此,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