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AFTA看到Kate得奖,然后几乎把三季全部看完,坦白说,第三季看下来很辛苦,窒息感很真实,遭遇social media冲击的青少年如何寻找自我,维护精神层面的健康状态,而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在惶恐和担忧中度过生不如死的每一天,director 是男性,用细腻,温柔却真实的角度去揭露女性的vulnerable 的生命体验,去唤醒,去提醒,去警醒(有权利的人做出管辖),虽然small British drama but the power is unbelievably mighty 。Last but not least, Kate is the one who never lets you down。
窒息,但不怎麼喜歡這個故事。
只有一集,表演很细腻。凯特·温斯莱特,她作为演员和女性,太鼓舞人了,那种真实感,很强大。她的皱纹、她的斑、她微微发福的身材,都是她作为演员,去饰演一位真实的母亲的资本。让人信服,又让人钦佩她的勇气。只是角色,而不是明星。就跟这部小剧的主旨一样,拨开互联网给我们所带来的虚假的焦虑和迷惘,真实松弛而后才能强大。
凯温母女的戏很不错,我非常能理解女儿的那种心情和行为,同时也很能感受到作为母亲想要帮助女儿却总是做“错事”的无力感,而且母亲在剧中太卑微了令人心疼,真实的像部纪录片
主要是演员好,本子其实一般
你永远可以相信温温的演技,Mia不愧是她女儿,确实有点表演天赋在身上。
太沉重了。
特喵的短短一个半小时看得我都要抑郁了😂😂😂选择不生孩子就是为了100%消除将来有可能发生这种事的概率…
剧本太烂了。
父母子女,就像是开盲盒吧,于双方而言,一旦建立起来亲子关系,没有所谓优劣,只能认了,越挣扎越扎心。女儿表演也可圈可点,自我嫌弃、环境嫌弃、负气、怨怼……从始至终观看处在无法共情之中的情绪,想起来都让人泄气😒电影视角很好,不探求原因、无法给出解决之道,像极了生活本生,只有忍耐……
凯特的演技真是经年成熟,不论是哪个题材,都能掌控得恰到好处。《I Am》第三季只有这一集,没有把观众当白痴的旁白,也没有累赘似的前情提要。似乎只是摘取了母女生活之中发生的真实,以及她们的困境。整部剧集节奏很慢,画面整体呈冷调的氛围,像被阴霾笼罩般压抑。大量手持的近景让剧情更加真实和窒息,连呼吸都跟着变得沉重。也正是大量的近景能让凯特细腻的演技得到充分的发挥,没有一丝多余,没有一丝力绌。无所适从、无处安放、无能为力,凯特完美地展现出了复杂的情绪层次,举重若轻,大道至简。整体打4分,凯特的演技足以打超5分。
喜欢英剧就是因为它直截了当的现实主义,这季只此一集,其实就是一部独立的电影。仍延续前两季生活流的质朴,展示了母亲对抑郁症女儿的倾听与陪伴,不是心由境转,而是境由心生。既是母女关系的互动,更是“困在心绪里的母亲”的呈现。凯特在《东城梦魇》就追求中年人的不精致和不讨喜,这里更像个真正的老母亲,不仅是外形上的衰老、臃肿和憔悴,还有人物的缺陷和思绪。这个戏主要还是看表演,大部分戏都在阴暗的室内空间展开,几乎都是近景,就像看小剧场的双人话剧,近距离观摩高手的表演。
温和女儿演技爆发
对话真实的令人心悸,恍然发觉我温从少女到母亲的转变好像是一瞬间的,这部更是能看见温温流失的容貌和日益精进的演技,我活着就是为了爱这样的演员的
太好了!我从来没有看过这种题材
青春期的娃真可怕
凯特这演技真的是随年龄线性上升。时至今日已是举重若轻,举手投足都是影后级别的献艺了。
是 因為 social media 麼? @2023-05-17 20:17:31
从BAFTA看到Kate得奖,然后几乎把三季全部看完,坦白说,第三季看下来很辛苦,窒息感很真实,遭遇social media冲击的青少年如何寻找自我,维护精神层面的健康状态,而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在惶恐和担忧中度过生不如死的每一天,director 是男性,用细腻,温柔却真实的角度去揭露女性的vulnerable 的生命体验,去唤醒,去提醒,去警醒(有权利的人做出管辖),虽然small British drama but the power is unbelievably mighty 。Last but not least, Kate is the one who never lets you down。
虽然但是,这个剧本好像只是为了飙演技存在的。
令人窒息!剧本单薄,纯靠演技。就很无聊🥱凯特的女儿没有继承妈妈的颜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