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莫村》主要讲述了本来属于三个阵营的士兵误打误撞都来到了叫东莫村的村子,这里的人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甚至指着枪叫“铁疙瘩”。
慢慢地他们习惯了这里,也喜欢上这里的生活,为了保护村民而牺牲。
这部影片有一个重要的标志——蝴蝶,它总是在电影转折等重要的时刻出现。
同时电影用不同镜头的转换来表达情绪和意境。
在几个重要片段也用天气的变换来表达主题。
蝴蝶是善良和美好的化身,是村子的守护神。
蝴蝶在电影里几个重要情节都出现过:电影一开始,女孩看到快要坠落的飞机还在一脸天真地打着招呼挥着手,她身边就围绕着白色的蝴蝶。
这个有点傻的女孩是电影里最单纯美好的代表,所以蝴蝶的出现就象征着她的美好。
三个朝鲜士兵跨过悬崖进入东莫村,画面上也出现了蝴蝶,这就代表东莫村远离战争,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当美军的飞机出现在村子上空,想要轰炸村子,所有的蝴蝶突然之间全都飞走,在天空中集结,甚至因为它们的攻击,很多空降的美军没能安全到达地面。
这时候蝴蝶代表着正义善良,惩罚了邪恶和杀戮,也在预示着悲剧也将上演,那些单纯和美好会离村子越来越远。
最后五个士兵为了保护村子牺牲,雪地里又出现了蝴蝶,由一只变成五只后来又变成一群。
这里的蝴蝶既代表了五个人死后的灵魂变成蝴蝶在守护着村子,也代表着善良美好最终会战胜邪恶,世界终归会平静祥和。
本片很好的利用镜头切换表达情绪,烘托气氛在没进入到东莫村的时候,所有的镜头都是短的,而且是晃动的。
这就表达着人在战争中不安急促的心情和坎坷残酷的处境。
进入到东莫村之后,镜头变长了,每个画面都比较稳定,这就代表着这里的生活安定而祥和。
几个重要的天气转换具有重要的作用两方阵营第一次见面,争锋相对,就在对峙的时候下起了雨,这里雨水洗涤了他们身上的杀戮和仇恨,随着太阳的升起,晒干了雨水,他们清爽地在这里想要开始新的生活。
第二场雨象征着爱情的朦胧和美好。
那个傻傻的女孩叫雨怡,也和雨有关。
雨怡跑到雨天里欢快地奔跑,脱下了袜子擦脸上的雨水,年纪小的士兵泽基跑过去地给她手帕。
这里的雨天是初恋的朦胧和浪漫,慢慢地浸入人的心。
最后五个士兵为了保护村民铤而走险,决定去空地吸引美军的轰炸。
这个时候天空下起了雪,雪纯洁无瑕,代表着和平。
白色在这部电影中非常重要。
具有善良美好含义的蝴蝶是白色的,最单纯的姑娘雨怡头上总是戴着白色的花,五个士兵为了保护村民牺牲在了雪地里,村民的衣服几乎都是白色或是青色的,代表着纯洁美好。
经历了战争的东莫村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最初的美好,但愿这里的村民仍然能像村名的含义一样人人都像孩子般无忧无虑地生活。
素材来源于网络SJBD补标
装DVD的那个小箱子里,还存有一些没有看过的碟片拿出借着奥斯卡而比较红的《潘神的迷宫》看了15分钟关了,这电影不适合晚上看因为有点小小的神话的色彩,我怕看了晚上做乱七八糟的恶梦;红色封面的《回归》,是阿莫多瓦的最新电影但始终不能融入到以西班牙语的电影中游离,游离因为那些国外著名的情色片用的大多数是西班牙语的配音老让我感觉到是在看情色片又,让碟,从那机子里吐出还是选择韩国电影吧,总觉得这是最保险的选择这是一部名叫《欢迎来到东莫村》的电影导演以前是拍MV和广告的这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但就是这样一个新晋导演,呈现出的是娴熟的讲故事技巧和漂亮的镜头运用一部将近两个半小时的电影让人又笑又哭甚至让我体会到了当年看《太极旗飘扬》时的深深感动看《共同警备区》的紧张刺激看《爱有天意》时的明亮画面把所有韩国电影的特质体现的淋漓尽致很佩服当代韩国导演们对历史的这种态度对内战的反省让我看到了文化人在一个民族伟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当年的《太极旗飘扬》到《共同警备区》再到今天的《欢迎来到东莫村》与其说是电影的剧情吸引我,还不如说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深刻反省让我更为感动。
让人再次兴奋的电影《欢迎来到东莫村》这让我不禁想到了马上要出新片的香港导演欧雪儿同样是拍MV出身,拍广告她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明明》又会怎样呢?
等待着看香港电影和韩国电影的PK吧……
算JSA的另种形式也就可以对粗劣的特效意淫的战斗场面及雪天的蝴蝶报之一笑——反正只是童话罢了
战争喜剧片最经典之作要数法国的《虎口脱险》了,除此之外我对其他同类片不是很感冒。
前几日为女友下载电影时,无意中发现了这部在韩国很有名气的影片,而且主演之一的郑在泳在《实尾岛》里也有过精彩演出。
影片开始就是一个“傻姑”在“傻笑”,那笑得可真是傻,但有着人类最初的纯真。
场景的亮丽让我感觉这不是一般战争片的色调。
韩国近几年似乎特别热衷于拍摄朝鲜战争题材的影片,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但是韩国始终是站在自己的历史观角度上看待问题的,就像郑在泳饰演的朝鲜军官回答泽基的那样:“确实是我们侵略了南方”,而泽基只能困惑地为自己“辩解”:“我来南方只是奉命行事的”。
当然,观看影片时我们都在不自觉得加入自己的某种观点进去,造成“误读”的可能,这也是一般人的“通病”。
抛开历史因素,单纯地说说电影。
两个韩国军人,三个朝鲜军官,一个美国人,都“无意”之中被“刻意”地集中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
这很容易造成戏剧上的冲突,信仰的不同,又值战争时期,怎能不发生事情?
片头除了被傻姑搞掉的手雷外,几乎不见流血牺牲,有着轻快的喜剧风格。
“狗娘养的,狗娘养的”,“你他妈的,你他妈的”,当双方正紧张地对峙时,小孩们则肆无忌惮地“呀呀学语”,令人忍俊不禁。
不过一个小细节令我有一丝不快:用身体压住手雷的是韩国军官表铉哲,而不是李秀华,这就如前面提到的韩国人的主观情感和态度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无形中有点瞧不起北朝鲜的味道(比如影片最后李秀华说搞不明白这些新式武器,让表来当指挥官),这让我想起早期港片中对大陆警察的污蔑。
还好,我笑的时候更多一些:“喜小姐”=SMITH,“小生名叫达洙”;傻姑的袜子;文尚相的贫嘴;老兵张荣熙与那位叫不上名大妈的“情投意合”等等,都是经典搞笑元素。
看这部片子的一个独特感受就是“漫画式”的夸张。
包括那些搞笑元素在内,韩国人似乎倾向于向自己的近邻日本学习,不仅请来了久石让老爷爷配乐,而且在剧情紧张的关键时刻故意用“慢动作”来体现人物的心理状态:粮仓被炸,出现的是满天的爆米花,很漂亮的场景;杀野猪时,人物的交接也是用慢镜头来完成的,“极度的慢”中体会到了生死攸关;表、李、泽三人看着漫天“灿烂烟花”时,别样的悲壮美把一瞬间给定格了。
浪漫的手法,强烈的场景反差,深深刺激了观众的视觉与泪腺。
看完此片,我要向韩国电影致敬。
而不乏丰富资源的中国,却只能拍出《无极》这样的烂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之感慨。
早就领教过韩国影人意淫的功夫,这次也不例外。
不少以韩战为背景的电影都加入了大把意淫的调料,好像非如此不足以显示“小”韩民族的“劣”根性,怎么会有这样变态的民族,这样卑劣的想法?
看来,韩国做殖民地的时间真是太长了,心理大大的不健康。
韩人其实优点多多,但他们却用了难以理解的手法来表现。
片子中,几个韩人战士相当的军事素质超群,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当年的(南北各方)韩军是以顽强敢死闻名的,韩战到后期南韩战士就用野狗一样的刁钻战法让志愿军叫苦不迭。
至于韩军的军事素质,特别是操纵高技术兵器的能力,想想那个文盲比刚解放的中国还多的国情就可以预测。
片中,那个小山村里的村民个个彬彬有礼,衣着整洁,事实上韩国乡人当时的陋习相当的多,经济窘困,朝鲜多山,山区耕地稀少,哪来那么个桃花源?
片中,美军飞行员因语言不通而误会笑话不断,实际上美军随身都携带有当地语言的说明文字,请求当地居民给予帮助,没有带这样的文件怎么能出战?。。。。
,毛病简直挑不完。
本来,这个片子走发挥想象力的寓言戏路,当然是一种不错的艺术手法,但素材总要有点生活依据吧,符合逻辑吧。
用常规的素材合理的逻辑演绎出非常规的结果,才是影人展示艺术功力的办法,而不是凭空捏造荒诞的素材出来。
荒诞的效果,黑色幽默的处理,都是在真实合理的场景下发生的,现在导演编剧凭空捏造出一个荒诞的场景,结局又简单得白痴都猜得到,这叫观众情何以堪!
不是脑残是什么?
据说韩国人当年还打算让这个片子去竞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我猜想美国电影协会一定会为怎样让韩国人打消这个念头,又不伤友邦感情而大伤脑筋。
这个片子,用一个字总结 —— 假一个词总结 —— 脑残一句话总结 —— 一个傻子引发的悲剧
是看到了开头能猜到结局的片子。
一看到开头就知道这些相逢的士兵必然会和平相处,但是他们的介入也会导致美好的村落的灭亡。
所以注定是一个悲剧了。
多想了一点,这样世外桃源般的村子对于外人抱着善意与接纳,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丑陋,认为外面也是这样,他们总是在说“到底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呢?
”,他们没有紧张的情绪,而外来的人总是很紧张,外面的人——那些士兵、我们,总是在担心自己被害,总是在戒备,士兵不能理解他们,觉得他们是装蒜,但其实到底谁才是不正常的呢?
这种防备的心理,这种对别人的不信任和戒备,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不是战争,即使不是在那样特殊的战争时期——影片的背景只是把矛盾放大和激化,人们之间同样是这样敌意的相对,只是没有刀枪这样的外化武器展示出来,本质并没有不同。
其实我们都向往着这样的美好,心里也有这样的善意,但我们不敢放出来,因为这样等于自己毫无防备,也几乎可以肯定自己会因为这样的善意而被害,社会就是这样变坏的,是劣币驱逐良币啊。
个人的美好或者一个村子的美好在战争面前何其微不足道,随着傻姑娘的死去,也象征着美好的灭亡吧。
集体杀野猪那段当真夸张,几乎让人怀疑是动画制作的,野猪的毛发飘散,人的动作夸张到静止,是种很有意思的拍摄手法。
经过这段之后,南方军和北方军的隔阂尽去,开始变得能够接触,这是不是也说明了要团结必须有外来的统一敌人?
村长被虐那段让我觉得十分难受,那么老那么善良的老人家被打的满嘴吐血。
当然,还有更多的友爱,有村民站出来维护那些士兵,假装和他们是一家的。
一直不喜欢韩国的片子,觉得情节拖沓,加上不喜欢韩国人。
但这部片子拍摄的风景还算很美,虽然情节的节奏控制的很奇怪,但有极为美好的音乐能弥补这一点。
后来才知道是久石让的配乐,难怪能那么激动人心。
其实这么美好的村子最终毁灭只因为他们救了一个外来的美国人,这也不禁让我有一个十分消极的想法,好心大部分时候是没有好报的,当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往往带来的都是毁灭。
也许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不去救人,就能保持原来与世隔绝美好的生活。
当完全敞开胸怀时,也就是灭亡的时候吗?
在中国,当有人误入世外桃源时,他们都是尽快把他送出去,并让他一定保密,这还不放心,他们会马上搬迁。
这种防备的心理才是世外桃源能一直存在的原因吧。
实际上,误入桃源的人也确实去报官了,也确实带人来找,如果真的找到,那必然也是桃源的毁灭啊。
所以,有的时候做的狠一点,也许真的是对自己好一点。
唉,真是传达了一种消极的态度和人生观啊。
无知者无畏,我活在自我的空间里,不受外界的打扰,看起来电影好像描述了是中国的桃花源记,其实讲述的是一个大家和小家的世界观的分歧问题。
自小中国的教育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但是自给自足的村落不与外界接触,战争中的残酷不参与不接触,那个疯疯癫癫的小女孩好像就是祥和宁静的代表,仿佛人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这样的,按照这个村落的模式进行参考设计。
日出而耕,日落而息!
中国的电影也拍出来过这样的情景,比如太极~~~但是外来的事物终究会影响内在的变化,美国,韩国,朝鲜三种势力搅拌在一起,真希望加进去中国人的影子在,感觉导演有倾向性的把主观偏向南朝鲜,淡化美国在故事中的作用。
未完······
整部影片是以朝鲜战争为背景而展开的。
朝鲜和韩国,本来是一家人,但却因为阵营不同而对抗,而朝鲜军人和韩国军人,用着同样的语言,长相也几无差别,战场上却得拔枪相见,至死方休。
在影片中,不管是韩国的两个逃兵,还是朝鲜的三个战斗幸存的军人,都表现过不知为了什么而战的迷惑。
他们不知道战斗的起因,不知道战斗会把他们的命运带向何方。
他们只知道的是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命令,哪怕命令是炸毁一座满是难民的桥,是向走不动的战友开枪……他们逐渐厌恶战争,也厌恶战争中的自己。
但直到他们到了东莫村,他们换上平民的衣服,和村民一起下地干活,倒还觉得这种生活很不错,对这个村子逐渐产生了独特的喜爱之情。
后来,他们一起结盟,成为了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
他们不再迷茫,因为他们知道了合作的原因和意义,那便是守护,是赎罪,是对美好事物的守护,对自身曾经罪孽的救赎。
当炮火淹没他们的时候,他们放声大笑。
他们从未像这样坦荡,从未找到这样的存在价值感。
东莫村保住了,村民们还像一开始一样单纯。
只是他们不知道,那些“不速之客”不会再回来了,他们永远长眠在雪山之上,永远都会守护着东莫村,守护着这片没有被战争侵扰的净土。
《欢迎来到东莫村》改编自大学路和忠武路着名的奇才张镇的同名话剧,用韩国人的视野解读朝鲜战争,对战争的反思,激烈的战争场面与温馨的劳动场面所形成的巨大反差。
在6.25战争期间,国军和人民军以及美军在江原道偏僻的小山村不期而遇。
逃营的少尉表鉉哲(申河均饰)和落队的胆小鬼卫生兵文尚相(徐宰庆饰)是国军,充满人格魅力的上尉李秀华(郑宰荣饰)和老兵张荣熙(林河龙饰)以及少年兵徐泽基是人民军。
再加上美军飞行员史密斯大尉(斯蒂芬•泰休勒饰)。
彼此都怀有戒心的他们逐渐被世外桃源一样的东莫村居民的善良和纯朴同化。
最后,为了保护东莫村免受联合军的轰炸,他们齐心协力、冒着生命危险实施了拯救计划。
最终献出了生命。
影片《欢迎来到东莫村》有两种魔力。
一种是“时间”的魔力,另一种是“语言”的魔力。
这两种魔力在影片某一时刻合二为一。
那就是在捧腹大笑后,感到无比心酸的时刻。
因为,他描写的村庄美丽得令人窒息,但他表现的战争场面既残酷又凄惨,让人惨不忍睹。
这部影片在“时间”上把握得恰到好处。
有时像皮筋一样拉长,有时突然定格。
通过这样的表现手法,引发观众强烈的感性爆发力。
在《欢迎来到东莫村》中有3个时间停止的瞬间场面。
一是手榴弹在玉米地到处爆炸,天上下起“爆米花”的场面;二是被野猪追赶的主人公们齐心协力,进行反击的瞬间;三是炸弹像花瓣一样落在竭尽全力拯救村庄的主人公身旁的场面。
这些场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场面不但是彼此憎恨对方的南北(以及联合军)军人敞开火热心扉的关键性的瞬间,而且还是战争的暴力性转换为友情的可贵的像魔术一样的瞬间。
东莫村让我联想起了《大鱼》中那个“不穿鞋子”的村庄,一如东莫村一样静谧,有开心嬉戏的小孩子,有眼神祥和的老者,有安于乐业的村民……这样的“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不会存在的,所以出现在电影里,所以它让人倍感珍惜与心酸所以它永远不会消逝……它存在于谁心中的一方净土里,只在那里生根发芽,看不到丑陋的一切,但却就在矛盾的边缘,安和的存在……
我今年以来看过的最好的电影,难怪韩国会选送该片去参加奥斯卡,我还没有看过《亲切的金子》和《空房间》,但很难想象有什么可以超过东莫村。
这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故事,却承载着沉重的寓意,在快乐到近乎荒诞的情节背后,是对战争的反思,对战争残害平民的痛斥。
导演虽然首次指导剧情长片,却对节奏张弛的掌握异常老道。
故事改编自话剧,讲述朝鲜战成期间一个桃花源记般的故事。
国军、人民军以及美军在江原道偏僻的东莫村不期而遇,彼此都怀有戒心的他们逐渐被东莫村居民的善良和纯朴同化。
影片一开始,就明白表示了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来自南部国军的一个是怕死的落队小兵,一个是不愿意按照命令残杀平民的逃营少尉;来自北方人民军的是拒绝奉命处死负伤战友的上尉,和只知接受命令、甚至不明白战争前因后果的老兵及少年兵,当然还有那个信奉人生应该享乐,却被派到这个语言不通的陌生国度莫名搏命的美国空军大尉。
美国军队无疑是片子里最大的反派,他们无视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生命,屠杀一切,轰炸一切,只为了战争能够速战速决。
当东莫村的村民第一次听说美韩联合对抗朝鲜军队时,他们说:“两个打一个,真不公平。
”当美军长官决定轰炸东莫村,以取得支持军队继续北进的运输线时,一个韩国军官说:“这样太不负责了。
”影片最精彩的一个场景,是初到东莫村时,国军二人和人民军三人持着机关枪和手榴弹对峙。
一群村民夹在中间,他们完全不知道山下已经打仗,也从来没有见过枪支,更不晓得其中的厉害,对于他们来说,山下来了头野猪是更重要的议题,两边的紧张和中间的松弛,形成强烈对比,也狠狠地嘲笑了这场战争的可笑。
之后的野猪场景同样精彩。
面对野猪来袭,原本敌对的人们联手反击,久石让的音乐令人热血沸腾,导演神来一笔用起慢镜头,让演员的每个动作和表情都极其夸张,在滑稽的同时也向观众极度强化了他们转敌对为合作的过程。
之后的偷吃猪肉进一步表现了这群人的友情,脱下军服换上民装一起下农田,更是一个象征性的情节。
拍广告出生的导演,每个画面都美到极致,东莫村就像世外桃源一样,爆炸的爆米花,雨中的指路灯,还有最后炸弹纷落的场面,都美好的像一幅幅静止的插画,和久石让的音乐配合得完美无间。
在这些美丽的场景中,姜惠贞演的疯女孩更象征了无邪,她的微笑未必最美,却一定是最纯净的。
所以在那场雨中,小兵把自己珍藏的国旗送给她擦拭雨水;在片尾,她的死成为对这场战争最大的控诉。
每年的奥斯卡,其实最有分量的奖项应当是最佳外语片奖,因为所有的参选片都代表了各国当年电影的最高水平。
想要知道中国电影工业现在和韩国的差距有多大吗?
看看东莫村和《无极》的差别就知道了。
很难看 刻意营造的笑点很尴尬 配乐很好但是不符
剧情本身就很…理想主义&乌托邦?不是很有趣
我还说配乐怎么这么久石让。结果真的是久石让?!
本片在抓野猪之前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抓野猪之后就急转直下,到寻找大兵逻辑非常牵强,战斗场面就更加无语了~~~~导演故事说不圆,就强塞进现实魔幻的成分,很生硬,同类型电影远不如《共同警备区》。不过本片传达的统一的希望和愿景还是不错的,中国观众也能感同身受。
张镇编剧的作品,每场戏都能写得很有趣味,这点挺牛的。整个故事有点像弗兰克·卡普拉的《消失的地平线》,都是用一个幻想的乌托邦来表达反战主题的故事。我是不太相信有乌托邦的,只要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生活,总是会产生矛盾、纷争、阶级、压迫的,这跟发达不发达其实没什么关系,也没必要用一个幻想出来的乌托邦来证明战争的残酷性。从这点上说,这片子的思想深度跟姜文的《鬼子来了》不可同日而语。不过看完确实也会想到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用来制作爆竹,而外国则是用来制造子弹。我倒觉得,用火药制作爆竹比用火药制造子弹要好得多。虽然人一定会伤害人,但武器的进步,确实让人伤害人变得更加容易。
除了人物安排有明显刻意成分 其他都是很经典的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身陷内战,你我都是逆流的游鱼。从针锋相对到不愿分离的念头,正是这奇妙的友谊为欢笑所用,献给我们交汇的泪光....
及格线以上的电影,但8+得分就有点莫名其妙了。看点必然是有的,比如战争和平,美国豢养的猪狗等。但节奏不佳,随时可以做其他事然后接着看那种。还有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几只飞蛾就能让无数飞机坠毁,连伞兵都会死也太扯了。
老婆,周末看的,很有思想到片子,反战的,反正评价挺高的,老婆,抱抱……我很想你,很想,嗯,你也很想我吗?嗯,反正我这样想,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想我。老婆,如果想念一个人却不愿意和他说话,会是什么原因?嗯,是因为不想要了吧……
韩国的桃花源~立场有点儿偏南朝。
前半段是在欢笑,后半段的时候我哭了。
太特么无聊了!!!小时代我都给了两颗星!!!!浪费了我的午休毁了我的心情!!!非常不喜欢这一类的题材。什么人性什么的。还是棒子的抗战片!!
电影很感人,一如既往传达反战思想,手雷炸爆米花和联手杀野猪都有一种漫画式的夸张和幽默,全片大部分时间在讲述韩朝美6名士兵在东莫村从敌意戒备到互相打开心防、接纳彼此、与村民和谐互融的生活,一曲田园之歌。不过,空投的伞兵都没携带电台么?美国伞兵好穷凶极恶。。
原来韩国SBS翻转剧有一集就是以这部电影为背景的
韩国版的世外桃源。。。
南北韩的兄弟情系列电影,还是跟《特工》和《摩加迪沙》差远了,特别是前期拍到士兵就用疯狂的晃动镜头,观感极差。2星。
我希望——世界和平。但是吧这个影片里面并不能看出导演的国际主义精神,毕竟里面的老美史密斯基本没啥作用,智商好似也不太行,而本片对于南北朝鲜的分裂对峙却有着来自民族本身强烈的惋惜和伤感。
战争题材真是看不下去。。。。不过这部算好一点的了。
挺好看的,久石让的配乐也就那样。
可惜几个小时前我被严重洗过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