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误杀一男生,女生爸爸承担起一切,转移了男生尸体,将其藏在了正在建造的警察局地底下。
女生爸爸提前找到了另外一处很像的尸体,等尸体变成骨骸之后,找人将骨骸挖出来,并且和骨骸鉴定机构的保安搞好关系。
目的就是万一警察局地底下的尸体被发现,可以偷换骨骸。
感受:1.一家人去旅行的感觉真好。
2.这个男主身材健壮,太有魅力了。
得锻炼身体啊!
3.被害男生的妈妈,抬头挺胸的,很有气质哎。
抬头挺胸,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啊。
4.男主的一句台词,让我很感动:家庭是我的全部,为了家人,我可以不顾一切。
如果说第一部的维杰脱险靠的是智慧,那第二部只能说是城市发展的落后以及运气救了维杰。
下面分几个点进行吐槽吧1、监控 维杰作为私营运营商都可以安装多个监控, 特别是有一个还对准警察局,那作为官方在所有重要场合都没有监控这合理么?
这还是发生在7年后的事情,如果全城都没有监控那维杰脱身还需要布置这么多年只能说维杰的手段并没有很高端,警方甚至能在维杰家按监听器都不愿意在附近安个摄像头,我不李姐!
警方排除警力监视嫌疑人这不是常规操作么?
编剧强行给剧本降难度,或者说编剧也没有更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写出一个在满城都是监控下成功逃脱的剧本。
2、掉包关于维杰调虎离山这一段,没监控就不说了(影片保安确实说了没监控),你们警方不是之前部署两个警员做卧底潜伏那么久么?
你们一边在警局挖尸体的同时竟然没有派人监视维杰?
任由维杰跟踪护送尸骨的车队大摇大摆去掉包?
电影告诉我们安德鲁学院单程需要3小时车程,维杰来回需要6小时,还要花时间灌醉保安,警方甚至不知道维杰已经离开了城市!
安德鲁学院整栋楼只有一个保安是吧。。。
保安喝的那么烂醉这是允许的么?
没有其他人换班?
整栋楼没人能看见维杰出现过?
装尸骨的盒子但凡贴个封条都不至于这么儿戏,而且调查一下保安就算无法证明维杰换尸骨了但是至少可以知道维杰在安德鲁学院出现过是事实吧,嫌疑是很大的呀。
第一部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警方怀疑维杰把尸体从自家转移走了并派人进行周边取证,那当DNA结果出来发现尸骨不是前警长儿子的时候正常也应该先调查取证是不是维杰又掉包了吧
3、新警长新警长电影给了两个标签,第一是号称“全懂的每个犯罪的手法”,影片是这么展现的,前期因为没有线索打算悬赏50万,但是对手下说“谁告诉你我们一定会给?
”,然后警长的断案靠的是一个偶然在七年前看见维杰埋尸的前罪犯。
丹前罪犯说出藏尸地点的时候,警察们果然收回了那笔钱,我一时不知道谁才是好人。
第二个标签是“我们办案很认真,我们不想无辜的人受罚,伸张正义”,影片告诉我们,这位新警长伸张正义的手段是:严刑逼供,拿维杰的家人威胁维杰招供,从后期警长三人审查维杰的一段对话来看,新警长认为维杰罪有应得的原因也仅仅是因为维杰迟迟不招供祸及家人,老警长因为杀子之仇希望维杰全家都坐牢并且认为维杰女儿导致了她儿子的死亡,拜托,你们是看过你儿子手机里的录像的对吧,你们是应该知道你儿子和维杰女儿谁错在先的对吧,而且你儿子不仅打算调戏一个人,他可是打算让维杰老婆和女儿们双F的好吧,淫大恶极简直是,维杰保护家人长期逃脱法律制裁被抓是罪有应得,你儿子调戏良家妇女被误杀就不是?
而且两位警长似乎并不关心维杰的供述是否属实,所以维杰顶包这是可以被接受的么?
只要有人因此而受罚就是正义?
导演你是懂印度警察的,这波啊,这波导演是在大气层
4、送骨灰 维杰你是真敢啊,不管是维杰亲自送还是委托别人送,不怕被人看见?
警察可以在前期派人排查是否有人在7年前看见维杰转移尸体,为何就不能排查现在是否有人看见维杰送骨灰?
而且前市长一家好歹是精英阶层,住的地方多少是富人区吧,平民大摇大摆跑去富人区送骨灰。。。
前市长你可以不在城市基建中多装几个监控,在自家也没有监控的是么?
还有一封信。。
字迹鉴定来一发?
5、小说 最后,维杰未雨绸缪先行出书,这一段个人确实觉得比较新颖,让人眼前一亮,但是紧随而来的问题就是,维杰的的律师认为警方通过一个小说情节来定罪不合理,那警方就不能提供小说的出版方?
虽然电影也说了小说出版方只有编剧一人,但是编剧明显是和维杰进行过大量的探讨的,这个过程少说持续几个月,目击证人总有的吧?
而且关键点在于警局是真的有一句尸骨啊!
不管尸骨是谁的,所以说不管事实和小说有都像,尸骨是逃不掉的对吧,先有小说还是先有犯罪还需要纠结么?
所以维杰律师说警方以小说故事为证据是站不住脚跟的,尸骨总不能是警察自己埋进去的吧6、尸骨 警局里挖出来的尸骨不是猥亵少年的,但是哪怕不是,这也是一具从警局被挖出来的尸骨啊,这具尸骨没有埋在普通墓地却在警局?
警察都不查?
根据DNA查询是可以知道身份的吧,查到这具尸骨的父亲应该不难吧,根据这个线索不能挖出点什么?
片中这位工具人很穷,本来还是负债累累,突然一下子债务还清了,他还有个女儿,女儿的学费和婚礼费用都是维杰出的,这一切都是值得推敲和审查的吧,我相信警察查到这个层次应该不太困难,也有人可能会说目的随便找的尸骨找起来难,那好,首先这具尸骨和被害者是高度相似的对吧,身高体型以及受伤部位都是脑部,这些在尸骨刚挖出来的时候法医就初步侦查过,维杰可以随便在报纸上发现这么一个高度相似的男孩,警察们重新查会查不到?
找到这个男孩的信息,再找到墓地,再找到这位守墓人都不是太有难度,不过守墓人只有一年寿命了,这点倒是有点难办,以上的分析,可能是误杀3的故事了,
7、维杰老婆剧中维杰老婆明确告知了卧底女警员,维杰第二天把尸体转移走了并且大女儿因为尸体的问题会紧张,我不清楚在印度这种录音是否具有法律效应,但是维杰一家有嫌疑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后续全家都无罪释放这是演的哪出。
而且与维杰足智多谋的形象对比明显的是,维杰老婆所作所为就差点在脸上写上“我有事,快来查我”一样,有事没事就要维杰告诉藏尸地,前脚信誓旦旦说不会和别人说后脚立马找卧底女警察诉苦,知道的是在说维杰帮老婆隐瞒埋尸地点,不知道的以为维杰外面有人了他老婆非要问出来= =,不过老婆和两个女儿确实展现了现实中人们犯罪时惊恐的表现。
8、剧情拖拉一部2个多小时的电影,新警长是在50多分的时候出现的,尸骨被挖出的时候是1小时30分左右,留给维杰展示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了。。。
整体观影下来就是前期很敷衍而后期又很赶,举个例子,像戴夫(举报维杰的罪犯)这个角色影片一开始花了6分钟讲述他仅仅是因为需要有一个角色来发现维杰埋尸了,额,说实话观众很在乎这个举报者的故事么?
有没有可能花20秒时间说一个醉汉在路边小便恰巧看到了也行?
毕竟后期戴夫这个角色再也没出现过,完全可有可无啊,编剧为了让剧情合理化甚至埋下了伏笔尽管维杰记得要帮助戴夫这件事但是戴夫还是因为家里缺钱为了50万举报维杰这么一幕农夫与蛇的故事9、运气or赌徒?
全篇上下充斥着运气,第一部的维杰如果说是智者,那第二部的维杰已经沦落为一个赌徒,他在赌有朝一日尸骨被挖掘后一定会被送到安德鲁学院保存,他在赌安德鲁学院的保安会一直当下去不会离职不会升迁不会请假,他在赌全城都没有监控只有他维杰会安装这玩意,他在赌没有人会注意到他这个小有名气的人花6-10个小时去掉包,他在赌他帮助的那位父亲不会出卖说出他曾经把自己儿子的尸骨给了维杰,他在赌那位编剧一定会跑去警局把小说的事告诉警察。。。
我在看2的时候,虽然猜不到具体细节,但是大纲应该是可以猜到的,比如尸骨是一定会被发现的,维杰一定会处理好尸骨的事情并且再次化险为安,观众想要看的就是化险为安的这一步,误杀1讲述了一个完美运用蒙太奇手法的维杰,但是第二部的故事最多就是矮子里面拔高个,虽说不至于狗尾续貂,没有达到预期吧,7分应该是有的,但是我没法选3.5星,而4星个人认为又达不到,所以还是觉得3星合适吧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勿杠,不要说“你行你上”之类的话,神剧之所以神总得经得起推敲,逻辑严谨,而不是靠各种运气巧合以及强行弱智反方来为剧情让路,但话说回来,误杀2的维杰我认为是更贴近现实生活中的写照,第一部的维杰人设是文化不高但是看过很多电影,那个维杰在后续执行蒙太奇手法以及及其冷静的心态我认为是不太符合现实大众的,反而第二部的维杰更加真实,他没有强大的高层人脉关系,遇到事情只能靠自己,从守墓人那里了解尸体变成尸骨的时间,从别人那里打听警察发现尸体尸骨一般会运到哪里,他只能寄希望于守墓人和学院保安这样和他一样的平民能帮到他(或者说利用他们),再利用编剧这位工具人完成助攻,七分靠运气三分靠实力,他成功了预言下误杀3的剧情(如果有3的话):旧女警长一家应该是不会再兴风作浪了毕竟尸骨都撒入大海了,但是新警长应该不会罢休,毕竟受害者遇害流程还没查清楚,而警局地下确实又挖出了一具尸骨,都是要解决的,留给编剧的突破口有四个,第一就是维杰家人,家里人因为多年的不安不小心说漏嘴。
第二就是保安,警长查到保安是很简单的事,尸骨被掉包的地点一查就会查到安德鲁学院,保不齐保安会说漏嘴维杰经常找他喝酒什么的。
第三就是守墓人,虽然守墓人命不久矣,但是也许会留下日记什么的,记录维杰这位大善人帮他换欠款以及帮女儿提供学费和结婚的费用。
第四就是学误杀2的剧情,再找个工具人说看到维杰换尸骨了。
当然以上4点,只要一点说中,误杀3都没那么好看,因为鄙人认为这4点实在没有新意哈哈哈,要真这么拍就太没意思了,希望导演能给一个出乎意料的误杀3,如果没有好的新意,还是不要出3了,因为到2为止,施暴者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骨灰已入海,警长一家付出了代价,而逃脱法律制裁的维杰一家显然也没好到哪去,老婆惶恐不安,女儿还得了癫痫,此剧,没有赢家
为了家人而谋划的一切 都是一个父亲该做的 结局的反转 道尽了解脱与放下二字 不管多久 埋藏的有多深 爱恨情仇就像一粒种子终究会冒头 生根发芽 每一次的风吹草动都是一次心灵的暴击 掀起千层浪 为了家人团圆 父亲的爱 不得不瞒天过海 一次次的被发现 一次次的担忧 哪一点不是提现一个做父亲对女儿的爱 但作为受害者的母亲的夙愿 怎么就能接受一具尸骨而放弃报仇雪恨 苦于没有证据而只为了儿子能入土为安 无论做什么事情 需要有计划并心思缜密 不露痕迹
乍一看是悬疑片,仔细凝视是亲情片。
感悟:第一,引用一本书中的一句话,永远都不要从别人口中去认识一个人,不要相信流言蜚语。
知道你亲自去接受他的时候,你才能够看见事实。
我只能说,不知全貌,不予置评。
第二,揭露了亲情的可贵在于——不管对方怎样也要爱对方,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健康或疾病,甚至无论善恶。
生命无常又短暂,亲情在这显得尤为可贵。
第三,故事的情节并不新鲜,但各位演员的演技真的非常好,让我被父爱所深深打动。
涉及严重剧透,没看完电影的不要再往下点了。
┏(`ー´)┛就说一条BUG:男主调换尸骨那里,真的有点太想当然了。
就算是乡下,整个法医那里就一个保安?
重要的证物就这么随意可以换吗?
警察局的人,男孩的父母,这么多年一直卧薪尝胆,连卧底和监听都一直密布着,最后这一步了就在家喝着小酒等结果提前庆祝胜利了??
这逻辑说的通吗?
男主本来就被监视着,大摇大摆的去法医那里找人喝酒,把人灌多了偷着把尸骨拿出来?
他的事本来就沸沸扬扬,包括警方,吃瓜群众在内所有人都无视他跑到法医那灌别人然后偷东西?
说真的,这个真的有点自圆其说,只能说电影还是艺术高于生活,太理想化了,这么谨慎的人不会把7年的努力完全交给运气的。
他筹划了7年,力求把所有的铺垫都做的天衣无缝,但最后这个他就这么有把握,那天那个时刻,他就能自己偷摸的把尸骨偷出来?
万一有人站岗呢?
万一后来安了监控呢?
万一送到更权威的检测机构呢?
万一那人那天感冒吃了头孢不想喝酒呢?
哦你去找他喝他就喝,喝了还一定醉到不省人事??
这么多巧合运气占了80%,这么谨慎的一个人会把全家的命运交给运气吗?
虽然精彩,但是最后这个真的有点强人所难,有人说那运气就这么好,上天眷顾,统计学就预算到了巴拉巴拉之类的……那我只能说,靠运气来作为推理的一环很难服众,电影是好电影,故事也是好故事,但是对我的震撼远不如第一部,也没有心服口服的那种感觉。
就好像男主很自信的对着反派说:我就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虽然知道这个电影,但现在才看,有好多弹幕甚至朋友说这个电影的父爱好伟大,邪不压正,等等,可是我觉得脊背发凉,这种东西可以给人传达什么正能量呢?
公道自在我心中??
我看到海报上的这行字就觉得哪儿不对了,如果公道自在每一个的心中,那每个人都可以做执法者,每个人都可以制定法律,每一个人都有随时审判的权利,那这个世界不会乱套吗?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圣母思维,但我想表达的是,我可以接受电影把权贵势力都塑造成十恶不赦,但无论局长的儿子多恶劣,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男主一家也不应该在过误杀之后还要故意掩埋真相,这事儿并不能是正确的,正义的,它顶多算自保,且是很狡猾的自保,男主父爱是想保护家人,但他对家人的保护,也是建立在对方父母连孩子骨灰都见不到的情况下。
而且还有一个点让我不能理解的是,男主最后因为所谓的良心不安又说出了你们的儿子不在了这种话,既然你是觉得愧疚的,那干嘛还要做这种掩埋s体的事情?
迫不得已?
还是谁逼着你非得在妻子女儿鲨人之后还要故意掩埋的?
包括中间还教会了自己五六岁的小女儿面对警察的审问如何撒谎,如果再发生一次这样的事情呢?
继续撒谎吗?
全片想表达什么三观呢?
男主是正确的?
不要跟我说什么这是印度,体制一团狗💩之类的话,在那个环境下你也会选择这种最优解之类的鬼话,我认为无论在哪儿,伤害生命也一定是罪恶的,在没有确定一个人的罪行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随意杀死别人,无论是误杀还是谋杀,都应该承担相应责任。
综上,整体两部给我的感觉只有一个,父亲为了全家自保,想出了一系列聪明的手段让家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并且挺心安理得的越过越好,钱越挣越多,还被弹幕说成是极其正义的一方,女主人又当又立,又不想和女儿承担责任,又不想听别人的闲言碎语,还想要别人觉得己方全部是受害者,可其实明明女儿确实误杀了别人,大女儿一直承受事实的折磨,痛苦的得了心理疾病,最让我生理不适的就是小女儿,一脸天真无邪,却在说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试想如果小女儿学坏,想做一些坏事的时候,是否会去琢磨如何逃脱法律的制裁?
总之我看完这个电影系列就觉得它三观有问题………
视频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6KITZAU-qPrxJet8jwBMFg
今天聊聊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2》。
片名Drishyam 2 (2022),别名视觉2。
这是一个有关人类复杂性的有趣故事,并不是简单的善与恶。
在评《瞒天误杀记》的时候我就写过,《瞒天误杀记》最初的原版故事由印度导演吉图·乔瑟夫(Jeethu Joseph)在2013年自编自导,中文译名是《较量》。
《较量》拍摄语言是类似方言性质的马拉雅拉姆语,马拉雅拉姆语使用人口仅2000万,影片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有限。
2014年被翻拍了一次,还是叫《较量》(Drushyam),改成了另一个小语种泰卢固语,不过使用人口有8000万。
再后来,《较量》翻拍成《瞒天误杀记》,采用印度的大语种印地语后,立刻就火了,全球票房超过11亿卢比。
后来中国也翻拍了这个故事,名叫《误杀》。
几次翻拍在剧情主线上都没有多少改动,都是小人物在面对滥用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时,选择用自己的智慧自救。
2020年5月21日,《较量》男主角莫哈恩拉(Mohanlal)在他60岁生日的时候宣布,将拍摄原版故事续集《较量2》。
《较量2》是《较量》的正统续集,情节发展接着前作,让这个精彩的故事更上一层。
《瞒天误杀记2》翻拍自2021年印度马拉雅拉姆语电影《较量2》(ദൃശ്യം 2)。
本片中专门标注致敬已故导演尼西卡特·卡马特(Nishikant Kamat),他执导了第一部《瞒天误杀记》(Drishyam,2015),在《瞒天误杀记2》宣布前的几个月去世。
导演阿比谢克·帕塔克(Abhishek Pathak)接替执导了这部电影。
《瞒天误杀记2》严格遵循原版电影的故事情节。
观众如果看过原作,那么就会自行完成剧透,缺少了悬疑电影最核心的悬疑惊喜,但剩下都还不错。
如果没有看过原作,那么本片将会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续集。
国产电影《误杀》也有续集《误杀2》,不过和原故事已经没有关系了。
翻拍的时候,影片结局为了符合各种需要,剧情上安排肖央自首了。
现在原版的续集出来了,国内再想翻拍也不行了,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只能再编故事。
《瞒天误杀记2》相比《较量2》更加紧凑,片长时间有所缩短。
故事更加集中于第一部电影中案件引发的后续,次要角色的情节被缩短。
另一个改动是塑造了新的反派角色塔伦。
遇害者的母亲米拉一直没有放弃也没有原谅维杰,并且仍然一心想把他抓起来。
新任警察总监塔伦是米拉的同学,他大胆地和米拉合作,设下圈套引诱维杰入套。
故事发生在少年失踪六年之后。
维杰和老婆、两个女儿小心翼翼地生活在印度果阿地区的虚构城市庞多利姆。
维杰酷爱电影,盘下了一家电影院,还筹备剧本准备拍摄一部电影。
警察们则没有放弃调查维杰,而是暗戳戳地继续布控。
影片继承了这个系列的特点,将反转留到影片后半程,并且是接连多次反转,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罢休的那种。
《瞒天误杀记2》前半程时间都将重点放在藏尸地点上,片里片外所有人的注意力和心思全放在地点上。
警方和维杰展开心理大战,就看谁能扛得住。
这个故事探讨了内疚和救赎的主题,让观众决定谁应该受到惩罚,谁应该被宽恕。
相信看到最后观众会有自己的判断。
就像影片所说,维杰智商很高,但活得很累。
他每天都活得提心吊胆,稍有风吹草动就要执行相关应急预案,心理压力极大,稍有闪失就会满盘皆输。
观众一直跟随维杰的视角,也会很容易将自己代入维杰的视角看待整个故事,自然而然地同情被欺压的弱者。
对比一直作威作福的米拉,影片中角色的阶级性就出来了。
一边是聪明的无辜者,另一边是凌驾人民之上的暴力机关,人心向背结果显而易见。
思考内疚与救赎,接受惩罚和宽恕。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bug:1.挖出尸骨,会拍照才对,毕竟是案发现场,另外法医那边收到也会先行拍照收录,一比对明显不同。
2.警察一直都关注这案子,不可能收到爆料人的消息,还不对主角家进行监控or封锁,主角还能在回家再出去溜达。
3.主角去法医鉴定那边调换尸骨,就算躲过房间监控,但他开车过去也一定能被监控拍到,况且保卫被他灌醉,抓保卫询问没理由包庇男主。
4.两份尸骨的土壤差异过大,警察局的由于水泥封顶,与墓地的风吹雨打,明显能发现被掉包的尸骨不是来自警察局(而且去墓地拿尸骨,下着雨,明显是潮湿的,警察局那边是干燥的)。
5.女警长不可能明知主角暗度陈仓,拿到尸骨后还释怀放过主角一家;片尾的新警长也是高智商人设突然降至为0。
曾几何时,国内上演了一部电影,好评如潮啊,导演被吹捧为天才(或者是监制?
),可惜啊,只不过是赤果果的抄袭。
如今,这部原作满血复活,再次归来。
不知道会不会再次遭遇“抄袭”。
这个问题,其实电影本身也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偷故事这种事儿,某些人的吃相实在是难看。
看着男主慢吞吞的架势,着实是让人着急。
关于版权问题,这次男主是“提前布局”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保护好自己,免得再次被抄袭。
当然了,这次男主的布局可以说是相当“煞费苦心”,眼看被逼到山穷水尽,一转眼柳暗花明。
“天才”导演自个儿大概率是编不出来的。
在第一部里头,男主凭借“影迷”身份,成功瞒天过海。
甚至把几个“腐败”的警察给连带进去了。
不过,这把剑一直悬在头上呢,男主可时刻没有放下。
时不时的,会通过“看电影”的方式提醒自己,自己依然是那个被盯着的人。
对于事主的老妈,男主大概还可以坦然面对,因为这货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人。
但是对于事主的老爸,男主大概还是无法面对,这一点在故事的结尾,男主也特别交待了一下。
而且,当年的事件,对家庭、对女儿的伤害依然存在。
这终究是个心结。
隔壁的邻居,烂人一个,整天喝醉酒打老婆。
但是,也不妨碍他时刻提醒男主,当年的事儿并没有过去。
当然了,这个隔壁邻居,竟然也是反转的一部分,不得不佩服剧本的精良。
当年被男主“连累”的俩“腐败”,这次又被重新启用,卷土重来。
不得不说,右边这位是一点记性不长,查案过程中,还是“吃拿卡要”一点不落。
当然,“始作俑者”还是事主的老妈,这次联合了一个相当强悍的大领导,重组小队。
是的,隔壁邻居家的一对夫妇,是卧底多年的警察。
不过,男主是相当的“罗辑”,内心强大的一塌糊涂,卧底警察无论是卖惨,还是共情,哪怕是突破了男主的老婆,也无法突破男主。
无奈之下,大领导决定——悬赏。
旁边的小黑虽然自身腐败,但对于这一大笔悬赏的资金来源却表示了昂然正气。
大领导丢出了一句,让人明白了小黑为什么会“吃拿卡要”当成稀松平常了。
甚至在最后,狼狈收场。
大领导的领导,也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
不妨解读一下,案件破不了是什么大问题吗?
不是。
时间总是会将那些曾经的喧嚣抹平,关键的问题是,不要引发舆论。
重要的话,一定要说三遍?
而事主的老妈,在以为胜局已定时,只关心一个问题——自家的儿子干的那点龌龊事千万不能曝光。
他们有足够的把握,因为男主本身也不愿意曝光。
这样的悬疑片,剧透是最大的伤害。
故事里头出场的貌似“无关痛痒”的人物,都有极大的用处。
绝对不会有“废笔”。
故事里头的编剧,是一个关键人物。
令人羡慕的是,基本啥事儿没干,坐收版税,赢麻了。
故事的最后,给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不过,事主的老妈,真的会这样算了?
这大概取决于会不会有“续集”。
封面图片上的“白色代码”,一定要注意是大写+数字,全匹配。
最近发现微信后台有时会删除设定的自动回复,如有后台消息后未自动回复的,烦请告知,谢谢!
2022印度犯罪片《误杀瞒天记2》,翻拍自2022印度电影《较量2》,豆瓣评分7.4,IMDb评分8.5。
正如2015年的《误杀瞒天记1》照搬2013年的《较量1》一样,2022年的续集《误杀瞒天记2》同样照搬2021年的《较量2》,一模一样,是纯粹的翻拍。
由于印度电影的片长都要2个多小时,中间要有场间休息,所以《误杀瞒天记2》《较量2》为了将剧情分为上下两部分而使得前半段都较为平淡,剧情拖沓,节奏感不强,和后半段反转再反转的紧凑节奏完全没法比。
印度电影中间设置场间休息对于创作非常不利,很多电影都因此而破坏了完整性,编剧和导演硬生生地要弄出个分界线出来,从而经常会上半段拖沓,下半段紧凑。
第一部的原班人马全部回归,继续猫鼠游戏,继续斗智斗勇,继续成功脱罪,继续为了家人而不择手段。
续集故事的构思非常新颖,和第一部的脱罪手段完全不同,两部电影的脱罪手法都非常精彩,男主是绝对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第一部和续集都与男主爱看电影的兴趣爱好息息相关,前作男主是将电影情节实战到现实中,续集没有延续这么做,续集中男主将电影兴趣发扬光大、做了制片人和编剧,以编写剧本为借口、探讨脱罪手段的可行性。
前作是男主独立构思脱罪手段,续集是男主借住外力来为自己脱罪服务。
续集中男主运作的电影迟迟不上映,故事出书只卖了几本,只有男主自己知道一切只是个幌子。
本片在挖出尸体时的反转,是意料之内的,很显然挖出的尸体肯定不是被害者,如果那样的话男主就伏法了,影片也就没意思了,两部影片的娱乐性就在于玩弄司法而成功脱罪。
男主真是个为了家人不惜一切的狠角色,不断和尸体打交道。
两部影片的价值观都是定位于男主不惜一切保护家人、知法犯法对抗司法体系,两部影片因此而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但是从法律上讲,男主犯下重罪却逍遥法外,价值观在续集并没有予以修正。
理顺一下《较量》《误杀》《误杀瞒天记》三者的关系——印度2013年的《较量1》是初版,印度2015年的《误杀瞒天记1》翻拍自《较量1》,中国2019年的《误杀1》翻牌自《误杀瞒天记1》。
本片(印度2022年《误杀瞒天记2》)翻拍自印度2021年《较量2》。
中国2021年的《误杀2》翻拍自美国2022年的《迫在眉梢》,和《误杀瞒天记2》《较量2》没有任何联系,简单理解,《较量1》=《误杀瞒天记1》=《误杀1》,《较量2》=《误杀瞒天记2》≠《误杀2》。
第一部的后续故事,但不如第一部惊艳。我单纯从作案计划来评估,真的算不上天衣无缝,男主怎么能事先料到发掘尸骨的时候自己不会被限制人身自由?掉包尸骨那段编剧真就顶着主角光环硬写,2021年了存放待检验尸骨的库房没监控就算了,箱子上居然不是一个简单编码而是把什么信息都写上去生怕主角分辨不出来。
节奏好慢…第一部看下来了但第二部难以为继…
影迷如果犯罪……那也不是电影的错。
完全没有第一部的爽快感,为布局而布局,为设悬念而设悬念。
没想到这case还能写出续集,上一部已经够成功完美脱罪了呀,果然有权有势的人惹不起,过了7年还能再重启调查。男主一直也没闲着,这7年来一直像下象棋似的在想对策。因为准备时间够长,没有了上一部的紧张感,反倒是反转时感觉这也行啊。男主的老婆实在有点猪队友。
第一部导演作古之后,第二部好像也不行了,虽然就是较量的故事,算是个精装版吧。
比起诸多印度歌舞神片,这部节奏还算是紧凑的,虽然也有140分钟的时长,但多数时间还是在讲正经事,这也是从第一部就保持下来的优点。可这续集,是真没太大必要,第一部最惊艳的就是结尾,还有些讽刺的意味在。这部续集就直接把上部的精彩抹杀了,为了反转而反转,依然是依靠叙诡,但好活用过一次就不会再吸引人了。
没什么惊喜之处! 七年之后才想起来找个FBI类人物重新搞老一套,女警长都下台了,圈里都没羊了才想起补牢!男主依旧一人抗了大半边天,一副我犯罪了你没证据的模样,持续第一部的自我极度催眠手法!
警察夫人这个角色真的刻画的很好的,前脚担心自己儿子的阴暗面曝光,后脚就想要主角全家陪葬,人性的恶与自私展现的非常到位了。
为了最后10几分钟的反转,前面铺垫的时间也未免过长了。而且谜底不知道如何揭晓,还专门找了个作家上门去讲。
狗尾续貂。如果那天晚上警察局里面没有,为什么会被目击?能取出骨头,为什么要替换另一个?这么大阵仗只为了逗警察,什么鬼逻辑。
原来《误杀瞒天记1》的导演已经作古,续集被另一导演接替。维持了前作的风格,虽然依然翻拍《较量2》,但此番终于将原版情节(152分钟)尤其是前一个小时啰嗦的铺垫进行了压缩,后一小时也得到充分延展,130多分钟张弛有度。新危机不仅牵出旧案的新线索,两部之间也形成有效的连续性,前作的男主角是从一地不停换到另一地,事件是动态的;续作是警察与罪犯的斗智,事件是静态的。《较量2》看似自圆其说的剧本之说,也改得更为周密和合理了,是精彩的翻拍之作。
虽然有漏洞,但氛围不错。
和《较量2》相比,确实优化了一些场景调度和叙事方式,还是可以一看~
原班人马好评
都特么吃饱了撑的,为这么个破事警察还安排了两年卧底收集证据,印度警力很过剩吗?男主看似高智商的操作只是愚弄了警察而不是用最有效的办法掩盖罪行,特别自说自话的故事。
配乐相当糟糕,总算是给了个结局吧,但是不值得这个篇幅,个别情节还是很精彩的,总体中规中矩吧。
整体上还是比第一部差点意思。
第二部比第一部差是注定的,因为在第一部完成度极高的情况下,第二部能讲的东西已经很少很少了。而把第一部已经知道的事实,再做一遍无意义的证明题,实在是没有看点,要我说这部不应该叫误杀2,要不然就是另外开启一个新故事。因为故事局限性导致原本就冗长的前奏显得更无趣了。另外很反感的就是男主妻子那莫名其妙的道德感,明明男主是为了保护这个家在拼尽全力,她还不高兴了,那些不该知道的事情,问东问西有什么意义还有就是我为什么要再看一遍暴力审讯?
好家伙拍上续了,他老婆和邻居提起谋杀案就很离谱,和女儿不能说,找个邻居.这次没了斗智斗勇,上部出彩的小女儿也成了摆设.这一部的重点扔是破局,开篇给了一个死局,前2小时就像一部暴雨前的阴云,期待下雨却越来越闷热,直到最后20分钟暴风骤雨.提前布局很符合主角高智商的设定.结尾没对局长一行处罚,又要来个续? 依旧很棒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