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之怒》发宣传开始,我就一直期待盖·里奇的这部新片,有点中二和热血的雅痞,短平快的花式剪辑,都是盖导留给我的关于青春的记忆。
在那些盖式经典影片中,尽管巧合和偶然会让故事充满荒谬感,却最终也会走向一个喜大普奔的理所当然的结局,在嬉笑怒骂之后,枪林弹雨之后,让观众大呼爽快。
《人之怒》却一如其名,不再是一群人热闹的狂欢,而是一个人复仇之路的孤单。
H是一个身份模糊的暗夜幽灵:他既是实力强大的黑道大佬,也和FBI的高阶人物保持神秘的联系。
在一次帮手下盯梢时,半路杀出的一帮劫匪枪杀了他留在路边的车里等着他“去去就回”的儿子道吉,于是他隐姓埋名,做了涉事安保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终于等到仇人浮出水面,在黑帮下属和FBI的配合下锁定了几乎大功告成的劫匪,以道吉被射杀的方式(肝、肺、脾和心依次中枪)结果了仇家。
完成复仇后的他没有看一眼房中上亿的钞票就走出门去,等候在门外的FBI神秘人物问他:“结束了?
”他回答:“结束了。
”然后和接应他的下属驱车,重新隐入暗夜之中。
电影到此也便结束。
有人说,这是一部简单的犯罪复仇片,简单到有些平平无奇,遗憾找不到盖·里奇以往的“爽点”,是的,即便是褒贬不一的《亚瑟王:斗兽争霸》,也因为暴汗的荷尔蒙与拳拳到肉的打斗让人兴奋不已。
《人之怒》里,却更多的是克制。
1.音乐的压抑大提琴在整部影片中不断加深苍凉的氛围,悠长、低沉,伴随着盖·里奇一反寻常的大航拍一次次将气压降到更低,也在主人公大段的沉默中承担着叙事和抒情的作用。
印象最深刻的,是H看着尸检报告和爱子被杀的监控时的那段,镜头定格,枪声在监控录像里闷闷发出,整个画面全部失焦,仿佛H已眼泪模糊,背景音乐就在此时沉沉响起,重低音的琴声让我们对那颤抖的背影内心的丧子之痛感同身受,“人之怒”油然而生。
2.人物的默然《人之怒》中主人公H的失去爱子的最可悲处在于,他并不是无辜的受害者,而是导致儿子道吉被枪杀的原因之一:如果他不是黑道身份,如果他没有同样觊觎安保公司运送的那笔巨款,如果他在陪伴道吉的过程中没有暂时离开……也许一切就不会发生。
正如事发后他的妻子愤怒的控诉:“他崇拜你,尊敬你,你却害他丢了性命。
你真他妈冷血!
”他静默地听着她的指责,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因为事实如此。
在道吉出事之前,有一个温暖的细节:找借口要去给下属盯梢的H说自己饿了,要停车去买点玉米煎饼,道吉脱口而出:“你可不喜欢吃玉米煎饼。
”可见父子的关系十分亲密,道吉了解父亲这些细微的好恶,然而铺垫越暖,被枪杀的一幕就让人感到越寒。
3.结局的空寂H完成了他的复仇,然而当他说完“结束了”后,观众却能够感到一种深深的空洞:是的,复仇结束了,可是,道吉却无法再微笑着对他讲着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希腊语,也无法和他轻松地开着玩笑,吐糟他明明不爱吃玉米煎饼,那通事发时打给他,他却因为忙着和下属通话而呼叫转移的电话,成为了父子之间最后的一次联系。
结束了,可是曾经的幸福回不来了。
包括劫匪里最热爱家庭的那个中士,他想干这最后一票,为自己和子女搏一个腰缠万贯的未来,然而他留给他们的,只是最后一次告别和最后一个拥抱。
如果说荒谬和巧合是盖·里奇的故事结构最大的特点,那么,早年的快意恩仇与时来运转的收梢方式代表了他青春的热血,而《人之怒》里的人物们,同样经受着荒谬和巧合的捉弄,却最后统统走向了悲剧。
算算盖导已是知天命之年,也许他在尝试对人生进行另外一种解读:生活不仅仅是“爽就对了”,还有责任和羁绊,是得到就必须付出代价的过程。
心有猛虎,就无法细嗅蔷薇;难舍江湖,就无法岁月静好。
所以,有些路,只能一直走下去,英雄白头,本就是英雄必将前往的归宿,然而毕竟曾经轰轰烈烈,名噪一时,哪像路人甲,不过是英雄们光辉岁月里的一丝无聊的陪衬。
那么该如何选择?
想起阿喀琉斯的那个预言:是要做一个举世无双的英雄,最后被人射断脚筋死于非命,还是当一个安分无闻的凡人,长命百岁碌碌无为?
阿喀琉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海洋文明孕育的阿喀琉斯的后代们亦是如此,所以那帮退役之后无所事事的老兵感慨:“无聊比子弹更吓人。
如果每个人的生命注定要终结于某一刻,不如搏他一次,也好过在角落里蜷缩如蛆虫般了此一生。
盖·里奇用《人之怒》里所有人物的选择给了我们答案:失去爱子的H,满怀复仇的怒火从生死线上捡回性命,卧薪尝胆,只为找出凶手报仇雪恨;英雄末路的老兵,终于放弃了废柴般的混日子伸张他们的“正义”;哪怕那些一遇到悍匪就闻风丧胆的安保人员,在危机真正来临之时,也纷纷拔枪加入了反抗的行列……所以我说,《人之怒》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斯坦森饰演的H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孤胆侠气,更是用悲壮的姿态对我们宣告盖·里奇永不妥协的进取精神,这个日渐老去的男人即使两鬓斑白,皱纹纵横,在我心中却是永远不变的少年。
少年就是,我虽然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一定要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以梦为马,心中的光才会永不熄灭,会在黑暗中,开出明亮的花。
更多影评书评关注公众号“芦水喵语”
这片儿多少有点失望的,有几个点看完之后真的忍不住相当想吐槽。
1.为啥郭达要睡那个女的?
搜出来钱之后竟然只是恐吓一下,以为后面会有反转,没想到那女的真的啥事没有 2.就是死不了,先是看着儿子被爆头,自己中六枪屁事没有;然后再说抢仓库,还专门派一个人看着他,反正都死了好些人了,也不差这一个,直接了当就完事了 3.接2,中枪之后又没事,最后突然闪现活着出现在人家里,相当诡异。
反正看的相当不爽(也可能是我没仔细看,but,也不想再看一遍了)🤷🏿♂️
二刷,才了解导演的好。
一句话第一次看的时候,开篇其实就看了个“热闹”:劫匪抢劫运钞车。
大雾。
有枪声。
有人在大叫。
很吵。
二刷的时候才听出来,开篇“乱糟糟”的那段,正是整个故事的起因。
嘈杂的叫声中,有一句很关键的话,可是字幕里没有,声音比较小,又有杂音干扰,所以第一次看的时候,很容易忽略。
这句话是:Number one just shot a fuckin' kid.HillHill先生来了。
应聘安保公司安保。
主管问他家庭情况。
他答,结过婚,离了。
主管问,还有其他家人吗?
他喉头微微一动,说,没有。
二刷时你就知道,他回答这个“没有”时的痛。
体能测试。
而这时,离他身中六枪、经历三次生死攸关的手术、流失全身五分之一血液,才两个月。
他身上甚至还包着纱布(或是伤口贴)。
可是他在跑步机上的脚步依然那么稳。
像一座山。
新人加入,被整个团队羞辱。
该置之不理的,该回怼的,该给下马威的,这个“菜鸟”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态度稳得像一座山。
入职3个月,就遇到两起劫匪。
要不说危机就是转机呢,H不仅以一敌六、干净利落地解决了第一党劫匪,在面对第二党劫匪的时候,更是名声大噪,江湖上都传开了:穷凶极恶的劫匪看见他的脸就特么跟见了阎王爷一样!
联邦探员自然要来例行公事调查一番。
他们让H看另外一起劫案的监控视频,问他有没有觉得两起劫匪有关联。
二刷的时候,你才知道,这正是劫匪枪杀他儿子的视频。
场面一定是血腥而惨痛的。
安保公司主管之前看过,此时他说:“I can't watch this again.”而H先生,面不改色,目不转睛地看完了视频,用波澜不惊的声音说:没有关联。
我确定。
他虽面如平湖,心中已然起了惊雷。
身边的声音都听不见了。
曾经眼睁睁看见儿子被枪杀来不及救,此刻又要被凌迟一遍。
可是他站起来,走出办公室,步伐还是那么稳。
像座山一样。
Bullet剧中最令人不齿的,一个当然是滥杀无辜、睚眦必报、因财失义的Jan,还有一个就是安保公司内鬼Bullet。
Bullet看似个好人。
对新人热情,维护。
照顾家人,疼爱孩子。
从主管的话中,可以知道安保公司的待遇非常优越。
他却不满足。
劫匪六人组还勉强算情有可原,毕竟曾经豁出性命保家卫国,现在却难保温饱,愤愤不平终于铤而走险。
而收入丰厚的Bullet,就是纯贪欲。
甚至比他们更贪。
不仅不满足,他还毫不介意杀害朝夕相处的无辜同事。
动手当天,他在车上跟H说的那番话,句句透着冰凉的杀意。
可他娓娓道来,就像跟下属交代一点日常工作。
六人组曾经保家卫国的战士,面对拮据而困顿的生活,有的成长为Captain American,有的变成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
犯罪头目Jackson立了两个flag。
他对组员说,这票要是干成了,咱们和子孙就可以躺平了。
他出门前拥抱着太太说爱你哦,又抱了一下。
怎么讲,不要以为你是反派,就可以不遵守flag法则了。
以牙还牙Bug 1?
劫匪进入金库,没有立刻一枪崩了最强保安H,是bug?
其实该团伙从第一次作案,就只是图财,并不打算害命。
他们面对运钞人员的习惯开场白是:别逞英雄,这钱不是你的。
就是恐吓一下,让安保不要碍事就行。
所以他们在进入金库以后,对H、主管和Dave都只是绑起来,不要碍事就行。
很合理。
Bug 2?
犯罪团伙里有人是在火拼中挂了,有人是被猪队友抹了脖子。
最后,我们主角手刃的只有Jan(其实还有Carlos)。
Bug了?
并没有!
这桩复仇案的起因,正是鲁莽而残暴的Jan。
歹徒还是照着只图财不害命的思路操作。
Jan却暴起杀了两个安保人员,又残忍地枪杀了一个少年。
少年的父亲飞奔而来时,同伙大喊:打腿,打腿!
Jan却朝着中年男子上半身,连开六枪。
所以,最后剩下罪魁祸首Jan,由H亲手射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牙还牙。
人之怒H,大多数时候,是鬼,是死神。
他也劫道,他也杀人。
他还替agent收拾一些office不方便收拾的人。
而这一次,他是人。
他与人间唯一的维系,儿子,被人戕害。
他怒了。
人之怒 (2021)6.72021 / 美国 英国 / 动作 犯罪 / 盖·里奇 / 杰森·斯坦森 霍特·麦克卡兰尼😂😂😂😂😂😂😂😂😂😂😂😂😂😂😂😂😂😂😂😂😂😂😂😂😂😂😂😂😂😂😂😂😂😂😂😂😂😂😂😂😂😂😂😂😂😂😂😂😂😂😂😂😂😂😂😂😂😂😂😂😂😂😂😂😂😂😂😂😂😂😂😂😂😂😂😂😂😂😂😂😂😂😂😂😂😂😂😂😂😂😂😂😂😂😂😂😂😂😂😂😂😂😂😂😂😂😂😂😂😂😂😂😂😂😂😂😂😂😂😂😂😂😂😂😂😂😂😂😂😂😂😂😂😂😂😂😂😂😂😂😂😂😂😂😂😂😂😂😂😂😂😂😂😂
好看,一般好看。。。
没那么盖·里奇最花哨风格,但也依然值得买票去影院。。。
斯坦森从B片打星坚持到现在,没有陨落,还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之一,绝对不只是勤奋解释得了的。。。
至少这部法国翻拍片,对他来说就特别不一样——你看完会发现其实你居然不是全片唯一主角,不是唯一剧情推动力,不是唯一高潮的无敌英雄。。。
这是一部分章节和POV叙事视角的复仇动作片,斯坦森在最高潮居然是半缺席的,剧作有自己的谋篇布局,不是传统节奏的爽片。。。
好吧,毕竟是盖·里奇,理论上你没几次机会在国内大银幕上看他导演的电影,因为一般来说因为过度暴击和脏话或者其他禁忌,国内都上不了。。。
但这部目前没看出来太多删减痕迹,虽然不是盖·里奇成功作品,但国内公映难得,别挑,去看。。。
当然,如果你都不知道谁是盖·里奇,那上面都是废话,可不看[捂脸][捂脸][捂脸]音乐非常好,低音鼓和贝斯从头轰到尾,多了一份深沉和厚重,很不错。。。
我看完都没反应过来哪一位是乔什·哈奈特,可见他是得多糊[憨笑][憨笑][憨笑]配角表演都很棒,所以这个片绝对可看。。。
我给:推荐观看和爱看不看之间(不知道盖·里奇的就劝退了[憨笑][憨笑][憨笑])
好活,就是有点烂,没有体现出好,也没到烂的程度,处于不好不烂的飘忽态不如《绅士们》。
前半段的水准还彳亍,从劫匪出来之后观感就开始跌落。
不管是从劫匪的身份还是各自扮演的性格角色,都落了窠臼,一看就是控局的重情重义好leader,一看就是要反水背后捅人刀子的愣头青刺头,尤其是那句"干完了这票,我们的孩子也都不用工作了"……俗!
俗不可耐!
其实故事很简单,Jhon Wick曾有言"他妈的刁民!
,敢杀我的狗!
"郭达也说"他妈的刁民!
敢杀我的儿!
"一句话,我要复仇。
因为观众就喜欢看复仇,莎翁时期人们喜欢看,到了21世纪人们依然喜欢看。
"人世间还有什么比复仇更美妙的事"。
但"脾脏 肝脏 肺 心脏",典中典之同态复仇,比起《绅士们》里的一磅肉,委实少了惊喜。
铺垫了整整两个小时的郭达的愤怒,4发子弹也实在无法完全宣泄。
于是观众们只能怔怔地望着大荧幕,心想,这他妈就叫惊喜?结构式依旧是老非线性加多视角了,《绅士们》好歹还套了个电影剧本的壳,这次倒没什么新意,这套结构都玩了多少年啊。
镜头还是有功力在的,比如抢运钞车,比如郭达和他的gangster们满城找人,但高潮却拍成了穿着防弹衣端着步枪"突突突",没出息而郭达,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可以在荧幕前面瘫2个小时,我们却一点都不觉得违和!
五一原本是电影院的淡季,今年的五一档有13部影片上映,号称史上最拥挤五一档。
结果争了半天,最后的赢家《悬崖之上》票房也不过8亿多,最终应该过不了10亿。
所以说,这个档期和春节档比起来就是小鬼打架。
五一档之后,电影市场就更冷了,知道5月20号才能等来一部大片《速度与激情9》.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我抱着打发时间的想法,看了盖·里奇的新片《人之怒》。
这片子票房平平。
5月7日在美国上映,至今票房没过1000万美金。
5月10日在中国上映,当天就被《悬崖之上》抢了头名,目前票房6000万出头,估计最终也就是个1.5亿的水平。
这片子口碑也平平。
豆瓣开画7.1分,目前跌到了7.0分,在盖·里奇电影里基本就是个及格水平。
猫眼评分8.6分,说明它对路人缘也没啥吸引力。
这片子故事也平平。
看了一下预告片,基本就猜到了结局。
就是儿子被杀,父亲报仇的故事。
说了这么多不好,鱼哥为啥还要去看呢?
因为《人之怒》的导演是盖·里奇,他是何许人也?
《两杆大烟枪》和《偷拐抢骗》的导演。
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就是模仿的他。
宁浩被号称“中国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盖里奇什么水平不用多说了吧。
他最擅长拍那种黑吃黑的电影。
此外《人之怒》的主演是“美国郭达”:杰森·斯坦森。
他一方面是装X届的集大成者,是那种告诉你我要装X,你还不会觉得反感;他一方面还是秃头届最后的希望,一个秃子还能辣么帅,很多秃头人士就喜欢看他的电影;最后,他因为和郭达长得像,我们中国观众对他多了一份亲切感。
或许是郭达魅力太强,在《速度与激情8》里把“美国黄晓明” 范·迪塞尔的风头都抢了,到了《速9》,人家不带他玩了,他只好忙里偷闲做做支线任务,和老搭档盖·里奇拍个电影玩玩。
所以说,鱼哥去看《人之怒》,就是想看郭达装X的。
万万没想到,这部影片给了我巨大的惊喜,我院称之为5月院线最强电影。
我给《悬崖之上》打分7.0分,但给《人之怒》打分能上8.5分,各位可以参考一下。
这片主要有三个特点。
其一,这是一部标准的爽片,只要你了解了儿子被杀,老爹报仇这个背景。
剩下的就是欣赏黑帮如何黑吃黑,郭达拿着枪一路突突突杀死所有人,完成复仇计划就好了。
甚至你中途睡一段,醒来接着看,也不影响欣赏这部爽片的爽。
其二,《人之怒》还不是一部简单的爽片。
本片改编自法国影片《运钞车》,原版电影豆瓣只有6.0分,可知这故事本身有多么乏善可陈了。
可是到了盖里奇手里,一切却化腐朽为神奇了。
叙事上说,老盖采用了自己最擅长的非线性叙事,将一个简单的故事拍得悬念迭起。
一个凶案现场,歹徒杀死郭达儿子,郭达中枪倒地。
老盖先用第一条环线叙事,讲述了郭达和儿子从出门到遭遇不测的全部经过。
随后又用第二条环线叙事,讲述了那帮笨匪如何阴差阳错杀死了郭达的儿子。
最后才讲述了主线故事:郭达暴走,化身运钞车司机,完成复仇计划。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原版电影《运钞车》是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寡淡无味;新版的《人之怒》则是老盖带你在立交桥上兜了两圈,将风景尽收眼底后才抵达故事的终点。
这种讲故事的方法虽然不及老盖的巅峰之作,但放在院线电影里却如同少女的短裙,尺度恰到好处。
即使到了主线叙事,你明知是“黑吃黑”的故事,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一群笨匪商量着抢银行,里应外合,计划周全,结果在抢劫的过程中,发生内讧,自相残杀。
就像看斗蛐蛐一样,观众站在上帝视角,看他们狗咬狗,黑吃黑,最后只有一个得活。
这个幸运儿最后还要被郭达给完虐。
而郭达,装X真的太自然了。
参加运钞车考试,故意枪法不准,考个70分,刚过及格线,可是面对绑匪时,立马神枪手附体,百发百中。
面对歹徒杀子,自己中弹倒地,仍然不忘摆个pose,眼含凶光目视歹徒。
最后一场戏,穷凶极恶的歹徒总算逃之夭夭,可是郭达却出现在他家,窝在沙发里,像虐小鸡一样完成了复仇。
看这段的时候,我耳朵里响起了熟悉的旋律:“在周末晚上,关上了手机,我一个人窝在沙发里”对,就是这么轻松写意。
其三就是整部影片满满的恶趣味,这也是盖里奇一贯的风格,他总能在一部黑帮电影里加入逗趣的台词和设计,形成一种独特的黑色幽默。
影片的角色名字就很逗,有叫猫王的,有叫子弹的,有叫出汗男孩的,让人忍俊不禁;盖里奇电影里的团伙都是四人一组,本片也不例外。
这些角色的台词也很逗趣,话多的都是有趣的话唠,话少的就是个金句制造者,你看着黑帮片,有时候却有一种欣赏英国相声的感觉。
而盖里奇还给每个章节起了小标题,这让我想起高中时语文老师的教诲,高考作文里起小标题容易得高分,看来老盖深得中国语文老师真传呢?
本片最后一个小标题是:脾、肝、肺、心脏。
这是尸检报告上,郭达儿子中枪的部位,郭达也以牙还牙,用枪逐一击穿歹徒的这几个内脏,完成了复仇。
总之,我是抱着欣赏一部流水线式的爽片看《人之怒》的,没想到看了一部很有技术含量的爽片,还听了几段相声,你说惊不惊喜?
特意去电影院看盖里奇和斯坦森的电影,两位英国电影人的过往电影,不少中国影迷喜欢,盖里奇的片子,多线程叙事,结构复杂又前后呼应,以及独特的颓废英伦风,和斯坦森的多个电影塑造的冷面杀手形象,都给影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人之怒》这部电影,背景放在美国,似乎盖导把握不好美式警匪电影特点,或者感觉是编剧时间不够,盖里奇所擅长的多线程叙事,本片似乎没有交代清楚,有些人物的来历身份直到剧终也不清楚(也可能是没有美国教育和生活背景导致的),电影情节逻辑上有些生硬,比如男主似乎是不死之身,在仓库里中了一梭子子弹居然当晚就能行动,去抓捕杀子凶手。。。
更为感觉不好的,可能是IMAX剧场效果的关系,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很久,都感觉很不好,似乎周围危机四伏。
电影里的血腥和暴力,让我这个行走江湖三十年的老男人,都感觉糟糕😰。
由此想到,这类枪战警匪电影,影迷尤其是年轻人还是少看,给心识里种下了残忍和恐惧,冷酷的种子,这些对观者尤其是年轻人有极不好的身心影响。
所以,这类电影,还是少看为宜。
绑匪没认出郭达那给那么多对视镜头干啥?
最后一次运输不是说要三个人才能运吗?
怎么就两个人就出发了。
女性角色出来得一点意义也没有!
特别是上床那段,干嘛呢?
一点武打镜头也没有,结局就是biubiu两下就完。
总的来说闲的没事可以去看看,期待多好就算了,感觉还是没有我前天看的悬崖之下好看,虽然悬崖之下也经不起细想。
盖里奇这个混球又来了!
这次他伙同杰森·斯坦森,丢过来一颗叫《人之怒》的炸弹,让你猝不及防!
什么?
2019年的《绅士们》还没爽够呢,新片这就来了?
还有杰森·斯坦森这位老朋友,他俩可是从《两杆老烟枪》开始就建立了牢牢的革命友谊,这都第四次合作了。
但千万别误会这只是一次轻车熟路般的演练,毕竟他俩上一次合作,还要追溯到遥远的2005年,一部叫《转轮手枪》的电影里。
彼此相隔着的,是弹指一挥般的15年光阴。
那些个从《两杆老烟枪》时代跟过来的老影迷,胡子和头发都开始白了。
但只要盖里奇同志一弯腰,大家依然能猜到他要放一个什么屁出来。
可不是嘛,作为和昆汀一样喜欢搞些野路子的导演,盖里奇同志和他们的最大区别在于:他总是在玩一招鲜。
就像传统英格兰足球近乎霸道的长传冲吊那般,永远只有一种套路,比程咬金的三板斧还要简单粗暴。
在盖里奇的电影宇宙里,登场人物永远像麻花一样繁多,且像麻花一样拧在一起。
群像戏为他的盖氏招牌撑起场面,而内核则充满了一种盖里奇式的荒蛮逻辑和暴力美学,形成一种独特的“盖氏基因”:你会发现即使一个领便当的龙套,死的方式也很盖里奇。
但即便是“一招鲜”,在叙事方式上,盖里奇还是很有讲究的。
就具体的呈现方式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以《两杆老烟枪》为代表的“多米诺骨牌”式:一开头众多毫无关联的人物各干各的,观众云里雾里,以为盖里奇故弄玄虚,其实只不过在布局,搭建一幅规模壮观的的“多米诺骨牌”而已。
到最后推牌的那一瞬间,换来的是如同火山爆发一般的爽感。
另一种则是以《偷蒙拐骗》和《绅士们》为代表的“烤肉串”式:出场人物像羊肉串、鸡心、鸡翅和大腰子那样串在一起,放在火上烤,盖师傅不停地往上撒孜然和辣子……把他丢在乌鲁木齐的话,全新疆的烧烤师傅都要失业吧?
在这部名叫《人之怒》的新片里,盖里奇似乎有意将节奏放慢了下来。
初看之时,会有一种没被撩爽的感觉。
但随着剧情的层层推进,故事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就像杰森·斯坦森扮演的神秘H那样,逐渐丰满了起来。
杰森·斯坦森依然维持着“人狠话不多”的人设,那种纯爷们的气场很快碾压全局,摘下面具就能让劫匪闻风丧胆,睡完女同事还能上演一出即时拷问。
最后那出“心肝脾肺”的终极复仇,更是杰森·斯坦森的个人表演时间。
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演绎出盖氏暴力美学的各种基因组合。
如果说盖里奇是支“一招鲜”吃遍天下的英式足球队主教练,那么杰森·斯坦森就是他手下无坚不摧的高中锋了。
像以往电影一样,盖里奇依然沿用了多线叙事。
这次他在时间线上大做文章,让观众逐渐弄明白了杰森·斯坦森“卧底”的真相。
伴随着不同的时间线,盖里奇也以不同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其中光杰森·斯坦森就拥有了两个视角:其一为运钞车押运员H视角,因为气场强大到收不住,不禁使人怀疑一把牛刀为何沦落到了养鸡场里。
就像维果·莫滕森在大卫·柯南伯格的电影《暴力史》里扮演的小店主那样,人们都在等待着一场风暴的来临……其二为丧失爱子的“黑帮老大”视角,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他黑白两道通吃的本领,以及他施展报复时的心狠手辣。
当然,还有作为一个眼睁睁看着儿子惨死的父亲,那种痛彻心扉的绝望。
因此,黑帮老大以运钞车押运员的身份进行复仇,实则还是盖里奇式一招鲜的再现:他依然在讲一个黑吃黑的故事。
也唯有盖里奇,能够把黑吃黑拍得如痛饮苏格兰威士忌那般酣畅淋漓。
有趣的是,在另一个视角的叙事中,那些穷凶恶极的“恐怖分子”,却出身于一群地道的退伍军人。
这些曾经在阿富汗流血流汗的U.S.Army,回国以后还要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最终不得不沦为劫匪,盖里奇这个黑色幽默开得可真够大了。
类似这样有趣的小细节,影片还有很多很多。
可以说,这些都是盖里奇故意埋下的隐线。
比如杰森·斯坦森的主业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他要去监视各种运钞车?
是什么人追踪了他25年?
他和FBI之间究竟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
这些没有给出答案的暗线,都非常耐人寻味。
总而言之,《人之怒》可能不是盖里奇最好的电影,但对中国人来说,这还是第一次可以在大银幕上观看的盖里奇电影。
更何况,还有杰森·斯坦森这样的硬汉保驾护航。
面对这样一盘盖氏烤肉,我想还是值得去品尝一番的。
看完的确人怒了,从内鬼自爆开始,剧情就开始了无尽的滑坡,前面的内容全部无效,潜伏个寂寞。前面车上说了没子弹还整后面换刀是什么意思?一个招数用两次就太灾难了,戴维人物宏光想立又不能立。不管是复仇的套路还是最后还是二五仔,都太老了太烂了,当盖里奇连最后的时髦和钙都没有的时候,还剩下什么呢?
爽是挺爽的,又是一个故事讲三遍的模式,这部电影里面盖里奇的风格还是很鲜明,但是后半段放水严重,像一个拳头打在空气上。Josh的角色有点油腻,十几年来接到的商业片资源,也算是好的开端了。#盖里奇可以吃半个烤鸭#
剧情全靠BGM衬托,20分钟后忘记导演姓名
刚看完Nobody以为又有爽片了,原来最爽的都在预告片里了,没能打到肉上有点失望… 唯一开心的就是在电影院里被查了身份证,以为我们没成年 😂
一个很普通的复仇故事试图玩复杂结构,最终还是一个普通的复仇故事,只会让人更落空。
写出这么个烂尾剧本,盖里奇现在还真是够堕落。
爹之怒,脾肺肝心脏。就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郭达这样的王者,这走位、意识和手速,没几百件复活甲练不出来。
一评到盖里奇,豆瓣的分数立即就客观了
盖里奇(现在)不会拍电影,斯坦森不会演电影
你的肝脏你的肺你的脾脏
不要杀郭达的儿子,哈哈
硬汉偏爱复仇,别绑架别人的女儿,别掐死别人的狗,别惦记别人的退休金,也别枪杀别人的儿子。很普通的复仇故事,非线性,小标题,看看就过去了。
有爽,但又没完全爽
里奇与斯坦森在气质上的巨大转换令人惊喜,然而形式的存在纯粹是为掩盖逻辑上的力不从心。另:第一次注意到盖·里奇的制片公司叫Toff Guy,哈,影院里总是能让人的注意力提升的,尤其是在这种疯狂弦乐加持下的音效。
在中国院线里看翻译没法体味盖导片子里的人讲台词的味道有多好 片子确实长了点 还是那味儿
杰森演技好棒!全程为儿子的死的愤怒,压抑,看的让人难受。另外:全剧最惨——戴夫/摊手
很失望…
故事太简单了,显得叙事故弄玄虚。但片子里的杰森斯坦森好帅哦,我觉得盖里奇暗恋他,斯坦森就是盖里奇的缪斯
拍得不行。主角为了儿子潜伏去做安保,耍酷吗?
盖里奇废物 多次时间点+小标题 超烦!部分对话很雷 情节莫名其妙 按照他的逻辑 斯坦森应该和所有嫌疑对象都睡一遍(票房会更好)小东木全程都在cos他爹(的确挺好看)最后还给露个大腿😅哈奈特保养挺好 还是帅哥 还是不大会演戏 适合演笨蛋 holt叔也很帅就是了 怀念以前合作的那位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