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你知道,感情并不会浪费的。
即使对方看上去并不需要。
就像郁金香其实没有拨开雪也能开出很美的花,只要等到来年春天。
就像那个傲娇的孩子,对递给她创可贴的人做出种种恶作剧。
就像多年之后再次遇见,小时候的玩伴总是想不起你是谁。
因为着急而来不及戴手套的手,被花盆里的积雪冻得通红通红的。
重视的朋友也一起被卷入恶作剧中而受了伤。
受了伤……也只能坐起来,比一个V的手势。
还可以笑出来。
大概因为我们都相信着,感情这种东西,从产生到消亡,就一直在这个宇宙里流动着吧。
不管是自幼稚园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朋友,打地铺睡一起会担心“睡中间的人会折寿诶……”而彼此让人憋不住笑的担心。
还是蹲下来对红着脸流眼泪的小孩子说,对不起,但我以后大概还会多管闲事的……因为口袋里的创可贴,还剩很多呐。
又或者是,多年之后重新握住那个金发少年的手,觉出手心的触感近似于那年夏天堆起的沙子城堡之下,熟悉的温度。
感情它是长生不老的东西呢。
或者说,就像一种能量一样,遵循着守恒的定律。
会随着时间消逝的是缘分。
会随着距离减弱的,是见面和一起散步,在顶楼一起吃中饭的机会。
然而,这通通不是,感情的损失。
他们17岁,春天的微醺里有樱花的气息,还很年轻和新鲜。
我在看着他们忍不住大笑和落泪的同时,明白了这件重要的事。
追了三话以后觉得实在是太棒了不舍得看掉就攒了起来,今天一下子没忍住就补完了。
“日常”不是个好表达的东西,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让人觉得乏味,我想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一集弃好无聊”的原因。
没有主线,十三集的人参就在五个骚年们吃饭吐槽上课看漫画去社团玩文化祭中过去了。
但是戳中我的就是这些曾经也在我身边真真切切有过的日常小事。
社团的时候窝在教室里和死党一起听歌看书,中午手挽着手去小卖部买饮料,回头伸手说“作业借我抄一下”,拿着杂志说“哎这个新出的挂件好想要”,这些早就离我很远很远了。
当时天天怨念“无聊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等到真的离开了这种能够被称为“少年少女”的年纪,连听到一句“下节国文课要换教室”都会有要飙泪的冲动。
更不要说诸如【穿着水手服的女孩憋红脸挤出一句“请和我交往吧”】、【两个人在牵手之后极力掩藏的害羞】、【看着他和她站在那里那么和谐却没有自己的位置】之类的桥段了,嘴上说着狗血,其实只是不敢承认自己有多么向往。
每当现在一个人自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窝在寝室望着电脑发呆的时候,我都会想,原来自己曾经也有过这么快乐的时光——每当想起要做什么事的时候,都会有人对我说:“一起去吧。
”所以,少年们,在你们对着夏天刺眼阳光发愁的时时候,在你们抱怨不是第一个知道死党的新恋情的时候,在你们叹息自己没能牵到她的手的时候,请记得,这真的是你们最好的时间。
拜托了,请一定要好好的享受,连同我的那份一起。
年少的友谊总是那么别扭 喜欢却不知道怎么表达的暗恋在被忽视的时候坐在一边 这时候突如其来的主意 使人分外温暖大家一起为一个盘子集贴纸的热情被雪埋掉来年还会开出的郁金香希望自己也能是一个像春一样温柔的人夏目里有一句话 因为被温柔的对待 所以也想变成一个温柔的人但是 春却是从未被温柔地对待 但依然是个温柔的人年少的友情 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记忆的消退变的寒冷而是 多年之后 再想起 心里涌动的欢笑与泪水
因为基友推荐说很治愈才开始看,结果春哥这种长发平胸圣母的奇特男/女主是要闹哪样啊!
哪有整天看樱花飞舞感叹青春啊时间啊人生啊的男高中生啊!
一般不应该是偷穿妹妹内衣的猥琐三人组嘛?
这些友谊纯洁坚固不时搂搂抱抱表个白的基友居然还看上妹子有道理嘛!
玛丽羊你只是憧憬温柔善良大姐姐的感情好吧!
要不是基友剧透了春哥会把头发剪掉还会有个二货的角色加入我才不会隔了几个月又翻出来接着看然后给了五星好嘛!
春哥的作用果然只是被意淫为女生而已完全可以忽略吧!
要仔暴躁吐槽傲娇的属性完全不能抵抗!
要仔一定是因为妈妈如此非现实才被逼成品学兼优好学生的吧!
初恋就是老师又这么喜欢年上一定会被东老师拿下吧,老师文化祭时带来的是男盆友吧,老师才是在关键时刻解救关心爱护要仔的贵人啊完全是校园基漫剧情好嘛!
死鱼眼双胞胎醋都吃的那么明显了还背后抱求交往了还能说这不是基片嘛!
千鹤和谁都能有一腿好嘛!
这种二货性格果然才是最棒的好嘛!
五男一女联谊也就算了,居然还有两个是扮演女生角色啊你们是对你们的五人结构多忠诚啊!
结果从一开始培养的西皮观完全禁不起你们乱搅啊!
还有若干妹子炮灰不过你们有人真的在和妹子交往嘛!
要么迟钝要么冷淡要么害羞你们看人家初中生都在找胸部的触感了好嘛!
我都已经恨铁不成钢了好嘛!
骚年们你们这样永远只能在友谊的掩护下搅一辈子基好嘛!
几个男生为主角的日常片,总觉得是基片,所以在本片新番上映的时候我完全忽视了它,直到第二季放映,无聊之下看了第一集,看完二话不说,立马把第一季补了。
这片怎么可能那么治愈啊!!
几个说平凡但其实一点都不平凡的男生,全级成绩第一的闷骚男、各有所长但都不屑使用的帅哥双胞胎、天然呆伪娘还有一个过动症的德国人,这个组合怎么看都不是平凡人,换作偶像剧,他们早已经把学校搞的天翻地覆。
但在少年同盟里并没有,他们不是在学校里叱咤风云的F4,也没有成立什么离奇的社团,他们的生活平淡得让人羡慕,就像日文名原义一样,这说的仅仅是你和我的故事,就算未必一定经历过,但那种那些年的情怀,很难不身有同感。
一直无法抵抗日式校园片,那种对青春的渲染,那种对年华的概叹,总是让我无法自拔,我没有如此绚烂的青春,起码能在美好的故事里感受。
而少年同盟又是单纯的青春片,在几个好基友的故事中穿插着许多别人的小故事,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援手自己努力的新生、因为朋友的怂恿告白的害羞女孩、不会表达自己被别人当成坏小孩的男孩,回忆的穿插,感情的流动,这一篇青春的诗章比过往的都来得更浓了。
很多集都让我很有感触,有一集苹果的旁边,一个害羞至极无法跟上朋友脚步的女孩,由于朋友随口的怂恿就跑去跟悠太告白,乱七八糟的走了几次约会,却在无意间听到朋友说自己的坏话,但悠太并没有上演帮女孩出头的狗血戏码,“如果没有特别讨厌的话,就继续跟她们做朋友吧”,淡淡的一句,却道明了许多。
他们分手了,不是他们不爱对方,只是还没是时候,在短暂的“恋情”里,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女孩成长了,回到了朋友群中。
这个小故事让我想起那些总是问戏中情侣为什么不能在一起的幼稚女孩,爱不一定就是在一起,分手不一定就是失恋,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那么微妙却温暖的。
我喜欢上少年同盟,他不吹嘘不现实的浪漫恋情,他只告诉你什么是温暖。
昨晚睡觉前,听着它的ED,突然很想把【君と仆】至今为止带给我的温柔的心情整理出来。
当初没涉足漫画的原因之一的简单的画风,现在想来这也是它的一大优势呢。
因为动画化出来,人设只会更好看嘛。
动画里常常出现的猫咪动作同步,也总是正中萌点或者笑点。
好赞的创新。
还有,慢慢的磨完现有的十三集后回看漫画,惊喜的发现,动画竟是如此忠于原作,连角落的小字对话都没落下,呈现出非常符合原作的感觉。
既然这是杂记,那么就不客气的从最先触动到我的ED,なきむし,爱哭鬼,开始吧。
初次听到是在边吃外卖的情况下,只觉得它满是和作品的治愈感不搭的悲伤。
但当真正安静的看完一集后,定格的画面慢慢水彩化时响起悠扬的钢琴前奏,那一瞬间涌上来的还有淡淡的温柔和暖意。
若是抛开和【君と仆】的背景看,なきむし本身的意境,旋律,已经非常动人。
当然,苍井翔太的那两首插曲也很温馨很治愈。
好期待正式的OST。
嗯…要怎么更理性客观的界定【君と仆】才不至于被推介后实际看过的人们会再说出,呐我觉得它好像没有你说得这么有趣呢。
应该是轻松悠闲、互相吐槽的愉快日常生活吧。
虽然离热血还有点距离,不过这也是青春的一种吧。
非常喜欢他们四人组一路从幼儿园至今都一直在一起的这个设定。
每天打闹追跑充满戏谑也不能改变他们实在是很闲的事实,好容易之后转学来的充满活力的日德混血儿千,却是超会惹麻烦的存在。
应该说,由此开始的一系列故事,都是基于“他们很闲”所展开的吧。
如果我还在高中,可能会希望他们的生活能一直这样缓慢又欢乐的进行下去。
但是有些东西在平静的表面下却确实的改变着。
现在的我,像傻瓜一样擅自的为二次元里的他们担心难过。
无忧无虑的生活会不会在成为考生的那一刻改变,多年之后会不会因为选择的道路不同而不能像现在一样毫无隔阂。
一不小心就代入了自己的观念。
——————————————他们的青春涂鸦故事————————————————【要君】阿要很好的展现了眼镜男除了优等生,个性严肃的设定以外的可塑性。
虽然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咆哮,吐槽,以及抱怨着为什么要费心和这群笨蛋在一起,但抱怨归抱怨,被邀请的时候,不也没拒绝嘛。
或许就像阿要所说的,不喜欢梅雨季节,但并不讨厌雨。
打在窗户上嘈杂的雨声,听起来却让人安心。
所谓的Noisy Medicine。
他另外让人在意的,便是对亲切稳重的东老师的疏远感。
这是从幼稚园就开始的自我内心的较劲吧。
想着可以变成他那样可靠帅气就好了,从小到大一直很严格的要求自己,但真正面临难题时,好像又和老师差了那么一点。
但是啊,当他以和当年东老师相同的身份重回幼稚园做职场体验时,在小朋友的眼里,他也一样可靠帅气呢。
很喜欢从三代人的视角看阿要的成长,或许本人并没意识到,不过我们还是看到了,成长这东西啊,不知不觉中是在进行的。
渐渐的,朝想要变成的大人的样子变化着。
【悠太】和没活力到已经是他鲜明的个性的双胞胎弟弟相比,悠太一开始给我的印象很单薄。
但自从【苹果的隔壁】事件后,悠太善意的温柔打动到我了。
没有祐希作为弟弟特有的任性,没有像弟弟对漫画那样对某种事物的强烈执着,看上去很容易让人觉得没特色,但他才是让人想要与之相处的那一个。
那个故事无关恋爱,仅是男生女生以自己的方式成长而已。
因此,氤氲在空气中的温柔的心意借由悠太的视角去发现,再合适不过了。
【橘千鹤】固执找回的和对方儿时短暂玩伴的回忆很暖心,也让人眼前一亮。
很快的融入青梅竹马四人组,千似乎一直是惹麻烦和被吐槽担当。
但当这个极度乐天的笨蛋莫名的陷入单恋后,他的欲盖弥彰,他的努力,他对女生的温柔的支持,带来了非常不一样的感动。
在快要明白那份心情之前,他在大家面前笨拙的想要自然的耍宝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的样子,逞强得让人有点心疼,不过现在想想,这也是千的帅气之处吧。
【小春】真的很难用春君来称呼这个从外表到内在都非常少女情怀的人。
所及之处遍地能盛开大片花海,善良单纯的气场能净化路边的花花草草,就连画的人物都是久违了的眼睛占半张脸,大到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超少女表现主义。
就是这样一个时时散发负离子的男生,在关键时刻却也能对弟弟做出兄长的姿态,温和可靠,面对突如其来的告白也能好好思考,以男子汉的姿态认真的给出答复。
现实中能遇到这样的人我也好想与之做朋友啊。
【祐希】看了官方介绍才知道作者本意是这对双胞胎作主角,故事是围绕着他们展开的。
最大的爱好是漫画,懒散阴暗毒舌没活力运动神经却出奇的好再加上纪田正臣那样的外表,一开始我最看好他。
祐希弟弟每次吐槽阿要阿要气得掀桌,都会让我笑得肚子痛。
但就像阿福,谢耳朵一样,祐希弟弟也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
他太神奇了,我乃凡人,不太懂。
许许多多隐形的默契造就了他们愉快和谐的日常生活。
在这般轻松悠闲里,在屋顶说笑着想象着未来的彼此,自己心里都有想要变成的大人的样子。
青春,真希望它永远不要结束。
之所以称为回忆,是因为那是段理所当然到让人觉得可笑,无法被取代的日子。
微风依旧吹拂,真真实实的。
他们的青春涂鸦故事。
如同每集后定格的水彩画面一般,有点萌发的感情也是淡淡的,但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或多或少的有了共鸣,联想到自己,然后写出了这些文字。
最后,想起南仔上次说的,有些事,迈出一步之后才会发现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嘛,现实应该不像漫画那样艰难吧。
以此自勉。
(2012/2/16)
花无百日红,情有长久时.如果我们的语言是挂着露水与麦秆的跌跌荡荡苹果汁,如果我们的最终形态告成于奔跑在打滑地面的幼童时代,重复无意义的事,回应记忆中的有意义的事,演出模式,是的,不一而同,是的,在世亡灵们的和煦礼拜堂,百色手套与醉人微笑,如果谁进来,来看这场演出,举起手中杯说cheers.青春?始于酒精终于果汁.「それでも、ゆうやけの雲と時より吹く風に、僕は、夏の終わり気配を感じた。
」
对里面的角色、剧情甚至台词的热爱我就不表达了。
洒家来表达一下对动画制作组的敬意。
(主要是想说说制作多么细心..一。
原作很闲散,就按照人物或者时间、场景来叙述,画一些小剧场什么的。
这有各种原因,比如原本是小短漫,比如涉及两批人从小到大的事情。
但是动画把散乱的情节关联起来了,叙述流畅、衔接自然。
这需要对情节十分熟悉,能够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物的性格、人物间的关系以及互动都摸透了。
(我觉得这稍微威胁到了我(自认为的)少盟厨的地位..举些例子。
第一季第一话,要督促祐希参加社团跟幼儿园午睡的小插曲原本是分开的,午睡那段算是个小番外,但是动画把它们关联起来了,而且丝毫不违和,因为本身这两段就有某种内在联系。
至于是什么,结尾的时候,春不是说的很清楚嘛。
第二话也同样,春对masaki做的事跟他小时候对郁金香做的事也被关联起来了。
第三话的话,与其说动画较好,不如说原作的处理不够灵活,总之会觉得,动画的叙述才是正确的。
再比如第二季第一话,橘子的事情跟四人去要家过夜原本是没关系的。
再比如第一季第六话,春剪头发、千鹤问起要什么时候戴上眼镜、考试前去要家复习这些在漫画里都是独立的。
特别是春剪头发那一段,在漫画里其实挺突兀的,但是动画那么一安排顿时就合情合理了。
二。
原作很多小心思小细节小番外,动画都有尽力把它们展现出来,在26话的篇幅之内,并没有辜负原作那细小的用心。
比如要跟东老师在自动贩卖机前的那段,表现出要向往成为东老师那样的人的愿望。
比如第一季第五话,东老师跟要说不要勉强那段,漫画有专门花一话来说,动画把它插进了naked king那一话里真是用心良苦啊。
还有第二季第一话吃完橘子说想要吃暖乎乎的东西什么的,这时候把关于猫的那一段插了进来真是一举好多得的方法啊。
还有第二季最后一话插进了棉花糖那一段也是,还有不知道哪一话提到的晴天娃娃也是。
还有第二季第三话拍大头贴的时候,祐希嘲笑要peace的时候害羞了,这本来是漫画封底的小剧场啊。
三。
动画原创的某些东西。
用猫来做镜头过渡以及跟人物形成映衬这一点真是太棒了。
冬树那一集,要在KTV唱的歌,那首歌,神配合。
第二季第二话,千鹤跟masaki的情节,海滩面具什么的也棒极了。
(重点是BGM很棒... 其实还有好多没说,但是一一点出什么的,显得龟毛又麻烦。
如果还有什么是必须要说的话那就是,拜托请出第三季...请把修学旅行出了吧..请把要X日纱子的情节给出了吧..请增加悠太的戏份..如果可以的话,晃一X明能不能多一点呢..还有偶尔来说说大人的事情也是很好的呀..好吧至少的至少,把修学旅行给出了啊...四。
以前并不关注制作所以不清楚,在少盟之后开始关注制作公司,才知道节操社名声似乎不太好,对很多东西改编失败以及作画常崩。
但是管它呢,反正我对这部很满意。
他们始终都不明白为何我一把年纪却还看着那些动画痴笑,因为我不曾活在那样的青春里。
我曾经幻想着我是一个少年,与一群人称兄道弟,那个学习成绩总是遥遥领先的眼镜男,那个活力四射好像永远都没有烦恼的小矮子,那个没有表情总爱装酷的家伙,一群人总是吵吵嚷嚷为了点小事争论不休,说着赌气的话感情却又好得要命。
我无法成为一个少年,但我也做过少女的白日梦。
那个时候我买《美少女战士》的漫画偷偷藏起来,收集许多粘纸,看琼瑶哭得稀里哗啦,买每一期《少女》杂志,憧憬着校园的纯真与浪漫。
但我渴望的人与事始终没有出现,生活只有现实与琐碎。
我进了一所女子高中,只有女生的世界让我提不起任何兴致。
那个时候网络没有那么发达,我只能趁着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看电视,一边做作业一边听广播里的小说。
现在回想起来,十年前的夏天我开始在现实与幻想中挣扎,把感情寄托在别人的故事里,渐渐地从现实中抽身而出。
但细想起来,还是有欢乐的,学农的时候打八十分,和室友在熄灯后大聊那些冷门电视剧,几个人蹲在走廊上对着一台电脑通宵玩大富翁。
只是我一直都无法摆脱那种失落,我想要的却得不到的青春,而人生终究不是一场角色扮演游戏,没有办法选择另一条道路重新开始。
我无法成为一个少年,但是我看到了他们,诠释了我心中的那个少年。
a一开始可能感觉过于软绵绵,看惯了热血少年漫一下子有点角色转换无能。
b在樱花下的我们的第17个春天,一切看似没有变化,但很多事情又在悄然改变着。
想起自己17岁的时候,没有高一刚进学校的不适应,也没有高三必须要考虑关于未来的种种。
于是懒散着,无聊着,和一群朋友打闹着,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枯燥但也有趣的生活。
那时候就连上厕所,也是手挽手的一起去。
一直到前几天给卧室新添了书桌,靠窗摆着,下午趴在上面不小心就睡着了。
恍惚的以为回到了高中,英语老师在讲台上讲着不知所谓的虚拟语气,同桌在旁边奋笔疾书,班主任时不时的从后门偷偷看谁没听课,年级第一头也不抬的做着自己的习题。
那时候的时光现在想来那么安静温柔,可当时却是无限的失望和迷茫。
因为总是不如意的考试成绩,因为总也做不完的数学卷子,因为自己喜欢的男生总对自己若即若离。
但是一直到许多年以后的现在才发现,这些当时的烦恼和不安,都变得那样的微不足道,看看当下的自己,却原来再也找不到不管怎样都愿意陪着自己的人了。
课间睡着的时候不会有人再帮我盖上衣服,因为发呆被点起来回答问题也不再有同桌手忙脚乱的小声提醒,下午到教室也不再有接好的热水泡好的咖啡放在桌上。
原来再也找不到那么单纯的对我好的人了。
c我们也曾经幻想过,要成为怎么样的大人。
向往着成年后的自己也能像某某某一样成熟可靠,不要因为一点点的小意外就大呼小叫,所有事情堆在一起的时候也能游刃有余的处理。
但是真的成年以后,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变化啊。
就算吹灭了18岁生日的蜡烛,下一秒人生真的会变得不同么?
d青春时光里总会存在一个温柔的少年,他可能有点沉默,总是面无表情,不会表达,也不成熟稳重。
但他会在你伤心的时候对你说,没关系的。
也有那样的一个少年,总是阳光乐观,好像对什么都无所谓,有时候你觉得他过于没心没肺,甚至有点烦人。
但他会用自己的方法逗你开心,在马路上和你比眼睛,因为身高差的关系,他愿意退后几步配合你。
然后在你身后告诉你,他喜欢你。
e高考完报志愿的时候,全班在教室估分填志愿表。
其实那时候并没有考虑过自己将来究竟会做什么样的工作成为什么样的人。
老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做老师的呢?
虽然现在的我们没办法预期未来的路,但未来肯定会宁静和缓的发生着变化。
没关系的,加油加油。
青春的岁月里,做什么都是美好,因为人生才刚刚开始,那些抉择,烦恼。
不过都是刚开始而已啊。
对校园生活的故事并没有太大热情,虽然几次想要放弃,但还是坚持看完了。每一集都有温馨动人之处,音乐很好听(等ost等的花儿也谢了),人物也挺喜欢。要是我一开始就喜欢的类型,双胞胎的怪异是能引起我兴趣的因素,春的天然呆自然不会引人反感,千鹤的单纯活泼让生活暖洋洋的。
期待第二季。。。
是有多无聊才会喜欢看这个,卖个腐,装个萌,再矫情几句小清新,什么垃圾都能火
喜欢这种动漫的少年都他妈的什么心态.......
比绿川辛的更加不适合动画化的作品,除了给不熟知原作的人的以不良印象之外没有任何作用。有些漫画,就该是漫画。
三话弃,小清新风格不是我的菜,当年蜂蜜与四叶草都没看完= =。相比之下更喜欢男子高中生的日常这样的无厘头猥琐流……【喂
yk2弃 男的比较挼 猜测是面向女的拍的
这种系列看太多了,因为总有个先入为主,所以看到这部的时候就觉得一般了
耐心的看下去,很动人很治愈。没有宅腐也没有基情,完全是少年和青春。能嗅到夏天的味道。淡然的男孩子真可爱啊。
好搞笑....五个童鞋的故事...虽然没有连续的剧情,但很搞笑,双胞胎,腹黑的眼镜,娘娘腔,还有一个需要友情的,特别是最后一集笑死我了....
慢热型。治愈一米。
不是很对胃口的一部校园治愈系人物日式扁平+慢节奏+无病“呻吟”最想跳过的就是对幼稚园时光的回忆
治愈w 幼稚园、双子萌点爆满><
看了三集……实在是看不怎么下去……
十三集好短
5个高中生的日常…友情爱情微基情……无功无过吧…没有女生出现的时候总觉哪里不太对…唔…咱果然还是不够腐啊。。。最后春这种弱气伪娘真心受不了啊。。。
满眼的死鱼眼。。。我实在是 吃不消啊
没看完,最近口味太重了看不下去小清新。
太。。平。。淡。。了
这年头治愈系还真是随便啊⋯⋯人设相当没新意走大众化萌点,而且有脸谱化的趋势,你以为有严肃认真吐槽役一对面瘫毒舌双胞胎观众就满足了么!吐槽也相当老套无味,最重要的是温柔圣母小白男主实在是多余,没有你的话我或许还随便追追吧,新八几附体好像很喜欢师生恋的要怎么也算是我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