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的《大闹天宫》好很多,偏《大》还要出第二部,而《寒战》现在还没有第二部的消息。
故事不算严谨,主要还是有欢乐贺岁为主,就算没有逻辑,也是可以理解,而且它要卖的笑点都还不少。
几个美女演员也都还算养眼,发哥还是那样的威武,他的金色扑克,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极具威力又非常有趣偏还很科幻……杜汶泽的戏路一如既往,小谢也没太多的发挥,角色表情单一,台词也不多,但都还算精辟,博得一笑。
整体来说,这部片子算是上个世纪香港搞笑电影的一个延续吧。
也还能看看。
作为袱耽递甘郛仿店湿锭溅一部喜剧片,片中大玩八九十年代的陈旧笑料,加上漫画式的夸张表达手法,虽然也惹来不少观众的欢笑声,但就个人来说,看到的只是接二连三的胡闹,笑点之低倒是没能引得自己一笑。
角色方面,谢霆锋虽说是男主角,但实际戏份并不多,基于导演没对角色进行任何描写,木口木面的他除了有动作戏去展露一下身手外,就再没其它表现可言,对剧情的影响力亦相当有限;而周润发的演出,感觉有点像老版的陈刀仔,要幽默有幽默,要严肃有严肃,可以想象得到本片如非有他支撑大局,相信定会令不少观众闷倒当场;至于高虎演的犯罪首脑,实在有欠坏蛋的味道,不禁让人怀念昔日的赌片中一众长有一副奸相的反派;女角方面,童菲与景甜都只是花瓶角色,两人均没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地方。
总括来说,基于自己是捧着看「赌神」的心态入场观看这部所谓「赌片」,然而却看到身兼编导所王先生为了制造喜感连连而编出乱七八糟的剧情来,纵使过程没有出现什么冷场,但堆砌胡闹的整体表现,难免叫人失望;或许本片如不是由周润发主演(给人是正经片的错觉)、又或是在观影前能得知它是出无厘头电影,好让自己先行调整一下观影角度,说不定便可以乐在其中,而非像现在般把它放入割凳电影之列。
≪澳门风云≫,周润发再扮赌神再战银幕江湖,让港片影迷看的过瘾又满足。
但在我看来,本片以开头的一段幽默能快节奏的将故事拉近,我以为我肯定能撑住但我还是败下阵来看睡着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甚至都不记得结尾是什么了,真可见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类片的观众,我也实在不能提起兴趣。
总之,爱看不看。
影评中处处都带着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有些电影你很无味,怎么看都看不下去,有些电影看了一边会很欢笑,当时的感觉很不错,但是看完之后本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还有些电影只要看过一遍就会难以忘怀,在之后一段时间里时不时回忆起其中的情节和当时的感觉。
可以肯定的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中者。
发哥在我的印象就是小时候特别崇拜的赌博高手,神一样的牌技,谜一样的表情,很经典,这个应该就是大家说不管什么电影发哥的演技绝对是不成问题的原因吧,就算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那种。
这一部呢,给人的感觉就是,发哥还是这么年轻,或者说越来越有自己的魅力了,他的笑容以及他正直的本质,一个演员能够把这么多年的光阴都投身于影视世界,我觉得是我们的福气,同时也很佩服这种人,他们是为了钱吗?
不是吧,除了自己职业对自己生活上面的补给以外,如果没有那种喜爱很难这么完美的坚持下来吧。
对于这部电影本身呢,我并没有多少想说的,可能是大年初一的去看了期待已久的大闹天空但是却让我如此失望并且为此深受打击吧。
要说这部能够抚平那种失望的心情那到不至于,但是用一个平和的心态,轻扬的心去观赏,肯定会有很多愉悦的,就像电影院里面会有不少人会在搞笑之处拍拍手,哈哈大笑一样。
对于一个观赏百态电影的人来说,倒是很寂寞,凑着性子陪大家笑笑也很委屈,毕竟我是一个只想表露真实性情的人啊。
靠“黄赌毒”发家的晶哥自从香港回归后就没拍过什么好片,继徐克靠“狄仁杰”翻身后,这次的王晶终于翻身了!
东北话也好,网络语也罢,晶哥片里的“你妹啊!
”、“高端大气上档次”这种俗不可耐的话至少让人感觉没有那么俗不可耐!
早期港剧的必备元素这部剧都有,比如二逼男配(杜汶泽),比如情节瞎编不尽合理,比如主角很木但很酷(小谢),比如女人比绿叶还绿叶。。。
虽然吐槽一堆,但并不影响我觉得这是一部好剧。
因为我要看的王晶的片子就应该是这样子,我要看的发哥就应该是这样子。
发哥虽老,但呆萌表情与当年无异,这才是我爱的发哥,不是子弹飞和黄金甲里面装逼的发哥;赌场如人生,只有王晶这种贱货才能想到用面积更大的牌赢最大的牌,这么夸张的赌技牌技也只有王晶能拍出来。
有两个问题应该是大家公认的,就是张晋拍的片貌似都是好片,景甜拍的片真的都是大烂片。
但当一个片里面又有张晋又有景甜,这部片会怎样呢!
本片给你了答案,就是张晋胜,此片还是个好片。
起码逗你一乐,还是值得一看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找个有钱的男人当小蜜的女人不如找个牛逼媳妇的男人牛逼!
千金买骨,一语中的好不夸张的说,发哥撑起了整个戏,一如当年那个风度翩翩的赌神高进,还是那咬着牙签玩世不恭的小马哥,或者是叱咤风云上海滩的许文强,我觉得,这些角色就是为了周润发量身定做,量体裁衣,多一分嫌肥腴,少一分缺风韵,发哥从银幕中走出来就是我们心中的不二人选。
首先需要感谢影城和晚报社,很有幸能够早先一步欣赏到一部老少皆宜,有着诚意制作的贺岁片,为什么要这么强调呢?
每当到了贺岁档,我们都会随着黄百鸣与吴君如年复一年带来的圈钱大片最强喜事给予我们的如同三大姑七大姨在你耳边拖泥带水问长问短的视觉疲劳而困惑与倦怠,为啥这么一部毫无诚意,插科打诨,絮絮叨叨,关键还不换汤不换药,每年那几个老梗捧着毫无笑点的镜头忽悠你却依然年年雷打不动,按时上班打卡一样在贺岁档上映,这是符合正能量的旋律吗?
还有万众期待的冯导演在发掘一次人性思考并号称我的剧本才是吸引奥斯卡影帝参演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像老谋子一样费心费力找来一个奥斯卡配角还要硬插上一段激情戏码但西方主流媒体依然不买账而我的这部片子诚意十足却依然观众不买账那我还不如随便写个剧本圈个钱看看我的票房乐呵呵的笑这些浮华的观众顺带反思当下人们快速消费而忽略人性背后的思考的事实,这也是笑着把钱放入口袋中顺带讥讽一下我就是这么着还能把钱赚了你看怎么样的心态。
殊不知冯导啊,树口碑难毁口碑易,你在心里不平衡发发牢骚的同时搭上的金字招牌肿么办呢?
所以,我宁愿王晶这个死胖子不减肥天天吃拍片拍到90岁给我们看,借用杜汶泽的一句话啊!
好了不做不吐槽会死星人了。
一句话,好片,既然是提早观看,当然要把好的给大家分享,由于发哥在其中的形象与其熟悉的戏路相仿,正常发挥却无更大突破,不愿更多剧透,希望大家,尤其是发迷们,赶紧去一饱眼福吧。
还要吐槽一句,杜汶泽在最强喜事里那个呵呵叫做牵强与表演痕迹太浓,在发哥光环之下一切油里油气与嬉皮赖脸伴随着装傻充愣咋那么可爱呢,增色不少。
我觉得王晶还是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光里,的确,他以前拍过很多出色的电影,但那已经是过去了,他似乎已经江郎才尽了,这部电影似乎毫无创意,里面很多剧情似乎都有翻拍以前作品的嫌疑。
要不是因为看在周润发和景甜、童非两位美女的份上,真应该给这部电影打两星的。
里面很多东西都太搞了,最后老周的一张牌竟然变成了一朵玫瑰花,不过的确难为王晶了,里面很多东西还是很有想象力的。
以后他的电影还会看,不管怎么说,毕竟那是很好的回忆。
长沙今天继续飘起了雪,晚上和朋友找一热乎地儿吃了顿饭就跑电影院取暖去了。
本打算看《前任攻略》结果从四楼走到五楼刚好到售票处电影就开始了,下一场十点半,还要等一个小时,今天晚上就排了五部片,刨去朋友看过的《爸爸去哪儿》和《冰雪奇缘》,可供选的就剩《澳门风云》和《大闹天宫》,想了想还是就近看十点那一场的《澳门风云》了,虽然《大闹天宫》上的是 IMAX 版,但从我已知的剧情来说,还是王晶+发哥的的安全性更高。
先看片名在看卡斯阵容,外加导演王晶,不用想,《澳门风云》一定是一部赌片,须知这部电影另一个名字叫“赌城风云”,可是看到英文片名“The Man From Macau”就知道没那么简单了。
的确,作为一部合拍片,王晶进入内地市场这么多年一定知道内地市场的规矩,严禁“黄、赌、毒”,自然这赌片是不能拍了,就像国产片不能拍鬼片一般,熟谙内地市场的王晶这次钻了个小空子,让我们记忆中赌片里的梭哈、黑杰克和德州扑克变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斗地主、搓麻将,以及规则超简单的百家乐,曾经穿风衣戴墨镜西装革履的发哥从赌神高进变成了一身土豪打扮的魔术手石一坚,没有了神乎其神的赌术,发哥的一句“十赌九骗”也为全片定了个调。
《澳门风云》是一部经典的港片,经典的王晶电影,这里说“经典”并非只电影能奉为经典,而是实在典型。
所有的人物设定、桥段、笑料都是当年的港片味儿,那股无厘头的范儿一点都没有因为是合拍片的原因而成色不足。
整个让人感觉当年王晶在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拍出那些票房大片的游刃自如感,在这部电影里渐渐找回来了,欢快流畅,好不痛快。
看香港电影最好还是要在粤语的环境下看,若非我听不懂粤语,若非我们这里只有普通话版,我一定会选择看粤语版,就像看《花样年华》的时候看完国语版我又翻出粤语版才觉得电影是完整的。
同样,在《澳门风云》中,很多桥段的设计,很多对白都是只有在粤语的语境中才会笑料精彩的,虽然国语版依旧笑料不断,但是总是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地方,虽然也能笑,但笑的不明不白。
这部片子要说最突兀的,还是开场的黑社会老大的一口东北普通话,不仅毫无代入感,而且空间感、方位感、关键情绪和细节都十分不到位,让人出戏。
以我的理解,这一段一定是一段十分贴合剧情的粤语笑料,按照以往港片的经验,这一段很有可能是潮汕话而普通话配音应该是山东话才对,这里就扯到一个稍微远一点的话题,那就是我们内地看香港电影的时候为什么会穿插很多山东话的元素。
这里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是本身是潮汕话,后期配音给了山东话。
因为,香港人认为,山东话之于国语,效果就等同潮汕话之于粤语,都能与主流语言(国语粤语)明显区分开来,有土的效果,也有点喜感,就像今年央视春晚笑料都出在东北话里面一样。
很多香港人是这样看的,山东话就像是经过国语变调得来的,还有那个「俺」字,在对国内语言环境了解不多的港人心中会觉得这有着强烈的乡土气息和搞笑效果。
第二个原因是以前香港演艺圈有很多山东籍的人,配音演员多是山东人,之所以配山东口音不仅是为搞笑,还有向香港演艺界山东籍前辈致敬的意思。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之前看的很多普通话版的香港电影实际上是台湾版,港片中有口音的(非粤语,多半是潮州话)多半到台湾会配成山东话或者河南话,因为这两地的人算是台湾外省人中居多的 ,配成山东话就是为了增强这种喜剧的亲切感,这种遗习后来你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多半也能看到。
另外,杨德昌的电影中偶尔都会出来一个操山东话的,以示外省人的身份也解释了为什么台湾版的港片会用山东话。
回到《澳门风云》这部电影本身,在片中会看到大量的王晶的经典的笑料设计,比如杜汶泽角色扮演球星“乃西”(内地译梅西,改一个字粤语成性粗口)来制作球赛特技画面,也带有些过去王晶和周星驰合作的那类无厘头笑点,而这里也是复刻《赌侠1999》里面的桥段。
周润发则拿出了当年的那种喜剧方式去演石一坚,在石一坚身上表现出来的喜剧成分你多少能回想出一些《赌侠》或《整蛊专家》的桥段,其实发哥演喜剧很有一手,当年他微犯贱的标志性坏笑风靡了万千少女。
谢霆锋和杜汶泽是一冷一笑的设计模式,这也是编剧惯用的套路,降低了编剧的难度。
谢霆锋依旧耍酷,在酷的同时还有点时下流行的呆,且极少开口,开口说话都是金句,有冷幽默的效果。
杜汶泽自然就要走无脑路线,搞笑演绎也是驾轻就熟,对童菲的各种搞笑单恋,都能掀起影院里一片笑声。
《澳门风云》这样一部闹腾的片子自然也少不了赞助的植入,但是最大的广告植入就是王晶自己,不管是自嘲也好还是自夸也罢,没见着哪个导演在自己的电影中这么多次提到自己名字的。
不管是“王晶?
又是王晶?
”还是盗用了无数自己曾经赌片中的桥段,对于熟悉他电影的影迷来说,还是挺受用的。
一个如此傲娇的王晶,确实有资本这么做。
影片结尾,安排了谢霆锋拜师的一场戏,真正的赌神高进以彩蛋形式出现,《赌神》经典的配乐响起,就像当年《赌侠》最后高进出场一模一样,坐在影院的我不由得一阵热血沸腾,绝对是嗨翻全场的一幕。
《澳门风云》无疑是一部味道最正宗、最纯正的香港贺岁片,虽然王晶有吃老本、江郎才尽的嫌疑,发哥也老了,在片中感叹已到花甲之年,但不能否认的是,王晶还是那个王晶,发哥依旧是风采依旧的发哥,一点情怀加一点小机灵,参杂一点吐槽搅合一些无厘头,够足量的笑料,今年贺岁片里最精彩的合家欢电影就这么热腾腾的出炉了。
今年找回了90年代港片的黄金年代的那个味儿。
这部电影说实话和之前的香港赌片相差太远,很多段子都是玩剩下了的梗,很多都没什么意思了,看电影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发哥赌片的情怀和怀旧去看的。
也有些失望吧。
后来在知乎看到知乎用户赵四的回答才发现原来最有卖点的特异功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科技,是手指甲里藏着监视器。
看到赵四的回答才发现原来所有的香港赌片中的特异功能这个东西都来自大陆,因为那个时候大陆有一段时间搞特异功能热,几乎全国都在练特异功能,气功这些东西,这其中比较有名的倡导者居然是钱学森,国家把这个当做一个科技力量来发展。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禁止了,所以现在的香港电影里没有了特异功能这个设定,感觉整个影片没有什么看点都是些老段子,可能也是这几年国人的笑点越来越高了吧,反正我确实是笑点越来越高了,搞笑的东西看多了就有些腻味了。
还记得当年在一个港片论坛厮混时,有人提出了香港电影三大法宝,分别是周润发的双枪、成龙的功夫和王晶的赌片。
其实香港电影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但最为广大老百姓熟知的还真就这三样。
如今香港电影苟延残喘,发哥早已不拿双枪,成龙上了岁数也打得不多,赌片早已随着王晶入门内地消失已久。
只能在《烂赌夫斗烂赌妻》这类纯港市作品中能找到点风光。
如今《澳门风云》的公映说明不了什么,但在这部电影里让我们看到了曾经香港赌片风行时大开大合的炫技赌术和熟悉的故事节奏。
总而言之,如果单看情怀的话,本片重现当年神乎其技的香港赌片,如果单论片子本身来说,王晶重拾最擅长的赌片题材,虽然都是以前自己玩剩下的,隔夜饭的味道,但火候比较正,炮制出来的感觉依旧。
其实看这部电影之前很担心,不是担心王晶如今造的一手好烂片的状态,因为心中有数,从他第一部导演作品《千王斗千霸》开始,即便再怎么不济,一到赌片立马满血复活,王晶的赌片从未让人失望过,就连低迷期炮制的《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雀圣》系列这些电影娱乐性还是非常有保障的。
令我担心的是一部赌片,还是合拍片在内地公映,国家名门规定禁止赌博,就像国产电影里不能出现鬼一样,赌片在内地公映是万万行不通,谁知道这片最终效果出现什么幺蛾子。
不过让我敬佩的一点,就是王晶作为一个商业导演,敏锐的嗅觉和投机倒把能力。
就像国产片不是不能出现鬼吗,那可以把鬼改成妖,《新倩女幽魂》就是这样玩的,正在拍摄的《钟馗伏魔》也走这一步。
这就钻广电空子,挖审查的墙角,王晶也是这样。
首先电影从《赌场风云》变为《澳门风云》,澳门总不能不让赌吧,另外国产电影片名中不能出现“赌”的字眼,连发哥在片中饰演的赌王般的角色都被改为“魔术手石一坚”;其次片中对赌博的展现应了那句“十赌九骗”,赌博有赢就有输,周润发在片中一句“不赌就不会输”定下了该片的基调。
但本片并不说教,就像当年《提防老千》那样,用大量赌博戏来诉说一个悲催的人生。
《澳门风云》也是这样,但与前者相反,而且最重要的一点,结尾大战并没有依靠赌博定胜负,发哥摸牌之后用《城市猎人》中黎明的飞扑克制敌,总体还是个动作片模式的结尾。
周润发演的并不是赌神高进,这一点在片尾彩蛋里有叙述,情怀满满,高进亮相大赞。
不过王晶想必也憋得太久了,这几年正剧搞得太深,屎尿屁在大陆又不让玩。
这次回到他传统的赌片系列,真的玩开了。
本片的故事并不新鲜,其实王晶自打《赌神》之后,赌片都一个模式,尤其是9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那些《赌侠1999》、《千王之王》、《雀圣》这些片更是用到滥,基本上一个故事换一班演员就拍出了另一个版本。
此等套路虽说老套但屡试不爽,加之王晶“逢赌必high”的本色,只要有他参与的赌片总是能在老套模板里填上各种新段子。
《澳门风云》就更加模式化了,从人物上就能看出来,片中每个人物都能从该片中找到影子,周润发不是高进胜似高进,而且这几年演了不少深沉角色的发哥难得大张旗鼓的搞笑出演,减肥成功之后英姿不减当年,嬉皮笑脸的运筹帷幄。
发哥的表现很长时间没见了,当年《赌神》、《大丈夫日记》等片中的大活宝形象20多年后依然神采奕奕。
谢霆锋饰演发哥的小弟,其角色定位是曾经刘德华饰演的陈小刀,只不过谢霆锋在角色定位上比较“正”,没有当年陈小刀也擅长恶搞的风格,单单突出了其呆萌和身手不错的本色,甚至还有《少年赌神》里陈小春的感觉。
而杜汶泽的角色活脱《赌侠》中的化骨龙,;连结尾赌球段落都是《赌侠1999》里面的。
这样的角色在王晶赌片里是很吃重的,《赌神2》中的梁家辉、《雀圣2》中的森美都是以恶搞为主的甘草角色,只不过较之《赌神2》,该片总体比较正统,剧情峰回路转情节安排巧妙,而插科打诨负责调动观众情绪,让梁家辉虽然相当抢戏但风头仍没有盖过周润发。
但《澳门风云》整体就是嬉闹片,所以让杜汶泽的角色显得相当重要,片中大量笑料就看他一个人,因此他在本片里是大放异彩,而且发哥在片中不像高进那样严肃的时候气场凌人,搞笑的时候也尽致癫狂,也是彻头彻尾的玩闹,这就让电影全片开启了狂嗨模式,夸张的搞笑段落贯穿始终,反倒那些相对正统的地方甚至打斗部分就有些冷场。
这是剧作的问题,王晶没有再编出巅峰时期那样的峰回路转妙趣横生的情节,究竟是江郎才尽还是偷懒,这谁知道。
这样一说,王晶似乎在吃老本,其实也不然。
《澳门风云》是标准的王晶式赌片模式,从当年《千王斗千霸》一直到《雀圣》,大隐于市,气场强大的欢闹角色,配上一个相对正统而身手不凡的搭档,一冷一热二人的戏份就出来了。
再加上一个恶搞无厘头的配角和一票养眼的女性角色,标准的王晶电影。
在《澳门风云》中,王晶也与时俱进了一回,牌桌上换成了内地观众比较熟悉的斗地主、打麻将,当年特异功能赌博也消失了,换成了高科技,红外线,扑克芯片等应有尽有。
其实如今旧瓶装新酒乃是老生常谈,但关键是看这个“新酒”够不够劲。
《澳门风云》用传统赌片的路数,笑料够足,电影院中观众笑场的地方很多,至于电影的故事,《千王斗千霸》中的领任务捉贼和斗法的主题,加上《赌神2》中的复仇段落,这么一掺和,隔夜饭虽不怎样,但也还有些味道。
所以说从这部电影中,很是佩服王晶,别看拍了不少烂片,但都是赚钱的电影,多少年后还能在大陆这个禁赌的电影环境中拍出一部赌片。
当然电影缺点不少,不知道有没有删减,因为电影剪辑很有问题。
但对比王晶来近几年的作品,本片算是一部拥有一般质量和高度娱乐的电影,可以说这是王晶在北上内地之后最好的片子。
不管多烂片,只要是王晶出品,我必爱看!景甜这姑娘不会演戏倒也罢了,导演会用人的话,也遮得过羞,但是那张脸真心不上镜呀,难为这幕后出钱的人这么多年这么执着了。
单纯给发哥的三星
王晶还是拍三级片比较合适...景甜被下药之后的表演比较不错,秒杀她其他所有表演。
其实还不错。发哥的男人味真是一发不可收拾。
一辈子都不看国语配音的港片了,尼玛还是个东北腔配的,这他妈是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吗
1星给不会让人瞌睡的贺岁片节奏,1星给发哥,1星给景甜。杜汶泽倒是有失水准。
像赌神这一系列的电影都挺喜欢看的,虽然故事情节老套,表现手法夸张,但冲着演员我也要看,管他呢,挺酷的
哈哈哈哈哈笑gay了233333333
说是赌城风云都没什么赌的戏份有点失望,总体还是挺搞笑的,过年看看不错,不过发哥真是老了啊~~~
还可以
不管!发哥太帅!
有点低俗趣味,不过笑点还是可以的
挺好笑的,周润发还是很帅滴,有几个剪辑一般
赌神的场还是要捧的
能令我笑的都是對老演員過往的調侃……還有謝霆鋒個句食屎啦你……賣得一手萌啊……
王胖子这次居然没有出现。再也找不到发哥那种酷酷的感觉了。英雄暮年。赌局镜头很少,不过瘾。
景甜演技没有差到风评里的那样吧,额,就是这种锥子脸倒三角脑壳实在看多了有点审美疲劳。博君一笑而已,难道还想从这里探讨人生那么严肃吗,就语速太快那点可怜的粤语储备完全对付不了
贺岁喜剧的要求 说来说去无非热闹喜庆 要热闹就不能冷场 要喜庆不宜多用脑 因此打戏 大场面 一板一眼走情节线 相声似的弄段子 王晶都懂 但赌神戏 正派主角不够酷 终极大战不够狠(最少占个三成戏码)徒弟配角不够惨 女主女配不够靓 是成不了功的 但凡要借“致敬”来拉票房 立场上就输了
欢乐无限啊
笑死我了,真是很喜欢发哥和杜汶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