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星空下的仁医》女主角钟嘉欣落选视后一事一度霸榜热搜,不少剧迷纷纷为钟嘉欣喊冤。
某博上,剧迷们对TVB的“偏心”群起而攻之,甚至连陈晓力挺老同学新晋视后林夏薇也难逃群嘲。
扪心自问,钟嘉欣真的撑得起“视后”头衔吗?
这值得探讨探讨。
《星空下的仁医》海报一方面,钟嘉欣的演技还是没有摆脱过去的“影子”,角色复杂度不够。
在《星空下的仁医》中,让钟嘉欣出圈的有两个片段,一是她说完“好久不见”,出了手术室后,拍了拍郑嘉颖和马国明的肩膀;二是她在戏中痛失爱子,在病床上嚎啕痛哭。
细看下来,这两个片段并不出彩,“我回来了”有过往经历加持,是“爷青回”,不算“高光”;哭戏则是她的正常发挥,悲伤有余,层次不足,也不算“高光”。
出圈片段1(上):钟嘉欣“好久不见”
出圈片段1(下):钟嘉欣拍肩膀
出圈片段2:钟嘉欣飙哭戏其次,章以芯角色性格单一,也是制约钟嘉欣表演更出彩的原因之一。
章以芯是安妮医院的一名医生,她作风独立、思想超前,但细看下来,她的个性不够鲜明,人设中只有善的一面,没有恶的一面,很平。
另外,章以芯的人设也像极了成熟版“好彩妹”,她的演技没有彻底摆脱过去的“影子”,只是将生活经历融入其中,给这个“好彩妹”多一点“母性光环”。
如果视后的表演需90分,钟嘉欣则只有70分,她离“视后”还差很远。
不过,也不可否认钟嘉欣在这次表现上的进步,他的表演痕迹少了,好彩妹的“咋呼”感少了。
钟嘉欣在《搜神传》中饰演好彩妹关于角色的多面性,可以参考往届TVB视后佘诗曼的表现。
《使徒行者》中,佘诗曼将角色的喜剧元素和自身的悲剧命运完美融合。
在足疗店时,她以“调皮捣蛋”的人设和妈妈们相处;在执行任务时,她以专业特工人设完美应对;在必不得已与爱人分离时,她以恋爱女性的人设给观众急需依靠又被迫诀别的微妙感觉。
佘诗曼的表演很“妙”,例如她与林峯在车内分别的这场戏,佘诗曼的一个眼神就给人三种以上的“层次”,一是面对困境的绝望,二是与爱人分开的不舍,三是为任务献身的坚毅……可以说,佘诗曼饰演的丁小嘉和钟嘉欣饰演的章以芯无论从角色复杂度还是表现层次上,都有本质区别,钟嘉欣的表演造诣离“佘诗曼”还有距离。
《使徒行者》佘诗曼飙哭戏另一方面,钟嘉欣落选视后,也是她权衡利弊的个人选择。
《星空下的仁医》是一部医疗题材的电视剧,每个角色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都暗含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钟怀霜为了麾涛的一笔投资,以错误的方式“延续”了病人的生命,是她介于未来利益与医生信念间的一种选择;况丛昕为了建成儿科中心,多次“利用”同僚后决定回归初心,也是一种选择;章以芯在面临两个病人只能救一个时,选择了Mike,更是一种选择。
每个选择都是他们权衡利弊的结果,并不代表标准意义的对错。
试想,如果钟怀霜选择了恪守医生信念,她有可能会失去继续当医生的资格,也失去了救更多人的机会;如果况丛昕选择了继续“利用”,他的晋升之路会走得更快,也会面临Hard team无人追随的困境;如果章以芯当时只能救一个,她选择了俊彦,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无人知晓。
每个选择都是公平的,但选择的后果只能本人自行承担,相信钟嘉欣已经做好了承担后果的准备。
从离巢TVB的那天起,她就注定了和视后的头衔越走越远。
“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虽远赋盛名,但本质上只是一场公司表彰优秀员工的年会,在年会上,有哪位CEO会表彰外包团队的成员呢?
毕竟这不是“香港万千星辉颁奖典礼”。
除非,《星空下的仁医》于TVB能像《延禧攻略》于爱某艺那般,为其带来100亿收视率,可它尚远不及。
林夏薇获2021年TVB视后抛开钟嘉欣而言,《星空下的仁医》并不具备做大爆款的潜质。
它是好看的,但不至于那么好看,更不是非看不可。
不可否认,它的故事里有极强的专业背景,剧情与制作也足以吊打内地大多数职场剧(据说,章以芯流产的婴儿模型造价五位数)。
但,“本职工作+职场‘宫斗’+部门恋爱”的戏剧结构令剧情衔接度略有欠缺,情节表达主次模糊,恋爱戏如同鸡肋;加之,开头埋的梗在后半段揭晓时,有“强行洗白”的意味;最后,“强造人设”也成为这部剧最大的雷点,章以芯从人工受孕到不幸流产的桥段,似乎都只为了打造一个独立女性人设,和成就钟嘉欣演技的“高光时刻”,实在太刻意了。
章以芯流产的婴儿模型
评分略高,建议7.0分撇开“槽点”不谈,《星空下的仁医》依旧是一部好看的港剧,钟嘉欣落选视后也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结局。
对TVB来说,钟嘉欣的落选能为“年迈”的它增加多一些关注度,吐槽也好、赞誉也罢,都是TVB久违的“甘霖”。
对钟嘉欣来说,若她计划退圈,这部收官之作中讨喜的角色人设、进步的演绎表现和亮眼的收视成绩已为她赚足了喝彩,想必她已没有遗憾;若她日后决意复出,无论是在香港发展,还是进军内地,剧迷们一定会因为这次“落选”给她一份支持,她的演绎之路不会走得比林夏薇差。
最后,我由衷地希望钟嘉欣能在下次复出时加倍专研剧本,演出性格更复杂、人格更多面的人物来。
别让佘诗曼演得太嚣张,哈哈。
喜欢这部剧的丰富度:1 权力斗争的复杂性,每个人的利益,每一次为了利益的斗争,山头,背景,相互钳制。
傻不愣登的职场愣头青2 情绪精神问题的开展3 性安全的触及4 成年人在职场里面得体、克制、忍不住伸出援手的关爱5 医疗剧保持的专业度不喜欢:1 马明郑嘉颖罗仲谦几近扑克脸的演绎,女一女二的演绎生动很多2 适时的小幽默3 郑嘉颖懒莽撞的样子,明明他这个演员本人世故得很,真的很违和。
还剩四集,未交代的还很多,毫无疑问要虎头蛇尾,小演员们及几对家长演技非常了得印象深刻,除此之外,感情戏是该剧败笔,几处刻意的煽情本是留给四位主演发挥的。
目前来看,是周家怡处理的不失不过最好,马明有点表情单一看不出什么感情,除了笑, 抿嘴皱眉头若有所思就是全部情绪的表达。
既然人物的模板是白强的YT,不妨也参考下郭晋安是如何表达一个复杂又胸怀城府之人的情绪. 钟嘉欣失去BB这个煽情桥段设计的太刻意反而有些失败,导致嘉欣郑嘉颖两个好戏之人突然表现的感情太过强烈over咗, 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化也缺少层次感。
罗子溢倒是演技飞升的一次,虽然因为情绪病和他妈妈的关系有点解释牵强,他处理的还算不错。
何依婷,表妹Bobo很可爱,海俊杰钟院长表现是中规中矩,合格完成了角色,(钟院长大结局表现有亮点),其他医生和实习生没太多印象总体来说,果然是星空上才能有的医生,有些设定及反转离地了。
我感觉会烂尾,还有四集再看看. 算普通好剧,不配9分神剧。
个别病例不错,但整体高度不够和逻辑性不够完整,前面更像医疗单元剧,后面就是医疗,权斗,爱情,悬疑四不像。
主演演技没有游纫有余的感觉,反而有些地方失控,感情的转变突兀又莫名其妙,节奏掌控的不好。
也许是剪辑的问题,又或者是才25集的缘故看完大结局,来Update一下:最后一集太赶了,各种证据都自己出来了,每个人都自己出来交代了完美结局。
Omega居然因为马明在手术前问了句男友, 就治好了多年的手术恐惧症?
钟教授辞去院长获得林美诗家属的原谅就可以了?
她当年隐瞒手术真相和故意指示拖延死亡时间是犯罪吧? 关楚耀那么激动大吵后期离婚顺利吗?
周家怡怎么就性情大变主动吻马明?
那个被侵犯的女孩听马明讲几句话就出来指证爸爸了?
之前几个女医生一直劝都没用。
孤儿院长怀疑器材问题不是应该第一时间联系钟教授吗?
怀疑他们串通,自己签保密协议也可以找其他人曝光啊,迈克的爸爸不就是吗?
现在这样好象孤儿院长就是为了敲一笔钱。。。
张宝儿被领养时明显已经记事了,这么多年居然没有回孤儿院去找过姐姐下落。。。。
而且既然已经知道姐姐身份,居然最后一集才回去整理遗物(冇错,20年后遗物仲在)发现重要证据,会不会太巧了。
个别情节离地,二十年来钟教授似乎转做教学研究,不进手术室了,怎么突然就救世主一般快且准的成功主刀高难度手术?
一个完全靠贿赂的医疗器材公司,器材频频在手术中出事,居然可以平安隐瞒二十年,而且在海外已经被定论了,香港这边完全不知情,还准备上市. 网络通讯和医学教研网这么落后的?
钟教授二十年来一直在研究这方面手术,都没发现澳洲那个类似手术失败的原因报告?
一个搞科研的院长还不如一个孤儿院院长消息灵通?
剧情的发展没有任何悬念,故事的主线过于简单,好人坏人一目了然,最后完美大结局呼应的好刻意,(20年后又出了一起类似的手术,又是三人一起做)一切太完美了,这剧的优点是演员,尤其是小演员,完成度很高。
手术案例很精彩。
缺点也是一目了然,线索过于简单刻意, 立意不高,个别情节离地. tvb可能真的对于医疗剧题材,江郎才尽了吧
时值一年一度的台庆档期,TVB也正在“放大招”,先后定档了好几部剧。
当然,剧集的质量究竟如何,还要等播出后才能知道。
毕竟近年来的无线剧集槽点不断,仅是虎头蛇尾已经不足为奇,剧集注水、配角加戏以及进展得莫名其妙的感情线硬生生劝退了一大批观众。
年初的《陀枪师姐2021》,即便是有100米厚的情怀滤镜也忍不住吐槽的冲动。
欧阳胖胖的《伙计办大事》和袁伟豪、黄智雯cp三搭剧《把关者们》,女一号直接被“架空”,前者更是堪称女二号陈滢的大女主剧。
《刑侦日记》则是故弄玄虚,让人一头雾水,完全浪费了一众主演的优秀演技。
当然了,站在被diss最前线的还是wuli《逆天奇案》,案件设置方面不算太差,可剧中的三角恋感情线简直是莫名其妙,TVB剧迷称之为“厄娜ptsd”。
2020年还有《反黑路人甲》《踩过界2》和《香港爱情故事》等拿得出手,而今年可以入围最佳剧集的,目前还未出现。
因此,大家便将希望放到了台庆档。
18日,《星空下的仁医》先打头阵首播,豆瓣评分也刚出炉,8.9分,相当高了。
秉持着不被TVB牵着鼻子走的心态,我已先将期望值降低,但从目前播出的两集内容来看,这剧确实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或将是“五花”之一钟嘉欣的最后一部剧早在拍摄期间,不少观众就对《星空下的仁医》这部剧抱有兴趣,因为这部剧有好几位许久未见的熟人。
像是2016年离巢的郑嘉颖,自拍完《迷》之后,已有五年时间没参演无线剧集。
而在TVB作配了17年的周家怡也已过档隔壁台,这次是她时隔10年之后重返无线拍戏。
当然了,最让观众感到欣喜的还是“五小花旦”之一钟嘉欣的归来,2015年拍完《警犬巴打》之后,她便宣布结婚,到2018年约满离巢,之后仅客串出演了《再创世纪》,如今则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本以为《星光下的仁医》将会是钟嘉欣重返银幕的开始,但她本人的回应却并非如此,由于拍摄时正值香港疫情严重期间,几个月的拍戏时间让她相当想念在加拿大的孩子。
钟嘉欣直言,这可能是她最后一部剧,就算有考虑再拍,也要等到十年以后。
能理解她的心情,但确实让人十分感慨和唏嘘。
自2013年陈法拉约满且不再续约后开始赴美发展,2015年胡杏儿离巢并逐渐转战内地,2016年杨怡离巢后专注家庭,徐子珊更是直接在2019年宣布退圈,再到钟嘉欣对隐退一事的半肯定。
TVB“五花”的时代可以说已经结束,而且就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五花”之后再回无线拍戏的可能性也相当低了。
所以,《星空下的仁医》不仅可能是钟嘉欣的最后一部剧,也极有可能是“五花”在TVB拍摄的最后一部剧。
而和“五花”同期的“五生”,还留在无线的,也只有wuli萌萌哒的马国明了。
他恰好也是这部剧的男主角之一,或许这也是“五花”和“五生”中的成员搭配的最后一部剧。
再见“low霸”和“一件头”?
2011年,郑嘉颖凭借电视剧《怒火街头》夺得视帝奖项,一改几年前他首次获得视帝时的一片嘘声场面。
他饰演吊儿郎当、不修边幅的“low霸”一角,相当受欢迎,而郑嘉颖也成功转型。
次年,《on call 36小时》火爆全港,最高收视达39点,马国明饰演的张一健“一件头”,做事一丝不苟、性格慢热,给人严厉、难相处的印象。
该角色同样大受欢迎,马国明更凭此获得了“最受喜爱的男角色”奖项,从此走上TVB一线男演员的位置。
而在《星空下的仁医》中,由郑嘉颖饰演的许甘枫和马国明饰演的况丛昕正好都与他们在这两部剧的角色性格有些相似。
许甘枫,胡子拉碴,打扮相当随性,服装都是绿色、黄色、米色这一类青春亮丽的色调。
还有这黑白绿相间的双肩包。
褐色的拖鞋、红色的袜子,real骚气。
但不管怎样,都比low霸整洁干净。
日常除了做手术,就是和医院里的儿童患者聊天、开玩笑,还给他们取外号,有一个孩子直接叫“院长”。
这是许甘枫和患者沟通的方式,而等到真正诊断和做手术的时候,他就能瞬间变得专业和专注。
其余时间,当然是和美女们打交道啦,堪称“社交牛逼症”终极人物。
而况丛昕则是冷脸王,表情不多、话也很少,仅需一个眼神就可以震吓到身边的人。
由于原院长同时也是况丛昕师父这一角色突然离世,所以他一下子失去了支持者,原本意属他的外科主管一职也由他人接任。
由此可见,后面的剧情估计也离不开医院内部的权斗话题。
这类事情,“一件头”自然是一窍不通,但是况丛昕会,所以不必担心角色人设的重复,“一件头”的杀气远远比不上况丛昕。
而况丛昕和许甘枫之间的交集则跨越了二十年,由于20年前一场手术中的“失误”,两位男主角从此决裂。
20年后,两人分别在不同的医院工作,但因一场紧急手术的合作而再次产生交集。
没想到这一次又发生了矛盾,新仇旧恨搁一起,加上两人的性格一冷一热,所以戏剧张力十分强烈。
而充当两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则是由钟嘉欣饰演的章以芯,在手术室出场时,嘉欣的一句“好久不见”让人瞬间泪目。
几年不见,就像网友说的“难以想象五花生时代因为人设问题被吐槽最狠的花旦钟嘉欣也到了用气质就能slay全场的阶段”。
齐肩微卷发,白T恤或毛衣和高腰长裤,轻轻松松散发气场。
值得一提的是,钟嘉欣的演技比起以往更加自然、日常化许多,相信TVB迷看了她的表现都会很有感触。
目前,三位主角之间的感情线都是友情向的,而从许甘枫时刻牵挂患者、况丛昕的目标是想要争取一栋独立的儿科大楼以及章以芯连擦医院地板都习惯自己动手的情况来看,三位主角应该都是非常爱搞事业的。
“厄娜ptsd”观众暂时可以放下心。
人设有趣、角色关系不混乱,在今年的TVB剧当中已经相当难得了。
有“慎点”也有“泪点”仅在第一集,就已经播出了四场手术戏,而且是直接把手术场景展现出来那种,血肉都清楚可见,这部剧估计是TVB医疗剧史上“尺度”最大的一部剧。
在内地之前播出的同题材电视剧《了不起的儿科医生》中,这类画面被打上马赛克或模糊处理一事还曾经引发争议。
而《星空下的仁医》这种“拳拳到肉”的拍摄方式很真实,但确实也有些吓人。
如果你正在吃夜宵的话,这边建议慎点。
此外,就目前观众的反馈来看,这部剧的医疗处理方面暂时并未出现医学常识错误的情况,专业问题还算是比较严谨。
虽然几场手术戏看下来需要时间消化,但比起那些挂着医疗剧的名头,却把大部分重心放在感情戏方面的电视剧好太多了。
此外,由于这部剧的背景设定是儿科,所以除了一众主演之外,小孩子的戏份也不少。
可爱的孩子患上病症,光听起来就很难受,更何况还要重点讲述他们的病症及治疗过程,真的让人心酸。
所以,在这部剧中,也有不少泪点。
像是横纹肌肉瘤再度复发的小女孩,因为病房里一个小孩的病逝,心情也变得很低落,难过地问许甘枫:我是不是会死……治好了又怎么会复发?
那么小的孩子就要面对生死问题,很难不让人鼻酸。
而她的母亲也是痛苦万分,一句“她才6岁,手术做了一次又一次,可以让我们休息一下吗”秒催泪。
此外,还有一个擅长吹长笛的女生,因为患上了恶性血管肉瘤,所以根本没有足够的肺活量可以吹。
由于这个女生的脾气比较冲动,她爸妈就跟医生表示不要让她知道病情,宁愿在手术中不知情地死去,也不要让她知道自己身患重症之后失控。
事实上,这部剧一开始就是以一个儿童患者在手术台上离世而展开剧情的,讲述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不可预见性,也是医疗剧的内核之一。
而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人感到无力了。
当然,能不能将这些内在情感的内容和医疗方面的专业内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就要看编剧和导演的功力了。
其实大家老是吐槽TVB剧的质量不如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观众很享受在看剧过程中和TVB剧里特有的烟火气、各个角色在工作中的成长以及演员生活化的表演,倘若没有了这些,大家就会失去追剧的动力。
因此,有网友称,《星空下的仁医》可能是继2012年《on call 36小时》之后最好的医疗剧,从时间上来讲,就是说这可能是近9年来最好的医疗剧。
这无疑是观众一种热切的期望,至于能不能成真,就要看后续的剧情发展了。
青石电影| 柯棠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新年来头,在家太无聊了,就点开看了这部剧,直接不可收拾,看完就立马点星了。
总体上来其实我想给4星的,因为有些地方感觉写得太仓促了。
但是看了一下,这部剧是疫情严重那会拍的,还有很多case没有拍,我真的超级喜欢看这些医疗片。
有几个真的让我好emo!!!
首先是Eman和胡须医生一起搭档,在停电那晚救回来的宝宝!!
那个拍的真的泪如雨下!
那天晚上看,我真的绷不住了。
唉。
演技超级好,同时配合着那个院长的无理行为和医院的停电,这些配合起来真的,拉满分了。
我以为会按照爽文来说,应该是主角团的案子都会迎刃而解。
后面发现不是的。
那个肺部移植的案子(mike)就出问题了。
就是双肺救助的那个案子,那会看到印度的那个小孩子(Mike)和另一个彦仔,看到Eman想到方法以及Mike的爸爸愿意捐助,真的超级开心,而且后面好像还挺过去了。
结果,反转就是这么快,上一秒还打算庆祝,下一秒就送手术室了。
唉。
还有就是这个连个case的并行,以及双方病人的碰面,还有Mike和彦仔的互动,真的很感动。
再来就是胡须医生碰到的病人,可能因为胡须医生看起来比较亲切,遇到的人都很好相处,那几个小孩子我好有印象以及从西北医院转来的那个“院长”孩子,还有Eman接触到的那些病人,还有Amons的“oh my god”小姐,以及胡须医生碰到的“如果瘤再大一点就好了”唉,里面也有很多穷苦的孩子的写照。
“胡须医生”就是在我心中一个很好很关心病人的医生,勇敢为病人争取福利,可能因为态度很man把,Amons其实也有争取但是演出来就是比较平淡一点,相比下来会更加喜欢胡须医生。
然后就是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专科医生“Esthen”呜呜呜,她一开头那个,给小孩子打针的那个奖励,还有后面的温柔唉,就是该死的编剧啊!!
给了希望又夺走,呜呜。
不仅如此,还走不了路,唉,就是这么冷酷是吧。
唉再来就是Max 和Can,这个嘛,其实感觉两个人好像没有那么有cp的氛围,还有Amons和Kay也是,虽然就是我能知道,但是我没有磕的那么起劲,没有写到我的点上面。
Max和Can里面我以为的很多线,其实感觉没有讲清楚,就这么结束了。
例如一开始的避孕套方法,我以为是can去爆料的,但是好像看起来又不是。
后面也有几个点,也是cue到了。
但是,好像又没有按照我的想法。
Amons和Kay,这对其实我磕不太出。
其实我能够感觉到男方其实有在用力的去表演出,自己很沉稳的那种感觉,但是他很多细节动作什么都是直接双手插裤袋,就感觉有种让观众难以去接触的,相反,胡须医生就很贴近我,观众就有一种很温情的感觉,很温柔的感觉,所以我呢?
是不太那么喜欢这一对的Amons和Kay。
而且这一对还有一点点稍微的有点点背德的感觉哈哈哈。
老公的手机密码是另一个女人。
啧啧啧,以及后面的吻戏,唉,有点点尬尬的,虽然前面有点点氛围的铺垫,循序渐进,但是可能当时的我没有get到。
然后最吐槽的就是那个个未婚先孕的还有被父亲搞到下体撕裂的。
唉,真的很不理解,但是其实在这种职业剧下面好像有种雾去遮掩这种行为。
去单单拍出医生对这件事情的专注和关心(有kay最后留住孩子)然后就讲我看这个剧最独特的感受吧,就是医院里面有很多的政治纷争。
马国明演的Amons,就是感觉他做什么事情都是束手束脚的?
然后里面的政治纷争就感觉很让人恶心。
因为这部剧给我展示的就是私人的和公立的一种差异,他们可以因为一个小小的病症就占用了公立的医院手术室,然后导致胡须医生的另外一场事只能在应该是急诊室直接做。
还有里面的涉及到更多的,除了他们言语中就能够表达出来的,医生本身带来的职业素养,还牵扯到医疗器械这个。
有谁能够想到,那场20年前的事故是因为医疗器械而引发的,这就导致了后面的那个钟教授一直为这件事而自责,然后结尾那个差不多相同类似的病例,我就当时再次重现,并且让病人得到了康复,这个就是首尾呼应,就感觉我看的很震撼。
院长夫妻做的事情。
那个“寻常中的太寻常”驳口驳错了。
以及后面的手术室管理。
很多很多。
还有就是医院与医院之间还有安妮医院和他们教学的那个学校的那个医学院,还有校董哇,这些东西就是感觉跟我其他看的就很大的区别。
以及他们随随便便的去解雇医生就很。。
(西北医院和安妮医院,还可以逼走唉。
最后的篇幅当然是给我,到中后半段喜欢上的cp,那个胡须医生的特写get到Eman的宝宝的那个画面,那些互动,以及我看了大半夜后,以为能成结果给我当头一棒,“给我一个机会照顾你好吗”“对不起”??
直接当晚睡得不安稳,哈哈哈然后到第二天的,“成年人不要就算了,干嘛推给别人”那种吃醋,嘿嘿,(虽然但是,我确实感觉对Esthen不好呜呜呜)但是这个cp嘿嘿,真的有点甜哦Eman的女强人!!!!!
去南苏丹医院,无国界医生,以及单独怀孕,精子银行,带孕上班,那个心脏有问题的孩子的手术中的坚持,还有双肺的那个治疗,以及后面找那个器械的退休老员工,以及联系两个老朋友之间的互动,还有生育后的,重新恢复,真的好喜欢。
(虽然但是,编剧把宝宝写没了,为什么嘛,干嘛嘛!!
烦死人了)但是,还是没法抵挡我对她角色的喜欢。
over!
上一部那么喜欢的tvb剧应该是《香港爱情故事》。
我追这部也很疯狂,昨天一下子看了八集,直奔到了结局。
除了有喜欢的演员之外,剧中医生的专业态度还有他们各自的故事都是让我继续追下去的理由。
里面我最能relate的演员应该是罗仲谦最后演的情绪病那一段。
他企图变得正常,努力通过药物去控制自己,到最后发现只有放下自己那块石头才能真正得到解放。
钟嘉欣演的eman我也很喜欢。
那种乐观、自信、专业的人生态度很值得我去学习。
她曾经在手术中怀疑自己,之后因为病毒感染而失去孩子,她都意外地恢复得很快。
她不止停留在胡思乱想,而是会从另外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各种手术几乎没有失败的经历,主角光环嘛勉强也能理解,一直到看到12集马明那个cp帮怀孕的女患者做手术自行决定保子宫(改变手术方式)让我忍不住喷出声,太太太假,术前已经跟监护人确定了手术方式,除非是紧急情况不然这种情况医院根本不可能发生,除非不想干这行了😅😅😅还想吐槽一下马明和他的cp真的不是很有cp感,和阿焚后妈可能都更加有cp感😅😅不过这部剧有些地方情感确实很细腻,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好久没看tvb了,本以为没有孩子的我是不太感兴趣这种儿科医生的电视机,但没想到看的停不下来,前期节奏非常好,给的悬念也到位,并且我一直觉得这种双男主的设定一般差就不会差到哪里,两个医术高超的医生因为以前的误会,一直似敌似友,加上钟嘉欣中间牵线慢慢修复关系互相攻克难关看的人大呼过瘾,一直到16集都非常好,但一直到mike死亡剧情就激进直下。
剧情显示很诡异的巧合,主角团一直挑战这种高风险的手术,这样肯定总会有失败的一天,我本以为mike死亡会吧本剧推向一个更加的高潮,告诉我们医生也不是神,总有一天会失败,结果却是麾涛道具的问题,然后后面3d打印又出线问题,最后一切的根源也是他们的垃圾产品导致,不说他们这么多年不变一直不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怎么这公司产品一用就出问题,换一个产品一用又出问题,这合格率估计20%都没到再怎么奸商也不至于这样把,感觉就是一个背锅侠的存在,连20集里一直做大反派的院长都要洗白一点。
而一开始那件事也是把所有关键人物都串联起来更是巧到不行。
16集之后还有拖沓的感情线问题一下子爆发,并且是多条感情线同时进行,就突然把原本比较整体的医院大家都有一定的互动,突然变得支离破碎,讲完情侣A的故事一段,就换情侣B或者C,而情侣ABC里面的角色不会外外界的人互动,强行二人世界。
而且还给两位男主安排三角恋也是很强行,就一点点剧情然后就下线了,主管老公毕竟是和他说清楚了也算可以接受,esther莫名其妙送个杯子就掉线了,看的一头雾水,起码也给个结果人家吧。
既然要注重写感情就写好点,大结局一级莫名其妙就聆讯搞了半集。
其实之前他们情侣关系都没确定,最后一集再描写成为情侣的契机也好啊。
虽然吐槽了蛮多但瑕不掩瑜还是一步非常好的作品,最后从腹腔镜手术开始从这个手术结束,虽然显老土一点但还是蛮好的结局
从小就喜欢tvb的职业剧,医疗剧更是特别好看。
《仁心仁术》《on call36》包括最近的《白色强人》都是很棒的医疗剧,但聚焦儿科好像还是第一次。
这部剧呢,4星以上,但冲着演员们那如水丝滑般的演技,和嘉欣的回归,值得多给一星。
首先比较《白强》和这部,白强更注重医疗改革和政治斗争,这部虽然也有包含,但其实不算是重要主线。
还是医生们和孩子们,才是主角。
其次,虽然没拿到奖,但嘉欣mm的付出和回归才是更大惊喜,而且还献唱了主题歌,我记得这是她第一次演职业医生,相信是一份挑战,比起马明演了好多次医生来说,肯定学习了不少。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香港片子现在看起来真美,比现实的香港好很多,大概是经常拍海边,再加上滤镜的关系吧。
所以这部再好,也比不过《香港爱情故事》,那才是今天真正的香港。
難得遇到一部好劇,本想好好寫一篇長評,但太久沒寫長文,遲遲無法下筆。
趁著記憶還未消散,先把腦中的碎片堆在這裡,有空再整理吧。
(再整理的機率有如得閒飲茶1. 第一集:“你做咩咁傻,你同佢搏命“
本來應該把師父跟Amos那段截出來的,但B站上沒找到cut,就先放Kay這段吧。
第一集可謂Amos為數不多的輕鬆時刻,在師父的羽翼下,他不需要像後來那樣步步為營。
這個好師父為了提拔他,甚至把重量級論文的Corresponding Author讓給他做,更不用他操心兒科中心的事。
Amos甚至可以為了挑戰難度和賣人情給周振堯,任性地把一個耗時三個小時的手術縮短一半。
只是事後回看,能讓Amos做出這種“傻事”的原因或許還有一個:他怕Kay被“你大佬劏咗”。
Amos對著師父半道歉半撒嬌的表情,在往後的集數再也沒有出現過。
可惜師父這份心意後來被用作和周振堯交換阿焚的籌碼。
我看到那幕,不禁直呼Amos X Johnathan是真的。
2. 第一集:“我信Amos”
能有Eman這種朋友真好啊。
說實話Amos拖延時間還挺明顯的,但他一句“無”,就能換到Eman無條件的信任。
儘管Amos不會事事把Eman放在第一位,但這份信任還是持續了二十年。
青年版三人組的選角還挺不錯的,至少比那群Trainee好多了。
看得出呂靜文和孔德賢有下苦功,有好幾幕神似嘉欣和鄭嘉穎。
曾展望也演得可以,可惜眼睛跟馬明差太多了😂最妙的是青年版Amos和Johnathan的身高差和中年版的對上了。
3. 第二集:“同你大佬開完會?
”
AK黨的第一顆糖~我當時就乖乖地吃下了。
本來以為這對好友會因為升職一事漸行漸遠,最後成為敵人。
沒想到Amos只靠腳步聲就認得出尾隨的Kay,轉身那一笑太甜了。
4. 第四集:“好在嗰次我喺度咋”
製作特輯中提到Amos和Kay是前度,這幕大概是全劇唯一一次暗示他們關係吧。
Amos幫Kay扭開瓶蓋這幕我是在看到Mike搶救無效後Amos買飲料給Eman才想起來的。
他居然沒順手幫Eman扭開瓶蓋。
編劇不搞炒股,值得我們尊敬😂5. 第四集:“你返去先啦,今日係佢生日”
這幕應該是AK黨心中的名場面。
看著屏幕上的倒影,我跟Amos一樣,心跳漏了一拍。
最絕的是“你返去先啦,今日係佢生日”這句,Amos竟然連人家老公的生日都記住了,背德感拉滿。
6. 第四集:“好似頭先個手術咁,你話唔係我地三個人一齊做?
Eman一定唔夠膽搏”
小學雞三人組的合體。
雖然這幕頗有《機智醫生生活》的感覺,但如果梳理一下歷史,就會發現這條友情線繼承了《壹號皇庭》/《妙手仁心》以來的職業劇傳統。
雖然這三隻小學雞不是室友,但依舊溫暖。
Eman把兩隻小學雞綁在一齊,而小學雞Amos為了小學雞阿焚,送了一篇重量級論文給院長。
7. 第五集:“喂你四張嘢都嚟緊啦喎,仲被人呃?
“
難得在Amos身上看到馬明的影子。
Amos和Johnathan面色凝重,同步坐下那幕,無論看幾次都會笑出聲。
6. 第五集:“唔肯你就夾硬嚟㗎嗱?
”
Amos和Kay的第一次爭吵,也暴露了Amos在性格上的缺點。
當時看的時候沒當回事,因為編劇沒有借題發揮,Kay唸了兩句以後就算了。
直到Eman出事,Amos把線藏起來,我才想起Amos從一開始就是這種人設。
Amos在手術室裡有伙伴,但直到結局,他才看得到在權力場上的伙伴。
7. 第六集:“其實係咪你唔認同我坐呢個位,所以覺得我要證明俾人睇啊”
雖然只是幾句,但Amos和Kay之間的問題從這裡就開始了。
Amos從第二集就覺得Kay是因為夠聽話才能升職。
當時他鼓勵Kay的話是“用自己嘅能力證明俾全世界睇,升你係啱嘅”而不是“你有能力,升你係啱嘅”。
Amos多次出手相助,固然是因為對Kay的真愛,但也潛意識地認為Kay沒有能力處理吧。
偏偏Kay並不是真的如此無能,儘管不如Amos長袖善舞,但編劇好幾次提醒了觀眾,Kay也是個優秀的醫生。
而這幕再一次顯示出Kay的自尊,如果她有信心處理好事情,那旁人的過分干預會讓她很不爽,即使那人是她很信賴的Amos。
8. 第六至七集:“多謝你,終於都有人肯信我”
ig:lesleychianglove姜麗文收穫無數讚譽的一幕,本來應該放張哭戲動圖。
但這張殺青照過於可愛,就先放這個了。
馬明為什麼全身濕透披了件毛巾都要堅持插袋?
果然是有人來拍照要記住插袋。
姜麗文這個名字出現在觀眾面前很多年了吧,雖然往往加上“秦沛女兒”或者“鄭俊弘前女友”的前綴。
老實說,我這幾年看的港劇寥寥可數。
以至於看到她飾演的那個無助的母親,我第一個反應竟然是“這個有點像黃智雯的新人演得很不錯啊”。
這一哭為她帶來一個雜誌封面和好幾個報導,希望會為她帶來更多演出機會。
Amos在雨中把發病的睿睿抱回醫院那幕成功把我心目中的Amos往好醫生的方向推進了一點。
自Amos立志繼承師父建立兒科中心的遺願以來,無論是教“院長”看金星還是竭力爭取為星仔做三重移植手術,雖說都是為了病人好,卻很難令人相信當中不帶任何私心。
唯獨是這次,觀眾彷彿看見了第一集開頭的那個況醫生。
9. 第七集:“而家好多人醫生乜嘢都依賴晒儀器,無儀器就唔識睇症㗎啦”
ig: Alex_chichicoolJohnathan這句讓我想起《仁醫》裡南方醫生穿越到江戶後要什麼沒什麼的無力感。
對這幕印象深刻的原因是編劇讓我站錯CP了😭我一直以為是Esther—Max—Candice的三角感情線啊。
這對合作無間的師兄妹發展成CP不是很順理成章嗎?
人家南方仁和橘咲也擦出火花了啊。
10. 第七集:“銀河系中心最靚最光嗰part呢,就喺天蠍同人馬中間”
ig: Alex_chichicool這幕到底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
短短一個夜晚,Amos幾乎就反敗為勝。
Kay在危急的時候依然記掛老公的安危。
但在危急的時候能安撫她的卻是Amos。
停電、反鎖的房間、兩人共處一室、星星,各種buff交織出最浪漫的氣氛。
情到濃時,四目交投,以為要捅破這層紙了,誰知道(編劇知道)前兩個buff突然消失了,理智回歸,抽身而去。
心緒紊亂的不只兩個當事人,還有AK黨。
這幕也是讓我第一次意識到兩位演員的演技。
馬明的演技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僅僅及格,不會特別出戲,但也少有高光時刻。
可能近年我只看了他的任將軍和唐明,Amos讓我發現他的眼神戲非常出色。
至於周家怡,從離巢後演技就頗有口碑。
但在當年的金像獎,我還是沒覺得她在《無雙》的角色能提名最佳女配。
看了此劇才發現自己走寶了,她真的演得非常自然。
感謝王維基把她挖走,否則Kay這個角色想必輪不到她來演。
11. 第八集:“我嚟㗎傻佬”
Johnathan和Eman這對活寶有很多好玩的片段,這幕算是最戳中我笑點的。
其實一直覺得這對的兄弟感比CP感強烈,但讓他們各種發展CP的話本劇的感情線恐怕會超載。
既然李翼俊都和蔡頌華在一起了,這對在一起也沒什麼吧。。。
12. 第八集:“嗱講明先啊,你下次唔準自己一條友自私睇㗎”
信息量頗大又不失歡樂的一幕。
停電那夜過後,Amos和Kay都尷尬地裝作若無其事。
Kay努力提醒自己蘇太太的身分,但那片美麗的星空早就印在腦海裡了。
無需對白,演員的微表情足以將兩人之間的暗流湧動傳遞給觀眾。
Eman繼續充當粘合劑,看似用來活躍氣氛的“嗱講明先啊,你下次唔準自己一條友自私睇㗎”在事後看來別有深意。
言者無心,聽者無意。
但寫出這句的編劇或許在提醒觀眾,Amos就個獨行俠。
以後看到他一次又一次私自行動,請不要太驚訝。
本以為彆扭的氣氛會維持幾集,感謝Eman和編劇,不到一集就打破了。
Hard Team正式成立!
只是英音不發“R”,粵音不發“D”,所以我和Amos一樣,都是讀成“黑 Team”😂。
只是馬明你不是在加拿大好多年了嗎?
為什麼英語的發音還是如此本土,不要告訴我英文不好是人設。
13. 第十集:“你淨係幫人諗,你唔幫自己諗埋”
Amos這句台詞往後還會出現好多次。
說實話我對Amos的做法是挺意外的,他幾乎是不帶私心地提出建議。
即使知道Kay不想把Eric送到加拿大,也希望她能從心而行。
不過好心有好報,把情敵留下,意外地把心上人的情敵引出來了。
14. 第十二集:“唔好再讀啦”
ig: Alex_chichicool一直以來,Amos和Kay的感情線都帶點“發乎情,止於禮”的感覺。
車廂中帶著心疼的一吻是Amos唯一一次踰矩。
彼時的Amos還能在Kay輕輕推開後迅速感覺到對方的底線,及時收手。
只是這份敏感隨著往後兩人的關係日漸加深而消散。
Alex拍的劇照往往比正片更文藝,這張讓人想起同樣克制的周慕雲和蘇麗珍。
周慕雲只有一個,但馬明真的很適合西裝和這個髮型。
多拍點時代劇好嗎?
但角色不要太善良(說的就是鍾啟燊)。
順便表白一下周家怡的下顎線。
15. 第十三集:“你大髀有無撻瘌啊?
”
Eman為了讓Esther重新振作,恨不得把所有男同事的褲子都扒下來。
誰知道當年那個好醫生竟然是市儈院長。
當時大家以為是為了洗白院長鋪路,但事實證明只是編劇的惡趣味。
Esther心死如灰地遞上辭呈,我在電視前倒是笑了出聲。
16. 第十三集:“我係用醫生嘅角度去做決定啊?
定係我當咗自己係patient”
本劇第一個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case,或許比起溫情,矛盾更能吸引我。
Kay無疑因為自身經歷而對阿雪特別上心,但Hard Team在討論這個case時的表現也很有意思。
男醫生都主張用最保險的方案,女醫生卻希望在切除腫瘤的同時盡量把小孩留下,男女終究不能共情。
看完全劇覺得Kay的成長線有兩條,一是學會打破規則,二是學會多考慮自己。
還記得星仔的個案嗎?
當時院長不肯批准手術,Kay就只能採用保守而無效的治療方案。
但過了幾集,Kay變得越來越像Amos了。
她開始手術後,發現情況比預期好,選擇無視那份手術同意書,尊重病人的意願,做出對病人最有利的決定。
只是她再一次“淨係幫人諗,唔幫自己諗埋”,忘了保護自己。
整件事Kay最失策的地方大概在於把那份手術同意書寫得太死吧。
(不過不寫得那麼死,AK就少了顆大糖了😂)至於未成年應不應該生育,這個問題跟病人、窮人、高齡產婦應不應該生育一樣,都是無解。
小時候看過無數次的教育片《早熟》告訴我們,跟未成年人發生性行為要坐牢。
但黃秋生飾演的父親最終還是尊重女兒的意願,讓她把孩子生下來。
其實整件事的重點是,她們有生育的權利,這份權利誰都不能奪走,包括父親。
最後表白一下默默把Kay擋在身後,在她懷疑自己的時候給予無限信心的Amos,還沒得手的Amos世界第一可愛。
17. 第十四至十六集:“章醫生,你可唔可以救埋彥仔啊?
”
ig: Alex_chichicool全劇最關鍵的一個case,印度王子和基層男孩爭奪一個生存機會。
因為鍾教授介入,本來以為劇情的走向會是Mr. Khan巧取豪奪讓Mike拿到屍肺。
幸好劇情沒有落入俗套,Mr. Khan的良善讓這對好友的約定有了那麼一絲實現的機會。
可惜Mr. Khan背負了推動主線劇情的重任,眼看就要康復的Mike永遠無法和彥仔一起踩單車了。
這個case的MVP當屬編劇,看似是院長的陰謀,但最後竟然繞回大善人Mr. Khan身上。
在麾濤一案後,鍾教授活在手術失敗的陰影中、Amos用了餘生來贖罪、Henry故技重施,毫無悔意、院長夫婦則心存僥倖,繼續同流合污,頗有當年《天與地》的意味。
但無論作出了什麼選擇,後果都由自己承擔。
唯獨是Mr. Khan,無意中種下的因竟然報在天使一般的兒子身上。
編劇的刀片除了扎中Khan一家,也隔著屏幕扎到觀眾的心中。
喔對了,同屬MVP的還有本組的福爾摩斯,影視界需要你。
18. 第十五集:“你知我唔會㗎
AK黨的狂歡。
自師父去世後,Amos一直把兒科中心視作終身志業。
為了壯大兒科的實力,他千方百計,甚至不惜賣掉師父留給他的論文也要把阿焚拉到安妮醫院。
為了得到鍾教授的支持,他不但事事受其掣肘,還不惜賭上二十幾年的友情。
但在Amos的心中,Kay永遠是第一位。
約看星星這幕無論看幾次都會姨母笑,可惜最終未能成行。
19. 第十七集:“你不嬲都唔係咁嘅人”
前兩集約會的默契在這裡得以延伸。
邏輯極強的Eman聽出了“你點知㗎”一句的古怪之處,但一直留意著Amos的Kay卻馬上發現了Amos的表現不對勁。
正如組員所言,友情在Amos心中一直排在靠後的位置,至少排在兒科中心和Kay之後。
但我還是認為,如果被控專業失德的是Eman,Amos未必不會用影片來交換,只是可能會猶豫一下。
Amos一直重視結果多於過程,把線藏起來,Eman不會有事,兒科中心也能順利建好,對他來講是兩全其美的做法。
只是好友的心情似乎並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這集Amos和Kay的分歧再次出現,只是馬上被Kay的擔憂所掩蓋。
Amos多年來埋藏在心底的秘密換得Kay的諒解,卻無法得到她的認同。
編劇發的糖裡面埋了一顆定時炸彈。
20. 第十八集:“我諗佢而家開始有啲後悔,發覺自己捧錯人”
Amos在Kay陷入痛苦和自我懷疑的時候一直支撐著她,這次換Kay在Amos逐漸淪為鍾教授的棋子的時候拉了他一把。
很難想像那個在第四集幫院長吃了隻死貓的Kay竟然為了Amos公然跟老闆作對。
這份自殺式的孤勇提醒了Amos是時候反客為主了。
對好友無限信任的Eman以為Amos終究放不下多年的情誼,只有Amos自己和觀眾,或許還有Kay知道,這個冒險的舉動背後並不單純。
21. 第十九集:“呢兩年如果唔係有你陪住我,真係唔知過唔過到”
weibo:咪咕視頻Alex沒有把這張劇照放出來,殘念。
雖然這張很大機會也是他拍的,但我還是比較喜歡ig上無水印的圖。
在Eric東窗事發之前,Amos大概沒奢望過有天能正式跟Kay在一起。
兩年來,他守著最恰當的距離,提供最大的關懷。
這份心意從Kay的口中講出來,代表著兩人的關係正式確立,也讓很多觀眾對Amos後來宣示主權的舉動十分不解。
一個用各種蹩腳的理由把人家約出來,一個看破不說破,你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開始的嗎?
(怎麼寫起同人文來了)22. 第十九集:“一齊咗啊?
” “咩話?
” “哦,未嘅”
小小的一個星座早見盤內藏巨大的信息量。
那個鎖匙扣上星座的名稱都是片假名,是當年Amos去日本旅遊的時候帶回來送給Kay的嗎?
在停電那夜之前,Kay對天文毫無概念,Amos挑禮物的時候是(和我一樣)只顧著挑自己喜歡的嗎?
Kay把鎖匙扣送給Omega,除了是應她要求,會不會是根本不懂用,也看不懂片假名?
當然以上純屬腦補,現實大概是鎖匙扣是潘漫紅友情借出來拍攝的,而這個鎖匙扣只是製造搞笑場口的工具。
😂其實在這幕裡我更在意Eman和Amos的對話。
AK的關係明顯到連對感情很遲鈍的Eman都能感覺到。
當時Eman應該不知道Eric已經有私生子吧,但她卻沒有對這段感情有任何微詞。
比起某些站在道德高地的觀眾,跟Eman這種人做朋友幸福多了。
23. 第廿一集:“對唔住啊,叔叔救你唔到啊”
ig: Alex_chichicool雖然預先知道Eman的寶寶會出事,但看這集的時候仍然覺得很難受。
這是觀眾第一次看到Heman,但這個角色我們都不陌生。
Heman參與了Eman人設的塑造,也是Johnathan X Eman這條感情線的重要推手。
可以說,如果沒有他,Eman這個角色不會以這種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正當大家都期待著這對單親母子的故事,編劇讓Heman用死亡來帶出Eman的堅強、Johnathan的愛,以及結局篇的劇情。
這場各位都演得相當出色,尤其鄭嘉穎在手術室搶救Heman那幕真的非常有感染力。
嘉欣在病房崩潰那段已經被誇過無數次了,我也誇不出新花樣。
如果要盤點兩位演員職業生涯中的高光時刻,這場戲一定榜上有名。
不過由於太長了,配圖就給了出場費最貴的Heman。
一件戲服都會用十幾年的TVB竟然肯花重金打造一件只是出場幾分鐘的道具,活久見。
話說編劇好像特別喜歡在週一發刀片,要上班已經很悲慘了,再看這種劇情,簡直心靈受創。
強烈建議下次刀片留在週五發。
24. 第廿一集:“Explanation~”
院長為沉重的本集帶來一絲歡樂。
Amos打算故技重施時我就覺得不會太順利,你不能恃住自己魅力無限就為所欲為啊。
果然在最後一刻被抓包。
院長那句“Explanation~”太賤萌了。
能創造出“Kay, you're more than OK” 和 “Amos, you're more than famous”這種搞笑金句的海俊傑想必也是喜劇底。
25. 第廿二集:“我最嬲就係見到你咁樣”星空下的仁医:海琪丛昕为柏熙事件大吵一架_哔哩哔哩_bilibili非常精彩的一場吵架戲,精彩到無法截圖。
編劇從第二集就開始埋下一顆又一顆的炸彈終於在這刻爆發。
Kay作為新任外科主管或許有點不自信,但她並非對自己的能力一無所知。
Eric的事彷彿重現了第六集時Kay為颱風而奔走的情形。
Kay在處理跟Eric之間的問題時顯然不打算把Amos牽扯進去,她有信心自己能處理好。
即使內心已經接受了Amos,但在結束上一段關係前,Kay並不想和Amos以情侶的關係出現在人前,她想要這段關係名正言順地開始。
可是Amos私自跑去跟Eric宣示主權,打亂了Kay的計畫。
Amos和Kay這對最好嗑的地方就在於兩個性格迥異的人在關鍵時刻成為對方的支撐。
但這種支持一旦過了火,就會變成干預,而Kay並不是樂於被干預的人。
Amos對Kay一直有種保護慾。
在公,他不只一次出面越級與院長抗衡,也暗中幫Kay擋掉專業失德的指控;在私,他兩年來努力讓Kay忘記傷痛,在對方最失意的時候送上安慰。
只是一直把對方擋在身後的Amos沒有察覺到Kay已經成長到足以跟他背對背戰鬥。
之前Amos一直小心翼翼地處理和Kay之間的關係,所以即使這份保護慾碰到Kay的底線,一旦出現爭吵,雙方很快做出調節,回到合適的位置。
但隨著兩人的關係拉近,Amos也失去了探測對方底線的敏感度。
Kay對Amos講的這番話,在我看來除了是對Amos拿Max當籌碼這個做法無法認同,也有點抱怨自己的能力不被信任的意味,所以Max那件事她第一句就是“你睇條段片點解無同我講嘅”。
但Amos顯然按照字面理解,覺得冤枉,才會據理力爭。
雖然後來倆人和好,但這個問題好像到結局也沒完全解決。
26. 第廿二集:“你問都無問就覺得係我篤你地”
編劇都不給點喘息的時間,又補上一刀。
Kay跟Amos為Eric的是吵完以後還是信任Amos的吧,所以才會和他商量阿焚的事,也照他的提議按兵不動。
但最後出事了,Amos明哲保身,也只有他能全身而退。
各種巧合碰在一起加上Eric和Max的事,讓Kay失去了理智,對Amos的信任也徹底崩塌。
對Amos這種懶理旁人目光的人來講,別人的誤解根本傷不到他分毫。
但這次Kay真的傷到他了,眼神明顯黯淡下來。
題外話,Joey說Heman是“stillbirth”,讓我想起多年前看過一則報導,有個陪審員吐槽就算有大學學歷也很難應付全英文的案件。
他想當然地以為“stillbirth”是出生時還有生命特徵的嬰孩,審到後段才發現這個字解死胎。
英文真的很深奧TAT又題外話,家怡BB你有懶音,是“過”不是“個”,但不影響你的可愛就是了。
27. 第十九至廿二集:“休息吓啦,唔好掛住補習啊”
Omega大概是我最喜歡的病人角色。
雖然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回醫院做手術,但她是最不像病人的病人。
也許已經長大成人,她跟Amos和Kay更像朋友,會直呼其名,會跟他們開玩笑。
Amos就像個大哥哥那樣,會跟她討論治療方案,會關心她的感情生活,會幫她在父親面前打掩護。
也是Omega讓Amos悟到自己在Eric的事上傷到Kay了,可惜氣在頭上的的Kay並沒有聽Amos的解釋。
區明妙這個妹妹人如其名,非常妙。
相貌沒有踩中我的審美,但演起戲來卻讓人很有好感。
明明簽了邵氏,卻能像家怡一樣無線、Viu兩邊走,也是很妙了。
期待她在《法證先鋒V》能分到個好一點的單元。
28. 第廿三集:“我知你係為我好,但我唔係傻㗎”
Eman不愧是TVB傳統職業劇的女主,遇到再大的挫折都能迅速振作起來。
這劇的主線是權鬥和宿命,但Amos從Omega身上悟到的“最重要係明唔明白個patient諗緊啲咩、著緊啲咩,而唔係有啲咩新方法可以幫佢”可能才是隱藏的主題。
阿雪和爸爸、鍾教授和Max、Amos和Kay、Joey和女兒、Johnathan和Eman,這幾對的衝突都是因其中一方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卻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和需要而起。
所幸的是編劇設計了各種契機,提醒了當事人,而這部劇或許也會成為有些觀眾想通的契機。
29. 第廿三集:“其實咪就係信你囉”
Eman作為伙伴簡直滿分,對Amos的信任二十年來都沒變過。
鐵三角重新合體,最開心的除了美強慘Amos,應該還有觀眾吧。
一直覺得Eman是Amos和Johnathan的中和版,驟眼看大大咧咧的她跟Johnathan比較像,但遇事時那份冷靜和機智卻又很像Amos。
而且她回來香港不久,居然已經累積了不少人脈。
之前一通電話就為琳琳拿到基金,這次又成為Mr. Khan的接頭人,背靠鍾教授的Amos都要甘拜下風。
30. 第廿四集:“Sorry啊,原來人有時諗嘢真係會諗埋一邊㗎,我咩都入晒你數
Amos你也太好哄了吧,一句“Sorry”就能驅散一切憤怨。
追劇的時候很希望Kay會在知道真相前試著再相信Amos一次,畢竟你可是TVB職業劇女主角啊!
可惜編劇不從我願(攤手)31. 第廿五集:“而家唔係buy唔buy鍾懷霜,而係你個patient等緊你諗辦法去幫佢”
老實說,在這幕之前,Eman在我心中一直是個人設好但不夠深刻的角色,可能因為類似的角色我見過太多了。
但這幕的她讓我想起一些我特別鍾愛的角色,比如江承宙。
看到結局才喜歡上女主角,很奇怪吧?
32. 第廿五集:“哇,咁齊人,farewell我啊?
”
好喜歡這幕,一大群人跑到辦公室聚餐,有種《機醫》五人組的感覺,不久前才眾叛親離,已經準備好“後事”的Amos一定很感動吧。
儘管會耍手段,但病人的利益從未被Amos當成籌碼,這點Hard Team和觀眾都很清楚。
印象中Hard Team每次聚在一起都是在討論病情,之前的誤會解開,又有伙伴遇上危機,讓他們更像一個Team了。
就是Joey,你是不是忘了你老公?
33. 第廿五集:“不要配著有偉人的照片,就隨便相信網絡上的名言佳句,呢句啊,岳飛講㗎”
編劇又調皮了,不過我記得這明明不是岳飛講的,而是魯迅講的😂 老實說Johnathan這個靈機一觸有點牽強。
數據做假是很難發覺,但醫療機構這個難道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真偽嗎?
再說麾濤選擇偽造醫療機構,也不太聰明吧。。。
那種名人語錄都知道配個真名人的名字啊,說是陳小明講的誰會信啊?
34. 第廿五集:“一個永遠揹住墳場嘅醫生,唔會衰得去邊”
當年三個醫生捲入了一場改變人生軌跡的醫療事故,但真正把林美詩放在心上的,大概只有於心有愧的Amos和鍾教授。
但如果Amos真的出事了,恐怕會所託非人。
鍾教授心裡的墳場雖然有林美詩,但她和Amos不同,病人的利益從非其首要考慮。
所以到了結局,她出面指證麾濤,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強行洗白。
我覺得如果她在換肺那件事上不反對Amos的建議,哪怕在失敗後翻臉,也能立個好醫生人設。
她在結局忽然良心發現,只能解釋為放下了二十年心債,母子關係也重歸於好,了無牽掛了吧。
話說剛重溫第一集,Amos拜祭林美詩這幕在開頭也出現了。
他在街上為小孩急救那天看到電梯旁PICU的牌子髒了,小心翼翼地用紙巾把污跡擦去。
林美詩和兒科中心的關係,編劇一開始就告訴觀眾了吧,只是Amos到了第十七集才告訴Kay。
35. 第廿五集:“人好多時都會覺得個世界好唔公平,但係其實個天係會睇住,最緊要嘅係自己有無信心,做自己應該做嘅事”
程念璇真是個不幸又幸運的女孩。
身處地獄裡,先是有Kay竭盡全力想要拉她一把,但她沒敢伸手。
還好被誣告的Amos不計前嫌再推她一把,讓她決心逃離地獄。
不知道是不是編劇有意為之,總覺得Kay在他人遇到困難時,多數會拉一把;Amos則相反,大多時會推一把(刪除影片和Eric的事是例外)。
大概是因為Amos跟Kay以外的人總是帶點距離感?
Amos這句“如果佢嘅死係因為你無打電話,你呢世會揹住個好大嘅包袱,你會好辛苦”更多是說給自己聽的吧。
儘管後來選擇“做自己應該做嘅事”,為了前途而強行延長林美詩的痛苦那刻仍成為二十年來無法擺脫的包袱。
話說程念璇長得很像《壹號皇庭》裡的袁鳳瑛啊,就是那個搶了江承宙男友的Shirley。
連角色都那麼相似,可憐人做著可恨之事。
Amos這幕真的帥到我了,馬明不要開的士了,拜託西裝白袍半永久。
36. 第廿五集:“邊個醫生propose operation之前要洗手啊?
”[星空下的仁医]粤语,大结局,一切仿佛昨日重现,三人又一起做同一个手术。
_哔哩哔哩_bilibili拯救全局遠離爛尾的一段。
相同的團隊,相同的手術,2001年和2021年的換面交替出現,配上BGM “Never Too Late”。
鍾教授問出二十年前那條問題時我淚目了。
和當年不一樣的是,教授這次沒把徒弟支開,而手術室外的Candice代替林美詩,笑著見證手術成功。
鍾教授和Amos終於得以放下背負了二十年的包袱,和林美詩,也和自己和解了。
林美詩這場手術全劇回放了很多次,當時我內心吐槽過編劇好學不學,學韓劇拿回憶充時長。
現在想來,如果不是看過那麼多次,大家看到結局這段肯定不會那麼感觸吧。
咪咕官方號的cut竟然把最重要的洗手那段cut掉了,殘念。
37. 第廿五集:“哇,狼虎之年啊”
我們的Kay終於主動了!!!
(原諒我已經無法好好說話)一向在意別人目光的Kay終於“做返自己,做自己想做嘅嘢”,而之前跑去找Eric宣示主權的Amos這次有考慮Kay的感受,乖乖地站在原地了。
家怡這個嬌羞的表情演得真自然啊,明明看直播的時候都沒覺得她跟“嬌羞”二字有任何關係。
Amos露出這個笑容,一定是在暗自感謝Joey和Ted了。
話說老福特有個產糧的太太成功預言了這幕,我懷疑她皮下是潘漫紅。
看多了她的文,感覺她筆下的AK開始侵蝕劇集帶給我的記憶了。
38. 第廿五集:“四百年之後都唔知咩世界”
ig: Alex_chichicool雖然Kay那一吻我看了一百次,但結局了還是放個全家福吧。
(你們看看,只有AK十指緊扣,AK世界第一甜!!!
)其實我懷疑這個結局只是為EOT那裡典型的TVB式catwalk服務。
在一堆同事前親親摟摟抱抱不會尷尬嗎?
編劇就不能多擠出幾分鐘讓他們分別找個地方談情嗎?
不過Kay那句 “四百年之後都唔知咩世界”倒是讓我想起二十年前鐵三角觀星的時候憧憬著二百年後、二十年後和兩年後的事,也算是一個呼應了吧。
39. 彩蛋:“一直好鍾意一件頭”
ig: chungkayanlinda這張送給明欣黨。
嘉欣ig這張照片,加上未開播前不知道誰在wiki上造謠,害我以為Amos和Eman是官配。
這個姿勢,誰敢說不是官配???
看開播前的製作特輯,一度擔心馬明和家怡的CP感,還好是我多慮了。
不過TVB可以開一部法證劇一圓明欣黨的心願。
我想好了,馬明繼續他的醫學事業,演法醫,汀汀升職,演法證事務部高級化驗師。
(Tim Sir表示:那我演什麼?
)40.彩蛋:“Thank you for the experience!
”
ig: chungkayanlinda謝謝嘉欣讓我們看到更多的CP可能😂 下一部如果要玩情海翻波,我可以接受這樣的配搭。
感謝台前幕後做出這樣一部好劇,我對上一部看的港劇已經是讓我邊看邊罵的《法證先鋒IV》了。
曾經覺得我家的電視就像外國人的火爐,是能讓一家人圍在一起,創造共同回憶的神奇道具。
這部劇讓我每天趕回家準時和家人一起追劇,還能跟豆瓣的小伙伴一起討論(嗑)劇(C)情(P)。
追劇體驗簡直一流。
拍續集也好,拍全新故事也好,希望台前幕後原班人馬還能繼續合作吧。
以前有戚其義的黑暗風班底,現在來個方俊華的治癒風班底也不錯。
刚补完机医再看这个就像过家家
可以
在我心中,还是没有超越机智的医生生活
看了三集,没什么意思。
这个阵容和节奏,值得说一句“爷青回”
还可以
三人组年轻时的戏好差,郑嘉颖演得稍微有点用力,马国明身材好但演什么都差不多,很多医疗剧都喜欢把白大褂当风衣穿,这部也不例外,还总喜欢走路双手插袋,实在过于凹造型演技模式化,你是演医生又不是模特走秀(有人说内地拍不出这样好的医疗剧,我只想说不是内地拍不出,是你太无知。像这样只会插裤袋走秀的医疗剧还不够格称优秀)
开始还觉得可以,但现在都2021年了,还拍这种没脑狗血剧就真的接受不了。台风天医院没电,但hk是每年都经历台风,早就应该有各种大大小小的预案,没电?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医院没发电机?哪怕这么偶然的事件都发生,医疗失败还可以最后变成功?
除了马明稍微好点 其他主演根本没走心的演戏 好像一群npc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在哪看过,是剧情太老套了吗?我都能猜到结尾。另外女主真是,这么多年,都是一模一样的人社啊,确实需要一个一直像太阳一样的人
远远低于期待值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广告 不论节奏还是剧情流畅度都无法让我有追下去的欲望 看多了格雷这类医疗题材不得不说tvb这部真的不行…还有里面年轻演员都是大街上随便划拉来的吗?
不喜欢主角
为了三大主演,一人一颗星吧。前面几集还可以,后面越来越离谱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然后感情线也拍得不好,莫名其妙的割裂。
4.5/5 梦回on call36小时,年度最佳(虽然今年没几部能打的)。剧情紧凑不拖沓,关注社会议题同时又有人文关怀。只是未成年妈妈的case的处理方式让我有点介怀,但答案不是唯一的,能触发社会讨论思考亦是好事,至少话题摆到桌面上来了。黑team五人组各有闪光点,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郑嘉颖演绎最佳。
【下饭】不单单是治病,还有办公室政治甚至是官商贪腐!而每个人自己的故事又是高级的肥皂剧情,触碰“要孩子不要婚姻”、原生家庭、伦理道德等议题!是一种体制的剖面,一类生活的样本!
支气管插管技术是从业人均要求么?这内容好血腥啊→_→剧情和动作属实有些夸张了哇这么豪华的医院一天要多少钱啊!几千块吧→_→ 看着比高干科室还腻害xjj 出问题了,手和脑又没事现在医学发展到想换啥就换啥了么?高跟鞋皮鞋拖鞋,这医院好神奇的剧本后面好刻意的折腾第九集结尾正式进入主线剧情了,真长啊→_→11.12.13 这是明争暗斗啊→_→这么快就杀青了一个小姐姐14 这个拍特摄的单元结束了,开始换肺叶了。15了,终于进主线了到19,都是谈恋爱水到22集了。。还想完结么结束了,各种漂白了。 @2021-11-23 20:43:28
Tvb医疗剧就是好啊。配乐也很好。每个医生心里都有一座坟场。
马国明演医生驾轻就熟,稳定发挥;好久不见郑嘉颖,瞬间拉回《怒火街头》;女性角色里,最喜欢周家怡,经历时间磨炼后淡定从容的气质 / 剧情上确实有点散了,角色太多却又没发挥什么作用,Eman失去孩子后也很快回来上班,这里也欠缺情感过渡,25集的篇幅其实可以去掉一些支线情节,更精炼更深入的
好棒!以前tvb八成!给五星不怕你骄傲!比on call 和白色都好!原来剧本不是最重要的,演员才是!不是因为阵容而感动,而是演员本身演技!现在演主角那些来演二三线!对头!还有我最爱的见习医生格蕾的影子!!!但!滤镜真的不可!
看标题以为讲仁才看,看海报又很像神的病历簿的意象……额……刻意煽情了…够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