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翠翠吧。
最开始也不太喜欢刘翠翠,觉得她为什么什么都不说。
看到一半似乎忽然理解了她。
她一直问赵长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因为她很关心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她是否要告诉他后来的事情。
她渴望从长天的嘴里听到他对她的感情。
不是一句“我认”。
凤凰屯三年的夫妻相称,并不能说明爱情的存在。
长天在农村是公子落难,漫长的农村生活不知道哪天才是尽头。
你会爱我,我会爱你,只是因为寂寞。
再次考到宁州师范学院,是对爱情还抱有一丝希望。
不过长天身边已经有了初萌,日子只能熬下去。
让我试图理解她吧。
在凤凰屯山村的小教室里,凭着自己的力量考上大学的中文系是很不容易的,除了本就真心的热爱文学,可能找不出太多的理由。
而真心热爱文学的人,心中应该还有另外一个世界。
她需要的是真正的爱情,不需要感恩,不需要责任,也不需要同情。
她不需要别人帮助抚养孩子,她需要的是一个也同样爱她的人做孩子的爸爸。
人活一世,不是在乎日常的婚姻形式,而是能否获得纯粹的感情。
如果没有,就活在梦里吧。
没什么不好。
一个人照样有一个人的诗意和精彩。
而高考那年的大雪,漫天飘散的雪花,雪中相依为命的两人,在翠翠的记忆里早已定格为一个浪漫纯白的青春注脚。
P.S. 刚看完了全剧。
剧评是看到一半时写的。
找到这部剧最初是因为电视台在重播《北风那个吹》。
高的作品似乎都能让你感到人世间的温情脉脉,每个人最终都能学会为他人着想,然后不计得失的默默付出。
还有就是片尾曲都蛮好听。
那时候的雪下得好大,那多美呀,忘不了啊。
和爸妈一起感受了他们哪个年代,也许很多像我一样的95后都不太能理解那十年对人的摧残与折磨。
情节里也许有你并不认同的点,但不可否认里面所塑造的人物都是作为那个时代各种人物的缩影而存在的,具有代表性。
也不要太上纲上线的去吹毛求疵作品中你所不赞同的部分,毕竟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目前看了一半,若有不对,请谅解)十年文革动乱,每个人都人心惶惶,有些人被打倒了,即便平反了也还是畏手畏脚不敢前进。
每个角色都是这个时代无数小人物的缩影。
作者把他们集中到一个班级里来,以极小的班级来反应十年文革后这个极大的社会的人心。
他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从1977的冬天里走来,他们向新时代走去。
我说说目前出过的几个有代表性的人吧。
李阔,在动乱里被打倒,还因此失去了一条腿,妻子上吊,只剩下孤家寡人一个。
是的看上去他又自信有乐观,好像只剩一条腿的生活并没有什么难处。
但是,因为失去了一条腿,他不敢去爱任何人,害怕会拖累人家,生活连自理都成问题,从他所写的问天中也能知道那十年对他的摧残,失去了这么多到底是为什么只能问天,毋庸置疑,他是当时的时代过错的产物。
吕卫兵,可悲的小人物。
左的思想已经深入了他的骨髓,阶级斗争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他也是当时那个时代悲剧的代表,即便斗争结束了,作为文革时期特有的职业,文革时政工主任,只有不断斗争才能保护自己。
恭大法,也是时代可悲的代表。
文革被打倒,关进了牛棚,出来以后就连手一天都得洗十八遍,不知道是想洗掉牛棚的味道还是被栽赃的污点。
陶自然,当年的红卫兵,也是导致李阔残疾的原因。
她的形象其实是对过去的反思,是对那段历史的道歉与拥抱。
那是黑暗的十年,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一日一日的捱,身体上的伤痕能够复原,心灵上的伤痕却是永恒的。
那十年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每个人都是痛苦的,但都要艰难前行。
他们都从历史的冬天走来,都向着未来的春天走去。
最后,说个题外话,里面每个人的演技都好好啊,不要说他们的颜值,小鲜肉颜值高演的是什么东西。
里面的演员都是演技派的代表,最经典的代表是徐文丽背诗,一首诗让她背的仿佛带入了那个时代也想为周总理落泪。
每个人的演技都是活灵活现,长天的机智,冷雪松的外冷内热,老六的极自尊又自卑的农民心态,小毛年纪小的机灵,吕卫兵的左的钻牛角尖。
翠翠的自尊与自信,不依靠任何人,能靠自己的一个人的双手撑起一个家,是新时代女性的缩影,初萌的自信与骄傲,徐文丽对诗歌狂热的信仰,石捧玉的成熟稳重。
里面随便拉出一个人都可以吊打现在所谓偶像或者某些实力派,甩他们几条街。
其实这部电视剧的思想和精神,远远高于这部剧本身,他设定在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和特殊的人身上,对过去的反思,以及那段历史对每个人心灵上的摧残,未来要怎么走,走到哪里去。
这才是重要的。
很难得的一部在细节上如此用力的电视剧,正如编剧高满堂自己所说,这部片子不以煽情、苦情、猎奇、八卦吸引人,实实在在是靠细节和叙事吸引着观众看下去。
我追着看完了整部剧集,说实在的很感动。
看得出来编剧是实实在在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真实地把他的经历写到了剧本中。
这部片子大量的细节非常地真实。
原以为编剧会把着墨点放到77级毕业以后,可没想到的是整个38集几乎全都是在写77级得四年大学生活,可想而知,如此跨度小的电视剧,需要编剧对细节与叙事的把握非常慎密。
也许是看惯了内地电视剧动不动就是五年过去了,一年又过去了这种跨度大的剧集,看《雪花那个飘》的确感受到真实。
每一个读过大学的人在看到里面那些诸如逃课、舞会、看假条之类的情节时一定会会心一笑,是的,走过那段青春岁月的人都会被《雪花那个飘》里相似的情节所打动,进而勾起许多的回忆。
可是对于我们这些九十年代末的大学生而言,我们没有经历过剧中77级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没有那样一段纯洁、真挚的同学情谊。
看剧集的时候,我时常唏嘘不已,我们的大学里怎么没有像冷雪松那样肯帮忙的朋友,没有像赵长天那样重情重义的同学,没有像韩老六那样有意思的老大哥,更没有像徐文丽那样有才气的诗人,也没有遇见过像陶自然那样敢于追求爱情的女子,我们的大学生活和七七级得大学生活是不一样的。
所以,感谢编剧让我们通过这部剧集看到了那样一段纯真的校园生活。
剧中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是非常成功的,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我最喜欢的是冷雪松,因为他的豪爽义气,也因为他在追求徐文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为一个男人的真实的心理变化。
虽然最后他在救火中受了伤,可是我想他一定会收获他和徐文丽的爱情的。
当然赵长天这个人物也是好男人的一个典范,有勇气,敢于承担,在面对刘翠翠时,他从来就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退缩。
这样的男人在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又有几个男人愿意去承担刘翠翠?
当然剧中的陶自然与李阔之间的感情也是编剧着墨很多的一段,李阔的逃避反映的也是那个时代的人的特定的反映。
相比现在的大学校园,师生恋可以说不再是那么禁忌的一件事了。
怀念那个特殊的年代以及那样纯真的校园情怀。
我还是很喜欢年代剧的。
那些个荒唐的年代虽然是很荒唐但是着实让我很羡慕的。
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对发生的事情。
因为没有现在这般的网络电视机生活所以多了彼此交流的机会。
真的非常羡慕他们。
纵然是物质匮乏但是精神丰盈!
那么多疯狂的事情也只有在那样的年代里才能发生的。
上山下乡耽误了很多人,让人无奈让人留恋。
那些老知青都会对那段岁月产生难以释怀的感情但早已经不是后悔,而是深深的眷恋!
就连我这样一个旁观者都为之深深的感动,都会被那样的青春岁月所吸引。
更多的时候是羡慕他们。
心里甚至是有点变态的想生活在一个人性淳朴的物质匮乏没有多媒体的不稳定的乱世。
剧中没有绝对的完人,他们都在哪成长,不断的成长。
每个人的故事不尽相同。
尤其佩服刘翠翠。
她真的是中国女性的典型代表。
坚强 要强 不服输 忍辱负重!
男主人公也是行侠仗义的主儿。
很多的事情要靠他来画龙点睛或者是点醒梦中人。
没有结果的冷雪松,最终他证明了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汉!
陶自然跟李阔老师的爱情也不了了之。
整部剧讲了他们77届中文系那点子事。
在我们的大学中肯定也遇到过种种类似的事情但是却没有他们那么轰轰烈烈。
同学间的感情在这样一次次的共同面对危机中培养起来。
他们是恢复高考以来第一届大学生。
剧终是他们毕业就好像现在的我们也要毕业了。
那个时候他们分配工作,都是为了各自的理想为了我们的祖国单纯的去到需要的地方教书。
而现在,毕业了要自己找工作。
有的甚至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完全把自己的理想把自己真正想要感的事情都抛之于脑后。
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
我希望自己能够顶住压力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未来!
这部剧拍的非常不错,有现在的很多梗,也有那个年代的情怀,每个人物的设置也不错,各自的故事设置的也也挺好,有时候还挺有讽刺意味的,例如大男主赵长天,基本是最正面的角色了,可是一开篇就干出了酒后乱性的事,让一个女孩怀孕生了女儿,平时还伟光正的不断教育别人,当然刘翠翠也是个倔强的人,两个女人都不错,但我确实更喜欢初萌,萌萌太可爱太善良了,又有智慧又会做人,对待男友的前女友,做的太完美了,可惜最后的结局赵长天回到了老家,和刘翠翠相视一笑了,想想都替初萌觉得不值,她值得更好的。
自然也很好,我真的觉得她和李阔非常合适,那种两个人相处时的火花,太有趣了,而且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很少,基本平等,根本没有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的感觉,而且李阔拒绝她的理由永远是不想耽误她,而不是不喜欢她,讨厌她,这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吕卫兵纯粹就是时代的产物了,基本是个反面角色,所有不好的事情在他身上都能找到,时刻要进行阶级斗争。
六哥这个角色也很经典,基本没有大名,大家都叫他韩老六,有妻有子,可能是全班年纪最大的人,我发现其实吕卫兵和六哥都对陶自然抱有好感,所以后面陶自然才能耍着六哥玩。
徐文丽,一个写诗写疯了的人,都说她有多清高,我不喜欢她,一个为了诗歌发表就能牺牲自己陪男人睡觉的人,当然最后要感谢钉子,没有他的努力,徐文丽早就该被人唾弃了,毕竟那个年代,女孩失身还是大事,还有徐文丽真的很虚荣,不会要说这是文人的通病吧,为了虚荣假装自己见到了偶像,假装自己生病逃避比赛,偷穿陶自然的新鞋,难怪陶自然针对她,我都想针对她。
钉子也可怜啊,他喜欢徐文丽,可惜人家只拿他当弟弟,最后和冷雪松好上了。
但是冷雪松为什么要安排他被火烧伤呢,他一开始出现是一个花花公子的形象,后面为了写他其实是一个好人,有了诸多美化,但是也不用把他写成那样啊,当然我相信冷雪松路见不平一定会拔刀相助,问题是这样徐文丽和冷雪松就太苦了。
总之,这部剧真的非常好,很好的反映了那个时代,我喜欢,时不时还看看
刘翠翠到底怎么想的啊,。
高考前的时候,人家问她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她不说,好,那你是怕耽误人家的复习。
人家考中了又问她,他说不是,那好,那是因为怕耽误人家,怕配不上人家。
后来自己也考进师范了,还不说。
现在不说,难道非要等张译跟别人产生了感情,结了婚,再告诉他吗?
难道含辛茹苦的自己养孩子,是为了到老了才说,然后让人家后悔一辈子?
这是诚心折磨别人呢吧,是不是有点心理变态啊。
这片子整体看下来还行,就是这点嗝应人的。
是命运的玩笑吗是欠债的终须还?
白色、红色的裙裾,漆黑的眼睛,朱红的唇,这一场青春如跳脱的小鹿,踏进了瘴气弥漫的深林。
这瘴气已在她的心脏里扎根,跳动的血管奋力的收缩,稀释,稀释,她要忘却那双神的眼睛。
弹指十年,小鹿已蜕变为美丽的少女,颀长的颈,光滑的额,还有整齐雪白的牙齿,神的眼睛已在记忆里模糊。
朗朗书声,浅紫色的二月兰,在古朴的校园,她与神邂逅。
苦苦的忘却,原来是短暂的失忆。
入梦的双眼,把心鞭出一道血痕。
年轻的神已苍老,已永远无法站立。
曾经佳人挑灯添衣的温柔,曾经稚子承欢膝下的天伦,都化作深情的怀缅。
他一刻也没忘记过那高台上的少女,小鹿般的眼睛,却是自己命中的撒旦。
神微笑着,看着莽撞的小鹿,恨吗?
不,你我都已重生,小鹿,忘掉过去的包袱吧,神轻轻的说,温厚坚定。
可以吗,那让我照顾你吧,小鹿用鲜花填满了神的住所。
又是一场场相互追逐。
小鹿和神化作凡人,在校园里纠缠,当神惊觉的时候,这纠缠已化作甜蜜的痛苦。
她是他似曾相识的燕。
流言和祝福都挽不住神的罗衣,这是神的报复,日夜的思念,痛过十年的内疚。
一次次的寻找和远离。
小鹿不知道累,神也不知道。
油菜花开的季节,小鹿毕业了,流连,那张办公桌,绿色的台灯,荧荧微光下,他曾微笑着为她补课。
那间宿舍,简单的灶台前,她曾为他烹煮,还有那写字台前,两人曾无数次对坐,有时默默,岁月静好,夕阳漫洒,耳边萦绕的还是那曲洪湖水,她的歌声,他的琴声。
爱随着时光流淌,流淌成她天长地久的挚爱,流淌成他无法倾诉的知音。
小鹿坚定的寻找,不曾不愿放弃。
世界再大怎么样,她是最炫丽的火焰,带着热情和永不停息的脚步。
然而,她不知道在天堂,神早已和他的妻儿团聚。
佳人依旧温婉,稚子依旧无邪,这就是他希冀的圆满。
夜深了,小鹿捧着神的《问天》,望着星河斑斓,也在问天,神,你在哪里?
我从来只是表白,从来不问你爱与不爱,因为这个世上没有人比我更懂你。
神悄悄来到窗前,温柔的手,轻抚过小鹿的脸,食指轻抵她的眉心:小鹿,忘了神吧。
记忆消散,恍惚中,天色已明。
小鹿神思清明,翻开浅绿的封面,一字字读过这似曾相识的文字,“刘宽爱的还是柳烟啊”她轻笑。
终于忘却。
只是神的心早被分成两半,一半装着现世的圆满,一半留着凡间的早已把自己忘却的小鹿。
中间如刀劈的伤口,淋漓的不止鲜血还有思念。
这是最好的结果,神苦笑着。
花了3天时间,没日没夜地把38集电视剧《雪花那个飘》看完了,感慨颇深。
作为一名同样是中文系的学生来说,这部影片让我看到了中文系的原初模样,影片中的课堂让我想到了大学里的几位名师的影子,课堂教学和现在的我们还是有些相似的。
我不想就情节来说这部片,而是以人物,也就是这第一届高考的那几朵雪花,来看那些年的冬天,那些为了赢得春天到来而积蓄力量的雪花们,那些在新旧交替时代迎风傲然飘飞的雪花。
赵长天,男一号,身材中等,体格健朗,够爷们,知青一名。
在凤凰屯与翠翠的感情,算是清纯而美丽的。
在77级中文系班级中担任体委一职,能充分调动班级体得积极性,经常充当冲突的协调者。
因公车窃贼一案,赵长天与同班同学经济系教授女儿初萌相恋,得到教授的赏识,建议其改读经济,长天对初萌关怀备至,宽容相待。
尽管因为翠翠的事儿闹了些别扭,最终还是走在一起了。
刘翠翠,凤凰屯唯一只凤凰,相当淳朴善良美丽的姑娘,深深爱着赵长天,在凤凰屯两人以夫妇相称,互相鼓励参加高考。
77年高考赴考时,因长天旧病复发,背着长天参加考试,结果却倒在高考大门前,错失了那年的高考,应她的真情真意支持了长天,长天背负着两人的希望顺理成章地考上了宁州师范学院。
那时翠翠已经怀上了长天的孩子,也许是怕影响长天备考,一直瞒着他,坚强地一个人把孩子生下。
尽管期间,她曾经去找过长天,但长天质问孩子是谁的时候,她始终否认了,也许是为了让长天安心读书吧。
尽管翠翠依然爱着长天,但她看到初萌与长天已经在一起,深深地祝福他们,自己扛起生活的重担,并且坚强地在第二年78年考上了宁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偷偷带着孩子,翠翠一边照顾着孩子,一边艰苦地学习,并且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
后来,孩子的事瞒不住,被学校发现,最终翠翠退学了。
不得已嫁给了曹老二,又回到了凤凰屯。
她是个积极进取的姑娘,她毅然决然地再度参加高考,最终考上了另外一所大学,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徐文丽,77级中文系学习委员,青年诗人。
这部作品写的就是她如何从一名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青年诗人的历程。
爱诗的文丽,深情地朗诵着每一首诗,用心写着每一首诗。
在朗诵比赛中,终于冲破内心对强者的恐惧,以她饱含感情的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感动了在座的各位,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也更加坚定和自信。
她的长诗《致远方》花了她三个多月的心血最终完成,但发稿上却受到了阻碍,诗情杂志社的恶男潘家栋,想以发稿为筹码想侵占文丽,幸而有真情真义的钉子同学鼎力相帮,再最危险的时候,解救了文丽,帮助她在《黄河诗人》杂志上发表了这部大作,全校同学都聆听了她的《致远方》,徐文丽,真正成为了一名青年诗人。
陶自然,77级中文系文娱骨干。
文革期间,年少无知的她成为了打倒李阔老师的红卫兵之一,并且当年的一推,造成了李阔终身残废。
她对李阔由逃避到赎罪到恋上,情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自然敢爱敢恨,非常有个性,与李阔老师的一笑泯恩仇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学院还就此展开了辩论会,大多数同学和老师是支持这两位师生恋的,为自然的敢爱敢恨所感动,衷心地祝福他们。
然而,李阔老师却不愿如此拖累了自然,选择了离开,虽然多次被执着的陶自然找到,但李阔老师还是想尽办法地离开了。
或许刚开始,我被陶自然感动了,被她勇敢追求自己爱情的信念和决心所感动着,但是到后来的拼命追踪李老师,影响了老师的正常生活,我感到陶自然的自私,感情毕竟是两个人的,如果李阔老师始终不愿意接受这份感情,这样追求着实令人恐怖。
冷雪松,77级中文系同学。
古道热肠,军人的儿子。
虽然刚开始公子哥的脾气让人觉得有些讨厌,但他热心地帮自然找李阔老师,坦诚地帮班级同学要来了看电影的机会,总是班级活动的先锋人物,大胆而浪漫地追求徐文丽,追求真爱,勇敢地为救火而毁容……这个人物是在电视剧发展中一步一步地完善充实起来的。
韩老六,77级中文系学生,农村教师,有些劣根性还保存着,譬如送礼啊,一条筋啊。
但是他也是可爱的,他为了班集体的荣誉,即使穷得只能穿花裤衩也要跑完长跑,为班级争光。
他精心地照顾小鸭子,还靠那些鸭子生了财,致了富。
他古文学得特别好,心中存着学生,花了三年的心血校对了《说文解字》,用心将其普及,精神和功力都值得赞扬。
丁学武,小名钉子,77级中文系学生,个小年龄小,但人小鬼大,观察能力特别强,啥边毛的事儿都能扯上。
刚开始确实是不懂事,凡事都和人参合,但钉子最终还是长大咯,成熟成长起来了。
钉子是很可爱的。
整部片看下来,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口头禅“麦麦撒撒”,太可爱了哈哈。
初萌,77级中文系学生,文娱委员。
麦麦撒撒的,长得漂亮,公主脾气,文娱突出,自编自导舞蹈一出,对爱情挺忠贞专一,该有的嫉妒和耍脾气都有了,就差没看出是中文系的。
石捧玉,77级中文系班长。
看到她第一次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就觉得她长得很漂亮,还有一脸的干部相,干练,理性,能为集体着想,凡事从大局着手,确实是一名很不错的班长。
……还有许多,不一一介绍了。
这些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外加音乐感人,确实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
这些人物就像一朵朵雪花,漫天绽放飞舞着,装点着天空,为下一个春天积蓄着力量,奋斗着青春。
“有些过往的岁月,我们不曾经历,却不会忘记!
”
向阳招待所那一夜,张译他们家长怎么不找啊。
那种时候,而且高考前夕,家长又那么多希望,夜不归宿也不管啊。
还有赶考,一堆大男人怕赶不上考试,先跑了,赶到地方快打铃了。
一个弱女子背着个大男人,一步步挪过去,竟然也没晚。
是这帮男时间观念太差,还是编剧秀逗了啊。
第一次看这部剧,是十年前。
只不过是电视台一直在轮播,不由自主的看了许多遍。
整部剧都很好,特殊年代下的特殊学生的大学岁月,看起来是那么美好。
相比较于其他人的故事,我对陶自然和李阔间的师生恋难以忘怀。
纵使结局徒留遗憾,却那么纯真的,美好的爱情。
我非常欣赏陶自然,喜欢她的性格:执着,敢爱,有勇于为了爱情挑战世俗舆论的勇气。
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只不过是将陶自然与李阔联系在一起的一段机缘,陶自然对李阔,是发自内心的真爱。
最初,她见到李阔,只有害怕,愧疚。
可当她一味躲避后,不得不正面面对李阔时,感受到了他的宽容,大度,更有男人经历岁月磨难洗礼过后的沉稳,她。
爱上了。
爱情很奇妙,不知何时发生,不知为什么发生,也许我列举出来的李阔的优点,不过是陶自然爱上她的原因之一罢了。
他开始不顾一切,“你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我都要找到你!
”。
陶自然对李阔的情感,洁白无瑕,带着少女般的清纯,轰轰烈烈,义无反顾。
可惜,李阔并没有接受陶自然。
为什么?
李阔究竟对陶自然是怎样的情感呢?
应该很复杂。
李阔面对陶自然的父母时,失态的说到:“是你们的女儿害了我!
”,其实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他可以原谅陶自然对他的过错,可他无法面对因自己而自杀的妻子。
陶自然间接导致他家破人亡是无法驳辩的事实,这是他心中无法抹平的伤痕。
在他看来,陶自然对他的爱,或许是纯粹的,但他心中总有“她是在为我赎罪”的自责感。
纵使陶自然对他如此痴情,他还是无法面对自己。
“轰轰烈烈的爱情,是属于年轻人的”。
人上年龄了,经历了风风雨雨,却越活越复杂。
一面是纯粹,一面是复杂,结果只能是悲剧。
心疼陶自然,也理解李阔,人是感情动物,有着复杂的情绪思想。
爱情又是两个人的事,更复杂。
因为爱,想在一起,可是往往爱的人,并不适合在一起。
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完完全全的两码事。
或许只有接受这种不完美的结局,才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本身就是个悲剧。
所谓的喜剧,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吧。
每个人物都被演员们演活了 曹老二是贯穿全剧的唯一好人
结局有点差,剧情人物各有性格,很不错,不过呢,以下个人见解,因为呢这部剧呢也是2010年的了,我94年生的,来看这部剧,剧内很多思想什么的都不太懂,例如女主为什么不找男主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城乡不平等的什么原因?如果剧内能稍微提到一下,解释一下就更好了。3星半吧。
完全是给张译的
很喜欢看
爸爸看得又是哭又是笑的,结局有点接受不能啊
有的时候 ,其实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不过高满堂还是太理想化了,不显示啊~~~反正就当一故事看呗~
女人可以成就一个男人,男人会不会珍惜,就看男人的心啦。
这是一个可取的呈现方式,有些历史无法直接书写和再现,但是可以叙述那段历史的余波,由此带给人上溯的思考
韩老六这种人也能进大学,太可笑了。韩老六这种人在农村也就是个装疯卖傻的无赖混混。
编剧够差
翻译哥的剧,当然要顶。
陪我妈看了几集,什么脑残编剧啊。
我觉的编剧有点变态,长天承诺毕业后就娶翠翠,可是最终食言了。翠翠生下孩子后一边上大学一边带孩子确实不容易,一个女人都坚持着,为什么他上大学后就没有坚守承诺呢,随着环境的变化自己也变得太快了吧,实在看不下去了。虽然结尾时长天回去当了老师,翠翠激动的跑过去笑了,但是我觉得长天还是对不起翠翠。
一个个角色像疯子,剧情烂透了,感情线更是胡扯,编剧写出这种三观炸裂的剧情,简直烂完了
做赵长天一样有担当的好男人
真羡慕大学生活
第一批恢复高考的人都这么闲吗?天天不上课就搞事,搞人,怎么都那么无知无耻。而且这居然还是师范生,毕业要当老师的,太可怕了,这是剧组特意埋的最深层次的社会议题吗?陶自然这个角色更是神经病,如果和李老师男女互换,这不就是流氓吗,剃头挑子一头热不是爱情,是强权是逼迫是意淫是自我感动,望周知
唉,这样一个女人。
恢复高考后的大学里,基本都是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线,还有同学各种调皮捣蛋。
我爹看完就回想了他的大学 嘿嘿 这是一个时代 上一辈的时代 但能深深打动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