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巴德

तुम्बाड,村魔(港),塔巴德魔神,女神的子宮,塔巴德村庄,Tumbbad

主演:索姆·沙,田蒂·马舍,安妮塔·戴特,朗吉·查克拉博蒂,迪普克·达姆利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瑞典语言:印地语年份:2018

《塔巴德》剧照

塔巴德 剧照 NO.1塔巴德 剧照 NO.2塔巴德 剧照 NO.3塔巴德 剧照 NO.4塔巴德 剧照 NO.5塔巴德 剧照 NO.6塔巴德 剧照 NO.13塔巴德 剧照 NO.14塔巴德 剧照 NO.15塔巴德 剧照 NO.16塔巴德 剧照 NO.17塔巴德 剧照 NO.18塔巴德 剧照 NO.19塔巴德 剧照 NO.20

《塔巴德》剧情介绍

塔巴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世纪初,印度有一条名叫Tumbbad的小村庄,Vinayak就住在村庄的郊外,他是村长不承认的私生子,痴迷于神话中一个祖传宝藏。他的曾祖母是一个被诅咒沉睡千年的女巫,Vinayak认为宝藏的秘密就藏在她身上。经过与曾祖母的对质,Vinayak最终直面宝藏的守护者邪恶的堕落之神。最初的几枚金币迅速升级变成一种不计后果,跨越几个世纪,永恒不灭的渴望,倘若Vinayak如愿以偿,这种渴望将变成一种会延续至下一代的魔咒。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寒武纪牌坊下的女人玛丽的世界致命偷情我们台北过手无暝无日假面骑士亚马逊们第一季法医朝颜2三天堕落街传奇第三季乌龙鸳鸯智多星少女与战车最终章第2话走进看守所你好中世纪生死之间不知羞耻站稳了狼少女与黑王子不要跟陌生人约会太空异旅来了蒂法有麻烦了女朋友,男朋友幽灵人间曾经相爱的我们无痛凯恩烈火警魂弹孔恋爱无法用双子除尽

《塔巴德》长篇影评

 1 ) 一枚金币,三代人的悲剧

印度电影,以宝莱坞的歌舞片为主,让中国观众不知不觉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不知哪一个转角,就遇上了声势浩大的唱跳片段。

除此之外,印度电影也喜欢夸张个人英雄主义的表演形式,所有的英雄无一不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让内敛含蓄的中国人经常有种,我就看你牛逼究竟能吹多大的无语感。

所以,当看到这部《塔巴德》,我的内心着实深受震慑,想不到印度竟然也能生产出如此优秀的作品。

电影有种@蒂姆·伯顿的黑暗风,又结合神话故事,走出了像@潘神的迷宫 一样的阴郁之感。

不得不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导演 @拉希·阿尼尔·巴夫 很好地结合了本国的民俗特色,以及社会背景,通过一个编造的神话,写出了一个由贪婪引发的三代人的悲剧。

电影的创作背景,影评 @披着恐怖外衣的人性寓言:欲望有多大,哈斯塔就有多危险 介绍的非常全面。

在这里,我主要想谈一下我对整部电影故事情节的喜爱,以及整体氛围的感知。

如果将整个故事看作是一篇高考议论文,那么主题将会非常鲜明,那就是——贪婪。

作为女神最宠爱的孩子,哈斯塔非要攫取女神左右手的财富和食物,然而他的行为很快引起了其他神明的不满,于是女神为了保护他,将他重新封印回了自己的子宫。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慈母多败儿”的谚语,而贪婪的哈斯塔也就此失去了自由,并成为了大多数人遗忘的编外之神。

只是作为人的本性,贪婪不灭,哈斯塔不死,于是一个神秘的家族通过祭拜哈斯塔,成为了富甲一方的贵胄。

情妇以及宏大的神庙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电影开篇并没有点名,只是隐晦地说出了一个活了几百年的“老婆婆”,这个半人半鬼的生物,便是家族的前辈之一,并且保守了一个巨大的秘密。

身为老村长情妇的儿子, 维纳亚克自小就见识到了金钱的力量,而他不顾母亲的警告,竟在童年离乡后再次返回,并问出了隐藏在废墟下的秘密。

试图用自己的下场警告男主可惜维纳亚克的贪婪早已战胜了恐惧,他愿意为了金币付出一切。

老婆婆的警告终究落空原来塔巴德村有一口通往地下深处的古井,而这口井的尽头便是女神的子宫——魔神哈斯塔寄居之处。

为了独占哈斯塔的财富,老巫婆所属的家族在井上盖起了神庙,并且按照古老的方法获得财富。

所谓的方法,就是用面粉引诱哈斯塔现身,并趁着魔神贪食面饼的空当,窃取他腰部口袋里的金币。

由于哈斯塔没有窃取到女神手中的食物,所以他害怕一切生面粉构成的东西,而为了避免哈斯塔逃跑,维纳亚克下井前都要在箱子周围洒满面粉,甚至在落入子宫后用面粉圈出一个保护结界。

只是让维纳亚克没想到的是,他虽然贪婪成性,但依旧恪守着老巫婆教导的方法,因为只要被哈斯塔咬伤,就会像老巫婆一样,成为整日饥饿难耐,甚至不老不死的怪物。

利用哈斯塔除掉觊觎家族财富的敌人然而作为他唯一的独子,这个孩子竟然更加贪婪,甚至有点自作聪明。

为了确保儿子的安全,维纳亚克没有制作吸引哈斯塔的面包,并用面粉在洞口和铜炉边制作了阻挡哈斯塔的结界。

但让他没料到的是,自作聪明的潘德朗竟偷偷带来了面包,并很快引出了饥饿难耐的哈斯塔。

虽然被魔神的外表吓了一跳,但眼看魔神被面包引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潘德朗赶忙追上去扯开了魔神的钱袋,然后慌乱地捡了几枚金币。

初生牛犊不怕虎在父亲的保护下,潘德朗最终安全地离开了女神的子宫,但他擅自做主的行为,却遭到了父亲愤怒的殴打和训斥。

一番撕扯之后,维纳亚克捡起了儿子掉落水中的金币,而他愤怒之余,却感到了一丝欣慰。

回程的路上,维纳亚克将金币作为首战的纪念品送给了儿子,而当晚醉酒的他,也骄傲地向儿子展示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财富。

年幼的潘德朗此时才明白,父亲拥有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但他却仍不能感到满足。

当晚母亲问起父亲的秘密时,另有打算的潘德朗没有实话实说,而用一块金币巧克力打发了母亲后,他偷偷堵住了父亲的情人。

原来潘德朗早就喜欢上了父亲的情人,并想等父亲死后娶这个女人为妻,因此他将金币作为礼物送给这个女人,并希望她能够背着父亲与自己亲热。

显然维纳亚克很快发现了金币的下落,于是怒不可遏的他随即将潘德朗打翻在地,但潘德朗却趁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与其从腰布里偷金币,为何不直接将腰布夺下。

只要准备足够多的面包娃娃,他们便能一直引开哈斯塔的注意力,直到偷到它装钱的腰布。

其实就在当晚,维纳亚克见到了当地政府官员,对方声称印度政府将会把塔巴德收归国有,并在那块土地上盖新的村子。

由于只是萨尔卡情妇的孩子,所以没有继承权的维纳亚克思考后觉得儿子所言在理,因此他迅速原谅了儿子,并将他带到附近的妓院享乐。

财富带来的快乐让潘德朗更加明白宝藏的重要性,因此他积极地配合父亲准备,并和父亲再次来到了塔巴德。

在洞口画好了面粉圈后,父子俩便带上许多捏好的面包娃娃进入了女神的子宫,但让两人没想到的是,随着面包娃娃被拿出,无数哈斯塔被召唤了出来。

弄巧成拙此时维纳亚克才意识到,一个面包便能引来一个哈斯塔,而无论他们使用多少面包娃娃,都不可能完全引开这一大群魔神的注意力。

为了让儿子安全逃离此地,心意已决的维纳亚克将所有面包都绑在了自己身上,而他随即攀上绳子朝洞口爬去,并将所有哈斯塔引向了结界。

父亲的牺牲让年幼的潘德朗悲痛欲绝,终于安全的他拼命爬出深坑,然后将石棺紧紧锁住。

当他爬出古井来到外面时,却意外发现自己变成怪物的父亲竟成功扯掉了哈斯塔的腰布,而面对父亲用残存的意识递来的“礼物”时,想到一家人命运的潘德朗随即哭着表示了拒绝。

哈斯塔的腰布,以及财富的诱惑眼看变身怪物的父亲痛苦不已,突然长大的潘德朗一边丢出了手中的油灯,一边念出了那句咒语。

虽然身体迅速被大火吞没,但拿着腰布的维纳亚克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随着魔神的腰布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被诅咒的塔巴德也终于迎来了晴天。

死也瞑目的维纳亚克起初,情妇通过多年的忍辱负重,拿到了老地主家里的最后一枚金币。

因为这枚金币,年幼的维纳亚克生出了不劳而获的想法,并被贪婪彻底蒙蔽了双眼。

即便早已家财万贯,但贪婪的本性却让维纳亚克没有珍惜宝贵的家庭生活,所有的一切,包括他唯一的独子潘德朗,也成为了他窃取金币的工具。

但幸好在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他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完成了身为父亲的使命,而他的死也让年幼的潘德朗意识到,贪婪只会带来悲剧,于是延续了百年的诅咒,才算真正结束。

也许在导演心中,那种属于人类的良知不能泯灭,所以他用雨过天晴的结尾,扫去了整个故事的阴霾。

 2 ) 神话明志,满是惊喜——《塔巴德》

今天介绍一部满是惊喜的印度恐怖电影《塔巴德》。

片名Rahi Anil Barve / Anand Gandhi / Adesh Prasad (2018),别名塔巴德村庄 / 塔巴德魔神 / 村魔(港)。

这是一部印度恐怖电影,不喜欢恐怖电影的人可以退散了。

《塔巴德》的思想性极高,通过一个跨越数十年的故事,深刻探讨贪欲对人性的影响。

影片表现完全超乎我的预期,如果仅仅将其看做是一部恐怖片就有点看轻了。

《塔巴德》成本仅仅70万美元,差不多480万人民币,前后拍摄历时6年。

2018年在威尼斯电影节展映,成为第一部在威尼斯电影节影评人周(Critics' week)上映的印度电影。

影片开宗明义,在开头就介绍了全片基础设定。

在印度有一个神话传说,掌管黄金与食物的繁荣女神诞下了1.6亿个孩子,这些孩子后来都成为了神。

繁荣女神最喜欢的始终是第一个孩子哈斯塔。

而哈斯塔生性贪婪,他偷走了女神所有的财富,又想要盗取粮食。

于是众神发现之后,将他撕成碎片。

繁荣女神为了救哈斯塔,将他放回了自己的子宫。

同时作为惩罚,约定哈斯塔将永远得不到世人的崇拜,也无法离开母亲的身体。

哈斯塔在繁荣女神的子宫内拥有无尽财富,却也要忍受无止境的饥饿。

注意这里的哈斯塔是(HASTAR),而不是邪神哈斯塔(Hastur),Hastur是美国小说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创造的克苏鲁神话中的邪神。

名字相似,却属于两个不同神话体系。

【本段有剧透】《塔巴德》故事分三段,分别发生在1918年、1933年和1947年,跨度30年,一场祖孙三代人和神秘宝藏的故事。

简单介绍一下剧情。

1918年,故事主角是祖辈。

老爷子萨尔卡Sarkar是村子的村长,虽不是只手遮天,但也位高权重。

他是唯一知道宝藏秘密的人,终身未娶,但有一个一直服侍他的情妇,还有两名没有名分的私生子。

萨尔卡一直没有说出宝藏的秘密,将这个秘密带入坟墓。

萨尔卡的曾奶奶(Great grandmother)曾今进入过宝藏,出来之后成了浑身腐烂、长生不死的怪物。

情妇除了服侍萨尔卡,还要做饭给曾奶奶吃。

1933年,情妇的一个儿子维纳亚克Vinayak长大成人了。

维纳亚克长大成了一名精壮汉子,他从曾奶奶口中问出了宝藏的秘密,并成功获得宝藏里的金币。

自此维纳亚克过上了殷实的生活,衣食无忧,甚至隐隐有点腰缠万贯。

他不仅娶妻生子,还纳了一房小妾,声色犬马好不快活。

1947年.维纳亚克的儿子潘德朗Pandurang长到15岁,再过几年就能成为成年人。

在成长过程中,潘德朗一直接受父亲的专项训练,尽管潘德朗不知道理由和目的,但隐约知道这些活儿和宝藏有关,潘德朗一直在努力刻苦练习,为了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和父亲一起前往宝藏。

潘德朗初次前往秘密宝藏点就崭露头角,显现出超越父亲的能力和欲望。

在巨大财富的诱惑下,潘德朗渐渐偏离了父亲设定的红线……

我感觉印度人对歌舞的痴迷是深入骨髓,就连在这样一部恐怖片中都能植入一段歌舞。

为了给儿子排忧解闷,父亲带着儿子去逛J院时,就上演了一出歌舞戏。

这个歌舞编排真是溜得可以。

印度人内心表示,只要我们想唱歌跳舞,随时都可以,就没有我们不能插入歌舞的电影。

佛家有“贪、痴、嗔”三念,《塔巴德》重点关注贪欲。

萨尔卡、维纳亚克、潘德朗三代人的欲望一代比一代更加强烈。

祖辈仅是守着少量金币,就在村子里唬的大伙一愣一愣的,舒舒服服过完一生。

父辈套出宝藏的秘密后,开始暴富发家,赚到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依旧不满足,还训练儿子,为寻宝做准备。

孙辈见识过神秘宝藏后一发不可收拾,他更聪明,或者说,更贪婪,想到了更加激进的发财方法,令父亲刮目相看。

《塔巴德》制作的很有点儿意思,在神秘宝藏中的镜头颇有《暗袭》的感觉,恐怖片能够达到如此效果绝对是一种惊喜。

能够活下来的人是因为不够贪婪,足够贪婪的人都受到哈斯塔永生诅咒,成了哈斯塔的一部分。

按照神秘宝藏的设定,在子宫内掉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子宫吸收。

因此不论是面粉还是金币,都只有很短的存留时间,一定要在面粉结界消失或哈斯塔吃完面团前离开,否则探险者就会成为哈斯塔的食物。

每次探险都是重复着同样的过程,在和时间赛跑,在和哈斯塔比速度。

三个时间段,讲述三位寻宝人的故事,而这三代人,一代更比一代贪婪。

三代人对金钱和情色的欲望从来没有减少过,只有肉眼可见的一代比一代更强烈。

祖辈萨尔卡没有娶妻,只找了情妇,生下两个私生子后也没有训练过私生子去寻宝。

萨尔卡对金钱财富的渴望比较节制,偏安一偶,但对情色的欲望一直没有减少,哪怕老的不能动弹,也要情妇帮忙给海绵体充血。

父辈维纳亚克则变得更加贪婪,赚到用不完的金币后仍不收敛不收手,还专项训练儿子。

维纳亚克除了对金币有着强烈渴望,收养情妇时也在向老爹看齐。

孙辈潘德朗则想到更加冒险、也是看似更加一劳永逸的方法,小小年纪就如此贪婪的人绝对不会放弃对金钱的渴望。

即便他暂时离开宝藏,肯定会卷土重来。

别看潘德朗毛都没长齐,刚有了一点点小钱、小小年纪就知道包养情妇,甚至逛J院。

潘德朗身上的欲望宛如无底洞。

虽说富贵险中求,但过度贪婪都没好果子吃。

潘德朗头脑灵活,在没有吸取前人经验的情况下,就玩起了创新,想到多带一些面团。

通过两人合作,一人扔面团投喂哈斯塔,另一人偷走哈斯塔的金币腰布。

可玩玩没想到,面团引来的后果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期。

在这个宝藏死去的人全部化身为哈斯塔……

或许观众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比如面粉可以辟邪,为什么不直接用面粉攻击哈斯塔,为什么哈斯塔可以吃面粉做的事物,为什么不多带点面粉多花点保护圈……这也正是影片鸡贼的地方。

当你开始思考如何从哈斯塔手中赚取更多的金币时,贪欲就已经成功被激活,开始在你心中萌芽,正中导演下怀。

电影最开始打出一段甘地的话:地球可以满足人的需要,却满足不了人的欲望。

正如片中所说:黄金无法让欲望停歇,唯有死亡才能。

在贪欲面前,最终结局只有毁灭。

心中有贪念,欲望就似无底洞,永远填不上填不满。

欲望越强,毁灭越快。

神话明志,满是惊喜。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3 ) 贪婪成为动词,欲望在膨胀

《塔巴德》在这里“贪婪”并非形容词,而是一种动词,欲望永远在膨胀。

男主没有换掉他住的破屋子,多半是因为他买不起。

他从血洞里用救命的时间捡的金币,只能用于片刻的奢淫无度,无法换来长久的富贵。

他就像个亡命之徒,每一次都是死里逃生,不知道下一次是否会在卡斯特的诅咒下变成活死人。

他见过活死人,知道永生是一个诅咒,只是在饥饿地狱里的苟延残喘,求死而不得。

但是他的儿子没见过。

他的儿子在父亲奢淫的生活中长大,起点比父亲高。

他的母亲曾认为一枚金币就能用一辈子,而他的儿子生来就有无数枚金币。

他儿子继承了贪婪对他的诅咒,膨胀出了更多的欲。

神庙被封的消息只不过是一个契机,他儿子早晚会想把卡斯特的钱袋偷出来,用更懒惰也更安全的方式获取财富。

卡斯特吃面团人的时间,限制了单次获取的财富值。

他儿子想增加这个上限,捏无数个面团人无限吸引卡斯特的注意力。

这种做法就暴露了他的贪欲。

面团人的数量代表着卡斯特的数量,增加的贪欲也代表着增加的危险。

当一群卡斯特将他们团团围住时,膨胀的贪婪已经招致了毁灭之灾。

而父亲为两人的贪欲付出了代价。

神庙家族的没落并非没有原因。

最后的老人花光了祖上的钱,却没有选择用祖上的方法获取财富,他已经看到祖奶奶为家族的贪欲付出了代价,恐惧毁灭了他的贪婪,诅咒在此终结。

几十年后,还是一张白纸的儿子也看见了父亲奢淫无度的光鲜生活背后,贪婪而丑恶的嘴脸。

恐惧与厌恶毁灭了他心中的贪婪,诅咒再次终结。

正如电影开头所说,地球可以喂饱所有人类,但是无法满足所有人类,人性本贪。

贪婪遭至的恶果同时也在警示人类,却无法根除人性中的贪婪。

于是贪婪就像是轮回一般,在人类心中,恐惧与敬畏没有到达的地方,悄然出现。

 4 ) 俄狄浦斯

结尾可以更残酷一点——弑父娶母,“娶母”已经有了,干嘛不来个“弑父”呢?

比如:父子引出无数个妖怪以后,儿子故意把父亲推出圈子,自己趁机狂捞金币。。

几个疑问:小儿子去世以后,母亲从大宅回来带大儿子出走,拿出一枚金币,但脸上莫名出现一道疤,什么意思?

难道母亲也知道获取金币的秘密?

只是她不贪心,拿了一枚就好?

为什么里面小男孩和合伙人的发型装束都像清朝人?

还是正儿八经的“ “金钱鼠尾辫”,好奇当时的地缘情况。

儿子的一只腿是跛的,一直垫着脚走路,男主曾说“小心我把你另一条腿也打折”似乎能解释,但影片最开始,镜头一路跟着母亲走进大宅,母亲的内八字也很不正常,不知这两处有什么特殊寓意?

 5 ) 人性

趋利避害只是人的本性,约束自己是不可能,物极必反,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我觉得人到了顶峰,应该去削弱自己。

有些人他不懂得该停止的时候,他却去往前冲。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做人做事的方法。

随波逐流这种东西未必是好的。

一个人,他的选择跟他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先天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关系。

有些人他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行为会决定他结果。

 6 ) 开始就是结局,结局又是开始

《塔巴德》的故事,基于这样一个传说:

塔巴德人在囚禁哈斯塔的繁荣女神的子宫上修建了一座神殿,用以祭祀哈斯塔。

他们从哈斯塔那里偷盗金币,于是众神降怒,塔巴德自此阴雨连绵。

电影开篇时的贵族老头,是主人公维纳亚克的父亲。

他是哈斯塔的秘密的继承人,但是他死后除了一枚金币以外,没有留下任何财富。

神殿的秘密被他带进了坟墓。

大宅也在他死后渐渐变得破败不堪。

老人死了,但他的曾祖母却仍然以一种非人非鬼的状态活在人间。

曾祖母知道哈斯塔的位置——就在神殿之下。

她曾经多次下到神殿下的繁荣女神的子宫中,以一个面粉娃娃吸引哈斯塔的注意,以面粉在地上画圈保护自己(哈斯塔渴望食物,但是也惧怕食物),趁机偷盗金币。

她成功过很多次,直到最后,被哈斯塔攻击,受到了长生不老和永远饥饿的诅咒。

她变成了一个怪物,被人用铁锁锁住,由主人公维纳亚克的母亲照看,按时喂食。

这是维纳亚克父辈的故事的结尾:他父亲的曾祖母在一次冒险中变成了长生不死的丑陋的怪物,他的父亲本人似乎也并没有再偷盗金币而是选择了坐吃山空。

繁荣女神子宫的入口在这时已经被封死,神殿也被空置并逐渐破败。

知道金币秘密的最后一个老人带着一族人世世代代的哈斯塔崇拜,被永远地埋进了土里。

他的私生子——维纳亚克,则被母亲带离了阴雨连绵的哈斯塔。

一个故事告一段落,只留下一个洞晓秘密的“老怪物”。

而另一个故事此时才刚刚开始。

贪婪而大胆的维纳亚克在长大成人后,放不下塔巴德的秘密,又重新回来找寻老祖母,想从她口中套出得到金币的方法。

由于无人照看,老祖母长成了一棵树,心脏在枝干上跳动。

找到还能说话的老祖母,维纳亚克坐在地上狂笑不止:“奶奶,你身上长了一棵树!

”站在故事开始的维纳亚克陷入极度狂喜,根本没有意识到眼前的陷入绝境的老祖母,正是他的结局。

老祖母告诉了维纳亚克偷盗金币的步骤,也提出了她的条件:“给我火。

我要自由。

”维纳亚克烧掉了老祖母痛苦肉身,把父辈们的那段故事彻底结束,从而开始了自己的故事。

他不断地成功夺取哈斯塔腰包中的金币,用以换取豪宅、华服、美人、地位……他积累了许多财富依然不知足,还培养自己的儿子练习夺取金币的方法。

在儿子十四岁时,维纳亚克带着他进去了繁荣女神的子宫。

这时,印度独立,塔巴德归属了政府。

维纳亚克的年幼而狂妄的儿子向父亲提出了一劳永逸的方法:你一直都做错了!

我们应该带很多个面粉娃娃去不断吸引哈斯塔的注意,争取时间,夺得他那个有着源源不断的金币的腰包!

维纳亚克于是带着儿子去抢哈斯塔的腰包。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带了多少个娃娃,就出现了多少个哈斯塔!

夺取金币的方式,是他的族人代代相传下来的固定模式,不过显然没有人告诉过他沿用这种模式的理由。

维纳亚克最终将所有娃娃绑在自己身上,吸引着哈斯塔离开子宫从而消灭了他们,牺牲自己给儿子杀出了一条活路。

像繁荣女神选择保护哈斯塔那样,维纳亚克选择了保护自己的孩子。

抢到腰布的维纳亚克把它递给儿子。

儿子没有接,而是念了咒语,使变成怪物的父亲沉睡。

他含泪,用一把火,烧掉了维纳亚克。

维纳亚克的儿子放弃了腰布,独自离开了塔巴德。

维纳亚克的故事也结束了。

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

——关于哈斯塔的秘密还在人间。

要知道,在维纳亚克第一次冒险之前,老祖母就已经警告过他了:

可是维纳亚克是这样说的:

要结束,这个故事在一开始就应该结束了。

不论是变成怪物的曾祖母,还是那个没有妻子只有情妇和私生子的贵族老头,他们都想要结束这一切。

结局,就这样摆在故事的开头。

可是啊可是,贪婪的血脉不曾断绝。

只要秘密还在。

一切都只是开始。

以电影开始最初的这句话来作为结束,非常合适呢。

维纳亚克说对了一件事:“如果我不要,就会有别人要。

”不允许被记住的、被崇拜神,却被牢牢刻在世人的心渊深处。

 7 ) 被这部印度电影吓到了!尺度大,隐喻深,故事邪

这部印度电影绝对和你之前看到的所有印度片都风格迥异。

没有正能量的教育、猜不到结尾的悬疑,或者最近流行的史诗大片。

这是一部披着恐怖外衣的人性寓言——《塔巴德》(Tumbbad)绝对是印度电影的一朵妖艳之花。

《塔巴德》成本不到500万人民币,但前前后后拍摄了6年时间。

其实,电影从2012年就拍了几段,但导演拉希并不满意。

因为他认为,“它必须是印度前所未有的”。

为了营造神秘恐怖的氛围,打磨细节,剧组为了等一场“乌云压境”的大雨不惜花费数天时间。

为了突出真实感,真假可信度,剧组花了3周时间搭建了一个结构复杂的小镇。

他们还从各种古玩店里淘来武平,片中的老式汽车、自行车、部分家具都是真的。

剧组死磕史料,不光道具上极为考究,连每位演员从头到脚,都是照着半个世纪前的真实照片进行复原。

在有限的预算内,死抓细节,剧组的细致雕刻,为影片带来了良好的氛围营造,高品质的布景,浓郁的末日感。

《塔巴德》成为第一部在威尼斯电影节影评人周(Critics' week)上映的印度电影。

展影结束后,现场观众多用“震惊(Shocked)”来形容它。

电影节之后,片方果断的放出了预告片,结果外观观众直接炸了。

在油管上的浏览量已经超过2000万。

豆瓣目前评分7.4,

IMDb8.4,烂番茄新鲜度高达89%。

《塔巴德》已成为印度今年最大的黑马之作。

故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凡人在女神子宫里淘金的诡异经历。

为了讲述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影片分为了三段, 前后贯穿了三代人,混合了神话、宗教、政治和历史,寓言性的表现了人类深陷欲望时的贪婪。

《塔巴德》表征了 “欲望,吃人”的恐怖过程。

片头即用甘地的话点名了这一主题:地球可以满足人的需要,却满足不了人的欲望。

1918年,少年时代的Vinayak无法忍受自己的母亲从当当地破落大户人家的情妇,他沉迷于塔巴德的传说,大宅里藏有数不尽的金币。

他和母亲负责喂养大户主人的母亲,一个受到诅咒的不死之人,虽然不死,但终生被饥饿困扰。

Vinayak从她口中得知了金币的秘密。

可主人死亡,母亲失去了小儿子,伤心失落的她带着Vinayak远走他乡,并且让他发誓永不回归。

母亲把主人唯一的金币给了Vinayak,而Vinayak却说,“一块金币不足以过一生”。

1933年,成年Vinayak重返塔巴德,找到了只剩下心脏的老祖,得知了金币的位置。

用了几个月时间,他终于找出了拿走金币的方法,但一次性他只能带走几枚金币。

从此,他不断往返塔巴德,一次次从荒废的大宅地下带出金币。

终于他过上了贵族的生活,开始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1947年,Vinayak步入不惑之年,国家巨变,大宅将被充为国有,焦急的他决定带儿子最后捞一笔。

可儿子比Vinayak更加贪心,他们决定一次性拿走“所有”的金币,为此他们走上了“重蹈覆辙”的不归路.....《塔巴德》虽然以按照时间线推进故事,但悬疑却放在了最后一幕才完全揭开。

究竟如何获得金币?

这个影片最具想象力的构建始终如疑云般萦绕在观众心底。

影片以宗教切题为悬疑“抛砖引玉”。

哈斯塔是丰饶之神的儿子,他贪恋母亲的财富,同时又觊觎其食物。

但他获得财富,准备侵占食物时被其他众神攻击,险些化为乌有。

丰饶之神爱子心切,留了他的性命,代价是不能被人追忆,且只能活在她的子宫里。

因为没有拿到食物,哈斯塔终生都被饥饿感包围。

温饱和财富,这两个原本可以轻易统一的变量,却在哈斯塔身上产生了巨大的差量。

财富的极大值,与温饱的最小量,让哈斯塔始终难以爬出欲望的深渊,填满贪婪的沟壑。

《塔巴德》故事的核心就是探寻人类的欲望,表现贪婪的原型,借用宗教和历史完成宿命的循环。

神都无法克制的欲望之火,凡人能够避免吗?

三幕故事,从宗教神话切入,背后还有历史的暗自书写为欲望和贪婪写下悲剧的注脚。

1918年,1933年,1947年,对于印度来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918年,印度工人运动兴起,甘地回到印度,无产阶级运动拉开大幕,印度脱离英国控制的民族自治运动此起彼伏。

1933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最低谷,甘地被判刑,英国大规模镇压解放运动。

1947年,二战之后,英国自顾无暇,殖民地政权开始瓦解。

印度第四次民族斗争进入高潮。

英国宣布决定在1948年6月前移交政权,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

《塔巴德》选择这一段印度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作为潜文本,自然契合了影片主题。

虽然时代在变,政权更替,社会重建,但人性的贪婪却始终不变。

影片中多次提及了印度人与英国人为了利益“同流合污”。

第二幕中,欲望的牺牲者是Vinayak的合作伙伴。

到了第三幕,牺牲者则变成了Vinayak自己。

其实在他们所属的时代,他们已经是当地的富有者,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他们都铤而走险。

在英国人,在新的政权的“威逼”下,选择最后捞一笔,由此悲剧降临,让他们分别遭受了不能承受之重。

可以说,他们一个是英国殖民地政权的牺牲者,一个是新印度政权下的失利方。

但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可以控制欲望,不渴求更多,其实他们依然可以继续过上不错的生活。

当他们选择进入贪婪的通道时,逃生的大门就已经关闭。

只是片尾Vinayak的遭遇更加戏剧化,具有更强烈的悲剧性色彩。

宗教、历史、文化给故事披上了多层意象丰富的外衣,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和解读空间,提高了《塔巴德》的耐看度,也升华了主题:贪婪的根源是欲望,欲望的终点是毁灭。

适可而止的人会活下来,贪得无厌的人会葬身在自己的欲望里。

 8 ) 做个巨大面娃娃会不会引来巨人哈斯塔?

老实说我很喜欢这部片子,虽然里面祖奶奶和主角朋友变怪物的样子简直触目惊心,但整部电影细节处理很到位,剧情也很精彩,第一次看完意犹未尽,所以刷了几遍。

以下是一些杂乱的看法,涉及剧透,没看过的同学慎看。

开始的时候感觉男主拿金币也就算是富贵险中求,并不觉得他有什么错。

但看到他故意害朋友变怪物,感觉这男主是坏人没错了。

此时的他应该已经被诅咒了,贪婪泯灭了良知。

后来他儿子看到家里保险柜里那些金币,感叹那么多钱一辈子也用不完,他却嘲笑儿子,并带他去妓院挥霍了一把。

这种教育方式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呀!

此时的他世界观已经很扭曲了。

看他喂哈斯塔吃面娃娃的时候,我就在想,为啥不做个大的,可以多吃会儿。

后来他儿子提议多做几个,他感觉是个好办法。

结果没想到每一个面娃娃都会召唤出一个哈斯塔,结局非常恐怖。

根据电影开头神话故事的内容来看,哈斯塔被其他神击碎了,被困在女神子宫里。

神话并没有说女神是否重新给了他身体。

我猜他其实一直是以碎片的方式存在子宫里的,代表贪婪欲望的面娃娃作为它凝结的核,使他具像化。

剧中主角一直在使用一个装面娃娃的铁盒子,这个盒子只能装下一个特定大小的面娃娃,同时这个盒子也是划面粉圈的工具。

根据剧情推断,这个盒子应该是先人留下的,也就是盒子是专门设计的,那么面娃娃的尺寸和个数估计也是先人的经验总结。

毕竟经过数代人了,该想到的应该都试过了。

面粉圈的设定觉得很奇怪,为啥不直接在身上洒满面粉?

也许面粉需要画圆圈是一种仪式,就像画符一样,只有特定图形形状才能起到效果。

最后他儿子没有拿钱袋,他笑了,诅咒到他那里就终于结束了。

他儿子并不像他那么贪婪,感觉他儿子更多的是想证明自己,并事事以他为榜样,包括调戏他情妇,都是在学他。

他儿子本质并不贪,所以看到保险柜里的金币时,才会感叹够用一辈子。

后来跟他实习回来,用自己赚到的钱给妈妈买了巧克力,却没给自己买什么,看得出还没被他教坏。

 9 ) 潮濕的貪婪

《女神的子宮》再次證明了好的劇本可以勝過高額的特效大片,通過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敘述方式,帶出一則可怖的寓言⋯⋯影片始於男主對兒子講述關於邪神哈斯塔的古老傳說,這個貪婪的邪神因受詛咒一直住在女神的子宮裡,守著他龐大的寶藏但不能觸碰穀物⋯這個傳說引出了之後發生的一切,也一再強調「貪婪的報應」。

影片中幾乎所有的角色都圍繞著慾望(無論是金錢/地位/性/愛)。

連綿不絕的陰雨籠罩著神秘的塔巴得城池,黏稠的雨滴和子宮內的液體交相輝映;充滿不舒服不方便的感受和情緒。

老宅破敗陰森,一直到影片過半,觀眾才隨著角色窺見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的恐怖秘密的真相。

我起初不能理解男主作為少年為何會那麼執著於財富,但他的母親評價他和父親一模一樣,接著幾十年後再看宛如同個模子的男主兒子,才恍悟這種劣性的遺傳;這種執著的延續或許也是一種詛咒,特別在印度信奉因果善惡的大環境下,似乎註定了悲劇的發生。

男主的朋友,和父親的曾祖母同樣也是富貴念想的犧牲品。

而女性角色也在短暫篇幅裡,各自綻放了不俗的亮點。

母親十二年的隱忍在弟弟去世的那天傾巢而出地爆發;最渴望女性獨立、自己賺錢、參加女權活動的妻子,卻一直在家最沒有地位和話語權;聰明又虛榮的小三是個很會選邊站的蛇蠍美人(或許在動盪社會裡他們可以活得最久);恐怖又可憐的奶奶口中一直祈求著自由⋯她們的作用有交代環境,也對比了男性的地位和性格;在片中男女兩方形成了魯莽和懦弱兩種缺陷。

最後再次大推這部作品,金馬仍有場次請把握哦。

4/15(一)17:20新光二廳;4/19(五)14:00新光二廳。

麥片推薦指數★★★★☆~~~~防雷線~~~~片中的具體詛咒有兩種:一種是被哈斯塔碰到而變成痛苦狀態長生不死(排除掉友人可能是因為來不及逃出洞,被打到牆上黏著成為儲備糧),男主和奶奶都是這種。

另一個詛咒是除非正式使用時,不然不能隨便對別人說那句話;男主小時候說了結果弟弟死了,兒子在車上說了結果爸爸出事。

爸爸的改變很讓我感動,沒想到在一部恐怖電影裡可以看到這麼精彩豐滿的角色、也感受到奸邪之人的溫情:一次是在他救下被趕走的女子(雖然最後奴女翻身做小三耍橫),一次是喝醉後哭著呼喚母親,一次是不忍心看友人生不如死,然後就是對兒子的呵護上(滿足他婚禮的願望、兩次救他),以及最後那代表了至深父愛的腰帶⋯這些不絕對的定位讓他後來有了人情味的感覺。

以及最後的結局其實很耐人尋味。

因為在兒子關上井蓋或點火那兩個地方其實都可以做收尾,但導演特地留到最後兒子關上門離開,我認識一方面是給事件作了結、一方面是象徵兒子的轉變,對金錢不再貪戀;但也留了新的懸念,看似決絕的離開之後就不會再回來了嗎?

幾代人如此根深蒂固的劣根性,以及旁鄰朋友等等慾望之人,誰會是下一個打開門的人呢?

btw看劇照得知飾演兒子的小演員也扮演曾祖母一角!

實在太厲害了。

btw2最後如果是我編劇,我會改成:爸爸給兒子金幣,先兒子接過(收下),爸爸含淚要求兒子將自己燒死,兒子不捨執行;爸爸死後,兒子再將金幣灑在骨灰上離開(不拿走)。

 10 ) 在女神的子宫里夺取金币 这部印度奇幻片真够惊悚的!

印度有着几千年历史悠久的文化,不仅瑰丽、多姿且复杂、神秘,而印度电影则是其最好的载体,通过不同的题材、风格,游刃有余地展示它厚重的沉淀。

每一部印度电影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新奇的异域文化之旅,给我各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如《巴霍巴利王》史诗般的震撼、《为爱叛逆2》中充满想象力的动作设计,再如《老爸102岁》里脑洞大开的新奇、《厕所英雄》古老文化底蕴下的奇怪逻辑,哪怕《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抗中神片,也能够提供镜面式借鉴这样其他影片里从未有过的东西。

但说到印度文化的神秘感,则在最近看了奇幻惊悚片《塔巴德》后,才第一次感受到。

(后面长篇严重剧透)故事发生在1918年,英殖民时期,一座名为塔巴德的小村庄上。

印度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

宇宙之中,有一个名为繁荣女神的神祗,是无限黄金与食物的象征,地球就是她的子宫。

当宇宙被创造出来时,她也诞下了1.6亿个神,但第一个孩子哈斯塔才是她的最爱。

然而,贪婪的哈斯塔并不满足于这种宠爱,他想要夺得女神所有的黄金与食物。

在他设法取得黄金后、又试图获取食物时,其他所有的神都被激怒了,他们群起攻击哈斯塔,将其变为碎片。

几近毁灭之时,女神出手救了哈斯塔,而他也就此永远被人们遗忘,不被崇拜,一直睡在母亲的子宫里。

然而,小村庄塔巴德的人不知从何处获知了哈斯塔,并为其盖了一座神庙。

从此,塔巴德就常年处于阴雨连绵之中。

主角维纳的母亲是一个寡妇,独自带着他和弟弟在塔巴德过着艰苦的日子,她给当地一个贵族老头做了12年的情妇(两个孩子就是老头的私生子),并替他照看其常年被禁闭的曾奶奶,目的就是想从他口中套取哈斯塔宝藏的秘密,因为据说他是知情人。

但是贵族老头却始终只是重复一句话“金币是要你自己去挣的”,他挥霍了所有的祖产,也没能找到宝藏,贪恋肉欲的他却以此为诱饵,让维纳的母亲不断提供性服务,最终一命呜呼。

维纳母子继承了贵族老头的庄园,却依然贫苦。

维纳提出,不如从曾奶奶处询问宝藏的下落,但被母亲一口回绝,常年负责照顾这个老太的她,认为曾奶奶是个非常危险的人。

一次意外之中,维纳的弟弟从树上摔落,砸伤脑袋,母亲急忙带着他外出就医。

求财心切的维纳便试着接近曾奶奶,没想到打开门后,他看到了一个面容可怖的老怪物,嘴上被长钉所固定,她疯狂地扑向维纳,表现的饥饿无比,甚至打算吃了维纳。

情急之中,维纳想起了母亲平时照料曾奶奶时说的一句咒语:快睡觉,否则哈斯塔会来找你!

曾奶奶瞬间魔怔,倒头睡去,维纳才算逃过一劫。

母亲带着重伤不治的弟弟回到家中,她觉得是自己对宝藏的贪恋,才让小儿子受到了诅咒,决定离开塔巴德。

离去的途中,维纳念念不忘传说中的宝藏,再次提议回去寻找,母亲大骂他贪婪,并从怀中取出一枚金币,愤怒地丢在了维纳身上。

这枚金币就是神庙里,哈斯塔神像上抱着的那枚金币,维纳望着它,露出了迷醉的神情。

十五年后,贪财的维纳再次回到塔巴德。

(估计母亲已过世)如他所预料的,曾奶奶居然还活着,就在那个禁闭小屋里,肉体已然干枯,几近消亡,裸露的心脏依然强劲地跳动着,痛不欲生的她恳请维纳将自己烧死。

作为交换条件,她将宝藏的秘密告诉了维纳。

维纳料理完曾奶奶后事,如愿取得金币回到家中。

自此,他时不时地回到塔巴德,每次总能带一些金币回来,有时只有两枚,有时可多达十几枚,渐渐富裕的维纳过起了奢华的生活,还包养了情妇,为此家中时常不安宁。

而这些来路不明的金币,也引起了与其交易的商贩的觊觎,跟着悄悄来到塔巴德,已然察觉的维纳故作不知,照旧来到宝藏的地点——一口大井,从下面取来金币,随后离去。

商贩立马也下到井中,发现了一只巨大的石料大宝箱,欣喜若狂的他打开箱子后,发现里面并无财宝,而是一个洞口。

他顺着洞口悬挂的绳索,慢慢攀爬进去,来到一个诡异的洞穴。

整个洞穴似乎有生命,一直在呼吸、蠕动,墙壁是肉状物体,布满血管,一片红彤彤。

商贩发现地上有个饭盒,打开后,里面是一个人形面团。

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时,身边传来一声可怕的低吼,一个怪物闪电般向他扑来,一顿撕咬。

随后,维纳再次来到洞中,当着商贩痛苦的残体,上演了一场夺金币大战。

他用面粉撒出一个圈,

并取出一个面团,很快一个戴着王冠、珠宝,却没有皮肤的干瘦怪物出现,并直勾勾地望着维纳手中的面团,

却又无法靠近,因为面粉圈隔离了他。

维纳将面团扔出圈外,怪物迅速冲过去,狼吞虎咽起来,维纳跨出面圈,顺势拉开怪物的腰包,黄灿灿的金币瞬间撒了一地。

维纳老练地以最快速度捡了几枚,在怪物吃完面团就要来吃他时,灵活地攀上绳索。

眼见快被追上,维纳及时爬离洞口,将石料宝箱重重关上。

至此,哈斯塔宝藏的秘密终于解开。

那个洞就是繁荣女神的子宫,怪物就是哈斯塔,他当初没能取得粮食,因此十分渴望食物,所以面团能将他引诱出来,而他吃完了面团还想吃人,但与此同时他又害怕粮食,所以面粉圈能隔离他。

凡是被哈斯塔咬过的人,都会被诅咒,成为永生但一直饥饿的怪胎。

曾奶奶就曾被哈斯塔咬过,她出事后,族里的人意识到了宝藏的危险,用长钉钉住了她的嘴,隐藏了宝藏的秘密,并留下祖训“金币是要你自己去挣的”,以告诫后代子孙不可贪婪,但显然这没啥用。

贵族老头一直孜孜不倦地寻找宝藏,一大把年纪了还沉迷肉欲,都显现出他身体流淌着的贪婪血液。

作为他的私生子,维纳则无疑继承了他的贪婪本性,且显得变本加厉,为了取得金币,不惜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一次又一次火中取栗。

随着年龄增长,维纳开始渐渐体力不支,尽管早就存够了足够一辈子花的金币,但他依然不知足,于是开始培养自己的儿子接班。

在接二连三取金币失败后,维纳铤而走险,带着年仅15岁的儿子踏上了去塔巴德的路。

原本想着先练练手,但急功近利地儿子却带了面团下来,引来了哈斯塔,父子俩一阵慌乱,好在有惊无险,儿子捡得好几枚金币。

回家后,洋洋得意的他还调戏起了维纳的情妇。

维纳十分震惊,儿子竟然比自己更贪婪。

但他已来不及反思了,因为印度独立政府的已经成立,塔巴德即将被收回,财路就要断了,维纳心急如焚。

这时,儿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不如多带几个面团下去,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干脆把哈斯塔的腰包偷过来,便可一劳永逸。

急于保住财富之源的维纳接受了这个提议。

父子俩带着十几个面团,信誓旦旦地要取得哈斯塔的腰包。

然而,来到洞中后,却发现情况完全出乎意料......影片也迎来了它最惊悚的一刻!

这部电影最大的出色之处就是成功营造出了浓郁的诡异及神秘气息。

首先这得益于其饱含特色的文本。

整个故事是来自导演听朋友讲的一个传说,随后又在剧本创作中,融入了当地的恐怖故事,打造出充满印度宗教文化神秘感的剧情,无论是女神的子宫、哈斯塔的腰包以及整个夺金币的机制与惩罚,都独具一格、神秘叵测,令人不由得对其背后悠久的宗教文明,产生一种敬畏。

其次就是影片独特的影像风格。

塔巴德永远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潮湿、泥泞,令人压抑、不安,

而在繁荣女神的子宫里,刺眼的猩红填满了整个画面,可怖的哈斯塔和黄灿灿的金币点缀其中,让人有了一种欲望与惊悚交织的复杂情绪,笼罩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之中。

再者,影片解谜式的叙事方法(从我的剧透你就能感受),让哈斯塔宝藏的秘密像剥洋葱般层层递进,却始终不露全貌直至剧终,不但让故事充满悬念,也越发加重了整个影片的神秘与诡异。

与此同时,影片抛弃了印度电影一贯的歌舞插播、夸张演绎、喧闹冗长,变得冷感、低沉、简洁,与整个故事形成了相得益彰的统一风格。

导演拉希立志要将《塔巴德》拍成一个“印度前所未有的”片子,为此反复修改,整整拍了六年。

最后的成果也是喜人的,这样的印度电影,起码我确实是第一次见,而且真的很棒。

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映时,很多观众都用“震惊(shocked)”来形容对这部电影的观感。

《印度时报》则形容它“阴郁又神秘”,甚至评价其让人想起了经典好莱坞电影《潘神的迷宫》和《橡皮头》。

相较之下,影片的主题倒是显得一般了,基本就是一个寓言故事,告诫人们不可贪婪,否则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然而贪婪的人们总觉得自己可以把握好分寸,即可满足贪欲还能得到保全,最后一步步滑下深渊。

基本都是老调常谈了。

片中,塔巴德就象征着欲望,连绵不断的阴雨就象征着欲望的永无止尽,即贪婪,而这种贪婪投射到了剧中每一个主要人物身上,并以不同的程度呈现,最后他们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

影片于2018年10月在印度本土上映,口碑甚好,IMDb 拿下了8.4的高分,斩获1.35亿卢比,相较于其仅5千万卢比的制作费,这绝对算是一部商业上也很成功的作品了。

目前,已经传出消息,《塔巴德》将拍摄续集。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Indianmovie”。

《塔巴德》短评

一般

4分钟前
  • 芥子小世界
  • 较差

为什么你们觉得这片子好……??????是因为你们没听过“第一天去钓鱼,找二他妈妈要了一张糖饼。第二天找二他妈妈要了两张糖饼。第三天找二他妈妈要了三张糖饼……”和“我拿一个你拿俩他拿仨”这两段儿相声吗……????

5分钟前
  • Dee 
  • 很差

最后儿子的贪婪杀死了男主,男主能活到中年是因为他不够贪婪......

9分钟前
  • 梦游者
  • 还行

孺子可教,青出于蓝!三代人的欲望,一代比一代强。与我们“人为财死、杀鸡取卵”的典故类似,哈斯塔有点像我们的饿鬼,永远吃不饱的肚子象征无限的贪婪,老爸活那么久是因为不够贪,下一代可就不一样了,从而造就一出令人回味的惊悚寓言。印度民俗+神话传说的风情下,画面极佳。缺点是印度片的通病,前半段太啰嗦,以及结尾突如其来的正能量,结尾假如设定为儿子拿走腰布,那就有经典了

11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片头撸管挺抓眼球。后面就太一般了,流于表面。他爹去取了那么多次金币也没试过多带几个面人试试?他儿子去一次就能想出来?这么表达贪婪未免也太生硬了些,并且显得很低龄。既然面粉圈能阻挡财神爷,为啥不做个圆柱形可伸缩的管道通下来呢?在管道外面画上一圈又一圈的面粉不就是个天然屏障了?

12分钟前
  • Johnny Fung
  • 较差

里面的小男孩都很烦演技都很垮…设定新颖,传统文化色彩浓厚,宗教感体现在世代轮回上,“贪婪”侵蚀着其他人性,使人变形,最终丧命。拍的挺粗糙的,无关情节赘述过多。哈斯塔既然怕面粉为啥能吃面粉小人??结尾我不信那个小男孩不要腰布…

16分钟前
  • Isabellaxxi_
  • 较差

6.5/10 故事还是挺不错的,但是配乐很一般完全没有惊悚的感觉,剧情其实也可以更黑暗一点,再来点血浆就更棒了。

21分钟前
  • 1w.
  • 还行

熊孩子坑爹的典型。

22分钟前
  • Foley
  • 还行

贪婪~

23分钟前
  • 大号煎饼
  • 推荐

最后饿鬼的设计很惊喜,而且是恐怖得令人惊喜。

24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分数:30这是什么,恶心人的……无内涵

29分钟前
  • 髙雲謙
  • 较差

塔巴德之外的戏加的太多太拖沓了

31分钟前
  • Lazy Captain
  • 还行

面粉人,贪欲

32分钟前
  • 🎐Jamie_x🐇
  • 很差

[3+]

34分钟前
  • Leooooo
  • 还行

这剧情太弱了,也不恐怖

39分钟前
  • 海蓝色
  • 较差

这是一部绝对值9分的印度电影,这次用宏伟壮观的蓝图来映射人类贪婪的欲望,此片涉及领域之壮阔…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再到人类的品性…而且比起以往拖沓的印度片风格不同,这是一部节奏很快,年代跨度也非常大牵扯子孙四代的故事。最终的结局以悲剧收场,也算是顺应天意吧。

40分钟前
  • 童甄
  • 力荐

看不懂

45分钟前
  • 海淘365
  • 较差

印度居然有这样的魔幻/恐怖电影 第一次看过。 观感还行 故事不是太喜欢。

48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贪婪的新演绎。面人。就是造型不好,气氛压抑。

50分钟前
  • 江湖大骗子
  • 较差

电影不错还有个亮点就是片名:他爸的。zoe挺喜欢

51分钟前
  • 克里思恩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