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会失望,只是因为一开始就抱错了希望。
带着对陈晓的期待、对谍战的期待,那大家跟广靛局审核人员的视角岂不是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出品方要过审必须误导的结果吗。
如果你们跟我一样,从头到尾是带着看双女主情感大戏的心态,打开每集《红蔷薇》,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此剧我是冲着杨子姗来的,知道“男主”是陈晓,我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
事前没了解过剧情,没看过评论,直接上,第一集就感觉这丫鬟有戏啊(之前没关注过毛林林),眼睛里不是“那些小丫头”的味道,后面肯定不是个普通丫鬟。
我也算迟钝了,到肖成碧要带夏雨竹去上海、顾霜菊看着小姐那眼神中满满的期盼,才隐隐觉得有点什么……然后再到霜菊问小姐是不是喜欢任志远,怅然若失的表情,我那个去,至此我才盖棺定论的发现这是部姬片。
从剧情安排、戏份多寡上来看,没有所谓的女一女二,分明是双女主加两个男二。
夏雨竹和顾霜菊,编剧连名字都给她们取成对仗款式,两个人相辅相成的共同成长,中间过渡段落,一个在共区接受培养,一个在军统魔鬼训练,镜头来回切换,展示着各自的蜕变,开启了两个女人的“对立”模式,前半段相依为命的时候很甜,后半段互相伤害的时候,依然很甜,爱与恨从来都不是对立面,而是共生。
两个女性角色非常饱满,全场对手戏,互相守护,互相对立,相爱相杀过瘾,最后结局也没有烂大街,结尾的对镜梳妆和最开始的呼应,完成了闭环,还有那个贯穿始终的发卡。
有这样两个角色,关于伟光正的情节和对白我都可以忍受,能看到她们酣畅淋漓挥洒演技足矣。
难得所以演员都喜欢的剧,支持一下,这剧确实不像传统意义的谍战剧!
侧重点不在谍战故事,而在女主的成长,我觉得也许更侧重诠释亲情,友情,爱情,革命激情与信仰吧!
这个剧整体说的特工的成长,主要是女主的成长,看她如何从千金小姐变成多面特工,但其实顾霜菊的成长也很有看点,我觉得这个所谓的成长应该包括她们主仆两人,因各自不同的选择和信仰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他们的互相信任、互相牺牲,到最后互相利用和互相救赎,都是整个剧最值得看的地方。
其次是陈晓,一直都比较喜欢他演的戏。
他在这里的戏份少,但很有看头,33集他和夏雨竹第一次合作完成任务,松村死前说因为这场战争,整个日本帝国的男人都去战斗了,石油没了,钢铁没了,整个国家只剩下女人,拉着雨竹的手哭着想他的千代子,这段戏真的很动容,是那个时代每一个战士的心声。
陈晓的戏份只有一半,本剧其实没有男主角,应该是二位女主,多位男配。
子珊,初见美,细看,美得无暇。
导演是整剧的灵魂,他的才华,更令此片熠熠生辉!
特别是大结局:最后雨竹与霜菊的这段,我哭湿了十张纸巾,为革命者的信仰,为誓死不投诚,不向祖国宣布叛国的夏雨竹。
从恒轩,志远……一位位革命者的脸庞,坚定的眼神,一一略过,最后面向大陆被枪决的革命者。
每一个细节都是导演思想的呈现,大结局是整剧的升华,点睛之笔。
千万不能因为陈晓24集以后才开始戏份多,就忽略前面23集。
这片子得从头看,看那个战乱纷飞的时代,才能看清和理解女主和女二的成长以及他们选择的不同的道路。
这才是一条完整的线。
这片是一部大女主剧,但是感觉女二顾霜菊很出彩,成长也更曲折,我对女二印象更深刻。
另外,男主肖君浩和女主夏雨竹的感情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是革命战火中盛开的红玫瑰啊,绚丽也凄美。
从来不怀疑陈晓的凄美指数。
男主手断后再接头见女主,那种沧桑感演的不错,有种恍如隔世的意境。
看到这里就想起了他演的杨过。
十六年后,等待小龙女过程中那种沧桑。
但又有些不同。
肖君浩是很疲劳的,经历很多的沧桑。
杨过有很多笃定在里面,但是又很悲伤。
还有一幕,就是雨竹在台湾被捕,白政委告诉了君浩这个消息,他回家给和平做了一桌饭,固执的仍抱有一丝希望迎接妻子回家那幕,吃着吃着就吃不下了,低下头,硬生生被悲伤堵住了喉咙,再抬头,仿佛看到了雨竹在他旁边让他多吃点。
想去握着她的手,终是幻灭。
这场哭戏太有层次感了。
陈晓的眼技啊!
这片子还有个特点,就是配角演技可以碾压主角了。
配角都太优秀。
顾霜菊,陈德道,周大姐,董掌柜,肖成碧,宋光,各自有各自的角色完成度,挺饱满的。
对董掌柜与夏雨竹在刑讯室对暗语那点,印象最深,那绝对看的人热血沸腾。
最后,感觉为了男女主能在片子里立住,他们似乎有时候剧情设定有点僵硬,到是不如配角那样出彩。
而且剧情有些地方逻辑不通,只是为了凸现男女主吗,那男主咋就这么准时准确地出现,救了女主。
还有一些,比如周大姐被军统打死以后,夏雨竹能拿到她的骨灰?
男女主配合营救劳工暴动。
最后肖君浩出于担心疯狂在山上大喊雨竹,真是不怕被敌人发现啊。
还有一些就不说了。
总之,值得看看哦。
剧中配乐太好听了。
第34集居酒屋接吻是不是应该作为艺校学生表演学习的教材示范。
必须找到这部剧吐槽一下,开篇前几集还可以,但后面为了描述女主如何成为特工演了20多集,我忍了,男主30来集才出现我也忍了,为了所谓的任务40来集时又让男主消失我就不想忍了,弃剧吧,真是浪费我看了那么多集。
整部剧女主眼泪说来就来,不知道应该说是演技好,还是女主本质想演成言情剧,至于吗动不动就哭?
还有这个谍战和惊蛰一个毛病,不把共产党员敌后工作者大部分全都牺牲,无以表达大无畏精神,无以彰显高尚的情操,编剧除了让人死,不太会干别的了。
男一和女二演技还行,别的不想说了。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s.英国诗人萨松的这句诗,原诗鲜有人知,却因为余光中先生的翻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而被熟悉起来,但几乎也被众人用滥了。
用滥了为何还要“猛虎蔷薇”起来,大约是因为这剧名恰好含有蔷薇二字吧?
是也不是。
话说那日,风流倜傥的君浩少爷在雨竹耳畔轻言一句“眼见未必为实”便潇洒挥手登船远行,留给观众一个大大的悬念。
好一句“眼见未必为实”,一霎时让人觉得君浩莫非也读过萨松的诗,不然为何如此这般地哲人起来。
“静默沧桑的月,爬过漫长的夜,又是绵绵细雨,飘落太多思议,沁湿那记忆..."悠扬婉转的旋律中,张靓颖柔中带刚的嗓音深情地倾诉了一段革命志士为信仰执着坚守的故事。
不同于大多数谍战剧的男性人物主旋律,红蔷薇更多地着眼于女性视角下的个人成长,来反衬战争环境中敌我斗争的残酷性。
也不同于君浩的游刃有余和致远老师的沉着老道,剧中的女性角色出场伊始不说是Miss 傻白甜,至少也是职场菜鸟,更是谍战菜菜鸟。
然而就是在被残酷环境一次次的洗礼下,被脸谱化公式化的女性角色逐渐清晰明朗起来,淡化并脱离了以往谍战中大多服务于男性感性线的花瓶角色。
在这部女性视角下的特工成长记中,让人看到了人性光芒的闪耀。
“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
”余老说的真好,君浩、雨竹的特工人生正是这种写照。
在乱世中,个人的命运如汪洋中的一叶小舟,惊涛骇浪中起起伏伏,如果心中没有猛虎,如何在逆流中坚定内心,在逆风中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
“但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控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
”君浩和雨竹的特工人生正是如此,他们出身富家,比常人多了无数的资本,原可以现世安稳,可这二位的成长轨迹偏生不遵循原有的轨迹,叱咤风云起来。
像极了蔷薇,虽“通体全无力,酡颜不自持“,看似现世安稳,面容柔媚,骨子眼儿里却带着刚强的刺,内心深处穴居着一只猛虎,”荆棘满庭君始知“,难怪蔷薇有“刺玫”的别称。
忙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渴望温柔和美好的人生。
特工的人生,一方面是开挂的人生,另一方面也是寻常的人生。
在险象环生步步惊心中,他们的内心又何尝不渴望寻常的人生,在绵绵细雨的夜,与爱人共立花前;抑或在刀尖舔血暗潮汹涌的高压下,与家人各种寻常日常。
猛虎有细嗅蔷薇时,虎穴之外也有蔷薇丛生,细想一下这幅画面,何等地矛盾统一。
具体而微妙,矛盾又统一,人生中两种相对的本质的高度调和。
动荡的时代中,各人的命运各异,但剧中各人都是心怀炙热的理想,就连反派人物也不例外。
他们的理想也是理想,只不过没能在逆风中把握住方向,偏离了内心的初衷。
谍战剧中的人生必然面临各种挑战,一路披荆斩棘都是为了心中理想。
猛虎,在我看来,是一个信念,一种坚持,在残酷的环境中牢牢把握内心,强大自我,不迷失方向;而蔷薇,更像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他们的信仰和坚持,又何尝不是"舍小我为大我”,为千千万万芸芸众生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的升华。
若无蔷薇,猛虎则刚猛有余,若无猛虎,蔷薇便只剩柔弱。
看这暗夜里绽放出一朵闪耀着人性光芒的蔷薇...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s.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难得所以演员都喜欢的剧,支持一下,这剧确实不像传统意义的谍战剧!
侧重点不在谍战故事,而在女主的成长,我觉得也许更侧重诠释亲情,友情,爱情,革命激情与信仰吧!
主创又没说是传统的那种谍战片!
都说是不一样的谍战剧,轻大家看的事情不要思维惯性好吧,如果要看传统那种建议看隔壁的《风筝》《暗算》那种!
为了陈晓看的,却深深被两位女主打动,特别是霜菊。
两个人从形影不离,到最后,有闺蜜间的竞争,有身处不同政党间的防备,最怕的就是演成宫斗反目戏,还好,哪怕最终也没有撕逼撕的很难看。
霜菊即矛盾于对雨竹的感情与身上的职责间的矛盾,玉竹被捕后,进厕所是要干什么,她有隐隐的预感,她虽然不舍但没有阻止,可能这样也挺好,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也以免受刑。
而在看到玉竹血淋淋躺在地下才意识到,不管她是什么身份,她只是小姐,她做不到看着她死。
霜菊也第一次思考到自己做的一切是否值得,是否正确。
姐妹俩,终于终于在牢里将话说开,可惜这样的机会来的太迟,如果早一些,会是什么结局呢?
霜菊最终做出离开的决定。
但是我们都知道,怎么会放她离开呢。
知道了那么多的秘密,而只有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一声枪响,结束霜菊曾矛盾重重的一生。
雨竹也最终求仁得仁,面朝大海,被处以死刑。
也好,黄泉路上不寂寞。
霜菊在等小姐吧……
夏雨竹:送个人头给你顾霜菊:谢谢小姐傻白甜算什么,主角光环听说过没有?
有能耐你也是主角呀?
你也开挂呀🌚强烈怀疑编剧借(chao)鉴(xi)潜伏,传情报方式都一样,还有那句台词:“我要向上级汇报!
”“我就是你的上级,汇报吧”,结局的后三集感觉也是强行加进去的,为的就是让雨竹强行送人头(真的忍不住吐槽,一个已经跳明反的反贼,还是熟人反贼!
硬是名字都不改就往主忠堆里跳,放都放不走,不收你人头都收不尊重你啊),为什么?
这年头大团圆结局不流行了,开放性结局?
抗战剧的主力大爷大妈们看不懂怎么办?
所以还是学潜伏,悲剧结局多好,据说还又有引人深思,令人念念不忘的效果 ฅ( ̳• ◡ • ̳)ฅ
任从出来到死去,我没看他做了一件对我党真正有用的一件事情,除了泡妞就是逃跑,身边的人一个一个为了他死去或者被搞得很惨,包括宋光,肖成碧,最惨的是顾,也因为任光远改变了一生的走向,女主傻白甜一个,最搞笑的是我党的上海工作剧中完全靠女主一个小白早晨,任志远我没看他做一件真正有用的事,而且脑袋也不够用,医院不躲起来大摇大摆的被抓,假死了一次,本来可以利用这次机会隐身起来更好的开展工作,竟然非要在报纸上继续发表文章暴露身份。
看革命片居然希望反派赢,这还是头一次,导演真的不是在黑共产党?
看完以后特地来改个评分,比前面好看,超出期待,前20集差点弃剧,但后边越看越好看。这部剧反派都很有印象,陈得到,站长都演的不错。陈得道的见风使舵,反派立起来了,主角才能立起来,还算好看的电视剧。霜菊和雨竹的成长,姐妹之间的相爱相杀,都表现的非常好。还算挺好的电视剧。
之前的尘封十三载+最近看的云襄传终于get到了陈晓,演技确实不错。杨子姗之前觉得她演技不错,但总觉得她的脸越来越有整的痕迹… 整个人都好像不自然了…
少有的人物塑造清晰了 强行主旋律的台词有点受不了
刚放到1~7集,是最近比较不错的谍战剧。第一集的演员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第二集后越来越好。目前感觉杨子姗和谭肌的表演最贴切角色。后面是要认真看下去的哦。
因为有陈晓,本来还挺期待的,但开播看了一下,比较失望,又是披着偶像外衣的谍战剧
如果发展顾霜菊,全剧可以提前30集结束...全剧以无数叛徒组成了剧情,作为一名优秀的GM工作者,还是一名隐蔽战线的成员,怎么会有那么多七情六欲,爱情说来就来,孩子说来就来,为了拉剧集,简直无法直视,完全是抹黑...可悲至极
一星给陈晓,看了前4集,女主角的脸我总是记不住,非常神奇的改变着。后来一目十行地看了分集剧情,非常不想看了。
演员是好演员,剧本是烂剧本啊。妆容都很好看的,但是这个节奏和剧情很难看下去啊。冲着陈晓和杨子珊这对俊男美女去看也还是被剧情影响到没心思看下去了。
毫无逻辑可言,剧情拖沓,东拼西凑,一直在讲大道理,高喊主义,神烦。人物变化太突兀,没有过渡,断层,怀疑编剧脑残。女主演技实在是无亮点。
杨子姗脸垮了 剧情拿脚后跟都能想出来 最近剧荒看了这个 全程快进
整体还可以吧,但是想看男女主可能要失望了!
陪妈系列👀久不看谍战爱情~竟不止一处感动为片头曲和毛林林小姐姐的演技和陈晓的颜➕到满星哈哈
陈晓呢?陈晓呢??女主都跟别人有孩子了男主呢???只想看陈晓啊!
女主戏,还不错,但剧情有些地方还是俗套了
陈晓表明自己身份之后,戏就不好看了。
emmmm,我妈这两天在看这个,我都要烦死了……讲了革命母亲丧偶式育儿和家国大义与小民恩怨的矛盾,讲了信仰与理想的故事……其实这部剧最后一集的台词真的挺棒的,中间很多情节细品也很有味道,主要是小孩哭太让人烦躁了,我这一天都被吵得很酸爽。
伪装者代餐,很喜欢女主成长的历程,从一开始为爱情,为了孩子,到后来为了信仰,这个走向革命道路心理历程的转变刻画的真的很好。无论是雨竹还是霜菊都是那个时代下顽强开放的红蔷薇。其实值得一提是成碧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开始为了女主哥哥奋不顾身到后来选择汪伪政府一条路走到黑,她的结局令人唏嘘,有时候身不由己,往往只是理想不够坚定,屈服于欲望,不思进步,自欺欺人而已。ps陈晓演的真的好苏啊
剧情过半,无论何方配角还是喜欢义正辞严地装逼实际非常傻白甜~想念梁仲春…陈晓是一股清流!眼神灵动剧情也变得吸引人了…可惜前期掉线20多集…毛林林的成长之路比女主更有看点。
披着谍战外衣的姬片,没有女一女二,分明是双女主加两个男二。夏雨竹和顾霜菊两个女性角色非常饱满,全场对手戏,互相守护,互相对立,相爱相杀过瘾,最后结局也没有烂大街,结尾的对镜梳妆和最开始的呼应,完成了闭环,还有那个贯穿始终的发卡。有这样两个角色,关于伟光正的情节和对白我都可以忍受,能看到她们酣畅淋漓挥洒演技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