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说起泰国电影的妙处。
朋友问,看过《大狗民》吗?
几年前的老片子。
没有。
朋友嘻嘻哈哈地说了几句,最后总结:很搞,你看了就知道。
果然,开篇镜头的绚烂色彩让我眼晕,我还没有反应过来,除了男主角外,所有人开始唱起一首歌。
这是怎么个状况?
触目所及的所有人都不是路人,清洁工阿姨、矮胖警察、眉眼很硬朗的卖花男童、公交车上的乘客,大家唱和得非常自然,歌声悠扬,更重要的是,歌词很美好啊。
但是,男主人公邦刚由乡下混到曼谷,他的生活可是一点儿都不美好。
邦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罐头厂切沙丁鱼,刀起刀落,丢弃鱼头,再把鱼身放入罐头盒。
工人成排地站在流水线前,动作机械而单调,让我想起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别急,比起拧螺栓,手握一把菜刀,某些看似一致的事情实际上更险恶了。
终于,生产车间的冷气机故障、主管无意间把流水线的速度开到最快,几个偶然夹杂在一起,邦飞快落刀,砍掉了自己的食指。
邦面无表情地举起自己缺了一根手指的手掌,我的愤懑终于憋不住了。
这TM哪里是喜剧,分明是活生生的生活。
每一次血汗工厂逼得又要人命时,都有闲的要死的半仙跳出来为工厂主粉饰、辩解,你强忍着不吭声、不吭声,却实在受不了对方的聒噪和荒唐,终于忍不住暴吼一声:“你丫闭嘴。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不得不异化自己,但是你要一刀一刀让自己残缺到什么程度,才能适应这个社会诡异的运转速度呢?
邦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手指,可是,只要想着他穿着超人T恤,在成百上千的鱼罐头中寻找自己的手指,都由不得人不心寒。
诚如电影给邦打上的标签——他没有梦想。
为了在城市中生活下去,邦需要找到一个支点,他很快找到了——爱上了一个有梦想的女孩儿。
女孩儿晶同样来自乡下,在某次与她无关的空难中,一本纯白封皮的书从天而降,晶从此拥有梦想:弄懂这本书究竟写的是些什么。
这梦想让晶来到城市闯荡,让她清高、让她脱俗、让她瞬间赢得邦的热情。
然而,把爱情当做梦想是危险的。
晶对于梦想的追逐异常执着,在反方向呈现出来的是无情和武断。
她异化了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追求不断崇高化,巨大的热情不断变质,向她自以为是的方向窜向癫狂的高度。
晶终于有机会看清自己的梦想,白色书本原来只是本外国色情小说,自己浮想联翩的理想全是臆想,追逐梦想的她有多么无知。
她崩溃了,小心翼翼地躲避,让邦的爱恋变成泡影。
在幻灭漫长的过程中,邦见识了城市的光怪陆离,他遭到无数次的冲撞,看到人们如何不甘于无常的死亡,朋友在夹缝中挤出爱情的火花,永远长不大的女人在抛弃和追悔中表现出反复无常的爱恋,始终追寻却不可得的一切如何在渺茫之处出现……这些人和事,让邦恐惧又茫然,但他从来没有放弃。
晶的第一次拒绝,终于击垮了他,他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他想死,然而已经去世的奶奶以另种面貌出现。
奶奶现身说法,告诉他,自己转世的整个过程。
轮回转世,是东方人理想中的憧憬,纯洁、神圣。
但,在这个世代中,这个过程也难免被污染,变得污秽而生猛。
转世的奶奶劝慰邦,死是傻念头,而活着才是艰难而正经的事情。
无论如何都要活着。
奶奶曾经明确地告诫邦,在城市生活,他会长出尾巴。
晶在第一次拒绝邦时,最强大的理由就是,他们的结合无法让自己的孩子长出尾巴。
当邦再次返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邦成为城市里唯一没有尾巴的人,晶再次犹豫的原因则变成,如果和她结合,邦也会失去自我、长出尾巴,而他们的孩子也不得不长出尾巴……这是一个绕口的悖论,如果真要论其逻辑:活着就要异化自我,那么,敢不敢把异化转为改变,主动地舍弃、选择、进而顺应,然后更好地活下去。
这关乎疼痛,也关乎勇敢。
电影中用爱情作为最高救赎,邦和晶最终相爱结合,他们改变自我,改变了梦想和理想的面目,生机勃勃地活了下去。
可是,对于这样简单化的童话式结局,我难免会犯疑心病。
我并不相信,不相信只要有了爱情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但,结局之后,最开始的悠扬歌声再次流动,几个盲人微笑着自弹自唱:“我的内心空空如也,直至得到你的爱,打开了我双眼,空虚的心灵,得到你的慰藉,给我力量勇往直前……”突然之间,我相信了,一些其他的事。
不知道何时电脑里有这部电影,在一个无聊的时候感受一个有趣的时刻。
电影讲述一名从偏远地方来曼谷打工的年轻男人帕德,一开始在罐头工厂当切鱼工人,然后辞职成为商场保安,遇到了中意的保洁员金。
为了追爱他转行成为出租车司机。
可惜金一直沉迷于解开无意中捡到白皮书的奥秘,疯狂追逐老外彼得的步伐。
最终清醒的她和坚守的帕德在一起。
这部泰国电影从情节到色彩充满五彩斑斓的想象。
在曼谷大城市打工的帕德有着一张平和略带呆板气质的脸,他作为主角身份在电影中更像是旁观别人的冒险,与各种奇妙的人物交汇后依旧带着初心不改的笃定。
标题《大狗民》隐喻着出身偏远地方的青年到大城市工作,这样是闯荡,也是无根的流浪。
尾巴是类似大城市的铭牌,是经过固定上班沉淀后的属性标签,最终成为分散各处的螺丝钉。
帕德从固定位置的流水线工人,到能四处走动的商场保安,到在城市中流动的出租车司机……他从浑浑噩噩的工作,到为心爱女孩四处游走,最终物质目标让给精神追求,他成了没有尾巴的人。
这部电影确实挺容易让人联想到那部经典的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
不过后者里面艾米丽有张截然相反的生动活泼的脸,她是主动性的体验与冒险,她收获的爱情则是略带小资情趣的附属品。
帕德的爱情将他从泥泞的土地拉到虚幻的空中,从社会性的无意识盲从变成自我的锚定。
他锚定美丽的爱情,从中感受活着的生机。
这种爱情因为不断追逐而痛苦,又因为痛苦而不断沉淀加深,自我的平淡与感情的浓烈成为截然相反的两面。
金同样如此。
她为一本看不懂的外文书付出一切精力,成为环保斗士,越慷慨激昂越废墟满地。
她在追逐中忘记自己,直到在废墟上看到一直等待的爱情。
有的电影是梦,在梦中我们看到五彩斑斓的人生和一往无前的追求。
这是一部没看到结尾可能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的电影。
如果不是看到评分很高我可能不会坚持看到最后,但看到最后觉得如果错过这部电影会很遗憾,对,这是一部通过生活中很琐碎的事情来表达故事的电影,或许我们会因为现实生活的琐碎以至于没有耐心去欣赏电影中的琐碎,可是谁的人生不琐碎?
失望,开心,希望,伤心,这些贯穿了我们琐碎的生活,我们如何从琐碎的生活中获得前进的能量?
像晶或者像邦?
晶来到曼谷是因为她想破解白皮书,她想知道白皮书里写的是什么,她猜想白皮书想告诉她什么,其实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知道晶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梦想,当清洁工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寻找自己的梦想,尽管别人都把她当神经病看待,唯独邦不是,邦深深地被晶吸引了,从此有了自己的梦想-与晶好,可以说邦是很幸运的,来曼谷时没有梦想,遇到晶就确定了自己的梦想,单纯而执着。
但是,晶不一样,她要破解白皮书。
她看杂志痛哭流涕发现连香不见了时,邦告诉她就让伯爵去寻找连香,然后晶破涕为笑,她相信伯爵能寻找到连香时是否也在想邦也一定能寻找到自己呢?
当晶发现自己老板,同事都不知道白皮书里是什么时,晶跑去语言学校当清洁工,可她还是看不懂是什么。
有一天在街边,一本一样的白皮书落到了她手里,随后被一个外国人抢走,然后她就认定这个外国人一定知道书里写的是什么,她就每天在同一个地方等啊等,可是那个外国人再也没有出现,之后她看到电视上有个外国人因环保被捕,她相信被捕的那个人一定是她要找到外国人,她给他取名为彼得,从此她为了彼得灵魂安息做一个环保人士,她开始捡塑料瓶子,种树,后来发现做清洁工无法实现环保的梦想,晶辞去了清洁工的工作,邦唯一开心的是晶还可以坐自己的车,可当他发现晶因为环保再也不愿意坐他的车时,他发现他与晶越来越远,当他飞快地开车赶上晶的游行告诉她伯爵已经找到连香时,晶告诉他她已经没有精力关心这些琐事了,邦辞掉了司机的工作。
当邦再去找晶时晶不知道去哪了,但他发现了地上那个他送她的风铃,邦找晶找的好辛苦,他决定停下来歇一歇,这时在电视上看到了晶,邦飞快地赶上了晶游行的队伍,此时晶发现彼得没有死,在街边发传单,晶告诉了彼得因为他她加入了环保队伍,可那个外国人告诉她他认错人了,晶让他告诉她白皮书里得内容,晶晕倒了,白皮书竟然是一本意大利的色情小说,邦此时托起了晶并把她带回了她的家中,晶连续几天不吃不喝也不说话只是忧郁的看着窗外,她在想什么?
突然失去了梦想的支柱或者是为自己的无知而懊恼或者是不好意思因为这个现实去面对身边的人?
不管怎样,最后晶打算离开邦一段时间,或许这才是晶真正寻找梦想的开始。
邦因为晶不在身边打算回老家一趟,家乡的慢节奏已经无法让邦适应,或者是他忘不了晶,他又再次回到曼谷寻找晶,可是这时他发现曼谷都是长了尾巴的人,唯独自己没有。
可是没有人知道晶在哪里,只知道晶也长了尾巴。
当邦坐在晶堆成的垃圾山突然看到伯爵与连香的杂志时,远处出现了晶的身影,他们再次相遇了,邦说:“人生太多不如意的事了,太多悲哀忧愁,令我们变得麻木,看不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
我对你的感觉从未改变过,就算你人就喜欢从早到晚拖地、抑或开心时摇腿、或者挑走炒饭里德香菜、甚至继续追求梦想、或者想要尾巴,你所做的一切,依然令我着迷。
”晶笑了,没有摇腿。
喜欢晶这个角色,喜欢她不屈不饶地去寻找,直到停下来找到自己想要的,看起来似乎有点不解风情,或许中间会错过一些东西,可是没有寻找到自己的晶停下来跟邦在一起会很好吗?
反过来看我觉得此时的晶会更幸福,并继续为环保事业奋斗,晶期待邦找到自己,就像她期待伯爵找到连香一样,这就是晶,或者是多数的我们。
《最后我们都会长出尾巴》写手:小肉 微信公众号:黑馆小舍《大狗民》04年奇幻喜剧影片,评分8分 推荐观看 观看地址腾讯视频免费观看当天空仍未变蓝,太阳仍未照耀,鲜花仍未绽放,美梦仍未将我释放之时,我的内心空空如也,直至得到你的爱,打开了我双眼,空虚的心灵,得到你的慰藉,给我力量勇往直前。
这是一部有一些浪漫,有一些无厘头,有一些诙谐,有一些伤感的电影《大狗民》。
色彩很大胆,各种撞色,奇怪的想法,有趣的旁白,这部电影十分推荐,这是一部只看第一个镜头就能知道是好电影的影片。
不知所措的男主角(邦),眼睛如死鱼一般。
却配上了温暖的金黄,柔和的碧绿,绮丽的橘红与天蓝,这个梦幻,充满希望的配色,瞬间抓住我的眼球。
邦的奶奶在邦离开家乡去曼谷时,对邦说:如果有一天你在曼谷找到工作,第二天醒来,屁股就会长出尾巴。
晶说:只有了不起的人才会长出尾巴,像名人/歌手/政客/有钱人/或者是在国外留学的学生,只有他们才有尾巴,像你我这样平凡的人没有机会。
尾巴似乎是一个地位的象征,把人与人之间区分开来。
追梦的你,遭非议,依旧五彩斑斓晶,我们的女主角,她有一个梦想,梦想来源是从天而降的一本外语书,晶相信这是上天的指引,即使一个单词也看不懂,晶也每天盯着书中看,晶说:我相信等到有一天我明白了书中的意义,我也会长出尾巴。
于是晶离开偏僻破旧的家乡,来到了曼谷。
晶是一个有清洁洁癖的人,她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
每日上班下班无时无刻追梦,周遭的同事每日碎碎恋,觉得晶是一个十足的怪人,每天盯着一本破书。
对晶在书中追梦这件事感到可笑。
一位同事嘲讽说:我们村里很多人见过鬼,但是谁见过梦想?
但是追梦的晶,不在乎旁人的眼光,依旧继续追梦,去偷听学习外语,但过了好几周晶还是看不懂书中的内容,直到有一天在街头遇见拥有同一本书的被警察追赶的外国人,晶误以为他是环保人士,于是从此走上了环保的道路,收集塑料瓶子,在自家门口堆成了一座高山。
晶说:没有尾巴不可怕,没有梦想才可怕。
直到后来再次见到哪位外国人,哪位外国人告诉晶,其实这本书就是一本小黄书而已,知道真相的晶瞬间倒下,追梦之后,留下的只是心碎。
追梦时,晶的家五彩斑斓,色彩丰富,晶两眼放光。
梦碎后,眼如死灰,家也变成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
晶离开了,离开了这个满是心碎片的地方。
异想天开,闲鱼男(邦)邦,我们的男主角,没梦想,没方向,邦在一家沙丁鱼工厂做切鱼工人,流水线的工作让邦觉得无聊,邦喜欢用食指敲打桌子打发时间,有一天工厂的冷气坏了,管工大叔很不耐烦,意外将输送带调至最大,邦不慎切掉了自己的食指,将食指封入了罐头盒里。
于是邦每天都去超市寻找食指,终于找到食指,将食指接上,没过多久邦发现这不是他的食指,他的食指在同事旭手上。
两人为了不再误切手指,于是决定一同辞职。
于是邦去一家大厦做了警卫。
每天都要从一楼搭电梯到顶楼,他和其他人一起搭电梯特别紧张,唯独一个人。
和晶搭电梯时,邦挺胸台头的站在晶的旁边。
邦爱上了晶,其他女人觉得晶是个疯女人,但邦觉得晶很特别,尤其是看书时,眼睛会发光。
开心时会抖腿,晶的一举一动都令邦着迷。
邦晚上睡不着觉,不管他看什么,都看到晶的脸。
灯泡是晶的脸,墙上的海报是晶的脸,电视里的主持人是晶的脸,连蛋炒饭都是晶的脸,邦不敢吃饭,生怕把晶吃进肚子里。
他也不敢闭上眼睛,怕从此以后看不到晶的脸。
于是邦不吃饭,不睡觉。
为晶着迷的邦,再次见到晶时觉得此时的晶身穿蓝色长裙真好看,即使他只见过她穿这种颜色,晶的蓝色制服。
邦觉得自己可以永远凝视着她,这里的场景很有趣,此时整个街道所有人都换上了蓝色制服,不管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就连家里的狗狗都穿上了蓝色制服。
晶对公交地铁过敏,会身起红疹,心疼晶的邦于是决定辞职,去做出租车司机,让晶不再挤公交地铁。
鬼魂司机对邦说:告诉晶你爱他,免得将来后悔,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
于是邦鼓足勇气决定向晶告白。
晶对邦说:向邦和晶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结婚呢?
我们没办法给孩子尾巴,也谈不上梦想,这样的结果晶没法忍受。
晶不愿给孩子没有梦想的人生。
对晶来说没有梦想的人生,那比没有尾巴更残酷。
晶拒绝了邦,邦觉得人生似乎没有了任何意义,决定悬梁自尽。
被转世成壁虎的奶奶唤醒(这一段奶奶的轮回转世很有意思呢)奶奶对邦说:抹掉你那愚蠢的念头,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吗,说不定我那天又变成什么东西了,再见面时你就会知道了。
变成环保使者的晶成为了活跃分子,邦和晶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邦也没必要开出租了,因为晶已经不需要邦载她了,邦每天都等晶,走到晶的家门口,此时的晶的家门口堆积的塑料瓶已经成了一座塑料高山,这里成为了孩子嬉戏的场地。
邦爬到山顶大声呼唤晶。
再次找到晶时,已经是失去梦想的晶,世界已经崩塌。
晶再也不提起那本白书,不再外出也不开口说话,连对邦也不例外。
眼前的一切,有时真,有时假,有时强,有时弱,时而芬芳,时而腐朽,我只有一双眼睛,只看到污秽和浪费。
其他人目光远大,仰望繁星。
然而天上光芒太耀眼,我看不见闪亮的星星。
不过晶仍是内心欢喜,至少看得到尘污里的明星。
那天晶又看到了那本书,心想它又在物色着那个无知少女,就像晶一样,一生尽毁。
晶最终还是决定离开了家,离开了邦。
坐上了黄绿相间的出租车。
邦没说话,邦内心煎熬,仿佛全世界所有人都在对邦说:晶要离开邦一阵子。
邦脑袋很混乱,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个如油画版的家乡,父母依旧每日重复这劳作。
风景还是那么美,但此时对邦来说家乡的节奏异常的慢,想念晶,半天才敢叹一口气,于是邦决定再回曼谷,要告诉晶自己想念她,他要告诉晶,不爱他没关系,但不要拒之千里之外。
等邦再回到曼谷的时候,此时的曼谷所有人都长有尾巴了,尾巴已不再是稀奇事。
而此时没尾巴的邦却一夜之间变成了曼谷的大明星,因为邦是唯一一个尾巴的人。
邦依然在寻找着晶,从旭哪里得知晶现在也长了尾巴。
但不知道晶在哪里。
邦再次去到塑料山,看着这个高楼遍布的城市,邦拿着那本晶看的杂志,书起书落,看到站在另一头的晶。
穿着一身蓝色长裙,只不过已经不再是工作制服。
邦对晶说:晶。
我一直在想,人生太多不如意的事了,太多的欢笑哀愁,令我们变得麻木。
看不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我对你的感觉从未改变过。
就算你仍旧喜欢由早到晚拖地,抑或是开心时摇腿,或者挑走炒饭里的香叶,甚至继续追求梦想。
或者想要尾巴。
你所做的一切,依然令我着迷。
就在那一刹那,晶发现自己像摇腿时一样开心,但她不需要摇腿了,她一直寻找的幸福,不论是拥有尾巴还是梦想或是破解白书。
感觉其实都一样,而这感觉在第一次遇到邦时就有了。
但是晶以前从来就没有停下来看,幸福其实就再眼前。
从此曼谷再也没有不长尾巴的人,尾巴是什么,尾巴大概就是人生的意义吧,晶变成了邦为之奋斗的动力,邦的人生意义就是一生为晶奋斗。
影片其他的几个小插叙也很有意思,荒诞有味道康的士电单车鬼康告诉邦,那天下大雨,一个头盔从天空掉下来,正中康脑袋,康当场死亡,但因为太热爱工作了,又继续开工,总是舍不得自己心爱的电单车。
这里提醒看影片的,开车记得带好安全头盔,谁知道天上会掉下什么东西,这里的头盔雨很创意了。
旭与梅(皇帝女)梅是中泰混血,一直觉得自己是皇室后裔,沦落民见的公主,但却只是在中餐馆当服务员。
梅和旭是在公交车上认识的,公交车上做夫妻,没错,梅和旭就是因为公交车太挤在一起的。
此后他们只搭乘拥挤的公交,他们开始收集车票留恋,梅认为车票越多,他们就越爱对方。
但最后梅还是离开了旭,去中国寻找自己的梦想去了。
而旭决定再给自己多一次机会,去公交车上挤爱情了。
敏和泰迪熊敏自己说她22岁了,父母很冷淡,在家从不说话,陪在敏身边的只有泰迪熊,敏每次生气都会把泰迪熊仍在垃圾桶,马路边,等。
但等气消了就会去找回泰迪熊,敏和熊熊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最后他们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倾诉对象,于是敏和熊熊结婚了。
没错人和玩具熊结婚了,很荒诞,但合理。
人生苦短,别为了追求个性和特别,或许早日承认自己只是个平凡的人,才能更快找到那个最本真的自己。
及时停下脚步,回首身边,或许你所追寻的生活意义,已守候在身旁。
最后,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尾巴,都会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或许会像邦那样晚一点,但别争,别强求,坚持下去。
影片资源在腾讯视频就可免费观看愿我们都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点赞,关注
半年前曾被这部电影魔幻的插图所吸引,全网搜索无果后悻悻而返。
今天翻看豆瓣,无意中发现它竟上架b站,欣喜之余,当即花近百分钟时间品味。
总的来说,电影难得的高于预期。
在现实的框架上构建魔幻的事件,而魔幻又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发展中又有新的事件,最终在几路交织中升华,达到顶点。
构图风格独特,镜头编排大胆,几首配乐也十分好听。
从未涉足过的泰国电影,开篇就给了我极好的印象。
唯一有些困扰我的,大概就是怎么听都是一个味儿的泰语了。
男主邦来自乡下,没有自己的梦想,在工厂里穿着与他人一样的衣服,干着单调的流水线工作,代表着大量的底层人民。
他笨手笨脚,也不明白世间的真谛,但他心地善良、愿意帮助他所遇到的任何人,对于爱情,他愿意付出一切、至死不渝。
典型的小人物形象。
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他终于是站在塑料山之上,就那么直白地说出了电影所想表达的核心。
而魔幻又现实的生活,大概也是对美好的回答吧。
旭。
因为手指的对换相识,是邦爱情的引路人,同时在后半程也有与邦相通的思念。
晶。
女主,长相还蛮耐看,她与邦之间的互动构成了电影的主线。
洁癖、黄色小说、风车、约翰树、塑料垃圾山。
大量的前后呼应、大量隐喻要素,导演在她身上倾尽所有。
她是全电影最重要的人物,自己成长的同时,指引着邦逐渐成长。
当一切没有意义,自己追寻的只是泡影,又该如何?
摩托大叔、泰迪熊、失忆男人...配角在探讨问题的同时,也大多起到丰富剧情与人物形象的作用(尤其是邦的形象)。
例如邦最终给泰迪熊买的那一部手机和一包烟(或许是一根?
)。
个人观点,外婆是最为神秘且恐怖的人物。
在最开始便预言了一切,同时自身又无限投胎,最后更是投进女主肚子里...太恐怖了。
壁虎长个外婆脸。
真的太恐怖了。
那么,尾巴究竟是什么呢?
那是梦想,同时也是欲望。
导演在很多地方探讨了城市与乡村间的差异,甚至不惜用乡村的时间过的更慢这样直白的方式。
曼谷是大城市,人们的生活有着目标,节奏越来越快,便都长出了尾巴。
在走出阴影之后,旭长出了尾巴。
在泡影之梦破碎、找到真正的梦想之后,晶也长出了尾巴。
如此,男主在最后终于拥有了梦想,曼谷便再也找不到一个没有尾巴的人。
可以看出导演想说的十分丰富,长辈与孩童间的隔阂、同辈的陪伴、环保、梦想......以及最重要的,生活的美好与至高的爱情。
只是前面那些,也未免有些喧宾夺主。
离完美,差了那么半步。
“这个世上,有许多不好的事情,有许多不幸的事情,多到让我们忽视了生活的美好。
”再见了,阿邦。
一口气看完这个片子,突然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悲凉。
这部2004年泰国CULT片,竟然无声无息地从我身边悄悄溜走了2年多,才有幸于今天被我撞上。
而每年,我们又将错过多少精彩的电影?
纵然你是对电影醉心沉迷的超级fans,也没有那么多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供你挥霍。
毕竟我们还都是人,这种奇怪的动物,每天必须要保证1/3的睡眠,还要除去赖以生存的工作时间,以及衣、食、住、行……这的确是一部让我惊喜的电影。
油画一样的画面,不啻于《下妻物语》和《天使爱美丽》。
还有那饱满的色调,让人想起阿莫多瓦。
其实剧情也没有多少标新立异的地方,相反却是描述了底层的2个年轻人在大城市的平凡生活,但导演却仿佛挥舞起了一支魔术笔,把平淡的生活点缀的绚丽多彩。
与Tim Burton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不一样,此片的一些组合镜头和快速剪辑显得更加另类和超现实主义。
感谢上苍,最终没有让我错过这样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城市里,每个人都在追寻什么,梦想总是耀眼,就像城市生活的光鲜。
然而,劳碌中,人们却忘记了相互的理解和爱情,就如城市生活中触目可见的白色塑料,不可通约不能交流,越积越多,结果成就了一座难于逾越的大山。
这部超现实、漫画式的影片,就是借助塑料这个意象来谈论现代人的疏离感吗?
还有嬷嬷说过,到了城市人就会长出尾巴,然后怎么样呢?
难道就是围着自己的尾巴打转,迷失了方向?
看完之后有太多感慨,太多想说了,首先它绝对是一部带有魔幻色彩的超现实主义电影,比如断了的手指原样接回,甚至还能和别人互换,刚开始看到这里我还以为这是一个魔法电影,甚至还关注到,邦喜欢敲桌子的是右手食指,而切断又找到的却是左手食指?
我一开始以为,这是穿帮镜头吧!
可细想之下,可能正是导演的用意,告诉我们,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荒诞故事的开始。
还有,晶的家乡飞机失事事故、死了仍不甘心继续工作的电动的士司机康、红色的摩托车头盔雨、邦的长尾巴的传说、会抽烟和说话的皮皮熊、奶奶的投胎转世之旅、堆满曼谷直达月球的塑料垃圾山等等这些,都是带着魔幻色彩的。
说到奶奶的投胎之旅,那段突然开始的rap真的出彩,挺喜欢的。
其次,它又映射的现实中很多东西,导演好像有很多东西要讲,但他却并没有给人一种杂糅之感,在讲不同的东西时又能引起不同观众的共鸣。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几处,邦向晶表白之后,她这样拒绝他:“邦和晶这样的穷人怎么能结婚?
我们没办法给孩子尾巴,也谈不上梦想,我没法忍受没有梦想的人生,也不想孩子埋怨我,给他们没有梦想的人生,那比没有尾巴更残酷。
”这一段话真让我深有感触,因为还有几个月我也要做爸爸了,我也会经常像晶一样想。
可残忍的是,我不像电影里的主角一样还有选择的机会,我能做的只有努力,给孩子一个有梦想的人生。
而不是让孩子在缺少爱的环境下长大,就像电影里那个只有皮皮熊为伴的小女孩一样,为了获得所谓的"噪音",她甚至在家里到处砸东西,而她的爸爸妈妈却跟木偶一样坐在沙发上无动于衷,夸张的手法无不表现出导演对现今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忽视家庭教育的现象的担忧。
还有,环保,梦想,爱情,这些东西太多了,想细细说来还真是不那么容易。
最后,电影里的搞笑部分着实给了我惊喜。
记得最深刻的,最捧腹的有两个地方,第一次是邦载了一个到处舔东西的失忆男人德,"德来到邦家里,邦家里瞬间变得一尘不染了",这句画外音加上德在邦家里到处舔东西的样子,真是乐死我了。
还有一处,邦找不到了晶,他的好基友旭的女朋友梅也离他而去,两个人在桥下散步互诉苦水时差点被一辆疾驰而来的骑车撞着时,旭大吼说"急着找你爸啊",然后司机真的出来一下跪在路边一个乞丐旁边,大哭"爹……"。
真把我笑死了。
因为这个乞丐在开头有和一众路人一起唱主题歌曲,所以这个情节安排虽说和整个电影情节没有任何关联,但却不显得那么突兀。
总体来说,真的称得上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品之作,值得推荐给大家。
诚然,只需看一眼,你就能发现并看懂此电影中包含的各种寓意,也因此我才觉得其为好电影,可为什么大家都好像对这类电影极力吹捧?
所以因此,有时我又会感到对自己,对电影,有一种深深的不齿和厌恶,难道非要用讽刺、寓意等方式拍出来的电影才能被称为好吗?
这难道不是一种失去自我的随波逐流吗?
我觉得这也同样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反思。
Wisit Sasanatieng拍片节奏感强,以前拍摄广告片的经验起了大作用。
2005年作品改编自他妻子、泰国作家Koynuch的作品。
虽是轻松喜剧,逻辑却并不重要,古怪意趣多多。
影片整体节奏流畅顺达,算得是一部佳作。
影片被比作泰国版的《Amelie》,不知因何而起?
架构上略有类同,也是近年电影的趋势而已。
电影的色调相当绮丽,乡村显得温暖迷人,城市则炫目多彩。
颜色的质感已不必多说,在感觉上更是童话意味,不时穿插的天空镜头亦是通透美好。
最妙的是主题曲与场景的结合,众多人物对准镜头齐唱一首歌的感觉真似极了MV,嬉闹的场景定下电影的基调同时亦是烘托气氛。
旁白絮絮叨叨,却让故事更显纯粹气息。
一部地道的都市浪漫童话。
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名为《…Before》,来自泰国摇滚乐队Modern Dog,主唱名字亦是此部电影的主角名字Pod。
这一首歌相当够味。
主角是没有梦想的男人“Pod”(Mahasamut Boonyaruk),作为一个Loser男,他从家乡来到大城市曼谷,第一份工作是做沙丁鱼厂的切鱼工人,这一段故事中,场景切换的MV感特别强烈。
Pod在切鱼的过程中不慎切下了自己的食指,而整蛊的是切下的手指却可以自动接上,这一段故事中,Pod遇见朋友Yod,为了不至于继续切下手指,他们两个一同辞职。
期间零碎出现因热爱电单车而还魂的单车司机以及自认为皇族后裔的Yod女友等等人物,都用心进行了场景与背景音乐的搭配,细节繁杂却让故事有趣。
Pod养的犬崽则是憨稚可爱。
第二段故事中Pod改行做大楼保安,遇见虚幻的女子“Jin”(Saengthong Gate-Uthong),这是个有着妄想偏执与严重洁癖的女清洁工。
Pod对Jin一见钟情,认定自己“可以永远凝视她”,这一段的处理相当浪漫,爱让Pod只看得见Jin的脸庞,而因为Jin身着蓝色的工作裙,在Pod的世界中,全世界的人便也都穿着蓝色的工作裙,小狗亦不例外。
有梦的人总遭非议,Jin的同事都觉得Jin是十足怪人,碎嘴地嘲她:鬼倒有人见过,有谁见过梦想?
Jin的梦想,是看懂一本从天而降的外语小说,她顽执地认为这本书能够改变她的人生。
能够让她“长出尾巴”。
“长出尾巴”在电影中喻征梦想成真,而没有梦想自然也无法梦想成真的Loser男Pod,想的是与Jin更近一些,为此他转行当出租车司机,只为载Jin上下班。
然而Jin只耽于自己的梦中,一厢情愿地去误会一个有同一本小说的外籍人士为环保分子,并转而成为反对塑胶制品的环保组织成员。
她说道:没有梦想,比没有尾巴更为残酷。
这一次的故事中,Pod还遇见有装熟的八岁幼齿女Mam与她唯一的伙伴、爱抽烟说脏话的玩具熊,这被遗弃的人与总被遗弃的玩具一样悲伤难禁。
恋物或许仅因是寂寞。
耽于梦的Jin,自以为要做的是致力于环保,因此使自己家成为植物乐园,而更是到处搜集废弃的塑料瓶,高高地堆成了一座山。
可惜的是,梦的崩塌却是一刹那,当Jin知道她认为注定改变她命运的书只不过是一本意大利色情小说时,虚渺的理想瞬间幻灭,她决定要离开已知的一切。
失去Jin的Loser男Pod愈加迷惘,和Yod走在深夜的曼谷街头,他决定回到家乡。
于是,吉他声中,家乡麦田,轻风慢节奏,Pod依然是一个Loser男。
故事未完,当Loser男Pod重回曼谷,命运却又有古怪,Pod成为了城中唯一没有尾巴的人,因而备受瞩目。
Pod依旧不知何为梦想,他所想的仅一个人,Jin。
想与她重逢。
黄昏的曼谷天空,巨大的塑胶山,箱琴与口琴营造一派温软。
重遇Jin的Pod如此说道:“你所做的一切,依然令我着迷”。
把与Jin的爱情当作梦想的Pod使城中再不存在没有尾巴的人。
故事结局自然是Happy Ending,一一交待角色命运,Pod与Jin自然相爱,Yod继续找爱情,Mam和玩具熊结婚互煲电话粥。
塑料山成为最热门情侣约会场所,噱头又好玩。
在电影其他场景中,趣味亦是铺的满满,例如天上落头盔,甚而无厘头故事一则:Pod与Yod避开飞驰的豪华车,Yod大怒而斥“开这么快,找你老爸啊!
”,车应声而停,冲出车门的男子跪倒在街边老流浪汉身边说道:“老爸,找你好久。
”。
影片最有料的场景当属是巨大的塑胶山,于宏大中更有瑰丽感,魔幻的相当有趣味。
不能小觑泰国电影啊,好作品真的越来越多了,创意和镜头表现很有冲击力,色彩很鲜艳。
一个国家在经济进步的同时也能体现文化的进步,比如韩国,原来崇拜香港,日本流行文化,现在反过来影响它们。
泰国的音乐也很有味道,流行性中带着特有的柔美味道,最后几个戴墨镜的有点土气的乐队唱的歌挺好听,有点温柔大叔版BEYOND的感觉
1、做一个有梦想的家伙,简称"梦想家";2、白色小书激励人,黄色小说害死人;3、狗民有狗民的快乐,P民有P民的幸福!
色彩。镜头。故事。主题。人物性格。讲述方式。表现形式。除了结局。统统统统。深得我心!
死者田园祭祀,王家卫。。。。听旁白总以为听到的是粤语,还是个挺幸福的小片子的
精致影片,创意十足,可惜演员脸不太欢喜,也不够怪,难创经典,特效也差点。倒是寓意积极:两个没有尾巴/梦想的人同样能开出花。我们能找到意义吗,找不到的话你愿意同我一起行走嘛。
“没有梦想的人生比没有尾巴还惨”但“梦想只是我们一时的自作多情”。故事松散,爱情是主线,但附加的人,淡化了主线。有点小心痛的画面,男主站在垃圾山上喊着晶的名字,听到旭在喊梅,原来是部爱情片的。配乐跟画面色彩加分,但是无法避免有模仿《天使爱美丽》之嫌。
很特别的片子,让我想起《天使爱美丽》,色调真好看
越到后越无聊鸟
高饱和度的瑰丽色彩,天马行空的创意想象,夸张随意的扯淡风格,MTV式的场景音乐,再加上黑色幽默带来的消解,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奇幻的后现代童话故事,给影片奠定了荒诞而又现实的基调,折射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各种隐喻,各种好玩。
不许说像天使爱美丽哦。
其实我没太懂尾巴的意思。。片子一开始的色彩和风格就注定是我喜欢的类型噻~撒花~~男主从头到尾的表情都是一样的,忧郁捏~即使笑也很忧。结尾觉得有点勉强,可能导演也不知道给这么个神奇的题材怎么结尾吧,嗯我理解~
色彩斑斓的奇异世界,寓言和梦境的香味...——虽然不太适应泰国人的发音...
好傻逼的电影
泰国男版《天使爱美丽》?色彩真的很棒,最后又是泰国喜欢的轮回那一套。
带有天使爱美丽和松子嫌弃的一生风格的电影,荒诞式的幽默。电影色彩很鲜艳,男主小摸样挺无辜。
对于一个叙事非常割裂的有自己世界观的导演而言,值得一讲且有非讲不可冲动的故事并不多,做成歌舞片大概更适合,但这样也很好,效果并未辜负他对色彩的偏好
虽然都说好,但是这样浓艳如画的电影已经不是我所喜爱的了。
一部需要“割除大脑”的寻找型电影,而我只对路上全是“蓝裙子”有触动,因为爱你时候真的满世界都是你的影子。
中间那曲泰国风味十足的歌曲,真心喜欢
1/10/2006 5:50pm bc
敏和熊熊那一段还不错:强调倾诉对象的重要性。尾巴象征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