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皆可翻拍,改编小说和重拍经典已经不再稀奇,Amazon Prime的科幻新剧《环形物语》就是改编自瑞典视觉艺术家西蒙·斯塔伦海格的同名图像小说,也就是说,根据画改编的。
虽然这意味着“改编”变成了看图说话的大型想象力秀场,但是考究党绝不放弃寻找书和剧之间的关系,故事也许不认识故事,但脑洞认得出脑洞。
第一集《环形》(又名老妈再爱我一点)直接进入主题:从前(大概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个地方(俄亥俄州M镇),这个地方有个大型地下实验基地“环形”,广袤的北美陆地景观和明艳的北欧色彩、棱角分明的建筑线条,有一种时空交叠的错觉。
小镇发生了很多怪事,都是因为“环形”里面的某个无法解释的东西Eclipse。
至于为什么、从哪里来,不是讨论范围。
《环形物语》不是烧钱视效系科幻(更类似于《黑暗》),也不是靠逻辑、使命和解密推进剧情,是关于时间、展现人类情感的科幻故事,这方面接近《黑镜》探讨人与科技之间关系。
第一集有点儿低开的感觉,似乎在原著里找不到原型,Wrong!
第一集的概念非常隐秘,而且,根本不在《环形物语》里,真正的来源是《洪水来客》!
哇哈哈哈!
原著党发出了邪媚满足的宅笑声!
(插播一条内幕:《洪水来客》是《环形物语》的续集,这说的都是原著)请看剧照。
丽贝卡·豪尔饰大洛蕾塔请看《洪水来客》的插画。
《洪水来客》插画发现了嘛?
没错,就是这个
本集的原型就在这张照片中但不是丽贝卡电脑屏幕!
这谁能想得到啊
或是隐藏主角是玩笑但也不是,《洪水来客》的这张插图小故事叫做《办公室风景》,正在电脑前工作的是一个醉心工作的爸爸,是男版的奥玛(洛蕾塔的妈妈)。
电脑代表了工作,也暗示了只有工作。
那个情感上同样被父母“冷暴力”的小男孩对爸爸的工作也很感兴趣,对“环形”里发生的一切都很感兴趣,唯独对“过一段宝贵的亲子时光”不感兴趣。
《洪水来客》中的小男孩
小男孩的爸爸在“环形”工作,一心只想弄清楚“环”的奥秘对儿子不是非常上心即使是亲人之间,也要花时间和陪伴建立情感维系的。
人不是天生的父母,你生了小孩,小孩也生下了作为父母的你,如果不学习交流,情感也无法建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洛蕾塔妈妈吧,她未必是后悔生下洛蕾塔,只是她能够付出的爱达不到做妈妈的要求,是一种遗憾。
最亲近的人之间无法建立的情感想必是最痛苦的,以至于这么抓马烧脑的反转之后。
小洛蕾塔才教训了大洛蕾塔“科尔也是这样说(我妈妈根本不想要我)的。
”大洛蕾塔心下一惊:我难道终究变成了我最讨厌的人吗(不是但这样抓马一点)。
洛蕾塔是这段关系中妈妈,而且她由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建立和妈妈关系,不但如此,她告诫自己不要成为妈妈这样的人,当她快忘记的时候居然穿越过来再次提醒自己一遍(并不是,但是这样想会没那么心酸),而且直到最后一集她都在等着科尔。
👏
这屏幕的出镜率堪称主演之一
第一集导演说小演员埃比完全不用他指导,只要给她指出往哪看就可以了1/3 泪流满面结束了。
《环形物语》看图说话满分作文鉴赏二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490560/《环形物语》看图说不出话满分作(ZUŌ)文第三弹 https://www.douban.com/note/759471820/
第一集 Loretta——如果有一天,我看见小时候自己的无助,我会抱抱她,告诉她“这些不总发生”,让我们走出重复伤害的循环。
第二集Danny——为了逃离我不想要的未来,对不起,我只能偷走你的人生。
第三集May——拥有超能力也无法让我拥有永恒的安全感。
第四集Russ——死亡就是消失,就是再也没有了一个人的回音,并不是去了其他地方。
第五集Ed——终于有一天我不得不承认我不是全能的,而脆弱的那一刻是和家人亲密的开始。
第六集Gaddis——最完美的恋人永远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
第七集Kent——我们对自我的保护,恰恰造成了彼此的恐惧。
当看到环形物语第七集最后男主角划船前往那个被人们成为怪物岛,和小时候无心伤害到的机器人面对面,然后机器人回忆起自己未避免被人伤害不得不被造物者抛弃乘坐木船身披小狗毛毯,独自前往孤岛生活场景的时,我哭了,因为我也曾经是世人口中那个被抛弃,坐上独木舟,飘向孤岛,免受世界伤害的怪物,就像在一席演讲中说的那些你晚上去肯德基、麦当劳等营业场所,见过的里面坐着一些人,也很少点东西,在那一坐就坐一宿,或是随便找个角落就睡下了,见过在地下通道,有的人身边带着锅碗瓢盆,好像他们在地下通道里生活。
夜里取钱时,直接住在自助ATM机的空间里。
或者在任何场合中直接睡在大街上的人群,他们被我们称为露宿者,就因为他们未遵循世界上大多数人所定义的正常,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讲述着大多数人不理解的语言和故事,就像电视剧里的机械怪物一样成为大多数人眼中的怪物,即使他们没有机械的外壳和心。
大多数人也有心或无心在伤害这些我们认为的怪物,不去区分他们是否善良邪恶或妨碍世界运转。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意识到他们与我们很不同,而人们不太喜欢太与众不同的东西,潜意识里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很脏,很可怕,我们应该防范进而远离这些与众不同的可怕对象。
但就是同样一群人,如果把时间切换到白天,你会看到他们有的人在工地充当力工,有的人在拾荒,有的成为街头巷尾的环卫工人,还有的钻进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从大货车上往下卸瓜果蔬菜等等。
他们不一定是某一种人,或者一定是某一个样子的,他们很难归类,但是每一个露宿者其实都像环形物语里被困在孤岛上生活的机器体一样,只不过他们有的是被自己的身体困住了,有的是被自己的社会角色困住了,有的人可能就是被自己一时的一个想法,或者是一个心结给困住了,而我们如果无法去提供帮助至少要做的就是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和伤害他们。
无论他们是否决定进行改变,也请尊重他们的决定。
尤其是不要老是觉得咱们是对的,认为他应该去怎么做,不要去替露宿者做决定,甚至是在露宿者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替他发出他根本不需要的求救的信号。
世界的独特就在于整个社会越来越多元,尊重每个个体的在合理框架内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若是每个个体都是一致的,那么社群,人类,社会也可以认为是彻底灭绝了,因为一切都只能称为系统。
一夜之间,美国的男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丁丁。
1. Tom是一个三口之家的一家之主,他的儿子是个哑巴(sorry,应该叫disable),儿子因为残疾总是受人欺负,两人也因此沟通不良。
妻子总是嫌弃他不够果决,做事畏畏缩缩。
得知男人们失去丁丁,妻子想离开他但儿子反倒拒绝,2个受伤的男人坐在门廊上,此刻他们忽然理解了彼此。
2.John是个Gay,他始终不敢告诉班里人自己的性取向,恐怕被人嘲笑,但他一直喜欢Tom的儿子Bob。
Bob总是被人欺负,而他也因为异类遭到同样结果。
两个人自然而然成了朋友,但John始终不敢向Bob表白,因为Bob一直拿他当朋友。
在失去丁丁以后,男人们彻底疯了,很多人崩溃自杀,老师也不来上课。
但John和Bob很开心,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件事,他们无忧无虑的游玩着,而过去一直被女生排斥的Bob,忽然开始受欢迎,因为他是唯一一个不被丁丁困扰的男生。
他的温柔反而更加明显。
班花Lily主动向Bob表白,这让Bob很开心,可是却伤害了John。
3.Lliy一直很喜欢和强壮的男人们来往,他们会为了她大打出手。
她有时也会让他们尝尝甜头,但这种总是滚床单的结果令她厌倦。
忽然,在一瞬间,那个足球队队长David找不到了自己的家伙。
Lily忽然笑起来,这激怒了David,他狠狠揍了Lily。
Lily被揍以后不但没有得到同情,反而还被其他女生嘲笑,因为David一夜间抛弃她。
男人们因为失去了丁丁都变得异常愤怒和脆弱,David尤其如此,他见人就揍,尤其针对Lily。
Bob出面阻止了他,很快他被警察带走。
这次事件让她开始了解Bob,这个心思细腻但内心坚强的男孩,他们相恋了。
当他们要做爱的时候,Lily没有笑他,她感到很幸福…… 我想各位已经get到我的point。
这种用随意编造的科幻背景去套廉价温情故事的电影,我称为“假如忽然一夜之间男人们没有丁丁”影片。
类似的影片还有《我眼中的你》《别离开我》《生命之树》《鬼魅浮生》……数不胜数。
他们都是利用西方人对东方宗教哲学的浅薄认识混合白左思想的政治正确廉价煽情出来的垃圾。
这种科幻片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故事,但海边有磁悬浮船。
那为什么不直接拍一部《海边的曼彻斯特》呢?
(估计是投资人觉得没把握) 我特别要说的是第三集,也就是亚裔女性为主角的这一集。
又是好莱坞贩卖亚裔女性色情的一集。
一集里一共2个亚裔女性,主角和她母亲。
唯一的一个亚裔男性,一个瘸子。
主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青春期,对于性有着极端渴望但是被父母压抑着,直到遇到了亚裔男性,她找到了停顿时间方法后,为了嘲弄父母,决定和亚裔男性在大街上做爱——女上式。
之后,她就发现了她母亲,另一个亚裔女性,背着父亲和印度裔维修工偷情——女上式——和她一样。
与亚裔女性的强烈欲望对比的是亚裔男性的退缩与逃避。
男朋友不但是瘸子,而且在面对女生的主动示爱之后还选择了退缩,宁可选择逃离也不要和她在一起,而女主的父亲则是一个毫无生气的被外族戴绿帽的窝囊废,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文化阉割。
如果把里面的女主一家换成白人,把偷情的维修工换成亚裔?
你会发觉……没有这样的电影,这就是好莱坞,这就是白人对亚裔的歧视。
邹波 环形物语充满了普通人手握的各种世界开关,比如时间停止机,但是把爱情弄得时间里外不是人,时间之外是纵欲享乐和慢慢厌倦,回到时间之内看起来是热恋者立刻彼此嫌恶,又比如Hello生命预测球,死亡临近,就是年龄没有回声了。
所以每一集里或许重现的人物,在一个此刻特定的维度里,根本也不关心同一个小镇上的其他集里的故事(尽管都在同一个乡镇企业工作,尽管甚至是一家人,尽管甚至是不同时刻的自己),他们没有恒常世界,没有地球只有一个的观念,没有人类总只是这一群人的观念。
这也是思考和冥想的区别,冥想所及其实非常短促,比三观要短小多了,就像生命里任何一个孤立事件,不足于外人道的痛苦就是堪称外星人的痛苦,但立刻开启了另一个世界。
是啊,我们时时刻刻其实都在想什么?冥想或许即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普通人民的沉思,陀思妥耶夫斯基写过:“画家克拉姆斯科伊有一幅非同寻常的画作《沉思者》,描绘了冬天的森林,在森林中,他独自一人站在马路上,最深的孤独,穿着破烂的长衫和韧皮鞋的小流浪农民。
他站起来好像自己陷入了沉思,但他没有思考,他正在'考虑'某件事……人民中间有很多这样的沉思者。
”之前我写过第一集的感受——环形物语第一集既催眠,半梦半醒却能坚持看完,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相逢却又是人生的岔路,彼此心领神会,几乎同时说,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我甚至觉得,如果真有时间旅行,我们难道还会继续依赖他人? 以过去的自己为祖先,以未来的自己为世俗抚养人。
但更进一步,为什么会出现过去之我与现在之我的中断,是因为甚至我们都不需要依赖自己,当我们冥想,我们也是中断了自己,中断了对自己的心领神会,漫游在隔阂中,以自己的陌生而为冬虫夏草之朝生暮死之食。
感动的是小女孩发狠地嘶吼着扔出陨铁,陨铁却悬在半空。
陨铁才是写作的归宿,不是漫长的角力。
是为轻。
这种游戏可以取代室内高尔夫球,或者能随着标枪半径延展的体育馆。
房间吸收了我宅成宇宙的恨。
看书变成了想象书,砍树变成了生活在滚木的间隙里。
在环形幽闭中,唯一等诗意,等诗歌溢出,就充满了给人类的礼物。
诗意即对自我的溢出即他者,最能坐在椅子上把自己提起来。
是为轻。
当我写,环形物语第一集既催眠,半梦半醒却能坚持看完,描述的又即是我在观看人们冥想而非思考,描述的是观看人们冥想时我的冥想态。
《Tales from the Loop》那种感觉,简直像把我的幻想泡到福尔马林里定格一样。
冬日极寒的小镇,地面结冰半米多厚,捕捉到未能逃窜出去的气泡,结成斑驳的纹路。
每个人长着恰如其分的样子——中国人漆眉星眸如清风明月,印度裔有壮硕的小麦色皮肤,有爱人的男人说话像黑胶唱片一样带着磁性的回音。
傍晚忡忡郁郁,暗夜使得楼房剩下黑洞般的剪影,这里的孤单和奇幻长满了我想象力真空般的缝隙——小女孩遇见长大后的自己;少年灵魂出窍,寄居到野生机器人外壳里,令人想到《跳特》里那种恐怖的瞬间永生;生锈的回音壁能预测寿命;平行宇宙中,男人发现一个优雅的自己和未曾谋面但感觉强烈的俊美男子相爱;老人们在囚笼一样的房屋里拉提琴,对着一扇盛满暮色的窗户,如同行使圣礼;两个人凝固时间,带着永恒的戒指,在街上旁若无人地赤裸亲吻,撩动路人的发梢与裙摆;做爱的男女定格在当下,微汗的酮体如同呻吟的雕像……原来美感让故事可以这么深刻入骨,绿色雨衣和潮湿的笔记本都像带着一种隐喻,昆虫如同意念般出现在黄昏里。
美多么重要,它让感觉在燃烧,单薄的故事变得丰满,一部剧原本只是一只海螺,结果你可以通过它听见整个大海的澎湃,你的幻想和故事重叠在一起,像叠在一起的汤匙。
年度最被低估的科幻剧就这?
除了有些镜头构图很好看,别的没什么了,味同嚼蜡。
看图编故事没问题,但是还有人给限时了吗?
100字能说清的故事硬是整一个小时,动不动就镜头缓慢环顾四周,或者定格,而且还要偶尔重播一下,怎么,高考命题作文凑字数吗?
大概是编剧实在想不出什么内容,乱七八糟的东西使劲往里凑,没头没尾,慢慢吞吞,开个2倍速都不会察觉。
一上来就莫名其妙的刻画忧伤,完全不知道在忧伤什么。
科幻?
脑洞?
不存在的。
设定和科学技术有多割裂不说了,只挖坑也没打算填,只想着装逼,完全不考虑自洽。
第一集主角两个小孩进入闹鬼小屋,看到雪向上飘的异像,再加上时不时重复播放的房子撕裂飘向天空的镜头,一瞬间想到了黑客帝国动画版里面第六个小故事超越极限,觉得,哇神作啊。
抱着极大的期待看完了一脸问号,所以说就是稀里糊涂讲了个小女孩穿越的故事,怎么穿越的又为什么穿越不知道,种种异像表示什么也不知道,如果要问肯定有人就要说了,这就是回环啊,一切都与回环有关,一切尽在不言中,懂得都懂。
食之无味的看到第七集,这一集讲了男主小时候被两个恶霸朋友骗到一个无人孤岛被蛇咬了胳膊,被传说的怪物吓破胆。
被救回去截肢装机械义肢,长大了发现原来怪物是他已故的弗兰肯斯坦爸爸造的AI,重新登岛看到AI机器人惺惺相惜献上义肢。
就这。
这集出现男主的儿子,妻子,爸爸又是前几集的主要角色,有人就觉得,啊,牛逼,原来是这样啊,loop起来了!
虽然自从crazy rich asian之后亚裔casting的机会井喷,又有the farewell awkwafina拿了golden globe的影后,亚裔形象在大多数剧里大概就逃不过:开中餐馆,医生,程序员,暴发户,配角f,喜欢门门拿A的优等生。
这种对比之下,Tales of the loop的第三集真的太闪亮了。
闪亮的又很心酸,左不过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青春期破碎的爱情故事,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出轨的中年危机,再正常不过的开着小摩托被风吹起来的长发,再正常不过的相遇,相爱,心碎,重逢,再正常不过的青春期的性爱。
还有一句:我爱你。
这部剧披着科幻的外衣,探讨的却是几乎贯穿所有人一生的种种哲理。
剧名tales from the loop译为环形物语,除了小镇实验室名字为loop外,更多在暗示剧里出现的各种loop。
除了唯美的画面、配乐、出人意料的情节外,这部剧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呈现了每个人都在经历着的loop,还对loop的走向做了更改和升华,同时留下一些开放式问题。
这也是我认为它治愈而非致郁的原因。
第一集讲原生家庭。
Loretta的母亲在她小时候因为做实验突然消失,年幼的Loretta问“Did I do something wrong?
” 长大后Loretta忙于工作没空管自己的孩子,对Cole十分冷漠,Cole也问了她同样的话。
成年后的Loretta在提到自己妈妈时终于说,“I don't think she wanted to be a mother.” 而Cole对自己的母亲Loretta也是同样的看法。
但Loretta又与她母亲不同。
第一集里Loretta母亲为了做实验彻底抛弃了她。
年幼的她说道,“If I had a kid, I would never do this to them. I’d be there for them, always.” 第八集里当Loretta的孩子Cole从冰冻的时间空间里出来时,外面的世界已经过去几十年,洛丽塔容颜已老,她对Cole说的第一句话是,“Told you, I'd always be here for you.” Loretta的妈妈- Loretta- Cole 的关系就像一个环。
同样的事情似乎在重演,但故事的走向却悄悄有了改变。
我们都和Loretta一样,无法彻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我们可以努力弱化它,尽可能不变成自己憎恶的模样。
第二集关于欲望。
Danny 强壮、帅气,还有稳定的女朋友,但他家境贫寒,成绩不好,他想进loop实验室,父母却让他留在采石场工作。
Jacob 家境优渥,成绩优异,但身体羸弱,在学校总是不起眼的存在,他喜欢画画,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却被家人要求去loop实验室工作。
两人在树林中发现了一个可以交换灵魂的神秘装置,约好体验对方的生活,一天后换回来。
Danny体验了Jacob优渥的生活之后,拒绝换回自己的身体。
Jacob一气之下自己进了装置,与附近的机器人交换了身体,从此生活在机器人里。
Jacob出事后装置就被警察拆了,再也没人能交换身体。
Danny开始感到愧疚和厌倦。
在后面几集里,他依旧以Jacob的身体活着,只能夜里偷偷回以前的家看望妹妹,他和Jacob家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工作后搬去城里几乎不怎么回家。
他的确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实验室工作,但也失去了很多很多,从此生活在阴影中。
第三集讲爱情的发生与消逝。
女主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美好时光总是转瞬即逝,后来她在海边捡到一个时间暂停装置。
她按下暂停,和婚礼上crush的男孩在时间缝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一个月。
后来,俩人发生争执,男孩违背承诺,丢下女孩退出了时间缝隙,变成了和其他人一样的静止背景。
时间装置关闭后,两人回归正常生活,在大街上再次偶遇,男孩还是喜欢女孩,但一切都已经回不去了。
最后,女孩的父亲告诉她,有时候事物因为短暂才特别。
不过说到底这只是一句安慰人的话。
虽说事物因为短暂才显得格外灿烂,虽然美好的故事大都以悲剧收场,但是谁不想把美好瞬间延长再延长一点呢?
第四集讲死亡。
这集出现的高科技装置是一个可以预测寿命的巨大球体。
如果你朝洞里大喊一声,听到六声回音,就说明还可以活六十年。
Cole的爷爷得知自己生病后,朝洞口大喊,但洞里只是死寂一片。
得知爷爷命不久矣,Cole 不愿接受现实,开始寻找各种让爷爷活下来的办法。
导演主要从小朋友的视角来描写死亡,Cole 一开始对死亡一无所知,不愿面对,后来他执着于改变结果,在父母告诉他死亡不可避免后,他开始自责自己无法救爷爷,最后当死亡发生,Cole终于接受了它。
死亡总是不可避免,甚至无从预见,我们只能接受它。
很喜欢Cole父母安慰他的这段台词。
片尾闪过Cole每隔十年的生活片段,再次点题。
爷爷离开了,但Cole会重复类似的轨迹经历自己的一生。
每个人都逃不开这个loop— 出生、上学、工作、恋爱、结婚等等,最后死亡,再次归于尘土。
第五集讲爱与责任。
男主工资微薄,大男子主义严重,在儿子变成植物人后,陷入了高度紧张状态,害怕年幼的聋哑女儿也遭遇不测。
儿子的治疗费用让家里变得非常拮据,妻子想找她家人借钱,男主却一直不同意。
他试图把家庭责任都揽在自己肩上,不想求助于他人,也不想让妻子分担。
后来家里电路完全坏掉,无法照明。
男主厚着脸皮预支了工资,却没有用钱修电路,而是买下一个巨大的机器人。
他带着机器人整晚在房子外面巡逻,说是为了守护家人,但其实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还差点误伤女儿。
机器人象征着男主的大男子主义,以及他所坚持的男人应承担的责任。
说实话,看他昂首挺胸带着机器人巡逻那一幕我也泪目了。
但事实上,男主的这种责任感避开了实际问题,只是虚无的自我感动。
他所认同的责任更应该称作尊严。
还好男主最终醒悟。
他卖掉了机器人,修好了家里的电路,遇到问题也开始和妻子商量,共同解决。
这一集描绘了最平常而又感人的婚姻之爱,或者,也可以简单称为亲情。
大部分婚姻都是这样的,一半是爱与责任,一半是争吵与压力,痛苦与幸福并存,沿着一个loop循环运行下去。
第六集讲爱情。
这个故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男主穿越到另一个世界,遇到了另一个自己,虽然他被另一个自己的男朋友玩弄了感情,但最后还是在那个世界遇到了完美合拍的人。
从悲观的角度来看,故事在男主遇到新的crush后戛然而止,他们日后的发展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是会像童话里那样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呢,还是像“另一个他”和男朋友的关系一样充满妥协,连出轨也能渐渐接受并习惯。
是不是所有长久的关系都是在无奈中隐忍才能维系下去呢?
就像男主质问“另一个他”为什么能容忍对方出轨时,他回答道:
“另一个他”的男朋友也说过,他们并不是天造之和,而是一路妥协走到现在。
男主和crush的爱情会和“另一个他”与男朋友的爱情轨迹在同一个loop里吗?
如果是,男主可以改变loop的走向吗?
第七集讲爱与勇气。
Cole父亲一直以为Cole爷爷爱机器人胜过爱他,在看到机器人空了一截的手臂时,才发现爷爷把心爱的机器人手臂截下来给了自己。
Cole父亲把手臂还给机器人的那一刻,完成了爱的传递。
机器人手臂从被爷爷制造出来开始,经历了机器人— Cole父亲—机器人的位置变化,形成一个loop。
Cole父亲终于明白,爷爷爱机器人,也爱他。
让Cole父亲恐惧的机器人不再是噩梦,反而成了爷爷去世后Cole父亲的心理寄托。
第八集交代了前面搁置的一些事件。
Cole知道Jacob灵魂住进了机器人之后,开始到处寻找它。
为了保护Cole,Jacob在与另一个机器人的混战中丢掉了零件,最后倒下了。
Cole回家后才发现自己之前踏入了冰冻的时间空间,而外面的世界早已过去好多年。
住在Jacob身体里的Danny已经结婚有了孩子,Cole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变得白发苍苍。
片尾,成年的Cole与母亲去看Cole父亲住过的房子,Cole的孩子问他:
Cole沉思几秒,说道:
人生就是由无数个loop组成,现实生活中没有剧里种种科技装置,我们无法从loop中跳出来。
更何况,有了种种科技手段,剧里的人还是陷在一个个loop中。
原生家庭的影响,欲望与被欲望吞噬,爱情的产生和消逝,爱的来回传递,从出生到死亡,这些都循环往复地在每个人身上上演着。
人生无常,转瞬即逝,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无法改变的loop,减少可以改变的loop对我们的影响。
科幻剧集《环形物语》的诞生,恰似人类在量子宇宙的玻璃板上呵出的雾气。
这部改编自瑞典艺术家西蒙·斯塔伦哈格的同名概念画作的美剧,用八则互文性的寓言,构建了一场后现代科技社会的哲学田野调查。
在这座环状粒子加速器庇荫下的小镇,科技奇观与原始困惑构成认知论的双螺旋,在超现实的苍穹下持续增殖。
一、时间循环中的存在论坍缩小镇居民被困在环形装置引发的时空褶皱里,如海德格尔所言“被抛入”无法逃离的存在场域。
第四集中互换身体的母子与第八集自我复制的女孩洛蕾塔,都经历着主体性破碎的困境:当老年洛蕾塔在平行时空目击自己的尸体,梅洛-庞蒂“身体即是认知界面”的命题轰然崩塌。
这些被量子力学肢解的生命叙事,暗合《存在与时间》对“沉沦”的警告——当科技赋予我们解构时间的权柄时,我们都可能沦为在时间碎片中寻找自我的俄狄浦斯。
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曾断言“神话是遏制时间的手段”,而剧中每个陷入时间旋涡的角色恰恰证明:科学神话的叙事能力与原始巫术同样贫瘠。
老人雅各布在粒子加速器深处遇见年少的自己,这个充满贝克特式荒诞的场景,实则是现代性困境的精确隐喻——在技术统治的维度里,生与死都沦为可供调控的变量。
二、科技神迹与原始仪式第二集的机器人交换协议与第七集的暂停时间装置,暴露出令人战栗的文化肌理:看似神圣的科技造物始终受困于原始思维模式。
当角色们以触碰金属球完成时间停滞时,其动作的仪式性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形成镜像。
这种技术拜物教的狂欢,实则印证了马塞尔·莫斯的馈赠理论——在看似客观的科技契约中,权力关系如同电流般在触摸金属球的指尖震颤。
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关于“元传播”的洞见在第六集中获得诡异印证:男孩科尔的机械化爷爷通过绘制迷宫实现跨物种对话,当图纸在科尔手中蜕变为机械甲虫,我们目睹了符号系统的量子跃迁。
这种交流的熵增过程暗示着,在技术介入的对话中,“理解”本身已成为需要穿越奇点的星际迷航。
三、认知边疆的量子移民当第三集的记忆移植装置将老年痴呆症母亲的意识投射到女儿体内时,胡塞尔现象学的“主体间性”框架在脑神经电流中迸裂。
这种侵入式的意识共享,解构了泰勒所谓的“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在量子纠缠的认知模式里,他者性如同遭遇辐射的细胞般不断变异。
第五集冰冻湖底的神秘石碑,则化身拉康的“实在界”之物,所有试图破译它的科学仪式都是当代社会的知识论招魂术。
值得关注的是土著部落传说在剧中的在场性缺席,这暗示着当代技术社会已丧失构建原初神话的能力。
当原住民神话研究者维特根斯坦目睹小镇居民在实验室走廊的悲欢离合,或许会再次喟叹:“我们语言的界限即是我们世界的界限。
”在这个被粒子加速器扭曲的时空中,每个居民都是带着量子上帝基因的盗火者。
这些困在科技神迹中的当代俄狄浦斯们,用伤痕累累的手指揭穿所谓技术福音的骗局:《环形物语》终章中,老人在永恒黑夜中与少年自我和解的画面,恰似本雅明历史天使的回眸——我们创造的科技废墟正在加速堆积,而真正的进步风暴始终被阻隔在认知论的平流层之外。
当环形装置的嗡鸣在片尾消散,观众听见的是整个技术文明在存在论深渊中的空谷回音:所有关于自我、时间与他者的终极追问,都不过是在量子尘埃中写下的暂时性方程。
压抑且装逼 不知所云 第一集睡着了两次 还有能不拍的那么黑嘛 你再黑点就改广播算了 还有伍迪艾伦最丑女主 看着就不想继续看了 等哪天心情好了再从第二集看看吧
看了一集,没看进去。一般而言,主角或作品视角是小孩子的影视作品,都不太喜欢。
复古风,就像Stranger Things一样。镜头,道具,音乐,故事似乎都不错,但就是不好看,不合口味,没文艺细菌啊,消化不了。
做旧质感的镜头语言,刻画的太细腻了,细腻到每一个旧机械都在表达情感;第二集开始直入佳境,每集探讨的东西,都远远超过了其的科幻外衣,预定今年神剧;如果你曾受过伤且希望内心受到抚慰,请耐心看完全剧,你大概会做出和我一样的评价。
好难看
色彩奇妙的故事
emmmm开头非常失望,中间几集好一点儿,最后又掉回去了=。=感觉也不用披上loop这个皮,毕竟漏洞太多了,比如时空停滞之下还能自由活动的人会老吗?被换到机器人身体里的Jakob为什么不去求助?比较有意思的是在一个日常生活明明是“过去”(借书卡也证明了是70年代)的时代,人们对于超现实的事物接受起来毫无障碍,仿佛一切都是自然的可以接受的,比如互换身体,时间停滞、穿越时空遇到另一个自己……家庭和亲情最简单最直白地拍出来就很感人,比如事业没什么成就还死要面子却尽力想护家人周全的父亲整宿整宿在家外带着机器人巡逻
亚马逊又想打入在线市场,又不想花大钱,这明明可以拍成精彩的神秘系科幻片,却被薄弱的制作经费拖累得只能草草过场,实在有些可惜了。个人评价:B
本来以为是咱麻版黑镜,结果发现真的跟《Arrival》一个调性。nah I'm gonna pass.
没看懂
视觉上那位瑞典插画师Simon Stalenhag的画作通过本片美术风格可以说是得到了完美复刻,内容上则像是读完一本《小城畸人》或是《米格尔街》式的互有牵连又相对独立的科幻短篇小说集,除了探索宇宙的硬科幻,这“本”科幻小说集基本汇集了那些因为失去、心碎、宿命、无缘等等一切作为常人所经历的痛苦而去期盼和想象的科幻本质的命题——穿越时间,我不是我,交换灵魂,时间停驻,平行空间;节奏并不觉得慢,悲伤的倾诉,忧郁的美丽,接近现实又与现实迥异的异质感,比如“时间的河流”之类的熟悉比喻诠释美而忧伤;本剧还有个大优点,就是剧情关键点会故意不用特写提醒观众,而是假装无意中在某个镜头边缘或者通过某个细节“一笔带过”,因此细品可以收获许多解密乐趣和解读空间
节奏慢的不能再慢。但是如果是失眠的人或者拖延睡觉的强烈推荐!!每次看着看着我都睡着了。。特别神奇
EP1:你的妈妈后悔成为了妈妈,但这并不影响她爱你。EP2:你忙于羡慕别人的人生,但也许别人更羡慕你所拥有的。EP3:没有什么爱能永恒。EP4:人生就是一瞬间。EP5:你自己的力量永远比外力强大。EP6:你爱的人只是你想象的投射。EP7&8:生命的轮回。
2倍速都觉得慢...故事就是套这软科幻外衣的老套鸡汤剧情..弃了,实在看不下去了
配乐满到有点吵。
实在不喜欢这么慢的节奏
If I had a kid, I would never do this to them. I'd be there for them, always.
看这剧的那一周晚上都在做奇妙的梦,大概就是这个剧妙的地方,有机器人和时光机的宇宙还不是一样有生老病死兄弟反目以及尴尬得要死的韩剧捉奸桥段哈哈哈哈
beautiful//看完了,后半部有几集节奏拖沓了,但整体氛围非常美。拜托各位给低评分因为说科学成分不够多的朋友们还是去读三体好了。。。是不知道软科幻是个类型还是?我看到一堆这一类的高赞评论,满头问号。
一口气刷完,风格很对胃口;情感细腻,扑面而来看到e08中那组浓缩了几十年的蒙太奇,尤其当拖着垃圾桶的镜头出现时,眼泪夺眶而出,“时间太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