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午夜才能连接的地狱通信。
只有充满怨恨的人才能看到的联络地址。
说出你的怨恨吧。
只要你和地狱少女定下契约,她就可以立刻把你的怨恨的人带入地狱。
但是,诅咒的代价是你死后灵魂也必须坠入地狱,无法升入极乐世界,永远地徘徊。
之后就由你来决定了。
你愿意吗?
以自己的灵魂为代价,把你怨恨的人送入地狱……一直很喜欢章回式的动漫和小说,一个个不同的故事,一个个在现实中饱受煎熬的灵魂。
陷害。
骚扰。
嫉妒。
迁怒。
报复。
各种各样的怨恨。
很喜欢地狱少女,那个娃娃一样叫做爱的女孩子。
她住在一个开满曼珠沙华的地方,满天的红就如同她的眼眸,那么美丽又是那么安静。
死亡一样的感觉。
在某些人眼里,她是死神。
但是,她是那么可爱而又寂寞。
每天陪伴她的,除了永远只有剪影的婆婆,就只有无止境的寂寞。
记不清哪一本书说过,坏人,其实都是很寂寞的吧……你的怨恨,我接受了。
那我呢?
谁来拯救我呢?
不知道未来还有多久,不知道寂寞还要多久,即使能够掌握别人的生死又如何?
所有的所有,都没有尽头。
突然记起几天前祭祖的时候,烧过的纸灰四散飞扬的场景。
如同黑色蝴蝶一样,决然而凄美。
听说纸灰飞起来就是祖先在取用的意思。
我一向是支持鬼神之说的。
我想,应该没有祖先会不尽力去保佑自己的后人,只要他能,他可以。
只是,有很多事情,是他知道但无法改变的。
排行第一的短评居然说剧情是零,你们的社会经验才是零好吧?
幸福的人都是一个样的幸福,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可能你们都是幸福的人,但你们以为编创用这么多篇幅只是想讲千篇一律的同态复仇吗?
几乎故事中的每一个人召唤地狱少女都有自己的理由,审视这些理由,才能为我们揭示出社会和人心的一个个阴暗角落。
用你的同理心去感受每个复仇与被复仇的人的活生生的经历才是本作的重点好吗?
举几个小例子:第11集被诽谤的政治家儿子找报社主编寻仇,讽刺的是日本媒体被政治势力操纵,不顾新闻伦理恶意中伤给他人带来的伤害;第12集,一个认真热血的老师竭力帮助自己社会疏离的学生,但他自己在学校里也是一个被羞辱与伤害的角色(校长说:“总和那些差生搅在一起干什么,我们要的是升学率”),带上面具时,他们的角色是老师和学生的对立关系,但两人却因网络空间的虚拟而得以展现自己真实的焦虑和痛苦,进而产生了一丝情愫,用彼此发落地狱的方式互相慰藉;第13集不仅追溯了地狱少女从书信时代到网络时代的发展历史,也展现了“复仇”本身的无力,一个画家因为妻子的外遇召唤了地狱少女,但复仇带来的一时快感很快被沮丧和恐惧所取代,他的一生被自己的罪责折磨,走向地狱的丧钟反而成了他最后的解脱,最后在画家画室中整面墙壁的地狱少女画像更是给人一种面对宗教偶像的震撼。
但这一切都抵不上画家最后面对地狱少女的对话。
画家问:到地狱后,是不是就可以见到我的仇人了?
地狱少女说:地狱也是很广阔的地方。
这简练的对话蕴含着无比厚重的分量,用但丁的话说,来到地狱的人要捐弃一切希望。
此时不论是补赎或是和好都已经不可能了,这又是何等的苍凉绝望!!
你可以不喜欢地狱少女的设定,觉得这样处理问题很荒谬,但本作试图告诉观众的是,对于一个地狱般的社会而言,地狱少女反而成了最终的解放者,死亡反而成了自由的归宿,这是一个多么可笑又可悲的事实。
这样一部精彩的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居然被如此低评,我只能猜测要么死宅们太蠢,要么老大哥太无孔不入。
这种类型的动画看久了会腻,好像希瑞,花仙子,奥特曼,假面超人,每集都是一样的引发怨恨的开头,一样的交付草人,一样的犹豫,一样的解开红绳,一样的怨恨流向地狱会腻的。
一开始看,喜欢对那些人的折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日本也是梦想吧。
只是,如果怨恨深到去找地狱少女帮忙的那些人,却没有一个敢于自己动手不是吗?
说着怨恨对方期望流放他们永远在地狱不得超生却连自己一同堕入地狱的代价都不敢付不是吗?
我同情有的人,因为他们的怨恨不是自己能了结的,对方太强大或是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假手他人,而有些人,我有的只是唾弃,说的咬牙切齿的仇恨却连自己拿根棍子的勇气都没有。
只会说着我可以随时动手,却一再为了自己犹豫。
那种人,不是连复仇的权利都不配么?
爱与恨相生相伴,没有用心爱过的人,是不会懂什么是恨的。
这里所说的“爱”是广义的爱。
重要之人,在意之事,那些谨小慎微守护着的点滴希望和幸福,那些照亮黑暗人生的微弱烛光和萤火,活下去的意义,生存的希望,一朝被烂人毁掉之时,唯一的愿望就是让他去死。
我在开始看这部番剧的时候,脑海里就曾有这样的人,他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甚至想尝试着在12点的时候看看网上有没有这样的网站。
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觉慢慢变淡了。
而之所以看了很久才看完全部的26集,也是因为每次看,都会令我想起刚开始看的时候的感觉,我已经不再执着于过去了,但阎魔爱却没有放弃。
我以为这部作品的优秀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没想到竟然会有人留下那些非常不成熟还自以为成熟的言论。
前几集单纯的复仇,一气呵成,是非常符合一般人的情绪变化的,被愤怒控制的初期状态就是希望最快地达成愿望,而这个愿望就是希望对方下地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也听不进去人劝。
前面几个故事也是善恶更加分明的,让人看了解气,因为对方罪有应得。
随着剧情的推进,故事不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更加复杂,有更多关于人性的表现。
很多人不是单纯作恶,而是事出有因;有的人恨错了对象;有的人是因为自己心里扭曲而诅咒了别人,因为自己的懦弱而选择了逃避。
无法决定判定对错的这些情况,才是这部作品真正要探讨的主题吧。
因为诅咒别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令自己深陷其中(死后也会下地狱)。
唯有面对,想办法解决,才有可能改变现状,这也是男主一直选择阻止对方扯掉红线的原因。
不过是经历了几次挫折,看到了社会黑暗的一角,年纪轻轻就摆烂躺平,可不是什么看透了人生的云淡风轻。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一点,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遇事的承受能力也不同,更不用提理解他人的能力了。
连阎魔爱自己都深陷于此,困住了几百年。
所以,这部作品给每一个含恨苟活于现世的人提供了一种选择,如果毫无代价、只要输入对方的名字就可以把他送走,你会不会这么做?
如果告诉你诅咒别人害人害己,要搭上自己身后之事一同坠入地狱,你还会这么做吗?
这很考验人性。
我不会了。
因为我有个没耐心的坏习惯,好几年前也还小,看了一半就弃了,也并不真正理解怨恨与释怀,罪恶与同样深重的罪恶。
如今再将它认真看完,才明白了这部番传达的核心。
悲剧已然发生,破镜再难重圆,弥补已无意义,而复仇亦无价值。
刹那间的愤怒解开后,它带来的只是空虚,是苦痛,从此不得不与黑暗共存的不安,和同样成为手上沾血的加害者的悔恨,伴着那胸前洗不去的印记,终生无法释怀。
害人终害己。
《逆蝶》我所感觉到只是一片耀眼,那带着甜香的花儿,也变成有毒的果实,又是一个雨天,想将这时光,用那天空紧紧连接。
人哪,一个人的记忆,我们能将它留至天涯海角吗?
对于一个记忆,我们又能拥有它到何时何地呢?
每一个记忆中的模样,我们又能拥有它到何时何地呢?
害人亦害己,在你死后,你的灵魂也会落入地狱。
(日本以前有一句话,诅咒人要准备两个坟墓,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被诅咒的人)人世间被称为缘分,相系的红线从此纠缠,脆弱且悲哀的彼岸花,终日以怒为萼、以悲为蕊、以泪拂面。
每个人都活在事与愿违的人生中。
教室里的人际关系很复杂,就算知道是我不对,也必须这么做,就算知道那样做不行,也必须迎合。
这样反复着。
是因为你自作聪明,想去地狱游山玩水吗?
这样好吗?
把地狱当做极乐为了自己的幸福导致别人的不幸是不对的。
我讨厌雾,不知道前路有什么而感到不安,看清前路的话,有讨厌的事情也会努力。
小姐,你没有做错,无论时代变迁,人类总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伤害别人,用罪孽掩饰罪孽,然后这时候怨念就产生了。
俗话说结果好就是一切都好,伤口能治愈的话就是万事大吉了,不过一旦醒悟,会发现新的伤口还是那么疼,结果根本没有“结果”。
人这种生物真是可悲至极。
新的伤口,比原来的更。。
爱,你释放自己的怨恨,同时生出了新的怨恨。
你罪孽深重。
不要许诺做不到的事啊。
和你没有关系--有没有关系我自己来决定。
怨恨的念头在扭曲,不能不管。
爱之鞭。
《二笼》淡淡梦路长,叹息亦止。
明月高照,照心路。
路边野花摇,指前途。
罪如歌,错综复杂,伤我心。
伸手长河中,任其流;心紧锁,因爱而醒。
没关系,就算一直是现在这样我也一定不会上天堂的。
折樱桃“这是我最喜欢的东西,所以要破坏它。
”哥哥和男人,妹妹和女人,那两个人在这两扇门之间迷失方向了。
人有无法越过的界限。
这一点不能无视啊。
因为花也很努力呢,不管是日晒雨淋,都会绽放,因为有人欣赏自己呢,因为有人欣赏自己,所以才能努力。
对别人做一些自己讨厌被人做的事情,真好玩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声音一直跟着我,那是绝对无法消失的泡沫的影子。
是报仇幸福,还是忘记是幸福?
《三鼎》人是有不想被别人看到的一面的。
自以为是,而且大脑简单。
还这么粗野,就会嘴上说。
你不擅长与人相处吧。
怨恨 痛苦 嫉妒就如同鼎的三足,支撑着人的内心。
总有一天她会明白自己所做的选择是多么空虚。
一时的温柔反而是罪恶。
我想人类是很可怜的生物,想逃脱痛苦但却又被过去紧紧束缚,去实现无法实现的梦想.别人与自己相合便成为镜,光与影均能到达的尽头,那遥远的地方,便是无间地狱。
谁也没来,你就这样孤身一人。
是啊,根本没人来救我。
人是脆弱的,无论何时都想着保护自己,所以看见了也当作没有看见。
你就是我。
在展开我要说的点之前, 先简单说一下对于整部剧的overall feelings. 它有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内容可以看作单元剧, 作为单元剧来看, 探讨的问题先不说有多少深度, 但是很真, 有现实性. 所以怀着这个level的期待去看这些单元剧的集数, 还算是马马虎虎的作品. 其中bgm是我喜欢的风格, 然而人物造型真的不敢恭维, 除了爱和骨女外, 其他人……额.. 但是它又不是纯粹的单元剧, 因为柴田那两父女的出现贯穿了这些单元剧, 使得中间的十多集很尴尬, 尤其是每集都要看这两父女. 最后的三集交代爱的身世, 算是能引人思考的点, 还不错. 好了, 下面开始dis 柴田我几年前在London business school attend 的第一个 doctoral module 的第一个section 里, 其中的一篇assigned paper是 Coase (1976) 的 Adam Smith’s view of man. 我没读过Adam Smith的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原文, 但是按 Coase 的话来说就是, according to Adam Smith‘s presented case, 当被问到你是否愿意牺牲自己的一根手指去拯救一百万人的生命时, 那个人会回答愿意, 但并非出自 the love of mankind, or love for these people whom he does not know, 而是出自 the love for the dignity and superiority of his own character. 简单说就是, 因为他必须做这样的选择, 他才是一个高贵的人, 才是在别人眼里有价值, 值得肯定的人, 才是不会被自己良心惩罚, 能继续自我认同的人. 所以这一切并非为了那一百万不认识的陌生人, 而是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可以得到utilities.当然, 无论是Adam Smith 还是Coase, 以及我现在, 都知道,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但是它能很好地呈现什么叫伪善, 也正是柴田中间十多集一直做的事情. 一个偷拍别人的照片去勒索钱财的人, 每集都要说一遍 (明说或暗示), “复仇是不对的, 你复仇了自己也要下地狱“. 哦, 你不在乎? ”我跟你讲, 你之后一生都会背负这种罪孽, 这种沉重感, 你肯定会后悔的“. 哈? 你问我要怎么办, 你被恶人凌辱、欺负、甚至生命收到威胁? “我不知道, 我也不敢保证可以帮你解决问题, 但是复仇就是不对的”. 没错, 这是个平庸至极的窝囊男人. 他眼中有着他闲得无聊时临时定义的“对”与“错”. 虽然他自己不能清楚地阐明什么是对, 以及为什么是对的, (无论是他的女儿还是其他地狱委托人问他), 反正“复仇”, “私刑” 之类的就是不对的了, 不对在于这些词本身, 跟当事人毫无关系. 所以每当知道有人准备要做这些“不对”的事情的时候, 他不尝试去阻止内心就过不去. 尤其讽刺的是, 每次知道后, 他都会以一种如消防员去火场救人 或者警察追查一件案件很久后终于找到了线索, 之类的心急如焚的仗势前去. 然而每次失败后, 又会在风中, 头发被风吹得零散, 若有所思地眺望远方, 展露出一种深深的萧瑟, 这萧瑟中又有着平静, 稳重, 深沉, 无奈. 对的, 如果你get到了这里面蕴含着什么, 这就是relief, 我已经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已经用尽我全力去阻止了, 但是事情还是发生了, 我也没办法. 我还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 还是一个有着dignity and superiority of character的人. 再加上这对于“不幸未能阻止”的萧瑟, 我就无可厚非了吧, 内心不会收到谴责了. 记得有一集是她女儿和他吵了两句, 然后跑去淋雨了, 他发了疯地去找, 那个情绪激动得……我就好奇, 有人如果欺负了他女儿, 他又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 有本事别去“复仇”啊. 虽然剧情没往这个方向发展, 但是给了一个讽刺力度更大的答复. 不需要什么女儿被欺负或者被杀这种事情, 仅仅是因为她不开心, 然后他就说出“我决定放弃了, 不管了”. 哦 对的, 这本来就是我为了内心不受谴责而做的琐事, 当现实生活有问题时, 什么内心谴责, 什么良知, 都一边去吧. 毕竟我为了生计也是个可以去勒索的人.这个男人的思维模式有迹可循吗? 很有. 万人吐槽的22集, 就是讲和他前妻的故事那集就是很好的诠释. 我喜欢你 追你的时候 你就是女神, 我只是一个卑微的存在. 追到后, 结婚时半途离开, 为了帮忙同事, 这是我认为“正确”的事情, 你不可以怪我噢. 结婚后, 工作忙没办法, 冷落你没办法, 都是为了养家, 这是“正确”的, 你不可以怪我噢. 然而, 你居然有外遇? 要我原谅你? 疯了吧, 你可以去死了好吗? 真的死了? 虽然间接是我造成了, 但是我没错, 一定要一口咬定, 没错. 你问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 反正我一路以来都是做“正确”的事情, 所以错的肯定是你, 而且错了就该死. 不仅如此, 就算死后, 也别扯上什么妻子, 要强调, 只是前妻而已! 当然用通俗的话来说, 真是渣到不成人形. 最后在女儿的有可能杀死自己的情景下, 没办法了, 演个苦情戏, 随随便便认个错吧. 无论是Adam Smith 还是Coase (1978), 他们想说明的一点就是, human beings 的 self-interest. 柴田这个人全剧贯穿的自私到极致的形象真是够 consistent了. 把这样的人跟仙太郎扯上关系, 还做一个explicit的对比真是对仙太郎的侮辱. 讲到这里就稍稍说一下仙太郎. 从剧呈现的内容来看, 我觉得其实仙太郎就是一个正常的挺注重情义的人. 他平时对爱的保护, 以及从爱第一次假死后的几年里, 表现出的真是很善良关爱的举动, 尤其是最后还提议一起离开村子. 爱对仙太郎的怨恨, 不能说毫无道理, 也没有理所当然, 还是看爱本身是如何定义仙太郎在她心中的位置吧. 从结果来看, 仙太郎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爱第二次被埋的命运. 抛开他对爱有什么个人情感的主观因素, 他对爱算是 能帮的都帮了, 剩下的要怪就怪仙太郎弱小无能, 不能对抗全村的人吧. 但是问题就在于, 他也参与了活埋的过程. 当然他是被迫的, 以及就算他不动手, 也改变不了爱的命运. 然而, 他没有去反抗, 拒绝参与, 这就是对爱, 对保护的誓言(如果有) 的背叛了. 所以他就是作为一个正常人, 做的一切都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爱是把他看作许诺过要保护自己的人, 那可以看作背叛吧. Reference:Coase, R.H. 1976. Adam Smith’s view of m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3): 529-546.
只消一集就让我彻底对此番痛恨。
23集。
护士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彻头彻尾的好人,被完全不认识的人怨恨,导致去了地狱,灵魂永远受苦。
老爷子说爱的新也在嘎吱作响,所以呢?
你一时的痛苦和一个人的灵魂永远轮回于地狱相比算个屁。
设定之下,她就是个地狱的摆渡人,完成工作是本职,有点感情已经是大恩大德了。
但我正是突然发现,这个番彻头彻尾的三观不正。
地狱到底是为什么存在的?
一些宗教告诉你,是恶人生前做了恶事,时候需要惩罚;一些文化告诉你,是有人生前虽然做了恶事也做了善事,但仍有罪孽没还清,需要在地狱继续赎罪;一些作品告诉你,地狱是有人生前怨气太重,怨恨他人,要在地狱付出代价。
上述这些,我都可以理解。
死后下地狱,是因为生前做了不善的事情导致的。
至少至少,是生前做了一些什么导致的。
这样的地狱对现世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和约束作用,告诉人们生时注意言行,多做善事。
然而这个番告诉我,有的人生前啥都没做,就下地狱了。
还不是等自己死后,而是被拖进去的。
exm?
地狱地狱,是牢狱,是关押犯人、认清罪恶的地方。
然而23集一集就让我明白了,这个番的地狱根本就不善良,而本身就是邪恶的、麻木的、没有人性、不通人性的。
另者,地狱之所以存在于各种文化之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和现实不同的特殊性。
现实无法做到的事情,地狱帮你做;而这种帮助往往——甚至一定——是在监督之下的,会有一个全知在判断一切。
现实中的怨恨是可以发泄的,而且发泄者颇多,只需要一把刀子就够了。
本番的地狱有做更多的事情吗?
没有。
只是花里胡哨了一点罢了。
现实中无法满足的很多事情——善恶颠倒也好、生来不公也好,几乎全部是因为现实的非全知性造成的,而弥补这一点正是全知的地狱可以做到的事情。
它能够看到所有的事实,然后根据一套标准判断人是否应该下地狱。
但是本番告诉我,不。
我地狱少女能看到任何事实。
但我无法做出抉择。
所以这样全知的能力能影响谁呢?
影响受害者?
不能。
地狱少女已经送了许多她认为不该送的人了。
影响祈愿者?
不能。
她也最终会收掉那些人。
影响地狱?
大概不能。
曾经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说地狱应该早就被掀翻了,因为里面住了无数个希特勒这样大恶大才之人。
但毕竟是笑话,因为地狱的概念上就是全知全能,和现实不同。
所以只能影响这些个摆渡人了。
所以地狱少女的故事真的如其名——只是在讲这个少女的故事。
和地狱、善恶、大道理、其他所有的故事——统统无关。
而单看她的故事……实在是空洞。
这部番大部分的篇幅在讲人间怨恨之百态,然而最终发现这些故事竟然没有意义。
地狱的设定对这些人没有一丝影响,没有地狱的存在这些人还是会一样怨恨、一样行动。
地狱甚至做不到自己的判断,地狱唯一起到的作用只是害人。
唯一有意义的竟然只是地狱少女自己的故事。
且不说第一季基本没讲,后面几季这些故事单拿出来也根本就不精彩。
是一部披着思想外衣的烂番。
扔掉那些空洞的思想、露出的只是粗糙的剧情和错误的价值观。
-提一下另一部番——《死亡游行》,里面也有一个类似的地狱设定。
这里面也有冤假错案。
但是,与地狱少女非常不同的是,《死亡游行》的地狱并不全知全能、也不冷酷无情、也不一成不变。
这个地狱并不对标于弥补现实的缺憾,更像是现实的延续。
《死亡游行》的调酒师需要有自己的阅历,甚至不是人类,需要通过特殊的“辩论”才能判断人类的是非,最终选择上还是下。
调酒师会犯错误,但犯了错误是有机会把人救回来的,说不定比现实的冤假错案更宽松;调酒师一行就好像研究人员一样,观察和学习人类复杂的心理,而剧情的相当比重也在这个地狱不同人员本身。
而酒吧、赌局等设定上都增加了基调本身的戏谑感,相比地狱少女从头到尾严肃的基调而言,反而更让人看到荒诞,在荒诞中思考意义。
地狱少女严肃的基调反而让我更严谨的思考,从而发现其内核之空洞、价值观之扭曲。
--总结一下,地狱少女单拎出来的故事属实不行,拼在一起内容充实。
然而被安在了不堪一击的内核与逻辑之上,讲述重心和基调也有失偏颇。
到此其实就两三分的样子。
烂番多了去了,价值观扭曲的也不少。
价值观扭曲还是不推崇的。
展现人性之恶的比这恶的多了去了,看着比这个难受的也多了去了,但共同的都至少是让人对善有向往和追求,或者对纯粹的善产生警惕,或者对善恶的二元判断深刻思考。
无论如何,带出了东西。
但这个番告诉我,善没人在乎它好不好,下地狱不管善恶什么事;怨恨也没什么对错,怨恨浅了你这辈子不舒服,怨恨深了对方比你先下地狱罢了。
所以我打1星。
就这一季,恶心人的同时还没营养,而且让人看出整个番的基础其实就有问题。
当然,后面还有很多类似的事件,这里就拿我第一次深有感触的一集说事了。
被画风吸引,继而第一季第二季穿插着看。
故事情节不算吸引,但是一个一个的小故事确来得很真实。
但也就是真实,于是看的过程中不会只把它当成一个娱乐性的动漫来看,相反,思考着每个故事反映出来的人性的真善恶。
或者,可以这样说,地狱通信这个方式本身就容易让观众反思,究竟这样一种方式能否正确地像片子里一样的存在于世间。
像二笼里最后出现的情况一样,由于地狱通信的真实存在,人们所谓的“怨恨”来得更加容易了,地狱通信变成了一个单纯的执行机构,没有规矩没有任何制约的帮助人们消除了所谓的“怨恨”。
但是,正如片子里的许多小故事反映的,很多事情并没有得到现有社会公正公平的处理判定,而地狱通信正是代表了这些受害者群体的一种信仰一种寄托。
我想,这应该也就是这部动漫所要表达的吧。
PS:忍不住谷歌一搜索,还真的有个日文版的地狱通信网站。
其他拉了红线的痴男怨女暂且不表只说说柴田爱和柴田仙太郎这对.爱是受了活埋才变成整个3季中最强厉鬼的.然而爱内心的纠结点只在仙太郎一人身上(爱你搞错了吧),从这点来看,她和骨女也没什么特别大的不同.她纠结的焦点在于,为什么仙太郎会杀她,当然观众朋友们都知道仙太郎那倒霉孩子是被村民和自己爹逼着半推半就铲了第一勺土,接着就逃走了罢了.第一季她对柴田家的后裔下杀手时所说"又想再杀死我吗!我不会再让你杀死了",她会想逼死柴田家的血脉,她会想重现柴田一杀妻的场面,不知不觉又会想起杀了自己的仙太郎.最后让她释然的不过柴田一的一句话."我宁愿那时死掉的是我自己".她才终于回忆起仙太郎多年的真心,那天的哀求 .以及仙太郎对她持续的思念与愧疚.至于爱为何要击毁仙太郎为她所修的寺庙.我觉得倒不是爱原谅了仙太郎.爱只是想要一个了断,依旧恨他,依旧爱他,然而她仍然游荡于世间,仙太郎早已入了轮回了.此生不能再见,不如不见.一把红莲之火,燃尽前世恩怨.第二季.爱仍然发扬了"见到张得像仙太郎的男人就走不动路"的优良传统.(把庙烧了还是没办法忘掉那张脸).这次登场的红叶君真的长得很像少儿时期的仙太郎(上次的柴田一简直就是中年时期仙太郎),再加上和爱相同的命运,于是爱再次爆走了.再次重现了一把400年前的场景,这次让爱真的解开心结的是红叶君喊出的那句"住手!",其实爱很希望400年前仙太郎也喊上这么一句吧.即便是保护不了她,也能陪伴她,继续站在她的立场上呼喊吧.于是爱终于能够轮回往生.可喜可贺.柴田家的爱,大抵也是个普通女子罢了.
好像第三季死的人好像都比较无辜 签下契约的人并不快乐
台词重复性太强了...
就人设有意思
高中暑假看的了,就前两集有点感觉,后面一味重复难以忍受。经常是不明所以的怪异剧情设定。歌挺好听的。
给两星低了点,也就两星半的样子,每次都差不多的感觉,而且我一直没弄懂,为什么跟对方契约的时候说灵魂下地狱那些人就要挣扎啊,反正这辈子先过好来再说嘛,如果是我绝对毫不犹豫。
yiban xin de mi lu?
三四季放一部剧场版就能讲完的事情活生生做了多少集?看了三季才来打分的,真的烦,真的垃圾。一个套路一段话翻来覆去翻来覆去
三无少女!!!
三鼎只看了差不多开头和结尾。
不咋的!!!!
啊啊啊,怎么评价好呢。剧情设置重复,过很久给你抖个包袱,为了那几个包袱给四颗星,啊~真的很拖拉。
完全被地狱少女的和服给折服了。在冥河上摇船什么也太有意境了。有些场景做的很梦幻很美 剧情本身比较弱
很诡异。我跟我弟的总结是:这部片子告诉我们,不要做坏事……囧
感觉还是挺出名的啊,怎么居然能那么难看,真是难看的要死看这个等于下地狱吧。。坏人根本没得到什么惩罚啊。。99%是好人被欺负和死神装逼镜头。。每集就是不同的人许愿,真是倒胃口
故弄玄虚吓得就是你,可惜没被吓到感觉蛮无聊的。三无少女很萌,个别几集很萌。音乐好听
闇に惑いし哀れな影よ、人を伤つけ贬めて、罪に溺れし业(ごう)の魂、一遍、死んで见る?
情节太重复了
不如一二开头的故事情节比较紧凑,但是后来觉得有些乏味了。
当年超喜欢的
额……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耐心的把全集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