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37天

37 Days

主演:Nicholas Asbury,Simon Coury,Niall Cusack,伊恩·麦克迪阿梅德,蒂姆·皮戈特-史密斯,比尔·帕特森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战前37天》剧照

《战前37天》长篇影评

《战前37天》短评

我没有给历史的标签,因为这非常的不历史。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做为胜利者的BBC,居然如此抹黑自己的祖国。所以现在“反思”曾经的一切才是政治正确么?!

2分钟前
  • Nidhogg
  • 较差

涉及上千万人生死的战争起因可能只是几个人的意气用事。

5分钟前
  • 花生酱
  • 推荐

奥匈皇帝的反应速度有点慢外交又看爹。ppt最后的讲话还是很感人的,但确实是把生命与国家利益放在天平上比较啊。

8分钟前
  • 豆友190610461
  • 还行

当成英国视角的时间轴叙述还不错。就是依然不改英国人一贯套路化的“德国人都是疯子,哈布斯堡都是傻子,俄国佬都是酒鬼,法国人都是逗逼,就我们大英帝国人人爱好和平坚持正义道德高尚。。。” 劳合乔治个逗逼到是被狠狠黑了。另外也坚持不忘黑一下工人领袖。。

10分钟前
  • 哈雷
  • 推荐

其实最精华的是片头……配乐唐顿风,表演是传统英国做派不过某些时候“外交辞令”真让人想起[Yes, Prime Minister]。算是英国立场上的历史课本剧吧,说的蛮清楚的但是实在乏味。选角不错。两国小职员的视角真是傻到家了,尤其是英国那边,还要搞点爱情……

14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如果我是老师,就把这片子放给学生看,然后让他们给我画人物关系图和国家关系图,比照书讲有用多了。

18分钟前
  • 苜秾
  • 推荐

失望 本片的很多内容的真实性都有待商榷 感觉是一部不是特别负责任的纪录片 与真实的七月危机有一定差距 着重放在了后几天 但前期也特别重要 法国的视角体现的也太少 法国总理去俄国之行是必须要提及的

21分钟前
  • 裴彬尼
  • 较差

不得不说我们对国际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前强势的英语文化影响。英国人的视角拍自己是文明人,德国人是战争狂,俄国人是战争狂,法国人干脆没有戏份。。

25分钟前
  • sirs
  • 还行

俄国人、德国人都是疯子,法国人都是逗比,奥地利人都是傻逼,大腐国人都是伟光正,历史果然不能只看一面。

28分钟前
  • Roland_L
  • 还行

三集mini剧讲述一战爆发前的外交角力,主要重点当然是在英国政府内阁中,以外交大臣为主角。口述者是英国和德国的两名外交文员,视角挺大,情节发展和紧凑程度也是刚刚好!

31分钟前
  • Simi
  • 力荐

三星半

33分钟前
  • zison草莓酱
  • 还行

"I know your game" "you can't play it though"||||||Necessity knows no law #两句话说完近代史# #英国人的政治正确#【修昔底德怎么想233

37分钟前
  • GGH&&
  • 还行

叙述的还算中肯,确实和现在有点像。

38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拍得不错,老老实实的。唯一要较真的是里面的小毛奇,他在电视剧里被塑造得非常强势,而之前读书的印象应该是个谦恭而知道自己短处的人。另外,要是把和历史相关的电视剧啊电影啊收集起来,那还是有趣的,里面的差异和书写方式也各不相同。

40分钟前
  • 李卜克内西
  • 推荐

萨拉热窝的三声枪响,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战争。

41分钟前
  • Boléro
  • 推荐

戰爭爲什麽爆發不是簡單就能說明白的,就像人的心理你研究明白了

42分钟前
  • 海王星北
  • 还行

"I've always loved this sight on a summer's evening. I find it inexpressibly consoling and I want it to last forever...the lamps are going out all over Europe. We may not see them lit again in our lifetime."--Edward Grey

44分钟前
  • 冬暁
  • 推荐

落日余晖……看那大不列颠,一战帝国二战王国。

46分钟前
  • 唐错刀
  • 推荐

概率再小的事,一旦发生了,就变成了100%会发生的事。回头看的话,其实促成这事的有多少阴差阳错的误解和巧合啊,但是发生了的,一定会发生。

48分钟前
  • SnAuSr
  • 力荐

BBC纪念一战100周年的电视剧(不是纪录片),大咖云集,我指的不仅仅是演员,对各国君主的处理都不过分,除了尼二的形象,我还是蛮欣赏李赫诺夫斯基的,有趣的是德国驻英大使有个斯拉夫名字,而俄国驻英大使则是德国名字(贝肯多夫)

49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