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队长真的是yyds,满口脏话,却不让人反感,一个眼神和身体的细微动作都是戏,据说拍这部戏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真的是让人敬佩。
黄金标在我心里是男二,他和贾队长的对手戏真是啼笑皆非,看到豆瓣这么高的评分我就放心了。
实至名归!
正面角色也都挺好,爱国主义感非常强烈,应该让更多的老百姓看到这么好的剧。
最后致敬曾经的革命先烈!
国耻勿忘!
民族自强!
《地下交通站》自然是神剧,那种丑化鬼子和宣传我军都不惜余力的作品。
但在这个剧里,还是会有那么一点意思,然后这一丁点的意思慢慢会发酵出更多的意思。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但在很长一段日子里,很多人以为再也看不到明朗的天了,在那些日子里,究竟怎么熬呢?
《地下交通站》算是一面哈哈镜,负负得正,有时候也意外地会映射出那么一丁点的真相。
怎么熬,一边哭,一边叹息,一边笑呗。
我们都是神枪手——群英图作为抗日神剧,这部戏的中心人物分别是石青山(英壮)、蔡水根(吴越)、小石头(陈松)英壮扮演的石青山是各种cosplay:三教九流,有胡子和没胡子。
其中最为铿锵有力地该是和黑藤规三的一次交锋:什么才是中国人。
但是因为整个剧的风格偏向诙谐,他基本还是属于秤砣的作用,也就是一剑定江山。
真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石青山出马,齐活。
这个人物接近李向阳(《平原游击队》)或者罗金保(《小兵张嘎》),但如果侧重点在他身上,不免武功有余笑料不足。
所以只能是托底,毕竟再好的交通站背后真正有力的还得是武工队。
吴越(吴樾)算是动作片演员,本人更是国家武术最高级别(武英级)的武术冠军。
但整部剧集只有练习摔跤和惩治叛徒扭断脖子两处显出了身手,大部分时候是以“到底是不一般的汉奸”出现的,反而演得非常松弛:不必真刀真枪,处处生龙活虎。
小石头多少有些人小鬼大,但一个小孩子经常出入鼎香楼更为自然。
后面两个人接头打闹也都是从你欠我烟钱,你怎么又拿我火烧这种出发,这就比冯掌柜(赵铁人)一次次卖炉要来得合理。
而且这样三个人的年龄层次也算是搭配不累。
可以说群英图的设计就是提供一个合理。
无论情节多么荒诞,这个地下交通站运转有据,能打能退。
但是剧好看往往不能仅仅依靠合理(当然,这个前提塌了,就会变成真正的“神剧”了。
高明与否,还得靠对手衬托。
大洋,还是一口酒——群众图从群众开始,这个剧就开始往不合理的方向开始撒欢了。
譬如空耳天后齐老夫人(金昭),财迷孙友福(鲍大志),酒量过人杨宝禄(高亮)……齐老夫人每天打拳,独门兵刃拐棍更是让贾大队长闻风丧胆。
整部戏下来都没有说全八国联军的段子让人着急,空耳对话算是逗哏大王(相声里常见这样的“我和你问好哪”“哦,我还以为你是在向我问好哪”的玩法)。
老太太沉着冷静,颠三倒四,胡搅蛮缠,笑中含泪。
她连今天我到底吃了没有都吃不准了,却还记得老伴在的时候两口子说的话,她说:昨晚我梦见老头了,商量着饺子拌是什么馅。
这个背景是师娘回乡,发现鬼子把家里的祖坟扒了。
本来就有些衰弱的老人变得更加耳背,糊涂,但她还是会记得和老伴在一起的日子,嗫嗫喏喏。
孙掌柜饱受大洋之苦:见不到大洋之苦,大洋拿到手里又怕别人找回零头之苦。
这个苦那个苦,因为花大钱的都不给钱,花小钱的他一高兴还经常贴钱。
他经常害怕,也不懂什么主意和口号。
他说得最伟光正的话就是:我就是饿死,也不会用这几块大洋。
因为给大洋的是美国飞行员(大山),因为飞行员来打鬼子。
宝禄的手艺到底怎么样让人吃不准,因为他不是往菜里多放盐,就是往汤里多兑水。
毕竟能点菜喝汤的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好人。
就这么一个不知道刷牙是什么的糙汉子,动不动还以为自己和八路军是一边的,威武。
如果喝上几口,八路有没有他威武都两说。
他总盼着发生点什么,哪怕只是在作秀里真把鬼子给摔了。
他们都在抗日,只不过有时候只是觉得在忍气吞声。
一个比一个难看——群丑图忍气吞声对谁呢?
主要是因为有一个一个很可怕的日本鬼子——黑藤规三(赵卫东)。
黑瞎子满口成语又几乎每次都出错在点子上,但稍加推敲就会发现:他惊人的嗅觉从来都没有偏离过猎物。
而土匪窝最后能脱困下山,读军官学校的时候屡屡把野尻太君摔个半死,都可以显出这个鬼子无限接近于文武双全。
无奈队员何止是猪,简直是猪中之废柴。
所以黑瞎子最后都差点产生了悲壮感。
看着他一口一个混蛋,总觉得混蛋如果都是他这样还真难办。
黄金彪(熊伟)算是武力值最高的汉奸,野尻被摔惨那次让人对黄队长不免刮目相看:兔子急了回咬人,汉奸急了能打皇军。
但这也是他的缺点,毕竟一无是处的汉奸多少有了点战斗力,就不那么汉奸了不是?
白翻译(刘金山)最后算是反正了。
但是作为知识分子(翻译好歹算精通三种语音:日语,汉语,安邱方言),还是有骑墙的念头。
即便是石青山把他老娘(吕中)给请来,只要武工队不在眼前,他还是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娘,你不是给他们绑来的?
现在没有外人就别装了。
但得知自己的亲戚其实都已经遭了鬼子的毒手,还是从墙上爬了下来,毅然地给自己多准备了一条后路。
再加上野尻(程六一)和黄金彪这种整天发昏的猪队友实在没什么战斗力,而看上去有点意思的黑瞎子又自掘坟墓,所以他走上了光明的道路也算是心安理得。
当然,不止他们。
南极以北——贾贵抗日神剧自然得丑化敌人,譬如《举起手来》里的潘长江(本剧在郭德纲、于谦客串那集也有客串)。
所以坏人基本上都是一个比一个难看,很难说谁最难看。
但是在 颜冠英 老师出现之后,这个问题无解了。
就是不用再找答案了:贾贵为何,日月精华。
有很多演员都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如果没有这个人的存在,这个角色也是不存在的。
譬如东方不败之于林青霞(《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譬如丁蟹之于郑少秋(《大时代》),譬如Young Deborah之于詹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美国往事》),譬如伽利略之于福山雅治(《嫌疑人X的献身》)……譬如在这些俊男靓女之间,贾贵之于 颜冠英 。
我第一次见到 颜冠英 老师是在《北京乐与路》里。
他演一个卖翻版的小贩,大言不惭地耻笑香港帅哥吴彦祖:要说红,我这人民商店有卖他翻版的那叫红。
没听说墨西哥跳豆这零嘴乐队。
当时惊鸿一瞥,算是念念不忘。
《地下交通站》虽说每个演员都演得不拉后腿,但最粗的那条腿非“腰围不足二尺,冬天大棉衣穿着满打满算也不足一百斤”的颜老师莫属。
所谓贾贵一出,谁敢不怂。
他这种角色,就是画龙点睛的那颗眼珠子放了光,就是颊上三毛那毛迎着风打了颤。
只要他这小身板穿上非黑即绿的大褂(别说,还有半裸露两点的镜头),梳着苍蝇都讨厌的油头,挂着从未拔出来的枪(倒也欢天喜地拔出来过一次),满嘴“他妈的”这样一喷。
我的眼睛就离不开了,这个大概就是一见钟情,三生三世。
当然,十里的没有桃花,十里全是贾队长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汉奸嘴脸。
笑点从未如此密集,何止是雨打沙滩点点坑,简直就是万点坑,十万点坑。
汉奸是不能做的,否则你就得面对贾贵这样的脸。
《地下交通站》做到了亦庄亦谐,也谈得上寓教于乐。
大道理就像夹在火烧里的驴肉,咬一口,就那么烂在了肚子里。
回味是什么?
南极以北,贾贵最美。
资金问题还是剧本问题?
我很喜欢这个调调,一样是抗日一样是爱国,却能写得这般自然有趣,笑完还会仔细回味,等我家妞大点了,拿这部片子当做爱国教育片给她看!
这里面黑藤和野尻的官场斗争,讽刺意味特别强,其实和日本人没啥关系,就是借外讽内。
野尻是黑藤的上司,剧中搞明争暗斗耽误了很多“正事”,举三个已经看到的例子:1.日军为了向国际宣传中日亲善,搞文体活动,在鼎香楼摆擂台,日军和百姓各出一人。
本来野尻作为上级要露这个脸、站这个风头,但是训练的时候腰伤了,所以由黑藤参赛。
野尻和黑藤不对付,所以不希望黑藤比赛顺利,威逼利诱鼓动县城百姓把黑藤摔了个惨、然后自己带头叫好。
其实按计划应该日军代表获胜的,但野尻就是不想黑藤出风头,所以搅了局——官场斗争导致组织利益和官员个人利益不一致,以致目标无法达成。
2.日军想试探哪个村子是八路军的堡垒村,找了一帮人冒充八路军去郭家村试探。
郭家村是黑藤选定的治安模范村,这个试探目标虽然是野尻选定的,但是具体由黑藤执行。
野尻选这个本来就是针对黑藤,如果真试出来郭家村是八路堡垒村,就说明黑藤瞎了眼、十分无能。
黑藤在组织试探的时候十分不走心,甚至塞了俩日本人进去冒充……由于水根已经把情报送出去了,自然试探不出来,黑藤最后还长松一口气:幸亏他们不是八路堡垒村,这可是我选的治安模范村。
3.伪军警备队一个小队哗变后投降了八路军,黑藤接到日军司令官电话后的表现是暗喜+期待——这个锅归野尻背,这事儿一出就快轮到自己上位了。
时间过的飞快,天气变得好坏;气温下降迅速;出门记得衣服;多吃素食蔬菜;夜晚记得多盖;健康时时补钙;快乐保持心态;朋友常常关爱;倍感舒心愉快; 早上常常关怀;人生充满真爱;这条祝福不赖。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已在3G,你还在2G ;我在发微博,你在码祝福;我在看大片、你在等图片;我用手机导航,你打电话问路;我在玩手机,你被手机玩。
早安,亲
老太太起的早啊想洗澡啊,没热水啊福啊,咱这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咋还从外面雇人呢不是雇的人,是水根来了跟来了也不能要啊这老太太打岔打的还是挺有水平的,句句都押上韵脚整部剧诙谐幽默,但是原则问题又不含糊,不失一身正气这可比神剧好多了,神剧搞的所有人都不正常只是,剧里的汉奸还挺可爱,哈哈哈
与其他室内情景喜剧比较类似,剧情简单,场所也比较固定!
但与其他室内情景喜剧不同的是,作为一部抗战的影视剧,在整部剧集中竟然没有打过一枪,也没有任何打斗场面,实属罕见!
当然 ,为了具备喜剧效果,将反派日本军人描述得有些愚蠢,且没有表现残暴一面,也算在情理之中了!
与简单的剧情相比,人物刻画得十分深刻!
特别是反派的那几个汉奸!
黄金标—当地警备队队长,号称安邱第一跤,手下有几十杆枪,实权人物之一。
在剧中做的主要三件事就是:搞钱、躲八路,收拾贾贵。
白翻译—仗着自己是野尻的翻译,经常夹带私货,也弄出不少笑料。
贾贵—剧中反派的实力担当,戏剧化的表情演又奸又滑又怂的角色再适合不过。
三个汉奸中,自己对日本人算是最忠心的。
在黑藤的指使下,好几次已经怀疑到了鼎香楼。
编剧还有意的设定了三人的“食物链”:白翻译克黄金标,黄金标克贾贵,而贾贵又敢怀疑白翻译。
剧中的主演吴樾,是演艺圈少有的既是武术比赛冠军,又是中央戏剧学院科班出身,又能演又能打。
出演的动作类电影打起来也是拳拳到肉,令人印象深刻。
但无论是运气还是抓风口的能力,比起另一位同姓武行演员就相形见绌了!
这部作品放在现在播出,估计会有两种极端的“结局”!
要么掀起一波喜剧热,主要演员都跟着红了起来;要么有人批评,这么严肃的历史不应该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作品被封杀,主要演员被黑一波!
当然也有可能压根就没机会上映!
相比之下,剧集顺利播出,在豆瓣上收获了高分评价,但演员却没有翻红,也算是一种淡淡的幸福吧!
1.地下工作单线领导,单点对接这是基本原则。
本来石青山这个人物作为武工队队长严格意义来讲是不可能和赵华接头的。
考虑到两人的活动范围重叠,姑且算作为了避免误伤自己人不得不亮明身份相互协作。
但是卧底在土匪秃三炮集团的老四,他的身份竟然让小石头知道,这种处理手法就显得实在业余。
作为卧底特工,即便在军分区除了少数相关人员外其他人都不可能知道他的身份,这是特务工作最基本的常识。
更何况是另外一个地下工作组的成员。
本来在敌区的特务工作就危险万分,一旦暴露就是被摧毁。
怎么可能让两组人员互通身份?
即使要再怎么样突出小石头的精明,顶多也就是猜出有自己人卧底在秃三炮集团里,绝对不可能他还知道具体的卧底是谁。
2.小石头跑到王占魁面前死缠烂打,这个剧情的设计简直荒唐透顶。
如果实际情况这么干简直就是在送人头。
如果一个特务要缠住或者打听另一个特务的身份,一定是找一些追踪不到自己的第三方去代劳。
不可能蠢得自己亲自去送人头。
另外,王占魁不是贾贵那样无脑的地痞,而是老牌特工。
还不说老牌,就是受过一定训练的新手特工都清楚自己的身份是重中之重。
对于特工来说,身份隐藏不好就等于失败。
因此特工对于自己的身份最敏感。
假如一名特工公开身份姓王、有人对他说一句“赵先生您好”一定会让他警惕起来。
更何况小石头不但窜认王占魁的身份,还赖了一堆人家从未干过的事情。
傻子都清楚你在刺探身份,作为老牌特工难道就这样没心没肺?
地下交通站这部作品,个人认为是今年难得一见的好作品,至于说本子写的好,演员选的到位,笑料新颖,讽刺入骨三分,这些大家看在眼里,就不必说了。
这部影视作品最最难得的就是反映出了中国人特有的幽默感,用一种非常独特新鲜的方式宣传了抗日。
曾经在网上看过很多“爱国人士”义正辞严的抨击这部作品,说抗日这样沉重的题材怎么能够拿来搞笑之类之类的言论,并且表示要坚决抵制这部作品。
我心里真的特别悲哀,经过多少年了,我们国人乱扣大帽子的热情丝毫没有些许减少,完全不懂得欣赏却只懂得揪住一点不放,正是这样众多的“正义人士”以及“爱国人士”使得我们国家一直没有拍出如同《虎口脱险》一样的好作品。
从这种意义上说,我觉得《地下交通站》有非常正面的意义,他为我们的抗日题材类的影片真正添加上了丰富多彩的一笔~
本剧在中国情景喜剧中是独一无二的题材,即做到了对鬼子汉奸的极尽嘲讽又没有神剧的胡编乱造,在幽默欢笑中让观众更加憎恨鬼子汉奸的罪恶。
好的导演一定会成就演员,贾队长应该是颜冠英老师最成功的角色之一,确实到了传神的水准。
可惜本剧名气不大,值得看一看。
英达绝对是中国情景喜剧导演翘楚,无出其右,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
样板戏喜剧化
完全是话剧
年代情景喜剧真的放现在看不下去,看了两集完全笑不出来。比起当年的编辑部故事差远了。也不知道为啥分这么高。
情景喜剧里面还算是可以的,出彩的却不是男主角,反而是各个反派人物
看到贾队长跟黑藤就想笑
只看过一点,没太大感觉
吹得太过了,情景剧都不及格,就别往上拔高了。
看一次笑一次,不过把敌人弄得也太可爱了吧,哈哈
贾队长:我平常可不是那个样子,我是大大的良民~!
创意还是不错的,剧本没有问题,毁在导演和演员上面了
吃饭背景音,不怎么好看,也不烦人。
这部作品看完以后对我的直接印象,就是看到《梦断紫禁城》里的刘全,总会不由得想到贾队长。这部作品还是承载了很多的记忆和回忆,整体的故事内容也比较独特,整体的演员阵容和故事设计,以及情节的丰富度做得都还不错,还不错。但是故事类型个人并不是跟感冒,我个人还是不太喜欢这一类型的剧作吧。
把以前看过的电视剧都打一遍卡,咔嚓。
看不下去 老了 觉得好浮夸
当年考二级证书的时候,在旅馆看的。
哇哈哈,贾六最有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无法不受人睹目
戏全在黑腾和贾贵身上 绝了
这人物关系性格分析背景交代,逻辑相当严谨啊。。。。。瞅瞅人家那编剧。。。
这比市面上那一波可好看太多了
原来是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