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拜见岳父大人》1和2,不过并没有兴趣继续看3,直到听说有杰西卡·阿尔巴出演。
我喜欢这个美国小妞,博客的影评中有很多她的电影,有的片子甚至明知其烂还是看了,就是因为有她。
现在,她已为人母,可是魅力不减,依然可以成为让我看一部烂片的理由,比如这一部《拜见岳父大人3》。
说它烂是因为它的俗套和无聊。
系列的第一部讲述了男主人公与未婚妻父母见面的经过,第二部是关于双方父母见面的,第三部顺理成章地讲起了婚后生活。
影片原名是Little Fockers,是指Focker家的孩子,可是孩子的戏份并不多,矛盾还是出现在男主人公与其岳父之间。
按说讲述婆媳矛盾的故事很多,丈婿矛盾的不过,两个男人之间本可以擦出更有趣的火花,可是影片可悲地选择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结尾更加可悲地进入了合家团圆的套路,而最可悲的是从矛盾到团圆的过程太过生硬,太不自然,更显得那些矛盾像是在小孩过家家。
阿尔巴也让我失望。
首先是戏份太少,只是一个类似小三的配角,第二是这妞年届30仍安于当一个花瓶,实在是有点不思进取。
国内的徐小姐静蕾也属于不会演戏、当了多年花瓶的,现如今致力于多元化发展,已经成功转型为徐才女和徐老板,阿小姐尔巴实在是应该参考一下。
作为一部反映美国中产阶级的写实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电影,能有如此强大的旺盛生命力,且口碑还只增不减,实在是个不小的奇迹。
当然,这对于生活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观众来说,只能是图个热闹,了解了解最浅层的表象。
若谈及起共鸣感,代入感,就有些遥远了。
在北美本土,常会出现小成本生活文艺片一鸣惊人,力压各种大手笔、大制作,争先恐后地脱颖而出。
例如《我可以自己疯》、《我为什么结婚了》、《伴侣度假村》等,举不胜举。
想必,气势恢宏的场面,乱花渐欲迷人眼的CG特效,已经让北美的观众严重审美疲劳了。
就在上周末,环肥燕瘦,秀色可餐的萝莉们居然败给了一帮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屁孩。
不禁让咱们大陆观众捶胸顿足,泪流满面。
《拜见岳父大人3》系列走到了如今的第三部,应该说是愈发老成持重,力道浑厚而更加质朴。
格雷格从一名平凡无奇的护士,升到了护士长,职位升级的同时,辈分也跟着在长。
当然,不能因为其中的一个孩子不愿意同他交流,就武断地说他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吧。
本•斯蒂勒的表演张力日益出彩,也难怪他已经逐渐取代了喜剧之王金•凯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尽管他试图转型,但就试水的《灵数23》来看,失败异常。
当下的北美喜剧电影舞台的顶梁柱,非本•斯蒂勒与亚当•桑德勒莫属。
婚姻问题中的林林总总,向来都是影片探讨的焦点,编剧们也乐意去描摹生活中的点滴来同观影者进行思想上的互动。
而这其中,“婚外情”又是时下最热,也最具噱头的元素。
精神上的出轨与肉体上的出轨相比,好处多多,自是无须赘述。
跟随者电影主角一道沾花惹草,朝三暮四而乐在其中,这何尝不属于精神出轨?
为此,杰西卡•阿尔巴的角色定位与形象就活灵活现,深得观众青睐了。
牺牲色相的颠覆,对她来说,似乎是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心中的杀手》、《I JUST HAD SEX》MV等一系列作品,让人们领略到了“隐形女侠”的别样风情。
影片中她神经大条而不乏放浪形骸之外的表演,确是不可多得的调味剂。
《拜见岳父大人3》最令我心水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剑走偏锋地抬高剧情的基点,而依然走着朴实无华的家长里短的路线。
与之相反的例子《新乌龙女校》系列,虽说是恶趣味了点,但将一个个性格乖张的萝莉们刻画到位,哪怕只是设置在最平常的校园生活上,都是尚可的休闲甜点。
但才到第二部,就耐不住寂寞地翻出了陈芝麻烂谷子,“天马行空”,这是委婉;“纯属扯淡”,这才是写照。
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岳父大人,除却偶尔拿昔日特工身份显摆自夸一番,他的形象始终是一个垂暮之年,还残留幼稚的气息,一心想将整个家族操持稳妥,以此来颐养天年的可爱老人。
稍夸张一点的修饰,类似“你对我女儿的身体仍有感觉么”,这样的措辞,谁能说这不是好些岳父想开口问女婿,而绝对难以启齿的?
此乃普天之下,岳父同女婿对话的最强音。
纵观本片的各个人物形象,多少都能找出与其他影片的相通之处。
格雷格的母亲,性格豪爽,感情细腻,思想开放,大张旗鼓地宣扬“性经”,还时不时拿儿子来开涮。
这跟《老友记》里,钱勒母亲的形象如出一辙。
欧文•威尔逊诚然就是打打酱油,但他角色的那份真诚与纯朴,却同自身腰缠万贯,照理应纸醉金迷的生活作风,形成了强烈的潜意识反差。
早些年的《穿越大吉岭》,他正是三兄弟中,寻亲最为虔诚的一个。
期待他的新作《午夜巴黎》,愿将这清淡与典雅延续下去。
此外,影片必备的夸张笑料也不少。
格雷格切火鸡不慎飙血的桥段,让我联想到了《猜火车》中衰男那污秽的被窝。
结尾处,岳父与格雷格互殴掐架,将这场闹剧推向了高潮。
最终,两个家庭又聚在了一起。
话匣子一开打,依旧争吵个没完,俨然呈现出一派永无止境的发展势态。
其实,倒希望国内也能多尝试拍摄关注民生,反映最平凡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电影。
而不是那些,要么是艺术修饰过于浓重,缺失真实质感的小众文艺片;要么是灯红酒绿,拜金享乐思潮之下的情情爱爱;要么是媚俗粗鄙,毫无营养可言的山寨喜剧;要么又是索然无味,令人腻烦的冷饭。
并不要求剧情多么标新立异,涵义多么博大精深,有时候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的内核,恰恰是最打动人心的。
我就是来看看是什么妖怪导演能把德尼罗和霍夫曼同时骗来演这么个玩意儿 一二部有些plot还能笑笑昂 第三部就是烂梗各种低级巧合(虽然一二部也有,但还没让人这么反感)给两星不能再多了习惯性看电影看完整个系列(强迫症) 明知踩雷还得看不看难受 但看完更难受实话
罗伯特德尼罗曾经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说:“你很有前途。
但是记住,别去拍什么喜剧片。
那他妈对你一点儿用都没有。
”拜托。
就到此为止吧。
别再来续4了。
真的很喜欢拜见岳父大人系列。
正好重新收藏了1和2的新双语版。
即将重温了。
3还没看完,不过看了半个小时,还是笑料连连,Ben Stiller和Robert De Niro的搭档还是那么搞笑,尤其是说到Godfocker时,直接喷了。
教父永远是男人间的话题。
另外,Prius还真是美国新好家庭的代表用车,时尚环保。
这就是媒体的示范指引作用——再想想我们的电视电影里,除了没完没了的软硬广告,烟恐怕是导演和演员的最爱吧——所以青少年烟民数量在不断地增加。
最后,家庭,永远是老美最温馨的核心话题。
我们应该认真的向他们学习。
爱家,爱孩子。
向岳父大人三部曲致敬三星
兴许是太久没有看好莱坞的传统喜剧了,【拜见岳父大人3】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欢乐,我在第三部中爆发的笑声比前两部的总和还要多。
不夸张地说,是"Focker"这个姓氏给了这个系列经久不衰的喜剧感染力,我可以忽略全片所有的表演和情节,单是想到这个姓氏以及它所可能带来的名词组合就够我笑半天的。
而三部曲的编导也非常懂得贯彻执行经典创意的捷径,一直围绕着"Focker"做“笑果”,当罗伯特·德尼罗说出“Godfocker”的时候,我简直要笑炸掉。
XDDDDDDDDDDDDDDDD关于罗伯特·德尼罗的喜剧功力,我个人认为在这第三部中已经达到了圆满。
那些抱着看他演“出租车司机”或是“拳王”的期待来看他演搞笑喜剧的影迷们,实在是不应该有的心态。
要分清楚什么是严肃的诚意,什么是博君一笑的企图。
不做过多、过分的要求的话,相信这是一部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的消遣佳作。
尤其是看过1和2的朋友,也没必要放弃3嘛 XD
这个系列到第三部,真的没什么东西好讲了,只能往夫妻两人出轨的问题上靠。
由于情节本身已经很不靠谱,所以笑料单独拿出来看还算不错,但合起来就不行了。
杰西卡·阿尔芭扮演花瓶依然称职。
但她年岁也不小了,再不仔细找个好角色。。
看看同一代的波特曼还有斯佳丽,要努力啊!!
小儿子吃了一口意大利面,然后呕吐喷射而出。
熊孩子真的会这么干啊!
他们真的会因为一口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而产生生理性呕吐啊!
女儿通过了中情局的智力测试,而笨儿子挨个念视力表E, E, E, E....双胞胎真的会差别很大啊,一个在某方面是天才,另一个绝对是笨蛋,互补的利害啊!
儿子把爸爸给外公扎鸡鸡画出来他们真的会画出,说出,做出让你无地自容的东西啊!
孩子因为一个屁而哈哈大笑他们真的会因为很简单的东西:一个鬼脸,一个屁,一声奇怪的发音而笑得前仰后合啊!
爸爸最后救了儿子的蜥蜴,救了外公,成了大英雄孩子们真的不看重其他的成就。
你给他们找到藏在床下的玩具,把他们抓起一只海星,带他们爬上最高的滑梯,他们真的认为你是天下最牛B的父母啊!
《拜见岳父大人3》系列走到了如今的第三部,应该说是愈发老成持重,力道浑厚而更加质朴。
格雷格从一名平凡无奇的护士,升到了护士长,职位升级的同时,辈分也跟着在长。
当然,不能因为其中的一个孩子不愿意同他交流,就武断地说他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吧。
本·斯蒂勒的表演张力日益出彩,也难怪他已经逐渐取代了喜剧之王金·凯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尽管他试图转型,但就试水的《灵数23》来看,失败异常。
当下的北美喜剧电影舞台的顶梁柱,非本·斯蒂勒与亚当·桑德勒莫属。
婚姻问题中的林林总总,向来都是影片探讨的焦点,编剧们也乐意去描摹生活中的点滴来同观影者进行思想上的互动。
而这其中,“婚外情”又是时下最热,也最具噱头的元素。
精神上的出轨与肉体上的出轨相比,好处多多,自是无须赘述。
跟随者电影主角一道沾花惹草,朝三暮四而乐在其中,这何尝不属于精神出轨?
为此,杰西卡·阿尔巴的角色定位与形象就活灵活现,深得观众青睐了。
牺牲色相的颠覆,对她来说,似乎是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心中的杀手》、《I JUST HAD SEX》MV等一系列作品,让人们领略到了“隐形女侠”的别样风情。
影片中她神经大条而不乏放浪形骸之外的表演,确是不可多得的调味剂。
其实,倒希望国内也能多尝试拍摄关注民生,反映最平凡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电影。
而不是那些,要么是艺术修饰过于浓重,缺失真实质感的小众文艺片;要么是灯红酒绿,拜金享乐思潮之下的情情爱爱;要么是媚俗粗鄙,毫无营养可言的山寨喜剧;要么又是索然无味,令人腻烦的冷饭。
并不要求剧情多么标新立异,涵义多么博大精深,有时候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的内核,恰恰是最打动人心的。
看了毛脚上门和亲家碰头的前两部再看三集也就是水到渠成走走过场,所幸还是有让人大笑的狗血桥段,不过全片也就是美剧编剧大电影的水准。
这部比之前差不少,阿尔巴美死啦
笑点少了,Alba很正~ Soundtrack有点生僻 如此而已
怎么办 就是喜欢这种低俗电影 低趣味笑料
就。。还不错吧。。。。
@3.30
没有前两部好看!
OK~!劲正~!
真可惜。
看片儿的时候,整个儿笑了一片儿,好玩儿,看热闹去的。
岁月不饶人,男主角老了好多
jessica alba绝对是最抢手的卖药的~看着很舒服的电影
世上不止婆媳关系不和,还有不和的女婿和岳父。
最后夫妻2人和父母、岳父母围坐在客厅的沙发里,好喜欢这种氛围啊!现实生活中,这种关系好难协调啊!还是有好多笑点啊!尤其是儿子撞见fucker给岳父的小弟弟打针,乐死我了!
美国人真是什么低级笑料都能笑的出来。
有生硬的地方,但是拿教父开涮偏偏还是德尼罗自己上阵吐槽配上教父标志性的意大利民谣实在是太好玩了。配乐做得比前两部好,杰西卡阿尔巴太正了!!!
堆积戏骨,堆积段子,这种喜剧片是我的软肋啊,总不能下狠心去评判;低俗归低俗,可确实能笑得出来,还挺轻松的。
Jessica Alba真好看
我觉得比第二部要好看。虽然结尾很无聊。
这个系列可以终结了,连Focker这个姓都没笑点了,要不是芭姐脱了完全无亮点啊
系列到第三部,剧情的怪异和笑料都已形成惯式了,但无论是Gay和Jack,还是Owen Wilson的Kevin,总体来说还是带来了不少欢乐。新朋友ALba算是尽其所能发挥了特长,实际这也是最不合理的地方,如此美女会勾引gay,gay能不受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