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国产烂片太多,现在总结下国产电影拍摄门槛为什么这么低……1.找个导演,内地导演优先考虑(省钱)。
2.去网上热搜榜(也是经纪公司)上挑几个当红明星(粉丝效应)。
当红明星就像木偶一样被装扮上了。
3.去影视学院和北漂南漂找上其他演员龙套(省钱)。
4.租个摄制组,拍摄场地,演出服。
(如上)5.找二三线编剧(如上)或自己操刀花上一星期把剧本凑到一部电影时长(参考网上剧本的对话) 6.拍完,就剪辑成90分钟左右的电影长度。
7.打包给营销公司,目标是各样马凳占领各搜索微博等阵地(电影蹭热度)。
内容主题只要不反动不犯罪随便换,一小时出现在页面前3条。
8.全国各地影院排档期上映了(电影院排片多于鸿毛,分成不少)。
一路过来的只要遵循国家法律制度,避开行业不成文的禁区基本绿灯通过。
哪怕是伦理道德,逻辑规律。
不触犯法律要求也是可以放低的,导演就是上帝。
最后总结:如果算是创作的话,除了原著用了脑力,搭上劳力,主要靠资源配置,就可以公放收钱了。
ps:国产烂片的组成:5%的创作+85%的钱+10%的劳力=作品
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有时候勇敢的人往往难胜,仁者才是无敌,忍着才能活命,电影《冒牌卧底》就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成为冒牌特工帮警方破案的故事。
关于卧底题材的电影,香港警匪片中有很多经典,但自《无间道》之后也再无盖世佳作,这让不少人认为这种类型片已是穷途末路。
其实不然,卧底类型电影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它有很多种玩法,除了香港卧底题材电影具有的那种严肃烧脑兄弟情,还可以有喜剧、荒诞风格的打开方式,而这部《冒牌卧底》就是这样一部极具喜剧风格,荒诞气质的走心之作。
影片开篇以两派黑帮进行毒品交易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耍诈,致使以狼哥为首的黑帮团伙失财又失货。
狼哥老大命其限时找回货物,一场关于黑吃黑的火爆故事就此上演。
一个非常有风格的片头,既突出了影片的黑帮气质又将时间进行限定来增强故事的紧迫性和精彩度,暗色调的画风设计为整部影片增添了不少质感,货车爆炸的场面又让人对接下来的剧情充满期待。
这样的一个充满剧情反转及火爆场面的开篇,绝对撑得起《冒牌卧底》这个充满好莱坞范儿的片名了。
之后,镜头拉回到光线明亮的现实生活,故事以韦宝宝搭讪一位姑娘开始。
在与姑娘约会的过程中,他不幸被错认成黑帮对手薛先生,好在通过一番巧舌如簧后韦宝宝成功脱险,并成了黑帮的一份子,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卧底生涯……整部影片极具喜剧风格,并且将喜剧和犯罪这两种元素很好的进行了融合。
在近乎荒诞的喜剧中透着严肃的犯罪风格,在残酷的犯罪过程中又加入了喜剧色彩,这两种元素在影片中形成了非常好的化学反应。
加上影片中大量的剧情反转,人物反转,绝对让人猜不出下一秒的剧情,这种风格及情节的设计让人看得非常过瘾。
在人设上,男主韦宝宝这个人物从名字来看,显然是有致敬韦小宝的意味。
天性花心、鬼灵精怪又口才了得,正是由于他这种机灵劲儿才在黑帮与警察间游走自如,绝对是一个让观众既羡慕又想学习的成功人士典范。
潘粤明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很出彩,时而是接地气的屌丝男,时而又成为气场强大的黑帮大哥,两种性格与气质被他演绎得非常鲜活。
与他对戏的是谭凯饰演的狼哥,不得不说狼哥这个人物绝对整部影片中最为惊艳的人物,那种霸气、狡猾与狠毒分分钟会让人联想起那些年电影中经典的黑帮老大,这次谭凯无疑贡献了一次影帝级别的表演。
影片将于12月29日上映,相较于往年,今年贺岁档中的大片在口碑上大多遭遇了滑铁卢,杀伤力大减,这也为《冒牌卧底》这种优秀的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市场空间。
相信凭借《冒牌卧底》中极具风格的喜剧元素,劲爆的枪战场面、烧脑的故事情节以及几位演员的号召力,这部《冒牌卧底》完全有潜力成为这个贺岁档一匹票房黑马,拭目以待。
以前都会在看完某部电影之后来豆瓣看影评,看看与自己同样喜好的人有多少,看看别人的解读有哪些,看看哪些漏掉的彩蛋被别人发现了。
现在、满目充斥的只有一些恶意差评或者某些片方雇佣的水军留言,深感无趣。
最近被一些所谓大制作或者无病呻吟的影片刷的有些兴趣缺失,在无意中发现这部影片就看了一下。
闲扯不多,现在聊一下正片。
故事逻辑没有大错,最后几个反转有些惊喜,只不过线索略多最终收尾时不能完全扭转回来,这有点像我前段时间看的《唐人街探案》,都有潘粤明,演技也有惊喜,但是总感觉最后交代有些牵强,反派表现的不够充足,但是也可能正因为这样,多线叙事的效果才会明显,让人猜不到始作俑者是谁。
影片色调其实并不是我喜欢的那种传统犯罪片的调性,但是整片看下来却发现光影效果有着制作方自己的独特风格,仔细查了一下摄影师,原来是资深的香港摄影师黎耀辉,回想起致敬《无间道》的那一幕时会心一笑,原来大家想的都一样,最好的卧底片之一必须有它一席。
美术服化能看出很用心在做,但是缺点也明显。
那种夸张、复古、荒诞的感觉相较与韦斯·安德森的电影还有差距,不过选择在一座小城市里拍摄反而让整体效果更合适影片风格。
有几处能看到在致敬昆丁大佬,但是却又感觉稍稍不足。
个人建议,如果能往扎克·施奈德(个人最喜欢导演之一)的风格略靠的话,效果应该更佳。
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下制作方与发行,要不是无意发现都不知道有这样的电影上映,现在炒作(敲黑板)多重要不知道吗?
看在是小投资的份上原谅一下。
最后说下导演唐旭,之前没听说过也没看过这位导演的作品,好像突然冒出来的一样,在看完影片之后突然想表扬一下他,作为同样的影视行业从业者来说,深知没有资源的创作者是多么的艰难,随便一个写小说、圈外人只要有钱就能拍电影的现在,有些个这样有想法,有创新的导演实在是国产电影之幸。
虽然整片效果略显稚嫩,但同样也是合格之做。
本来想打7分的,但是被某些人气到了,中和一下。
自从人民日报发文后,总感觉打分要小心翼翼的。
思前想后,还是战战兢兢的打了2星。
毕竟,我不是水军。。。
感觉好像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次事件以后,影评人被推上风口浪尖。
影评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一个主观产物。
我觉得这部电影好看,就打个高分,把出彩的片段拿出来共赏。
我觉得不好看,就打个低分,把败笔讲出来讨论。
诚然,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与影评人个人的鉴赏水平,欣赏角度,甚至个人喜好等诸多方面有直接关系。
一家之言,岂能反应电影的真实水准。
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影评人,这其中有专业的行业从业者,有资深的影迷,也有普通观众,如阿北所言这些人“可能包括你、你的亲戚、你的小学同学、早晨卖你油条的那个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个人。
”。
因此构成了一部电影的口碑。
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但事实却是,你说这部电影好,值得一看,立刻有人跳出来问你拿了多少钱,是不是写软文公关稿的。
你说这部电影烂,更不得了,各路人马杀出来恨不得把你撕碎,各种诋毁谩骂,懂不懂的欣赏电影,这么黑你是收了多少钱,有本事你去拍啊?
总之,感觉不管你写什么都是收了钱的。
真是无奈了,麻婆倒是想收钱呢,哈哈哈。。。
说回冒牌卧底,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几乎没多少人知道,宣发工作很不到位啊。
据百度百科,导演唐旭,中国80后创作型新锐导演,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2009年完成处女作《青春日记》,2014年拍摄院线电影《换爱七日》、《爱情不等式》。
很抱歉,这几部作品都没看过,对导演不是很了解,不多评论。
这次冠以中国式昆汀的大名,来完成这部黑色幽默喜剧。
稍显吃力。
能看得出来,电影一开始,拟塑造七位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高圣远的“凶”、金士杰的“神”、谭凯的“恶”、林鹏的“煞”、常远的“蠢”、吴樾的“狠”、潘粤明的“搓”,每个人物背后有一条单独的故事线,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来讲述这个因误会被陷入黑帮的市井小民是怎样为保全生命而被迫犯罪的故事。
然而很遗憾,剧情推进太牵强,从一开始,韦宝宝被误认成薛先生,黑帮老大真的这么好骗?
富二代扮演假冒警察,在酒吧门口寻找线人,线人这么容易被买通?
亦或是阿杰知道这俩警察是冒牌的,闲得无聊陪他们玩?
为什么土狗莫名其妙被怀疑,还敢拿枪朝脑袋蹦一下?
类似于这样的疑问,全剧太多。
本意应为多条故事线的串联,但事实除了韦宝宝阿杰和狼哥之外,剩下的人几乎都是跟着打酱油,特别是最后反转的重点土狗也没有多少戏份。
叙事基本都是顺着韦宝宝往下走。
前期的铺垫,几乎没有成功之处。
到收尾的时候,要我说,就四个字:强行反转!
而且连续反转!
分分钟大家每个人都能反转,警察不是警察,卧底不是卧底,狼哥不是狼哥,狼哥悲惨的大叫: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我突然想起来贾玲的一档喜剧节目,旁边的导演喊一声:反转!
然后敌人立刻变成队友,再喊再反转,不停的喊,就不停的反转。
第一个反转是爷识破狼哥要吞货的把戏,爷当然会识破啊,不然爷还是爷吗?
第二个反转是土狗原来是真正的卧底,要不是他穿上一身警服出来,我几乎忘了土狗这个人。
第三个反转是原来杰哥才是真正的狼哥,要不是韦宝宝一字一句站在那里讲出来,我还真猜不到这个反转呢。
我实在看电影啊,又不是脱口秀,故事难道不应该是用镜头呈现的么?
昆汀大师这种看似毫无瓜葛的人物,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情节,在剧终,总是能浑然天成的结合在一起。
之前的疑惑的矛盾也能瞬间让人茅塞顿开,前后呼应不得不拍手叫绝。
相比之下冒牌卧底的反转,来的太猛太突然。
最后借用昆汀大师的话:“其实我每部戏都是这儿抄点,那儿抄点,然后把它们混在一起。
如果不喜欢的话,观众大可不看,我就是到处抄袭桥段的。
伟大的艺术家总要偷桥段,是偷,不是什么他妈的致敬。
"
昨天看了新上的,黑色幽默电影《冒牌卧底》,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在国内的电影中确不多见。
片中没有高、大、上的人物,有的是小人物偶然的,又十分曲折及意想不到的境遇。
剧情的发展扑朔迷离,结果虽在意料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
再加上潘粤明出色的表演,使得主人公生动、活泼、可爱,有着鲜明的性格特色,即给人带来乐趣又让人回味 。
确是部值得认真去看又应仔细回味思考的电影。
本剧不仅卧底是冒牌,连警察到boss都冒牌。
全剧有一种小品放大感。
套路,都是套路。
本来为了潘老师来的,在此剧发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番邦大王高圣远),还有黄樾(演过我喜欢看的西游记孙悟空),真是型男。
意外之喜。
但是常远和那个搭档……实在让人无力吐槽。
搞笑脑残担当。
剧情到也简单。
诈,就一个字。
为可怜的韦宝宝揪下小心心。
(都看出了关弟的贫劲儿😄😄😂😂)那个交易的薛先生老头,有点像姚橹老师。
演白龙的大爷感觉总演黑帮老大斯文败类。
😂😂😂导演是想讲好故事,但是镜头语言好像差了点。
靠近结尾黑帮内斗那拍的画面,估计又想向什么剧致敬,而拍出来看得我好尴尬。
配乐,镜头,拳脚……好山寨感,让人笑场了。
另外警察们出场时,让两个老大长点脑子。
不要再拉拢警察队长好吧。
😓😂😂不看下身份嘛~~结局潘老师怎么能如此神来之笔呢???
编剧说要反转,于是到也可以点题。
这剧,演员们真不能背分低的锅,是其他部门的问题。
😂😂😂PS:泰迪的梗好高能。
oh my god!
全剧只有一个镜头美到我溅了一脸血的宝宝~摄像师拍了90分钟以上的戏,只有一个镜头达到了美感。
也是好的。
王家卫式的文艺范在《摆渡人》中遭遇滑铁卢,而周星驰式的恶搞喜剧却在《冒牌卧底》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作为今日上映的元旦档唯一犯罪喜剧电影,《冒牌卧底》用一个精彩的故事,独特的类型,黑色幽默的寓意构造了一部“笑里逃生”的电影佳作。
看来国产电影未死,我们可以再看500年。
《冒牌卧底》由德丰影业出品,潘粤明、林鹏、吴樾、高圣远、常远、谭凯主演,金士杰友情出演,于今日正式全国公映。
讲述了潘粤明饰演的导游“韦宝宝”阴差阳错开始黑帮卧底之旅,遭遇一系列奇葩经历的故事。
韦宝宝是电影中最常见的人设——社会底层小人物。
别说去黑帮卧底,就是在路上看到黑社会也会退避三舍的屌丝,就如同周星驰早期电影中的人物设置一样。
然而以往的电影剧情告诉我们,偏偏是这般如同蚂蚁的平凡人,往往是撬动幕后真相的关键。
《冒牌卧底》也不例外,它演绎的仍旧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小人物变英雄的经典套路。
虽然是套路,但玩出新意,玩出诚意却实属难得。
周星驰港式的恶搞百分之八十用浮夸来增大喜剧效果,而《冒牌卧底》中的潘粤明却一路用真实惨痛的“悲催经历”来引发“笑果”,他最大的特点是拥有都市宅男显著的共性,胆小、爱耍滑、又贱又挫又怂。
面对引诱,巨额财产他不为所动,然而一句“免费介绍警花交往”,二话不说立刻就范。
尊严是他的盔甲,女神是他的软肋。
正是“韦宝宝”这都市屌丝男士形象极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看着他的卧底经历,我们一边啼笑皆非,一边代入自己,幻想自己遭遇卧底黑帮的窘境将如何化险为夷。
潘粤明一改以往影视作品中或温文尔雅或深沉内敛的形象,非常放松生动的诠释了油滑机敏关键时刻正义感爆棚的“韦宝宝”。
观众跟随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经历了重重波折,遇见了形形色色,善良或邪恶、虚伪或真实的人,见证了他从拿枪都走火到出场就起范儿的黑社会大哥伪装之路。
这条被虐、被误解、被伤害,最终却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卧底之路,沉浸其中,最后真相大白的一刻,是何等的热血泉涌和痛快。
是的,电影的最终释放着热血漫画一样的畅快淋漓之感,因为它的主题并单单是搞笑,有黑色幽默,有对而现实生活的讽刺,还有诸多烧脑的安排,一环扣一环,观众会在笑声中渐渐得到启示。
电影中还有几个意外的亮点,比如周迅老公高圣远的首次大银幕亮相,演绎了一个个性十足的黑帮头目。
还有喜剧界的泰斗金世杰在片中也有出色发挥。
总之,无论是从电影的剧本创作到节奏掌控还有演员的表演,《冒牌卧底》都是元旦档期不可多得的喜剧盛宴。
影片整体观感一般,相对比较平庸。
观看时总会为憨厚老实的假薛先生形象捏一把汗。
前半部分节奏紧张而刺激,略有些喜剧氛围,还充满了悬疑色彩。
而到了后半部分剧情出现了大反转,但是反转做得非常突兀,逻辑很不严密,在之前的剧情中找不到能构成反转的任何线索。
说是部喜剧,但感觉全程找不出任何笑点。
此外故事的悬疑感表现得也不是很强烈。
小人物韦宝宝(潘粤明 饰)因为泡妞无意间卷入了一场黑帮间“黑吃黑”的争斗,迫于无奈只得假扮名为“薛先生”的毒贩以求保命。
却不料阴差阳错的遇到的了一心想办大案的“冒牌卧底”黄大强和文小天,还有已经在毒贩里面潜伏的线人“阿杰”(吴樾 饰),由此引发了各种啼笑皆非的事情,而真正的幕后黑手也渐渐浮出水面……听影片名字就感觉是一部能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片,但是看来看去,我这笑点低的人也没能够看出个什么笑点来,所以,就是悬疑剧吧,说它悬疑也没什么道理的感觉。
总之是一部可悬疑可喜剧的不足影片类型吧?!
有人搞事了!
且事闹大了!
据说,潘粤明这个奶油小生竟然做起了险象环生的卧底梦,关键是,凭借他的满嘴胡言。
然后据说,在这部黑色幽默大片中,还有金士杰老戏骨的倾情演出。
这混搭,足以吸引眼球。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这部影片还集结了高圣远、谭凯、吴樾,甚至还有常远......要说这混搭重口,可是明明觉得有了潘粤明就很小清新啊!
要说它可能“江湖险恶”,但明显有常远这样的“常胜笑星”啊!
《冒牌卧底》,这片儿,我看行!
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这部让人大呼很行的犯罪喜剧电影《冒牌卧底》,在北京举行首映发布会,宣布电影将于12月29日上映。
导演唐旭、制片人陈瑞霞与主演潘粤明、高圣远、谭凯等亮相,四名主演代表在电影中的“七贱”出席这场“比惨大赛”,讲述在拍摄电影过程里的各种惨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由潘粤明饰演的小人物韦宝宝,因为泡妞无意间卷入了一场黑帮间“黑吃黑”的争斗,迫于无奈的他只得假扮名为“薛先生”的毒贩以求保命。
然而他又阴差阳错地遇到了一心想办大案的“冒牌卧底”黄大强和文小天,还有已经在毒贩里面潜伏的线人“阿杰”,由此引发了各种啼笑皆非又令人胆寒的事情,而真正的幕后黑手也渐渐浮出水面……如今,在《冒牌卧底》中,潘粤明更是一改往日文弱形象,变成拘谨却又花花公子般模样,集“怂、挫、贱、贫嘴、屌丝、大龄剩男”于一身,让人深感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看过首映人,都为潘粤明的本色出演而大呼过瘾,人们为之赞叹,这部戏真是为他量身定做,而潘粤明也在戏中充分入戏,把一个小人物演得活灵活现。
以往文弱,如今屌丝,潘粤明的戏路真是越走越宽。
至于老戏骨金士杰,当然依然神采奕奕。
在戏中他扮演黑道大Boss,不苟言笑中透着狠劲儿,让属下“狼哥”都要小心翼翼,甚至自扇耳光以谢罪。
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戏骨,曾以《暗恋桃花源》被人熟知,在众多影视剧中更是扮演着暖人的大叔爷爷范儿角色,如今他往往一反常态,饰演反角儿,却又如此惟妙惟肖,真是厉害人物。
《冒牌卧底》中,金士杰着墨不多,却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他如这部戏中的黑色恐怖一样,每当出场都有一股冷风飘过,自带杀气。
实力派演员就是如此,飙起戏来,让人神魂颠倒,甚至吓破胆儿。
《冒牌卧底》让普通人卷入不普通的案件之中,让观众看到社会还有隐藏的另外一面,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并不是传说,而是现实之一种,但还是请观众留意,潘粤明胆大妄为的张冠李戴,只能发生在动作喜剧片之中,友情提示:请不要模仿。
金士杰怎么老接烂戏
很好的卧底,假卧底假警察,真卧底土狗猜不到
没有那么差吧
怎么评分这么低,这么严苛?没我预期的拉胯,起码感觉还是可以五六分的。打五星拉一下评分哈哈哈电影挺有意思的,最后还留有悬念,差点宝宝就和大关同一死法了😭呜呜呜又想起来我的大关了 只不过宝宝和宏宇性格有点像哈哈哈哈很跳脱
潘老师演得挺好的
后面反正的挺好的啊,狗哥竟然真的是警察,假狼哥,说我就是个演员,哈哈哈。
看一群好演员演烂片好心疼的感觉。对潘粤明也是真爱了,这么尴尬的剧情我还是觉得他好可爱。。。
剧本对观众来说非常混乱,逻辑也不大清晰,不过除了那个莫名其妙的结尾,都可看。好在服装和摄影都不错,演员也都蛮有意思的。全剧最嗨点是那个狼哥和香菜的事儿被说破的那一秒。
故事其实不错,但导演的处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演员没毛病,剧本宛如智障,贩毒集团基本冷兵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电影值7分,但为了平衡从昨天开始的不理性打分,给五星。让良心作给某些3分片背锅,于心不忍。
只讲故事,不讲逻辑;乱搭线,剧情发展肆意任性,不讲心理动机,没有逻辑可言;没有一点儿智商,放出来,真是愚弄……
几年前看的电影了,因为没有让我有白瞎电影票的感觉,以致几年后依旧记得电影名字想来打个分,但具体情节想不起来了,就记得当时在电影院里哈哈哈,虽然有点老套路,但情节是流畅的,还有笑点,总之是个不错的喜剧
我犯了白夜剧后遗症嘛,得治。一路找到了这个。潘老师的喜剧表演还是放不大开。其实白夜剧里中间有几集也是演技掉线,哥哥弟弟形象非常模糊,还好最后两集拉回高线。
潘粤明演得挺痞的,虽然情节漏洞有点多,不过看得很欢乐。
本来看着前面埋了那么多暗线,还对后面的剧情蛮期待的,结果到最后只是留了一堆草草填上甚至都填不上的坑。人物形象单薄,剧情线走的乱七八糟。不过总归还有几处让人心动的地方,加一颗星。
故事的内容以及潘粤明卖力的表演都无法挽回被混乱包围着的剪辑与叙事,之后揭露真相的反转设置除了令人感到尴尬也就没有其他作用了。导演对于犯罪类的喜剧电影把控,在风格上有摇摆之嫌,之前的铺垫尚属正常,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令人吐槽的桥段就逐渐显露出来。前后呼应的设置算是小小的优点。
还好吧,并不很难看,比很多所谓的影院大片强多了。很多6分+还不如这个....
剧情还算流畅,但编剧脑洞略大了些,漏洞很多,反转牵强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