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又一年
新一年又一年
导演:王为
主演:于晓光,郎月婷,刘莉莉,杨若兮,何政军,刘伟,李东霖,刘亭作,马灿灿,沈瑶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4
简介:北京胡里住着陈家、林家、潘家,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家是普通人家,儿子陈焕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后来成了著名的经济学者,女儿陈青和女婿何大海,经历了下海下岗和再就业。小女儿陈小鸥则是新时代的女性。林家是高干家庭,儿子林一达从大三线调回,带回农村媳妇群英,先是在政府机关工作,后..详细 >
5>2≈6>4>1≈3有几篇改得还行,令人想重温原作
至少看得很舒服。最喜欢《我出生了,但》和《东京之女》
除了第一集《心血来潮》和第三集《非常线之女》比较一般外,其他集意外都不错,其实还是看编导对改编/翻拍的审视与主观配比:《我出生了,但》很有小津神髓,儿童演员的表演抓对了,视角的交错也就顺其自然了;《淑女与髯》依然有导演前作《你也一样不正常》的脱线风;《东京之女》可以说与小津相去甚远,中岛步饰演的作家那条线意味不明,真相暴露前的紧绷与弟弟的自杀段落不论设计还是摄影运镜都很有恐怖悬疑类型的非日常感;《青春之梦今何在》相比算略好,乌龟阿繁踢球的情节勾连设计得不错,但可能单集篇幅限制了故事和人物更多的延展。
怎么说呢,演员个个赏心悦目(前田敦子可太美了!),然而你们这样拍真的让我觉得小津后继无人。[短剧开始了]每一集都吊打。
1、3、4、6这种故事放到当下如果不做灵魂改编就是土到不行。2《我出生了,但…》不仅不过时而且更……5《东京之女》全凭石桥静河找对感觉啊!
不是小津美学的延续,但也理所当然,何必再去模仿小津呢?纪念他就好了。Bjiff2024
【2024北影节】除了4都还挺喜欢(大概是对其改编的期待值过高了XD)就新编后的效果来看,小津默片时期作品在思想性上显然要比“嫁女”故事要更为现代
北影节看了1-3,最喜欢2我出生了,但…。大人的世界有大人的规则,小朋友的世界自然有小朋友的。如果有一天小朋友们成为了大人,那么希望他们的世界中的规则不再是现在大人的规则。如果规则一定是那样,也一定要满怀希望,找个理由,努力努力地坚持下去。另外两个故事都没有那么喜欢,不过一如既往喜欢第一个故事里面田中圭的一副“倒霉”像。第三个故事有点get不到,搞仙人跳的亡命鸳鸯属实蛮可笑的。
前面两集改编自《喜八三部曲》和《我出生了,但》,低机位,浅景深,庶民气质,带点小幽默的轻喜剧风格,却隐约暗藏着对人间生活无尽的艰辛与苦涩的哀叹,模仿小津早期电影风格很到位,可惜音乐铺得太满,每个段落都来一段音乐就让人感到疲惫了,有点影响观感。第三个类似《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故事其实最不像小津的风格;第四个故事男主夸张的表情(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声嘶力竭的吼叫,漫画风格也太重了些,何况这都令和时代了还留着一脸明治—大正风情的大胡子有点超现实了吧?整个剧集最好看的是第五个故事《东京之女》。最后一个“少年便继承了家业(却内心孤独)的霸道少主与屌丝发小,及那只叫阿繁的陆龟”的故事,其实很适合拍成日剧。另外,整部剧集的摄影非常出色,堪称日式人像摄影教科书,剧照整理出来都可以出一本摄影书了。
现代舞台下的无声电影再复活 不变的是那种扎根于生活的向上
东京之女确实最让人印象深刻,软弱的弟弟和坚韧的姐姐真是对比鲜明啊,其实应该早就知道自己享有的一切是姐姐的"牺牲"换来的,但没有人说破也就想当然地蒙混着过下去,说破了居然选择死亡的结局-_-||也挺喜欢非常线之女的,"你们这些办坏不坏的人,碰上真正的坏人,会被修理得很惨的",高良健吾和前田敦子的搭配不错,俩演技派。其它几部感觉一般,不过最后一集里面,中川大志真是阳光帅气啊。
纪念小津卡斯不(敢)要钱系列;1娃最后公车站那个pose超有感觉;2是唯一看过原版的,柄本佑反正演什么都是大神;3全员心怀鬼胎最单纯仙人本仙跳坑了但墩子真好看;4刮了胡子成田凌还是帅的;5紫人组姐姐与绿人组弟弟;6中川喜提业务垫底
最喜欢第二集的社畜
从改编即可豹窥小津原作选材和话题之广泛性——并非是那个以所谓“日本性”驰名的导演形象,亦绝不封闭保守…
很好的故事集。E01有点感人,毕竟涉及亲子关系了,白石圣感情线感觉没啥大用处。E02纯真的小孩与复杂的大人彼此的救赎。E03,人的贪婪。这比国内的裸聊诈骗“良心”一点,毕竟还能让你看到真人。被安眠药的那位好快的报警速度。E04 有点小感人,保持自我很重要,最搞笑的是那个在卖画小摊骂街的路人。E05 BE有点突兀了,太惨了。E06结尾感人。青春之梦今何在
很有意思,当现实作品以一种略为陈旧的拍摄方式来表现,作品里的“陈旧”似乎更有韵味,反而显得“当下”没有那么吸引人。
总体不错,很轻快。最喜欢大胡子那集。
“我出生了但”确实是小津早期电影里最坦诚、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一个命题啊
还是非常受启发。小津在三十年代就以描绘都市生活的当下而知名,100年后都市生活变亦不变:情感、工作、阶级。无奈的母题此处已经现身,也在扣问早已僵化的编剧法:我们真的进步了吗?那些微妙的情绪和错位,不是早已经在愈加快餐化的电影消费中消失殆尽了?
2024北影节第一部。分上下两场,一下午看的太舒服了。拍的真干净,看起来心旷神怡。最喜欢第二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