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卡兰达尔之夜

Kalandar Soğuğu,Cold of Kalandar

主演:Haydar Sisman,Nuray Yesilaraz,Hanife Kara,Ibrahim Kuvvet,Temel Kara

类型:电影地区:土耳其,匈牙利语言:土耳其语年份:2016

《卡兰达尔之夜》剧照

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1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2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3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4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5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6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13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14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15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16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17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18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19卡兰达尔之夜 剧照 NO.20

《卡兰达尔之夜》剧情介绍

卡兰达尔之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Mehmet is a man living with his family in a mountain village in Black Sea. He earns his life breeding a few animals, while looking for a mineral reserve on the mountains but his pursuit is seen as useless by his family. Destroyed in search of a mineral reserve, his hope is renewed with the news of a competition.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被称作海贼的男人1945黎明之战特殊安保匹诺曹零一获千金游戏白色毒网摔了个大跟头金鸡2心星的泪光功夫侠我非笼鸟#解放雷肖恩打开门寻找刘三姐正义联盟与红白黑黄:超级英雄和猎人(上)北平战与和海棠红内德的步枪宅门恩怨人鱼江湖没想到是这样的未来!!邪神与厨二病少女爱在热气沸腾中八零九零结婚的秘密犬勇者物语摇滚巨星反安慰剂灵蛇爱

《卡兰达尔之夜》长篇影评

 1 ) 郭采洁好美(再次题文无关)

白白在面对大海的浩瀚时,突然拼命向大海跑去,直至海水演过自己的身体,直至差点丧命。

是因为面对着大海的辽阔,深感自己的渺小,好像如果融入大海之中,自己的烦恼和痛苦也会被大海所包容从而得到解脱么?

看着白白细小的身躯默默承受着这些痛苦,真的很心疼。

在观影的时候,我总是盯着白白突出的锁骨(抱歉我是锁骨控)。

锁骨是个很展现人物心境的一个地方,似乎能够从其中读出人的舒畅或是不安。

片子的故事本身还不错,虽然情节有几个槽点,比如木宏最后莫名其妙地出车祸,比如最后让教授死了。

让教授死这样一个情节设置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是因为教授死了没有争取的意义了所以被告那方就放弃了上诉一样(怎么说,从逻辑上让人觉得不爽快吧)。

还有一点很想吐槽的是,在法庭上被告和自诉两方的律师的力量被塑造地很不平衡,明显的一边倒。

是因为被告那方还有夫妻这层关系么?

或许是看多了legalhigh,认为所谓法庭辩论就应当是你来我往刀剑相交打的酣畅淋漓吧_(:з」∠)_影片里的每一个人的人物设置都不仅仅只在于一个方面,比如被告方律师除了是律师还是被告人妻子(话说这样是没问题的么?

),比如白白母亲还是个小三,比如自诉方律师还有着自己家庭的问题。

倒不是说他们不应当有这些身份,我们生活世界中的每个人本来就有着多重身份,只是在影片中不是很分侧重地表现出来之后就让人分不清主线了。

也或许影片本来就是想要表达那么多的东西,但是却没有将想要表达的表达出来,并且使得电影的线索庞多显得乱糟糟的。

最后还有一点想说,台湾腔总是很让人出戏啊啊!!

会这样想的我应该不是一个人吧_(:з」∠)_

 2 ) 我觉得必须要推一下这部电影…

今天去看了不能说的夏天,真的是一定要强推一下这部片子,虽然基本都下映了吧…其实这部片子当初吸引我的是它本名《寒蝉》,而三个女主角郭采洁徐若瑄和贾静雯也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

故事的题材是关于大学老师对女学生的性侵害行为,电影本身宣扬和捍卫了女性的权益,这么具有现实意义的片子感觉似乎还是太小众了的原因,竟然没有火起来,真的很可惜。

今天去看的时候整场只有我们两个人,完全就是被包场了呢…这是一部很传统的台湾电影,明艳的色调、优美的风景、动听的音乐,个人认为哪怕抛去剧情不看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美丽的电影。

主线除了涉及到性侵以外还有提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等心理疾病,在主线剧情中间又穿插了支线有关于台湾本土的反抗运动,学生抗议政府建旅游地破坏环境却留下满地的垃圾无人捡拾,背景新闻提到旅游地员工失业痛哭失声,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了一件事情的原貌,引起人们的深思。

然后要说到演员,郭采洁和徐若瑄在本片中的演技真的是感觉高了不止一阶,相当出色,而戴立忍演的流氓老师也确实有种中年男性的魅力,木宏这个角色选角尤其好,感觉就像一个普通的台湾男生。

画面充满美感,大概是因为台东确实是很美的缘故,无论是宿舍后面那片森林还是雨后的彩虹还是水天一色的海岸线还是大片的绿色金色田野都美得令人恍惚。

由于演员出色的表现,剧情感染力也是相当出色,我和同学竟然都被戳到了泪点,过多的剧情就不透露了。

然后还要说到一个令我感动的小细节,就是在最后的Cast表中所有的替身演员和群众演员的名字都被列了出来,我觉得能做到这一点足见导演组对于他人的尊重。

这部片子无论从立意、选角、演员表现、画面美感和BGM的应用上个人认为都算是一部佳作,相当值得一看。

 3 ) 簡評《不能說的夏天》

先戴上頭盔 : 以下評價純粹出自個人觀感,當中可能包括本人對內容的誤解,主觀感受,因此僅具參考價值。

同時,本人對電影界認識不深,無法掌握各種抽象的業界術語,亦未必能理解片中運用的技巧,敬請見諒。

( 我對於網誌討伐實在是太恐懼,也太累了《不能說的夏天》,又名《寒蟬效應》,英文譯作Sex Appeal,為一部2014年的台灣電影,暫時未見香港上映。

有興趣者可自行於Youtube觀看。

之所以會突然觀看此片,是由於看見了喬志先生在臉書上的推介,其題材的關鍵字相當「引人注目」 ( 包括師生戀,校園性侵,創傷症候群,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寒蟬效應 等等 ),因此在線上搜索片源觀看。

由於我未曾寫過影評,亦確實不太曉得寫影評,我就先將我對此片的欣賞及失望之處簡略地列出來 :p:)1. 作品繼承了一向台灣電影的「小清新」感覺,例如女主角在片初聽著耳機乘火車,在中段坐在岩石上任由海浪湧上等等鏡頭確實「相當有感覺」,對(偽)文青的朋友來說應該相當賞心悅目。

2.同時,本片在拍攝中出現了不少台灣秀麗風鏡的畫面,樹林,海灣,草原,田野等等的鏡頭,對於表達落後但民風純樸的台東有相當大的幫助。

3.由郭采潔飾演的白白能夠恰如其份地表露出她的獨立和弱小兩種矛盾卻同時存在的特質,由於之前未曾觀看《小時代》,因此並沒有受其在《小》片中強悍的形象干擾。

我個人認為她的表現相當傳神,我在觀看的時候也確實曾因為她受傷、恐懼的模樣而感到揪心。

:(我認為最大,也是致命的問題是,電影內容雜亂,導致主線無法得以好好交代,我在觀看時也頗感迷失。

先交代一下主要劇情:故事主要是女學生白白為了避開母親的嚴厲管教而到台東音樂學院讀書,然而在開學不久,她在面試音樂系教授助理時遭受同為其樂團指導的教授強制性交,引發創傷症候群,白白時而不自覺地作出自殘行為。

事件傳開去後,身邊的人,甚至白白的母親都指責她勾引老師、同樣曾遭教授強制性侵的學姊和同學亦因為對權力的恐懼而選擇掩飾真相,導致白白後來也將教授的行為合理化,錯覺自己愛上了教授,所以後來更自願與教授發生關係。

直至後來學校輔導主任請來任職律師的老朋友前往幫助白白面對自己,她才選擇勇敢發聲,告發教授。

而審訊過程亦不甚順利,教授的辯護律師為其妻子,為了堅守著完整的家庭而不擇手段替丈夫脫罪。

白白自以為愛上的教授亦對其獸行全然否認,更誣陷白白主動勾引。

最終教授在審訊結束前已離開人世,眾多女學生在教授死後才紛紛供出受害經歷。

至於主角白白在結尾二次自殺不遂,電影最後一個畫面為白白在病床上如尋求保護般,輕輕靠近伏在她身邊正睡著的母親。

事實這個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是一個相當好的電影題材,透過校園性侵案揭示下層對當權者有所畏懼而只能噤若寒蟬,已足以發人深省。

然而導演在《不能說的夏天》中,摻雜了過多不必要的內容,而過份運用的跳躍式技巧和大量情節間的留白,亦容易使人感到一頭霧水。

有人評價推出此「處子作」的王導演是「力不從心」,引一下他人之說,「野心有餘,能力不足」。

我對此確實不得不表示同意。

先說一下電影中有關社會運動的內容。

不少人指導演借「拆遷事件」、「學生運動」、「美麗灣抗爭」來表達時代變改是一個高明的技巧,同時亦表達了「打破寒蟬效應」的意義。

然而,我略嫌這些社會運動的片段似乎在這部明明主打「白白事件」的電影出現得太多太頻繁,使主角白白這個小人物被整個大時代淹沒了,針對著白白的焦點亦顯得模糊了。

除了加入太多社會事件導致焦點不清,過多地將其他女角色的故事牽扯於片中亦是一大致命傷。

編導明顯地嘗試在《不能說的夏天》描寫因白白事件而產生交集的四名女子 ( 輔導主任王老師,白白的辯護律師方律師,教授的妻子即其辯護律師林律師 ) 及她們的經歷,以白白作主線,其他女角色 (下以白、王、方、林稱 ) 的故事作為輔線。

可惜的事,輔線太過繁亂,幾名女角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方為白的辯護律師,王為白的學校輔導主任,王與方之間為高中老朋友,但曾有某些矛盾而不再聯絡,方與林之間為大學學姊妹關係,林是白所指控的教授之妻(亦是其辯護律師),即白為林的小三...............頭暈了嗎??????現實是,在短短110分鐘的電影中,各人的心理都無法得以深刻描寫,只能草草帶過。

更嚴重的是,輔線的複雜性造成了喧賓奪主的情形,令白白的故事,明明是整個電影的主線卻無法給予觀眾一個深刻印象。

我原本對本片有相當的期望,期待作者對白白遭性侵的陰影,以及她由恐懼到(自以為)愛慕,由逃避至後來毅然選擇發聲,到最後再次自殺的心理狀態有細緻的描繪。

奈何在眾多沒有關聯的內容摻雜下,所謂的「創傷」、「斯德哥爾摩症」,只用幾幕血染床單之流的畫面就略過了。

既令其他女角的故事無法好好發揮,更造成了主線的空泛、蒼白、無力,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另外,我對結局的安排實在有點意見。

我實在對導演在炮製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人、事、物」之後該「如何收科」很感興趣。

不過嘛。

寫到這兒已經不禁壓不住情緒,我也冷靜,平和不了....你他奶奶的把全部人都弄的死翹翹就是收場了嗎 ????教授在終審前死於心臟病。

OK,這是真人真事,可以接受。

女主白白由自殺到勇敢到後來又自殺,也可以解釋為不堪審訊壓力。

那請問男二木宏兄又是怎麼一回事 ???( 補充一下,王木宏是白白的學弟,一直喜歡她但沒有得到回應,曾為她衝進教室揍了教授一頓,後因白白事件而使兩人不得不分開以便進行法律程序啊、避嫌之類的 )在片尾,白白娘娘打算二次自殺時撥了通電話給久違的木宏兄,他當時已決定轉校到台北重新開始。

此時在美麗灣和母親一起清潔海灘的木宏兄接到白白叫他現在過來一事令他激動不已,馬上騎機車趕去白白宿舍。

然後士多啤梨蘋果橙的事發生了,我也有相當的預感這個導演會安排這麼狗血的情節了。

「砰」的一聲機車撞上了貨車,送往醫院後,媽呀檳榔西施姊姊呀大家哭個呼天搶天,男二不治了。

........................無言了有沒有?寫了一大堆,總結而言我是失望的。

主要還是太亂了,添加社會元素以增加真實性呀、時代感呀是好的。

跳躍式的展現手法,不斷轉來轉去的畫面比較生動活潑也是真的。

多重的輔線,複雜的人物關係能使故事更豐富也是對的。

只是連最核心的重點都無法好好表現,又談何用各樣的技巧使片子錦上添花呢 ?

 4 ) 為了故事,還是為了意義?

比較晚才去戲院看電影,所以在寫這篇評論前,先上網讀了相關的六十多篇影評,他們對「寒蟬效應」的一致評價為演員演技佳、畫面細膩、以及台東風景好。

可能因為大陸片名為「不能說的夏天」、取法「不能說的祕密」延續台灣電影一貫被賦予的小清新底色的緣故,豆瓣上不少對岸的網友寫的影評還是比較感性。

也因為剛好廈門大學同樣爆出校園性侵的吳春明事件,該教授甚至把開房的錢報入研究經費裡頭,於是,現實與電影找到了共鳴;事實上「寒蟬效應」也真的改編自真實事件,說這是一部譴責校園性侵的宣傳片,應不為過。

它講述的是一件社會上搞不好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握有學生畢業生殺大權的大學教授,以手中權力令女學生乖乖就範、敢怒而不敢言,甚或萌生畸戀。

當然也可能有為利益主動投懷送抱的那種;受制於人的女學生迫於淫威、為前程著想,代價最小的選擇可能是忍耐到畢業為止。

用忍耐換取眼下的舒適,當然是出於恐懼,同時也是逃避,逃避若是忠於自我而可能付出的更大代價。

於是「逃避」被引申,不只是被性侵的女學生,片中生活中所有人都因為某種程度上的屈於威武、淫於富貴、移於貧賤,換取生存處境的安適,相對的也違逆本真意志,各自逃避著他們不願意面對的艱困。

社會事件加上存在問題,皆是相當引人深思的命題,如張大春說「王維明導演在這個大哉問的主軸上為台灣電影標示了一個新的思想里程,那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他讓一個近乎不可能成立的性侵案展示了加害人、被害人、辯護人、證人以及一個又一個與上述諸角色密切相關的「家人」,如何在逃避的途中真正面對自己」;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被各種無奈的現實壓迫著而扮演他人期待的角色,藉由一次性侵事件爆發出來,逼著所有人正視「寒蟬效應」背後不忍直視的真實,讓整部片從性侵事件之後便充滿強烈的壓抑感,人物呈現的情緒張力非常的飽滿。

所以,不論從題材還是從表現來看,「寒蟬效應」都是很有意義的電影。

然而,電影到底是要先表現意義,還是先表現故事?

在「娛樂重擊」發表影評的MAPLE說:「它有那麼多發亮的碎片,卻又有那些無法忽視的邏輯黑洞,看得見它在卡司、故事、敘事、商業藝術平衡上的諸多努力,主導劇情的重要轉折卻付之闕如」,算是承接戴立忍對台灣商業電影的感想之後得出的觀影驗收報告。

而若我言之,則不免回到那老梗的核心問題:缺乏故事感。

說得詳細點便是,不像在說一個故事,比較像在還原現場。

誠然,演員、拍攝的表現都非常出色,讓整部片在中間非常的飽滿,但首尾卻顯得貧瘠,具體一點的說,我看不太出來片中這些人如此糾結的情緒所謂何來。

以我個人的感受舉例言之,性侵的場面來得太突然,而且直到審判才知道原來性侵多達八次,這些細節的簡省讓我對白白的濃重情緒感到不知所措。

又譬如學運在這部電影中似乎是外插劇情,似乎想藉由電影說出某些看法、並藉由學運世代的失落為李教授的行為建構遠因,但仍顯得牽強。

比起人生挫折,我更願意相信性侵的教授們只是管不住自己的小弟弟。

我猜,大概是因「據事實改編」導致「寒蟬效應」在劇情上存在大方向的約束,要務求寫實,就失掉了塑造故事的自由度。

比方說,如果是「王牌大律師」的編劇,可能會想方設法讓李教授的其他學生勇敢跳出來作證,畢竟已經有白白當敢死隊衝上前了,也不能說那些遭到性侵的學生沒有搏一把的心理。

缺乏故事感,不等於它不是故事,感受能力較強的人,還是能從中挖出深刻的寓意;但為了理念而拍,似乎不可避免的要面對這樣的問題?

或者說,這其實是台灣電影的特色:照顧所有角色的情緒背景,以全知的視野敘述。

旁及的則是側重衝突時的張力,關注社會議題等等;不過這樣做有個問題,舉例而言,像九把刀的長篇小說「獵命師傳奇」以獵命師為主角,但內容卻不斷敘述所有大小二三線角色的背景,寫到後來獵命師只變成故事的一個部分。

「寒蟬效應」同樣給我這樣的感覺,沒有人是主角,九十分鐘內要看盡所有人的糾結,但最後缺乏重心。

然而要求每個觀眾都用同樣一種標準看電影根本不可能,若將文學評論的觀點加諸於電影,也許這是一種應該被培養被認同的審美標準。

說不定,套句戴立忍的話來說,「寒蟬效應」已經找到電影的新語言。

 5 ) 装睡的人

屈原的诗歌借男女情事隐喻正值意见,实在是再妙不过的手段,这二者同样的敏感、微妙、只可意会。

感谢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的光荣传统。

接下来的话,是我脑洞大开,失去理智下的呓语。

李教授曾经是一个像白白一样的反抗者,中正纪念广场上的热血青年和在美丽湾抗议的木宏都是一样的真心实意。

可当他在掌握权力后,很快的堕落成了自己曾倾尽全力反抗的对象。

他是独裁者的化身,拥有无法抵抗的力量,决定着你的命运,对你为所欲为,调教洗脑,而你对此几乎无能为力。

白白是第一只在雨天嘶鸣的蝉,她首先是一个被害人,然后是一个被裹挟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患者,最后在王老师方律师木宏的帮助下,清醒的成为一个坚定地反抗者,我们姑且称这一过程为转化。

转化是艰难而痛苦的 。

白白的经历预示了所有先行者的命运:几乎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满满的恶意,少人认同,众叛亲离,太多人愿意以被害者有罪的逻辑来捅上一刀又一刀。

他们的命运大多数是悲剧的,只有足够强大并幸运的人才能够坚持下来并且告诉自己:世界是错的,我是对的。

他们是改变世界的火种,没有那第一声在雨天的蝉声,雨就不会停。

林律师是既得利益者的代表,她与李教授是极为亲密的利益相关体,为了维护家庭的完整,催眠自己相信独裁者的谎言,并愿为维护他付出伤己伤人的代价。

同时希望反抗者们与独裁者停战和解,好好过日子(注意她在美丽湾事件中的意见)。

方大状是非常了解游戏规则的人,拥有强大的执行力与意志力,更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

他们可以随时转换身份,今天是既得利益者的代理人,明天是反抗者的代理人。

社会需要这种人,他们可以如此轻易的开始或结束一场战斗,并能给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谈判条件,他们是润滑剂,是稳定剂。

可惜的是,表面风光的他们,对自己后院的那一把火无能为力,只好视而不见。

王木宏是未成熟而坚定的反抗者们的代表。

他单纯幼稚,又不了解规则,在这个游戏里是战斗力只有五的废物。

可他代表着某种希望,是一颗能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

如果他能够经历那么大的磨难后存活下来,他就会成为王老师。

王老师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级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她是木宏与方大状的混合体。

了解游戏规则,意志坚强,手段高超。

幼稚的反抗者们经历了自我阉割之后就会成长为这种强大的中流砥柱,这是一个大侠般的人物。

他们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愿意与可争取的力量结成联盟,而又决不妥协。

如果没有王女侠,李教授的统治将会永远继续下去。

白白妈、小玲、利亚是被裹挟者的代表,是转化成功之前的白白。

小玲和利亚更是成为依附李教授而生存的人,她们通过身体交换得到音乐深造的机会,习惯这种生存方式,无法改变。

他们深陷入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中无法自拔。

自觉或不自觉的维护独裁者,甚至成为帮凶。

他们无法面对自己曾经的伤痛,没有反抗的勇气,外部的世界太可怕,只有装作沉睡,试图再做一个美梦。

可他们是真正决定一切的关键,真正强大的力量,一旦他们醒过来,世界将会改变。

一些同学和大众是不明真相者的代表,他们没有意识到独裁者的真实面目。

仍然喜爱他,乃至崇拜他。

人到齐了,他们开始碰撞。

李的出场已经是独裁者的形象,上课时“你们不是不可替代”的下马威更强调了他绝对权力掌握者的身份。

“听说李教授喜欢演奏不好的女生”(独裁者喜欢欺凌弱小)。

白白没有父亲,从小缺乏男性偶像与保护者。

本身又是一个文艺女青年,道貌岸然而又具有音乐家气质的李很有吸引力。

李教授是高明的职业强奸犯,注意他在以兽性情欲的后入式犯案的时候说的洗脑词:“你其实很漂亮”“我会帮助你,让你留在乐团”“我会让你的音乐充满想象力”“倾听你内心的声音,它知道你想要什么”“我会保护你”。

这几句话水平极高,其中既有威逼利诱,又有交换条件,更给了受害人以虚幻的安全感,为她留足了一线希望。

李是一个好猎人,白白是一个好猎物。

陷入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她很快开始装睡。

圣诞节木宏的表白是唤醒她的第一声,无意识自残代表着白白反抗意识的觉醒。

一个人伤害自己的原因,要么是想惩罚自己,要么是想要唤起他人注意。

白白二者皆有,一方面,惩罚自己自欺欺人,无法追求真正的幸福;另一方面,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吸引外部力量的拯救。

她成功了,王老师第一时间以一个拯救者的身份出现了。

木宏打李教授的这一场戏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反抗者的幼稚与无力,也看到了不明真相者对独裁者的维护。

  方大状以一则小小的新闻成功的勾起了白白身为女人嫉妒和不甘的微妙心理。

这是唤醒她的第二声。

她开始怀疑自己那被自我催眠出的爱情是否真的能够实现。

李教授拒绝了自荐枕席的白白,这是唤醒她的第三声。

独裁者的虚弱与恐惧让白白看到了反抗成功的希望。

   方大状和林律师之间的交流极有默契。

在战斗开始之前,她们已经在为了彼此代理人的利益进行和谈。

这两个人不会要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林律师对白白的攻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独裁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白白取代自己的地位。

最好的方法就是付出一部分利益,让她自动退出。

李教授和林律师在床上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独裁者离开既得利益者的支持后会有多么虚弱惶恐。

独裁者与既得利益者需要彼此支持,一家三口才是真的,不是么?

庭审的过程是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各种势力粉墨登场。

我们看到了他们真实的表现。

这一过程极具戏剧化而又清晰。

我就不多说了。

  电影的结尾理所当然的残忍而团圆,独裁者被报应收走,垂死挣扎的既得利益者无能为力,方大状坚持到底义正言辞,正义得到了伸张。

被裹挟的人质开始反抗。

结果是光明的,雨停了,蝉在鸣。

导演希望我们看到的是一场失败的革命。

如果李没有死,白白仍然会败诉,小玲和利亚不会站出来,在林律师的帮助下,李的独裁统治将会继续下去,方大状所能做的只是为白白争取到她的一部分权益。

短暂的退隐后,独裁者会继续抬头。

白白的自杀未遂和木宏的车祸,象征着反抗者将会面临的考验与严峻的现实。

而满是垃圾的美丽湾和那件被收进箱子里的毛衣,更让人感觉希望中的绝望。

除了命运和时间,没人能真的打败独裁者。

独裁者不下台,装睡的人还会继续装睡,清醒的人也只是白白清醒。

孤军奋斗的反抗者的命运从战斗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除非,他们能叫醒更多装睡的人。

这电影的三个名字和某些角色都挺耐人寻味。

王老师和王木宏是像是导演王维鸣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自况。

无论是青春热血还是老奸巨猾,永远是意志坚定的反抗者。

白慧华的名字似乎颇有深意:纯洁聪慧的中华人民。

白白被白白干了一次又一次,还做着热恋的美梦。

电影在台湾名为“寒蝉效应”,是什么让人噤若寒蝉呢?

电影在内地名为:“不能说的夏天”,故事主线发生在十月十五之后,和夏天有什么关系。

在我们国家,这么多年,只有那一个夏天是不能说的。

电影的英文名为“(sex)April”,让我们想起那家名为april的餐厅。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哺育着丁香,在死去的土地里,混合着记忆和欲望,拨着沉闷的根芽,在一阵阵春风里”——艾略特《荒原》 所有的故事,都在这段诗句里。

鲁迅先生的铁屋子里,有熟睡的人,有清醒的人,原来还有一部分装睡的人。

感谢所有的主创人员,让我看到了 A Chinese Film。

也要谢谢木宏打开了窗户,让风自由的吹,蝉自由的鸣。

 6 ) 不能说的秘密!让子弹飞一会儿!

  郭采洁从《小时代》里那个泼辣,市侩,拜金,冷漠的大小姐转变到《夏天》里面的胆小,腼腆,单纯甚至是弱智的白白,这次角色的塑造是成功的。

      故事很无趣。

讲述的是一个大学的音乐叫兽强奸女学生的故事,女学生恐惧于叫兽的权利,不敢报案,甚至天真的误以为“自己爱上了叫兽!

”就连在法庭上作证,也萎缩的解释成自己与叫兽的性行为是“自愿的!

”       台下的观众无不骂娘,指责!

怎么会有如此懦弱的女人?

      “当李教授死后,利亚与玲玲等一干受害人都站出来指证李教授对她们曾经做出的兽行。。。。。。

”片尾字幕出现时,我瞬间理解了电影要诠释的意义。

      这不就是另一个版本的《让子弹飞》吗?

谁赢他们帮谁!

在强权政治没有倒台前,老百姓是愚昧的,无知的,胆小的,心怀敬畏的!

他们不敢起来反抗,不敢发出内心的声音!

      所以看似弱小的白白,实际上是勇敢的,她敢第一个站出来,尽管还是畏畏缩缩,语无伦次,但与那些缄默的人相比,已经强了很多不是?

  

 7 ) 台湾人不说台湾腔难道说北京片子么?

也许制作方认为这群演员文艺气息重,所以改了个莫名其妙的《不能说的夏天》,其实直接用《寒蝉效应》会更好。

电影拍得比较混乱,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

但重要的两条核心剧情都跟“寒蝉效应”有关:1.被性侵的女学生们为了学业和前途不敢反抗甚至承认被性侵的事实,女主角的PTSD就是这一效应的最直接展示,压抑自己最终成为心理疾病;2.教授当年因为家庭原因被迫离开学运,也许是害怕破坏现有的家庭和学术成就,李教授在家人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暗里却将自己志向得不到舒展的压抑全都发泄到了性侵女学生身上,从他对白白说的不少台词可以看出他是另外一种“寒蝉效应”的受害者(害怕说出自己真实想法后需要承担的家庭破裂后果而压抑自己)。

这样厘清后,电影的故事就非常顺当清晰了,不仅切题,而且两条线都够饱满。

但在观感上仍然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比如女律师的家庭矛盾过于生硬,对剧情也没有帮助,不如直接去掉,会让电影更加简洁干脆。

还有后段的法庭戏,用力过猛而显得小儿科。

至于备受诟病的台湾国语,我只能说,台湾人不说台湾腔难道说北京片子么?

这是近几年少有的在观看过程中就能伴随剧情开启思考的一部。

也许有人会觉得电影节奏太慢,但我认为这是因为导演故意放松了对很多情节的用力描述,而将留白的空间都扔给观众去联想去思考。

比如林律师(贾静雯)第一次去医院看望白白,看到白白看着自己丈夫送的花后忽然明白了什么,这个位置如果是不习惯思考的观众也许就会觉得牵强突兀,但仔细一想,站在一个了解丈夫的妻子和熟悉官司纠纷的律师角度,这样简单的拍法含蓄却又聪明。

这样需要一路跟着思考的电影,对看惯无脑商业片的观众来说确实不够讨好,但从电影拍摄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处理尽管还不太成熟,但确实比看不起观众理解能力的直白片要好。

 8 ) 白白不是唯一的主角

4位女性角色都有自己都故事线。

她们都美丽,都善良,都温柔有力量。

白白面对强大的母亲、李教授,不断讨好退却,在王老师和李律师的帮助下,她把狼师告上法庭,终于不再怯懦。

不过,我觉得她不是电影唯一的主角。

李律师熟稔地游走在社会丛林,重重规则为她所用,是比男人还要出色的女性猎手,太酷了。

但不是冷酷。

她接下了白白这件注定赢不了的案子,想为白白争取最大利益,但尊重白白本人的意愿…“至少你来了”,完赛后的球场上,一个体谅的抱抱,小孩沛沛真是可怜又可爱。

我相信李律师最后是找到了家庭与事业间的平衡,而不是完全回归家庭,像童话一样美好结局。

没有名字的林老师虽然为人渣丈夫辩护,站在白白的对立面,但她不是坏人。

李教授为了家庭放弃政治前途,或许对此她心有亏欠,所以忍耐着背叛;她是母亲,有小孩,所以她竭力保护自己的家庭;课堂上,她说作为法律人要做无罪推定,律师应该也为被告辩护;在家庭之外,她倡导美丽湾行动要理性不要口号,只是在人群的义愤填膺面前,她的努力徒劳无功。

没有名字的王老师,关心学生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是出于天性。

步入中年,见识了诸多黑暗,依然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多么可贵。

 9 ) 看到的都未必是真相

今天赶上末班车 看了《不能说的夏天》。

只能说这部片子真的是我很期待然后看完之后又觉得不失望的一部电影。

台湾电影不再只是一众“小清新”了。

郭采洁终于走出女王顾里的光环 演绎了一位在受到教授性侵之后内心挣扎不敢去爱 反而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女大学生。

总觉得好久不见贾静雯了 后面几场她在法庭上当面质问自己的丈夫是否性侵白白的戏份还是很有看头的那种歇斯底里 ~简直了 她为了维护自己家庭的完整性不惜说谎话 袒护自己的丈夫 可是即使法庭上得以保全 当他们回到家她还是情不自禁会问起丈夫到底是为什么 这就是卸下了自尊心的防备了吧。

特别特别想说戴立忍 感觉他把一个外人看来对家庭负责 在大学为人师表 其实背后是利用职位之便性侵女学生的禽兽教授演的忒棒了!!!

这个角色!

非戴立忍莫属 。

如果说第一次他接近白白是想寻找自己的青春时光 那后来白白来找他 他对她说我会保护你 又让那么心疼。

金马奖提名 名不虚传啊。

“只有诚实的面对自己,存在才会有意义”。

向在为弱势女性斗争的战士致敬。

 10 ) 一个叫兽的政治创伤

为了抚慰我被那脑残的五分钟伤害的心灵,我做了更多的功课之后,决定去看这部名字同样偶像剧般可疑的“不能说的夏天”。

就像五分钟里再不济还可以看看张孝全一样,这部电影里我关注的是戴立忍蜀黍,没想到的是,竟然还有不少的收获和心得。

(当然也可能是期望值压得很低了)在一部对的电影里,一切都是对了的。

演员表演方面,除了一贯欣赏的戴蜀黍,我第一次觉得郭采洁和贾静雯是很有演技的。

特别是贾,徐若瑄相比之下也就是中规中矩普普通通了,因为贾静雯体现出来的完全是一个中年妇人的状态,无论是平平凡凡的生活场景,还是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

一个年少成名的偶像的转型是很不容易的,女演员就更难,或许这意味着她已经不再适合去演小姑娘了,但是并不遗憾,她已经进入到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

这也是一部台东风光片,值得赞扬的是,风景并没有成为软广、浮夸的装饰或小清新,每一次的出现都恰到好处地滋养观众的眼睛,或是跟剧情配合,譬如郭采洁坐在防波堤的画面,构图精美,又是在表现角色的精神状态。

并且,越是唯美的风景,貌似静好的岁月,其下掩盖着的令人噤声的罪恶,不是更加恐怖吗?

在故事上,显然这是一部一不小心就紧扣了时事的电影。

无论在伦理还是法律上,权力地位不平等的师生之间的任何“浪漫”关系都是不正当的,这没什么好说的。

即使像电影这样故意做出很大让步、使人物情感更复杂的虚构——白白陷入迷惘、转为主动甚至去爱李教授——也不行,即使当教授的帅成戴立忍那样也不行,何况厦大、川大那些猪头,照照镜子吧,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当然电影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同样是这个“苍天有眼”的结局——叫兽就这么被心脏病了结了?

现实中这场官司赢的概率大概微乎其微,但电影替天行道的想象性和解未免就落入了主流商业片的俗套。

而且我不理解的是,叫兽死掉就算了?

女主为什么也要二次割腕啊?

若要表现舌头根子底下压死人,可以放在前面官司进行中啊,这都要大获全胜了为什么要去死?

更难以理解的是,木宏那么好的小伙子也要出车祸,然后三个人同一时刻进了同一家医院——尼玛这是雷雨式的大结局主角死光光的惊天动地大悲剧的节奏吗?

另外,两名女律师的法庭戏也全部流于浮夸,令人遗憾。

贾静雯在医院第一次会见白白、见学妹徐若瑄、甚至在家中面对丈夫,那种痛苦的隐忍表现得都十分深刻,偏偏到法庭上开始撒泼,这不科学。

政治,这一点也是令人无法忽视的元素。

戴立忍饰演的李教授这个角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深度,而不简单是一脸饥渴状的大色狼。

(色狼总是有成因的,这需要去理解,但并不构成为色狼开脱的理由)李教授曾是个热衷参与政治(可能是野百合?

但是时间不太对得上)的青年,但政治上没混出什么名堂,又架不住一心追求岁月静好的老婆的软磨硬泡,转而在小地方当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

于是他的挫败感、他的不甘心、他的失望委屈和压抑,全部转为在女学生中实现性的掠取和征服。

与李教授隐晦的前史相对位的,是被摆在明处的美丽湾运动和另一起抗议拆迁(大埔?

)的事件,两位女律师亦都卷入其中。

美丽湾事件最后算是取得了胜利,但木宏妈妈说:即使把那些现代化的度假村拆掉又怎么样呢?

美丽湾再也变不回杉原湾了。

这或许是个有点令人失望的结局,但换个角度不也是个达到预期、令人满意的结果吗?

木宏也参与了政治,但无论成功失败,他不会是另一个李教授,他只是表达他的诉求,争取他的利益,而已。

我们还可以看到,徐若瑄是怎样替政府出谋划策,贾静雯又是怎样支持原住民但又基于策略性的考虑来劝说他们的——并且她还说不服那个从台北远道而来支援革命的小青年,可见抗议者内部仍然有各自矛盾的声音。

在今天,政治运动无论表面如何激烈,都已然被纳入一个理性的游戏规则下,靠的是你进我退的实用性策略,讲究商谈和妥协;而不是高举理想,头破血流,再在多年以后玩味悲情。

这是法治社会进步的结果。

李教授那一代人的理想、青春和热血,所有的宏大叙事都已经过时了。

搞政治不再有那么高的理想、那么多的危险、那么大的代价以及那么深刻的成就或失落。

但是政治,无论是作为重要的历史、重大的创伤还是平凡的日常,它与生活始终紧密相连。

贾静雯不喜欢丈夫搞政治,认为:什么都是虚的,只有家庭才是真实的,是自己的。

真的是这样吗?

他们远离了政治活动,但政治的伤疤不正是这个家庭中丈夫堕落、妻子痛苦的根源吗?

贾静雯身为律师的日常工作,不也跟政治打交道吗?

有人说这些政治背景是噱头或者增加一点现实感的装饰,我不这么认为。

天朝的电影里是不能有政治的,以至于对于那些鬼鬼祟祟地打个擦边球的影片,你甚至得先仔细辨别下是噱头还是影片内在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台湾电影这根本不是问题,噱头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你去台湾旅游随手拍个街景说不定都拍到竞选广告,在这种政治不是禁忌反而被嫌太多太浮夸太爆炸的地方,电影里出现一点还奇怪?

政治就是日常,这很正常,这一点适用于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或地区。

在看这部电影时,在理解李教授的青年时代时,我还忍不住想起《女朋友,男朋友》,不知道是不是野百合一代老得足以谈谈过去了,电影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对这段历史的反思。

按照我天朝成王败寇的历史观,在大的历史潮流上,民主运动是成功了的,胜利了的。

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幻灭、失落和不甘?

民主不过是另一套虚伪的游戏而世界也没有变得更好?

(当然中国考虑这种问题属于太监操心别人性生活)李教授这种没爬上去的把魔爪伸向了女学生,王心仁这种爬上去的变成了自己年轻时讨厌的那种人,陈忠良和林美宝则发现“自由”二字是多么的暧昧不明,无论在政治、在个体还是在感情。

由此我倒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政治在台湾电影中的表述,尤其是政治是如何与日常生活或简单粗暴或拐弯抹角地联结起来的。

PS:美丽湾抗议的一段戏非常有现实意义:很显然,一个有文化、有民主思想、有斗争策略的大学生,一个来自台北市的县外势力,在煽动善良淳朴、不明真相的原住民跟政府作对!

而且,他们在抗议现场居然吃!

烧!

烤!

还留下了满地垃圾。

这就是低素质,这就是违法,这就是影响他人正常生活,这就是闹分裂,赶紧把他们抓起来。

《卡兰达尔之夜》短评

心塞

8分钟前
  • MIKA
  • 还行

两颗星全给戴立忍

13分钟前
  • 1077 Canton Rd
  • 较差

戴立忍挺有张力 其他就不好了。

14分钟前
  • ReMinD
  • 较差

不能说的夏天

16分钟前
  • dac
  • 还行

题材很棒,但是讲故事能力太差……

17分钟前
  • 帝九年
  • 还行

才覺得寒蟬效應這名字絕了

19分钟前
  • amkw
  • 推荐

越到后面越乱。【法律课那帮学生就是湾湾智商吧哈哈哈哈

24分钟前
  • 希哈。
  • 还行

飞机上看的 没看完。寒蝉效应这个名字不错 比这个拗口的会让人误以为是小清新爱情片的大陆名好多了

27分钟前
  • 果断未果啊。
  • 较差

白白真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姑娘……揭露现实的题材很好,但是显得力道不够。徐若瑄美人依旧而且演技很棒。电影原名取意噤若寒蝉的《寒蝉》,这个题目显然更好。

32分钟前
  • 風立ちぬ
  • 还行

有大背景有小背景,聚焦在律师之间的纠葛,郭采洁的戏份蛮少。可人物群像颇多,每个人物都想拍出内心戏,就显得有点乱不知重点,何况演员台词也算勉强。似乎不算悲伤的教育片,想反映社会运动下的民众觉醒?大概是说女性要兼顾爱情家庭和事业,实在是很难的事情。

35分钟前
  • 葛人的杠铃
  • 还行

题材鼓励分,想想国内还有那么多教授还在胡作非为,法院也没用;导演水平不够,服化道看着像新手,演员的发挥空间很小,时长太短编剧没有编出来故事,很多事情靠猜;开头可以用车祸开,les剧情没有,ons也被删了;很多时间演员们在念台词,台词也不是很接大中华区地气;郭采洁演的还行,徐若瑄和贾静雯都老了…但是我还是🉑️🙃

40分钟前
  • KD6-3.7
  • 推荐

不是不能说是说不清!

43分钟前
  • joemayxu
  • 还行

演员演技真的太捉急了。。本来很好的选题拍的平平淡淡,那个男孩的结局也太drama了,最喜欢女神徐若瑄了!!~

47分钟前
  • 恬儿萌
  • 还行

“各人有各自的深渊,命运何曾放过谁”。徐若瑄很适合律师这个角色,简洁有力。仿《熔炉》的成功之作,不同的是它发生在蝉鸣聒噪、空气湿闷的台湾的夏天。很多没有台词的镜头值得回味:白慧华面对大海坐在岩石上;戴耳机看太阳时迷茫忧愁的脸。郭采洁好棒好棒。

48分钟前
  • 橘川
  • 力荐

不好意思,看得快睡着了,极其糟糕的观影体验,杂乱的剪辑令全场人都睡着了,结尾字幕写道献给弱势妇女的奋斗什么的,全场在笑,拜托我们没看明白。

49分钟前
  • 红茶
  • 较差

是好题材,可这绵软无力的冲突演绎,要是没有李屏宾可让导演怎么过活,只看画面吧。

52分钟前
  • 叔是
  • 较差

韩国有《熔炉》,内地有《亲爱的》,台湾有《寒蝉》。郭采洁哭得太心疼,被侵害时太让人绝望,身为音乐教授的戴立忍散发着成熟诱惑的禁欲魅力;徐若瑄大律师干练又美丽;贾静雯隐忍又坚挺;最讨喜的是学弟木宏,单纯真诚又无所畏惧。电影里的台词很棒又震慑人心。爱是凝望又离开。

57分钟前
  • 兰 希
  • 力荐

和《聚焦》一比,高下立判,云泥之别

58分钟前
  • 一生与君几擦肩
  • 很差

楊德昌嫡系導演大概都這種水平。ps:炒蛋到底怎麼去掉蛋黃炒啊? with Anana

60分钟前
  • 冰山李
  • 很差

没兴趣

1小时前
  • 透明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