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アイドルマスター シンデレラガールズ U149,THE IDOLM@STER CINDERELLA GIRLS U149
导演:冈本学,高岛宏之
主演:佐藤亚美菜,照井春佳,黑泽朋世,集贝花,小市真琴,今井麻夏,春濑夏美,久野美咲,小森结梨,米内佑希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3
简介:「偶像大师 灰姑娘女孩 U149」 宣布TV动画化~ 动画制作:Cygames Pictures PV链接: https://bilibili/video/BV1GP4y1K7yC详细 >
夹逼音小学生糅合了梦中情人和偶像脸谱不似活物;侏儒社畜男啥用没有只会和小学女生在房间里嬉笑打闹真心下头。
高开低走,“低走”并不是说制作水平下滑,正相反,感觉有些“用力过猛”了…ep3米莉亚回和ep4桃华回就恰到好处,也拉高了我的预期值,但ep5开始往后就越来越让我失望。问题的关键在于,制作组精心设计的桥段,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如此寡淡,如此轻飘飘,如此充满不真实之感。冈本学和他的团队,是否努力错了方向…?还有他们试图展现的业界问题,在爱丽丝那句「大人のくせに」和米内p的泪水中,竟也被消解了。
im@s!
7.0-7.5。“偶像的意义,是为粉丝带来快乐与梦想”,戏里戏外,都充分表达了这一主题。对各位角色的描绘,就如同每集提问式的标题一般,不断去了解,不断去学习,不断去成长。在这一点上,小孩和大人并无区别。我们都是不断去了解世界的个体,都是在梦想旅途上不断前行的孩童。能够准确并以适当方式,不尴尬地展现这一主题的编排演出是本作最大的优点。但是,略显蜻蜓点水地点题,也是遗憾。另外,“看动画最重要的是开心”。每次看偶像大师系列的时候,总会重新体会到这份初心。
原来u149是身高under 149cm。演出倒是整的华丽,可惜剧情内容就是深挖不了制作想要表达的大人和小孩的内容。比较对新观众友好,其他偶像大师企划的偶像仅在部分集少量登场,比偶像大师灰姑娘动画明智的多。设定年龄太小的孩子个人回就像是单纯的p带孩子,连带角色声线看着特别闹心,第4集算是做的最好的一集,10,11集做的也非常炫技,整体还算有模有样
一米五的兵长对入团标准提出了质疑。
小学生赛高,不知为何怕他们突然坏掉🤣看完前三集明白套路猜下集的追梦者
儿童与成人的差异,虚构与现实的差距,难说哪个是更棘手的命题,而本作居然同时挑战。让孩子面对无解的自省,让动画触碰有限的社会,再迅速转向欢声笑语的定番麻痹——能兜住这种压轴舞台的不能不说有实力。
有种初中生大哥哥带小朋友的感觉,虽然说这种偶像动画,还是关于小朋友的,很难做出什么东西来,不明白学神为什么不做无职转生第二季了。
JS偶像,一个不仅发挥严重受限,还是危险而可拷的题材,慕名而来的观众,恐怕也没多少是真的在期待看偶像番——然而制作组却迎难而上,既不是设计一些安全而无趣的老套剧情,也不像一些“老司机”所“期待”的那样做擦边球,反而是全力展示JS偶像的闪光点。正因为是小孩,才会理所当然的幼稚,赤诚米莉亚才能用闪耀的纯真净化大人社会的物欲横流,而不让人觉得违和;也正因为是小孩,橘爱丽丝那稚嫩的关于成长的思考才会牵动观众的内心。看着她们,以及将这样的题材如此演绎的学哥和U149制作组,那些闻风而来的绅士们才会回想起:所谓的“幼态审美”,在成为p站e站危险标签和铁窗泪之前,首先是人们对于成人社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生活的重担和掩饰的面具的厌恶,以及对于返璞归真、诚心相待和小确幸的向往。
一边想搞大人和小孩世界对立的现实,一边又在做低幼单纯可爱的故事,十分不均衡。第十一集其间矛盾很快就反映出来了,情节总得让观众可以自然带入,而不是脱离出来去为片子脑补。另外最后一集的live感觉不是很好
🥰|比推子好看10个このすば
尝试在小孩的梦境和现实的压力中求平衡但观感微妙,外在意志的介入使角色呈现出的强烈幼态(行为和演绎)与内容物形成冲突(直播、蹦极、恋父等设计),呈现了冲突的一面却没能良好处理——保持童真的理想情境但又想强化深度,放不下子供式内容写作又要塑造稍显激烈的矛盾;设计意图明朗的演出下叙事更加单薄,一个很类型化的故事因为叙事主体年龄的下移出现许多配套问题,这些都被更笼统的偶像梦盖过了ps:1.小孩子聚在一起说话时不自觉调小音量2.别对歌曲质量有期待CUT:e4(流动是最自然的)>e1(矛盾处理略糙)>e11(和e1对称,用力过猛)讨厌:e5(病态的创作者)
弃,生理性反胃(豆瓣是不是该加个“弃剧”选项)
狭义上来说它是本季度最具备观看志趣的动画;而自己作为偶像动画爱好者,既庆幸、也羡慕本作能有这样的资源和关注度。随着一阵阵的欢声笑语,那充满着童趣的气氛压过了太多,看前可能的疑虑也消除大半了。不过不满足的也是童趣和「大人的世界」进行磨合的写作方法,虽然对于大多偶像动画(这也是其他所有偶像大师动画共同面临的问题)长期过分依赖于描写对立面进而逼迫成长的方式已经有了足够的自觉,但终究,(偶像)作品太需要有爱有能的创作者了。
第二集就暴雷,找东西能找一集!仁奈这个角色浪费戏份和时长。本身偶像剧情应该着重探讨所有人出道—接通告—演艺表演,而不是每个人的琐事,非常本末倒置的剧情,艺人活动和群像戏份平衡不到位。
小学生偶像,服气,偶像大师系列对角色很不好,强行制造难度。比灰姑娘好看一点,也就这样了,角色过多,又想一碗水端平,主角表现平平,经常边缘化,观众没有代入感。
谁还不是个问题儿童呢,一集解决一个人的问题,解决完了就唱唱歌,最后再大家一起唱唱歌,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每集看到一半总感觉要整烂活,结果都能兜得不错
对我来说这种偶像番总是这样,除开前几集的新鲜感外,到后面舞台演出/角色歌的时候就倍感无聊,可能我天生就和这种题材相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