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狂人第七季

Mad Men Season 7

主演:乔恩·哈姆,伊丽莎白·莫斯,文森特·卡塞瑟,詹纽瑞·琼斯,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亚伦·斯塔顿,里奇·索莫,琪兰·席普卡,杰西卡·帕尔,凯文·拉姆,克里斯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广告狂人第七季》剧照

《广告狂人第七季》剧情介绍

广告狂人第七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广告狂人》第七季暨完结季共14集将拆分为两部分“创世纪”和“一个时代的落幕“,分别在2014年和2015春天播出,以此向陪伴《广告狂人》八年的新老观众告别。 在《广告狂人》第六季的结尾,背负着巨大谎言、并不断用酒精和出轨麻醉自己、寻求心理自偿的广告才子唐德雷珀糜烂不检点的私生活被女儿萨丽撞破败露,和二婚妻子梅根的婚姻又再度产生巨大裂痕。梦魇般阵阵袭来的成长经历、物是人非的同僚令唐德雷珀对充斥着虚伪人际的广告业乃至整个中产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排斥和疲惫情绪,渴望“洗净”自己的唐在SCDP的客户见面会上崩溃、坦白了自己的身世,令客户自觉受到羞辱,SCDP合伙人为了公司利益辞退了唐,职位由他曾经提拔起来的徒弟、如今叱咤广告业的才女佩琪接任。 被战争、民运和动乱裹挟、令所有人局促不安的的七十年代的脚步正渐渐靠近,佩琪在这个女性崛起的岁月中会否选择自立门户?唐在...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莱姆镇风吹云动星不动作呕冰雪勇士3仲夏夜之梦黎明前的暗战猎毒人天鹅太空熊猫英雄诞生石纪元龙水赤发的白雪姬第二季婚前协议飓风营救第一季操蛋的永生锦医风华那些人们暖秋潘尼沃斯第三季麻木不仁第三季说走就走之不说再见我们是冠军反恐特战队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武动乾坤林肯律师罪恶之子圈子之德州风云夜色撩人伦敦·休斯:猎男大法香蕉的混蛋

《广告狂人第七季》长篇影评

 1 ) 【THE END】* Farewell to MAD MEN

善始善终。

8年,感谢AMC为我们呈现这么一出伟大的剧作。

一直以来,我认为兴趣爱好就是我们用来逃避现实、丑恶的避风港,玩游戏、画画、听音乐、看电影,当然,还有我们为什么爱上MAD MEN。

但我们相信自己是幸福的。

看完大结局,泪目,太多想说的话。

不过,无论这其中各个角色的何去何从,心里是温暖的。

MAD MEN, 这是一场美妙绝伦的旅程。

我们,在路上。

结语:我们大多数人在人生努力的过程中都会感到失望,但对快乐的追寻永不落幕。

Most of us are disappointed in our efforts, but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is never ending. We deserve happiness, we are okay.

 2 ) 给Betty,也给自己

广告狂人里值得写一篇观后感的人物实在太多,但我第一个想到的是Betty。

她是男主角的妻子,非常漂亮而且家境优渥,像个小公主一样地成长,年纪轻轻就嫁给正处于事业上身期的Don,婚后辞掉了模特的工作,做了全职主妇。

主妇的生活听起来无趣,实则不然,不然哪有风靡一时的《绝望的主妇》呢,全职主妇这种依附他人而存在的生物实在有太多的可研究之处。

Betty 性格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压抑。

对自己对别人都太多苛求,一遇到挫折就会陷入阴郁中。

即使在几个可爱的孩子面前,她还是没有能力掩饰悲伤,不仅如此,她有时还会用自己的严苛伤害孩子,让孩子们处于阴云之下。

Betty 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总是自顾不暇。

一直费心维系表面的和平美满,只有面对幼稚的孩子时才暴露出自己对这段婚姻的不满。

是啊,丈夫在外这么能干,家境也越来越优渥,可这些不比真心的陪伴。

B在家庭的地位和孩子相差无几。

除了时代背景的限制,B自己的性格也有很大局限,注定她在通向独立的路上阻碍重重。

她像个公主一样被养大。

过早过浓的父爱和母爱让她对未来的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以为爱就是被爱,所有的奉献都理所应当。

她上大学念了人类学,心怀成为演员的梦想,退而求其次干了一会儿兼职的模特。

虽然她有理想并且想要工作但是受到社会传统以及家庭的压抑,无法实现,甚至无法向伴侣倾诉。

她不会发泄,只会压抑,压抑到了极点就会爆发。

有一幕是Betty 射杀邻居家的鸽子,连我这个观众都会忍不住长吁一口气,终于发泄出来了。

在她身上能看到很多时代的烙印,家庭对女性的束缚,职场中的女性仍被视作花瓶,但是,女性的地位正在提升,独立的意识也在觉醒。

因为觉醒才会有痛苦,为什么男人可以在社会上成就自己,而女人只能在家里枯萎,在社区小小的圈子交往,那里只有流言和抱怨。

婚姻之中忠诚的义务只是在约束女人,面对出轨不断的丈夫,女人不敢戳穿他的谎言,因为谎言一旦被揭穿,她所奉献忠诚着的婚姻就成了泡影。

独立对于自尊的女性太重要了。

Don对Betty说他想不通她有什么不幸福的可能。

是啊,物质上她该有的都有了,可是她连枕边人的真实名字都不知道,更别说他的经历。

这段婚姻只能是貌合神离。

对比Betty和Megan,B太在意世俗的眼光,让自己憋屈。

而M就自我得多,有目标并且有执行力。

M不压抑自己,她主动跟Don示好而且不要求他负责。

她顾虑少,不怎么在意世俗眼光,所以M才有可能接受Don灰暗的过去,而B则不会那么容易接受。

但是M最后还是和Don分手了,她太自我了,不牵绊,但也不牵连。

所以两人一直在各过各的。

我还是很期待Betty ,就像无论我自己如何对自己失望,还是忍不住期待更好的自己…

 3 ) 追寻本真性存在

陈嘉映老师在《何为良好生活》中说道: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就到了马斯洛所列的最高一层需求:自我实现……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总是我的此在’以及此在的本真性可以算作一例。

可以说,Draper找到了自己的本真性。

他享受的是,在客户面前展示自己的广告创意,类似“麦格芬”一般,惊艳全场。

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广告方面的专业培训,以一名推销员的身份,搭上了Roger的便车进入广告公司,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最终为可口可乐公司设计出精彩的广告,这恐怕是麦迪逊大街广告人一生的梦想。

Bert,Roger和Draper如同公司三驾马车一样,Bert负责管理公司并寻找公司的方向,Roger作为客户经理维护客户关系,Draper作为创意总监在危急之中力挽狂澜。

公司一共经过四次变革:第一次公司被收购,是因为Roger离婚,需要一大笔费用;第二次公司重新创业,是为了避免被大公司再次收购,失去自身地位;第三次公司合并,是因为Draper和赵需要联手,才能拿下大汽车公司的广告;第四次公司被大公司收购,是Bert去世,Roger需要拯救Draper。

Draper的一路并不顺利,这个没有过去的人,在得到不曾拥有的财富和地位之后,他抽烟醉酒嫖娼,同时与多名女性保持伴侣关系,成了Draper摆脱不掉的另一面。

但是,在纽约这样的“欲望之都”,这些点亦可以以“风流”自称。

但Draper遇到了Bert和Roger两位贵人,多次出手相救,他们可以说是互相成就。

除工作以外,Draper完全是一位烂人,在工作和亲人之间,他往往选择工作,因为工作可以为他提供“成就感”。

【如同Joan的老公一样,志愿去越南当军医,也不陪伴老婆孩子,因为这份工作让他觉得“被需要”。

】与Draper相伴的另一条线,是自我“拯救之路”,他经常去加州,刻意抑制自己不要嫖娼,但总以婚外情结尾失败。

也许正是这些常人未有的经历,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爱的反义词是深思熟虑。

”他随时都处于为工作待命的状态之中,很难说他会一直爱着一个人。

具备事业成就是一件困难之事,能过上一种良好生活也需要长期的努力。

整部剧将“男性凝视”体现得淋漓尽致,在Loan和Peggy经过的时候,男士都会回头看上一眼,体现了本质上男女的不对等。

除Peggy外,其余的女性只是担任秘书角色,做一些简单重复工作。

某位经理与秘书,随时可能在公司传出丑闻,如果关系闹僵,离开的只能是秘书。

Peggy在达成300万美元汉堡公司这一单之后,依然被其他公司认作为秘书,气得三天不去新公司报道。

Loan和Peggy在结尾创业新公司,我估计新公司将会凉凉,因为缺少像Campbell一样的客户经理,企业之间的合作,终究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

本剧结尾算是点睛之笔,最后两季的时间发生在越战和人类登月的时段,可口可乐的广告《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Coke》,算是对时代背景回应一个和平友好的信号。

看到Draper灵修之时露出会心的笑容,就能想象出,在可口可乐公司面前,他如何用自己的魅力,让全场人满意。

Campbell:当Campbell在合伙人会议中提出,将Joan肉体交易以满足甲方时,这些没有道德下限的行为,不免让人感伤。

如今中国的商业环境也是如此,商务晚餐接着是KTV等活动,乙方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

Campbell是一位上进的职业经理人,也是一位真正做事的人,他处于时代的漩涡之中,只能抓住一个个机会,不断地向上攀爬。

Campbell的结局是不错的,与妻子重新和好,选择转行过上稳定生活。

Ken:相比Campbell,我实际更喜欢Ken。

Ken在工作之余,还会写一些故事发表在New York等杂志上。

他与Campbell一直处于竞争关系,但Ken一开始没有后台,只能通过自己的积累与努力。

Ken是一个有底线的人,被底特律汽车公司羞辱之后,将大客户拱手让人。

Ken翻身成为甲方之后,表达出对Campbell和Roger的不满,既是一大乐趣,也体现出人性中真实的一面。

Peggy:Peggy从秘书做起,碰到Draper作为他的贵人,一步步做到独当一面的创意总监。

Peggy努力大于天赋,看第一季的时候,我还挺讨厌她,越看到后面,对她的尊重越来越多。

当得到广告任务,她习惯于列出二三十条广告思路,从中选择最适合的。

这种工具性的方式,只能完成客户需要的广告,但不能做到“杰出”以至于让客户满意。

好的广告,一定要让受众充满幸福的感觉。

《广告狂人》七季一共92集,我看了接近四个月。

第一季我看了两遍,第一次是在大四时看的,觉得本剧索然无味,工作之后重新提起,才发觉其中的人生哲理。

这部剧和《the wire》一样,看起来不轻松,没有一丝刷剧的感觉,有的剧集会让人觉得难受,比如S5E11《the other woman》。

但看起来越不容易的东西,会让人收获更多。

与这部剧非常相像的有《马男波杰克》,我一直觉得马男被低估了。

 4 ) s7e3 ‘Field Trip’ Recap: Reward and Rejection

The show’s ex-couple find themselves in wonderlust in ‘Field Trip’. They, however, cannot wish for perfection. They just want to fix; they have a ‘hankering’, and decide not to take their ‘rewards’ for granted. What they do is to take a field trip, which end with some expected twists, reinforcing the theme of this season - it’s all about change and how we gonna face it.I don’t know if I can undo it, but I think I fixed it. - DonBetty has an afternoon tea with her housewife-turned-travel-agent friend. The friend has become the new woman, starting business for ‘reward’. But children, ain’t they reward? Betty wonders. For once, she is there for her children outside the grand country house. She is all very cool until Bobby gives her sandwich to a friend, and pisses her off. ‘It was a perfect day and he ruined it.’ whines the mother. Betty is not just old-fashioned; she takes on a time machine and becomes the baby of the family.Don has a hankering and flies to L.A. The field trip is supposed to be juicy, yet it turns sour. Being suspected of having an affair, the tomato-juice-drinker Don confesses he only lies because he is being put on leave, and has no idea if SC&P still wants him. Megan replies, ‘Don’t do that [lie to me], I’m your wife’, and put Don on another leave - marital separation. It is noteworthy here how Megan turns a blind eye to Don’s possible disloyalty, yet cannot stand the fact that her husband is at home (although getting paid) and refuses to come to L.A. to be with her. ‘I can’t believe after all this time you don’t know me.’ Megan wants a man respecting her self. Someone who can fulfill a promise, and understand what she aspires. Don’s reply is yet all about his self, ‘I know how I want you to see me’. Not as a husband anymore, I’m afraid.The disastrous field trip in L.A. pushes Don to argue for a return to SC&P. And surprisingly, Roger gives his consent immediately. So, on Monday the next week, he revisits his old agency. It is not supposed to be a field trip, but all the gazings, surprises, and excitements make it like a field trip. Don, sitting in the booth, is like an interviewee, or rather, some rare animal, or a phantom from the past. (The look on Peggy’s face!) This time, the field trip doesn’t end up too bad. The partners welcome him back on board with a few thoughtful, if not exaggerated restriction. Don accepts, not letting you read his inner thoughts behind the poker face. But after all, it’s a reward, not a rejection.I’m not walking out of my own house. So that means you have to leave. - MeganAs Matt of the Vulture pointed out, Mad Men is a show about asserting power and marking terrain, ‘Field Trip’ witnesses Betty and Don entering the terrains that they think they can have a say, even if they might not be the owner. Betty has a lovely chat with Bobby on the bus, drinks a basket of milk under the eyes of a group of admiring kids. She feels good and confident and powerful. She takes the initiative and everything is under control. Don feels he can decide what to tell and what to conceal. He feels he keeps the right to break the promise and walk away as if nothing happened. He believes he, as Alan Silver put it, ‘probably have more influence’.But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y is, it is 1969. Everything is changing. Computer service, wealthy women taking job after kids going to school, and etc. You have to live with the unexpected. The sandwich may evaporate. So does a marriage. The decision can no longer made by one people (Roger might disagree), it depends on two parties, or multi-parties. Ginsberg’s unflattering footnote of his boss’ missing the nomination - ‘You wasn’t rejected, you wasn’t even considered’ says much.They are getting rejected too, maybe they are just handling it better. - DonBut when could Don join the club of ‘they’? This episode is a reminiscent of season six’s premier. Back then, Don believes an experience (of a fancy hotel in Hawaii) could change someone. Leica is the life-changer. Doctor fixes people’s illness, and thus changing them.But the truth is, changing is a long and uphill struggle. Worse still, shadows from the past will always be there. Be it a beauty in while, or a blonde air hostess, or a body under the bed. The past lures you; it keeps hanging on.The opening sequence bears a resemblance to the chasing scene in Vertigo, when the private detective cannot walk out of the past. The end is unnerving. Trapping in the past, which Don has done for so long time, was indeed ‘a scary thought’.I wish it was yesterday. - BobbyBut darling, it isn’t.

 5 ) s7e13 Recap: Kitchen, the Most Expensive Room

My heart is broken. Can it be mended? Or is it just the end?‘I wouldn't rush home.’ - SallyThe last but two episode found many people on their way home: Pete, Sally, Betty, well, even Pete’s big brother. Only Don was miles away, deep in Wyoming where two-headed cows could be found. But the strings of family would, eventually, pull him home.I would laugh at Matthew Weiner for being so indiscreet of unwinding, or indeed winding up, the story, if I wasn't crying my eyes out first.It was a tale of mending the broken; it was neither something new or something else. Many things were broken: car, TV, venting machine, rib, kitchen (in its case, burned down), typewriter, not to men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ther and children, husband and wife. Some could be fixed (car). Some could easily be replaced (TV). Some would do if only a handy man would help (typewriter). Some was broken due to unknown reasons, but still has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rebuilt (kitchen). Some was saved (relationship). Some, alas, could not be saved (rib). The parallel could not be more obvious. To quote Tom and Lorenzo, ‘Mad Men has gotten less and less subtle with each passing season’. The motifs here referred to different parts of Don’s life. Car symbolized fortune, which might seem important and could not live without, but ultimately it drawn on Don it could be cast away. To some extent money gave Don away, inviting people to ask - Who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What do you do? How do you get rich? After all Bert had wisely advised, ‘The best things are free.’ TV was a reminder of his job or his advertisement company. It might sound surprising but sometimes the troubles and fears of embarking on a new career journey was all you imagination. All you need was ask - either Duck, or the motel hostess for a favor. I saw typewriter as friends like Peggy (my heart sunk as I realized there was only one episode to see Peggy) and Mr Sterling. It was likely that they might provide certain kind of help to Don later, as what they had done so in the past. Kitchen or ‘the most expansive room’ was the heart of this episode. It epitomized the family. Don’s misbehavior had broken his (and maybe others’) families. Though the whole donation event ended up being faux patriotic, chilly truth-telling, false finger-pointing with an atmosphere of doubt and mystery, it also shed light on comradeship, repentance and possible redemption. It remained the most ambiguous part, yet the tentative happy ending of Pete and Trudy, hopefully, indicated that Don would finally be there for his children, and been loved and supported by them.But before that he would have to face the fact a rib of his would be gone forever. Betty’s rib wouldn't heal, and neither would she. Rib represented the losses in life that Don had to cope with. There was his mother, father, Betty and Megan. He could not be a quitter for quitting never worked. He needed to see those loses not as ‘weakness’, but ‘a gift’, and move on and understand that he, in the end, was a very lucky man. (Wasn’t it LUCKY that STRIKES him at the very beginning?)‘That is how I know when it’s over.’ - BettyThe ‘instruction’ letter unfolded and here it was - a photo taken in 1968, slightly faded, with Betty in blue and Henry in suits. It was not even Don besides her, yet I couldn't stop my tears. The unique experience of following a television show means that it got into your schedule - Mad Men became part of my summer. Television triggers emotion that are built up for many years, of both the characters and me. Staring at the 1968 photo I saw Betty and Don in early 1950s, I remember she giving birth to Gene, their last day in the country house. I saw her in shorts one summer day during Bobbie’s vocation, and remembered how previously, her getting fat was just a fuss. Sally had come back home after ‘getting trouble at school again’. But the real trouble maker was yet to rush back. But he would, soon.

 6 ) Keeping mad

最终季,人物的走向愈加清晰。

Don的事业柳暗花明,婚姻持续DESPERATE;JOAN的聪颖和手段迟早会把她推到权力场的聚光灯下;BETTY没有出现。

终归,这是一部只关乎男人和女人的剧集。

你看得到最有风度的君子,同时也是最无原则的恶棍;风情世故的佳人,其实非常自爱自强;积极努力的职场女性,在感情上却出乎意料的无知脆弱;完美如芭比的主妇,内心冷酷暴虐;玩世不恭的花花老公子,内心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偏见;故作姿态附庸风雅的职场文艺男,无力改变人生而长出的无奈和无聊;充满野心的职场永动机,没有一刻摆脱过挫败感。

不仅仅是他们,每一个小角色,哪怕是邻居家的保姆也是那么复杂到近乎真实,没有一人有相似之处。

这部剧里,甚少看到商战,甚少花费时间描述广告的创意如何得来,最多的是在办公室,在起居室里,在餐桌上,无关业务的一幕幕对话,充满了爱、嫉妒、占有、轻视、傲慢、原谅和人性的种种。

每个人物,背负着童年带来的包袱,意识到的,意识不到的,利用的,滥用的,挣扎在自我堕落和自己约束之间,对抗自己的命运,折腾或忍受,浑浑噩噩里充满了精明,但依然是浑浑噩噩。

他们都哭过,男人,女人,转在眼眶里掉不出来的沉默,面无表情的流泪,无人时的抽泣。

他们都那么悲伤,又都那么tough,那么值得琢磨。

 7 ) 【广告狂人Mad Men完结季剧集全纪录】

前言:广告狂人最终季的宣传标语是“告别一个时代”(It’s the end of an era),告别一个美国黄金时代,告别一个剧集时代。

然而我想,这个时代永远不会过去。

T.S.艾略特曾写道:“历史的意识含有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

每个时代都在面临着“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之间的悖论和博弈。

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每天被各种他人所构建的符号所定义、塑造,被商家以各种组合营销手段掌控,被创设出多余繁杂的欲望却难以感受到真正纯粹的幸福快乐。

广告狂人是一部年代剧,它展现了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那段历史,但它又远不仅是一部年代剧,它属于每一个时代。

消费行为所构筑的人类关系贯穿于不同的时代,消费主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仍旧是现实社会中日久弥新的问题,而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物质、消费生活中迷失的人该如何找寻通向自我之路、找到存在的意义,个人在大历史背景中该何去何从,这些是狂人在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代代的人必须要面对的根本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从来就没有把这一页历史翻过去。

这是一部永不落幕的剧集,一个永不落幕的时代。

【S07E08 Severance】"I remember when I was a very little girl, our house caught on fire. I'll never forget the look on my father's face as he gathered me up in his arms and raced through the burning building out onto the pavement. I stood there shivering in my pajamas and watched the whole world go up in flames. And when it was all over I said to myself, 'Is that all there is to a fire? Is that all there is?'"这首六十年代Peggy Lee的歌曲引出了广告狂人的最终季,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女人生命里三个阶段中对于人生的失望——童年房子被大火夷为平地时、青年游乐场熙攘人群中无法感到兴奋时、成年与心爱的男生分手时,在这三个转折点中,她本以为这些事情会给自己带来快乐或者痛苦,然而实际上她感受到的只有麻木,因而她开始质疑人生的意义,发出疑问:人生仅此而已吗?

(Is that all there is?)该剧的编剧马修维纳(Mattew Weiner)在采访中谈道,曾经想把< Is that all there is?>这首歌作为广告狂人的主题曲。

无疑,这首歌表达传达了狂人的主旨,在最终季的开头,引出了广告狂人一直要回答的问题—— 人生仅此而已吗?

一直以来,广告狂人都像是在回答一系列论述题:消费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物质、狂欢、名利能为人带来幸福吗?

在这个完结季,它也将为自己一路来的回答进行最后的“结辩陈词”。

这一集中出现了一个新人物Di,送别了一个旧人物Rachel,看似两个完全无联系的女性角色,实质上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Rachel在第一季的时候,曾向Don诉说了犹太人被驱逐逃散的历史,实际上,Rachel身上有着鲜明的犹太族特性,聪明、果断、也总有着一丝飘零孤散的落寞。

这种“无根”性对于Don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在她身上,Don看到了自己无所依的灵魂,这也是Don对于Rachel格外亲近、怀念的原因,他以为自己与R有着巨大的共鸣。

然而最后,Rachel的家人告诉Don,她按照自己意愿过了一生,她最终有了一切时,Don才意识到,自己仍旧是一无所有的,自己仍旧是没有同类的存在。

Di在最终季的出现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一个新人物在最终季出现看似很难得到丰富的塑造。

然而如果把Di看成是Rachel一部分的延续或许就能理解一些。

Don在Di身上也映照出了一部分自我。

然而无论Don再怎么试图向外伸张,到头来,总会发现周围只有广袤无垠的寂寥,似乎能够理解他的只有他自己,甚至连他自己都无法了解自身。

此集另外一对女性角色的精彩交汇是Peggy和Joan。

这两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一直是狂人中最具看点的人物关系之一,Peggy和Joan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人物角色的典型代表展现。

这一集中, Joan被客户羞辱后,两人精彩的交锋在电梯内展开。

电梯戏一向是广告狂人的精髓所在,这集Peggy和Joan的电梯谈话中,可以看出两人之间心底深处对于对方的妒忌。

Joan可谓是Peggy的入职导师,P上班的第一天,J便告诉P,要穿得得体悦目。

讽刺的是,在这集中,J自己的赏心悦目恰恰使其成为了客户挑逗的猎物。

J成为不了P,尽管她八面玲珑、业务扎实,因为自己出色的外表总是被人当作花瓶加以嘲讽利用,尽管自己成了合伙人,也是她出卖自己的身体换来的,她羡慕Peggy在事业上的坚固,高傲如她,其实心底始终有一块自卑的伤,因此当她回到自己工作过的地方买衣服时,面对折扣的诱惑,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在这里工作过。

仿佛只有可以随意挥洒的金钱和看起来尊贵的地位可以让她暂时忘却自己真实的境况。

P也成为不了J,她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多一分妩媚少一些刻板,但无论她再怎么努力,就像曾经一个人在公寓里对着镜子模仿着Bye Bye Birdy中的女主都难以成为仪态万千的女郎。

Peggy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渐渐地,她开始学会放弃无谓的掩盖,更擅长以自己的业务和原则去游刃地驾驭身边的人事关系。

这集中,Peggy尽管最终接受了同事的相亲安排,也学会了收拢身上的刺、端起手中的小牛排对着对方说“I love veal”(与I love you谐音)调情,但她已经不再是那个还会为了男人放弃自我的Peggy了。

面对对方热切提出的留宿请求,Peggy守住了自己的原则,一路上来的经历让她懂得,所有的急切和放肆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是你的东西一定等得起你。

Peggy与dating对象回到公寓的时候,在意乱情迷中表达了自己想逃离现实生活去巴黎的想法。

去巴黎的意向一直是各类文艺作品中的重要意向,在《革命之路》中阐明得格外深刻。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朋友看过广告狂人后认为其表达的对于物质、现实生活的反叛主旨与《革命之路》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把这本书寄给Mattew Weiner看,Mattew看完后说:“还好你没有在我创作广告狂人之前给我看这本书,否则可能我可能就不会写广告狂人了。

”这面是Peggy想要逃离现实刻板的生活,去巴黎过上理想的生活,另一面在Ken被利欲和怀才不遇的绝望深深地拽入世俗的深渊,放弃了自己写书成为作家的梦想,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报复者。

相比之下,坦言当初去加州时以为能改变一切,实际上却发现自己实际上根本改变不了什么的Pete,少了从前的乖戾,多了坦然。

时间改变一切,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像自认为所能掌控的那样,曾近拼尽全力想要得到的东西也未必带来期望的幸福,最终得到的、失去的在本质上似乎都没有任何区别。

那么人生的意义终究何在?

是否就是一场荒谬的游戏?

Is that all there is?"I know what you must be saying to your selves. 'If that's the way she feels about it why doesn't she just end it all?' Oh, no. Not me. I'm in no hurry for that final disappointment. For I know just as well as I'm standing here talking to you, when that final moment comes and I'm breathing my last breath, I'll be saying to myself...Is that all there is?”【S07E09 New Business】看广告狂人的过程就像一个探寻宝藏的过程,编剧从来不会错失每一个利用细节埋下信息的机会,这些线索可能是一句一语双关的话,可能一个象征性的物件,也可能是一幅画面的构图方式。

此集中Don到betty家,一家人重聚在一起。

然而当Fransis回到家后,Don俨然成为了局外人,此刻他分明地看到原来的家庭中已经不存在自己的位置。

Don离开Betty家,回头望向其乐融融的一家时,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画面,这种构图方式在之前Don离开Megan拍摄广告现场也出现过:主画面中明亮的色彩宛如一个相框,而Don置身于黑暗之中,望向一幅不属于自己的光明,像旁观者看着一幅画,然后渐行渐远。

上述中Don离开Megan拍摄现场的画面象征着Megan离开Don独立的开始,而此集中,Don和Megan的关系彻底画上了一个句号。

广告狂人将背景置于在六十年代那个女性地位仍十分低下的年代,因而有许多人总是会讲这部剧误读为对贬低女性的剧集。

但广告狂人实则是一部女权色彩非常强的剧集,它丰富塑造了一批女性角色,勾绘出一幅女性解放时代群像图。

该剧中每一位女性角色都代表着不同层级的独立性,正如Mattew Weiner自己所评价道的“Megan is born to be independent, while Peggy is grown to find out she is independent.”此时的Peggy已然对自己有了较为清晰的定位,能和自己的野心和睦共处,更好地驾驭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上集中,她教育下属“If you want to get promotion, stop acting like secretary”正是自己升职的写照,而这集中,她面对强势的Pima,也能气淡神闲地说出“only my opinion matters”。

(P.S. 拍摄广告现场的色彩运用构图非常出彩)

生性独立的Megan跟控制欲极强的Don的婚姻注定是一场悲剧。

Megan实际上不仅独立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坚持原则的人。

此集中她身穿以前穿过的蓝裙子,显示了其演艺事业的艰难和生活的落魄,就算是在这种境况下,她仍然坚持拒绝潜规则式的帮助。

最终,她收下支票,归还戒指,彻底与Don分道扬镳,彻底为自己而活。

此时Don的身边只有Di, 似乎理解他的只有Di。

Di跟Don一样有着不堪回忆的过去,有着被抛弃的身份(Don抛弃了Dick的身份,Di抛弃了母亲的身份),他们的心中都有着被刺扎伤的伤口,心底都有着深渊。

对于自己的过去,Don选择逃避选择试图忘却。

Di也曾以为自己可以麻木自己,忘却掉痛苦的回忆。

然而最终她发现,痛苦如影随形,人无法逃离过去逃离自我。

因此她拒绝了Don提出的一起生活的邀请,拒绝麻痹自己感知的生活,毅然与Don分离。

最终,他转身回望Di,那是一片苍白的荒凉,却也拒绝虚无。

而他,仍旧独身一人。

【S07E10 The Forecast】本集的题目为“TheForecast”,意为预测、展望,全集也紧扣这个题眼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剧中不同人物对于未来的期许。

因替公司写未来规划词的机由,Don开始了解身边的人对于未来的看法。

Ted希望开拓业务,Peggy希望能在广告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永久的天地。

而这些事业上的目标似乎并不能令Don信服。

他好奇每一人如何看待未来,但同时对于每一个人的未来规划都采用了一种略带调侃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审视、批判的姿态。

相较于将这种态度理解Don一贯的玩世不恭,我更偏向将其理解为他为自己人生找寻一个目标的心切,他拥有了一切他却一无所有,他惊讶于其他人明确的目标,他通过这种质询别人来质询自己——我到底需要什么,人生为何到底有没有一个令我释然的答案。

本集看似是面向未来的外向性过程,实则更是人物了解自我反思自我的内向性过程。

另外几个角色对于自身未来道路的选择也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

Glen走向战场成就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汉,Joan放下家庭的包袱选择为自己而活....曾经我以为Don的结局会是无尽的深渊,无边的孤寂,然而从下半季这几集来看,我渐渐淡化了自己心中的黑暗——从这几集我看到Don在找自我回归的路。

当一个人开始找寻关于存在的答案时,自我开始被唤醒,麻木褪去,自我救赎便开始了。

而在这一集,Don和Sally在汽车前的对话更是显现了这点。

<图片1>Sally可以说是Don灰霾世界中为数不多的亮色,是他最不愿意欺骗、最希望坦诚以待的人。

Sally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Don心底深处最想成为的自己。

Sally对父母失望,坐上大巴希望逃离自己的家庭与Don当年搭上火车迫切摆脱Dick身份何其相似。

那句“you are like your motherand me”其实不仅是对于Sally的教育,更是Don对于自己本体身份逐渐认同的一种表示。

这么多年后,Don终于开始明白有些自我是始终无法摆脱的,只有与自己的过去和解方能与这个世界和解。

一切不是关于你是本来是谁,而是关于你怎样成就自己。

结尾处Don站在了已经不属于自己的房子的门外,与上一集站在客厅相呼应。

一里一外,一个结束一个开始。

相较于上一集结束时俏皮的结尾曲,洋溢着解脱的欢欣轻松,本集结尾曲“The First Time ever I Saw Your Face”舒缓而悠远,仿佛所有关于这间房子的记忆都缓缓在眼前再放映一遍——曾经的爱,曾经的人。

人们总以为重新开始是充满希望的,仿佛每一步都是浸着朝气的步伐,然而现实常常告诉我们,重新开始的心情总是复杂的,带着不舍带着迷茫带着不安。

记忆总是太沉重,对于中年的Don来说更是如此。

<图片2>愿最终能找到一个地方,不再焦躁,恬然自得,一个全新的地方。

【S07E11 Time&Life】本集广告狂人回归了其经典的双线叙事模式。

明线为SC&P被麦肯公司收购中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动态对比,暗线为每一个角色以不同方式回归本真平和,这层寓意也蕴含在标题Time&Life中。

此集的主线为公司被麦肯合并。

事业上的重大变动下每一个人对其的应对是耐人寻味的——大家一开始竭力反对时表现出来的对公司自主权的重视,Pete和Ken在新形势下的态度对照,Joan身上所表现出那个时代男性沙文主义造成的严重天花板效应给人的无奈绝望感,Peggy身上那股始终且自卑且自信的矛盾感……当麦肯提出诱人的条件时,我们可以看到当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力量对比下大家态度的迅速转变。

归根结底,自利主义永不过时。

拥有权势的人永远能把握谈判主动权,而底层的人员不过是被人或放弃或操纵的棋子。

最后一幕当公司员工得知公司被合并后纷纷背离而去,愤怒、不安、迷茫的情绪弥散开,伴随着戏谑的描绘着对物质强烈向往的背景乐更添一份讽刺无奈之感——Don等人眼中的新开始、宏大愿景对于他人而言只是意味着流离失所。

<图片3><图片4>本集的另一大主题是关于回归本真、平和。

广告狂人下半季回归给人第一直观的感受就是时光流逝下的角色成长、成熟,具体表现为各位角色扮相上不同程度的老化——Pete后退的发际线,Roger、Stan 等人的胡子。

而这一集深入地带我们看到各位角色内在的具体变化心高气傲的Pete开始理解宿命论,能接收无法改变一切的自己。

<图片5>Joan对于女性在男性职场世界的不公开始释然.<图片6>Don歆慕无为<图片7>尽管处于故事的支线上,但我觉得本集最精彩的是Peggy转变的刻画。

Peggy和孩子是她角色展现一个很妙的展现面,通过孩子这个层面展示了对事业的野心和对男性、家庭的态度。

在这集中我们能看到Peggy一如既往跟孩子相处时的生硬,然而在发生订书机事故后,Peggy第一次坦诚面对了自己内心深处一直隐藏着的对于孩子的愧疚,对于自己狠心的自责。

要是其他编剧,很有可能就直接写成Peggy“大彻大悟痛改前非”状,然而马修韦纳终究是马修韦纳,对于角色性格的稳定性和人性深处不可动摇性把握得格外透彻。

尽管对于孩子的做法让自己觉得自责,然而沉溺于脆弱母性的终究不会是Peggy……想清楚了、哭过、吐露过,然后继续带上铠甲像男人一样战斗。

<图片8><图片9><图片10><图片11>

曾经我们看到每一个角色都想挣脱束缚,甚少能/想维系一段稳定的关系,而归属感和温情始终是人的必需品。

而这集中,pete和trudy能心平气和的共同解决孩子的问题, Joan似乎终于找到了自己能够依靠的人, Roger认真面对和Marie的感情,Ted找到了新的伴侣,只有Don仍旧在门外徘徊,无可依…….<图片13>是永远的放逐还是终有所归就是马修韦纳留下的最后的谜面了吧。

【S07E12 Lost Horizon】广告狂人著名的“坠楼”片头在一开始就揭示了这部剧的主题——瓦解。

五六十年代被称为美国的黄金时代,物质生产加速发展,消费市场迅速繁荣,伴随而来的是新旧秩序的急剧交替,旧有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崩塌瓦解,人的固有价值观念也随之飘摇散落。

广告狂人也正是展示了这一过渡期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SC&P公司的从繁荣到沉没也正是传统家族企业一点点被现代企业文化接管、侵蚀的轨迹。

在经历了多年的挣扎,公司最终还是并入了麦肯公司。

每一个人也重新在新企业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屡屡碰壁。

新企业强调科学、效率、层级,公司的旧有人员汇入新企业后的如同水滴汇入大海,显然不再拥有在企业里的主导地位。

Joan在麦肯中仍旧遭受到歧视。

尽管手握多家重要客户,仍旧被无视她的工作能力。

同事要么怀着抢夺客户的心理,要么怀着占便宜的心理与之交往。

一直以来,Joan都是作为一个反抗职场中对女性歧视的斗士形象存在的,她是梦露和杰奎琳的结合体,她也是梦露和Gloria Steinem的结合体。

她不甘于被当作美艳的花瓶,不断向职场天花板效应发起冲击。

此集中,Joan与Jim的对峙是她的最后一场搏击。

狂人中一个展现视角是把小人物放入大的历史背景中,让个人与大历史进行对抗,这便注定了一些人的悲剧结局。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无论Joan如何出色,无论她如何拼尽全力,始终无法在这场斗争中获胜,这位战士最终还是倒在了这场角力赛场上,留下令人叹惋的背影。

Peggy和Roger的对谈是这集中我很喜欢的场景,它展现了一个行业中新老力量交替的图景。

面对新的企业环境,Peggy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高位的野心,摩拳擦掌准备大大施展一番拳脚,而Roger已然放弃了对于自己地位争取的野心,一副怡然度日的姿态。

这个曾经试图以镌刻名字获得“不朽”感的人,最终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行业是没有感情的,哪怕把名字刻到墙上也没有用,前浪终归被拍倒在沙滩上。

Peggy和Roger在破败的公司的碰杯对饮,宛如大厦倾覆前最后狂欢,有层魔幻现实的色彩,滑行起舞,琴音靡靡,犹如最后的挽乐。

Peggy身着色彩鲜艳的衣服、抹上红唇、架着墨镜、叼着香烟进入麦肯公司的画面无疑是广告狂人继Betty射击天上的小鸟、Megan性感地大跳等后又一经典的女权象征性画面。

对比其初入职场时的稚嫩,此时的她,已成长为女王。

作为公司的灵魂人物,麦肯公司多次试图招揽Don。

Jim对于他的恭维也让Don以为Jim十分尊重自己,以为自己仍旧可以像以前一样在公司叱咤风云。

然而他发现,自己实际上只是大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新企业中大家统一化的动作,官僚般的笑话,把广告当流水线生产品,每个人像工人般机械生产,而自己可以被任何人所取代,这一切是他感到无法融入。

他不愿受拘束,会议室里Don望着天空掠过的飞机,也渴望飞走的自由。

于是他毅然决定上路,去找到自己新的路线。

Cooper又一次出现在Don的脑海中,每一次Don的作出重要转变的时候Cooper都会作为一个导师般的意向出现。

他指出Don在往错误的方向前行和他喜欢扮演陌生人。

的确,Don又一次抛弃了自己的身份,重新上路。

片尾,流浪汉的人物形象再度出现,Don这一次似乎开始了彻底的流浪。

David Bowie的在结尾响起,这是人类登入太空的号角,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汽笛,Don在滚滚推进的新浪潮中,该如何自处。

在路上,火树银花,汝将何往....

【S7E13 The Milk And Honey Route】曾写过,最喜欢对于广告狂人的评价是“美剧中的红楼梦”,两者讲述的都是一个衰落的时代下众生群像,前者以一个家族的视角,后者以一个行业的视角,展现出个人面对历史前进,命运轮回的无奈。

从一开始像一只被束缚在笼子中的小鸟到鼓起勇气飞离牢笼飞向自我的天空,Betty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心平气和地以自己的身份而不是作为副属性的妻子的身份存在。

然而生活总是如此残忍而无奈,外界与内心,恬静与躁动,总是不能在同时达到一个平衡点。

当Betty决心重回校园的时候,命运却向她下发了死亡通牒。

看着Betty从容地安排自己的后事时,内心还是生出几分钦佩的。

缴械也如公主般骄傲优雅,坚强平和作为最后的妆容,爱美作为墓志铭,死神的狰狞在这一刻竟让人觉得那么荒谬可笑。

尽管这种做法对于她的家人尤其是Sally总归是残忍的,但倒也有一丝欣慰,拒绝反抗有时不是一种怯弱,而是勇于面对真相,拒绝为周围的人虚妄的安心而挣扎,真正成全了自己。

一直认为,Sally是全剧中最悲剧性的人物。

从小时候连续经历了心中伟岸的父亲形象垮台,家庭解散,外公去世。

马修维纳说,广告狂人是以自己这一代后辈的视角去看自己上一辈人的经历,也这也正是Sally所看到的一切。

在一片分崩离析中,Sally或许却可能是最笃定的一个。

她经历过迷茫期,叛逆期,然而她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怎么样的人。

或许是由于上一辈给她留下的混乱记忆,她一直试图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人生发展道路,过上与父母不同的生活。

尽管她曾对Don说要彻底逃离他和Betty,但是最终,她仍旧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Betty,成为了支撑家庭的顶梁柱。

出乎很多人意料,Peter是剧中少数最终得以用“圆满”来形容的。

从一开始试图模仿Don,到最后找到了自得的生存方式。

他意识到了家庭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放下从前过甚的自尊和自负,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Don一路西行,开启了寻找自我之旅。

与老兵们的对谈是良久后Don再次面对自己参战的经历,其他人讲述的残酷经历使得Don重新面对自己盗窃身份的历史,Don Draper的枷锁一层层被卸下,Dick在一点点地浮现。

在盗窃并栽赃自己的服务员身上,Don看到了自己盗窃别人身份的自己的过去,他十分清楚这种余生被良心谴责的不安和煎熬。

Don斥责道,人不可能依靠逃避度过余生。

与其说他在斥责服务生,不如说是他的内心独白。

最后,他把车留给了服务员,给了他一个全新的开始,也给了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

整个最终季是Don一件件失去,直至一无所有的过程。

当Don最终失去一切时,坐在一片明媚阳光下的他露出了从未见过的满足。

恬淡出现在一无所有的放逐之时。

仿佛身体开始流浪,灵魂却似乎终于不再流浪。

在等一方角落,待你释然降落。

"Everyday its a-gettin closer. Every way loves a little stronger"

【S7E14 Person to Person】马修韦纳说:“我是谁?我该何去何从?是所有伟大美剧都试图回答的问题。

”广告狂人透过一个个丰富立体的人物一段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最终剧终之时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自我的统一性是人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根基。

Don过往痛苦的根源在于他与自我Dick过去的决裂,对于一个没有或者说不接受过去的人,不安焦虑挣扎始终像黑影一样纠缠。

Anna是过去Don连接自己过去的重要桥梁,是在Don身上我们能看到他之前唯一接收自己过去的可能性。

在之前,当Don回去跟Anna一同居住,我们看到了以往不曾见到的平和、释然的Don。

并且在那一集随后的剧情中,出现了在我看来很经典,很有仪式感的一幕——Don走向被阳光浸透的大海。

在那一刻,他的灵魂仿佛得到一次洗净。

Don第一次开始试图接受自己的过去。

那次旅程后,Don身上是有发生变化的:他开始珍视自己的家庭,试图挽回破碎的婚姻。

尽管变化持续时间并不长。

<图片14>而在剧终集中,他又回到了Anna的家中,见到了Staphnie。

Staphnie在某种程度上跟Don本质上是相似的,都是一心在逃避自己过往的人。

对待Staphnie行为的态度,有着Don审视自己的意味。

当S不告而别,Don生气懊恼地问前台姑娘“人怎么可以这样一声不说就走了”的时候,其实可以感觉到Don已经有了变化。

S的不辞而别正是自己最常用的处事方式,这里既可以看成是他对S的责备,也是对自己行为的反省。

被S抛弃,对自身行为的厌恶,与外界格格不入之感,让Don在随后与Peggy的对话中绝望的情绪达到了爆发点。

在修禅、与大家交谈的过程中,从一开始的拒绝、排斥、孤立——正如他一直以来的处事态度一样。

直到听到跟自身遭遇、感受一样的倾吐时,他在孤独的黑暗中仿佛看到了一束光,来自于跟他一样迷失的人。

他找到情感的共鸣,他开始体会别人的感受,他开始拥抱别人拥抱自己。

最终实现了自我的统一。

<图片15>最终在又一次面朝大海之时,拥抱自己的过去。

与自己、与世界和解。

爱这个字眼在广告狂人里有着很独特的位置。

它的出场不是裹着浪漫纯真,而恰恰相反,它是一个浮华时代里物质利诱行业虚假的最佳诠释符号。

全剧的第一集,Don就提出,爱根本不存在,它是由商家广告人构造出来攫取自身利益的工具。

在随后的剧集中,诉诸爱的广告创意层出不穷,仿佛愈是真切的爱背后藏着商家愈博大的野心。

Don等人似乎也是将这个字眼仅当成是一种嘲讽一种没有任意义工具。

<图片16>710中,面对下属的广告创意中以爱为主题,Don挠头表示”ughh….love again?”并表示爱这种东西小孩子不理解,大人不再会理会,而Pete也一脸轻蔑的说:”we use it all the time.”Don等人似乎也是将这个字眼仅当成是一种嘲讽一种没有任意义工具。

完结季的开头708中,Ted贡献了一句广告语:“There are three women in each men's life”。

这句话实际上为最终集的展开方式埋下了伏笔,在此集中得到了真正的运用和阐释。

Don生命中三个重要的女人分别是:Anna、Betty、Peggy。

这三个女人以不同的方式让他在迷失中找回了一部分自我,搭建起他通向自我之路。

“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home, and furnish it with love.” 爱再次被用到了广告中。

这里有一丝讽刺的是,我们看到,Don最终还是选择以广告营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将其“商品化”,人最终还是通过消费来输入输出各种价值观和情感诉求,以消费方式进行自我定位。

尽管爱仍是“引诱”消费者的工具,仍旧被滥用,但比起完全的对于消费主义的讽刺,我还是愿意理解出其中包含着微渺的情感温度。

这次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只是冰冷的符号,蕴含着Don的情感感悟。

爱似乎是真实存在着,幸福真实存在着,自我平和真实存在着,哪怕它们在物质世界中爬滚得肮脏不堪,人终有方式拨开灰尘,不再麻木迷茫的活着,像旋转木马,转啊转啊,最终转到一个感觉自己被爱的地方。

那么,我们能否真正在这个日益浮华的商品社会里,平衡泡沫般催化膨胀的物质消费和真实自我感知情感诉求,这是马修维纳一直思考的,也是他在带我们进行八年七季的探讨后,留给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

=================THE END====================相关文章:广告狂人剧集全纪录第一季: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92432/博主心目最佳单集407 The Suitcase随笔:http://weibo.com/p/1001603868954656407628?mod=zwenzhang【任何形式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8 ) Don的坠落

片头是Don Draper的无尽坠落,配着音调一直减低的和弦,这个神秘、成功、英俊、不可一世但是却穿插着脆弱的谜一般天才,用了七年的时间,不停地试图同身份和解,最终却徒劳无功,如同片头的隐喻,回到了虚无的开始,或者我们也可以欣慰的讲,踏在了真实的土地上。

[广告狂人]这部剧胜在不徐不疾的节奏,精湛的群戏,考究的西装领结袖扣,耐嚼的台词,而比上述更重要的是全剧的灵魂Don Draper,编剧一直试图向我们展示换一种活法的可能性,在前几季风光的洗礼中,观众在剧情的暗示下产生了这种错觉,认为抛开过去向前走是一种冒险却收效甚高的方法,却在最后两季中得知自己买的是虚高的股票,生活的大浪大潮过去后,Don却在无奈的裸泳。

Harry Crane曾经说道:“Don,我们之中没人知道他哪怕一点底细,也没有谁敢试图去知道, 在我看来,他甚至可以是蝙蝠侠”。

这时候的Draper是Sterling Cooper的创意总监,娶了模特当太太,住在纽约郊区的豪宅里,风光无两。

然而这时突然杀出了Adam,一个叫Don为Dick的金发男子,声称是他的弟弟,一头黑发的Draper并未否认,却冷漠至极。

当他弟弟自缢在Don的封口费旁边时,全剧开始在接下来的几季向震惊的观众慢慢闪回一个叫Dick Whitman的小孩的童年和成为他生活拐点的那场战争。

Betty,Don的洋娃娃妻子,曾不止一次的抱怨他对待孩子太温和,而不肯做一个合格的、严厉的父亲。

而后者终于在一次晚饭的时候大爆发,摔碎了儿子的玩具,之后告诉一脸震惊的妻子,他的童年是泡在苦水里的,他的酒鬼父亲会一次又一次发狠的往死里打他,所以他不对自己的孩子动手。

Betty吃惊的眨巴着双眼,奇怪却又不奇怪,丈夫过去他一直都丝毫不知情。

在这段同Betty和下一段同Megan的两次婚姻里,Don曾近无数次的躺在别的女人的怀里,从自己的客户到女服务生甚至是自己儿子的老师,尽管编剧没有通过Draper或者别的角色的口中给出我们原因,但我们可以肯定地从剧情里得到暗示——这并非是说Draper是一个轻佻的花花公子,恰巧我认为他每天最难的时候就是从不同女人床上爬起来的那一刻,绝望的眼神,沉重的呼吸配上被子沉重的沙沙声,都在告诉我们这并非是多么快乐的时刻。

这应该就是他对自己身份焦虑的一个典型症状,永远找不到一个有安全感的地方,所以永远都在寻找,并且永远都不承诺。

Don一直被身份卡住,以至于整部剧都弥漫着虚假的绝望气息。

Don Draper是人群中无数想改头换面的人的集合体,他有一个绝好的机会,却一遍遍的投入不同女人的怀抱,因为他一直找不到归属感,这种东西生来随所有人,却被之前的Dick Whiteman扔掉了。

这是一笔失败的交易,这是在和上帝下棋,无论如何,都要输掉的。

Peggy,这个Don一路从自己秘书带到另一个创意总监的挪威移民女孩,在自己的母系掌权家族的小姑娘一路飞到曼哈顿的downtown,看似在整个剧中都在走着和Draper截然不同的,一直上升的人生轨迹,然而首季与Peter办公室一夜情生出的小孩子正是Peggy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她因生产而贸然离开公司期间,不知是在恍惚中,还是现实里,一身西装革履的精神导师Don在推销自己的人生哲学,在Peggy床边,让她忘记一切即可重新开始。

Peggy也全盘接纳的照做了,而和科林·汉克斯扮演的神父擦出的人生第一朵明亮的火花,正是因为这个小孩子而熄灭了。

我想和Don最大不同的是,Peggy身为女人,就跟全天下所有女人一样,还是对爱情有更罗曼蒂克的幻想的,以至于最后的办公室之吻,让我恍惚中认为她能跳出Don的宿命怪圈。

Don的注定陨落还有很大一部分在于,他双重身份的秘密在第一季中就被办公室宿敌Peter得知。

虽然去Cooper那里求证实得到一句无足轻重的WHO CARES,然而辗转到第六季,当好时巧克力令他不能自已的想到自己孤儿的身份,妓院里的童年,在客户面前颤抖着双手解开自己身世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离他远去。

Sally目睹他的偷情叛逆酗酒,Megan因为去加州有变计划离开他,公司给他一个无限期的长假意图使他另觅下家。

Don的神话世界在第六季的结尾轰然崩塌,片尾载着孩子去看了自己长大的地方,那个因为破旧而五彩斑斓的格外心酸的房子外面坐着一个衣着寒酸的黑人小孩,神圣的吃着好时巧克力,钦羡的看着这些汽车里下来的上流孩子,那不就是童年的Draper,以及此时此刻的Draper自己么?

在最后一季的逃离和重新寻找中,Don还是不忘自己的人身信条,他依旧安慰别人说:I just know how peoplework, you can put this behind you, it'll get easier when you move forward.然而生活的剧本已经写好,他的剑走偏锋差那么一点点就成功了,就那么一点,却是人性中难以逾越的天堑。

剧中每个人都可能想逃离,Ted为了家庭回避Peggy前往加州,Peter得知Peggy生了自己孩子时手握猎枪瞄着自己脑袋,Roger和Joan互相维系那一丁点尊重的距离,这些事我们也能碰到,在焦头烂额的时候大家都想掀翻了从头再来,但是别忘了我们是被生活的洪流裹挟向前的,在[战争与和平]里,托尔斯泰一直在纠结这个是否人类有完全自主性的问题,而他的答案,和[广告狂人]这部剧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不可以。

整部剧中最喜欢Draper这剧绝望的自白——我一直在安静地等待,等待我那崩溃的人格能变得再度美丽,变得有趣,变得充满现代气息。

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日,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都在思考什么?

我不知道,如果能找到答案,我想,我就找到了曾经的自己。

我想,最后把车交给青年的那一瞬间,他或许找到了曾经的自己,可能一无所有的感觉很糟,但是毕竟真实,双脚终于踏在了地面上。

 9 ) 一切重头开始,可是有些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Don 离婚后广告狂人的线就开始复杂起来,贝蒂是一条,皮特也走上了Don的那条不归路,Roger则是一如既往的纸醉金迷,终于在这一季让女儿也成功走向了他的老路,肯德基爷爷在观看完阿波罗号登月后也幸福的走了。

因为是快终节剧,编剧们也学了马丁老爷子的快速推剧情法,就是把一个个不相关的配角们砍了。

当那些重要或不重要的配角们快速的离去时,我们终于开始怀念他们在剧中陪伴我们的那几年,那些事。

Don的大女儿也上高中了,抽上香烟,跟帅哥们亲上嘴也是家常便饭了,就是之前跟她有好感的那个小胖也长得人高马大了,倒是贝蒂的邻居胡里欧有他小时的风范,典型的意式小胖孩? 从第一季就定位为Don的接班人的贝蒂终于在此季最后一集在老师的指导下出色的完成了她的个人Show,估计此剧的新时代是以贝蒂为代表的新一代女性的崛起。

那个60多岁还跟小混混一样的Roger终于老了,面对不听话,走的嬉皮风格的女儿终于还是败下来了。

过度的瀟洒换来的是离婚与女儿的叛逆。

其实打心底Roger还是个传统的男人,只不过伴随50 60年代的女性新运动,二战前那个男人社会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女人们可以走上合伙人,走上创意总监,离婚了可以象男人那样光明正大的出去和别的男人约会。

一如扭腰时报有篇文章提到现在的娱乐业全面向低龄化的趋势一样。

象广告狂人这种老男人剧也是快要绝种了。

漫威的英雄们年纪们也不大了,还是要卖萌,现在的主流是不管年纪多大了,要永不服输,所以象小罗伯特唐尼还能在40多岁再来第二春。

这种潮流或许势不可挡,当然,也只有经历过那个男人当道的社会才会发出这种感慨。

不管怎么说,最终季主题已经定为一个时代的终结。

当Don他们的公司第二次迎来收购和重组时,也预示广告行业的巨头时代到来,中小创意公司的不断式微。

再也没有百花奇放,小公司逆袭。

随之而来的是巨头们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各自的划地盘而治。

时间总是在前进,社会总在进步,对于美国50-60那个美好的年代我们只能通过书本还有电视去回味了。

 10 ) 六十年代的凡人志(含剧透)

广告狂人的开头是一片繁华盛景,打扮得精致美丽曲线玲珑的女子,衣冠楚楚长袖善舞的生意人,缤纷奢华的宴会,曼哈顿五光十色的夜景。

六十年代伊始的美国社会,华美,充满希望,又难掩暗涌的社会激变和思潮。

广告业正处在全盛时期,Mad Men的故事正是围绕在麦迪逊大街上的SC&P公司工作的广告从业者们展开。

电视的片头动画是男主角的剪影从曼哈顿的高楼坠落,与花花绿绿的广告海报擦肩而过,观众也仿佛和他一起落入这广告业的燥热时代。

把事件背景设置在六十年代,给了这部剧极大的自由空间,去探讨至今仍然存在的社会问题,比如种族和男女平等。

剧中的女秘书被性骚扰几乎是司空见惯,男女同事的工资不平等也是众人皆知且无力抗衡的事实,在今天这样equality成为充斥大街小巷成为buzzword的时代,很多“不平等”不再以堂而皇之的方式出现,而是变得更加狡猾且难以察觉。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让观众忍不住皱眉的镜头,都已经在现实社会中获得了进步。

比如剧中角色Roger曾经为了逗妻子开心,在婚礼上假扮黑人演唱经典南方民谣歌曲,引得许多宾客直接愤而离席,这个场景也是剧中非常有争议性的一幕。

没想到五十年以后,这个场景还具有其跨时代意义。

起初以为广告狂人不过是一部60年代职场剧,但是看进去才发现这部剧想讲的内容远远超过了职场范畴,而是借用了六十年代的布景,对人生和命运做了深刻的剖析。

我认为《广告狂人》是一部称得上“伟大”二字的电视剧,它的故事紧凑而张力十足,却又能在关键之处做最细腻的画面和音效处理,对人物的刻画丰满而全面,却往往使用最内敛的表达方式。

这部剧的看点除了华丽布景,俊男靓女,和了解美国六十年代的文化以外,最有趣的便是品人。

我认为《广告狂人》可以说是一部六十年代的凡人志,看着他们为了利益,在职场中你死我活地斗争;为了新鲜和刺激,犯下一笔笔感情的糊涂账;却又会在许多瞬间不禁与剧中的人物共情,即便隔着文化和年代,人类的欲望和孤独却是永恒的主题。

主人公Don是身世神秘的广告奇才,英俊潇洒,是公司不可或缺的创意总监,事业仿佛正平步青云。

他有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每天在郊区住宅和曼哈顿之间通勤,一种人生赢家的即视感,拥有成功事业和幸福家庭的他,仿佛正是美国梦的最完美诠释。

可这一切只是表象,在整整七季的故事中,我们就注视着Don和他身边的主角们如何接受时代和生活的洗礼,历经起伏,不知疲倦地与生活搏斗。

疯狂的美丽主妇My mother always tells me that it wasn’t polite to talk about myself. — Betty Draper

Don的第一任妻子Betty是一个典型的六十年代的主妇,打扮古典精致,总是美丽的微笑着,压抑自己的所有感情,但是眼神里却尽是忧伤,涂着红色指甲油的手指间总是夹着一根烟,风情万种地腾云驾雾。

故事开头的她,纯真而脆弱,在心理医生的皮沙发上,吞吞吐吐地诉说着自己的焦虑,与母亲的复杂关系,对生活的无望和对自己价值的迷茫。

随着剧情深入,我们看到Betty一点点地放飞自我,找回自己。

Betty从没有向丈夫表达过愤怒,在一次提出想有一份自己的工作的想法,却被丈夫轻松地无视以后,她还是完美地微笑着,说自己只是提出了一个傻主意。

第二天她还是如完美妻子一般做早饭,送丈夫上班,却在下午拿起了儿子的BB枪向邻居家养的鸽子射击——她的愤怒是是真实存在的,但除了她自己和观众,其他人都看不见。

他对自己丈夫的风流韵事睁只眼闭只眼,直到忍无可忍,彻底爆发。

剧中看似娇弱的Betty在她生命的关键时刻,总能勇敢而坚定地做出选择,毫不犹豫。

无论是毅然决然地带着三个孩子改嫁他人,还是在最终面对恶疾时的冷静尊严。

也许是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她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显得高高在上,过分严苛,从不照顾他们的想法,到后期与自己青春期的女儿关系非常紧张。

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她非常固执地不让孩子知晓她的病情(尽管最后女儿Sally还是知道了),要求所有事情都与之前维持一样,对自己的女儿不曾展示出哪怕一丝的脆弱,没有泪水和情绪,只是面无表情地把一封信交给女儿,让她以后打开。

在这封告别信里,她事无巨细地交代了自己的葬礼事宜,甚至提到了口红和发型——Betty还是那么在意自己的美人形象。

在信的末尾她对自己的女儿说:“Sally,我最担心的是你,因为你总是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但我现在知道这是好事。

因为我知道你的人生会是一场神奇历险。

”——这短短几句话,一个母亲对孩子热切的爱却跃然纸上。

尽管Sally自始至终无法认同自己的母亲,却在读到这一句话时嚎啕大哭,叛逆不羁的她总算理解了母亲对自己的严苛之爱。

在Sally的成长过程中,Betty总是对她提出种种要求,但在离世之际,却没有太多的叮嘱。

她不再为她设计条条框框,而是让她自己去体验波澜壮阔的人生。

Betty或许是人们眼中的美丽主妇,男人都希望拥有的trophy wife,她所受的教育让她非常乐意扮演这样的社会角色,但她也在锲而不舍地探索这个社会角色之外的空间。

Betty可以说是美国保守社会的一个象征,自我矛盾,历经挣扎,香消玉殒。

女权斗士Joan和PeggyThese men. Constantly building them up, and for what? Dinner and jewelry? Who cares? — Joan Harris职场女性Joan和Peggy是这部剧里核心的女性职场人物,两人都出类拔萃,能干精明,风格却迥然不同,两人之间也保持着惺惺相惜,又不相为谋的复杂关系。

在那个女权状况堪忧的年代,两人都在男性主导的职场世界里艰难生存。

御姐Joan身材曼妙(关键词是32F),美丽性感,总是吸引着男人们的目光,她凭着自己傲人的手腕和情商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管理人员。

她懂得那个年代男人对女人的期望,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这也并不妨碍她活得苍劲有力,向性别不平等的现状发起挑战。

为了替公司拉拢一个大客户,公司合伙人向Joan提出,陪客户一夜来获取公司5%的股份。

Joan虽然备感羞辱,但作为单身母亲的她,却还是接受了交易,以换取经济保障。

Joan在最终季又受到了上司的性骚扰,她自觉这次难以周全。

她的情人主动献策,说换作是他,就会找个律师,强势地解决问题。

Joan于是鼓足勇气,迈出了这一步,决定用强硬的姿态和公司谈判,求个说法。

不料公司高层并不能忍受一个在他们看来是花瓶的女人试图用男人的方式来威胁公司,Joan直接被公司踢出局。

这么优秀厉害的Joan,在那个年代,也无法打破大环境的黑暗,她的呼喊还无法汇成时代的咆哮,只剩一个孤独的号角。

五十年后的今天,女性的地位今非昔比,美国过去一年来多次爆发全国性的游行来维护女权,好莱坞众女星集体斗翻一个被性骚然丑闻缠身的大佬。

但是在这些热热闹闹的表象之下,还有更多沉默的大多数,路漫漫其修远兮。

I don’t think anyone wants to be one of a hundred colors in a box. — Peggy Olson和洋溢着女性魅力的Joan不同,Peggy起初的形象显得有些呆板。

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在感情生活遭遇挫折后,她把自己的全部热情都投诸于工作。

她和Don一样有着出色的广告创意才能,却无法像Don这样英俊潇洒的白男一样,顺手地把大好资源攥在手心。

像Don这样处在食物链顶层的白男,身负主角光环,在公司里被众星捧月,即使旷班也没人能动得了他,面对广告创意也仿佛灵感似泉涌,信手拈来,即使临场发挥也是艳惊四座。

而剧中对Peggy的刻画则不同,她的一切都是自己实打实拼来的,过程甚至显得相当“苦逼”,可她也最能让观众由衷发出共鸣。

处在职场弱势地位的她,必须一次又一次为自己争取机会,要求加薪,再一次要求加薪,求升职,抢客户,拉项目……她从公司的一个小秘书,靠着实力,稳扎稳打地一步步向上攀登。

过程中她必须付出超于常人的努力,剧中Peggy几乎永远都要加班,每一次她做出完美的广告方案,观众都可以想象到她牺牲个人生活一心扑在办公室的那些日日夜夜。

Peggy从第一季的职场菜鸟到最后的强势事业女性,作为观众能够分享她的悲欢心酸,见证着她的蜕变和成长,是这部剧让我最满足的点之一。

Joan和Peggy是以两种姿态在职场谋生存,尽管二人都受尽委屈,但可惜却冲不破时代的天花板。

第五季里有一个印象很深刻的故事。

Peggy手下一个创意企划画了一副侮辱当时已为公司合伙人Joan的插画,惹得公司议论纷纷。

Peggy于是将这个手下解雇,而这个男同事竟然还态度蛮横地表示,我就知道你们女人没有幽默感,扬长离去,毫无羞愧之意。

Peggy之后告诉Joan她已将这个同事解雇,本以为可以平缓Joan的愤怒,却不料遭到Joan的一顿呛。

Joan表示自己完全可以处理这件事,只要和客户一顿饭她就能把这个同事从项目中踢出去,而Peggy一插足,只是证明了Joan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秘书,而Peggy是一个没有幽默感的讨厌鬼。

这一段在电梯中的对话堪称Mad men的经典桥段之一。

我替Joan和Peggy感到难过,因为无论哪种处理方式显然都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她们无时无刻不在职场上战斗,但即使做到了合伙人和创意总监,却还是可以被男同事轻松嘲笑,不当回事。

最近我在公司里也碰到了一个类似的事件,合作的施工方在发送给设计方(其中也有抄送我)的邮件里,称他们的中国分包商为“little buddies”。

在确认这个词的侮辱性质以后,我纠结了有足足十来分钟,我不想让大家觉得我开不起玩笑难以合作,从此以后被这个项目孤立,但更无法容忍在一封包括了自己的email chain里,如此赤裸裸地侮辱我来自的国家。

最后,在我确认大家都看到这封邮件,并且无动于衷以后,我直接向老板提出,由我单独回邮件给这位施工方的工作人员,向他表达不满。

最后虽然这位工作人员回信表达道歉,但他仍坚持自己并不是出于不尊重。

怒怼了白人施工方以后,我却并没有感到一丝的满足。

此时我也想到了《广告狂人》里的那个世界,我想Peggy和Joan一定会立即反抗的吧,他们会不会有和我一样的纠结?

他们会怎么做呢?

以及,在歧视的问题被彻底解决之前,真的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吗?

孤独的PeteDissatisfaction is a symptom of ambition. It’s the coal that fuels the fire, you know that. — Trudy Campbell to Pete Campbell剧中的客户经理Pete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出生贵族家庭(号称他的家族拥有曼哈顿125街以北的一切),毕业于常春藤名校,仿佛坐享一切资源。

然而这部剧精彩的点就在于所有你认为是顶配的人物都要被毫不留情地剖析。

这个富二代在公司里其实也处处不招人喜,因为做事风格比较激进,为达目的时而不择手段,经常得罪人,在第五季里他还甚至被公司的一个合伙人打了一顿。

除此之外,他与父母之间感情的疏离,以及婚姻生活的不顺利更让他时常处在一种孤独的思绪之中。

在外人看来,Pete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幸运儿,好家世好背景让他面对客户时游刃有余,在公司里也是强势精干的人物,最终在合伙人中占得一席。

可是在他内心深处,却被孤独和失落填满,永不满足。

他羡慕仿佛一切都拥有的Don,他嫉妒文学才华横溢的同事Ken,他甚至眼红在驾校里获得美丽少女芳心的少年。

记得有一次他在生活和事业都面临危机时,在电梯里当着Don的面情绪崩溃,说自己一无所有,真是让人不禁唏嘘。

——拥有光鲜亮丽的表面,便一定有与其相称的阴暗角落。

即使坐拥所有人无法企及的资源,也并不意味着就更接近了幸福。

人心的欲望沟壑永无被填满一日。

一个被编剧写得滑稽悲凉的富二代,却是多么真实地映照了很多人的心。

精良的剧本,让故事里的人物栩栩如生,引人深思。

他们和你我一样,穿梭于凡尘之间,受着欲望的驱使,追逐着自己的梦(li)想(yi),每个人都一边享受成功短暂的快感,又在更多的平凡日子里饱受生活的困扰。

可是又无法脱俗,在跌倒以后,还是爬起来向着新的目标奔去。

这便是凡人的命运了,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这部剧的一些意外收获是学了不少“古典”的美国俚语,听了六十年代的很多经典歌曲,以及了解了很多美国的经典commercial products。

花了点力气写这篇文,用来纪念这部陪伴了我两年的美剧。

所以,下一部该看啥?

求推荐!

Link to this article: https://avocachee.com/2018/02/28/%E5%85%AD%E5%8D%81%E5%B9%B4%E4%BB%A3%E7%9A%84%E5%87%A1%E4%BA%BA%E5%BF%97-%E8%AE%B0%E3%80%8A%E5%B9%BF%E5%91%8A%E7%8B%82%E4%BA%BA%E3%80%8B/ 本文图片出处:https://www.theatlantic.com/entertainment/archive/2013/06/mad-men-falling-man-finale/314016http://www.indiewire.com/2015/03/7-clips-that-define-mad-men-and-what-the-cast-has-to-say-about-them-248116/http://americanshortfiction.org/2013/07/07/things-american-how-mad-men-upstairs-downstairs-negotiate-history/http://dumpedfirstwife.blogspot.com/2015/04/favorite-mad-men-shot.htmlhttps://www.buzzfeed.com/adamdavis/sad-men?utm_term=.tieAALAKjA#.uprkk5kwzkhttps://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15/05/mad-men-finale-season-7-recaphttp://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tv/showtracker/la-et-st-mad-men-career-lessons-from-peggy-olson-20150323-htmlstory.htmlhttp://madmen.wikia.com/wikihttps://uproxx.com/tv/11-pete-campbell-miserable-moments/

《广告狂人第七季》短评

烂尾

4分钟前
  • 雨烟媚
  • 还行

恶心,没见过烂尾成这样的东西

8分钟前
  • edward
  • 很差

2019年5月重看。 T_T 痛哭

10分钟前
  • particleswreck
  • 力荐

这结局实在不是我期待已久的片头隐喻啊 本季太潦草

15分钟前
  • M.
  • 还行

真就强行合家欢。除了Betty这个倒霉蛋儿。

19分钟前
  • 刀歪心不软
  • 还行

最后一季,凑活吧。最后一集硬是给所有人大团圆了,也没看出don draper能怎么改变;还得硬把peggy跟stan搞一起,怎么事业女性还是得有个男人才算不可怜是吧?!最后一季显然是巅峰已过,但是想到以后没有类似的剧看了还是比较不舍得看完的。

22分钟前
  • 千岁
  • 还行

结局吐了

23分钟前
  • refar
  • 还行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追不下去这剧。。

28分钟前
  • 溯流
  • 较差

为了结束而结束。实在不懂Don在矫情些什么,这辈子他有为什么负责过?打钱不算。如果这就是白男的救赎之路,那可真轻松。

30分钟前
  • C
  • 还行

回头去看这八年,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内心的空虚与幽暗,去追问束缚自己的意义。有人陷入虚无,有人面对死神,有人重新振作,有人重温旧梦。某个阶段曾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冬夜高楼里透出的灯火,照耀过过路人寒冷的心,或是让他们的梦更惨淡。心不断破碎重筑,看你站在循环的哪一头。

34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力荐

六星!令人着迷!

38分钟前
  • 胡大头烤全羊
  • 力荐

最好的结局。

43分钟前
  • 阿巴厮
  • 力荐

拍7季不容易 烂尾也意料之中 宿命论编剧倒是对女性角色都很好 Bye Bye Birdie!

46分钟前
  • 茶壶
  • 还行

看到第十集。看不下去了,谁和谁都能搞到一起。前面6季没有资源,没看。也许会补看。

48分钟前
  • 怪怪猫
  • 还行

新的一天,新的希望,我们已经享受过的生活,和我们即将经历的生活,融合出新的想法与新的自我。PS: 完结,再见,八年时间,让我感触良多的心中神作。

51分钟前
  • 麻油
  • 推荐

“爱情?那是我制造出来骗你们去买钻石的东西”。我喜欢这时候的cocky boy。至于现在的第七集?everything come to an end。。。

55分钟前
  • 逝者如斯
  • 还行

越来越差,烂尾

60分钟前
  • 歌多
  • 很差

期待

1小时前
  • five
  • 还行

end of an era.最后一集并不算好,何必给每个人都安排一个归宿呢,毕竟世事难料,除了死亡,幸福与苦难都不是确定的。即使不是像Don这样极端祈望爱却因而无法得到爱的人,普通的我们也的确像在冰箱的架子上,光芒与别人的笑容和抚摸都是瞬间,但这无碍我们在自欺和孤独中活下去。

1小时前
  • 更深的白色
  • 力荐

补录降星

1小时前
  • 天下兵马大都督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