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这部剧之前,台湾这个词儿之于我,只是一个概念,一个地理位置。
这部剧让我第一次鲜活地感受到两岸隔离那段历史时期个人与家庭命运的无可奈何。
那希望中的失望,那失望中的盼望,那绝望中的以命相博....这部电视剧让我感受到了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对于那些30年音讯全无的至亲与故友究竟意味着什么!
附: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全文亲爱的台湾同胞:今天是一九七九年元旦。
我们代表祖国大陆的各族人民,向诸位同胞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祝贺。
昔人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这欢度新年的时刻,我们更加想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
我们知道,你们也无限怀念祖国和大陆上的亲人。
这种绵延了多少岁月的相互思念之情与日俱增。
自从一九四九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亲人无从团聚,民族、国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所有中国同胞以及全球华裔,无不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享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对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的卓越贡献,举世共认。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
尽管历史上有过多少次外族入侵和内部纷争,都不曾使我们的民族陷于长久分裂。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每一个中国人,不论是生活在台湾的还是生活在大陆上的,都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负有不容推诿的责任。
统一祖国这样一个关系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务,现在摆在我们大家的面前,谁也不能回避,谁也不应回避。
如果我们还不尽快结束目前这种分裂局面,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我们何以告慰于列祖列宗?
何以自解于子孙后代?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属黄帝子孙,谁愿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
近三十年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已发生根本变化。
我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际作用越来越重要。
各国人民和政府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几乎莫不对我们寄予极大期望。
每一个中国人都为祖国的日见强盛而感到自豪。
我们如果尽快结束目前的分裂局面,把力量合到一起,则所能贡献于人类前途者,自更不可限量。
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不仅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共同心愿,也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的共同希望。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
最近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定,和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更可见潮流所至,实非任何人所得而阻止。
目前祖国安定团结,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在大陆上的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同心戮力。
我们殷切期望台湾早日归回祖国,共同发展建国大业。
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已经表示决心,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
台湾各界人士也纷纷抒发怀乡思旧之情,诉述“认同回归”之愿,提出种种建议,热烈盼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
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
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
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
我们一贯主张爱国一家。
统一祖国,人人有责。
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利益为重,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作出宝贵的贡献。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这只能制造人为的紧张。
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由于长期隔绝,大陆和台湾的同胞互不了解,对于双方造成各种不便。
远居海外的许多侨胞都能回国观光,与家人团聚。
为什么近在咫尺的大陆和台湾的同胞却不能自由来往呢?
我们认为这种藩篱没有理由继续存在。
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
台湾和祖国大陆,在经济上本来是一个整体。
这些年来,经济联系不幸中断。
现在,祖国的建设正在蓬勃发展,我们也希望台湾的经济日趋繁荣。
我们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
这是相互的需要,对任何一方都有利而无害。
亲爱的台湾同胞: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前途,既属于我们,也属于你们。
统一祖国,是历史赋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
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
我们早一天完成这一使命,就可以早一天共同创造我国空前未有的光辉灿烂的历史,而与各先进强国并驾齐驱,共谋世界的和平、繁荣和进步。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这一光荣目标共同奋斗!
梦中依然姹紫嫣红。
故梦2009年。
2025-4-18,追故梦中。
2025-4-20。
在追故梦,感觉很压抑,陆天恩,五段感情,没有一段是快乐的。
2025-3-18,我买了第一个盖碗用来喝茶,我之前买盖碗,是用来泡茶的,而如今,2025-3-18,我买了一个盖碗用来喝茶,黑色盖碗。
2025-4-25。
我把故梦追的七七八八了。
我突然,感觉,故梦的好看在于它的难看,像酒一样,酒的好喝在于它的难喝。
主人公的命运跟他们的名字一样,陆天恩,天赐的恩宠。
陆天恩一路的成长,讲的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时期,一个贵族公子的人生转换。
感觉,故梦,有点像金粉世家后,金燕西的成长吧,从民国到新中国。
2003年的像雾像雨又像风,到2009年的故梦,从群生相,到一个人的五段感情,也是一种成长。
陆天恩,像贾宝玉,追求艺术跟情感,贵族家庭,追求的是门当户对,他的第一段感情经历,里面有两个女人,代表着家族的选择跟他自己本人的意志。
而秦燕笙,像燕子,像竹子不断的生长,她是陆天恩的第一段精神成长的领袖,而那时的陆天恩还没有成长。
到了汪莲君跟小韵仙/周素琴,天恩的精神世界更加的饱满了,在这段三角关系里面,每个人都在成长。
从清朝的三妻四妾、靠祖辈坐吃山空,到靠工作生活、一心一意过自己的日子,是最后一个封建时代,到新中国的新气象。
陆天恩一生中的五个女人。
宅在家里三天把《故梦》一口气看完了,准备此时记录一点心得,可还是泣不成声,依然还在剧里没有出来,哭的有点头疼了,但愿因剧情影响的思绪不会影响我现在阐述的能力。
起初打算看这个剧完全是因为陈坤以及陈坤与五个女人的故事,以这种噱头宣传的电视剧该是多么的风花雪月多么的精彩淋漓啊(女人生来的八卦心理),如果你完全抱着这样的心理来看这部电视剧那你就太小看华谊兄弟了。
越往后看就越感觉沉重,越哭的伤心,但你的眼泪绝不是为了那些儿女情长而流,更多的是体味了主人公的人生,体味了只有那个时代和背景环境下才有的大悲、大喜还有无奈……这部电视剧历史厚重,剧情大悲大喜跌宕起伏,我很难用我的语言去概括描述,在这里只能推荐大家去看这部电视剧,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像我一样感同身受,在这个剧中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看这部剧的同时我想到身边的两个男人。
前半部分我看到了交往四年的男友的影子,他和陈坤长的像,和陆天恩的性格脾气还有对待女人的态度像,总之什么都像,难道他也要经历坎坷苦难之后才会成长?
只可惜我可能等不到那天了,汗哪……后半部分我看到了父亲的影子,他也是经历大时代的曲折与历练之后中年才有的我,也是一心盼望着一个大家庭能够早日团聚,虽然离开的早没有得到太多的父爱,但是每每想到儿时父亲对我的教诲心里总是很有力量,记得那时候他对我从不严厉,也没有让我背负太多的期许,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不违背良心,开心就是最重要的”!
可是现在想来真是莫大的惭愧,现在即没有理想也没有事业,就连父亲教诲的开心快乐都没有做到。
只是因为一部电视剧让我啰嗦了这么多不着边际的话真是快琢磨不透自己了,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观后感》吧,希望朋友们闲暇时间可以关注一下《故梦》,观剧前有一点我要提醒你们,准备好足够的纸巾哦!
断断续续看完故梦了 最喜欢还是女性角色 一个是秦燕笙 一个是莲君 清末的女人真的在新时代看来太憋屈了燕笙为了自己的自由毅然决然的出国深造,这部剧可以叫《论女性经济独立的重要性》了,回来面对自己过去的旧爱更多的是一种淡漠,因为他经历了新时代的洗礼,对天恩更多的一种对旧时代造就的人的怜悯吧,在面对天恩的关爱和同情,更多的是独立思考。
莲君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做的决定和燕笙正好背道而驰,同样经历了旧时代和新时代知识的冲击的女人,先是被天恩的对爱情的执着真诚所打动,但没想到的是天恩是个性格缺失的人,看到自己曾经似是故人来的初恋心生同情,把他娶进门当小妾,这对精神洁癖的莲君产生巨大冲击,但出于自己的善良没选择离婚(我就好奇以前的女人真的怎么憋屈吗?
)最后小妾欲望越来越大,差点心生把她赶出去的话语,我感觉到后期莲君对天恩的感情已经没有了爱情,只有亲情了,所以自让而然把小妾也以亲人对待。
只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一点没说错。
这部剧也更多的聚焦历史进程的故事,在这样纷乱复杂的历史环境下,生成的各色人的故事。
想去看看原小说然后结合历史再来补吧,也说不定懒人也不会补,先趁着我还想写赶紧写下我这只字片语。
在陆天恩的身上,能看出王朝兴替、时代变革在一个人身上的烙印。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里的多余人就是这样,受过新思想的启发,想去追求自由平等想要有作为,却始终因懦弱不敢抗争只能依赖他人,无法从家族中抽离。
既不能融入新的环境,也不能接受旧的理念。
在哪里都尴尬,在哪里都像个异类,像一个受尽宠爱的弃婴。
42集的《故梦》用了周六一整天加上DVD机“快进”键搞定,很久没有这样把自己扔进片子里了,况且这次还是两个人一起看,嘿嘿,金星人和火星人的角度自然不同,但最终发现竟然殊途同归,后来查看Google资讯发现评论新闻竟然都那么肤浅,也许是BTV刚开始首播大部分人还没看全吧,于是有了啰嗦两句的必要。
陆天恩的真爱是谁?
有人说是水飘萍,理由是伤感初恋美女无敌,但是否有人思考过陆天恩对于容貌相似的水飘萍和小韵仙为何反应迥异?
有人说是汪莲君,理由是从“一天碰到两次的缘分”到垂垂老矣的相伴他俩时间最长,但不论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明确无误评价汪莲君“抑郁一生“而且原著作者林建芬在小说中并非”汪莲君“亲生,只不过在电视剧里改编后变成了”母亲(汪莲君)原谅父亲(陆天恩)的开始“,并最终相对圆满而已;”京城第一美女“灵芝格格当然不是陆天恩的真爱,连他的爱都不是,要不是陆天恩对灵芝的深度排斥一切的故事都不可能开始,更不会有陆天恩和水飘萍的两情相悦。
论美貌、门第、教养、温柔、爱意这诸位对陆天恩均不算亏欠,但电视剧最后那位山顶遥望的人为什么偏偏是年轻时并不讨好观众的秦燕笙?
难道陆天恩一生无法替代的至真至爱就是这个年轻时老把他当”学生“教育和改造、中年时再度相逢又却仍毅然离开、帮助汪莲君与陆天恩关系改善、老年孑然一身的秦燕笙?
是的。
如果谁没有看出这一点,《故梦》那一番苦心就算是浪费了,呵呵,至于原因,自然有人心领神会、会心默认、毋庸赘言。
类似地,试问《红楼梦》的第一女主角是谁?
林黛玉。
但是林黛玉一身的”毛病“到底”可爱“在哪?
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有的人看来不及宝钗、不及湘云、不及很多某某人的家伙是宝玉一生挚爱?
我说,不明白这个问题,就没法领略曹雪芹真正的意蕴,正如如果无法深层次理解《故梦》自然也就看不出貌似”教条“、”格格不入“的”秦燕笙“到底魅力何在了。
当然,话说回来,女人如果选择做”秦燕笙“那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所以,”秦燕笙“注定是”异类“是”少数“,陆天恩同样是”异类“是”少数“啦。
另外,《故梦》的摄影、制作等方面所达到的品质也是很具水准和赏心悦目的,熊乃瑾的水飘萍显然比小韵仙表现更有功力,胡可的压抑愤懑略被她貌似强势的简单处理抵消了大半,李小冉对”精神洁癖“的那份”自己跟自己较劲“表现得还行但总体上当一切都好时却总觉得好命女绝不会是她,呵呵,一开始看罗海琼版的”秦燕笙“真是不太招人喜欢,就跟《奋斗》最初的”夏琳“一样,老”劲儿劲儿的",看到后来,没想到经越来越顺眼,对影片的理解也随着对她和陆天恩、汪莲君之间的深度对话而向纵深发展了,比较之下尤其觉得,罗海琼还是能撑得起戏的,她打下的这片天空得小韵仙、汪莲君俩人一起才够气场和力道,再来当然会更好,但现在各位美女也算尽力了。
最后说陈坤,对陆天恩的把握令人信服,帅哥再演公子哥,看来有很大长进呢。
陆夫人王静很厉害,陆老爷等都不错,包括小顺、老顺这些配角都不敷衍,看来华谊的诚意还是足够的,只是华谊再好也不要一家独大哦。
其实故事还是很简单,一句话就是一个男人和五个女人的故事。
男人是陈坤饰演的陆天恩,一个遗少吧,性情肖似贾宝玉,也是大家公子,不愁吃穿,优柔寡断,惟情至上。
老太太的权威,母亲的重望,似乎要将他压垮。
世事变迁,从北京到上海再到台湾,虽然没有大的成功,但是对妻女的那份责任终于让他真正成长。
第一个女人是胡可饰演的金灵芝格格,这是一个身份高贵的女子,也是天恩的亲表妹,性格较为高傲吧,对自己的另一半也有着较高的期待。
她并不爱天恩,认为他懦弱、没有抱负,但是灵芝终究是个传统的女子,在婚后还是渴望着天恩的眷顾的。
可惜,除了婚后喝醉后的乱性和因此带来的身孕,天恩没有给予她任何关爱。
最后,胎死腹中,灵芝也香消玉殒了。
第二个女子是熊乃瑾饰演的水飘萍,一个唱大鼓书的姑娘。
虽然是个戏子,但是没落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出身,因而有一份独特的韵味在其中。
看到她不禁让人联想到娇弱的林妹妹。
她与天恩的爱情宛若初恋般美好。
遗憾的是,水姑娘却沉疴已久,最后还是病逝在医院。
在那一刻,天恩同时失去了灵芝、孩子和挚爱水飘萍。
第三个女人是罗海琼饰演的秦燕笙,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新派女子。
她的出现使得沉寂多时的天恩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大胆,敢说敢做,活泼,机敏,这些都是天恩渴望却不曾拥有的。
因为老太太,天恩的母亲无奈同意了他们的婚事,这也正是他们悲剧的开始。
天恩和燕笙不是没有爱,只是隔在爱中间的还有太多太多。。。
天恩不肯放弃家庭,燕笙不愿融入渐渐腐朽的家庭,因而他们还是离婚了。
从此天各一方,心里却始终有对方的存在。
第四个女子是李小冉饰演的汪莲君,这也是天恩在上海认识的第一个女子。
有那么点洁癖的莲君其实对天恩可谓一见钟情。
不管是在饭店还是书店,当她看到天恩时总会带有那么一点点好奇与欣赏。
其实天恩又何尝不对这个清新的女孩有所感觉呢。
那一句“你为什么装病”让他们的距离拉近,近到可以清楚看清对方的心意。
但是莲君是个同样有爱情洁癖的人,当她知道还有一个小韵仙的存在时,她崩溃了。
但为了天恩母亲的病情,她没有选择离婚,其实这其中何尝没有对天恩的一丝牵挂。
终究还是这个如百合般的女子陪伴着天恩到了台湾,并为他生下唯一的女儿海棠。
第五个女子是长相酷似水姑娘的小韵仙,同样是个唱戏的姑娘,却是出身寒微,但有一颗善良的心。
为了自己的将来和不经意间慢慢长开的爱,甘愿为妾。
岂料天恩对她更多的只是一份责任,莲君为了她的存在而难过,天恩母亲也看不起她。
生活得谨小慎微,却始终不怨不悔。
到了台湾后,看破一切的她出家为尼,但最后却仍死于白血病。
伴随着这几段爱恨情仇的是当时处于巨变之中的中国,从清政府到北洋政府,从民国政府到抗日战争,从台湾再回到大陆,天恩的一生已然见证了历史。
推荐指数:★★★★按角色比较喜欢小韵仙和金灵芝按演员比较喜欢李小冉,最受不了的是罗海琼的声音。。。
噩梦一般隆重介绍饰演老太太的郑佩佩、饰演天恩父母的,演技超棒。。。
府里的几个丫鬟也都挺好看的。
除了羅海瓊詭異的台詞,還有畫蛇添足的旁白,所有演員演技在線。
除了陸家兩位太太們突出的髮型以及臨時黏貼的繁體字以外,服裝道具都很精美。
陸府缸中魚、籠中鳥、不能放飛的風箏、層層疊疊的紗籠,予人壓抑的氛圍。
導演經常使用鏡子的折射、門戶窗牖的切割、顛倒的運鏡,使故國家園有如一場荒誕的夢境。
北京部分由於遜帝溥儀被刪了很多戲份,陸太太的表現就相對突出了,不然天恩與溥儀雙軌劇情應該更能相互對照呼應。
上海部分比較平板一些,但這段應該是陳坤表現得最放鬆的段落。
看到共和國時期的八旗弟子喊漢奸,真的感受到多重的矛盾。
最後到台灣的劇情,很可惜沒能表現國共內戰敗逃的荒亂、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壓抑、得知文革動蕩的憤慨。
天恩在上海租界時已有感時憂國的覺醒,但在台灣的劇情中卻無法銜接人格發展的軌跡。
身為台灣的觀眾,由於相對熟悉,容易看到破綻。
比起北京上海,台灣的段落更像是一場架空的夢境。
陸天恩是陸家眾星拱月的棄兒,生長的過程往往被漠視人格,但是在他面前,每股勢力、每位愛人,更顯立體鮮明。
在某些議題上、某些企圖上,台灣不正巧也是類似的角色嗎?
这个剧看完,我觉得天恩肯定是爱燕笙的,因为燕笙这个人物的塑造,完全满足了人类寻找伴侣的全部需求。
根据佛洛依德的理论,从心理层面上来讲,人选择伴侣有两类:一类是像自己的父/母亲的,这出自人类的俄狄浦斯情结;另一类是像自己的,这出自人的自恋心理;我再加一类,愿意找和自己性格互补的,这样吸引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燕笙都能满足陆天恩的需求——燕笙像极了陆老夫人,厉害能干;她和天恩也很像,两人都困于封建礼教,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这个死气沉沉的世界;燕笙又比天恩有勇气、有学识(而且还是新学),弥补了他的性格缺陷。
所以,他怎么可能不爱她呢?
而且其他女人完全不能替代燕笙,除非她能在这三方面都做得比燕笙好。
但事实上,水姑娘、小韵仙、莲君都做不到。
这里我再说一下,从我的角度看,我最不喜欢的角色就是汪莲君,因为她在剧中是最不“上进”的。
别的角色都有成长——燕笙自不必说,她出身很低,等于起手拿了一副电话号码,最后打出了王炸——甚至连小韵仙都知道学本事,后来还知道自尊、成长呢,可是汪莲君却一再蹉跎,每次都选择最安全的路。
她发现天恩有别的女人,想离婚却没有离婚;她回家住发现影响了嫂子,明明有钱可以去自己租房子,可是却搬回了陆家;她大哥还有其他人明明推举她当院长,可是她放弃了;她去了台湾,明明可以自己创业,或者去台北重振“安济堂”,可是她把这个愿望让别人替她实现了……她一次一次地把命运交给了别人,因为她不敢,她丧失了生活的主动性——甚至都不如后来的那个陈护士——或许她那样喜欢燕笙,也是因为她身上有着自己所没有的勇气吧。
其实,她手里的牌可比燕笙好多了:家里开明,支持她工作学习;丈夫懦弱,对她尊重且没有管束,还给钱;公婆因为喜欢她且愧疚,很好说话;情敌也很弱,根本不会雌竞;甚至上帝还为她准备了一个备胎……她明明拿着最好的牌,但她就是不敢打。
所以我觉得,她一点也不适合天恩,因为这两人的性格都懦弱。
一个家里两个懦夫,是过不好日子的,没人出头怎么行呢?
所以老太太一死,这个家就散了,没人撑了——莲君根本就没有从大局上撑这个家,她所谓的撑是在后院种菜、打扫卫生……这是任何妇女都能做到的,不是她这个有技术、受过教育、有头脑的人应该做的——后来倒逼了天恩站出来,不再懦弱,因为再懦弱全家就得饿死了,到底天恩身上还有点像燕笙的血性。
汪莲君这个毫无成长,从大女主活成了家庭主妇的角色,难道还要夸她么?
陆府的女主人不好当,但是汪莲君当得不错,至少废物少爷有担当了,莲君的一生也是够委屈。
我一直以为陆天恩不离婚是想找个羽翼后来发觉并不是,就像莲君想离又没离一样,他们还有爱,最后的天恩很多行为就是吃醋而无理智造成对莲君的伤害。
我之前觉得天恩最爱的是秦后来发现并不是他只是向往,就是崇拜羡慕那种自由,而和莲君是交流是沟通是爱。
他在回门的时候天恩洞察到莲君对父亲续弦的抵触情绪后就想在船上坦白纳妾事宜这说明心里有她,而当初他明知秦想出国还一直躲避就想奶娘说的看到好看的花要摘但是最后又压坏了,他只是喜欢美好的东西向往美好的东西最好占为己有。
后面离婚让秦出国留学,他其实就是知道秦他是得不到他也不想争取而汪他却势在必得所以坚决不离婚还做出很多改变。
他一直积极主动地寻求莲君的原谅,之前他就逃避和灵芝在一起,和秦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是各种逃避。
秦想当一个救世主但是又没法包容陆府或者说她无法改变天恩所以她毅然离婚出国。
她爱天恩但是更爱自己而且对于他们家族她是了解的却没有提醒莲君也没有让天恩好好反省。
但是她是幸运的,远离了陆家的漩涡独善其身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事业批的典型代表。
莲君是悲哀的,一个传统的大家闺秀有能力有智慧有模样,却用大半辈子来等待天恩的成长,她是舍小我成陆家,有她在的陆家是安宁的,一派祥和。
分房20年守活寡的蜜汁操作太傻了,有时我都觉得她是陆府的管家,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感化天恩,但凡莲君轻易原谅或者太过强势他们都不会最后和好。
陆太太第一次看到莲君就说是亲戚这就是缘分也是莲君的命,莲君说别人看不上的我却当成宝,恋爱脑典型代表。
陆天恩摸鱼躺赢代表,各类美女追随其后,有钱有势可惜不懂珍惜,一手好牌被他打烂。
但是他所经历的也是他需要承受的,索性本质不错最后还能工作养家。
剧很真实,把那个年代各式各样的人物都刻画的很饱满而且很忠于自我。
画面好赞的说,其他的都退后,恩退后。。。
服化道特别棒 剧情有点慢 整体氛围比较压抑 但仿佛有种魔力 恩 经典的民国剧 静下心来看看很不错
其實還是挺不錯的,不單單是演員陣容,每個演員都挺到位的,而且也比較唯美,雖然天恩的前半生很是讓我搓火,不過可憐之人啊必有可恨之處.這裡面的那個金靈芝有點範冰冰的感覺,但是還不如讓她來演會更到位呢.每天晚上和我媽媽一起看下來.還不錯的電視劇
忍不了罗海琼看了十几集弃了奔最后一集,感觉结局还行,但是节奏和前两个女主让我实在没耐心看到女神出场,唉
半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42集,后期很多瑕疵,但,如很多人所说,这终归是部很有诚意的电视,一组很有诚意的团队。
毁三观,就是一个无能的少爷跟这个跟那个,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的窝囊废,看的如鲠在喉。这一分给李小冉,没看过这么墨迹的剧,这么高的分是怎么来的。
相比那些操蛋的偶像剧 这就是神片 只是感觉结局有交代的有点不全面 总体很好
挺精致 罗海琼的说话腔调太那个了
看的过程一直在骂坤儿,这性格太讨厌了。可是想想他所生活的时代,生活的那个环境,也理解了。剧很好,坤儿演的很好,确实是他最好的状态。可是,熊乃瑾和罗海琼,看的太烦了,尤其罗海琼,台词和演技真是不敢恭维,白瞎那么好的一个角色。 人的一生啊 看完一部剧 跟他走完一生。 还是珍惜当下吧
陈坤演技巅峰~另外麻烦陆天恩孤独终老谢谢
剧情越来越没意思,无聊!
2009冬
故事中每个人的离去都是悲惨的,求不得守不住,到了最后只剩秦砚和海棠,也就是理想和希望。
先看小说的,电视比小说好看,不过熊奶紧不太适合水飘萍的角色
当年看不下去 现在我有时间来看还是看不下去 陆天恩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燕笙好zuo一女的
两星吧,一星给坤哥。
原谅我的看不下去。。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坚持不下来啊~
应该是这部电视剧刚出来的时候看了前半部分,看到水姑娘去世,燕笙刚到。那时候觉得剧情实在狗血,民国版红楼梦前半部,实在影响观影心情,遂立刻弃剧。最近因为黄金时代,对民国时期的东西很感兴趣,阴差阳错又找到这部剧。后半部分到台湾后的剧情和表演才是精髓,如果只有后半部,我给5星!
《中国晚清一个男情圣的一生》。陈坤先爱熊乃瑾,但她死了;娶了不爱的胡可,但她也死了;爱上罗海琼,但她是第二个冷清秋;又爱上熊乃瑾2号,因为她是熊乃瑾1号的代餐;最后爱上李小冉,终于可以收手了。嗯,一次只爱一个人,但中国男情圣可以一生爱上五个人...
满眼的大嘴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