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范五爷宽慰佟掌柜的话,但他却是铁三角里唯一一个没扛到最后一集的。
五爷是铁帽子王的后裔,见过钱见过好东西,时运弄人,不两年就败得干干净净,连喝碗豆汁都要算计,平日在琉璃厂平地抠饼,其实全靠那个苦命妹妹养活。
这样被命运揉来揉去的人,看起来就很矛盾,身上有遗老遗少的牌面,但蝇头小利面前也是毫无原则。
他如果没有认识佟,就这么苦下去可能日子也就这么混过去了,但命运就是这样吊诡,得到一个翻身的希望,但身上遗留的那些牌面,终于把他吞噬,命运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他活通透了吗?
还是过的厌烦了?
和铁三角的其他故事一样,蓝还是这部剧的丑角。
他有本事所以自负,更重要的是贪婪。
贪婪让他不择手段,自负又让他无法逃避琉璃厂到处都是的陷阱,而且一掉就是个大的,需要亡命天涯的那种。
这么一个经济动物能跌跌撞撞活到最后,靠的是一条民族大义的底线,或者说就是大事不糊涂。
佟是这部戏里的张无忌,大部分事情都败在优柔寡断上。
他有本事,做旧一把好手,书画青铜造像都是大家,可也是因为这一身的本事,他的日子就从来没有消停过,连带身边的人一个个的跟着倒霉,轻则破产重则殒命。
大部分悲剧都是被他的那些条条框框卡住了,他守住了自己的原则,身边的至亲却一个个的受到伤害,嘴上说着对这个好对那个义气,其实最放不下的是对自己的那点执念。
这部戏的旁白也写的好,这些人的苦日子里藏了好多的道理,经常说的一句,这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接着就是一段道理。
但是明白了那么多的道理,这些人没谁过好了的。
每个人都给自己一个标签一个奔头,茹二奶奶要逃避孤独,索巴要钱要女人,墨荷要太平日子,他们要么折腾半天刚到手就灰飞烟灭要么一生蹉跎最后也没得到。
可能最好的方式还是五爷的这句话吧,放下了期待活成行尸走肉地这么熬着。
人生的很多道理在无可奈何的境遇中明白。
变得坦然,宁静。
爱,恨,不满,纠缠都淡下来了,更珍爱实际的生活,心里变得厚实。
淡然中,人性之香幽幽漫来。
只看了邓婕演的茹二奶奶这部分,对剧的了解不全面,但是从这位经历坎坷的人生中想到一些。
有一句佟奉全的独白,用在茹二奶奶身上更贴切,“命运就像一只网。。
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这时候只有往网里面钻了。
”茹二奶奶从十几岁被塞进贝子府,守了十五年的活寡,换回两箱古董和一套两进小院,一心想着后半辈子好好过过舒心的日子。
可是,也就像她自己说的,“出了宅门,就像离了笼子的鸟”,满世界的找高兴,为了补偿自己,明知道被人算计,也要自己骗自己,“把假的当成真的,不就和真的一样了吗”。
原以为宅门里的日子是脱了外面离了真实的,真走出来了才发现心不知道往哪搁了。
钱没了,小白脸就翻脸了,孩子也掉了,精神头散了,什么都没了,到了绝境也还活在梦里,只是把好梦噩梦都做全了。
索性编剧还有良心,到底是让她没白糟这些罪,最后尝到了平常日子里有人惦记的滋味,这就是她自始至终所求的人生吧。
对于世人,哪个又不是呢。
五月槐花香是个好片子,早些年的琉璃厂传奇让童年的我对琉璃厂,古玩这行当有很大的兴趣,那时候实在是不记事,剧情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个片子不论是选角,布景,对白,情节都很经典,几个关键人物在剧中都立得住,很值得咂摸1,范五爷,满清遗老遗少那德性演的那叫一个地道,真是应了剧中的话,驴倒架不倒。
2,莫荷,苗圃成名作,小 丫头性格鲜明,刚强硬气,这也注定不能和佟奉全终成眷属。
3,索巴和王财,好,没什么说的4,茹二奶奶,说好听的,大户人家的寡妇,耍过钱,不稀罕钱,守了10多年寡,如狼似虎的年纪,做什么都不出格。
所作所为说难听的,就是个骚浪贱的败家娘们,耍钱包养小白脸可以,可是撒撒火你也找个像样的不是,和侄子斗智斗勇的时候真机智,怎么碰见个戏子就迷糊了,真是老房子着火,噼里啪啦不烧干净,那是灭不了的。
5,最后说说这个佟奉全先综合评价一下:窝囊废+升斗小民+没有原则唯利是图+老实人+爱结仇,这种人应该当个吃软饭的,或者伙计比较合适,当掌柜,顶门立户,得死。
这人做事优柔寡断,娶个柴禾妞都琢磨要攒够几十万大洋才成,把人睡了都对外不说清楚两人的关系。
唯利是图,到军阀府上作死,一个瓷器丢了掌柜。
后来走了狗屎运,得了四羊方尊,教授拿房子抵定金求转让,佟奉全说有难处,要卖了娶媳妇,还二奶奶的债,呵呵,教授难道拿不出十万?
不够你还一万的债,娶柴禾妞,支个铺面吗,佟奉全宁可当婊子立牌坊卖洋人当汉奸也不转给教授。
再一个,寡妇门前是非多,一老爷们儿住寡妇家,还有原则吗,哪里找不到一万大洋反而被一个寡妇栓住了?
这种窝囊废怎么配当男人。
看闯关东,朱开山是老英雄,做的事一桩桩,一件件,那叫顶天立地,三个儿子除了老大围着锅台转是个厨子,但也不窝囊,做生意不吃亏有头脑。
老二老三都是和朱开山一样的人物。
佟奉全这样的窝囊废,看多了想吐,张国立,我这一辈子,五月槐花香,演窝囊废真是一绝。
男人如此,天大悲哀!
前面很精彩,包括讲琉璃厂和古玩的各种规矩,道道儿,做旧,圈套,很有意思,但看到20几集看不下去了,后面看的剧情简介。
佟奉全烂好人让人不能忍受,故事让人着急的地方也有点多。
1.前面损失个一万,两万的,要么黄铺子,要么上吊的,盘个铺子当老板得个六七万,但后面随便一个交易都几万,十万,二十万的,替前面上吊的人不值。
上十万大洋这么随意么?
2.佟奉全被人抢了,入大牢,葛老爷子的铺子就这么轻易的没了,可佟奉全出了大牢,也从来没找过葛老爷子,这情节丢了一块,葛老爷子这丧气劲儿,把铺子托付给你,没几天给折腾没了,不提不念的,人家欠你的?
3.最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在于,佟奉全非得赚钱之后才跟莫荷结婚,一个社会底层群体,非得赚上万大洋,开铺子才跟人结婚?
这有点牵强,甚至跟莫荷睡一个屋之后还拿这个当借口,这就有点玩弄莫荷的事实了,莫荷和范五爷一再催促,并表明不要非当个亿万富翁才来结婚,佟奉全一意孤行,说好听点是想让莫荷过好日子,其实这就是自私,非得满足自己的心理而全然不顾莫荷的想法,装大尾巴狼。
反倒对外人这么好那么好,貌似是个好人,其实是个恶人,是对爱自己的人,对家人十分的恶。
4.佟奉全只是欠了茹秋兰一万多,罗先生说可以先给一部分钱,再抵押房产筹钱,并且明确了一个铭文一万,佟奉全还钱,加上开店,加上娶媳妇能用得了多少,为什么要拒绝?
只是为了引出来后面这么多麻烦事?
太牵强。
要么就是佟奉全太贪了。
其实洋人买走四羊方尊,也就二十二万,并没有比罗先生多多少。
5.佟奉全造了个假的四羊方尊给洋人,完全可以把真的直接再卖给罗先生,告诉罗先生不要声张出去就行了,可以少要点钱甚至白送都行,何必非得就到以后再难找见呢,还被人说是汉奸,卖祖宗。
6.茹二奶奶总说自己是宅门里出来的,勾心斗角的过了15年,其实15年里重复的就是一直被挤兑那点事,没啥社会经验,整一个社会小白,不过小白归小白,不耽误她和冯妈一起欺负老实人,也算腹黑的家族传统没有丢掉。
自己放荡包养小白脸,还把佟奉全勾里了,明知道佟奉全有莫荷,还不放过他,其心何其毒也。
但佟奉全就是非当这个烂好人,或者说他也是心里动摇了,莫荷明确的问过她心里有没有动摇过,他虽然说没有,但行动上出卖了他。
7.佟奉全这人无情,自己的孩子竟然给冯妈留下了,这样的人心得多狠。
《五月槐花香》以民国为背景,讲述发生在北京琉璃厂古玩街上三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一生的恩恩怨怨,展示了老北京古玩业中的各色人等和故事,同时还穿插了有趣的文物知识。
《五月槐花香》虽然展示了民国末年至解放初的社会风貌,但与翻炒历史“旧货”的操作完全不同,它展示了一幅旧北京古玩业的风俗画卷,以及古玩商们形形色色的经营之道。
可以说这是一部讲人物、讲性情、有味道的现实主义作品。
同期两部古董剧,一部《人生几度秋凉》,一部《五月槐花香》。
《人》年代很明确,1923-1924,那是个动乱的年代,是个今天张大帅打了李大帅,明天刘大帅又打了张大帅的年代,剧情设计简直太符合那个年代了。
《五》就不一样了,一开始年代不明朗,长袍马褂的看起来像民初,直到后来莫荷当了解放军,之后是解放北京城。
那么就应该是1948年底。
最后一集交代,佟奉全卖尊是1947年,而中间没有日本人什么事,那么开头就是1946年。
可是如果开头是1946,那么所有人的状态都不对了。
瑞家大家族不可能在1946年还像民初一样的宅门,范五爷1946年也不可能是遗老遗少的风范,包衣更不可能认主子什么账。
佟奉全又怎么会遇到个大帅?
总之呢,总觉得哪里不对,一群民初精神状态的人,却生生活在1946年,简直岂有此理!
编剧的年代感实在欠缺,大概他以为民国三十多年都是一个样?
居然还有人说这是个好编剧?
说点人物,一句话,好人受冤我会同情,可这上面哪一个不是自己作?
整部剧下来,唯一好的形象恐怕也只剩一个无奈的忠仆冯妈了。
《人》是两年内的故事,节奏紧凑,而《五》则拖拖拉拉,变成了糊里糊涂的年代剧,这一比较,高下立判。
铁三角演的还是值得一看的。
虽然不喜张铁林的皇帝,但是在这里还是很不错的,一直很喜欢王刚的戏,虽然都是一个模子,一个套路,但就是爱看。
张国立越看越有味道,演的越来越好。
全员实力派。
故事很有意思。
铁三角一直爱古玩。
这次也能如愿拍个古玩相关的剧。
一直想二刷,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资源可以看。
为什么呢?
1.前半部分非常好,到后半部分又流于俗套,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是不说。
佟奉全没有卖那只尊,见了教授你一句话说了不就行了?
宁可说一大堆废话也不说。
2.茹秋兰这个角色真是太不讨喜了,怪了别人的孩子。
你要招佟奉全进门还那么趾高气昂的。
后面又是卖东西又是吃烟膏,整个儿一胡来。
孩子没保住也属于俗套桥段。
3.张国立演这种窝窝囊囊,别别扭扭的角色还真是演得好。
张铁林演的尤其棒。
4.bug:禄大人花了几十万买了那只尊,就不多找一些专家去鉴定?
愣是没发现是赝品?
5.我也算看出来了,如果没有索巴,整部剧就不存在了,所以索巴才是男主。
不过总体来说,这部剧还是挺好看的。
编剧想凸显出命运的无常,人生的无力。
五月槐花香,但人生四季苦啊。
秋兰为啥不回北京城琉璃厂找佟奉全,难道卖到深山老沟里去了?
不推荐这剧,纯为了虐而虐,莫荷这人无情无义,直接跑了,比索子还坏,虽然最后做了件好事也挽救不了她是个二b,佟奉全当初就不应该遇见她,把人生给毁了,还好放过了良子。
全程莫荷我都拉过去了,太恶心了这人。
范五也怨不到人家蓝半张身上,自己作的,一报还一报。
没有谈情说爱的剧情就好了。
很难追下去哎,想看看老北京,却又看了遍纪晓岚
这片真的好!铁三角都突破了自身!
有的地方真的看的人恨啊
铁三角巅峰之作
没劲,不靠谱,刻意虐
面好面好
我觉得是铁三角最好的一部片子
铁三角组合有一阵真的很火
以前一直觉得很经典的剧,尤其是张铁林,也许是本色出演,奉献了最好的一次演出。现在重看,除去剧中的反派,所有的正面人物,佟奉全,茹二奶奶,管家婆,有一个算一个,自身的困境都是因为自身的原因,糟粕的思想和剧中古玩行买卖糟粕的规矩一样,注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
这部戏里自范五爷死了以后的剧情几乎可以全删了,什么玩意儿,拖拖沓沓,主角圣母婊光环笼罩全剧,三言两语能说利索的事非得叽叽歪歪水好几集时长,后半部分剧情太扯 bug 太多,主角这种人设比祥林嫂差不了多少,看着令人生厌。本剧中张铁林贡献了他毕生的演技巅峰了,张国立当导演就喜欢把自己拍成圣母。
四星
记得最清楚的是茹夫人
3.5 话剧感浓厚
剧情硬伤太多,后面看不下去了。就说钱吧,让伙计卷走了一万多,我不知道民国哪儿这么多钱是不是就那么放心交给伙计的,但有了这件事以后得长个心眼吧,后面给茹家二太太卖了个大盘28000大洋,卖完了把钱带身上,硬是给抢了,你说是剧情需要可以设定在半路抢啊,到四羊尊这儿,到茹家门口了,说放这儿不合适,然后做个假的回来,居然把两个都这家了,走了十几天,也不想莫荷也不放她家了,,,,还有做个假尊到处给人说,,,唯恐别人不知道
3-4星吧,挺好看的剧,但发现竟然记不住剧情,所以降成3⭐
美化奸商,美化遗老遗少,恶心
老剧看的憋屈
小学时候的南通电视台吧。看一个邓捷的帖子想起这部剧。才发现是铁三角的卡司。
铁三角再续前缘,个人不感兴趣…
后半部不好看,前半部太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