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展现了生活的真实,儿女们虽然各自有自己的算计,但是也确实都面临着生活的艰难困苦,在老母亲的生日中也真心在为老母亲祝寿,希望母亲能够开心。
所以要说坏,其实也不是那种绝对的坏,还是有真心让母亲开心的心意的,只是到了付钱的时候,需要和兄弟姐妹分担的部分,就泾渭分明了。
面对孝,孔子也说色难,电影中,子女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听老人说话的人都没有,态度上有的更是没有尊重。
以至于老人后来为了引起关注,撒谎说床垫里面有百万欧元。
不由得让人心生同情。
这部电影引发了我的思考,如果一个人在周围都不认可自己的情况下,还能够很好的坚持自我吗?
回到老人所处的位置上,子女们除了在老人生日的时候,平时都没有人听她的意见,听她说话,她即使说了也会被质疑。
但是电影里,老人的认识是那么准确,见地是那么独到,那么优秀的她在面对子女们对自己的持续怀疑中,也会真实的怀疑自己,也会放弃对床垫的持续寻找,遑论普罗大众呢。
无意点开的电影,我承认是被电影名字吸引了,当然还有小姑娘在公车上的那半分钟,美的纯净。
家庭电影,真实的一家人,还有寡言却不失可爱的老奶奶。
平实质朴的叙述风格,参杂着几次小小的波澜,广播事件,生日新闻,以及最后圆满的结尾。
全家欢的电影,夹杂着对那个贫瘠年代的片段式展现,略显深度不足,垃圾场的人生探讨有强行拔高之嫌。
这是一个家庭寻找老母亲藏有百万欧元的旧床垫的故事。
几个靠救济的子女破天荒为老母亲把家里所有的家具全部换成了新的,才知道旧床垫中藏着母亲50多年攒下来的百万欧元。
这个消息通过媒体很快传遍全国,无数人开始寻找那个百万床垫。
床垫找到后只有600多欧元,老太太被所有人怀疑老糊涂了。
但是老太太发现找到的床垫并不是自己那个,于是拉着温顺的外孙女继续寻找,并在小孙女怀疑自己记错时大发雷霆。
最终小美女按自己的思路找到了床垫。
整个电影的基调比较平淡,像是一篇散文徐徐展开,是以小美女的视角来发展的。
我在想这个电影到底想告诉我们啥呢?
好像都是很平淡的生活,一个老人年老时的不被重视,愚蠢且相处并不愉快的儿子,对去世老伴带有一丝内疚,被认为老糊涂?
小美女眼里的父母,亲戚和姥姥的生活及关系?
人生该怎样度过的思考和困惑?
一个普通中下层民众家庭的生活?
好像都是,从小萝莉到老人各个人生阶段的片段和不堪。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底色,带有一丝悲凉。
垃圾场一段祖孙俩的对话可能点中了主题,老太太作为过来人,不会想要了解别人在想什么,因为已经说出来的就已经够糟糕了。
如果生命重来,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即使是不对的事。
生活原本无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为无聊的生活增加一点乐趣和动力。
很轻松有爱的bgm好萌好美的妹子!
前面刷过一部大盗奶奶的电影,这个奶奶很真实很可爱啊。
小流氓,掮客,小成本制作也有优秀面具啊,演员不简单。
bgm,光影,太赞这就庆祝上了,哈哈,剧情起伏很棒,走心了片尾进入旧厂房,感觉要表现英国工业的状况(凋敝),立意一下高了起来。
想我大铁西区,大辽宁,大东北。
以线带事,不受约束而行大路而绘大图,编剧导演真心赞!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部作品,如果说《伦敦一家人》还有情节线过于被推动的问题,那么这一部作品的悬念则是贯穿始终的了。
很好。
从一开始丢了床垫(里面有百万欧元)引出开端小悬念,再到找到了一个床垫(但不是自己的)要不要坚持寻找陷入高潮,最后找到了床垫(结局)。
只是按照观众审美的心理结构一般来说这个结局应该是个开放式的,似乎影片到这里闭合了。
总地来说也已经不错了。
昨天看《圆桌派》第四季第二集,里面心理学家武志红介绍了一个概念:全能自恋。
我在想"自恋"这个词一般都不是一个什么褒义词,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全能自恋的人更是可悲可怜得不得了的那种人了。
整体上来说心理学是以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学科目标的,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必然有大量的宗教狂热分子本身都是心理学关注和治疗的对象的。
原先患者以心理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不接受治疗,我今知道怎么回复了,即如题。
——你觉得你死了之后会怎么样?
——我觉得不会怎么样——也许转生成别人再回来——像是总统啊或者歌手——也许是个残疾人,或者流浪汉——不会吧——或者变成科隆回来了·············——变成比你现在更好的东西——这不存在——OK——除非变成年轻的我,而且会飞——如果再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你已经知道之前做过的错事,所以你可以在第二次人生中改正它们,——如果再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是错的事情,——如果再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这一次你已经知道每个人都在想什么了,所以你知道他们是不是说谎,是不是喜欢你,或者他们是不是在床垫里面藏了私房钱。
——相信我,你不会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他们说的话就已经够糟糕了最后他们找到了床垫,有了一次重生的机会。
你们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
什么都没有发生!
影片最后外婆站在这头 而儿子女儿们站在那头 中间黑暗的走廊上横着那张床垫 我觉得是全片最讽刺的一幕 外婆回头看看孙女一脸严肃好像再说 看他们还是那个样子 最后小女孩站在台阶上 沉默的看着路上的车流 音乐响起 微风拂起发稍 她竟然不由自主的笑了 背景音乐和从废弃大楼找回床垫时的音乐是一样的 这种表明事情出现转机的音乐让我无法理解 这个镜头看了好几遍 小女孩其实对一百万是没有概念的 当她从整个事件中跳出来 看一看一家人在这场闹剧中的行为 确实荒谬可笑 有点像电影的名字life is a breeze让人琢磨不透PS:最后的片尾曲用了各大音乐app的听歌识曲都搜不出来 真是神了。。。
影片中老人有五个孩子,却一直为赡养老人、平日花销而推来推去,13岁的小女孩生活在这样利害关系分明的家庭里,厌恶大人丑恶嘴脸,自己依然善良,就像那双眼睛,虽明亮清澈又有一些灰色笼罩。
影片中13岁的小女孩故事的最后,当小女孩找到床垫准备搬走时,掏出一大把钞票放到了那个人的鞋里,也许是不安,也许是可怜。
回家后外婆问在哪里找到的,小女孩却说是一直被认为什么都做不好的小儿子找到的。
平日里发生的点滴事情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是庆幸的是,她依然保有善良,没有被同化污染。
所以也就明白了为什么80多岁的外婆喜欢和10岁出头的小姑娘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天,谈人生,谈过去,都是肺腑之言。
而相比于她的五个孩子,满脑子都是金钱、利益、工作…,不但没有耐性听老母亲的话,还认为是因为老年痴呆导致记忆模糊,胡乱之言。
当确认床垫被找回,有几十万欧元的时候,他们没有反思自己对待老母亲的态度,一心扑到钱上,商讨如何分配母亲毕生的积蓄。
整个故事较平淡,但中间的小插曲及结尾的小高潮可以让观众内心有波澜,是基于对人性思考之上的。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曾猜想结局会是外婆和小女孩一起找到了床垫,外婆选择把钞票捐出去用于公益事业。
看完之后想这样的结局可能少了些母亲对亲生儿女不求回报的爱吧。
但是不是会多些教育意义?
引发观众对另一方面的思考呢?
还需要结合瑞典的人文关怀再下结论。
为赡养老人的义务争吵,为各种需要支付的账单推卸责任,为了百万欧元疯狂,从难以置信到全场轰动到“全是徒劳”到香槟庆祝,这其实是在向一个13岁的孩子展露这个世界的赤裸裸利害关系和现金交易,所幸这个孩子能够在看清楚一切后保持善良,毕竟这个世界,我们都是这样活下来的啊!
外婆已经八十岁了,可是人们很多时候宁愿觉得她讲的话是老年痴呆在犯傻也不愿相信老生常谈,这就是为什么外婆可以跟一个13岁的孩子心平气和地聊天,从人生的开始到转世,却没办法跟那些脑子里只有账单,房贷,失业的浮躁的大人掏心掏肺了。
小细节:开始外婆和艾玛两人坐车的时候气氛显得很冰冷,外婆非要艾玛说她觉得冷,然后外婆说“别担心,我有东西给你”。
外婆拿出一只帽子的时候真的心都要化了。
每次大人们在为了各种事情争吵时,艾玛都听到,都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着他们像被生活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喜欢这个眼睛清澈明朗好像看清一切又蒙上一笼灰的女孩子。
艾玛把床垫拉走时在里面掏出一把钱塞进了旁边的鞋子里,也许是对把床垫丢在那里的人感到良心不安吧最后外婆问艾玛床垫是谁找到的,艾玛说是卡隆,外婆很欣慰地对自己认为什么也做不好的儿子说了“Good job”
要相信这个世界依然美好
一生的积蓄为什么要藏在床垫里?
在头发变得花白之前,请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用力地活着吧。
“我只希望你们把我说的话当回事”床垫里的钱自是,没有渴望被爱被关怀重要。
影响最深的是。
Emma和奶奶坐在垃圾场的高处,无数白鸟振翅欲飞。
奶奶说自己的丈夫带着她登顶,感觉像触碰到了the edge of the world。
周遭狂风大作,他向她喊话却难以分辨。
奶奶唯独希望他在说“我爱你”。
她说自己总在抱怨天气寒冷,自己是他酗酒的原因。
这一段之于整部电影又有什么关系呢?
Emma问奶奶,人生如果能活第二次,你会逃避谬误做那些正确的事情吗?
奶奶说,Emma,就算再活一次,你也要按照你愿意的方式而活,而不是为了正确而做出选择。
她对Emma说,我迫不及待想看到你成长成一个怎样温暖纯良的人。
并没有觉得发笑,到好像是彻头彻尾的荒诞。
愿每一个Emma能够珍惜这份不易的善良
“386本犯罪小说 46本电话簿 22年的报纸 挂历 生日卡片……7百万张中国菜外卖单 8百万张巴士票 从1954年的第一本教科书到1996年的最后一张毕业证书 全部这种垃圾 全都送回回收站了”我也爱收藏一些东西,一些我妈认为是垃圾,但是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的东西,比如说满满两箱子的纸条、日记、星星、千纸鹤、几幅画和几本课本,还有发卡、手链、珠子、小瓶子、手工、娃娃等等,我把它们当成我生命的痕迹,它们有着故事,搬了两次家一个都没有弄丢过。钱很重要,但是有一些东西比钱更重要。
修复亲情的床垫 其实也并没有修复 他们依旧是那样
科隆怎么那么萌!三星半
平平淡淡的家庭小品,节奏比较慢热,喜剧的外壳下包裹着的是家庭中矛盾的缩影。剧情中许多细节也展示着逐渐萧条的城市风貌与底层民众拮据的生活。挺喜欢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生活中总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不是吗。
最后一幕小女孩独坐台阶让人心疼。
啥都没拍出来。以好的标准衡量算差,以差的标准衡量还凑合。
如果能重来,还是要再走一遍
看得尴尬的喜剧……
旧床垫里的巨额财产,一个家庭里的亲情冷暖,小女孩的视角格外有趣,治愈又伤感,很喜欢最后坐在门外台阶上笑中带泪的镜头。
挺无语的,总拿CN当梗,看不下去了
生活,失落,惊喜。
轻松
罗罔极推荐 我想看这部电影 2021-01-04
看的太生气了!什么子女啊我日。我爸就像科隆,屁事不干天天希望天上发横财住在奶奶家,盲目自信愚蠢的穷光蛋!
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信任是多么重要
一张被丢弃的床垫和一百万欧元 承载着新生的追求与回忆的矛盾看遍八十年人情世故的老太太 五个自私无能的儿女 一个总是眼底带伤的小女孩 他们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家庭 却是最正常不过的生活为什么要知道别人的想法呢 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话就已经够伤人了“也许你能有机会重生 去做所有你真心想做的事 哪怕是不对的事”就算没有机会重生 至少我们能拥有如诗一般的美好回忆真讨厌死亡啊 就好像派对刚刚进入正题 我却要离开了生活如微风 Spend it.
4-相比床垫里的,更重要是家人间的亲情不是么。
强行亲情HE。两颗星给好听的bgm、好看的女主角和不算拉垮的祖孙情。其他的都没法看:)
挺好玩的,我的心理变化:奶奶有一百万——只是想博得大家的注意——真的有一百万啊!!!小女孩很漂亮,噢对了是外婆不是奶奶。感悟:以后老了有钱存银行要记得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