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丰富而灵动的镜头语言让热内的整体表达流畅许多。
父亲被炸死、自己被子弹打头而随时可能死亡的,联合一群奇怪朋友,冒充起义军挑拨了维吉兰特武器公司(生产炸死父亲地雷的公司)和奥贝维利耶军工厂(生产打入自己头部的子弹的公司)的关系。
中间事情败露,但神队友转危为安。
最后,众人诈出两老板罪恶,使二人网络社死。
小花絮:30分钟处有与《黑店狂想曲》的联动,该处出现了小丑锯琴与店老板女儿大提琴的合奏。
这么欢快的电影太适合在夏天看了,最好是蝉鸣得意时,冰镇西瓜放一侧,风扇开到最大,每次风吹到身上时都会格外开心,点开这部《尽情游戏》,让所有的阴谋无处藏身,看小伙伴们始终互亲互爱,看巴黎醉人的气质催熟你的神志,随时随地的妙想天开给你无尽的乐趣。
当最后一个吻到来,你可以舒舒服服酣睡一场,到彼岸,到尽头。
观影时还奇怪本片的色调和《天使爱美丽》太像了,没想到果然又是让·皮埃尔的作品。
昏黄的复古色调让巴黎蒙上了沉醉又浪漫的气息,《Micmacs A La Gare》的钢琴原声始终营造着乐观的氛围。
尽管要对抗的是只手遮天的两大军火商,尽管炮弹手枪等刺激场面无一不缺,偏偏却是从头玩到尾,跳着笑着就把正事办了。
正巧早上看书时读到一段文字,“在法国人的性格中,轻松的气质和热烈的情怀奇妙的融为一体,自然而洒脱,是任何一个民族也比不上的。
”想来如果是美国来拍,必然又是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如果是英国人来拍,他们肃穆凛然的派头往往反衬笑点;而法国人的喜剧,表现的却是骨子里的自由天性,无拘无束。
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故事,8个拾荒者为了帮新加入的小伙伴报仇,联合起来变废为宝击垮了两大军火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们把这事干的还挺漂亮,毕竟开着三轮在马路上飙车太少见了。
反阶级、反物质至上、反主流,各色讽刺充斥其中,活着就是要尽兴啊。
嬉笑之余,反战和和平的愿望也传递给了观众。
贩卖武器带来的巨大利息让军火商前仆后继,却忽视了数以万计因此破碎的家庭。
多一个缺乏公德心和自控能力的人持有武器,就意味着多出数个可能被误伤甚至误杀的人。
如果不能把武器用来维护正义、保护弱小,那么它的存在并无意义。
于是深受其害的男主角登场了,大龄屌丝、无家无业,父亲早逝、自己被卖,身无长物,唯一擅长的是学人说话,像是表演默剧。
虽然这一技能并不能帮他把到妹,但大胆敢干的愣劲还是让他终于不再吃狗粮。
几个捡破烂的小伙伴各怀神通:老爷爷可以把任何破烂都做成电动工艺品,最后白衬衣浅绿裙的独舞真是太美了;一心向吉尼斯世界纪录使劲的矮男人终于被大炮发射上天时,我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下巴了。
最温暖的莫过于厨娘,在男主角决定自己独自报仇时,是她问了他:你是选择滚出这个小团伙,还是要我们帮你。
整蛊和荒诞让不可能化为梦幻,将破烂变废为宝,9名拾荒者组成了“巴黎护卫队”,不仅是为伙伴而战,也是为自己热爱的城市、国家、世界而战。
破烂之居带着末日般的赛博朋克风,召唤出只专注于爱的英雄。
无论是城市的高楼、亦或者是郊区的破败,当迷人的灯光亮起,何种处境的人都可以笑起来。
毕竟像监狱大爷所说,既然你还没有去跳楼,想必是心有期待吧。
法国人的幽默只适合小孩看,好幼稚啊,浮夸得不得了,并不好笑。
而且,这电影起点就错了啊,被枪杀不找凶手跑去找子弹公司?
就好像被歹徒用刀戳了不找歹徒问题而去找刀具厂?
走在路上被车撞了不找司机跑去找汽车厂家?
虽然是喜剧,但最根本的起因就不对啊。。。
对了,导演之前拍了《天使爱美丽》《黑店狂想曲》《漫长婚约》。。
都很好啊!!
怎么这部完全不在水准啊?
看来导演不适合拍这种纯喜剧,乱七八糟的还很无聊。
在2016年的某一天,在某网站上推送的一段音乐让我魂牵梦萦,独特的旋律,钢琴的美妙独奏与雄壮交响的突然转换让我听得大汗淋漓,我急忙翻找这首曲子来于何处,却惊喜的发现了一部2009年由法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执导的《尽情游戏》,奇怪的是虽然气质相同,这部电影在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人气上比不上同样由他执导的经典电影《天使爱美丽》,可能是宣传不够吧。
不过豆瓣8.1分证明了影片的不俗,依然值得一看。
最先出场的是主角小巴塞尔的父亲老巴塞尔,在摩洛哥黄沙遍布的荒野中,老巴塞尔因为排除一颗遗留的地雷,被炸死在沙漠里。
小巴塞尔于是成为了孤儿,不幸的是,多年以后,长大的小巴塞尔却在一场抢匪作案中,头部被匪徒的子弹打中。
人是抢救过来了,但是却时常犯病,还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危险,更糟的是,这次的遭遇使他失去了工作,流落街头。
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小巴塞尔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一群人,几个性格各异,各自有着“超”能力的流浪汉,他们收留了小巴塞尔,一起做着废品回收的工作。
虽然都不富裕,但是这个垃圾堆是个温暖的家园。
这七个人各怀绝技,比如自制机械的天才木偶剧演员,能凭借心算计算一切,眼睛就是一把卷尺的计算器。
能把自己装在冰箱里,身怀“软骨功”的橡胶姑娘,说话老是带着歇后语的黑人,还有“粉碎”,全身装着金属堪称低配版金刚狼。
还有厨师大娘和带主角回家的老头,这些人的能力,在后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有一天,小巴塞尔无意中来到了两座雄伟的大厦中间,左边是炸死他老爸的地雷生产商,右边是小巴塞尔脑袋里面子弹的生产商。
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小巴塞尔混进了军火商的产品发布会,发现他们还在绘声绘色的推销着自己的杀人武器,勾起了小巴塞尔痛苦的回忆,于是小巴塞尔萌生了搞垮这两家公司报仇雪恨的想法。
本想独自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是他的心事却被厨师大娘看了出来,在厨师大娘义薄云天又强势无比的“要么你滚出去自立门户,要么向我们寻求帮助”的“威胁”下,小巴塞尔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令他惊讶的是,3秒钟不到,所有人都举手愿意帮助他,这让他感到十分的温暖。
计划开始了,得知了军火商有一场交易的主角团先是在机场用在毒贩邮箱里偷来的毒品,陷害了前来购买武器的非洲客户,然后让黑人小哥扮成黑人客户去搅乱了交易,得到了两家军火商的武器,神不知鬼不觉。
两家军火商不知道有第三方势力的搅局,还以为是对方竞争对手的手段,所以两家开始彼此猜忌。
中间橡胶姑娘还直接用软骨功藏在快递盒子里,潜入到了有收集癖的军火商头头的家里,盗走了他所有的收藏品,把军火商头头气的够呛。
显然,计划只是到达这一部还是不够的,非洲的军阀自然不会放任钱货两空的事实,他们去其中的一个军火商的家里,绑架了军火商。
但是正准备处决的时候,另一个原本来兴师问罪的军火商救下了他,还抓到了失手的小巴塞尔。
他们把小巴塞尔塞进了汽车的后备箱,准备逼他说出被盗的武器的下落。
还好,小巴塞尔的朋友们很机智的在必经之路上救出了朋友,抓住了两个军火商头头,逼他们说出了自己犯下的罪行,并录下来发到了网上,引起了掀然大波。
两家公司已回填无力收到了应有的惩罚。
维护了世界和平的主角复仇团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影片结束。
诙谐戏剧一直都是浪漫的法国人的强项,和2001年为人熟知的《天使爱美丽》一样,本片拥有浓烈的画面色彩,干净利落的剪辑,颇具文艺范的镜头移动。
并且在剧情设置和表现手法上,有一点90年代欧洲卡通动画的感觉。
虽然情节跌宕,刺激紧张,但是在观影体验上却十分的轻松。
再次我还想吹一波本片的音乐,导演让-皮埃尔·热内在他的每一步电影都坚持用不同的音乐,这一次配乐的是一名音乐新人拉法艾尔·波,还是音乐老师的他制作了《尽情游戏》的音乐,也是他做的第一部电影原声。
虽然资历尚浅,但《尽情游戏》的音乐不仅配合了电影的剧情,就算是单拿出来听也是极棒的享受。
总之,这是一部制作精美的文艺喜剧,周末夏日,想要一瓶红酒配电影放松的同学可以看一下,绝不后悔。
多么痛的领悟,30岁对自己6年职场生涯的扎心反思《受益人》欺骗的土壤种出温情之花,很真诚的作品 《黑道快餐店》黑色外皮下的温情幽默小品 《少年的你》在人生这个大考场,每一个选择都只是小命题。
中年危机的无奈,细思恐极的电影寓言—《电话亭》
可以把《黑店狂想曲》、 《童梦失魂夜》、《尽情游戏》,称为 让皮埃尔热内 的法式童话三部曲。
从画面,场景,到剧情、人物,都非常风格化,标签化,法式的赛博朋克。
怎样填充一场以弱胜强,如何描述正义战胜邪恶。
让皮埃尔热内的方式极具个人风格,竟然可以这样讲故事,可以这样拍电影,这样的电影遇见让皮埃尔热内前没看过,看过却觉得这是自己爱不释手的,喜欢每一个画面。
我爱看齿轮,蒸汽,这种粗放的前高科技;爱看身边没有,但又好像哪里见过的神经质主角;爱看这种无厘头,但在语言、肢体上又有小心思的设计。
你想找的地方总是在地图的折痕上男主两次用夸张的手势与人交流,同时还自带音效;男主紧张,就要用一些充满童真的问题找回注意力,台阶被走过多少次能磨出痕迹;男主陷入困境,就会自己编故事,军火商让足球场里埋炸弹增加比赛悬念,并因此被赞美;话痨在一次接触到隐喻后,火力全开,句句佶屈聱牙.......这些有趣的细节连接起了天马行空的剧情。
按需分配的电影剧情看到男主中枪的方式,我意识到这不是一部严肃的电影,看到男主发现仇人的方式,我意识到导演是在放开节操拍了。
除了一次,计划都能实现,军火商意识到被耍只用了几秒钟,包顿饺子只想更好的品一下酱油和醋,买辆车只是为了逛修理店,你是导演你说的算,可是军火商要怎么判断拿到的是名人原场配件?
写下一段文字,只为在对味的电影下留下痕迹。
喜剧犯罪片,讲述一位企图捣毁一起军火交易的绅士,中了一枪,大难不死后联合了一帮奇奇怪怪的朋友,准备迎头痛击敌人的故事。
色彩构图音乐都超棒,尤其让人赞叹的是洋溢在影片中的想象力,一干难友的类蒸汽朋克风格的小窝好温馨。
法国人的脑洞如此大,想象力加黑色幽默加快节奏。
每一个场景都美如画,色调就是加油彩的铜版画?
华尔兹三拍子的配乐,加上铁器晃荡的声音,犹如武器在交锋,戏谑的感觉淋漓尽致,节奏张力十足。
简直享受。
看完这部电影,其中情节让我想到了童话故事里,一个少年带领六个还是七个各具天赋的怪人,和国王斗智的故事。
一个穿着铅鞋的飞毛腿,一个神枪手,一个大力士…本片开头是悲催的,主人公的父亲战场上牺牲,20年后,自己又阴差阳错地被流弹击中!
唉…倒霉竟然也有遗传。
变成残疾人后的悲催主人公,捡拾垃圾为生,奇遇一帮各具天赋的神人帮!
再次遇到“仇人”,主人公偷窥得知惊天秘密,一群奇人精心策划,精心布局,终于大胜军火巨头!
这就是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道理!
这就是人不可貌相!
这就是先天不足,后天奇才的励志故事!
也奉劝那些自认为高人一等的有钱人有权人老老实实,不要嚣张跋扈…
大伯 发布于: 2010-03-24 00:10SDMS评分: 80分3月23日算是《尽情游戏》在香港的首映日,电影开场前半小时,在香港会展中心等候入场的观众就已经排出了很长的队。
这并不是一个地道的电影院,其实它原本只是一个演讲厅,所以这个厅很奇怪,显得窄而长,银幕也不大,给人第一感觉还是蛮失望的。
出乎我意料的是,导演让·皮埃尔·热内居然带着女主角来到了现场,看了这么多年热内的电影,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热内本人。
他本人只简单说了几句话,女主角倒是很俏皮地学着粤语,把气氛调动得很好。
不过最让我感到愉悦的是,这一场电影在座的观众都很有水准,可以看得出,大部分人对热内是有所了解的,对艺术家的喝彩也控制得张弛有度。
没有那种例行公事式的“欲罢而不能”的鼓掌,也没有那种春哥上台一样的呐喊声。
100分钟的电影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就度过了,出字幕后,银幕下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虽然一部分观众还是在鼓掌之后选择了退场,但还有大量的观众一直坐到字幕放映结束。
反正整个观影过程就是给人一种非常专业化的、非常舒适的感觉。
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professional and comfortable。
让·皮埃尔·热内以自己独特的美学观念,又为观众打造了一部极具个人风格的电影。
影片的细节从一开始母亲接到噩耗的电话,做出一个强忍住惊叫的表情起,就深深地抓住了我。
而后,无论是那个诡异的废铁场、还是那些匠心独具的小玩意,都饱含着浓郁的热内气质。
这个故事与热内实在是太匹配了,我实在是想不出还能有谁更适合拍这样的电影。
一个脑子里有子弹的人,联合一群怪人,包括一个软骨女郎、一个爆破专家、一个天才计算少女、一个无比瘦小又无比大力的艺术家……最后整垮了两个军火商。
整部电影就像是一个大型的恶作剧,让观众开心地看着两位大佬如何被整的面红耳赤。
热内对幽默的品味一直保持在一个高度之上,包括外科医生对于子弹头如何处理的哲学般的对话以及赌博式的就诊手段,包括男主角用中式双簧的方式借力要饭,包括一位大佬喜欢收集名人器官的特殊癖好……还有很多与时俱进的桥段,像结尾处的youtobe视频分享,让场下每个观众笑开了花。
但是笑过之后,问题出来了,这部电影在你心中留下了些什么?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回想起来,自己哪怕没有被打动过一次。
这是难以想象的,在热内的前几部电影中:《黑店》里的爱情是打动人的,《艾米丽》中对于一个人的回忆的重拾,本来就是一个很有哭点的突破口,《漫长的婚约》虽然大而不当,但是失忆的爱情还是可以让人感到心碎的。
而到了《尽情游戏》这里,就真的和片名一样,只剩游戏了,就连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也被处理得像是童话速配一样,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美感。
热内的又一特点是很擅于在电影中挖掘小的情节,并适当地玩一些无伤大雅的穿越。
这一次在《尽情游戏》中,热内的穿越次数明显增多。
因为男主角本身就是一个脑里有子弹,一紧张就会大脑失控的人。
所以热内在男主角大脑失控的几次机会中,大量发挥,天马行空。
这一切努力,在带动影片节奏、制造笑点方面增益匪浅;当然在另一面,它也相对更加削弱了影片的情节和感染力。
话又说回来,也许这一次热内就是想尽情地玩一次,让大家使劲笑一笑,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做一部更加自我超越的电影。
很多人应该都会这么去想,并这么来看待这部电影,那么这样一来,我想《尽情游戏》的娱乐性还是很强的,平均每两分钟至少让你张嘴笑一次是可以保证的。
但是看完之后,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小失望,这可是让·皮埃尔·热内的电影啊,多希望能再看到完美如《艾米丽》的有趣电影,一个导演如果不是立足于超越自我,那么拍电影这件事对其本身的意义也就没那么大了。
除此之外,细心的观众也许也已经注意到了,在《尽情游戏》中,充满了很多热内对自己前作的“致敬”镜头。
包括像《黑店》里的男女主角一样坐着弹奏音乐的一家人,包括和《艾米丽》一样的进行色情表演的鱼缸……希望这只是一次自恋式的小玩笑,因为一个导演过早追忆自己的荣耀是正在枯萎的标志。
有时间的话,还是建议大家去看一看这部电影,如果没有《艾米丽》,我已经会为热内而倾倒了。
还是Jean Pierre Jeunet一贯的色调,却没有“黑店狂想曲”怪诞的彻底,没有“天使爱美丽”那般让人欢喜,不过片尾导演也玩了把插入式广告,居然是Youtube...
①在众人的撺掇之下,巴塞尔懵懵懂懂地走上前去打开冰箱的冷藏柜,一个姑娘正把自己揉成一团摆在里面!
她冲他做了个鬼脸,施施然地走出冰箱,如天鹅般舒展开身体,怪异而优雅。
好啦,现在大家都知道他们会相爱,那不妨,来一份「让-皮埃尔·热内式」的爱情甜点吧。
然而没有。
他们爱得很速配,就仿佛因为童话故事里王子遇到了公主就必须相爱,他们相爱的唯一理由似乎就是因为剧本里这么写了,起初没有缘由,后来没有波折,就算童话里也得 有个大魔王横刀夺爱啊!
②而电影最大的问题也在这里,一切都太顺利太想当然,以至于除了开局10分钟我们的男主巴塞尔落魄到极点之外,一旦他下定决心开展复仇,形式便立即逆转——所谓的足以操纵国际局势的两大军火商,在这群怪咖垃圾佬面前,简直毫无还手之力,被尽情地戏弄到底。
没有被压抑的暴虐戾气,没有惊险的搏杀和以身涉险,也只有法国人才能把一出苦大仇深的复仇戏拍成一场轻灵滑稽的恶作剧。
似乎只需按下播放键,在流淌的香颂里,一切就都能如马卡龙般甜腻。
③热内的电影总有种朴素的空想社会主义情结,在这里,唯有劳动人民可爱而精彩,他们靠双手维持生计,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切面,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却又纷纷沦落至此,仿佛只为等命运安排好戏一场,好帮帮那个脑袋里藏着颗子弹的可怜流浪汉。
20180617
就看到一群莫名其妙的人,用莫名其妙的方式,搞垮了2个武器大亨。科幻不像科幻,喜剧不是喜剧。除了道具、摄影、表演还说得过去,两星,不能再多了。
看不下去系列,这该死的不幽默和昏黄滤镜
一段大冒险就是一次成人礼,收获爱情,重拾亲情。生理的长大不是长大,一颗子弹将你打回儿童,为父报仇、为自己报仇,花费心思,惩恶扬善,才算长大。热内的故事都是成长的故事,即便主人公们可能早已是成年人,或是心智超常的天才,都得回炉再造、重新打磨。
影片亮点不多,导演的一些想法甚至有点可笑幼稚,法式幽默不适合啊。★★☆
〖20220223〗法国人的幽默真的搞不懂
法国电影为什么都给我一种很文艺的感觉……
让-皮埃尔·热内江郎才尽了? 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Ps:第二个烟囱,惊艳《黑店狂想曲》桥段,虽然穿越,但很怀念。
法式幽默。。。不舒服。。。
特别奇幻的电影,看完也没有感受到复仇的快感。
还不错 但是和热内之前的作品比起来逊色很多。幽默还在,灵气少了
中途弃了几次终于把它给看完了,整个任务交待不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不喜欢的还是太做作的古怪。
典型的法国喜剧,典型的BGM把法国的情调表现的淋漓尽致,日落的光线,空旷的街道...看起来法国确实是一个浪漫的国家。很多中国人向往的就是这种如同童话小镇的地方。感觉在这种地方会让人慢慢的慵懒起来,因为景色太美好,生活太安静。
热内先生的片子向来是各种咔的盛宴,精巧的离间设计,可大可小的反战主题,神一般美工。特别热爱yolande的表演,有种温暖的感觉
Jean-Pierre Jeunet从来不让人失望
Avec un Jeunet esthétiquement épuisé et un Dany Boon mentalement retardé, on assiste à un des pires films de l'année. Une vraie pagaille.
实在是不喜欢,多一星给用心的取景和色调。。。
1.男主傻缺,找军火商复仇?你咋不找武器发明家呢?2.军火商傻缺吗?地球上最不好惹的那一类好不好?
让我这逆法国小调情节者总算给了点感觉- -
让-皮埃尔·热内 的电影总会给人许多惊喜
喜欢让-皮埃尔·热内 电影的音乐和充满幻想的色调,小细节让人回味,子弹头紧张时的小幻想,艺术家做的小玩意,计算器精确的报数……还有对于政治和投机者的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