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姆文德斯,那个爱在心尖的导演. 本想做一个他的专辑,今天先荐一本 <百万美元大酒店> 因为U2 所以喜欢了 因为Bono 所以格外疯狂了 因为格调 所以就是那么的目不转睛了 因为开始的坠落 所以没有思考了 因为男主角 所以跟着飞翔了 因为朋克 所以颓废了 因为那些淡漠的旁白 所以思想被抽空了 因为那肮脏赤裸的脚 所以那么的一瞬间,灵魂堕落了 因为感受到最美妙的爱情了 所以被深深的吸引了 因为结局无奈 所以轻轻拭去眼角那一滴眼泪了 因为拭后的滑落 所以有痕迹了 因为有痕迹了 所以不经意感悟了, 因为感悟了黑白冷热的黑和白,感悟了黑白冷热的冷和热 因为淡淡的忧伤 所以透着无暇的美丽 因为心的纠结 所以深深的忧郁犹如眸子般让你彻底崩溃了 德国人天生就是艺术家亦或哲学家,当感性的艺术家,理性的哲学 家,结合在一起,审慎的感觉,带出可以轻轻触碰的悲伤,栖息着的 却是浪漫奇情.所以每每观看德国电影都会千分谨慎,又万分期待 .因为,我真的无法亵渎他们的一丝不苟.真的只是想静静地投入 到影像中去感受一切淡淡的靡丽画面.蜷缩在美妙动人的配曲音 乐中去,打散萦系在脑边的苦痛忧烦.只剩下不可抽离的虚幻之身. 影像开启和结束构成了一个产生强大引力的磁场闭环,吸引着我 去"等待"真相,Izzy的死,是自杀的移接,利用了Tom Tom对Elosie 单纯的爱,失落了的真相,唯生死两隔的情人方知,世人只有更多 的冷漠,甚至对错过这一幕血淋淋的场面而相互调侃.想到这里,T om Tom的死根本就不是导演刻意留后解除的真相,世人那份麻木 和残忍揭示才是其本意. 当爱情片看,本片的稀薄浅蓝的朝幕让人浮想翩翩,当艺术片看, 精致的画面,朋克的音响,低声的旁白,诗般的语言融在一起,是撕 裂过后的拼凑,是觉悟过后的拯救,格外深刻,让人看得很不轻松. .或许这就是人们说文德斯的电影是属于哲学高于美学的原因吧. 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头脑空白期,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想看任何 任何的电影.因为很难忘记里面的一丝一毫.不想忘记,也很怕忘 记. Wim Wenders的电影,让我如至宝般的珍藏在碟柜里,偶尔翻启那 个最不起眼的布尘角落.我是个有很深很深恋物情结的人,喜欢旧 旧的东西,就好像喜欢碟上布满的灰尘.然后有些许沧桑感的感叹 :WOW. 关于坠落的电影,近段时间就遇到不少,<第八日>的跃起,<收容所> 的急速垂直下坠,<百万美元大酒店>的慢镜起跑和滞空,又多了 一次对心灵的凝视,安静的邂逅带来长久的冥想.是不是往往花过 多时间行走的人,都没有勇气去跳跃,去试图触及理想的幻影,挣 扎在不安于其中的黑白冷暖. 那一刻,在屋顶上,他助跑,他起跳,他坠落...... 唯有留下她独自一人的告白...... 那些点点的思绪――――――
文德斯的这部《百万美元酒店》太糟糕了,要悬疑没悬疑,要惊悚没惊悚,要文艺不文艺。
如果没有米拉•乔沃维奇的出演,这电影几乎无法看下去。
写小说的人要为小说世界构造人物角色,导演拍电影也是一样,文德斯为他这部电影构造的人物,很多都颇让人不喜欢。
男主汤汤那头发,一看就没什么胃口。
FBI特派探员斯基纳,穿着光鲜,但脊椎不知道为什么残了,要靠机械维持。
唯有女主米拉•乔沃维奇饰演的爱洛漪丝,一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
尽然文德斯让她表现得有点神经质,但米拉•乔沃维奇的表现一点也不过分,比男主汤汤好太多了,她所表现出来的神经质,很有点像《时时刻刻》里的伍尔夫。
到了影片后半段,米拉•乔沃维奇穿起晚宴服,也是非常迷人。
毫无疑问,米拉•乔沃维奇是一位非常有气质的女演员,这一点文德斯看得很准,因此他为她设置的这个角色,虽然是一位妓女,但她不是一位普通的妓女,她是一位喜欢读书,白天泡书店,晚上为地痞流氓提供性服务的神经质妓女。
这种爱读书,有文化的妓女,现在应该是没有了,在中国的古代,倒是有不少。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有去青楼的爱好,这种流俗,即便到了民国,也还有,胡适之、徐志摩都有去过。
可见,在中国,禁娼应是直到四九年后才有的事。
我不主张嫖娼,但也反对禁娼。
食色,性也。
嫖娼是道德伦理的问题,不是法律社会的问题。
一个人嫖娼,可能危害他自身,可能危害他的家庭,但对社会的危害,很小。
反倒是,如果没有禁娼,很多问题就不会出现了,比如近日很受关注的雷洋案。
这次在文德斯回顾展上看的是4k修复版。
看电影之前还看了文德斯的一篇讲电影修复的访谈,很多技术用语,没看懂,大体是如何既改善品质又保留原影片的质地和风味。
看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修复的效果如何,新旧比较才知道。
而看老版的当时,和看修复版的当下,是不一样的眼睛。
清楚记得第一次在电脑上用VCD光盘放出电影来时的激动,哪里会觉得画质音质有什么不好。
所以除非现在把老版和修复版同时对比着看,修复得如何,怕是体会不出来的。
也许不是文德斯最好的电影,但恰巧是我最爱的那种: 文德斯风格化的电影语汇和Bono同样风格化的配乐。
雷蒙·钱德勒式的冷硬侦探故事,“吉屋出租”一样冰冷的环境和绝望的人,内核却是法式浪漫,“两小无猜”一样残酷的浪漫。
爱伊斯,一切都是因为爱伊斯,米拉·乔沃维奇的美丽对得起TomTom的痴情。
剧本是Bono的点子,一个都市童话。
没有米拉,故事难以让人认同,没有文德斯,片子就会流于俗套。
幸好他们都在。
2024.11.8 “直到世界尽头”文德斯回顾展
也许去南非。
哇噢,你能想象吗?
那将会令人惊讶。
|我想那里要热得多就像一种潮湿的高温,因为一直...下雨空气非常潮湿...鱼儿们从门里进来,又从窗户游出去那儿也很热非常热鸟儿们...冲破纱窗...死在...卧室里我知道她的计划永远不会实现永远不会实现但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事我听过的最美的事
为什么没有第二次观看mark…22年11月电影院电影院看,有的特效和纯真年代叠影一样老套,最后揭露谜底也老套,但反正还是很好看,中二又感人,美国社会问题有脸谱化也有好笑的化解,精美文德斯才能做到,美国人自己就不行。
对应当时高科技的一些细节,高糊ccd相片定格主要人物完全都是当代年轻人小红书典范就二十年后又先锋了一遍。
蹦跑坠落的画面当年被大家封神现在也是好看的,但很多地方正反机位画面剪辑看得累死,我空间感差都很难受。
前年文德斯拍了爱德华霍普,比起以前看他摄影展里过度的美国阳光灿烂,沙漠寂寥,这些光影对比构图都太霍普了。
很多好笑的地方,包括群像里一闪而过的Bono、海狸剃毛梗出现在这里也是没想到。
伴奏和台球桌和美国朋友又合上了。
最惨的是当垃圾人们想象也许可以有正常的生活,其实正常人可能也很难得到这样正常的生活。
有一天我踩着滑板来到百万美元酒店穿过Elosie迟疑着有些躲闪的腿真闹不懂爱是什么,“也许去南非……永远不会实现……听过最美的事。
”那种迷茫的天真使我酸楚和我关于她身体的所有记忆仿佛赤裸着,后退着穿过早晨所有人死一般沉睡着的脸当他们告诉我她不是Elosie爱是不能描述的,不能像树或海圣人眼中的罪——坠落在丧失了未来的天堂某处在我再一次见到Elosie之前我必须长出翅膀,在我给她的第六本书里,她的脚将在冬天变白,轻轻踩着白雪
这或许不是个好故事,它冗长,悬念干瘪,充满喋喋不休的独白。
但它有好的情绪,2小时里,灰蓝,不合常理,却又轻微碰触了心脏。
也许到最后所有的疯子都不疯,他们懂得为金钱利用他人,他们亦懂得爱情。
爱一个人,只想要看到她而已,有生之年可以认识她而已。
爱一个人,可以杀掉最好的朋友,世界在瞬间残缺。
喜欢MIRA在电影里的样子。
她与TOM相识的时候,就象个飘忽的天使。
她说她永不会死,因为她根本就不存在。
虽然后来证明,这只是她伪装的表象,可我爱极了,瘦弱的,飘忽的点燃一根烟、抱着一堆书的艾洛依。
她离世界很远,可是有时离真实便很近。
当TOM跳跃下去,他很快乐。
他的所有愿望都已实现,甚至还颠覆了一小下整个世界。
朋友们因他活了过来,不再只是阴冷的大酒店里那些穷鬼。
他爱的女孩也欢喜了他,给了他一个最美的幻觉。
南非的小窗,挂满甜蜜。
整部片子的音乐像无处不在的绳子,时刻抽动着观者那根忧伤的神经。
诡异的故事中包裹的却再纯粹不过。
当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就算他是白痴,这爱也是伟大而美丽的。
有时我们太想要求世界的美好与幸福,却往往难以接近。
有时,放手了,一切就都容易了。
忘记第一次是什么时间看的了, 2024年11月又在北京百老汇,终于在荧幕上看到了。
两个男人先后从楼下落下,前一个懦弱后一个勇敢,他们两个都很纯粹,纯粹的颜色,并不想过多的被纷乱入侵,美丽的事物就出现了,一个更纯粹的姑娘。
汤姆的爱简单热烈,就是他全部的人生,用爱去对待每一个人。
三只手的fbi 能理解,他是一个自断手臂的天使,妄图融入现实,他能成功吗,这三个人让我想起了贾宏声,纯粹的生活,并不会躲藏,不干净的了就只会伤害自己,他们不能忍受完全被侵蚀,哪怕死亡也不要忍受。
罗斯伸开双臂,等待朋友帮他,汤汤飞身落下美好就此开始了。
time,为了打发无聊的一天,你随意的浪费那么多时间,漫无目的地在家乡闲逛,空等别人告诉你路在何方。
you are young and life is long。
突然有一天,十年已经过去了,没人告诉你应该何时起跑,你早已错过了发令枪。
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
也许我也是你们中的一员,我也一直都忘记了。
说到跳楼就想起了birdy,还在一直期待Tom最终如birdy般地回眸一笑,所以到最后都是深深地深深地失落,因为我很喜欢这个TomTom。
很喜欢这部片子,很喜欢Jeremy Davies旁白的唇音,很喜欢U2的配乐,很喜欢其中的种种纯粹。
当镜头优雅轻缓拂过淡淡夜色中的楼群,就好像一双温暖的手,爱抚着这建筑。
这第一个镜头,在人还未露面之前,是给了这些房子的。
从来都很沉默的房子们。
在文德斯的那本摄影集里,我们看见过那些沉默的房子,如何以各自姿态表达着自己,并不需要言语。
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一幕接一幕上演,它们见证,也见怪不怪。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百万美元大饭店,住在里面的都是精神有病的人。
可能他们迷人的想法连100万都不止,可是,把他们都加在一起,也变不出100万美元。
这些精神上残疾的人,有种种妄想倾向。
但这饭店将他们聚在一处,自成一统,自得其乐,还以为他们互相喜爱。
弱智的汤汤是他们的“管家”,他喜欢照顾好大家,他以为大家都爱他。
有一天不再平衡,这里面的一个人死了,是汤汤最好的朋友伊兹,因为是亿万富翁的儿子,FBI探员介入调查。
人性开始上演好戏。
因为自杀对犹太人来说是很大的罪,伊兹父亲认定儿子是他杀。
探员急于去和老婆团聚。
而那些大楼里的伙伴们,他们刚有个机会和经纪人搭上,为实现他们的发财梦,他们串通之后,叫汤汤用录制录像带的方式招供。
匆忙之中,应和各人需要的汤汤被匆忙推到了聚光灯下。
汤汤很高兴做这一切,是因为,他怕心爱的姑娘被诬陷。
这个姑娘总是魂不守舍,像个影子,拿着本书晃悠,但是汤汤却看到了她的灵魂。
他会和她接近都拜案件所赐,既然他们已经讲过话了,他就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未满足。
被昔日的同伴出卖,他“招供”的录像带在电视上热映,他只是很惊讶,要求再见见爱洛漪丝。
最后他们仓皇逃回大饭店,对,就是这里,在惶惶不安的时候,它还是收留他,令他们觉到微不足道的安全。
他们躺在床上,朝向两个方向,只有头靠在一起,爱洛漪丝说着梦想,要和他一起去巴西,说那里会很热且潮湿……文德斯说这部电影可用三个词概括,恐怖、金钱和陷阱。
如果串联起来,我会这样理解,为了金钱,设下陷阱,人心真恐怖。
这就是那些伙伴们对汤汤所做的,他们并不是认为汤汤是凶手,而只是需要一个替罪羊。
相比之下,沉默的大楼,倒是某种永恒的朋友。
它从不花言巧语说爱,它静静聆听你的梦想,它在你困顿的时候依然张开双臂等待你,甚至最后,是它,和你一起迎接死亡,接纳你直到永远。
那第一个场景,也是最后又出现的镜头,在大楼屋顶平台,汤汤挥手和爱人告别,飞奔的脚步一刻不停,张开双臂跃出,直到融化在这黎明的最亮与最黑暗中。
只有那时候,才知道生命有多完美,这是你在其中的时候体会不到的。
这是汤汤悟到的。
汤汤是不是推伊兹的那个人?
即使是,他不过是捍卫了自己爱人的尊严。
而那些为他设下陷阱的人,并不会因此而被宽恕。
因为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正义,而是为了私欲。
他们感兴趣的不是真相,而是钱。
而这大酒店,还会容忍着那些人,自私的、也是热情的,幻想的、也是凡庸的,他们继续热闹,继续过着非一般的人生。
汤汤,只会留在爱洛漪丝的心里,那正是他要的永恒,还有,这大楼,它记取了一切。
汤汤早知道,不会实现爱洛漪丝的梦想,离开去远方,他选择了永远留下,和他最完美的朋友在一起。
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建筑,从来没有像在这里这样栩栩如生。
当我们将失望的目光转向它,才知道,它们也有生命、以及数不清的故事。
电影实在是。。。。不敢恭维,可是因为这个喜欢上了u2,tom跳楼的样子很美,配上美美的歌,很绝~ost很爱~很爱很爱~
我说小情调,你说呢?
文艺片导演去拍犯罪片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这时候非要装进去文艺腔就太做作了
one of the favorites. 音乐功劳很大。智障和纯真之歌。复杂难以表达。
落伍的技术执着电影
英文字幕看起来比较吃力
不敢相信是文德斯拍的= =,不过开篇和结尾还是很美,原声依旧很文德斯…
I will caught you if you would fall
I care...for u..
叨叨叨,装腔作势。演员跟猴儿似的上蹿下跳,看不动。
#苏州文德斯回顾展 之前说这个片子难得一见,看完还是觉得别拿出来好…… 又疯又无聊浪费一个展映名额。不如放咫尺天涯
命运总是如此巧合 两年前我打开在线电影看了一点实在看不下去关了 当我再次打开坚持到一个多小时之后发现还是不能强迫自己 全片最美的一段就是片头跳楼的时候 好讨厌男主那个飞机头在那装智障神神叨叨
1、酒店布局很像黑色大丽花,爱情关系像《搏击俱乐部》,狂躁又萎靡的状态像《毕业生》2、因此一度感觉在看一部70年代的片子3、理智的人有理智的逻辑,疯狂的人有疯狂的逻辑。互相交集、互相理解,可永远改变不了对方。这是一部并不自以为是的电影。4、所以1900那哥们儿,是真的在最后自杀的时候,都没有逃开“自杀罪恶”的束缚吗?5、居然觉得住在这个空间也不错。有简单按钮不用走迷宫就可以看的电视,有一扇能阳光灿烂也能灯火阑珊的大窗,空间放得下几十双鞋子也挂得下沥青隐藏的名画,大厅里是各种奇形怪状的人的聚会,以及出门左转的小书店。等我把吃饭这个麻烦习惯戒掉之后就过去。
文艺又无聊,每个人都神经兮兮
文德斯所有的电影都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迷人,实在太迷人了,其中又以《公路之王》《直到世界尽头》和这部最迷人。。。因为这部电影,U2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还有米拉·乔沃维奇啊,要一直走这个路线该有多好啊,何必要去演什么生化危机啊。。
看在片头那首歌的份上多给一颗星
完全找不到任何形式的影片逻辑,无论是戏剧式的,还是诗化的,也没看懂深入探讨了什么议题……
这个音乐人的创意就应该拍成一个一小时的音乐录影带,这就别硬撑120分钟电影了,太好睡了。半梦半醒一个小时以后,我还没理解要演什么。而且这个表演风格和主题,类型不是应该写喜剧、爱情吗?(狗子看手机皱眉.jpg)
太怪异了,看不下去了
绝对被误判了高分的电影,从头到尾絮絮叨叨的痴人自白好烦人好闹心,过度表演的小丑,伸个脖子扭扭歪歪让人恶心,拖沓的剧情无聊至极,不过生化危机的女主是让我能够坚持看完的原因